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意象范文

時間:2023-03-19 00:30: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歌意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詩歌意象

篇1

什么是意象?一言以蔽之,意象就是熔鑄了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首先,它跟客觀物象構成了一對反義詞,也就是說,凡是被詩人所思、所觸、所觀、所感的才是意象,否則就是客觀物象。比如說一朵花,開得很美,但它沒有被詩人所感知,它就只能是客觀物象,而不能成為詩人筆下的意象。其次,意象必須是詩人思想情感的載體。我們常說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現手法其實就是意象在詩歌中作用的一種體現。意象是主觀的、唯心的,它也只能是詩人思想情感的產物。再次,體現為意象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內容很廣泛,可以是人物(既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也可以是詩人塑造的其他人物),也可以是其他物象(比如日月星辰、花鳥魚蟲、風云雷電等)。

我們閱讀古代詩歌時,首先要做到讀懂詩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以,對詩歌意象的把握,是我們解讀詩歌的突破口。

解題金鑰匙

對古代詩歌意象的鑒賞,初中階段考查的重點主要有識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義和體會詩人情感等。

一、識辨意象

題型:1.這首詩中有哪些意象?2.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3.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詩中哪些詞語透露出這一點?

解讀:這是對詩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題型,其考查點主要在于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義,答題時應細心讀詩,不放過一字一詞,因為古代詩歌中基本都是單音節詞,基本上一個字就是一個詞的意思。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詩,就寫出了枯藤、老樹、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意象,充分體現出秋思的意境。

答題要點:先用文句對譯的形式把握意象內涵,再梳理、歸納意象內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詞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題型:1.這首詩中的意象體現了哪個季節的特征?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詩歌題目的特點?3.本詩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詩相比有何異同?4.詩中描繪出怎樣的一個詩人的形象?詩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點?5.從這句詩中你聯想到了什么?

解讀:詩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形成一個整體,相互關聯、彰顯主題,其景物描寫往往體現在詩人的身世感懷上,或與詩人當時的生活狀態密切相關;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意思是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從“白頭”和“簪”中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詩人悲涼的心境。

答題要點:如果詩歌中意象較多,就要對意象中的人、事、物、景進行歸類,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總結詩歌意象的總體特征;對景物描寫從遠近、虛實、動靜等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歸納出意象特點;思考該意象對人物形象的襯托作用、對詩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義、體會詩人情感

題型:1.這首詩的某一意象體現出詩人怎樣的情感傾向?2.古詩中有些常見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義,請就這首詩中的某個意象具體談談它象征了什么?3.同樣是寫秋天,有的詩人悲秋,有的詩人贊秋,如果是悲秋,請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說說悲的具體情感內容是什么;如果是贊秋,請找出其中贊秋的意象,并說出贊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讀:本類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在直觀了解詩歌意象特征的基礎上,進入到對意象內涵的領悟。我們首先要留心識記一些詩歌中常見意象的象征意義。如梅、蘭、竹、菊等象征人高潔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離別相思之情,杜鵑、寒蟬、鷓鴣等代表離愁別緒與悲涼情感。然后根據詩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調,體會詩人的具體情感等。此外,有些詩歌常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因此,還要注意對詩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題要點:整體感知,確定詩歌情感基調;抓住意象,構建圖景,感知其象征意義;挖掘字詞,深入理解詩歌情感內涵;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模擬訓練題

1.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西江月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詞的上片寫出了夏夜的哪些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

(2)詞的下片是如何寫“星”和“雨”的?體現出詞人怎樣的心情?

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對“巴山夜雨”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離情的代用詞。

C.詩中兩次出現“巴山夜雨”,寄托了詩人對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誼,構成了詩歌音調與章法上的回環往復。

D.詩中兩處“巴山夜雨”都是實指。

3.試從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比較下面兩首詩中“風雨”的異同。

(1)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詠梅》)

篇2

關鍵詞: 詩歌借景抒情言志

眾所周知,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下面,筆者就對幾種常見意象的寓意進行剖析。

1.萬木叢中最愛柳

柳是情感的化身,柳是友誼的象征。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纖柔細軟的柳絲象征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折柳借柳寄情之詩詞在唐宋詩詞中不勝其數,常被詩人借柳折柳寄托戀戀不舍之情和美好的祝愿,同時,遠在異鄉的人或在家鄉的親人看到柳,自然會勾起無窮無盡的思念,從此,柳就與親朋好友送別結下了不解之緣。唐代文學家羅隱的“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詩題曰“柳”,即是詠柳,句句賦柳,而句句擬人,比喻貼切,用意清晰,筆到情到,渾然融合,發人興味,獨具一格。“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春條就是柳條,“系春情短柳絲長,隔花人遠天涯近”,把情寫進柳的景色之中;李白的“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是古時送別之所。賦予春風生命、感情擬人手法,真切地寫出了詩人,折柳送別朋友的離愁和深情厚誼。春風仿佛也深諳離別之苦,想留住游子漂泊的腳步,于是遲遲不讓柳樹發芽,以免被折去送別。這首詩后兩句最為精妙。一個“知”,一個“遣”道盡人間離別的痛苦。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如“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詩人以飽滿的激情深切地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無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嘆息春風不要吝嗇那細長柳條,讓人盡情地攀折。

2.詩中酒,詩中愁

作為消愁之物,幾乎在每位詩人詞客的作品中都有體現。三國時,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句子。酒可以說“愁”的代名詞。談到酒,就不能不說謫仙人的李太白,李白一生嗜酒,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極其傳神地描繪了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見一斑。但李白嗜酒如命,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他在朝庭得不到重用,郁郁而不得志。說到底還是因為一個“愁”字。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之一)這幾句詩表現出詩人的孤獨與苦悶之“愁”在花陰下,一壺酒自斟自飲,無親無友,沒有誰來陪伴我,獨自一人在喝悶酒;舉起手中的酒杯,熱情地把明月邀請來,連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人,共飲美酒,共賞鮮花。似乎可以看到詩人寂寞孤獨的愁容。又如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三)李白這兩句詩是希望自己能如張翰一樣,任性自適。看透了世路坎坷之后,胸襟曠達灑脫,連追求千秋萬古聲名,也不再放在心頭。詩句深刻地反映出詩人志不得伸、才不能用的苦悶而無可奈何的愁情。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李白《梁園吟》)這兩句是說,對不合理的人生遭遇抱曠達和蔑視的態度,就可以免除煩惱和愁悶,只有登高樓、飲美酒,遣愁放懷,才是樂事。詩人以“達命”者自居,高視一切。語帶狂放豪縱,卻由苦悶而生,愈狂放,愈顯出愁苦之深。

3.月光照人人思鄉

正如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一樣,思鄉是唐詩中重要的主題。李白《靜夜思》則是最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里的親人。思鄉的情緒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又如“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那是故鄉的景色,故鄉的梨花,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其思鄉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江漢》詩中:“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詩人由遠浮天邊的片云,孤懸明月的永夜,聯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與云、月共遠同孤一樣。詩人表面上面寫片云孤月,實際上在寫自己:雖然遠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卻像孤月一樣皎潔。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一詩中:“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句,寫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思親懷鄉之情便不言而喻了。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人以綿邈真摯的詩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愁的圖景,創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

