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4-07 20:43: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錢學森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錢學森讀后感

篇1

祖國,我愛黨,我愛我家,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再見了小《錢學森》觀后感面

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錢學森》觀后感面

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大紀元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爛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戲而下,咿咿呀呀,歡蹦亂跳地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是根黑毛線。光輝的旗幟》讀后感,讓我感動

篇2

【關鍵詞】小學高段;課外閱讀;有效引領

關于小學高段語文課外閱讀,“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如何有效引領?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組課文展現了、郝副營長、張思德、等先輩的光輝形象,主題是: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光榮傳統。本組課文形成性教學評估測試題“習作表達”的題目是《他(她),值得我尊敬》,要求結合具體事例來寫一寫。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全班40個同學中有17個仍選或的事例作文,占總人數的42.5%,其余同學寫到了魯迅、、錢學森等人物,或者是身邊的人物。

這個情況引起了我的重視,這里是有寫作水平的問題,但問題的癥結不僅僅在此。我仔細分析之后認為,這與缺乏課外閱讀的有效引領有很大關系。因為學生對于革命小說比較生疏,雖說本組課文“課外書屋”推薦了《紅巖》、《鐵道游擊隊》、《紅日》、《小兵張噶》等文學作品,但缺乏對課外閱讀的有效引領,家長也不是非常重視。因此,學生寫作時找不到要用的素材,不可避免地出現上面這種現象。

在語文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課外閱讀作為培養學生基本語文能力的有力支撐,歷來受到我們的重視。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課外閱讀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老師、家長在潛意識中有意無意地冷落課外閱讀,學生死啃課內教材,功利心理明顯,令課外閱讀成為其附庸,沒有形成閱讀的良好氛圍;②就算開展了課外閱讀,也是看天吃飯、廣種薄收,對學生閱讀的范圍、程度、喜好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把握他們的閱讀心理;③在閱讀引領方面,缺少真正切實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與計劃,存在著較大的模糊性、隨意性,無法使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課外閱讀。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研究所孔企平在《談有效學習和有效教學》中指出:“不同的學習過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的課堂教學要講究有效性,因為只有教學有效,學生的學習才會有更大效果。那么,在組織課外閱讀時,同樣應該講究有效性策略。如果課外閱讀是完全放任自流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因此,我在開展課外延伸閱讀時,覺得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有效營造閱讀氛圍

要明確閱讀目的。我們的語文學習不是為了現在的分數,不是為了應付眼前的考試,而是為了提升語文素養,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天寫讀書摘記或讀后感。要求學生每天要花半小時看看書,記記摘記或寫寫讀后感。目的是慢慢培養學生每天看書的好習慣;設立“圖書角”。從學校圖書室借部分圖書,和同學自購圖書互相交流相結合,并有圖書管理員專門負責;設立“故事課”。每周一節的故事課,給學生講他們喜歡聽的小說故事,激發他們的閱讀積極性;介紹古代文學家和近代作家曾在小時候博覽群書的事跡,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明白閱讀是使人終生受益的;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重點探討在家里如何開展課外閱讀的問題,營造一個有利于孩子讀書的家庭氛圍。家長可以多帶孩子逛逛書店,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在明確了閱讀的重要性之后,通過以上手段有效營造閱讀的氛圍。

2 有效選擇閱讀內容。

讀書如果漫無目的,沒有計劃性,可能涉獵較廣,卻難以深入。因此,我們應有效選擇閱讀內容。首先,應從落實課程目標著手。“人教版”幾乎每組課文都推薦相應的課外書目,所以,我們立足課內,做好課外閱讀內容的有效選擇。這樣,既開拓了閱讀視野,又加深了對每組課文主題的理解;第二,應考慮學情有效選擇閱讀內容。對于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應選擇適合他們閱讀,有助于激發他們讀書興趣的課外書,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如楊紅櫻系列、鄭淵潔系列和國內外一些歷險故事等。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應幫助他們選擇有助于塑造人格的高品味的書。這樣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內容,才會使我們的課外閱讀更有意義。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分辨書的價值,要懂得知識為我所用。只有對我有用的書,我們才會去選擇,這樣我們才會成為知識的主人。當然,在強調層次的同時,應注意對學生的閱讀內容有意識的調節與交流,使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具有互補性,更好地拓展閱讀面。

