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4 10:0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網上購物調查報告

篇1

一、背景: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點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此次調查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載體,近幾年在大學里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三、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一個班級為總體,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學生的上網購物狀況,使其更加接近大學生群體上網購物現象的真實情況。

2、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一個班級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主要了學生關于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本次調查實際發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36份,有效率84%。

四、調查的內容:

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統計

圖一、

以上調查表明,大學生一般上網找資料和聊聽、看新聞所占的比例比較多,對在網上的購物情況比較上,說明網上購物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在大學生活中。

圖二、

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網上購物的還不是很多,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的才占36%,所以網上購物的問題的普及有待改變。、

下面是針對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的調查圖表,具體數據如圖一至圖六:

圖三、

通過上面的圖表顯示,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有很大的潛力,偶爾購物的人數居多,占62%超過很一半以上。

圖四

以上說明大學生對事物的神秘探究,他們大多是因為對網上購物新鮮感與方便所吸引,對價格也要求高,對于間不是要求太高

圖五、

以上調查表明,大學生大多數都是在淘寶上購物,當當網的人數也比較多,網易商城與新浪商城幾乎沒有人在里面購物。

圖六、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在網上貨真價實與物美價廉的商品在網上比較受大學生門歡迎,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幾乎沒有人購買。說明要打擊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出售。

下面是針對沒有網上購物經歷的調查報告表,如圖七至圖九:

圖七、

以上調查表明,大學生都有訪問過購物網站,這說明他們都有在網上購物的想法,只是還沒有行動。

圖八、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在網上買裝飾品的服裝之類的比較多,占了74%,圖書與其他的產品所占的比例也挺多的,但娛樂產品比較少。

圖九 、

以上調查結果看出,在未來一個月內想在網上購物的人比例占39%,不確定的占30%,半年的占22%三個月和一年之內的占4%

圖十、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網上貨物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持有懷疑與擔心,對網絡全性問題也比較關心,對于別的沒有什么太大的捆擾。

圖十一 、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網上購物越來越能被大家所接受,受大家所關注,具有很好發展情景。

五、調查報告總結與建議

篇2

問卷調查以電話溝通的方式進行,消協工作人員從系統內部登記的義務調查員中隨機選擇了50名,然后就問卷中的問題逐一與之在電話中交流并詳細記錄談話內容。問卷包括以下三個問題:

一、您有沒有在網上購過物?

50名被調查者中,有20名表示從來沒有進行過網購,占被調查人員數量的40%,30名表示參加過或經常參加網購,占60%。

30名參加過網絡購物的被調查者基本上都表示網絡購物總體上產品質量及商家服務都還可以,其中9名表示網購商品及服務還可以,比較滿意,占參加過網購被調查者的30%,另外21名表示在網購過程中遇到以下問題,占70%。

1、部分商家網上宣傳與實際商品不一致,退換貨商品的條件及期限規定不合理。

部分商品質量及款式網上宣傳的與收到的不一致,其責任應歸商家承擔,而來往運費仍由買家支付,另有花卉等特殊商品由于其季節性特征,退換貨期限卻只有三個月。

2、部分網上售賣的商品定價與實體店中定價相差不多。

3、部分網上銷售的商家與物流公司服務態度不好。

4、即使買家對收到的商品以及對商家和物流公司的服務不滿意,部分商家仍然要求買家給予其好評,已作出的差評,商家會要求買家刪除或更改。

30名參加過網購的被調查者中9名表示沒有意見及建議,占參加過網購被調查者的30%,另外21名被調查者提出如下意見及建議,占70%。

1、希望網上商家提供的商品應該與實體店中的商品有所差別,多提供些性價比高的商品,體現網絡購物的便宜實惠性。

2、希望商家提升信譽度,改善服務,確保提供的商品質量、款式或型號等名副其實。

3、針對部分賣家要求買家違心提出好評,以提升其信用度,有被調查者提出希望商家事實求是,不要欺騙消費者。

4、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商家應該主動承擔其過錯責任,如承擔退換貨物往來的運費等。另外針對花卉等商品的特殊性,有被調查者希望商家能夠針對不同的商品,其退換貨期限應該有所差別,如花卉的退換期限應延長至6個月。