4.百花爛漫最愛梅

梅寓意傲岸,堅強,不屈不撓,逆境,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梅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又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

古典詩歌殊意象很多,了解這些特殊意象,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詩歌,鑒賞詩歌。

篇3

關鍵詞:古代詩歌 意象分析

中國古代詩歌的欣賞活動,就是體驗詩歌的本體—情興,所謂情興,既有對客觀的反映意義,又有豐富的心理內容,是物與我相互觸發而又融為一體的那一種感受。情興是通過詩歌藝術形象(即意象)傳達的。因此,準確把握意象就成為詩歌欣賞的關鍵。本文結合古代詩歌作品,談談如何從意象分析入手來欣賞中國古代詩歌。

一.并置疊加式意象

并置疊加式意象,是將幾個單一的意象組合起來,創造出超出它們簡單相加所產生的效果,這是某種感覺的濃縮與強化。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通過枯藤、昏鴉、瘦馬等意象,十分生動地渲染出天涯游子蕭瑟愁苦的心境。

并置疊加式意象跳躍性大,在時空上呈快速更迭的特點,但并非散漫,而是為明確的主題所牽掣。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草屋、榆柳、桃李、深巷、樹顛。一個個意象迭出,于質樸恬淡之中,傳達出一種內心深處的激動,歸隱田園后的欣喜與舒暢,而這種感情與整首詩的主調是和諧一致的。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四句詩,以明月、青松、清泉、石、竹、浣女、蓮和漁舟等意象,組成一幅潔凈無暇的畫面,表現了詩人心靈的純凈和高潔,是詩人的內心獨白和心靈頌歌。

意象的這種并置疊加方式,符合詩歌的本質規律,詩人運用直覺采集意象,目的就是在讀者面前展現物質事物,利用意象的并置疊加,造成詩歌的活動視點,擴大了詩歌的空間延展和語言的張力。

二.具有象征意蘊的意象

意象的象征意蘊,是中國古代詩歌在意象運用方面的重要特色。有人認為:中國古詩語言是由整個象征意象所組成的富于隱喻的語言,這種種的形象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凝聚了一個民族的想象和希望。分析詩人如何創造自己的象征意象,就可破譯蘊含在其中的人類心靈里的信息,揭示詩歌的深層結構。象征是中國古詩的生命,而詩歌中的象征形象的深刻寓意往往超越文學本身,蘊含于豐富的文化、思想乃至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之中。可以這樣說,不懂象征,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國古代詩歌的深層蘊含。象征意象,是詩人對客觀物象的心靈表述。由于直覺活動中強烈的主觀因素的作用,詩歌作品呈現出更多的主體改造的痕跡,它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投射,是詩人把自己的人格和感情投射到對象中,與對象融為一體。

比如李白的《蜀道難》,在詩人筆下,蜀道的一系列意象,極具人的性格、人的情緒。太白鳥道是黃鶴“不得過”、猿猱“愁攀援”,山中景物,悲鳥“號古木”,子規“愁空山”,枯松“倚絕壁”,飛湍“爭喧豗”,遠行者“聽此凋朱顏”,“側身西望長咨嗟”。這一切,都是詩人仕途的象征。它來自詩人積郁在內心深處的懷才不遇的憤懣感和思慮國事的憂患感對直覺對象的外射,從而使意象帶有象征意蘊。

三.對情感和思辨作總體透視的意象

對情感思維作總體透視的意象,是直覺到了最高層次的產物,其中包含著濃情、領悟和頓悟。“悟”的過程,是觀察、感受、經驗、記憶、理智在一瞬間總的爆發,是從內到外的透視,由表及里的深化。因此,對情感和思維作總體透視的意象,具有超重的內涵。

意象的超重內涵指向宇宙人生、客觀物理的徹悟,詩人面對滔滔長江感慨人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詩人登臨古跡,探索世間滄桑,“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這些詩的意緒,并非都是消極悲觀,宣揚超脫塵世的,而是表達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追思、徹悟,有一種催人昂揚奮發的力量。

篇4

在詩歌鑒賞過程中,以意象為“抓手”,由局部而全部,進而理解由一組意象營造出的意境,揣摩詩人的獨特心理感受,從而獲得充分的審美體驗;讀者由藝術再現糅合自身的個性化解讀,進而升華至藝術再創造,身心得到極大的愉悅與熏染,即謂讀書養心,斯為重要。否則,建立在牽強附會的基礎上,缺乏對意象的準確深入的理解,把握詩歌的旨趣必然是支離破碎的,其審美情感也是膚淺模糊的。

對于意象的把握與鑒賞,筆者作如下解析。

一、意象的象征性

宋代李清照的《聲聲慢》:“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詞人使用的意象,如雁、梧桐等,皆具有獨特的象征意味。李清照的《一剪梅》有云:“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同樣用到了“雁”。再如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以及《西廂記》中有:“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可見,“雁”這一意象的寓指性很明確。

大雁,秋天南飛,被迫離開故地,棲居他鄉;春暖北歸,回歸故里,適得其所。北方才是大雁的故鄉。因此,北雁南飛,意謂離開故里,淪落他鄉,這就不由得引人生發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結合詩人遭遇,如寫《聲聲慢》時期的李清照自北方逃難至南方,國破家亡,國家慘遭蹂躪,她與深愛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陰陽兩隔,新愁兼之舊恨,大雁飛過,怎不生天涯淪落之感?

再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回,意味著回歸、團聚,可是詞人眼見大雁北歸,卻不能與丈夫團聚,分離之苦、思親之情溢于言表。這是一首典型的閨情詩,真實反映了前期李清照“幸福的煩惱”般的愛情生活。《一剪梅》與《聲聲慢》正是李清照人生經歷前后期的寫實,兩首詩在情感變化上的鮮明對比,一個“雁”字寫盡人世滄桑。

又如王維句“歸雁入胡天”,大雁北歸胡地,是回歸家園,可是詩人所去的不是故里,是胡地,他是受朝廷同僚排擠,不得不去他鄉。這樣聯系起來分析,詩人抑郁、落寞的形象躍然而出。

再看《西廂記》“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句,大雁南飛,不得不與家園分離,張君瑞即將離別崔鶯鶯,新婚燕爾,正是如膠似漆的時候,卻偏偏棒打鴛鴦,不得不分,怎不肝腸寸斷?此景,大雁南飛,不得不與家園分離;此情,多情且柔情的崔鶯鶯不得不離別愛郎張君瑞。幽怨與憂愁集于一身,愁由雁起,雁伴愁行,情景交融。

由是觀之,“雁”已經成為離愁別恨的象征了。

再如“梧桐”,風吹落葉,雨滴梧桐,景象凄清,梧桐成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代名詞。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李煜――這位亡國之君幽居深院,軟禁于斯,孤苦寂寞,清冷的月光從梧桐枝葉的縫隙中灑落下來,凄涼無限!曾經是居萬民之上的君主,而今淪落為階下囚,萬千愁緒,滿腔幽憤,盡在其中。亡國之恨何時休?又如“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雨打梧桐,孤獨更兼離愁,聲聲敲在心坎,難耐!難耐!“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詩人以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凄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后的凄涼境況。唐明皇回宮后,目睹舊物,觸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詩人以春秋兩季景物相對比,暗諷了這位重色輕國的君主與美人兒纏綿繾綣帶來的終生悔恨。

在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梧桐已夠愁苦,這還沒完,滴滴細雨,還要無休無止地侵蝕那顆柔軟且孱弱的心,懷念亡夫,憂思國事,孤獨無助,“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番哀痛欲絕,怎不催人淚下?

