高中化學學習方法范文

時間:2023-03-23 18:39: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化學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篇1

關鍵詞:高中化學;信心;學習方法;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8-0011

高中化學課程是一門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重要課程。高中學生普遍重視化學的學習。但是,不少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感到學習困難,認為化學知識點多、難、繁、亂、散,記憶又有困難。化學教師要針對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著力教改,幫助學生樹信心、教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高中化學質量的提高。

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樹立起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

總理曾幾次與北京的學生座談,發表他的感言:“要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關鍵還是要樹立好自己的學習信心。”作為化學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教育學生珍惜學習機會,樹立起自己的學習信心,相信自己,通過刻苦學習一定能學習好化學。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是化學教師的職責與義務,是激勵學生學好化學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教育。

二、在高中化學中,重視并抓好學習方法的教學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教師應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學習方法好像一把打開學門的金鑰匙,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是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并抓好學習方法的教學。

1. 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做到學習化學心中有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主預習,這樣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才會形成心中有數。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課前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通過預習后,方知課本是怎么樣安排的,怎樣講的,心里也知道教師會怎么講。預習中,學生肯定會有疑難的、模糊的問題,教師一上課,學生就會把自己的疑難,模糊問題帶入學習之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知道化學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在哪里,讓自己形成一種清晰的認識,為學習打好基礎。

2. 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認真做好筆記。馬克思說過,記好筆記是最好的學習記憶方法。由于化學知識點多而零散。在學習中學生記好筆記非常重要。如教師講化學反應方程式,在學習之中,不能只聽不記,不能僅記一點結果而不記過程。在化學實驗之中,學生不能只是看一看,而不去記筆記。學生應在試驗中記好關鍵點,對一些疑難點,記下后,抽空請教教師、同學。在學習中,簡單問題簡單記,復雜問題復雜記,重難點問題重點記。

3. 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及時地復習。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學習知識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因此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及時復習。在復習中,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歸納整理,逐步形成知識的系統。從而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散而亂地學習。

4. 引導學生規范解題,保質保量地做好作業。我們要引導學生規范解題,要講究格式,講究規范。做完作業后要認真檢查,總結所做作業的題目與類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作風。

5. 引導學生做好化學實驗。做好化學實驗對高中學生來說就是基本功的訓練。大科學家楊振寧說:“學習自然科學,做好實驗是關鍵”。應該把做好化學實驗作為重要學習方法來抓。(1)要引起學生對做實驗的重視。(2)要激發學生做化學實驗的興趣。(3)要引導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認真、仔細、反復觀察、反復實驗,多問幾個為什么。化學實驗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是自然科學成果或結論的重要直接證據。因此,在化學實驗中,要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反復觀察,反復實驗。在親自動手的基礎上,自己寫出實驗報告。盡管已經寫出了實驗報告,還是要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

6. 在化學學習中,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化學教學中,應提倡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化學新課標的提倡是完成正確的。合作學習是一種立體式、全方位的學習方法,打破了舊式、落后、封閉的個人獨立學習的陳舊方式,為培養學生立體思維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例如: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教師――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小組――小組之間合作學習;教師――學生――化學專業人員合作學習。

7. 引導學生學習與多媒體技術學習結合。化學學習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學習是現代化學習的一種最新的科學形式。化學教師要與計算機教師合作,引導學生掌握好電腦技術。讓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搜索、化學知識分類、組合、儲存。學生要建立好自己的化學知識信息儲備庫。

8. 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化學書報閱讀。最近楊振寧在成都電子科大作報告時說:“課外閱讀很重要。我之所以熱愛上物理,是因為我看了兩本物理課外書籍吸引了我的原因。”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讀化學書報,要求學生作好閱讀筆記。

9. 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在高中化學中,知識點多、寬、繁、亂。如果不把記憶方法教給學生,那么對學生化學知識的記憶困難則更大。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我們應把科學的記憶方法教給學生。比如:聯想記憶法、縮略記憶法、韻語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形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等等。

10. 引導學生學會實驗方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技能是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加深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步驟。讓學生學會化學實驗對提高思維品質、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很重要。

篇2

【關鍵詞】高中化學;高效學習

引言

在高中化學階段,所學知識首先不像初中化學只需掌握基礎的實驗步驟和技巧,注重的是理論概括能力,即通過簡單的實驗分析提煉出具有普世價值的理論概念,考察分析整合能力。其次高中化學學習進度發展較快,新的理論知識持續不斷輸出,并且難度廣度都比初中的理論知識提升幾個級別,但是只會留取少量吸收時間,沒有過渡期。這樣設置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全局觀,養成化學的整體概念。所以需要學生有推理能力,將前后的知識點串聯。形成化學學科的全局概念。

2.高中化學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

2.1教材方面

高中化學的教材比起初中化學的教材設計的內容面更廣、知識點更多、化學理論更復雜。教育內容由基礎知識轉成抽象概括總結的理論知識。難度突然增高,部分學生跟不上進度,對化學學科容易產生抵觸心理,也在學生之間產生差別,造成成績分化。