5、有被調查者反映部分物流公司和商家服務態度不好及部分商家自律性較差等問題,希望網站加大對物流環節和商家的監督力度。

(二)

關于大學生網購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當今的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加上大學生青春陽光、追求時尚的心理特點,而網絡購物的時尚性和快捷性正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為了了解當今青年大學生的網上消費的情況,更好的發展大學生良好健康的消費觀念,以及了解大學生網購行為以及他們對網購的看法,對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學生進行了網購情況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1、本次調查共發出4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xx人。相關數據顯示:其中大一學生中有9人進行網購,比例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從沒有過網購經歷,占12.5%。

2、本次調查中,同學們的網購消費水平數據顯示,每月一次的有9個,占總數的25.7%,有19個的同學每季網購一次,占54.3%,每年一次的同學有5個,占xx.3%。還有2個,5.7%的網購達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購物的平均交易金額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間的人數都占總數的45%,其他金額范圍分布較少。

3、經調查,大學生網購商品中,服裝產品位居榜首,占到總消費的37.5%,其次是數碼產品27.5%,在網上買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占到總數的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鮮等問題),卻幾乎無人在網上購買食品。

4、在沒有在網上購物的同學中,有近60%的同學認為網購不安全,而在有過網購行為的同學中,所有同學都覺得網購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80%的人以后會嘗試網購。

5、在網購人群中,因為購物方便快捷而選擇網購的占網購人數的60%,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網購產品種類多樣,可以對比從而挑出性價比高的商品。而在眾多大學生選擇的購物網站中,有57.1%的大學生會把網站商品是否齊全作為他們選擇購物網站的主要標準。其中,淘寶網名列前茅,有80%的同學選擇在淘寶購物。

6、在網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主要困難是商品描述不清楚,達到45%,其次是商品數目繁多和網站太多,網上市場太雜亂,有些商品質量較差,占30%。

7、同學們網購為了安全性考慮,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寶,占比例的60%,貨到付款占22.9%,網上支付占17.1%。三、大學生選擇網購的原因:

1、大學生的追求時尚性,他們跟隨時代趨勢。而且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網上購物使大學生尋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學生一般沒有過多的閑置資金,所以總想在網上淘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網購的價格一般比市場上親自買要便宜;

3、網上賣家更多,選擇余地更大,能夠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4、大學生大多熟練使用計算機,對網購容易接受,而且引導潮流,如今網購就是時尚的潮流;5、網購方便,不去自己花太多時間逛商場,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四、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

1、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網上購物平臺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這就使得同學們在網上購物時容易被欺騙,有時候會買到假貨,得不償失。

2、大學生的金錢大部分都來自于父母,由于網上購物的便捷性和時尚性,使有的同學花更多的錢更頻繁去網上購物,甚至形成“網購癮”,造成生活費的高度開銷。

3、網絡上的商品有可能描述不清楚,當事人不能夠親身了解商品的質量,當買到的商品與自己期望的不一致時,較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五、對策分析

1、大學生要學會理性購物,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實的,當在網上購物平臺購物時要細心謹慎,注意對商品的真假鑒定,防止被騙。

2、在網上購物時,要貨比三家,了解每一個細節,購買性價比最高的網絡商品;當購買比較貴重的數碼產品時,應當去實體店購買。

3、網上購物平臺管理方也應該加強對網絡購物環境的整理,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購物環境,讓廣大買家更能安心淘寶。

篇3

當今的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加上大學生青春陽光、追求時尚的心理特點,而網絡購物的時尚性和快捷性正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為了了解當今青年大學生的網上消費的情況,更好的發展大學生良好健康的消費觀念,以及了解大學生網購行為以及他們對網購的看法,對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學生進行了網購情況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3、經調查,大學生網購商品中,服裝產品位居榜首,占到總消費的37.5%,其次是數碼產品27.5%,在網上買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占到總數的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鮮等問題),卻幾乎無人在網上購買食品。

4、在沒有在網上購物的同學中,有近60%的同學認為網購不安全,而在有過網購行為的同學中,所有同學都覺得網購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80%的人以后會嘗試網購。