“梧桐”,孤苦無寄的象征。

把握住意象所隱含的深層含義,就不難理解詩歌所要傳遞的情感信息了。

二、意象的比喻性

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引人無限遐想。以丁香喻人,別致委婉。丁香花,常見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弱。杜甫《江頭四詠?丁香》:“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后,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可見,丁香的確是一種婉約的美麗植物。丁香色澤淡雅,幽香襲人,這本身足以動人心魄,加之有著如絲如縷的憂愁、哀怨、彷徨,不由人不生憐香惜玉之情,不由人不纏綿悱惻。這種美,是憂郁之美,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高貴之美。用來喻指姑娘,則聯想到黛玉的千嬌百媚,多愁善感,就不難理解姑娘的超凡脫俗與冰清玉潔了。詩人又或者以之隱喻自己,那么詩人的憂郁氣質、超拔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有人解讀為愛情詩,又或者為詠懷詩,藝術的想象不斷深化著詩歌的內在魅力。

再如“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浣溪沙》李),丁香,已經令人聯想到憂愁,但不算完,還要是雨中愁,憂愁淋濕是什么感受?愁得纏綿,愁得悠遠,愁得“剪不斷,理還亂”。完結了嗎?不,還要“空”愁,這就愁得令人絕望了。誰能愁到如此境地?詩人不明言女子,但已令人聯想到用情至深的女子了。詩歌就是這樣通過物化的丁香喻指在絕望中等待親人音訊的女子。以丁香使詩歌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外化,看來并非始于戴望舒。

又如“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李商隱),這哪里是指花草,分明就是指愁腸百結的女子了。

可見,丁香在文學意象中具有比喻憂郁女子的專指性。

其他,如香草美人之喻,就不勝枚舉了。

把握住詩歌中這類意象的延展性,對于領悟作者的情感取向極具價值。

三、意象的完整性

馬致遠《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藤、樹、鴉,分別飾以“枯”“老”“昏”,這就使得指向模糊的物象頓時有了靈韻與生機,干枯的藤、垂老的樹、黃昏的烏鴉,一組灰色調的意象,給人壓抑之感,組合在一起,蒼涼、落寞、凝重之境自然形成。反觀小橋、流水、人家,這分明是秀麗江南才有的獨特風韻,一組色調明麗的意象,給人心曠神怡之感,組合在一起,構成娟秀靈動之境。兩組意象相比較,形成強烈的反差,于是游子的羈旅之思也就躍然紙上了。試想,如果沒有“枯”“老”“昏”這幾個修飾語,也就形不成強烈的情感對比,主題也就難以得到如此鮮明的彰顯。可見,保持意象的完整理解,是不能剝離修飾語的。

韋應物的詩《賦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同樣需要進行完整的意象解讀,方能深刻體悟詩人的情感。詩人選取的意象,微雨、暮鐘、重帆、遲鳥、海門深、浦樹滋,無不浸透著詩人的戀戀離愁。“微”,飾雨,細雨纏綿,已有迷離悵惘之感。“暮”,飾鐘,晚鐘響起,令人悵然若失。“重”,飾帆,帆重猶不能進,是分別的心情太凝重嗎?“遲”,飾鳥,是遲遲不起飛離去,這分明又是戀戀不舍。“深”,飾海門,是江水深?是離情深?抑或情深似水?浦樹,即水邊的樹,飾以“滋”,即帶著水汽,水汽繚繞,如夢如幻,惹人愁緒。沒有這些修飾語,詩人的感情肯定是難以表達得如此細膩的。

再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蟬、雨的前面分別著一“寒”“驟”字,“楊柳岸曉風殘月”,風、月的前面分別著一“曉”“殘”字,則將詞人濃重的離愁別緒刻畫得形神畢現。

在感知意象的情感指向的基礎上,反復、深入品味相關修飾語,有助于更為透徹、清晰地理解詩人,理解題旨,并且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愉悅。

四、意象的個性化特色

這里所指的個性化特色,是說在把握意象的一般寓指性的基礎上,必須清楚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理解創作主體的微妙心理,從而領悟作者極富個性化的演繹。如,同樣寫到花,杜甫的《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時杜甫因陜西旱災來到四川成都定居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其樂融融,此時的“花”完全是他喜悅之情的寫照。他的另一首詩《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是在詩人遭逢安史之亂,顛沛流離之時,詩人懷有滿腔的家國之恨,此時的“花”是他感嘆物是人非的載體。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則是因為丈夫仕官在外,夫妻不能日日耳鬢廝磨,卿卿我我,以致李清照獨守空房,相思成愁。她筆下的“花”成了韶光虛度、紅顏易老的象征。

篇5

關鍵詞:葉芝 希臘神話 天鵝意象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9-0397-01

威廉姆?勃特勒?葉芝 (1865-1939),愛爾蘭詩人,戲劇家以及散文寫作家,是20世紀用英語寫作的重要詩人中一員。葉芝,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為以后的詩人提供了一種新鮮的富有韻律感的詩歌語言以及新的詩歌題材。他的作品在愛爾蘭文學史乃至整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對世界文化,特別是現代詩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葉芝1865年生于都柏林一個畫家的家庭,童年深受愛爾蘭民間文學的熏陶,青年時喜歡研究神秘現象。他的象征主義與法國象征主義不同,詩歌中的意象較鮮明活潑而不朦朧,語言較口語化且有幾分幽默感,從中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和玄妙的智性,而在表現激情是又不失冷靜的客觀。葉芝可以說是一個致力于神話寫作的詩人,他的神話和象征體系可以說是一種從愛爾蘭特有的文化傳統、精神氣氛和他自己的精神生活中發展形成的信仰。葉芝本人曾將他的全部藝術理論歸結為“將神話植根于大地”。代表作《麗達與天鵝》、《駛向拜占庭》、《基督重臨》具有顯著的象征意味。

一、葉芝的神話情結

從1865年到1939年,希臘語、拉丁語及與這兩種語言相關的課程風靡英國及愛爾蘭。葉芝自然也接受了大量的古典課程的教育。為了彌補宗教的缺失,葉芝一直對神秘主義和象征主義感興趣。葉芝在詩歌中使用大量取自愛爾蘭本土神話、希臘神話和圣經典故中的意象,并且通過置換變形成為新的象征意象,用來抒發自己入神的想法。