2.2教師方面

首先初中化學所學知識相對淺薄,教師所教內容簡單易理解,幾乎不做任何學科延展。所以沒有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高中化學教育階段,教師所教內容難度增強,學生基礎不扎實,又沒有過渡期,化學便成為學生眼中的困難學科,因而產生厭學情緒。其次盡管國家實行了課程改革,強調全面發展。但是在高中教育領域以成績、高考作為學生教育目的的言論依然是主流。多數教師仍然秉持填鴨式的教育理念,將考點、知識點硬塞給學生,只重視學生的解題能力,忽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最后,部分高中教師工作量較大,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等教學行為上,沒有空余時間去研究教材,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導致教學幾年的老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教學能力卻不見長。

2.3學生方面

不少學生在分配精力方面做得不好,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有主動學習的習慣。不少學生只會被動的學習,一切跟隨教師的模式走,絕不接觸教材之外的知識。這樣出來的學生雖然解題能力過關,但是沒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不懂知識點的變通與延伸。學習興趣不高。本來高中化學科目就屬于較難理解的學科,教師講解知識點做延展只是直接帶入高考考點與經典例題,令學生提到化學只會聯想考題,因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不好。沒有系統的學習目標與步驟,不遵循學習活動的基本要求,學習行為毫無章法。學習中遇到難點問題不請教教師,也不與同學交流,堅持自己的學習方法。

3.高效學習方法

高效學習,是指在有效的時間內,最大化完成教學目標或者要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數量,即能學習更多更廣的知識,培養綜合能力。另一方面是質量,在數量的基礎上,可以做到學習內容的延伸,培養思考能力。教育是整體體系,要做到真正的高效,需要教育制度、教師、和學生三者共同努力。關于前兩者本文就不贅述,重點闡述對于學生而言高效學習的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3.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高中化學教材難度很大,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教材,可以將要學習的知識點提前了解,夯實基礎。這樣課堂聽課效果會提升,知識消化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同時,沒有預習的聽課行為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有課前預習行為的學生,是主動吸收知識。預習過程中可以將本課重難點自己分類,課堂聽課就會有側重點有目標的去聽。能夠將知識結構化,掌握知識更精細。

3.2課堂筆記

課堂筆記不是新奇的概念,基本上大部分學生都有做課堂筆記的習慣。不過,通常學生所做筆記是為了復述教師所教的知識,可以課后鞏固。但這樣的行為其實效果一般,只是在單純的重復別人的話語和思想。更高效的做法是在課堂聽講之時,用自己的語言記錄筆記,而不是復制教師的言語。通過自己的語言記錄,等于在創造屬于自己的公共知識,這樣做可以加深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將記錄的知識點整理成理論導圖,將碎片知識體系化,把握知識的內在邏輯。做好這兩點需要時間鍛煉。

3.3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分為兩類。一類是習題拓展,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書面知識,而做習題可以將書面知識轉換成應用知識。習題不能隨便選擇,要根據課堂筆記所整理出的知識點理論導圖選擇。一個知識點對應一道例題,只要吃透一道題即可,不用重復無意義的題海行為。另一類是興趣延展。化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的學科,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實際例子。在課后應多接觸有關本課的實用性的文章、實驗。這樣既可以擴充知識面,也可以提升對化學的興趣。

3.4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升學習的效率。根據自身的學業情況為自己編制一份學習計劃表,計劃表應該包括時間和任務兩個模塊。固定的學習時間可以讓你的大腦到了固定時間就會自動轉換成學習的思考狀態,更有效率的學習。學習任務不能固定,視自身情況而定。始終符合自己的學習能力標準。有問題及時請教。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被動產生的,由于自己聽不懂產生的問題。這類問題要及時詢問教師或者是學生,不能封閉自己,解決問題最重要。另一類是主動思考產生的。對于每一個知識點進行自己獨立的思考,當思考過程中出現全新想法,可以向教師請教,也可以自己動手查找資料,滿足求知欲。掌握學習技巧。化學是一門需要記憶大量理論知識的學科,拒絕死記硬背,靈活運用多種記憶方法,能讓知識點掌握更牢固。

總結

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教育的本質是要培養人才,這需要主體與客體的共同努力。把握教育特點,分析教育趨勢,創造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才能令教育發展更加完善,培育出更杰出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華.關于高效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15

篇3

化學學習要經過三個階段,即課前預習階段、課堂教學階段、課后鞏固階段。在每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掌握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化學學習的方法。

一、課前預習階段

課前預習階段是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課前對化學進行預習是提高聽課質量的重要保證。作為學生,平時要養成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預習下一節課要講的內容的習慣。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精讀課本;劃重點,把握重點的概念;進行段落標注,不理解、不懂的地方要做備注,以便上課時重點聽老師講解。在這個準備階段學生應該做到:首先,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以便在聽課的過程中做到有重點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其次,新舊知識要融合。在讀課文后了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己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溫故知新。