5、在網購人群中,因為購物方便快捷而選擇網購的占網購人數的60%,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網購產品種類多樣,可以對比從而挑出性價比高的商品。而在眾多大學生選擇的購物網站中,有57.1%的大學生會把網站商品是否齊全作為他們選擇購物網站的主要標準。其中,淘寶網名列前茅,有80%的同學選擇在淘寶購物。

6、在網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主要困難是商品描述不清楚,達到45%,其次是商品數目繁多和網站太多,網上市場太雜亂,有些商品質量較差,占30%。

7、同學們網購為了安全性考慮,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寶,占比例的60%,貨到付款占22.9%,網上支付占17.1%。

三、大學生選擇網購的原因:

1、大學生的追求時尚性,他們跟隨時代趨勢。而且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網上購物使大學生尋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學生一般沒有過多的閑置資金,所以總想在網上淘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網購的價格一般比市場上親自買要便宜;

3、網上賣家更多,選擇余地更大,能夠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4、大學生大多熟練使用計算機,對網購容易接受,而且引導潮流,如今網購就是時尚的潮流;5、網購方便,不去自己花太多時間逛商場,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四、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

1、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網上購物平臺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這就使得同學們在網上購物時容易被欺騙,有時候會買到假貨,得不償失。

2、大學生的金錢大部分都來自于父母,由于網上購物的便捷性和時尚性,使有的同學花更多的錢更頻繁去網上購物,甚至形成網購癮,造成生活費的高度開銷。

3、網絡上的商品有可能描述不清楚,當事人不能夠親身了解商品的質量,當買到的商品與自己期望的不一致時,較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五、對策分析

1、大學生要學會理性購物,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實的,當在網上購物平臺購物時要細心謹慎,注意對商品的真假鑒定,防止被騙。

2、在網上購物時,要貨比三家,了解每一個細節,購買性價比最高的網絡商品;當購買比較貴重的數碼產品時,應當去實體店購買。

3、網上購物平臺管理方也應該加強對網絡購物環境的整理,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購物環境,讓廣大買家更能安心淘寶。

篇4

一、消費頻率:約七成每周網購一次

近日,普華永道高級經理陳穎告訴記者,本次調查是針對全球多渠道零售進行的研究。2011年8月至9月,普華永道共進行了7005個網上調查,以揭示三大洲8個市場網上購物者的習慣和喜好。其中,中國內地27個城市超過905名的網上購物者接受了調查。約70%中國受訪者表示,每周至少網上購物一次,而美國和英國的這一比例約為40%,荷蘭、法國和瑞士約為20%。

記者從普華永道了解到,雖然網購已成消費主流,但相對而言,許多網購者還是新手。在全球受訪者中,有22%的網購者網購齡還不到一年。在英國,這類網購者比2010年增加近一倍,比例上升到14%。全球網購者持續快速增長是本次調查的一個意外結果,這表明,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網絡零售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日前知名研究咨詢機構IDC與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聯合的數據,2011年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達到7849.3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66%,遠遠超過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率11.6%。

二、熟練程度:近九成網購經驗豐富

普華永道提供給本報的報告顯示,從網購的經驗來看,中國的網上購物者接觸網購的時間并不長,但對比其他受訪市場的購物者來說,中國消費者的網購頻率最高,專業知識水平的自我感覺也最好。此次調查中有一項結果非常引人注目,即受訪的網上購物者對購物能力的自我描述。

此外,有69%的受訪者認為,在使用互聯網收集信息和購買商品上很有把握或經驗豐富。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達到86%。普華永道中國及亞太區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伙人余葉嘉莉分析,這主要是網購者日益需要更便捷的服務、更多的選擇,并及時了解發貨狀態的貨物追蹤,因此影響網購熟練程度的提高。

三、購物類別:重慶人最愛買衣服手機

作為經驗豐富的購物者,中國消費者對網絡媒介的接受速度遠遠高于其他國家的購物者。

普華永道的調查顯示,在所有的購物類別中,中國的多渠道消費者總網購量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國家的受訪者。盡管中國消費者對所有的商品類別都感興趣,但服裝和鞋類最受歡迎。據調查,中國消費者在線購買服裝、鞋類、書籍、音樂和電影的比例約為60%~65%,而這一比例在其他市場約為35%~45%。