二、天鵝的意象

葉芝有一套自己的紀年系統,他認為歷史每一循環是兩千年,每一循環都由一位姑娘和一只鳥兒的結合開始:我們公元后的兩千年是由瑪麗和白鴿(即圣靈懷孕說)引出,而紀元前的那一次循環則是麗達和天鵝產生的,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他寫了一首叫《麗達和天鵝》的詩。也正是這首詩,打破了天鵝在文學中是純潔、高貴象征的傳統。

這首詩取材于希臘神話中麗達與天鵝的故事:眾神之父宙斯變形為天鵝,使人間女子麗達懷孕產蛋,蛋中撫育出的海倫后來導致了特洛伊戰爭,而麗達的另一個女兒克呂泰涅斯特拉則在特洛伊戰爭后謀殺了親夫希臘統帥阿迦門農。

天鵝,作為自然的鳥類常常被用于象征。它們的翅膀是足夠強壯有力,就像神話中描寫的,能夠傷害人類的身體。化身天鵝的宙斯在希臘神話中是創造力和創造意志的化身,他對麗達的“欺凌”易其所產生的結果――海倫,象征著宇宙把其創造力與意志注入了人類,也意味著一種精神和物質的結合,他們誕生了人類,并使人類從一開始就帶上了難以愈合的雙重性:創造與破壞、與憤恨,海倫施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索,,而戰爭則是破壞與創造、與憤恨的交織混合。

與《麗達與天鵝》相同,《柯爾莊園的野天鵝》也使用了天鵝這一意象。但是不同的是,后一詩中的神秘主義傾向沒有那么明顯,只是作者借天鵝等意象抒發自身對于人生的感慨。

自從我最初為他們計數,

這是個第十九個秋天,

我發現,計數還不曾結束,

猛一下飛上了天邊,

大聲地拍打著翅膀盤旋,

勾畫出大而碎的圓圈。

我見過這群光輝的天鵝,

如今卻叫我真痛心,

全變了,自從第一次在池邊,

也是個黃昏的時分,

我聽見頭上翅膀拍打聲,

我那時腳步還輕盈。

……….

一直以來,在葉芝身上總有一種深深的缺失感。他認為,人生、時間就是一個監獄。因此,葉芝一直醉心與靈魂的再生、輪回,象神明般的復活。但是對凡俗的人來說,就象亞當和夏娃的原罪般,人生從開始就是不完美的,即使他們有可能再生。

54歲的葉芝,又一次回到柯爾莊園,看到與19年前相同的景觀,懷著對時間流逝的傷感,寫了這首詩。詩中充滿了葉芝隱隱的擔憂,對詩人來說,天鵝的美是永恒的、神秘的,但是現實是如此令詩人失望。

詩中第一節,描寫的是自然景色,秋天、大地、湖水、石頭。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些許不完美因素。“樹林里一片秋天的美景\…………五十九只天鵝浮游”秋天,在萬物蕭瑟的冬天之前,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美麗的季節。這里,詩人認為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秋天,美麗、豐收,但是面臨消逝。在第二節中,19,也是個不完美的非整數。詩中天鵝的飛行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優雅而美麗的,它們的翅膀也不是潔白而寧靜的,而是“猛一下飛上了天邊,大聲地拍打著翅膀盤旋”,打破的湖水的平靜。詩中第三節和第四節,詩人把自己與天鵝作對比,詩人已不想從前那樣年輕、有活力,而天鵝依舊是美麗、富有激情的,似乎時間對它們來說是停止的。詩人感覺到時間、生命、力量正慢慢離他遠去。我認為,詩人認為天鵝和生命同樣是美麗、神秘和不朽的,但是對詩人來說,雖然他曾努力想掌控時間和生命,但是生命依舊悄悄離他遠去。

三、結語

葉芝關于天鵝的描寫,決不止這兩首詩,之所以選擇這兩首,我認為它們分別體現了葉芝兩個不同的方面。《麗達與天鵝》是葉芝神秘主義詩歌的最佳代表,也體現了他的神秘主義象征體系。而《柯爾莊園的野天鵝》則體現了葉芝晚年對時間和生命的惋惜和探索。葉芝,這個致力與神話寫作的詩人,用他的詩歌帶領我們走進他獨特、美麗、神秘的神話世界。

參考文獻

[1]C.K Stead, Pound, Yeats, Eliot and The Modernist Movement,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6

篇6

那么,詩人是如何使“所感”“微妙”起來的呢?詩歌的情感表達方式分好幾種,有直抒胸臆式的,也有描述式的,但是更高層次的方式是轉化式的,即把感情轉化為畫面。劉熙載曾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這種轉化的方法被一些詩人運用得非常自如,如秦觀之“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謝靈運之“池塘生春草”,薛道衡之“空梁落燕泥”等等,為后人創造出了一幅幅有意蘊的畫面,渾然天成。這些畫面,染上了詩人的主觀感彩,是詩人內在情感的顯現形態,即所謂意象。意象既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會人事,但一樣都融合了作者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感。欣賞者唯有通過感知意象,才能自如地走進詩歌美的王國。

在審美領域,作為個體的學生,其實人人都具有審美感知能力,但長期的科學認知教學和邏輯思維訓練壓抑了學生的這種能力。對學生來說,需要的不是大量的外界告知,而是心靈深處的自我發現,而讀詩,感知意象的過程就是一個美的發現過程。傳統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鑒于詩歌意象本身的特點和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需要,可在實踐中運用以下方法來加以引導:

一、追本溯源法

一個詩歌意象往往有著發生、變化的歷史過程,甚至可以這樣說,一部詩詞意象發展史就是一部詩歌發展史。常見意象如“山、水、松、竹、梅”等,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以“云”為例,最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多次,如“英英白云,露彼菅茅”“齊子歸止,其從如云”“出其東門,有女如云”“上天同云,雨雪”“倬彼云漢,為章于天”等,其中如“鬢發如云”“從者如云”“美女如云”等屬意象的范疇。到了漢代,“云”多與游子、思婦有關,出現了“浮云”的意象,如:“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等,多用云在空中的隨風飄移來形容人的行蹤漂泊無定。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多有“白云”“閑云”意象,因當時社會動蕩,使人常懷人生苦短、生命無常之感,而生棄俗出世之想。如陶潛詩句“遙遙望白云,懷古一何深”“青松夾路生,白云宿端”等。到了唐宋,又有“黑云壓城城欲摧”“薄霧濃云愁永晝”之句,“云”的意象內涵更為豐富了。通過這種追溯,學生對“云”的意象的感受不再是孤立單薄的。此種追本溯源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把握意象的發展史,而且通過在不同詩句不同語境中對意象的感知,進一步了解意象的深層意蘊。對一些在中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如“柳”“月”等,都可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追溯。有了這樣的積累,在對詩歌的解讀中才不會流于表面。如學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有老師請同學用散文化的筆法描繪“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句的情景,并示范為“茂密的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那是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完了衣服正嬉鬧著回家來了。原本緊挨的蓮葉晃動著,那是勤勞的漁人下河捕魚去了”。情景是再現出來了,但詩味卻淡了。因為詩歌重在表現心像,而不是再現形象,王維在詩中對意象的使用是經過選擇的,也許他的選擇是出于無心,但讀者必須明白王維當時眼前的景物絕不可能只是明月、清泉、松、竹、蓮,而他只選擇了這些,若追溯這些意象的發展史,不難發現都和人品的高潔、愿望的純潔美好有關聯。這樣一來,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句中對山中寧靜生活的向往就極自然地流露出來了。單純將詩句化為敘景,無疑是將富有內涵的意象簡單化了。

