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分析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9 23:2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個人成長分析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個人成長分析報告

篇1

(廣西區黎塘監獄)

摘 要:回顧自己三十年的成長,有歡樂、有艱苦、有成功,也有挫折,使我學會了關愛、感恩,學會了堅強,也學會了珍惜,更學會了積極進取。讓我不斷深入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繼續感受助人自助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關鍵詞 :成長與收獲 付出與快樂

一、自我成長分析

(一)回首快樂童年

我出生在廣西博白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據族譜記載,祖輩是廣東遷徙過來的客家人,祖輩們都繼承了客家人勤勞勇敢、善良樸實、真誠團結、熱情好客的優點和傳統。在我的記憶中,奶奶、父親、母親、姑姑、叔叔們都是這樣的好人,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在他們的關愛、呵護和熏陶下,也培養了我自信、樂觀、真誠、堅韌的意志和個性。

童年中的我是很幸福的,無憂無慮,整天想著的就是玩,與村里的小朋友在房屋間,田地里,曬谷場玩捉迷藏、過家家等各種各樣的游戲,其中最愛玩的游戲是幾個小朋友分成兩組模仿電影的鏡頭在房屋間隱藏進行槍戰游戲,還用木頭修成了槍。有時玩起來不分晝夜,也忘了饑餓。這也是讓大人們最頭痛的事情,家長們常常遍村在尋找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飯和睡覺,在他們看來,我們就是一群“野小子”。父親對我自小就很嚴厲,要求嚴格,母親善良賢淑,還生怕我和小朋友打架,常常給我講故事,教導我如何尊重人,與小朋友們相處好,要樂于幫助別人等等,好孩子的形象常常在我腦子浮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我也學會了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大人們都喜歡我,還把我當做他們家小孩的學習榜樣,小朋友們也喜歡和我在一起玩,我享受到了別樣的快樂。

(二)艱苦的求學、成長路

進入中專階段,是我人生中最“苦”、最難忘的階段,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回想起來,歷歷在目。那時,年紀小小的我,遠離了家鄉,懷著我的夢想邁進了警校的大門,讓我揣著既害怕,又驚喜的心情,踏上一個陌生的土地。警校的軍事化管理,每天除了學習,訓練,還要洗衣服、洗鞋子,疊被子,各項要求都非常嚴格,讓我很難適應,我經常躲在角落偷偷的哭,讓我更加思念家鄉,思念爸爸媽媽。但是每次父母的來信,信中母親不停的念叨和關心,父親的鼓勵,讓我欣感安慰。父親擔心我吃不消,專業挑選了一些名人成功的故事,什么司馬遷、陳景潤、愛迪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書刊讓我閱讀,讓我深刻體會到父親的用苦良心,使我深深堅信 “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也使我沖破了內心的障礙,堅定了自己的自信心,并朝著目標跨步向前進,經過警校的學習生活,培養了我獨立的生活能力,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造就了堅韌的意志品質,練就了一身警體技能,掌握了專業知識。

這是我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在警校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廣西的一所監獄工作,地處偏辟,剛開始時,那里還沒有通自來水,通訊設施也很少,唯一的就是辦公室的一個電話。我并沒有抱怨,始終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難,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因為是剛參加工作的新警察,對監獄的一切都很陌生,所幸的是周圍的老同志都很關心我,不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都給予我很大幫助,讓我很快習慣了這里艱苦的環境。剛開始安排我負責內勤管教工作,由一名老管教帶我,由于我的勤奮好學,積極肯干,很快掌握內勤管教基本的業務知識,同時還能把辦公室的其它業務整理得有條不紊,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同,先后讓我兼做物資管理員,團支部、女工委的工作,由于業務精通、工作認真、細心,成績突出,2002年至2004年連續評為優秀工作者及“三八”紅旗手、優秀團干。2005年從監區調到刑罰執行科工作,主要負責罪犯的減刑、假釋工作,到了新的崗位,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要求也更高了,需要的知識更加專業,我深深的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有限,利用業余時間鉆研業務知識,由于業務精通、拔萃,2012被提拔為副科長,我更加堅信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對于我來說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兒,這些主要得益于我兒時家庭的教養,學校的培養,組織的培養和曾經的人生經歷及人生態度,得益我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工作13年來,我始終把加強學習,掌握新知識放在重要位置,2005年我通過函授拿到了法律大專文憑,之后又拿到了東北林業大學法律本科文憑, 2014年5月通過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獲得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這些,都是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努力工作,不斷歷練自我的體現。

工作的收獲,同時也讓我收獲了愛情。由于共同的愛好乒乓球,讓我認識了我生命中的他,性格緬甸的他有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笑起來眼角邊深深的紋,卻是那么的可愛。他為我買菜、下廚,還在我生病的時候,細心的照顧著我。一路走過來,我們一起做飯,一起打球,一起學習,一起聊著天南地北,看到他為我著急,為我擔心,為我做的一切,我堅信他就是我一生的依靠。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我,向著幸福出發。

二、職業行為分析

我單位先后安排我參加了三級、二級國家心理咨詢師的培訓,通過林秉賢、李暉、徐曉鋒、孫紹強、武國成、郭勇、張嫦、劉惠珍等知名教授、專家的授課與指導,我受益很深,一個不期而遇的機會使我從此真正走入了心理咨詢這一領域,也得到了這么多心理學教授專家的點撥,對于我來說感到是幸福來敲門。參加心理咨詢師培訓,主要原因有:第一,我自身對于心理咨詢這門研究人本身的科學有興趣。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探索人的本質,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內外世界,增強自我修復能力,提高調節自身不良情緒,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穩定情緒、自我平衡。第二,在未人人母的我對嬰幼兒了解太少,學習心理咨詢能讓我隨時了解孩子是否需要我的幫助,引導他更好的成長。第三,心理咨詢是一份高尚的職業,心理咨詢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幫助自己的時候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別人。

篇2

一份轟動北京的問卷

據權威數據統計,在美國,所有公民都有接受心理測試的習慣,包括上學、就業、其他人生選擇及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時,平均一生達70次之多。而在中國,人們對于心理測試的應用至少要比國外晚100年。許多時候,人們寧可求助于“江湖術士”,也不愿相信真正的科學。

1993年,國內著名心理學家張貴良教授申請成立“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專項研究小組,在他的申請報告中有這樣一些闡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大學專業就是在選擇職業,就是在選擇未來。雖然專業并不能決定某個人將來從事某項特定的具體職業,卻基本上確定了未來職業的范圍。因此填報高考志愿對于高考生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然而,如今的高三學生在面臨報考高考志愿時,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誤區,有的完全聽從家長和老師的,有的只憑一時的興趣,有的是看哪個專業賺錢多就報哪個,由于在報考志愿時缺乏對自身特點及專業的客觀認識及科學指導,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后,開始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喜歡、厭學,甚至有的退學;也有一部分人工作后根本不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而是重新選擇其他的專業繼續學習。這不僅影響個人發展,造成了個人成才時間的浪費和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潛能測試可以為學生認識自己、了解專業信息提供專業、科學的指導,在國外已普及多年,在國內勢在必行……”張教授的報告字字中肯,很快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快批準立項,并將其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隨后,一大批來自中科院、北京教科院、北師大的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專家投身其中……

2001年,經歷了八年漫長而艱辛的研究,“IMAP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系統終于通過各項檢測,正式投入應用。該系統以一份問卷的形式體現,涵蓋500道選擇題,分別測試學生的27大學科興趣、7大生涯動機、9大能力優勢、16種個性特點,通過將學生的答案輸入特定電腦程序進行綜合評析,最終給出最適合學生自身的10大專業及各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分析等,并提供30―50頁左右的專家分析報告,深入細致、科學全面地指導學生進行高考專業的選擇。據各階段實驗結果顯示,系統的測試準確率可達90%以上,從而成為國內專業選擇潛能測試領域最早和最權威的研究成果。