二、課堂教學階段

課堂教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階段,是學生接受化學知識主要途徑。教師要做好講解,學生要理解教師語言,以便更好地掌握當堂課所學的知識。

(一)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所以教師的語言水平對教學效果影響很大。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情形:一些教師專業知識水平不低,備課也努力,但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差,講的課學生不愛聽,影響了教學效果。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首先應該做到語言表達清晰、準確、簡練。也就是說,它既要有嚴密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又要符合語法規范,不做無謂的重復。其次應該生動,即教師講課要講求藝術性,要善于應用形象比喻,語調有抑揚頓挫,適當運用體態語言,使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情緒。

2趣味教學法

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生學好化學的最有效的動力。所以,要想讓學生學好化學,就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最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就是化學實驗。化學趣味實驗是最好的趣味教學方法,想必每位化學教師心中都裝滿許多這樣的實驗。在做化學實驗的時候,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不能單單地由教師做演示,而是應該讓學生參與其中,以便從中得到樂趣,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

(二)學生的課堂學習方法

1在聽明白教師講解的基礎上做好課堂筆記

上課階段,學生要先認真聽課,不要忙于記筆記,應該把精力集中在教師講解的內容上,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對于沒有明白的知識點,不要用過多的時間來思考,否則會耽誤下面的學習,得不償失。

2先思考后發問

在課堂上,對于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先獨立思考,自己先想想如何解釋,不能解決時,可以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要注意在課堂上不能隨意提問,否則會影響教師的講課進度。對于課堂上可以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提問來加以解決:對于一些難以解決的、特別的問題,要在課下解決。

三、課后鞏固階段

課后鞏固階段是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必不可少的階段。在前兩個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基本了解了化學的知識點,但是印象還是比較淺或者比較模糊的,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后加強鞏固。

1做好課后練習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由淺入深地布置數量適當、富有啟發性的化學習題,以調動并保持好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為使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在設計習題時,要注意習題的多樣性、綜合性和適度的靈活性,并控制習題的數量。教師要重視解題的示范,加強各類典型例題的指導,使學生懂得解答各類題的基本思路、過程、格式與方法,通過適當的練習培養和鞏固學生審題、析題的能力。

2準備糾錯本

篇4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培養

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重體現“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育學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互相影響,各自不能獨立存在.教不能偏離學,學是教的最終目的.教師不能在脫離學生學的基礎上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而是首先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作出調整,使其更加完善.我國的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可見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一、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學好化學的前提

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條件是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在傳統的化學課中,教師都片面重視教的過程,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不利于學生改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研究如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這樣才會突出教師“教”的過程.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需要科學的指導,這是毋庸置疑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經歷預習、聽講、做作業、復習、接受檢測等多個環節,如果這些環節中的任何一處出現了問題,教學效果都不會良好,甚至削弱學生的自信心.長時間之后,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有甚者,會造成學生在高考中的失利.因此,廣大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處地方.教師要悉心教給學生每一處學習環節中的學習方法,還要引導學生把化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長期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學習指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將會大大提高.教師引導學生將化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就能夠利用丙酮和乒乓球來制作粘合劑,也能夠明白明礬在制作油條時的作用,這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重要,進而會大大提升對化學的興趣.

二、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

教師向學生教授學習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即會學.當前情況下,很多學生其實并不懂得如何學習,他們往往在課堂上機械地抄寫筆記,殊不知,這并不能真正地學到知識.面對這樣的情景,教師應該首先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絕對不等同于在課堂上聽課、做筆記,課下做作業,學習應該是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學生能夠獨立學習的前提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每一個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中所教授的知識是相同的,可學生的學習結果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大的差別呢?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不同,對成績出色的學生來說,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也能夠針對這些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后進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他們認識不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就連上課聽講也是漫無目的地“瞎聽”.善于學習的學生能夠隨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這說明這部分學生在聽講的時候能夠隨著教師的思路積極思考,所以提出問題對學生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現問題,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與學生一起合作探尋問題的答案.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逐一進行分析,力爭使學生徹底搞懂.總而言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實際情況,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適時提出合理的問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三、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教師基本素質

教師首先要設法使學生對化學感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所以只有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之后,才能夠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但要采用一定的教學方法來傳授化學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學法指導,因此,教師只有具備這兩方面的基本素質,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筆者認為,關于化學中基本概念的記憶不能使用機械背誦的方法,而是首先要理解概念,然后還要弄懂概念的內涵,這樣才能記得牢.當我們學習酸堿鹽這節內容時,需要判斷硫酸鋇、硫酸、碳酸鈣以及三氧化硫這幾種物質哪些屬于電解質的范疇.這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死記硬背,而是用電解質的概念來衡量這些物質的特性.比如,盡管硫酸鋇在水中呈溶解狀態時不屬于導體,可是它熔化成液體之后卻能夠導電,因此屬于電解質;硫酸呈熔化狀態時不屬于導體,可是溶解在水里的時候卻能導電,因此屬于電解質;碳酸鈣溶解在水中時不導電,可是碳酸鈣屬于離子化合物,所以應該劃入電解質的范圍;三氧化硫呈熔化狀態時不導電,在水中溶解時能夠導電,但這是離子作用的結果,因此三氧化硫不屬于電解質.化學中物質的基本屬性與概念千萬不能死記硬背,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之上記憶,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高中學生學習化學這一科目時,首先需要教師進行悉心指導,其次還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而教師也需要大膽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但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要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張玉蓮.高中化學學習方法探析[J].才智,2011(21).