二、聯想再現法

意象在發展中形成了豐富的內涵,審美時,需要讀者的歷史文化積淀去呼應。而中國古詩又特別強調“以不盡盡之”,特別重視“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表現,于是,從自身經驗出發,以聯想來填補和創造詩人特意留下的“空白點”,就成了一門讀詩的學問。如李清照《聲聲慢》中“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一句中“雁”的意象,就有多種可供聯想的潛在方向。“雁南飛”,乃是秋天特有的景象,李清照當時因戰火而避于南方,大雁來處正是故鄉,“舊時舊識”的雁不自覺地喚醒了對故鄉景物人事的回憶,由此,往昔美好生活的景象,包括昔日夫妻恩愛的場景都涌上心頭;而現在物是人非,面對的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聽到的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感到的是戰亂南逃的狼狽,中年喪偶的悲涼,晚年孤苦無依的凄楚。一時,舊時的歡樂景象和眼前的悲哀景象出現了瞬間的交錯。這些景象即為“象外之象”,都潛伏在暗處,詩人只寫了“雁過也”,空白需要讀者調動動聯想去補充。此類例子在詩中常見,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只問了“知多少”,并未展開回憶。對于此種詩句,教學中可請同學就“春花秋月”展開聯想:一國之君已經成了階下之囚,昔日花月正春風,名花美酒佳人,何等得意的人生,今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明嘆“春花秋月”無盡,暗嘆富貴榮華有時,解讀時唯有進一步聯想到作者昔日的風光無限,才更能理解其今日的落魄失意。故聯想法是抓住意象進行詩詞審美教學時一種慣常而有效的方法。

三、逐層深入法

一首詩往往不可能只具有單個的意象,作為整體,詩的意象之間往往是相互聯系的,并由此而生發出幾層意思。這時就需將詩的意象歸類,并分析各自內在的意蘊,然后在此基礎上再把握詩的整體意蘊。如杜甫《登高》一詩,前四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用了“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等意象,突出的是秋天的景,由此而體現出內在情緒,這是季節之悲。“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其中“悲秋”“常做客”“多病”“獨登臺”的意象由秋景的悲涼轉而進入個人命運的喟嘆,“常做客”“獨登臺”,一“常”字,一“獨”字,不由得讓人感到作者平生遭遇的坎坷。但這并非詩的抒情頂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獨酒杯”,世事艱難,白發頻添,不能再為國盡力,此處多的是家國之悲。由此,在意象分類解讀的前提下,將“悲”字進一步生發,明確了作者的情感是季節之悲、個人之悲、家國之悲三個層面的遞進,而且三種愁緒互相融會,每一個意象中都有著三種愁緒的疊加,這樣才算明白了杜甫“自憂也憂時,自悲也悲民”的博大情懷,才算讀懂了杜甫的心。同樣的例子還有蘇軾的《水調歌頭》,自然――“月有陰晴圓缺”,社會――“高處不勝寒”,由社會再到人生――“人有悲歡離合”,三個層面的抒懷,逐層遞進,而中心意象都是“月”,由月的不圓滿而起,生發到了社會、人生的不圓滿。教學中,培養逐層深入的審美能力,使學生不囿于對單個意象的理解,方能對詩歌作整體而深入的把握。

篇7

關鍵詞:車延高 意象 眼睛 當代性

車延高2005年開始詩歌、散文創作,先后在各類報刊發表作品500多首,2007年獲《十月》雜志“三年度文學獎”,2008年獲《詩歌月刊》“全國十佳詩人獎”,《詩刊》“年度十大優秀詩人獎”,2009年獲《詩選刊》“全國十佳詩人獎”,2010年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先后出版詩集《日子就是江山》、《向往溫暖》、《把黎明驚醒》等。車延高是一位多產的詩人,《車延高自選集》共收錄詩人詩歌417首,其中出現眼睛意象的多達131首,有的甚至出現在詩歌題目之中,由此可見詩人對眼睛這一意象的偏愛。詩人對每一雙眼睛都有自己的解讀,每一雙眼睛都包含詩人的想象力和情思。

一.情人的眼睛

在車延高的詩歌中,童年時期的情人眼睛是清澈、干凈的。筆者以《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這首詩為代表。就這個標題來看,“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給人的感覺是眼睛里面伸出一只手,從“捉”字看眼睛已經動詞化,描寫的是一種動態,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實際上是你的眼睛伸出一雙手捉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也伸出一雙手捉你的眼睛,這就是一種想象力,在詩人的想象當中,你的眼睛里伸出一雙手,我的眼睛里伸出一雙手,這只有童年時期的童話心理才能想到這一點。詩人寫到“一張缺了兩顆門牙的笑臉,一對擺動的牛角辮”,這都是眼睛所看到的東西,而這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又傳遞給自己的記憶,這時詩人描寫的眼睛就是錄像機,它記載了那么一段童年的情景。后面“那時你的眼睛沒有井水深”,這是詩人用眼睛來作的比喻,那時你的眼睛沒有井水深,實際是寫在童年時代孩子具有的一種天真、單純,詩人用眼睛把一個女孩子的天真、單純、心底的清澈描寫出來了。“眼睛是燦爛的”,這都屬于童年時代人的心靈的干凈,導致了她的微笑,她眼睛里傳出的眼神都是燦爛的,眼睛是燦爛的另一種含義就是每一個微笑都是燦爛的。“眼睛是燦爛的,可以把水照亮”,就是說在詩人筆下當一雙眼睛非常干凈時,他不僅看到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的東西,他眼睛本身的干凈就是一種美好。當眼睛傳出的眼神是一種美好,它就可以把水照亮。“喜歡讓眼睛跟在你的身后”,把對這個小女孩所有的關注全部集中到一雙眼睛上去,這就是詩人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捕捉具有打動人的地方,喜歡讓眼睛跟在你的身后就把他所有的情感,所有對這個女孩美好的向往全部集中在眼睛上,我們說眼睛是聚神的地方,寫到這兒詩人就把女孩的美交呈現給了讀者。