出成果了,研究小組的專家、教授都非常激動,迫不及待地奔走于市內各重點中學,將其介紹給正為“擇業”苦惱的考生。沒想到,竟遭到學校、老師和學生的一致質疑和誤解,更有甚者將其與封建迷信相提并論。于是,引發了《北京青年報》第一次失實的報道。對于媒體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專家們都異常氣憤,決定訴諸法律。研究小組的周亞樓研究員卻不贊同大家的做法:“訴諸法律只是不得已的做法,不如因勢利導,借助媒體的力量來一次大規模的宣傳,正式將‘IMAP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介紹給社會。”他的提議讓大家眼前一亮。

今年47歲的周亞樓是國內人力資源資深專家,曾擔任過國內外多家大型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及其他高級職位。參與過許多企業、項目戰略規劃設計和運作執行,對職業生涯設計、人才測評、甄別、定位,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造詣,并有著對大學生及成人學習、培訓、專業選擇及職業生涯規劃的成功案例。談到將研究成果產品化及市場運作,周亞樓無論從以往業績還是個人能力,都是不二人選。

一項贊譽廣泛的科研成果

2001年5月,《北京青年報》負面報道出來的第三天,周亞樓就代表研究小組找到《北京青年報》社,出具了“IMAP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隸屬“國家863計劃項目”,是國內最早獲得中國教育學會科研成果技術鑒定認證、唯一獲得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的應用測定認證、最先申請商標注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潛能測試成果的相關書面證明。果然引起報社負責人的高度重視,當即表示一經核實,定當妥善處理。與此同時,《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媒體都爭先與院方取得了聯系,就此事予以報道,只不過,這一次都是肯定的聲音。

幾天后,《北京青年報》經多方面調查,正式在報紙上對自己之前的報道作出更正。沒想到,這一舉動竟然引爆了更大規模的媒體宣傳熱潮。《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30多家國家主流媒體紛紛對“IMAP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進行報道,并給予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2套節目及北京電視臺對研究組首席專家張貴良教授作了專題采訪;新浪網青少年頻道邀請潛能測試專家雪穎老師作為嘉賓主持,為新浪教育潛能測試專欄提供技術支持;基于科技創新的貢獻和廣泛的影響力,該成果還被載入2000年《北京年鑒》和《北京史志》,被國家稅務局批準為免征所得稅項目。

由于媒體爭議聚焦引發了北京市空前的“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風潮”,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加測試,希望為孩子指點迷津。僅2002年測試人數就超過1萬人,占北京市當年參加高考總數8萬人的10%―20%。經過五年的發展,IMAP專業測試范圍覆蓋了全市含北京四中、101中學、清華附中、北師大附中等在內的120余所中學。一位接受過測試的學生家長拉著周亞樓的手動情地說:“在孩子專業選擇問題上,我們一家人都很迷茫,不知什么樣的專業才真正適合孩子以后的發展。一旦選得不對,大學就白考了,這么多年的書也白念了。你們的測試真的很科學,一下子解開了我和兒子心中的疑團。”周亞樓說:“我們現在的家長愛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把所有的希望和壓力都壓在孩子身上,相對于家長來說,孩子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據統計,在參加測試的學生中有90%都覺得IMAP潛能測試真正幫助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專業。楊帆是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源專業大四的學生,2001年做了“IMAP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當時的分析報告表明她非常適合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但是出于學校名氣的因素,她在填報志愿時,第一志愿選擇了清華大學中文系。由于高考發揮不理想,她與清華失之交臂,考上了第二志愿的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四年后對她進行回訪時,楊帆表示IMAP專業測試的結果非常準確,她入學后不久就發覺這個專業真的非常適合自己,她不但很快學完了所修課程,而且成績非常優秀。再加上她性格開朗、善于言談,又參加過許多社會活動,現在被選中到諾基亞公司人力資源部進行實習。她感嘆道,如果當初學了中文專業,雖然學校的名氣大一些,但是并不一定會比現在學得出色,干得開心。

一份振奮人心的創業計劃

周亞樓和其他研究組成員深深體會到要想推動這一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為更多的學生指明人生的方向,必須借助正規的市場運作。2004年,中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學生潛能測試科學研究及產業推廣的專門機構――北京易邁步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一本匯集了易邁步多年研究成果的理論專著――《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也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正如周亞樓所預料的,這一年,又有1萬多名來自北京市100多所中學的考生接受了IMAP專業測試;家長們表示:“十幾萬元的教育費都花了,這個測試能給孩子做正確引導,讓他們得到最需要的專業、最準確的指導,花二三百元算什么!”周亞樓說:“這種準確率高,科學性強的測試,目前在國內只有我們能做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易邁步贏得了更多的認可和贊譽。看到易邁步五年來在北京的成功推廣和數萬個成功案例,一個又一個家長的電話從全國各地打來,有的甚至把孩子帶到北京來測試。周亞樓感覺到社會太需要我們了,可我們的精力有限,怎樣才能方便全國各地的需求呢?IMAP高考生專業選擇潛能測試產品的直接切入對象為全國應屆高中畢業生,200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723萬,按年增長10%的正常比例,2008年中國高考人數將呈持續高增長期,高考適齡人數將達上億人。年市場的潛在利潤就達幾百億,如此廣闊的市場,如何才能全面鋪開呢?既然肯德基、麥當勞能通過加盟連鎖的形式將快餐店開遍世界各地,我們為什么不能借助這一形式讓專業的潛能測試服務中心扎根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呢?為此,周亞樓和研究院商定,專門成立了北京市易邁步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負責招商工作。與傳統教育咨詢指導服務不同的是,易邁步測試系統從測量題量,內容的準確可靠率、合理性到系統分析報告設計之科學性、規范性以及全程計算機模塊作業編制及測后咨詢指導,將軟科學知識服務演繹成了實在成熟的計算機軟件這一有形產品。因此可以不受時空影響,高效規模批量復制,完全符合連鎖加盟的基本條件,成為一種操作簡單、利潤可觀的投資項目,為每一位普通投資者提供創業良機。

上海一位孫先生面臨自己的孩子今年高考畢業,苦于無法指導孩子正確選擇學科,春節前幾經周折,才找到了易邁步教育咨詢公司,經過考察和與院方的溝通,感覺孩子的測試結果非常準確,而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孩子的高度認可,過完春節孫先生又飛到了北京,表示要把這個項目引到上海,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面對人生重大的選擇時走進科學,可是又擔心自己對教育潛能測試一竅不通不知能否做起來。周亞樓告訴孫先生,總部運作北京市場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加盟商準備好了成熟可行的市場運作方案,同時提供權威機構及專家文章推薦、權威媒體廣告、高層次轟動效應的科普教育專題演講會支持和不斷更新的校長家長聯誼會、學生會員俱樂部等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方案。加盟商只需按步執行,即可輕松啟動市場。此外,總部還有國內一流的心理學、教育學研發咨詢專家顧問團隊作為加盟商的專業技術后盾,有高水平的市場顧問團隊和資深經營管理人才團隊為加盟商提供營銷支持,隨時幫助加盟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降低加盟商的投資風險。孫先生表示等院方招商工作一開始就第一個做。