而去年最受重慶消費者歡迎的網購商品莫過于服飾、手機、家居、化妝品和食品。來自淘寶的消息稱,2011年,重慶人買女裝花了12.8億元、手機以3.8億元位居第二、家裝主材為1.1億元、零食9300萬元、床上用品1.1億元。

普華永道的調查顯示,60%的中國網上購物者會繞過零售商,直接從品牌商購買。這一比例在英國為36%,德國為31%。

此外,手機購物在中國內地更受歡迎,即使是珠寶、手表、運動器材和戶外裝備等購買比例較低的類別,也吸引了超過60%的網購者。

普華永道的調查結果顯示,手機這類社交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內地消費者的網購習慣。中國的網上購物者使用社交媒體的比例為90%,遠超其他國家,這說明社交媒體對中國人的購物決策有比較大的影響。

普華永道預測,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的發展,手機購物將在中國更為流行。

四、相關新聞

1.多渠道改變 零售市場格局

普華永道指出,有28%的受訪人群認為,“可以隨時購物”是他們購物熱情高漲的最重要的原因。至于網店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價格合理、免郵、發貨快和品種齊全。

普華永道中國及亞太區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伙人余葉嘉莉表示:“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正在變得更加成熟,在線購物比例在不斷增加。鑒于此,零售商需要考慮其商店在未來的角色。最可能的情況是,這些門店將發揮兩種截然不同的用途:一種是充當展廳,客戶在這里了解和體驗產品;一種是作為便利的交易和取貨場所,顧客在網上選購,然后在門店完成交易,門店僅是客戶網上購物的最后一站。”普華永道表示,消費者引領著多渠道購物的趨勢,但很多零售商仍只專注實體店經營。另外,購物者在發貨和退貨、產品選擇及渠道選擇方面,期望獲得更個性化的服務。全球零售商要迎合這一需求,就必須改進現有的機制。普華永道建議,想推動網上銷售,零售商必須注重產品的質量和購物體驗,而不是價格。

2.鏈接:2015年中國電商服務業營收將破萬億

篇5

大學生市場調研報告模板一

一、摘要

目前國內的網上購物市場(以下簡稱“網購”)已呈現出一派蓬勃之勢。大學生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使得“網購”朝著更加廣闊和便捷的道路發展。但是對于“網購”也分為了兩派,一派人熱衷于網絡購物,而其他人則對網絡購物有一定的顧慮。針對于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進行了小范圍的市場調查,預測出武漢市大學生網購的相關數據,然后進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根據結果分析出網購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引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的統計報告》的信息,至20xx年6月30日,我國內地網民總人數已達3.23億;其中,經常上網購物的約有300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經常上網購物的網民增長50%,顯示出這種新的購物方式的潛力。

作為大學生,隨著網絡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他們成為網絡購物群體中的主體。他們往往扮演者引領社會消費趨勢的角色,盡管在校期間沒有收入來源,在消費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學生4年之后都會獲得一份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學生一旦突破了資金的限制,他們將是未來網絡的主宰力量,在網絡購物方面,他們更具優勢。因此,從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是網上購物消費的潛在群體,他們對未來網上購物的發展趨勢有重要的影響。而從網絡購物者的文化程度來分析,上網購物的大學生已經達到總數的49.3%。基于這樣一種思考我們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期了解當代大學生網絡購物的主要特征。

三、正文

(一)調查的背景: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網上購物的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大學生作為對網絡最敏感的人群,他們對網上購物行為接受很快,已經成為 網上購物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原因及滿意度進行研究具有商業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調查的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有助于了解大學生網上購物情況,從中分析當代大學生對網購的接受程度及消費行為特征,并通過了解當前大學生對網上購物的看法、態度等狀況,正確指導大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為,以及對我國當前網上購物的現狀及網上購物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三)調查方法和對象:

本次我們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首先,制作出調查問卷;然后,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向主要高校在校大學生發放紙質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和分析,最后得出了結論和認識。