3 有效指導閱讀方法

真正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能保證閱讀的效果,方法得當,閱讀的效果就越明顯。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

3.1課外閱讀與讀書筆記相結合。“新課標”要求學生在中高年級每學期寫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因此,使課外閱讀與讀書筆記相結合,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見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并寫一定篇數的感悟。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及綜合語文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能力,這樣,學生對于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與日俱增,為學好語文創造了先決條件。

3.2課外閱讀與作文教學相結合。課外延伸閱讀,盡管屬于個體行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獲取信息、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當的形式,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體會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分層次地收集材料、匯總信息,結合思想教育、時事教學、班隊課、故事課等環節,讓學生匯報個人閱讀情況、交流心得體會、展示精彩的知識信息,使課外閱讀延伸到作文日常教學,以實現課外閱讀的最大作用。

3.3關注學生閱讀心理的個性差異,有效指導閱讀方法。一個人的閱讀能力與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個人的興趣愛好等方面有直接關系,由于年齡、閱歷、知識、能力的不同,閱讀理解上也會產生差異性。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對閱讀主體的個性特點為充分了解,關注他們閱讀心理,努力掌握第一手資料,如對部分優秀同學,推薦散文化、哲理性的讀物,對一些閱讀能力一般的男生,推薦較輕松的充滿童趣的系列讀物,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針對各自差異性,有的放矢,做好閱讀教學的指導工作。努力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取合適的閱讀方式,選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閱讀材料,搞好閱讀、提高效率,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為自我的和諧發展打好基礎。

4 有效評估閱讀成果

對閱讀的結果進行評估,是必要的,否則,會使我們的閱讀流于形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有效評估:

篇3

【關鍵詞】中專圖書館讀者工作

一、圖書館館藏透明空間的意義

1.文獻的藏用觀

現代圖書館是具有開放意識的多元性的圖書館,都要把藏書和讀者放在首要的位置,并把“用”貫穿于圖書館工作的始終。因此要處理好“藏”與“用”的矛盾。以“藏以致用,以用促藏”的原則將“藏”與“用”辯證地統一起來,逐步建立各具特色的專業藏書體系,避免中專圖書館辦成小而全的綜合性圖書館。

2.文獻的價值實現觀

藏書的發展不應單純表現為數量的增加膨脹,更重要的是要追求藏書的內在質量和滿足讀者需要的程度。從一個圖書館的效用原則來說,并不以藏量而是以流量多寡為其具體量化的價值尺度的,即以最少的經費獲取最大的使用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V=F/C,其中,F表示文獻的流量,V表示圖書館的價值實現,C表示購置文獻所需的費用。如果C的數值不變,則流量越大,價值實現就越高,兩者成正比關系。可見,圖書館的流通率就是量化圖書館的價值實現的一項重要指標。

二、如何拓展圖書館透明空間的設想

1.展示館藏

為了拓展圖書館的透明空間,最為實際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讀者直接接觸藏書,即展示館藏。但如何科學地展示館藏,這就需要對藏書進行合理的布局。從理論上講,它必須:(1)要為每一本書確定一個最佳位置,讓它的存放地點靠近最需要它的讀者;(2)要能增強藏書在館內的動態功能,使經常性的調撥近便、迅速,勞動強度不大;(3)要能充分利用書庫的容積。對于小型的圖書館來說,一般是水平布局,其中三線制布局,是一種突破傳統布局而逐漸形成起來的一種比較科學的布局方法。它的依據就是利用率。方法是將利用率最高的藏書集中在一起,組成一線書庫,一般是開架借閱;將利用率較高的藏書組成二線書庫,一般是半開架形式;將利用率不高的藏書組成三線書庫,采用閉架形式。盡管這樣,這三線的布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經常分析讀者的閱讀傾向,不斷地進行調整。