打市場的同時,易邁步的科研創新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相繼推出了“IMAP學習潛能測試”系統、“IMAP成人職業潛能測試”系統等產品,能為大學生及成人提供報考專業和選擇職業的指導、中小學生學習潛能開發及心理疑難問題咨詢等多方面的服務。為了加大市場推廣力度,研究院和易邁步公司決定于近期在北京召開隆重的新聞會和招商懇談會,周亞樓說:“易邁步的目標是與教育界及社會相關資源共生共榮,促進個人成長的個性化、教育界育人的針對化、企業界用人的適配化,為每一個人都打開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門。”

地址:100088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8號金豐和物業B座408室

篇3

一、概念界定

(一)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是指一種專門向他人提供幫助與尋求這種幫助的人們之間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創造的氣氛使人們逐步學會以更積極的方法對待自己和他人,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納對咨詢的一種定義。在我國《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中明確規定:心理咨詢師是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人員,其職業定義為“心理咨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二)人格

對于人格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表述。1937年G.W.奧爾波特曾列舉出50種人格定義,故本文僅列舉出兩種筆者最為支持的人格定義。

人格是指個體行為的內部傾向,表現為個體在適應環境過程中個人能力、情緒、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所謂的人格特征,從字面上說就是自己本身的性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自己的想法,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個體差異。

人格指個體在對人、對事、對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二、心理咨詢師人格特質研究

心理咨詢師究竟應該擁有哪些人格特質才能勝任心理咨詢工作?對此,許多學者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孔珊珊(2011)總結了心理咨詢師績效水平的特征,有如下幾項:富有愛心、幽默感、良好的傾聽能力、有寬容心、咨詢的經驗、必要的人生閱歷、洞察力、敏感性、隨機應變的能力、富有激情、感染力強、較強的親和力、奉獻精神、對自我角色的清晰定位、個人魅力、主動學習的能力、有責任感、富有愛心、寬容心、責任感、親和力。

曹玉紅(2011)認為心理成長只要包括自我概念清晰化、價值觀提升、情緒處理、職業枯竭現象處理等。

張書帷(2010)運用半結構性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發現,以下15個個人特質詞語的選擇率均為100%: 真誠、細心、機智、尊重、共情、包容、耐心、親和、溫暖、創造性、樂觀、接納、理智、禮貌、專注。

吳垠(2010)通過對比心理咨詢師績優組與一般組,得出二者在建立關系的基本態度、人際理解和洞察、彈性、影響力、自我覺察、自我控制力、人格健全與完善上存在差異。

李小艷(2012)經多次分析,把內容相近的個人成長分析歸類,最終形成總結出:人格特征包括自信、能客觀認識自己、接納身邊不同觀點、對他人能力和潛力有正面期待,能坦言自己的失敗感受,善于傾聽,有耐心,有親和力,讓人感到溫暖。

陳貞蘭等(2011)指出成功咨詢對心理咨詢師的人格特征有以下要求:樂觀、積極、理解、寬容、接納、共情、尊重、熱情、幸福感強、客觀、高道德標準等。

筆者檢索到2010-2013年28篇心理咨詢師個人分析報告,并對其提及的人格特征詞匯進行了統計,列舉出前五位,如下表。

對于心理咨詢師人格特質的要求,一直是學者們熱衷于討論的。某些已經公認,但是更多的人格詞匯被提及。鑒于此,筆者不勝惶恐,也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心理咨詢師人格標準:自我覺察、洞察力、健康的心態、尊重、價值觀中立、人性觀自知、樂觀積極、真誠。

三、心理咨詢師人格成長途徑

作為心理咨詢師,不能只專注于專業成長。人格的完善亦不可忽略,只有雙管齊下,心理咨詢師才能更好服務來訪者。如韋耀陽所說,人格成長是心理咨詢師助人自助的必要前提。心理咨詢師有哪些途徑可以促進自身人格成長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的自己的看法。

(一)自我覺察

心理咨詢師進行自我覺察的途徑主要有:自我提問、寫咨詢日記、填寫個案評核、觀摩咨詢錄像、參加培訓和學術研討、接受相互咨詢和朋輩輔導、尋求專業督導、收集來訪者回饋意見及分析他人對自己言行的模仿行為等。自我覺察可以讓心理咨詢師積累經驗,提高咨詢技能,降低挫敗感。這對于初期進行心理咨詢的心理咨詢非常必要,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種途徑。

(二)洞察力

自我覺察主要是指心理咨詢師對自我心理咨詢工作的意識,是對如何更為出色地幫助求助者自助并更好完成心理咨詢工作的意識。而洞察力則是指對其他人的洞察,特別對心理咨詢師來說,是對來訪者的洞察。在這方面,心理咨詢師可以按部就班地進行訓練,先從一系列的視頻資料開始,對人物表情、行為等進行分析;直到足夠熟練再對自己周圍的人進行“訓練”,并與親朋好友直接交流是否完全正確。

(三)尊重

真正的尊重,意味著對來訪者不仰不俯地平等對待,同時也是一種對其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一個真正懂得尊重來訪者的咨詢師,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態去面對他的來訪者,不論他是幸運抑或不幸、成功還是不成功。心理咨詢師可試著從尊重自己開始,不看輕自己和自己的職業;在生活中尊重每個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一點心理咨詢師應牢記在心。即使是來訪者,他被一些事情所困擾,這也改變不了他跟你一樣同是個人的事實。

(四)價值觀

在心理咨詢中,心理咨詢師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來訪者,心理咨詢師甚至會陷入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判并教育來訪者的黑洞。關于長幼尊卑秩序,關于自私或者奉獻,關于公平,關于性別角色,關于重要人際關系中的權利關系,關于進取、努力或者退縮、安適,這些是中國心理咨詢師常面對的一些價值主題。在面對來訪者這些問題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理解其之所以這樣做的想法以及事后的所有情緒,而不是指責其錯誤,并如父母般教導其往左還是往右。心理咨詢師可以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但這并不代表可以對來訪者指手畫腳。

(五)人性觀

篇4

眼下,很多大學新生走進大學校門的激動心情還沒有消減,就已經有老師提醒他們要了解必須面對的就業現實,并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麥可思公司7月公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全國2009屆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67%,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7%,較上屆均下降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當前有三成以上本科畢業生、四成以上高職高專畢業生從事著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有人說,這說明大學生開始跳出傳統思維,逐漸轉向選擇“雖然專業不對口,但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有人說,這說明大學生缺乏科學的職業規劃,從選擇專業到選擇工作都非常盲目。總之,人們把目光聚焦于大學生的職業規劃上。

2007年,教育部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等進行詳細規定,但課程設置則由高校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安排。現實中,很多高校也是在大三、大四年級開設系統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很多人認為,這時開設已經晚了,而且目前的教學模式也有待改進。

本期《話題》“職業規劃教育,從何時開始”旨在通過大家的討論使人們認識進行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時機和方式,以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

職業規劃教育,從大一開始

張 威

大學生就業難,究竟難在哪里?在多年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以下因素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就業: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了解社會上的職業類型,不清楚職位的具體要求;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過于依賴學校和政府;缺乏充分的就業準備,臨近畢業仍在迷茫中徘徊;求職擇業缺乏思路和方法,導致獲得的面試機會不多。

分析以上因素可見,不少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有三個問題一直沒有弄清楚:第一,讀大學究竟讀什么、怎么讀;第二,大學階段如何進行系統的職業規劃和全面的就業準備;第三,求職擇業準備工作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正是因為這三個“不清楚”,不少在校大學生都處于沒有目標或者即使有目標也不清晰的狀態,被動地適應大學生活,找工作時自然會四處碰壁。