[2]宋玉芳.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選擇與優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0(32).

篇5

關鍵詞:高中化學 方法 淺析

一 、針對學科特點采用的學習方法

每個學科都有每個學科的特點,要想在學習上取得成功,關鍵就是要針對學科特點來采取相應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方法。下面就高中化學的各個特點,來探討一些學習方法。

(一) 抽象概念多,難記憶

初中化學是入門知識,主要是敘事化學事實,以形象思維為主,通過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和實驗來講解化學觀念和原理,而高中階段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同時存在,以抽象思維為主,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和探討化學概念和規律。如氧化——還原反應就是一個理論性強而且很抽象的概念,摩爾一章出現了很多概念,記憶這些概念讓有些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不適應。

針對上述特點,需要學生們進一步理解化學學科的內在規律,采取巧妙的學習方法。

1.聯系直觀的實驗來記憶

其實除了概念意外,化學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內容——實驗,可以說化學是一門實驗加記憶的學科,通過直觀的實驗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能夠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降低了概念記憶的難度。

2.理解記憶

除了依賴實驗以為,另外還要探索化學的記憶方法,高一課本中的第一、三、五章里面出現了較多的基礎理論,單憑死記硬背是無法記牢這么多的知識的,要首先重視對概念的理解。最初有的學生沒有理解記憶的習慣,不懂得怎樣才算是理解記憶,這需要老師詳細地進行指導,如對于化學離子反應的概念,書上的表述是:“凡是有離子參加或者離子生成的化學反應叫離子反應”,如果想要對這個概念進行理解記憶,需要我們對每個字、每個字都要深刻理解。首先要明確這是所說的離子是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而離子自由移動的條件是什么呢?由電解質的相關知識我們可以知道離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下能夠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其次,要理解“有離子參加或者離子生成”的含義,第一層意思反應物和生成物中,不一定非要同時都含有離子,就如同下面兩個反應中的情況一樣:(1)Ca(OH)2+Ca(HCO3)2=2CaCO3+2H2O,(2)2Na+2H2O=2NaOH+H2; 第二層含義是概念中的“有”的意思是只要反應物中有一種物質帶有離子即可,而非要求所反應物或生成物都帶離子,所以這個概念可以作另外一種更為簡單的解釋:只要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出現,該反應就是離子反應,這樣理解后,離子反應的概念就很容易被記住了。

(二) 反應方程式多而復雜

高中化學較初中難度增加很多,而且內容繁多,往往讓學生沒有時間去消化吸收,而伴隨這么每個章節的內容都會出現相應的反應方程式,這些方程式復雜多樣,規律性不強。但是如果不及時理解并記憶,就會直接影響到后面內容的學習。如高一課本上出現的水、堿的反應,NaCl與濃硫酸微熱與強熱制氯化氫反應的各種情況,比初中所學的反應要復雜得多,雖然難理解、難記憶,但是如果不掌握牢固,就會使得后面的學習陷入被動。

(二)針對上述特點,建議采用的學習方法有

1.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加強記憶

方程式的記憶要力求形成網絡體系,從而優化記憶的效果,同時要貫徹突出重點、分析對比、前后聯系等原則,對于特別抽象難記的方程式可以做出形象的比喻,編程押韻的口訣來記憶。

2.在習題中去掌握和鞏固

每次學完方程式之后,盡快去做課后的練習,檢測自己的掌握情況。尤其是要重視課本上的習題,它們真正突出了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能夠順利完成這部分的練習,說明對于方程式的應用就沒有問題了,當然往往還需求去找更多題來練習使用學過的方程式,但是對于課本上習題的啟發作用始終不能忽視,可以在做課外練習之前先翻看一下對應的課本上的習題,尤其是注意用到了什么方程式。

二 、做好預習和復習

除了針對上述特點采取的方法外,無論是在學習課本內容時,還是在做習題時,都要注意做好預習和復習。預習內容不僅僅是包括課本上的章節內容,更要預習后面的習題,練習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復習的內容也要包括教材和習題兩部分,對于做過的習題進行復習,可以起到不斷警示自己思維缺陷的作用,預防在做題時總犯相同的錯誤。