如果說詩人筆下童年時期的眼睛是清澈和干凈,那青少年時期的情人眼睛則是深情、專注、溫柔,甚至讓人窒息的美人的眼睛。在詩歌《這張臉》中,“這張臉,和上帝恩賜。離靈魂近,離現實遠”,詩人并沒有從正面描寫情人的美貌,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那是一張怎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臉,把情人超凡脫俗的美表達得酣暢淋漓,從而引出下文中,“正遇回眸,溫柔的眼神發號施令,明知是致命的一擊,可癡心太癡”。眼睛可以發號施令,這是詩人的想象力。這時的眼睛是溫柔的、致命的,明知致命也讓人奮勇直前,可還是癡心不改只為博得美人的歡心。在《早熟的青澀》中,詩句“來自一雙情感如潮的眼睛”,這時的情人的眼睛是充滿感情、深情、專注的。

二.底層人的眼睛

車延高在詩歌中除了描寫情人的眼睛,他還寫了許多底層人的眼睛。在詩歌《怕鄉親盲目羨慕的眼神》中,二強子怕鄉親羨慕的眼光,是怕鄉親對他的誤解,好像進了城的人,就自然會成為有錢的人,成為有地位的人。在村里待著的人并不知道打工的人在城市里面,并沒有自己的根,他離開了自己的土地,所賺的錢都是一種血汗錢。這種情況就決定了他們“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但回鄉時自己作為一個從城里回來的人,又要給自己一種虛榮的面子,所以說每次回來給三親六眷都帶點東西,用去自己不少的花費,但別人不知道,看到這點東西還以為你小氣,其實就是這點東西也是在城里省下的。詩人在寫怕鄉親羨慕的眼神時,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這時候的眼睛是一雙深入社會底層去觀察發現的眼睛。詩人的眼睛只有深入社會底層,具有對底層人的深切體察和同情,才能發現這種社會現象。這也體現了詩人作為一名公務員,希望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讓自己雖居廟堂之高,但并不處江湖之遠。

在這類描寫底層勞動人名的眼睛的詩歌中,詩人通過眼睛要表達對底層勞動人名勤勞善良的品質的贊美。例如在《勤快女人的享受》中寫道,“到黎明,用第一抹亮色揉醒眼睛”,“第一抹亮色”表明女人在天剛剛亮就起床,此時男人還在酣睡,也和后面女人在河水中洗衣物相呼應,突出了村莊里女人的勤勞。在《祈禱黎明的露珠中》,“我代表泥土,跟著早起的農民。給崇拜勞動的眼睛介紹汗水”,這里的眼睛是農民勤勞善良的眼睛。在這類詩中,詩人要表達的不是對底層勞動人名的同情,相反作者是對底層勞動人名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汗水過上豐衣足食生活的贊美,和對勞動人名勤勞、善良、質樸品質的贊美。

三.詩人的眼睛

在車延高詩歌中,詩人還多次寫到自身的眼睛。在《想用眼睛和你的眼睛摔跤》中,詩人的眼睛代表一種力量,代表一種征服力。這種征服不是一種強權,不是我要打敗你,而是一種美好和另一種美好通過主觀努力的一種走近。“我”眼睛里包含的是一種向往和深情,這種向往和深情要和你實現一種交融。這種交融是靠一種品質對另一種品質的征服,一種人性的善對另一種人性的善的征服,一種美對另一種美的征服,這種征服實際上就是一種交融,是兩顆心靈的碰撞和結合。這時的眼睛是深情的、渴望交融的眼睛。

在詩人詩作《一雙眼睛給我留下》中,“一雙眼睛給我留下”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詩人希望通過眼睛觀察這個世界,把發現世界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的權力留下;另一方面是在詩人的眼里他看世界的一切,眼睛看到普通的東西都可以看到一種美,螞蟻是美的,野花也是美的。那么首先詩人要有一顆干凈的心,有人說悲憤出詩人,其實不一定是悲憤出詩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同樣可以寫出唯美的詩。詩人甚至可以把瘡疤看成鮮花,瘡疤的結成就預示著傷口已經愈合,這種愈合的結果對人生而言,就是走過了最痛苦的時期,緊接著瘡疤掉落以后,一切又將復原,回到一個本原,這就是一種美好,所以在詩人眼里瘡疤也是鮮花,關鍵在于你的眼睛怎么看,你的眼睛怎樣教育你的心靈。詩人在多首同類型詩中通過眼睛表達對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愛。

四.眼睛意象的當代性

中國古文學中也有很多對眼睛意象的描寫,中國傳統標準以杏仁眼、丹鳳眼,靈動有神韻的眼睛為美,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靈靈有神、楚楚動人。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眼科周繼紅古人寫眼睛是直接對眼睛進行描寫,概括起來無非是形容一個人的美,把眼睛具體到一個物象上,所以沒有對意象進行放大和延伸。而車延高詩歌不是局限對眼睛進行具體描寫,而是用眼睛來形象地,用帶有想象的動作和語言表達詩人的情懷,借眼睛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李白一生寫得最多的是月亮,月亮是天的眼睛,而讀車延高的詩,他用得最多的是眼睛,眼睛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級動物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詩人每一次寫到眼睛,它所產生的情境、畫面和想象都是不一樣的,其實每一雙眼睛背后都有詩人的一種靈感和想象力在支撐。

篇8

[關鍵詞]詩歌意境 “景”象 “人”象 “事”象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1-058

一直以來,古詩詞的創作都以境界的高低為評判標準。因此,古典詩詞之根就在于其意境。而詩歌的意境是借助意象凸顯出來的。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唯有緊扣詩詞的意象,才能引領學生真正體悟詩歌內在的意境。

一、緊扣“景”象體悟意境

古典詩詞描寫景色是十分常見的,但詩歌中的景象往往不會簡單地指向于自然景觀,而更多的是借助景物表露詩人自身的情感,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種體現在詩歌中的景和物,就是意象的一種表現形式――“景”象。

例如,在《楓橋夜泊》這首經典的古詩中,就先后出現了“月落、烏啼、霜、楓樹、漁火、客船”等極具鮮明特色的意象。這些意象之間彼此聯系、對應組合,構建了一幅落寞悲戚的秋季之景,營造的是一種悲涼抑郁的意境,烘托的是一種羈旅客鄉的愁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將這些意象具體化、生動化、情感化:在這樣一個寒瑟的秋季之夜,詩人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月亮?聆聽到了怎樣的烏鴉啼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在這樣的追問中,學生的思緒就不僅僅停留在這些“景”象的表層,而是在深入想象中不斷逼向詩歌景象的深處,不僅對其中單獨的景物有了深入了解,更對眾多景物進行了體系化、對應化的整體聯系,形成了一個整體性的意境磁場,真正走進了詩歌內核,走進了詩人內心。

景與物的意蘊在這一刻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在學生想象中躍然于眼前,在景和物的相互交融中,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詩歌鮮活的意境。

二、緊扣“人”象豐盈意境

俗話說:“詩言志。”詩歌是詩人內在情感志向的一種寄托。因此,在古詩詞中并不缺乏人的存在。在這里,人就成了詩歌意象的另一種表現方式――“人”象。因此,教師除了關注詩歌中的景物之外,更要緊扣詩詞中的人,從其身處的情境、自身的行為狀態等方面感受這個獨立自主的意象,這也就復合了詩歌的整體意境。