因此,大學生要圍繞自己的職業目標科學、合理地規劃大學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大學生找到自己的職業目標呢?我們認為,從大學新生入校開始,學校就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應對三個職業準備清單(職業準入條件、核心知識結構和必備的職業技能),幫助大一學生逐步樹立職業目標,并科學規劃自己的學業和職業。只有這樣,大學生的學習才有清晰的目標和充足的動力。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專題報告會、講座等指導型教育方式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但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就業能力的提高僅靠這些方式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大學生最需要的是由“知道”轉變為“做到”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基于此,如何增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實效性?我們認為,有兩大關鍵因素:一是讓大學生“知道”,二是幫助大學生由“知道”轉變為“做到”。

專題報告會、講座、就業指導課等指導方式基本實現了幫助大學生“知道”的目的,而團體輔導、個體咨詢、校內網絡信息平臺輔導等輔導型指導方式則可以幫助大學生實現由“知道”到“做到”的轉變。

團體輔導,就是把有相同問題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圍繞著問題,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同學之間的探討、分析,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是幫助大學生分析困擾他們的問題,并理出頭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個體咨詢,即一對一咨詢。這對大多數高校來說都難以實現,因為高校能做專業咨詢的輔導老師很少。但是,如果能對某些普遍性問題進行一定數量的一對一研究性咨詢,并將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理成解決該類問題的手冊提供給有類似問題的學生參考,應該是可行的。

校內網絡信息平臺也就是高校各院系網站。在該平臺上,各院系通過將各專業職業準入條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例及畢業生去向分析報告等信息上傳,供全體學生查詢,以此幫助大學生明確職業目標的標準,提高求職擇業能力。

(作者系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河南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培訓專家)

責編:思 齊

職業規劃教育,創新才能發展

王 興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2004年6月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學生中有超過50%的人畢業后一年內更換工作,可見當前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中顯得被動、盲從。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會對工作崗位的要求,從而導致自身定位不準,學習針對性不強,缺乏長遠規劃,就業競爭力下降。

基于此,高校職業規劃教育模式改革和創新是亟須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決的現實課題。學校作為實施職業規劃教育的主體,應充分結合自己的辦學特色,積極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探索切實可行的途徑和方法,以保證職業規劃教育的有效實施。一是將學科教育滲透到職業規劃教育。在學科教學中,以拓展學科內容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觀、職業價值觀、職業規劃意識等,如核心課程與德育課、大學語文課、心理輔導課等相關內容的融合。二是建立“全程式”職業規劃教育長效機制。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年級、不同特點的學生開展合理的規劃指導,如大一時側重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市場對職業的需求,將就業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大二、大三時通過課堂教學、各種職業測試、咨詢、社會實踐等,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職業意向和職業潛能,制定出符合個人成長與發展的目標,同時建立學生職業生涯檔案,便于定期了解學生職業發展情況,完善相應的就業跟蹤機制。三是要創建本土化的職業規劃理論和測評工具。目前,我國職業規劃教育所運用的理論和測評工具多是從西方引進的,其適用性存在一定差異。高校要從國家、地區的實際需要出發,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揭示客觀規律,勇于實踐并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四是培養高水平的職業規劃教育師資隊伍。高校應積極投入,培養熟悉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基礎并擁有職業規劃師資質的“專家”型教師。五是知行統一,強化大學生職業活動體驗。高校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如互動座談、自我測評、范例引導、模擬職場、辯論會等,讓學生親自體驗職業生活,加深對職業世界的了解,進而使他們正確認識自我,科學準確決策,確立自己生涯發展目標,最終達到人與職業的最優結合和個人全面發展的目的。

(作者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師)

“符號大學”折射的職業規劃教育

何紅兵

有人曾問,如果用標點符號表現大學生活每一年的特點,該如何表現?有人回答:大一是“?”,因為那時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凡事都想問為什么;大二是“――”,因為大二是分化的一年,有的同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向,有的則渾渾噩噩過日子;大三是“!”,你會突然發現時間飛逝,得到的和失去的都是那么明顯;大四是“……”,意味著當時的一切既是結束也是開始。

上面的回答,我們暫且稱之為“符號大學”理論。透過“符號大學”理論,我們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職業規劃教育何時開始的問題。

對于大一的學生,他們剛剛走入大學校園,經歷過高考的洗禮,暫獲難得的輕松,激動的心情溢滿心間,對大學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在這個時候,如果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可能較為困難。畢竟,理想中的大學是伊甸園,丟掉了壓力,獲得了自由,他們并不能夠也不愿意想象接踵而至的就業壓力,只是想享受大學生活的輕松與自由。可以想象,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怎會去思考那么多看似遙遠的現實困境呢?苦口婆心的說教毫無用處。

大三的時候,回首走過的兩年,望向畢業的前方,很多大學生會感到時光飛逝,遺憾自身知識的不足,并產生挫敗感和失落感。在我看來,此時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是有必要的,卻有點晚。一方面,剩下的大學光景不多,難以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另一方面,臨近畢業,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學生的浮躁情緒變得濃重,難以靜下心來給自己設定目標。而到了大四,大學生活即將成為歷史,各方面的壓力接踵而至,職業規劃的缺失也只能成為碌碌無為者的遺憾。

“符號大學”理論中說大二是分化的一年,這個分化是雙向的,既有人找到方向奮發崛起,也有人渾渾噩噩一無所獲。而在此時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是極為必要的。一方面,大學生分化形成的現實差距會讓他們產生緊迫感,很多人渴望改變現實,卻不知從何下手;另一方面,很多同學已經在學校各類社團、各種活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向,需要專業的指導幫他們實現這個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職業規劃教育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意義更大,效果也更好。

其實,職業規劃教育并不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它的不同之處在于它與現實的交叉很多,離不開現實。職業規劃教育的內容屬于比較枯燥的文科類知識,難以讓學生產生很高的興趣。但要是結合現實,讓大學生了解到就業形勢之緊迫、職業規劃教育之重要,他們的興趣自然會大大增加,教育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當然,職業規劃教育何時開始只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它是個長期工程,對每一個在校大學生來說,在大學的任何時間段進行職業規劃教育都是必要的,只要認真對待,付出努力,職業規劃的目標終將成為現實。告別大一的懵懂,淡化大三、大四的無奈,在大二的時候將職業規劃教育列入教學計劃,既結合現實又注入希望,因而可助學生勇往直前,收獲成功。

篇5

那為什么施耐德(中國)公司不愿重新錄用離職的員工?“我們認為,公司辭職的一些員工除了私人的原因外,大部分都到了公司競爭對手那里。從競爭對手單位再回到公司是我們比較忌諱的。因為在幾個競爭企業之間人員過分頻繁的來回流動是不利于公司的良性發展;再有,你既然離開我們公司了,你再回來的話等于是對那些踏踏實實在施耐德長期發展的員工是一種不公平,一般跳槽的員工大都追求更高的職位,再跳回來也會要求更高的職位,這對個人事業發展來說等于是走了一個捷徑。

“好馬回頭”玉難抵

Jason是北大中文專業的畢業生,1999年7月加入R公司——一個采取銷售和技術為雙驅動戰略的高科技公司。Jason學習能力很強、很聰明,但是受專業所限無法從事技術工作,受性格決定也對銷售工作不感興趣。雖然得到老總的欣賞,但長期只能從事行政、公共關系等邊緣性的工作。由于感到自己的特長不能夠發揮,2000年6月,Jason離開并加入了深圳一家軟件公司。