教材復習要運用章略節詳法,復習要以章為單位,先整個翻看一下本章的各個標題,形成一個前后聯系的整體印象,這樣有利于知識體系的形成。然后詳細閱讀每小節的重點內容,最后針對每章的重點做到脫離課本來列出完整提綱,并能在提綱上添枝加葉,避免漏掉某一知識。

三、小結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要想學好高中化學,跨越從初中到高中所上升的難度,離不開方法的運用,在學習中只有同時做到了“勤”和“巧”,才會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馬宏佳. 化學教學方法論[M].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8)

篇6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反思性學習;教學活動;學習過程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反思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反思總結學習方法、獲得新知,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是學生提高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形成反思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反省、概括和抽象,脫離“機械化”學習方式,掌握學習的主動性,構建獨特的知識結構。學生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運用反思性學習方式,有利于查漏補缺,深化探究意識,全面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反思性學習方式。

一、在教學中強化反思意識

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給學生灌輸反思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反思可以對學過知識進行總結,及時補充自己遺漏或理解錯誤的知識點,反思還可以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把學習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里,用適合自己的方法獲取知識,讓高中化學的學習變得輕松而愉快。經過教師的反復強調,學生的反思意識會得到逐步強化,讓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便保持警戒心,一有疑問便進入反思狀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在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后,我讓學生思考:氧化還原反應與初中階段學習的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有哪些區別和聯系?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重點,因此學生相對地就記得牢,此時聯想起來便會容易得多。讓學生由簡單的反思入手,由接受被動反思在逐步的學習中轉變為主動反思,讓學過的化學知識經由反思連成一線,完善知識結構。

二、在課堂上創設反思環境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人們都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性學習方法,就要給學生創造反思環境,讓學生有反思的空間和條件。反思是學生大腦思維的過程,需要輕松、愉快的環境,雖然前期的培養需要教師強制灌輸,但課堂氛圍不可變得嚴肅而死板。高中化學是一門探究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作風,但嚴謹并不表示我們的課堂就要嚴肅,端正的科學態度與活潑的教學氛圍并不相悖。教師可在課堂上適時提出疑問,帶學生進入反思,而學生在活潑的學習氛圍中更易于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反思也容易產生創新思想,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如在進行“粗鹽的提純”實驗時,我安排的是小組實驗,實驗結束讓學生對比各個小組的產率,發現相同質量的粗鹽,經過各個小組的提純,產率卻不盡相同,甚至有的兩個小組差別極大。出現這一情況后,我并沒有急著幫產率低的小組找出原因,而是把這任務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細細回想本組的實驗過程,和小組內成員討論其原因。學生在回想、思考的過程中,逐步分析出了本組產率低的原因,也認識到“粗鹽的提純”實驗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三、在練習中培養反思技能

教師在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后,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反思技能,而練習則是有效的培養途徑。反思是簡單的回憶和總結,真正意義上的反思是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上認識到掌握的知識的不足或偏面,進而對現有的知識進行彌補或改正。教師在練習中對學生反思技能進行指導的方式是,首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和技能對錯誤的解答進行直覺反思,然后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找出學生反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接著共同查閱解決問題時所需要的資料,再由學生制定再次反思的思路,最后在實踐中對反思的結果進行評價。反思技能需要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逐步學習和掌握,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反思技能的機會,加大教學活動中練習的時間,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高效的反思過程中更上一個臺階。

四、在交流中建立反思關系

“閉門造車”不再適用于現代人才的培養,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反思不單單是個人活動,還是一種集體活動。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還是有限的,在思考問題時依然是不全面的,在反思過程中無法做到深入分析,需要旁人進行指點或合作,而經過教師或同學指點和合作的反思,學生對反思的結果理解更深刻,反思的效果也較獨自反思來得好。化學知識的獲得需要交流與合作,教師在課堂上要創造合作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合作中與教師、同學自由交流,在交流中建立反思關系,營造反思的交流氛圍。反思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自我“揭短”的過程,當這種“短”在自己同學或教師面前展示出來時,學生需要一定的毅力來面對,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變化,疏導學生的心理陰影,讓學生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并敢于進行改正。在交流中建立的反思關系,是一種互助的反思關系,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增強學生的反思毅力。如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時,我安排全班學生分成了八個小組討論分別討論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由一名學生代表發言,其他成員進行補充。無論是發言的學生,還是小組內的其他的學生,在本節課中都很好地掌握了學習內容,取得了有效的教學效果。

反思性學習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這就要求高中的物理教師要能正確引導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反思,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為學生的反思創設課堂環境,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技能,建立和諧、交流的反思關系,讓反思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常態,能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思。為培養學生的反思性學習方式,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教學修養,為培養學生各種素質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王春紅.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反思策略的分析[J].考試周刊,2015.05.07

[2]鄧進權.反思性學習策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創造性運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05.30

[3]呂海平.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及其轉變途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04.08