如《清平樂?村居》就以靈動鮮活的筆觸展現了一家五口和諧幸福的生活場景,詞作對五口人的描繪可謂各不相同。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感知詞中一共寫了幾個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通過自主想象將原本靜止的畫面生動化、形象化,從而去感受他們生活的情趣和家庭的和諧。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補充辛棄疾的生平資料和這首詞創作的背景。一心想馳騁沙場卻報國無門的辛棄疾看到這一家人時一定會想些什么,是向往和希冀,還是無奈和惆悵。

在這樣的描寫中,詞中人物的悠閑與辛棄疾內心的掙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正是這種反差,讓我們在“人”象中窺探到了完整的詩歌意境,感受到了詩詞內在的生命,尤其是詩人意欲表達的內在情韻。人的對比聯系,交融對應,構成了鮮明可感的意境。

三、緊扣“事”象生成意境

古典詩歌雖然簡練精悍,但寥寥數語背后并不缺乏生動有趣的故事。古詩對于事件的描寫由于受到表達特點的限制,往往不能凸顯其細節,而是作為詩人表達情志的一種載體,即“事”象。借助于此,深入事情的內部,感受其發展的來龍去脈,體悟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態度,就能深入、全面地感受作者蘊藏其間的意境。

就拿王崧舟執教的《長相思》一課為例,執教者緊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里包含的“事”象,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詞人在坎坷的路途中究竟都做了哪些事?教師借助詞人之身經過了哪里、身在何處等一連串問題的追索,讓學生在資料收集、揣測聯想中補充詞作的未盡之言,感受與詞作內容息息相關的“事”象。在交流匯報中,教師通過現場模擬的方式再現詩歌中的情境,讓幾個學生代表著詞人曾經走過的地方:崇山峻嶺的險峭、各種河流的湍急、大漠山關的貧瘠……每一個學生就是納蘭性德走過的每一段旅程,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一段與眾不同的故事。詞人遭遇的每一件事情,就成了走進這首詞意境的“事”象。最后,教師發自肺腑地追問:“詞人的心情是什么?心愿在哪里?心結在何方?”順勢揭示出詞人內心承載的源頭,即自己的故鄉。

教學至此,詞作中滿載的那種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已悠悠飄出,在教室的上空回蕩,叩擊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門,其意境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9

一、意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具象化了的感覺與情思,是解讀詩歌的密碼。詩人往往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如一提到,往往表達“不畏權貴,追求淡泊”的情感,塑造的往往是隱士的形象;一提到“月亮”,往往指“思鄉”之情,塑造的往往是游子的形象。其組合方式有兩種:意象的串聯和并聯。

1.意象的串聯。意象的串聯:先有一個中心線索,然后圍繞這個中心線索展開想象,生發意象,并使之貫穿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許多詩的創作過程,往往是詩人憑借靈感,先捕捉住一個獨特的意象,然后圍繞這個中心意象衍化成篇,如:“蛙聲在故鄉的水田里/長勢良好/讓我在遙遠的他鄉/也能望見/心懷寬廣的蛙聲/是家園的祖輩們/用勤勞的汗水/種出來的綠意/不用明月牽引/這蛙聲便會喚出歸路。”詩的中心意象是“蛙聲”,這一意象是從辛棄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點化而來的。全詩圍繞這一中心意象,生發出“故鄉”、“他鄉”、“汗水”“、綠意”“、明月”“、歸路”等意象,表達了相思的主題。

2.意象的并聯。意象并聯的結構是將幾組處于不同時間與空間的意象并舉在一起,省略意象之間的語法聯系,形成一種高度凝練而且富有張力的特殊結構,通過意象的相互映襯或對比強化,拓寬和深化詩的意韻。這種詩歌結構具有靜態的繪畫美、雕塑美,具有更強烈的視覺性。如臺灣著名詩人洛夫的《湖南大雪》:“街衢睡了而路燈醒著/泥土睡了而樹根醒著/鳥雀睡了而翅膀醒著/寺廟睡了而鐘聲醒著/山河睡了而風景醒著/春天睡了而種子醒著/肢體睡了而血液醒著/書籍睡了而詩句醒著/歷史睡了而時間醒著/世界睡了而你我醒著/雪落無聲。”在這首詩中,“街衢”、“路燈”等二十個意象,時空并舉,虛實結合,一種靜謐中的理性思考震撼人心,給讀者提供了廣闊無垠的想象空間,意蘊深厚,意境深遠。

二、意境意境,指的是文藝作品中自然、生活的圖景與作者靈動的情思高度統一的能誘發讀者想象思索的藝術境界。意,即情思、情感、情理。境,即意象融入詩人情感理念的畫面般的境界。意境美,就是詩中的生活場景表現為或崇高、或悲壯、或優美、或凄清、或悲傷、或喜悅、或幽靜、或恬淡的美妙境界。構成意境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情景交融構成意境。情與景,是詩歌創作的兩個要素。情景交融的詩篇,或全篇寫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如,杜甫的一首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是一首看似純然寫景,實則滿紙皆情的優美詩作。一二句為全景鏡頭,總寫了浣花溪一帶春日遲遲、江山明麗、東風輕拂、花草飄香的美好景象。三四句轉為特寫鏡頭,以燕子、鴛鴦的閑適情態寫出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機。四個寫景詩句以平行并列的關系剪輯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初春景物圖,創造出了明麗悠遠的意境。

2.物我交融構成意境。古典詩歌中的詠物詩多以托物寓意、借物明志的寫法來創造意境,這類詩常有物我交融而意境渾成的審美效果。如,駱賓王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詩的前四句物我分寫,后四句亦物亦我。首二句點明“詠蟬”,三四句上句說蟬,下句說己,把物、我巧妙地聯系在一起。五六句純用喻體,以蟬的處境,比喻自己的處境。露重風多,隱喻謗深路阻;蟬欲飛難進,聲響易沉,隱喻自己身不由己,冤無可訴。末二句仍以蟬自喻,并以問句作結,點明借物喻己之意。全詩將蟬的境況與人的遭遇聯系起來,寄興深微,含蓄不盡。淺談詩歌鑒賞中的“意象”與“意境”江蘇省新沂市第一中學葉袁梅關鍵詞:物理重點難點重要的、難懂的概念、規律,一直是部分學生學習的嚴重障礙,影響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進取精神,如何消除這種障礙呢?