2001年11月,Jason向老總婉轉表達了重回R公司的意愿。當時僅是出于對其人的認可和昔日的感情,老總同意了他的請求。這可是R公司成立至今唯一一匹“回頭馬”。

但讓R公司沒料到的是,在這一年多,Jason在計算機技術,特別是數據庫技術上有了較深的修為,并成功實施過數個ERP項目。而這時候,R公司正準備上Oracle的ERP系統,在和咨詢公司的合作中正缺少己方項目負責人的人選。

接下去的事情,相信大家也猜得到。R公司的ERP項目由于有了Jason的領導,在實施、上線和后期開發上都受益非淺。

由于行業特點,管理咨詢行業在業內和業外的員工流動率都很高。一方面,顧問們出于個人成長的需要,會跳到同業或實業的公司里去工作,或者選擇到大學里去深造或任教;另一方面,在很多咨詢項目結束時,客戶會力邀請優秀的咨詢顧問擔任高管。但很多時候,這些走出去的“千里馬”出于對咨詢的熱情和對原公司的感情,都會重回公司服務。

我所服務的營銷管理咨詢公司,更是一個充滿著“回頭馬”的公司,甚至有“三進三出”的例子。Nancy就是離開而加入過西門子的老員工,現在已是公司的高級合伙人。她從西門子回來之后,給公司帶來了很多IT咨詢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并在跨國公司經營和管理方面與同事分享了眾多有價值的體會。

所以,對“回頭馬”,咨詢公司一直是持歡迎的態度。其實,在一些培訓和咨詢項目上,老員工都會經常性的以兼職顧問的身份參與。有時候,這些兼職顧問,在某些行業經驗、知識結構等方面比專職顧問更勝一疇。

中國有句古話:“浪子回頭金不換”。其實,對于企業來說,好馬回頭更是玉難抵。

“好馬回頭”好在那

在招聘廣告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字眼:“經驗豐富、有相關行業經驗、認同企業文化……”等。對于回頭的好馬來說,這些條件是再符合不過了。

1. 熟悉企業的內外環境

回頭馬在企業中有過實在的工作經驗,無論是對行業的大環境(宏觀政策、消費者、競爭者等),還是對企業的小環境(制度、文化等),都是非常熟悉的。這時候,企業基本上不用對其進行培訓,他就能很快融入團隊并承擔起自己的工作。

2. 企業了解回頭馬

在招聘中,很多潛在的特質是無法通過簡歷、筆試和面試等了解的。特別是象銷售、市場、管理這樣的崗位,對一些素質性的東西要求很高,而不是象技術性崗位,主要是考察一些技能性的知識。這時候,回聘老員工比招聘新員工風險要小得多。

因為,“回頭馬”在原企業有過實際的工作記錄,成功業績、失敗案例、員工評價等使得企業很明白他的特長和不足。

如果是一匹有著良好成功記錄的好馬,為什么不去重新聘用他呢?

3. 新的知識、經驗和視野

離開的馬受聘了新的公司或自己創辦了企業,或進入了新的行業,或從事新的職位,他們必能將新的經驗和知識帶到企業中來,特別是考慮問題的新思路和新視野。這些即了解企業情況,又學習了新東西的回頭馬,甚至有點象“海龜”一樣,能為企業帶來新風尚和新氣息,象一股新鮮的血液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是很多回頭馬,在職業發展和知識水平上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比如,象Jason那樣,重新學習了一門公司急需的新技能,對企業更是雪中送炭。

如何挑選“回頭馬”

好壞的標準是最基本的標準,要挑選的肯定是回頭的“好馬”。簡而言之,那些在企業工作業績不佳、因為不適應或能力不足而主動或被動離開的員工,基本上不在考慮之列。特別是,一些在工作態度和道德品質方面有嚴重問題的離開者,更是避之不及。

除此之外,如何挑選和使用回頭馬呢?

1. 與離開者保持聯系

筆者所在的咨詢公司歷來和員工都是好合好散還好聚。所以,在員工離開期間,雙方都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系。甚至公司一些活動,都會邀請老員工參加。這樣,當公司需要某方面的人力支持時,就可以在老員工中選擇。因為,老員工過去和現在的情況,公司都了然于胸,可以運用自如。

所以,與離開的員工保持聯系是隨時準備召回“好馬”的一個基礎性工作。

2. 記錄和考查離開的原因

在員工離開時,企業應該詢問并記錄其內在原因。這一方面是出于企業反醒自己的必要,另一方面是尋找員工召回的信息積累。

當決定要請好馬回頭時,除了能力之外,還需要了解曾經讓其離開的原因是否依然存在。比如,有的員工是因為家庭或私人原因離開的,那么這個原因存在嗎?或者,有的員工是追求個人能力或職業生涯發展而離開的,那么現在他的目標達到了嗎?他的下一步目標是什么?企業是否能滿足其進一步發展?

所以,一定要再次考查這些原因。只有這些原因基本上不存在了,召回其重新為企業服務才是合適的,才能保證任職的穩定性和投入度。

3. 了解回頭馬的期望

很大一部分員工離開,都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職位和更好的發展。而通常經過幾年在外的歷練,職位和經驗都和離開時不可同日語。這時候,無論是主動要求回來,還是被動被接受邀請,其期望值肯定是不同的。

這時候,企業就需要與回頭馬交流這方面的要求和想法,最終達成雙方愉快的結果。

4. 溝通和平衡員工間的利益

正如施耐德擔心的,老員工被召回委以重任,對于那些忠誠的員工是一個打擊。特別是本來同級的員工,回頭馬通過“一出一進”得到了更高的職位,這不僅僅是鼓勵員工的向外流動那么簡單,潛在的危害是可能“得一人而失天下心”。

所以,這時加強與相關人員的溝通,并平衡回頭馬和員工之間的利益就非常重要了。

首先,相關人主要是指回頭馬未來的上下級、流程相關部門的員工和與其有相當參照對比意義的員工。企業管理者需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在充分了解了員工的真實想法后,再決定下一步的決定。

其次,應優先從內部選拔。當有人可以勝任該崗位時,如果選擇召回老員工,其負面效應是顯而易見。即使對于回頭馬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因為,他面對的將是一個棘手的環境,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得不再次離開。

篇6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 A

自20世紀90年代由國資委推動在國有大型集團型公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以來,全面預算管理的可行性已經通過許多企業的運用得到證實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支持現代戰略預算的ERP系統的計算功能也使全面預算成為可能,它的快速計算數據功能,能快速計算可利用產能下的生產預算、采購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生產成本預算、產品成本預算、資金預算等,從而為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搭建了平臺,它雖不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必經之路,但它加速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為全面預算管理帶來事半功倍的效率。ERP系統以外,IE工程學的人機物消耗定額、平衡計分卡的財務量度績效評價體系,更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全過程操作指南。

一、大型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全面預算管理起步較晚,目前,無論大中小企業,多多少少都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但大多數企業的預算管理只停留在費用預算、局部預算的層次,通常只把預算當作一個參考值,無法細分目標,使之環環相扣,更無法成為一個高績效的管理工具。

(一)全面預算管理沒有與戰略發展目標相結合

預算是企業完成戰略目標的一個有力工具。為了完成戰略目標,需要配置各種資源,包括時間上的從年到季到月到日,也包括實物流轉環節的供、產、銷,還包括資金環節上的收與支。每個細節都有對應的資源與之匹配,每個節點都有對應績效進行考核,每個點每個面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這樣,層層落實之后,首先實現的是每個月的目標,繼而實現季度目標,最后實現年度目標,因此全面預算管理必須以戰略發展為導向,并據此為原則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目前,我國國有大型集團公司很多都沒有自己的戰略發展目標,有的即使擁有自己的良好定位的、科學完整的戰略目標,但沒有能夠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來保障目標的實施,導致全面預算年年做,但是都不是圍繞統一的戰略目標來推進或戰略目標與全面預算管理相脫節,進而無法保障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預算組織機構體系不完善、不合理,導致預算編制及執行均缺乏科學性、合理性。