(四)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

通過本次調查顯示,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大學生占50%。而沒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大學生,其中只有7.8%的人沒有瀏覽過購物網站。不難看出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說明大學生對網上購物這一行為能夠接受,并且接受的比較快。

2、大學生網購群體的性別特征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女生曾選擇過網上購物,而男生中這一比例卻只有62%,明顯低于女生。(如圖表三所示)這可能是因為女生對新鮮比較感興趣,喜歡追求時尚;而男生在這方面的需求或認識顯然比女生要低,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購比率比女生低的原因,也反映了男女生不同心理需求。

(1)沒有網上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商品問題、賣家誠信(例:假貨,質量差)、貨款的支付問題、商品的遞送及郵費問題、售后服務問題、網絡安全問題、觀念難以轉變、環境不允許等。其中,有50%認為商品質量低劣,認為售后服務差的占27.30%,有22.70%如此之高的比例認為網絡欺詐使她們對網購望而卻步。質量差是大學生對網購產品的主要意見。

(2)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嘗試網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方便、送貨上門,尋找稀有產品,出于好奇、有趣,時尚、款式新穎,受身邊朋友影響,可以貨比三家、沒有營業員壓力。而比例較大的是: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方便、送貨上門。

4、 大學生網購行為的特征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類型

大學生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排名依次是:服裝類(78.3%)、圖書音像(53.3%)、小飾品(38.3%)、生活用品(26.7%)、數碼產品(20.0%)和其他類(5.0%)。

從調查結果來看,服裝類、書籍音像類所占比例較大;其次小飾品、生活用品、數碼產品也占一定比例。這體現了大學生在網購類型中以生活必需品為主,而且在學習用途(如圖書)中所占比例也較大。與網上購物其他類型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對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的接受程度顯然還有待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數碼產品價值較高,消費者不太信任;由于數碼產品的性質和別的商品不太相同,一般購買它時需要見到樣品。這可能就是制約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發展的重要原因。

(2)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情況

消費的金額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決定,而大學生并沒有實際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普遍比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間和200元以上,這兩檔男生的消費金額高于女生。

(五)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網上購物的薄弱環節

調查顯示,無論是否有購物經歷的大學生都對網購存在一定的擔心因素,他們普遍認為網購在很多方面還有待提高,如商品的質量(66.7%)、商家的售后服務(60.0%)、網上支付安全(46.7%)以及送貨速度(31.7%)等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在選擇網上購物時還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對網上商品的質量還很不滿意,在這方面還希望商家能夠提供質量合格并且和網上差別不熟太大的商品;再者,商家不能認為一旦網上商品賣出后就與自身無關,還應提供較好的售后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網上購物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強網絡商品的管理。調查發現, 很多大學生喜歡購買一些品牌商品, 之所以在網上購買, 就是看中了網絡商品的價格低, 但是虛假商品的摻入使大學生受到欺騙, 從而失去了對網絡購物的興趣。因此必須加強對網絡商品的質量的管理與鑒定, 確保商品的真實性。

(2)加強商家信譽度的管理。根據調查,很多購物網站都設立了信譽度的測評。比如淘寶會員在淘寶網每使用支付寶成功交易一次, 就可以對交易對象作一次信用評價。在交易中作為賣家的信用度分為20個級別,級別越高, 信譽度越高, 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譽度來確定購買哪個商家的產品。

(3)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伴隨著網絡購物的迅速發展, 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的步伐卻顯稍慢, 中國涉及到網絡購物方面的糾紛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保護法等法律調整, 而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規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因此, 建立和完善網絡購物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 就賠償責任承擔主體、合同模式、權利與義務、糾紛處理機制、賠付途徑等做出規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總結

根據我們這次的調查也可以看出,大學生---這一未來的主要消費群體對網上購物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說明網上購物這個市場還是具有很大開發潛力的,相關網站,企業和商家應提高宣傳力度,同時對于網絡管理與支付程序等不足加以改進。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以此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群體并且增加老客戶的忠誠度。不僅讓大學生這一群體了解 ,也要讓廣大民眾參與進來,促進網上購物的發展。相信隨著我國網絡環境的不斷改善和網民的不斷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展網絡購物活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網民加入到網絡購物的潮流中來,我國的網絡購物市場必定會越來越繁榮。