篇7

關鍵詞:高中教學;有機化學教學;教學策略

部分學生由于對高中有機化學沒有掌握到學習要領,因此對化學知識吸收能力不強、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出現知識拖欠情況,逐漸跟不上課堂進度,進而陷入學困境地。針對這一問題,高中化學教師該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是本文中筆者所要重點提出與研究的。

1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教學的最佳時機

對于任何學習科目而言,良好的學習興趣都是其能夠主動投身到學習過程當中,在課堂上完全跟隨教師的思維而展開學習和理解活動的重要基礎與前提。所以教師在展開有機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學生的興趣點,選擇更加符合高中生心理特征、思想特點以及興趣愛好表現的教學時機,在課堂上引入新內容、新觀點以及教學重點等。由于化學本身是與現實生活、人類生活科技進步、乃至于人體機能構造都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入這樣一種關聯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例如,整個高中化學教材的設置,其內容劃分為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兩大版塊,當無機化學的學習結束之后,學生隨即而來接觸到的就是有機化學,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因為接觸到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而感到好奇和興奮,這本身就是一個興趣拔高點,也是教師可以用來把握教學的第一個最佳時期。

2處理好不同知識模塊之間的過渡與銜接

高中有機化學部分的教材內容涉及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即必修板塊和選修板塊。相對而言,前者是內置于“化學與可持續發展”部分展開的較為籠統的介紹,而后者則是相對獨立的教學板塊,有非常詳盡的有機化學教學內容與模塊設置。鑒于此,教師在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時,就需要充分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做到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之間的有效銜接,使學生產生良好的過渡和緩沖心理,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下述兩方面內容:首先,時刻把握化學課程學習的主題與精髓,即“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應結構”。同時這也是有關有機化學學習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在解決諸多有關該系列內容的題目當中會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學生必須充分認知和理解“官能團”在有機化學學習過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和所扮演的角色,在通過必修課程模塊當中理解和掌握到一定有機化學代表物的基礎上,能夠根據“官能團”的一致性,由代表性物質引申出一系列具有相似性或關聯性的物質,例如從甲烷到乙烷,甲醛到乙醛,甲醇到乙醇的過渡;或者由乙醇過渡到一半醇類化合物和其它經濟基化合物等,實現從個性到共性的推論。其次,充分認知和理解自然科學學習的主要方法———“歸納、演繹和類比推理”。例如在學習脂肪烴這一章節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充分采用“復習再現、遷移提高”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首先通過演示甲烷、乙烯等有機化學物質的立體模型,通過復習、總結出個性特點和結構規律;然后通過學習遷移,根據有機化學學習的關鍵點“結構決定性質”,進一步的出所有有關烷烴、烯烴的結構化學式的表達方法、結構特點以及其性質表現。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手動的觀察過程中,能夠更為清晰和直觀到感受到有機化學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從而在由手到眼、再到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的思維判斷能力和類比遷移能力。

3利用多媒體或其它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輔助教學

有機化學當中所涉及到的物質大多具有非常復雜的結構特征,其內部空間排列、次序以及不同元素之間的組合關系都呈現著非常明顯的特殊性,會為學生理解和充分認知這一章節與該系列內容的知識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充分使用各類輔教學資源(掛圖、視頻影像、立體模型等)就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引入各類現代化的輔教學設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有機體的空間構型、元素比例、結構排列以及同分異構等問題產生非常直觀的認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關聯性,從而起到加深學生學習效果與理解力、記憶力的作用。

4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

對于有機化學的學習者而言,在教材設置促使其必須有傳統無機化學轉向有機化學進行過渡時,會出現思維上和學習方法上的“不適應”,其不僅表現在解題過程和理解問題中出現的“不適應”,也表現在課堂上傳統的思維模式卻沒有辦法接受全新的知識講解過程,事實上這些都是由有機化學這一全新知識模塊其獨有的特點所造成的。相對于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從整體課程的設置以及內容的排不上來說,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記憶點都比較少,需要強行理解的部分也不多。但是由于有機化學本身是“結構至上”的一系列內容,因此多樣的組合導致了多樣的變化,也導致了學科的復雜性,這就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現了不小的挑戰與更高的要求。在這樣一種局面下,學生就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不斷提升自我的思維判斷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展開有機化學的學習。

5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有機化學部分的教學是整個高中化學進程中的關鍵點與難點。對于化學教師而言,為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教學的最佳時機;處理好不同知識模塊之間的過渡與銜接;利用多媒體或其它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輔助教學;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漸克服對于有機化學學習的困境,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對知識理解和內容吸收的過程當中。

參考文獻

[1]周莉.新課改下有機化學教學有效性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3,20(12):65-66.

篇8

化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但由于高中化學具有“繁,難,亂”的特點,所以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這實際上就反映了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分散,并且有大量的知識需要識記的特點。因此,我們不能把以前學數學、物理的方法照搬來學化學,而要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取舍、創新。那么如何才能學好高中化學呢?