預算管理是將企業的目標定量化,并通過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企業資源來實現其目標的過程。要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必須要有組織和制度上的保障。就我國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預算組織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明確,不能有效地履行各自職責。部分企業未設置專門的全面預算管理機構或設置不合理,預算管理委員會對預算方案未進行充分的研究論證,董事會未能關注預算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盲目審批,預算管理工作機構未能就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未能嚴格執行預算考核制度,做到獎懲分明,致使企業在預算管理中面臨巨大風險。

(三)全面預算管理不全面,大部分企業只是把預算管理當作一個參考值。

許多國有大型集團公司由于規模較大或涉及的行業較多,全面預算管理通常實行條線管理,即預算被分解為生產經營預算、資本性預算、資產性預算、人力資源預算、財務預算等,從而導致全面預算管理缺乏整體性、全面性,在分散管理的過程中降低了全面預算管理整體作用的發揮。許多企業的預算管理只停留在費用預算和控制上,費用項目的預算相對于其他項目,是最簡單的預算,也是最好控制的。資金預算較少,資金管理不到位,不到位的結果是該花錢的時候沒錢花,不需要花錢的時候,錢多得不知道怎么用,結果必然造成生產經營紊亂,從而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全面預算管理如果不全面,就無法將目標、參考值細化,既然無法細化,也就無法實施有效控制,到最后,預算只能是一種擺設。沒有一個完美的過程,很難有一個完美的結果。

(四)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重預算編制,輕預算控制和考核評價

從企業戰略管理的角度看,好的企業管理等于好的戰略制定加好的戰略執行。預算管理可以使企業的長短期目標、戰略和企業的年度行動計劃很好的協調,可以整合企業集團及其各個分部的目標,通過預算的編制、實施和修正,可以促使企業戰略更好的落到實處。因而預算管理要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主要環節是三個,一是預算的編制環節,二是預算執行與控制環節,三是預算考核環節。預算就是一個組織體系完整的系統,要求企業各個點都能連接成線形成面,各個方面都要求邏輯嚴密、勾稽性強。 “全面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將組織的所有關鍵問題融于一個體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編制、執行、控制、考核評價缺一不可。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集團尚未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網絡和科學的管理程序,缺乏嚴格的監督制度,使得預算執行的隨意性很大,這就造成編制的預算與執行的結果偏差很大。在分析預算執行情況時,對預算差異往往也不能進行深入分析,難以確定預算差異產生的原因。而且,預算調整權力也沒有相應的制衡機制,預算形同虛設。同時,由于缺乏相應的預算考評制度,預算不能成為企業的硬約束,預算往往失去其應有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五)全面預算僅做參考,預算指標的有效性差

我國企業預算編制過程中普遍存在預算松弛現象,所謂預算松弛,是指下級通過故意低估收入或高估成本進行預算虛報,使收入或成本預算與真實的收入或成本之間出現不合理的差異。一般來說,產生預算松弛主要有如下幾種誘因:其一,管理者企圖通過壓低產出預算指標的手段,來相應地增大其實際業績指標,使其業績在高層領導眼里看起來更好些,從而可以謀取較高的獎勵性報酬,并爭取升遷機會;其二,管理者通過虛報預算,可以防范因經營中的某些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的無法完成預算的風險;其三,管理者企圖通過虛報預算成本計劃來占取更多的企業資源,從而降低本部門完成全面預算指標的難度。預算松弛有利于下級實現預算目標,但會損害集團整體的利益,主要表現為:其一,預算松弛使企業的資源過多地流向虛報預算的部門,造成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其二,預算松弛使各部門之間傳遞的信息失真,可能會導致決策部門決策失誤;其三,預算松弛使全面預算的控制標準過寬,不利于全面預算差異分析,掩蓋了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其四,預算松弛使業績虛增,缺乏客觀、公正性,致使企業實施的基于完成全面預算目標的激勵方案的效果適得其反。

二、完善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

企業為了實現各個階段的戰略目標,需要對企業的人、財、物、供、產、銷進行統籌安排。銷售部門編制銷售預算,確定將要銷售的產品品種、數量、單價、回款時點與金額;生產部門編制生產預算,確定將要生產和結存的產品品種、數量;采購部門編制采購預算,確定將要采購原料的品種、數量、單價、付款時點與金額;各部門根據戰略發展的需要編制費用預算;人力資源部門編制直接人工成本預算等等,財務部門匯總各種預算,編制產品成本預算表,最后,形成盈虧預算表與資金預算表、預計資產負責表。企業就是通過對這些預算報表的編制,來統籌和分配資源,目的是為了保證每項作業都能在最及時的時點上配置最恰當數量的資源,最后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并且,所有預算報表在編制過程中均要求符合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否則不予批準。所有經過批準后的預算報表,均要求落實目標責任制,將各責任人的利益與目標的實現進行捆綁,來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這就是我們要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為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強化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的預算管理理念

不管任何企業有任何的價值觀與使命感,企業的戰略始終逃離不了追逐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企業價值最大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長期盈利的最大化,而全面預算管理正是一種使企業資源取得最佳生產率和獲利率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基礎是公司治理結構,起點是企業的發展戰略,核心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是一種以人為本的集成式管理。它的核心職能就在于利用價值量指標與非價值量指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全面整合,實現企業運行和管理的高度信息共享化。作為一種全面管理行為,沒有戰略引導為基礎的預算是沒有目標的預算,也就難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而沒有預算支撐的戰略是不具有操作性的、空洞的戰略。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必須取得從集團公司高層到員工的支持和參與,注重各部門的溝通與協調,促進合作與交流,保證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及各部門、各環節和人員行為觀念的高度統一。

(二)建立全面預算控制管理機制

預算管理的本質要求是一切經濟活動都圍繞企業目標的實現而開展,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要落實從預算編制到審批、過程控制、調整、考評等一系列程序。要保證這套程序能得到貫徹執行,必須要建立一套內部控制框架來加強對預算的控制。

1.完善集團公司治理結構及各權力機構職責。全面預算管理是在企業治理結構下界定出資者與經理層權、責、利關系的管理方式,一個健全的企業預算制度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也是一種企業文化的體現。良好、有效的預算管理必須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為條件,以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前提。因此,集團公司要不斷營造、優化有利于預算管理與控制的環境。否則,預算管理可能成為一紙空談。

2.貫徹落實全面預算管理的強制運行機制。預算是約束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剛性原則,一經確定,在企業內部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嚴格執行。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環境變化以及相關事項、業務流程的結構性變化對預算執行的影響,而且要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預算調整,對例外事項進行管理,杜絕違規操作,保證預算的準確性和預算控制的有效性。

3.以信息反饋系統的完善加強預算的執行與控制。預算執行信息的及時反饋,有利于及時反映預算執行的差異,企業需要在預算實際執行中不斷收集、分析信息,根據反饋信息作出相應的決策,做好事中控制,從而保證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實時的調節和控制,以保證預算目標的完成。預算控制應以成本控制為基礎,以現金流量控制為核心,通過實施重點業務控制和現金流量控制,確保資金運用權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資金合力,降低財務風險。

4.做好預算監督。預算監督是預算執行的有力保證,所以企業要加強內審機構的權威和職能,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控制制度。內部審計的監督不僅僅是對財務會計信息和經營業績真實性與合法性的結果進行審計與監督,更重要的還要對預算制度和預算貫徹執行情況的過程進行審計和監督,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使經營管理處處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約。