2.揭示館藏

為了使讀者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圖書館,提高館藏文獻的利用率,必須做大量的揭示內部館藏的工作。其中搞好圖書館讀者目錄是最有用的途徑之一。目錄要根據讀者檢索習慣和要求、館藏文獻的特征和目錄編制方法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由于讀者是目錄的使用者,文獻是著錄對象,而讀者檢索的主觀意念與文獻特征的客觀實際,必須通過目錄的編制方法及其系統形式才能聯系起來。雖然目錄是揭示館藏的最有用的工具,但它還不是唯一的有效的手段,因為它常常不為讀者所理解,讀者所需要的只是簡便的查找工具,通過一種完善的目錄反而將拉大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3.用戶教育

用戶教育即讀者利用圖書館能力的教育。那么,如何開展中專圖書館的用戶教育呢?首先在用戶教育過程中要擺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即圖書館員、教師、學生。三者間的關系如下圖:

上圖表明圖書館用戶教育是三者相互傳授和反饋的過程,不僅僅是圖書館員個人的事情。而圖書館員和學生之間的傳授和反饋應成為圖書館用戶教育的主要途徑;其次開展文獻檢索與利用的教育,全面提高中專生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提高獨立獲取文獻信息能力。可采用選修課、必修課等形式開展此項教育;再次通過現場輔導或專題講座的方法,使學生全面了解本校圖書館的藏書特色和布局以及各種目錄編排的特點,使學生可有的放矢地通過各種檢索點獲取所需文獻。

4.情報服務

這是體現圖書館工作學術性特點的重要方面。由于讀者需求的日益復雜多樣化,迫使圖書館改變傳統的服務觀念和服務方式。過去圖書館的主動服務僅僅表現為開展參考工作,為讀者解答咨詢問題,而今已發展到情報服務。這是中專圖書館服務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情報是高于圖書、資料的一種知識信息,正如錢學森同志所說:情報是激活的知識。它的服務領域比圖書資料更加寬廣,內容更加深化,形式更加多樣。如對原始文獻處理而成的目錄、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獻都可以看作情報。特別是在科技領域中,僅有圖書館目錄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研究的需要。雖然目錄對于獲得某一課題的基礎性圖書資料是用的,但是在獲取關于新近研究工作的情報方面,則用處較小。中專圖書館可以在情報提供方面做一些情報報道服務工作,因為從期刊中的文獻到成書需要一段時間。為了及時了解某學科的水平動態,一般可采用兩種服務方式:(1)定向服務即圍繞某一學科或專業,主動進行定期情報的編輯工作。如編輯出版文摘、索引、快報、譯叢等;(2)定期服務即按照用戶指定的專題所進行的各種報道服務工作。

5.宣傳介紹

同情報服務相比,它是一種低水平的服務方式,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溝通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系,廣泛宣傳圖書館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平面的角度介紹圖書館的館藏情況。具體的方法一般可采用(1)設立讀者咨詢信箱。使讀者與館員之間得到溝通,取得雙向互動,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2)利用校報、黑板報等多種形式為讀者答疑;(3)主動編排新書目錄,按分類或主題的方法排出新書目錄通報,讓讀者能及時利用最新圖書;(4)書庫管理員根據讀者借閱情況分析把一些優秀的圖書介紹推薦給讀者;(5)根據政治形式教育的需要,如國慶節、香港和日、偉人、名人的誕辰和逝世日等,組織一些專題性內容的圖書進行圖書展覽,以配合學校教育;(6)組織學生進行書刊評價,以讀后感的形式進行互探互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6.館際互借

圖書館之間的藏書館際協作,指的是若干個圖書館之間,以互通有無,互利互惠為前提,通過一定的形式組織起來,實行分工協作,有目的地各自承擔某一方面的藏書補充任務,并為各自的讀者,提高協調體系內的全部藏書,以充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中專圖書館雖然條件尚不成熟,但從它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專業藏書體系來看,也有可試之處。可以通過圖書館的各級學會牽頭,搞一些地區性的或系統性的協調工作,既可互通有無,又可節省不必要的圖書經費,避免中專圖書館向小而全的方向發展。如果能實現館際互借,那圖書館的館際空間的拓展是不可限量的。

參考文獻:

[1]張欽恩.動態觀念、動態原理、動態管理與現代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學通訊,1989,(4).

[2]沈家模.科技情報工作講座.江蘇:江蘇科技出版社,1982.

[3]胡為萍.試論文獻情報工作與高校創新教育.現代情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