高中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1)課前預習;(2)聽課;(3)復習;(4)完成作業等幾個階段。

預習階段:

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制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里。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并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范。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聽好課的三要素:

(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并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

(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

(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并注意反復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復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于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于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于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于理解的內容。

復習階段:

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復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復習的種類:復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復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復習、階段復習和學年總復習三種。

(1)新課中的復習:這種復習是把新課有聯系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采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復習舊知識的方法。

(2)階段復習。這種復習一般分為單元復習、每章復習和學期復習。①單元復習就是把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后復習一次。②每章復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后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并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后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并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后面的復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復習是在學期期未考試前集中兩周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復習。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于學生掌握。

(3)學年總復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后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復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復習一般可分為系統復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復習的基本步驟:

(1)在每次復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復習準備。

(2)復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么,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后再復習課文。

(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復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

3.復習的操作方法: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復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于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制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復習。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復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

(3)聯想法:復習時要善于將前后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復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復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

(5)聯系實際法:要反復通過實例,聯系實際,究竟聯系什么和如何聯系,逐步學會聯系實際。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后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

(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

(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

(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

篇9

【關鍵詞】高中化學偏科生成因轉化分析

一、偏科成因分析

偏科現象都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個體情感、意志和個性方面的一些心理特征。學習偏科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素質偏弱、教師教學風格適應不良、心理障礙的干擾等。攻克和矯正學習偏科難題有:針對學生的學習風格和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育輔導策略,彌補基礎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領會課程學習的社會意義,激發學習興趣、克服自卑、重塑信心,消除心理障礙等四個主要教育輔導策略。而我校的化學偏科生的主要原因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內因:沒有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如何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生的學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兩種情況:第一,為父母和老師學習,這樣的同學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師的“要求”、“懇求”下才來學習的。第二,為“讀書”而讀書,為“學習”而學習。這部分學生之所以來學習,完全是因為其他同齡人都在學習,所以他們上課時既沒有認真聽講,也并沒有其他什么小動作,總是很“茫然”的樣子,學習起來困難重重。

農村中學,三級達標校,生源普遍是優生少,中等偏下的學生居多,絕大多數的學生存在知識積累少,知識遷移能力差,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偏科,對學習沒有信心,不和老師溝通交流等問題。有的學生不是不想學,而是能力不足,不會學,學不來,所以沒有信心,最初只能是放棄這個科目或某個科目,再慢慢地感覺讀大學的的希望很渺茫,而最終選擇輟學,所以這樣的學校普遍輟學率高。

(2)偏科學生對化學的印象:高中化學和初中差別很大,知識點多且雜,容易混淆;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很難記憶,記多了就亂,記住了又不會運用;很多知識點抽象,如微觀的原子、離子、分子等。

二、淺談轉化

(1)給予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保證

多年在農村中學教學一線,走進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想努力,認真對待,但是每每都失望而歸。作為老師,我們的任務是教書育人,對于想學的每一個學生,都要給予肯定,要相信他們,即使基礎再差,只要想學,肯學,就一定能學好,“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想學的學生”,當然老師也不能光喊口號,要從行動開始。就化學來說,上高中的他們只有初三年的一點基礎,即使那時基礎沒打扎實,高中也完全可以彌補的。我剛上高一的第一節化學課,跟學生一起計算他們曾經學了多久的化學,一學年,以40周計算,每周平均5節的化學課,每節課45分鐘,這樣真正上化學課的時間不過是150個小時,也不過一周多一點的時間,只要你想學,肯學,堅持,老師肯定有信心幫你們把化學這一偏科補上來。當然這樣的計算方法是不科學,但是確能讓學生看到希望,有信心,相信自已能補好化學這一科。

(2)行動(即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高一年最開始的一周,不求教學進度,只重教學效果,作好初中與高中的銜接。先復習初三最基礎的知識點,如常見的元素,1~20號元素及Cu、Ag、Zn、Fe、Mn等常見的元素,勾起他們的記憶,再復習化學式書寫的原則和技巧,化學式是化學科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學好物質化學式的書寫,化學才算打下一層的基礎,復習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及常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等等。