(三)完善預算的考核與激勵機制

預算考核是整個企業預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預算執行單位的預算完成結果進行檢查、考核與評估,為企業實施獎懲和激勵提供依據,為改進預算管理提供建議和意見,是全面預算管理中閉環操作的重要環節。

1.建立績效考核的多重標準,妥善解決預算管理中的行為問題。企業的預算考核要與預算的目標體系有良好的協調,應建立績效考核的多重標準,不僅有收入、利潤指標,還要有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等非財務指標。同時,在預算目標下達時,就明確指標含義,這樣,預算考核的主要內容就是比較預算目標與實際執行結果,避免考核中的意見分歧和討價還價。

2.加強對預算體系運行情況的考核。預算考核的內容分為兩類:一是預算完成情況的考核;二是預算體系運行情況的考核。預算完成情況的考核應側重經營的效率與效果,包括收入、利潤、資產周轉率等財務指標,以及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等非財務指標。預算體系運行情況的考核內容包括預算編制的準確性與及時性、預算調整是否按程序進行、預算分析報告的質量等等。

篇7

[關鍵詞] 少年刑法;定罪量刑 ;特殊性問題

[中圖分類號] C913[文獻標識碼]A

我國從1984年上海長寧區人民法院建立第一個少年刑事審判庭以來,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已經走過了22個春秋。隨著少年司法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少年司法實踐的開拓創新,一些帶有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特色的舉措與制度不斷推出,刑法的修訂與司法解釋的出臺也逐步吸收了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與經驗,創建少年法院的步伐亦正在加快。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們認為對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工作中的特殊問題

進行梳理總結十分必要。

一、對未成年人犯罪構成要件特殊性的認識

在未成年刑事審判中,認定未成年人構成犯罪亦堅持犯罪構成要件完備說,但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構成具有特殊性,由于“少年犯罪主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在認定犯罪之時,其社會危害性的度應當大于成人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構成刑事違法的可能性應當小于成人犯罪,刑罰當罰性則為刑罰可能性所替代。”[1]因此在認定未成年人犯罪時,既要堅持罪刑法定原則,依法認定;又要堅持刑法的謙抑性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慎罪慎刑。

1. 犯罪主體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犯罪的主體是作案時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盡管存在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齡化趨勢,但據我們統計17周歲的未成年人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高發群體。

未成年人犯罪時年齡的認定,一直是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重點把握的問題。它涉及到未成年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刑事責任的大小,適用何種刑罰的問題。我們認為在未成年人年齡的確定影響到其罪與非罪、罪重與罪輕時,應當堅持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就低認定。對于確實無法查明被告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的,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不能查明是否達到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三個關鍵年齡點的,應當推定其沒有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 能查明被告人已經達到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三個關鍵年齡點的但不能查明具體出生日期的,應當認定其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

相對于成年人來說,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頭腦相對簡單,辨認、控制行為的能力相對較弱,沖動型犯罪、簡單型犯罪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態。而未成年人社會生存能力較差、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喜歡抱團聚群的特點,又使其常常受到他人操縱和唆使,共同犯罪的比例較成年人高得多。另外,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犯罪未成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許多甚至未完成義務教育,家庭監管失控或者較少,更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和人員的影響。城市失學、失業、失管的閑散未成年人與農村盲目流向城市打工、工作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成為當前上海等大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群體。

當前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趨勢外來未成年人犯罪急劇上升。從1999年以來,上海外來未成年人犯罪不斷上升,尤其是2004年外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已突破上海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的50%,達到55%,從2002年以來上升了30個百分點。①外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暴力型、財產型犯罪為主,無業、失學、流浪的多,被人操縱,團伙犯罪的多,“民工二代”違法犯罪情況突出等特點。

2. 犯罪主觀方面的特殊性。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使得未成年人的犯罪動機往往具有偶然性和隨意性,較少預謀,盲目講求江湖義氣,缺乏正確的是非觀念,盲從色彩濃厚,對犯罪后果考慮較少,主觀惡性較成年人為弱。根據刑法對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能力年齡的相關規定,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主觀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而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過失不構成犯罪。

當前本地未成年人犯罪與外來未成年人犯罪的動機與目的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本地未成年人犯罪多為“逞強好勝”型和“貪圖享受型”,如為幫助朋友出氣而隨意毆打他人,為獲取上網、玩游戲、買衣服的錢搶劫,為好玩盜竊他人摩托車等;外來未成年人犯罪多為“受人操縱型”和“迫于生計型”,以摩托車、助動車為盜竊對象的盜竊團伙和以聾啞未成年人為主體的盜竊團伙基本上都是由成年人操縱的外來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而盲目來滬后求業無門、生活無著的外來未成年人走上搶劫、盜竊犯罪道路的具有相當數量。

網吧、游戲機房已成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誘因。從許多案件來看,網吧、游戲機房已成為涉案未成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玩暴力性電腦游戲、瀏覽不良網頁內容、上網聊天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而這些消費都需要大量金錢來支持,這是誘使青少年實施財產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不良青少年就是以網吧、游戲機房為主要的聚集地和犯罪策劃、實施地。如多起利用網絡進行搶劫的案件中,幾名男女未成年人就是利用少女在網吧與他人聊天,然后打電話將男網友誘至他們指定的偏僻地點進行搶劫。

3. 犯罪客體的特殊性。盡管當前未成年人犯罪侵犯的客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但總的來講,未成年人犯罪侵犯的客體和具體對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集中的,主要是侵犯財產類犯罪(盜竊、搶劫、搶奪等)、侵犯人身類犯罪(故意傷害、等)、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這三大類型。且長期以來,未成年人財產犯罪仍十分突出,占案件總數的80%左右。我們認為,這與未成年犯罪人經濟上處于不獨立或者弱勢地位(失學失業、生活無著者占絕大多數),對金錢存在急切需要(如以盜竊為業、迫于生計或沉溺于網吧、游戲機房),是非觀念和控制行為能力不強(年齡上未成年人、文化程度絕大多數在初中及以下)有密切聯系。

具體來說,在搶劫犯罪中,外來未成年人攔路搶劫現象突出,本市閑散未成年人對在校未成年人的“拗分”強索行為(當然根據現行司法解釋,此類行為一般不作為犯罪處理或者以尋釁滋事罪定罪)亦是長期存在;在盜竊犯罪,入戶盜竊,盜竊電動車、助動車,公共交通工具上扒竊是三大主要盜竊行為。在尋釁滋事犯罪中,主要是因瑣事報復或者朋友義氣而隨意毆打他人,并致人輕傷。②

因此相對于成年人來說,未成年人犯罪侵犯的客體較為集中、范圍較為狹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能力有限,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存在局限性。

4. 犯罪客觀方面的特殊性。在司法實踐中,未成年人犯罪客觀行為體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共同犯罪多,由于未成年人喜歡聚群、結伙,主要以哥們義氣為紐帶,以鄰居、同學、親朋關系為橋梁,拉幫結派、交叉影響,在相互不良刺激中很容易一起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且與他人共同實施犯罪行為,能夠減輕未成年人的恐懼感與罪錯感。另外由于未成年人的社會經驗與生存能力不足,容易受到成年人的操縱與控制實施犯罪;二是作案手段相對簡單。作案前有預謀、有準備的少,臨時起意、一時沖動的多。有組織、有分工的少,簡單共同犯罪的多;三是作案對象中未成年人占有相當比例。未成年被害人反抗能力和反抗意識較弱,而犯罪未成年人對同齡人的情況亦更為熟悉,實施犯罪更容易成功。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定罪的特殊性原則