大學生市場調研報告模板二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為了揭開網購的真實面目,讓更多的人了解網購,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此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青島理工大學經貿學院(由于調查的困難性,選取了本學院進行調查)

2、資料收集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了解學生關于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3、調查方法:對經貿學院的全部學生(限于三年級以下)進行分層,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層,在總體中抽取容量為60的樣本,在每層中進行系統抽樣,根據每層樣本量占總體的比重,在三層中分別抽取容量為22,22,16的樣本。隨機選定某一學號后,間隔10進行抽樣,得到樣本。

三、調查的內容:

(調查問卷附在最后一頁)

四、調查結果分析

1、通過對樣本中網購人數的調查,得到以下數據:大一學生樣本中有9人進行網購,在該層中的比例為56、25%;大二的有15人,占該層的68、18%;大三的有11人,占該層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斷經貿學院中網購人數比例范圍為45、36%~70、44%

2、在沒有在網上購物的同學中,有近50%的同學認為網購不安全,而在有過網購行為的同學中有97%的同學覺得網購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會嘗試網上購物。

3、在網購人群中,因為節約費用而選擇網購的占網購人數的62%,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出于好奇和尋找新奇商品而選擇網購。在眾多的購物網站中,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有48、57%的網購者會把網站商品是否齊全作為他們選擇購物網站的主要標準。其中,淘寶網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學選擇在淘寶購物。

4、大家都在網上買些什么呢?經調查,數碼產品位居榜首,占到總消費的37、7%,其次是服裝27、87%,在網上買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占到總數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鮮等問題),卻幾乎無人在網上購買食品。

5、本次調查中,還對同學們的網購消費水平進行了調查,有42%的同學每季網購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學分別占總體的25、8%和27、5%。還有4、7%的網購達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購物的平均交易金額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間的人數都占總數的42、8%,其他金額范圍分布較少。

6、在網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主要困難是商品描述不清楚,達到45%,其次是商品數目繁多和網站太多,網上市場太雜亂(21%),網購市場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調查結果總結

篇6

據的中國首份《2010中國網絡傳銷調查報告》(報告下載:b2b.toocle.com/zt/2010bgdz/)(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0年參與網絡傳銷的人員已經大大超過了傳統傳銷的涉案人數。

網絡傳銷監管難、打擊難

由聯合中國反傳銷協會等機構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傳統傳銷和網絡傳銷的涉案總金額達到近200億,其中網絡傳銷的涉案金額約為60億元。

而對于網絡傳銷在互聯網上興起的原因,分析師吳雪飛指出:“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一些網絡傳銷分子開始利用網絡發展潛在的傳銷對象,而且網絡傳銷比傳統傳銷更具隱蔽性,工商管理部門監管難、打擊難,使得部分網絡傳銷分子有恃無恐,日益‘壯大’。”

網絡傳銷“借殼”網游

吳雪飛表示,目前網絡傳銷一般會打著“電子商務”、“網絡團購”、“網上購物”等旗號,以快速發財致富為誘餌,在網上注冊為所謂會員或商,發展下線,并且直接利用電子支付手段發放獎金,從事傳銷活動,致使大量網民受害者深陷泥潭。

《報告》中提到,目前一些網絡傳銷手段是利用網絡游戲的方式來發展下線的,會員只需在游戲中充值,就可以通過游戲賺取“金幣”,“金幣”能兌換現金,推薦其他用戶注冊充值即可獲返現金,而最終只能是上當受騙。

篇7

[摘要]文章以西安財經學院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設計調查問卷,以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為依據,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大學生網上購物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索性研究,得出影響大學生網絡購物的主要因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企業也越來越重視網上銷售。網絡購物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人們的衣、食、住、行與網絡購物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而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年輕群體,代表著時尚與潮流,更是接受網購的先鋒,因此,大學生群體成為了眾多電子營銷商家的目標群體。作為一個巨大的潛在目標群體,他們的行為方式對于電子商務商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從大學生的角度對影響顧客網上購物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分析出影響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因素,以求為企業發展大學生市場給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可見,對影響進行大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為的因素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并且非常有意義的。