化學式的書寫,對于偏科的學生來說是學不好化學的原因之一,化學式多,雜,初中時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靠記憶,把常見的那幾種物質的化學式記住了就成,但有的學生今天記住了,明天又會忘了,從而就給化學科下了定義,這個科目很難,不好學。其實不然,只要掌握了書寫的規律,就不難了。就化學式這個知識點來說,給學生歸納了常見化合價的口訣:一價鉀鈉氯氫銀 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 二三鐵 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齊全 銅汞二價最見。學生對于這個口訣很熟悉,倒背如流,但是他們有的只是光會背,沒有真正的去理解口訣中的每句話的含義,而不會運用,使得化學式寫不好,化學科學不好。因此第二步,開始教他們學習的方法。剛開始先讓學生學會模仿,套用。如學寫物質的化學式,讓他們與口訣相聯系,讓他們知道物質的化學式與元素的化合價有很大的關系。如學生在寫氯化鈉的化學式時,有的會錯誤的寫成NaCl2或Na2Cl,講解時,用口訣一價鉀鈉氯氫銀,先讓學生知道化合價有正負之分,其中這句話指的是鉀、鈉、氫、銀常見的化合價為+1價,氯的化合價為—1價,整個物質化學式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要為零,所以氯化鈉正確的化學式應為NaCl,了解了氯化鈉的書寫,接下來讓學生寫氯化鉀、氯化氫、氯化銀的化學式,讓學生學會模仿,學生很快就能把正確的化學式KCl、HCl、AgCl寫出來。這時老師應該適時的給予鼓勵,讓學生覺得化學其實也沒那么難學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再教其他的化學式書寫。當然,更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堅持學習,而不是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而要像化學反應中的放熱反應一樣,即使沒有再繼續點燃、加熱的條件下,反應也能持續進行下去。

(3)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高中化學和初中化學差很多,初中知識點相對較少,對能力要求不高,只要學生勤奮,肯背,肯寫,把常見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及題型背起來,那他們中考要考好不是難事,而在高中,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及題型是背不完也做不完的。所以老師要教給學生的不是題目的答案,而是尋找答案的方法。即像古人所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教學生如何學習,使學生能有效、正確地進行各種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授人以漁之舉。比如讓學生學習閱讀課本,并從課本中汲取知識點。在學習《有機化學基礎》中有關手性碳原子這個知識點時,可讓從課本的定義:“與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相連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1]出發,強調抓住定義中主要的字眼,“4個”、“不同”,中心原子為碳原子,同時符合這些條件的才是手性碳原子。再適時配時例題如: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正確選項為C。讓學生從文字的定義遷移到應用,學生就可以掌握這個知識點了。

篇10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14-02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不但對學生的學習和高考有著重要的影響,還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化學學科內容抽象,加上概念和原理較多,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高中化學教師要想教好化學,就必須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概念,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化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化學教學的效果。

一、滲透新課改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理論學科,必不可少的需要對化學概念和理論進行講授。新課改并未要求在教學中拋棄傳統的講授法,而是要求在已有的基礎上完善講授法。基于新課改的三維目標,講授法要力求生動地講授理論知識,將枯燥的理論通俗化、形象化,提高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理論基礎。高中化學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要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啟發,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講授法中,為了保證講授的生動性,教師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設施。例如在講授“酸雨的危害”時,可以在相關網站搜集酸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的圖片、聲音、視頻材料,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讓學生在這種直觀的形式下感受,然后進行理論的總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景教學的理論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同時考慮到高中生的心智發展水平,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先“親其師”而后“信其道”。

二、理論結合實驗,注重實驗教學方法

驗是化學這門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對化學教學成果檢驗的重要標準。實驗是將化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重要手段,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對化學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我們要明確實驗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際中運用化學理論知識。同時,考慮到高中生的知識水平的有限,必須針對實驗展開詳細的講解,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和操作中的指導性,以確保實驗效果。在演示和講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真實的過程中感受理論和實際的差距,動腦、動手。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加強溝通配合,同時相互幫助提高。最后,還要注重學生實驗的總結,高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必須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以促進學與思、思與行的結合,更好的促進實驗效果,避免學生對實驗的認識僅停留在觀察和有趣的表面。此外,還可以設計一些簡易的課外實驗,讓學生們在實際中去運用,以找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發現問題,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形成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同時也體現了化學教學的科學性、創造性和趣味性,展現了化學學科的科學魅力。

三、引導學生探究,強調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設計研究情景,讓探究者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討論、分析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實現探究者認識深化的目標。探究性教學是一種啟發性的教學方式,重在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深入學習知識。在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同時注重和其他同學的合作和交流,在這些過程中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如在學習金屬的性質時,我們對鈉與水的反應學習很有典型性,但在學完之后,我們可以提出新問題,Na與 Cu SO4溶液會有怎樣的反應?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分析會有怎樣的現象發生學生可能會根據金屬活動性的強弱分析說,Na的活潑型更強,所以會有Cu生成,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有氣體產生,因為 Na 與水反應會有氫氣產生。此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嘗試,然后觀察現象。學生會發現既有氣體產生也有藍色沉淀物出現,但沒有生成紅色物質。在觀察了現象后,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并寫出其方程式。探究性教學將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實踐,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同時在探究過程中提高科學思辨能力、總結探索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對待科學的嚴謹

態度,掌握展開化學研究的方法,這是探究性教學的目標,也是新課改對化學教學提出的目標。

總而言之,綜上所述,新課改對化學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方法作為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而教學方法的選用不是固定死板的,必須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并且不斷改善。只有立足于學生、以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理念來指導,高中化學教學的教學方法才能積極有效的發展,才能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羅利奇.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轉變[J].新課程?中學,2015,11.

[2] 張正偉.淺談高中化學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