我們認為,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定罪時必須慎之又慎,堅持刑法謙抑原則,能夠用其他法律手段調整的盡量不用刑法手段調整,能夠用較輕的刑法罪名調整的盡量不用較重罪名調整。

1. 非犯罪化原則。在少年刑法中,刑法不再只是報應的手段,更應當是教育的方式,通過刑罰的科處與執行,來達到教育與矯正未成年人的效果。但由于刑法的嚴厲性和社會最終防線的性質,尤其是我國未成年人仍然是適用以成年人為對象制定的刑法,對身心發育不成熟、可塑性較強的未成年人來說,應當謹慎適用① ,并與成年人區別對待。具體體現在定罪上即便是同樣的行為,如果是成年人實施,構成犯罪,而由未成年人實施,就可能不視為是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2006年司法解釋)的出臺,較明顯地體現了對未成年人謹慎入罪的思想,在多項條文中規定了對一些未成年人常見,而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行為進行非犯罪化處理。如相對刑事責任能力人偶爾與發生,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不認為是犯罪;未成年人強索類案件,情節輕微、未造成較嚴重危害后果的,不認為是犯罪;對未成年人盜竊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的具體情形進行了明確。

2. 從輕定罪原則。我們在未成年人司法實踐中經常產生這樣的困惑:某些未成年人案件,從表面上看完全符合我國刑法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但是在行為的動機與目的、侵害的對象、行為的特征、造成的社會危害后果上又與典型的犯罪存在較大差異,如果嚴格依照刑法定罪量刑,則刑罰明顯過重,不利于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如果不定罪,則未成年人的行為又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且有違反刑法保護社會之目的。從而陷入兩難境地。

我們認為,在不定罪難以為法律和社會所容忍,定罪又明顯過重的情況下,對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采用輕罪名替換重罪名的方法以降低刑罰適用的標準。2006年司法解釋亦是采用從輕定罪的方法,如對情節較輕、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強索案件不認為是犯罪的同時,對情節嚴重的則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②。對情節輕微的轉化搶劫亦可不以搶劫罪定罪,仍然依照原來的盜竊、詐騙、搶奪罪定罪處罰。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量刑的特殊性問題研究

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量刑時應當注重發現未成年人個體差異、保障未成年人人格、維護未成年人合法利益,通過個別化的刑罰來實現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和對社會利益的保護。因此對未成年人量刑時,除了犯罪的事實、性質與情節等客觀因素外,對平時表現、成長經歷、悔罪表現等主觀因素的考量亦占有相當比例。2006年司法解釋第11條第2款規定“對未成年罪犯的量刑應當依照刑法第61條的規定,并充分考慮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因素。”這一規定在注重罪行相適應的同時,充分注重了未成年人的個別情況,體現了刑罰的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之結合。因此筆者主張,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政策,應結合我國國情,加強對未成年人個體情況的考慮,以特殊預防的教育刑為基本理念,重視個別化的刑罰與矯治。

1.非監禁化、非刑罰化原則。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和人道主義精神的發展,以實現犯罪行為人的成功轉化和回歸及社會秩序的良性和諧為終極目標和以教育刑為核心的刑罰體系占據刑罰思想的主導地位,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未成年人由于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行為控制能力較差,而刑罰對他們的身心影響較成年人更為深刻,犯罪未成年人一旦受到刑罰制裁后,會被貼上無形的“犯罪標簽”,影響犯罪未成年人的后續行為和態度,甚至影響其一生的命運。而非刑罰化、非監禁刑化使得法律對未成年罪犯的處理具有了更多靈活性和人道性,盡可能地減少了對犯罪未成年人的不利影響。因此在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對未成年犯罪人的量刑,尤其是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我們應當確立非刑罰化優于刑罰處罰、非監禁刑優于監禁刑的刑罰理念。當前,部分的因為我國法律體系中沒有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轉處措施,因而緩刑成為未成年人刑罰適用中最為得力的措施之一。[2]而社會服務令、監管令亦在實際中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因此完善制度內容,放寬適用條件,擴大緩刑為主的非監禁刑、社會服務令為主的非刑罰措施的適用,進一步形成未成年人特有的犯罪處遇體系,已成為當前少年司法的發展趨勢。

2.自由刑慎重原則。不可否認,當前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刑罰體系還是以自由刑為中心的,少年刑法也不例外。但是一般來說,少年刑法中的自由刑是作了嚴格限制,體現保護色彩的。我國的未成年人適用的自由刑的設置卻限制甚少,刑罰跨度過大,因此少年法庭的法官在適用自由刑時往往有刑罰過于嚴厲之感,甚至可能因為考慮到某些罪名的法定刑過于嚴厲而改為適用法定刑相對輕緩的罪名。

我們認為,對自由刑的適用,一是要慎重判處,能夠適用非監禁刑或非刑罰處理的應當予以優先適用;二是要慎重量刑,避免刑罰的過量適用,從而盡量減少自由刑對未成年人適用的弊端。

3.綜合考量、靈活適用從輕減輕原則。對未成年人從輕減輕處罰是少年司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國刑法第17條的規定是對未成年人這一年齡事實本身視為法定從寬情節,但是僅作籠統規定,并不明確具體從寬的幅度。[3]我們認為對未成年人從輕減輕處罰是一項基本原則,但不能機械適用,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堅持綜合考量、靈活適用的原則,實現刑罰的個別適用,達到有利于未成年人罪犯的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的最佳效果。

第一,從輕減輕處罰原則以犯罪的情節和社會危害性為客觀基礎。我們在對未成年人量刑時,必須以現行刑法的規定為依據,堅持罪刑法定原則。未成年人犯罪的情節和造成的社會危害后果是我們量刑時首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從輕減輕處罰原則適用的客觀事實基礎。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在對未成年人量刑時,一般亦是先根據未成年人的罪行初步確定其刑罰的基準范圍。

第二,從輕減輕處罰原則必須更多注重未成年罪犯的人格與動機等主觀因素。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基于其犯罪時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形成,可塑性強,容易矯治,其犯罪有多種原因。因此我們對未成年人實施刑罰更多地主張教育,而刑罰只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我們在量刑時,不但要考慮未成年犯罪人在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表現,而且要考慮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格及人身危險性方面的因素,即犯罪動機與目的、故意與過失、認罪悔罪的態度、自首立功、退賠贓款贓物及賠償被害人的情況,評估其再犯可能性,進而對以客觀危害性為基礎的第一次量刑予以二次修正,并最終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以及從輕處罰和減輕處罰的幅度。因此在量刑中未成年犯罪人的酌定情節應當占有相當的比重。

第三,從輕減輕原則的適用應當與保護社會和被害人利益的需要相一致。雖然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的進步,人們對犯罪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寬容度正在不斷提高,但是對未成年罪犯適用從輕減輕處罰時還應當充分考慮當前保護社會的需要和被害人的安撫,如能否平息民憤、能否避免再次受到該未成年人的侵害等等。對于社會危害性嚴重,損失未挽回或大部未挽回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不予減輕或者從輕的幅度較小,仍可判處較重刑罰甚至無期徒刑;而對于積極退贓或者賠償被害人損失,與被害人達成和解的未成年罪犯,則可相應從輕減輕處罰甚至免除處罰。

[參考文獻]

[1] 姚建龍.少年刑法與刑法變革[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112.

[2] 阮齊林等.北京市朝陽區1999年度公訴案件量刑的分析報告[J].政法論壇,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