篇10

西方來自亞里士多德臨摹仿說的影響,而過分重視人物形象的刻畫。包括英美人在內的西方人的詩歌意象常常注重個體精神,個體創新,他們的詩歌意象不穩定,個性化比較強。與中國人不同,西方人,注重個體的創新,冒險,打破傳統,言前人所未言,這才有了20世紀的英美詩歌的崛起和令人矚目的成就,代表人物龐德是這場意象主義運動的倡導者和現代主義詩歌的開山鼻祖。龐德借用東西文化,通曉古今中外,使用翻譯的手法再創造中國古典,最終成為意象派詩歌的大師,寫出了《在地鐵里》這首意象詩歌的經典詩作:忽明忽暗熙攘人群里的面龐/陰濕的樹枝上面的幾片花瓣。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他創辦的《詩刊》成了意象詩歌開始的標志,他的《詩章》也同樣被視為意象派綱領。主張詩應該描繪“意象”,“一種在一剎那間表現出來的理性和感情的集合體”。發軔于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在60年代的美國發展成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新超現實主義或稱“深度意象派”或者后現代派,漸漸成為一場大規模的詩歌運動。他們的意象已經遠遠超出了意象派的誤區,從表層事物的關聯,轉向了深層次的意象。

詹姆斯,萊特的《春之意象》是深層意象的典型代表作:兩個運動員/正跳舞在風的教堂里/一只蝴蝶/飛落在你綠色話聲的枝條上//幾匹羚羊熟睡在月亮的灰燼。正如布萊曾說的,“深層意象詩是通過對無意識的開掘,使得想象的跳躍和比喻的轉換成為可能,使意象從心靈深處躍起。”在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意象:兩個運動員,一只蝴蝶和幾匹小羚羊從深層潛意識中跳出來。與詩人的主觀感覺密不可分,表達了詩人特有的感受。讀者惟有透過表面荒謬或不相干的聯系,才能把握深層意象詩的精髓。詩人張振民出生于60年代末期,在詩的田地里已辛勤耕耘20多年。他的詩歌里有第三代詩人呼吁的個體意識,又有英美詩歌的滲透,還有民族本土精神。因此讀他的現代詩可以領略不同于傳統表達形式的意象,無不含著外國詩歌的影響。詩人張振民在《新詩集的黑夜比你長》一書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張和象征等手法,突破了傳統詩歌不重視“象”的局域,突出了“象”的作用。用詩人特有的聯想和獨特的情感填滿了意和象的溝壑,在他的詩作里“意”和“象”渾然一體。

從《一粒芝麻》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詩人卓越的才華和駕馭深層意識的能力:一粒芝麻從田間穿過/途經我身旁/多香啊/小南風突然臥倒/鴿子與麻雀的歡躍/眼睛的光亮與麻雀的嘈鬧/攪在一起/把秋天閃在了山崖/太陽的光線披散開來/我低低的喘息/像芝麻就要起飛/瓦藍天空的窗口向西/此時我與二兩秋波的距離/僅僅相隔一層香氣/這香氣在穹窿之下/多像一粒芝麻溢出的/生命的全部意義。

詩人透過一粒芝麻感悟人生的意義,春華秋實的價值。把一系列意象羅列在一起,對深層意識的挖掘詩人用一粒芝麻和香氣讓人聯想到收獲和秋天,小南風和鴿子與麻雀給人收獲的時動態的喜悅。第三節里太陽的光線告訴我們已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和就要被加工的芝麻。最后兩節里蘊含著自然界規律的秋天描寫成了二兩秋波,散發著田園生活的收獲濃縮成了一層香氣,和一粒小小芝麻所蘊含的生命的意義巧妙地凝結在一起。

90年代的詩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風格比較輕快,沒有逼真的描繪,從主觀意識出發,運用象征、暗示、類比等對客觀事物進行抽象地概括。《汜住那座山》是一首詠秋詩,詩人使用形象的語言,再現客觀景物和浮現在詩人的深層意識中的真情。中國詩歌的傳統就是重情,觸景生情,主張情的抒發。在這首詩里,詩人先渲染秋天的氣氛:那座山上的秋天/該紅的果實紅了/到山上看看吧/山上的空氣香得濃縮成一團/有幾顆青果躲在樹葉后面/閃著春天的媚眼/。通過視覺意象效果渲染果實紅了,之后是嗅覺意象效果描繪秋天香得濃重。接著詩人近觀,用秋天的漫山紅色的果實中幾粒別致的青果意象營造了一個秋天的美麗的圖畫。紅果、青果、春天的眉眼、一團香氣等嶄新的現代意象令人耳目一新。這些眉眼似乎還有一些糾纏/不肯離開/殊不知/果樹對葉子的眷戀已層林盡染。詩人接著用紅色表達果樹對綠葉的一往情深,而相比之下青果、春天的眉眼比不起紅色之戀的沉重。詩人并未停留于此,不滿足于實景再現和不止步在青果、紅果等的類比,而是充滿西方詩歌批評理論中的預見性和哲理性,深化詩人對秋之迷戀:記住那座山/在樹前/我的心已漫山紅遍。詹姆斯?萊特璇于《開始》,月亮把一兩根羽毛掉落到田野里。/黑麥在傾聽。/別動。/現在。/它們在那里,月亮的孩子,在嘗試/它們的翅膀。/在樹木之間,一個纖細的女子抬起她可愛的/面龐的影子,現在她步入空中,現在她徹底/消失,在空氣中。/我獨自站在一棵老樹下,我不敢呼吸/不敢移動。/我傾聽。/麥子斜靠著它的黑暗,/我斜靠著我自己的。意象月亮、羽毛、黑麥、月亮的孩子、翅膀、纖細的女子、麥子和黑暗等相繼出現,疊加,思維在跳躍,比喻在轉換營造了一幅浪漫的夜景圖畫。

意象的形成都會深深地打上時代的烙印,任何詩人都肩負著社會的責任,時代的責任,“社會責任是詩人的自然屬性”。意象的形成也是詩人自我情感表達的結果。任何詩人都是時代的記錄者,社會責任的肩負者,文化的承傳者。現代詩歌突破困境和提升思想的捷徑就是根基于和傳統文化之中發揚光大民族精神。詩歌不是語言的框架,不是詞語的游戲,是時代的脈搏,文化的凝結,社會的縮影。詩人一反朦朧詩的浪漫主義詩風傳統和浮夸的氣氛渲染,用樸素簡單的風格搏動讀者的心弦。詩歌是詩人激情的進發,詩人對時代脈搏的輕叩,對樸素的捧撫,充滿了對自然的傾心,用敏銳的靈角觸及被忙碌的現代生活所塵封的世界之心。詩人對面有個植物園,成了詩人忙中偷閑必去的消遣圣地。這里可以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生活的繁瑣,都市熙熙攘攘中的一塊平靜的港灣,而這種平靜是心靈的平靜,是靈魂的凈化。而現代人卻對此熟視無睹,美麗的風景沒有讓人們帶回到平靜的田園風光之中,自然和往昔似乎成了現代人的盲點。遍地雜草竹子與樹/丁香花的夜語/池塘的露宿/千萬雙眼睛居然捕捉不到/一縷來自民間的風俗。

作者從獨特的視角觀察現代新生的美麗是拔地而起的樓臺,類比為一株株的植物,籠罩住了塊塊的田地。固內有建筑/草木蒼生落地為戶/拍一拍胸膛敢問八

面來風/這眾多生長的摟舍/算不算植物/又有幾塊閑田被美麗罩住/。拋開現代人實用主義的觀點,人工樓合與所取代的自然田園誰更美麗。這種美麗讓我們重新審視和思考現代生活的價值,這也是詩人不同于朦朧詩和其他抒情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