一、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

(1)數據收集

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調查表,第二部分為問卷主體部分。在基本信息部分,問卷設計了性別、平均每周上網時間、每月生活費、有無網上購物經歷、每月網購次數、每月網購金額、網購商品類型、購物網站及郵購方式、支付方式的選擇等問題。本調查問卷問題統一采用了李克特5級量表的方法,共有16個問題,每個問題為一個陳述句,表示一種說法。對于每個問題,都從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在五個等級,對其分別賦予5、4、3、2、1分。

為了方便,本次研究選擇了西安財經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通過發送郵件和現場發放問卷的方式把調查報告發送到調研對象的手中。因為此次調研的目的是分析大學生網購行為的影響因素,所以無網購經歷的樣本被視為無效問卷,進行了剔除。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了問卷250份,其中收回問卷204份,剔除無效問卷19份,共計有效問卷185份,問卷回收率81.6%,有效率90.7%。

(2)分析方法

在本文的實證研究部分, 通過運用因子分析對問卷調查所得數據進行分析,運用了統計軟件SPSS17.0,目的是找出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實證研究

為了以最少的信息丟失從而把眾多的觀測變量濃縮為少數幾個因子,本研究進行了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一、建立基本結構。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到較少的幾個因子,用它們來構建全部數據的基本結構,反映信息的本質特征;二、使數據簡化。通過因子分析先將一組觀測變量簡化為少數幾個因子后,再進一步將原始觀測值的信息轉化為這些因子的因子值,最后再對因子值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分析,得到相關的結論。

(1)問卷的信度檢驗

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分析,可以得知調查問卷的可靠性程度。本研究采用了Cronbach 系數進行信度檢驗,當系數大于0.8時,則被認為問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若系數

(2)問卷的效度檢驗

進行因子分析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評價各指標之間的相關程度,如果指標之間的相關程度很小,那么公共因子對于指標的綜合解釋能力就會很低,即指標就不可能擁有共享的公共因子。因此,我們首先要對本研究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進行檢驗,即本研究所使用問卷的效度檢驗。

(3)進行因子分析

在可行性檢驗后,本文又運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對結果進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并利用最大方差因素旋轉法,使各因素的特征根大于1的方式抽取變量。由輸出的結果可知,前4個公共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解釋的累計方差達到了52.595%。從結果中我們可以得知除了第一個公因子的貢獻率最大以外,其他的貢獻率都差不多,尤其第四個公因子貢獻率最低。說明各個因素對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影響不一,但第一個公因子最為重要。

(4)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綜合評價模型

通過對四個公共因子的加權求和,我們得到了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綜合評價模型。本研究采用的加權變量為方差貢獻率,四個公共因子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依次為:21.356、11.553、11.043、8.642。最后,我們用F代表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綜合得分,由此得出的綜合評價模型如下:

F=21.356*F1+11.553*F2+11.043*F3+8.642*F4

三、結論

根據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主要受銷售量、商家廣告、新鮮好奇、時髦個性、追求潮流、從眾等因素的影響,說明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喜歡追隨社會的潮流,總是沖在各種變化的前線,而且容易受到社會各方的影響;其次受價格、質量、商家信譽、售后服務、選擇面、和自身的期望等因素的影響,說明大學生對商家和產品還是比較看重,因為經濟上的不獨立,在做出購物選擇的時候會進行性價比、產品、商家等方面的比較;再次是客戶評價、便利省時、操作方便、送貨時間,這幾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則比較平均。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90后大學生 網購 對策

從古代走向現代, 21世紀是人類邁向文明的見證者,21世紀是人類不斷進步的有力證據,從“你吃飯了沒?”到“今天你網購了沒?”可見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為了方便且節省時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購物。90后大學生是網購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未來網絡消費的潛在客戶,因此分析90后大學生對網購的接受程度及消費行為特征,并通過了解90后大學生對網上購物的看法、態度等狀況,正確指導大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為,以及對我國當前網上購物的現狀及網上購物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一、90后大學生網購問卷調查與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基于對大學生網購二手資料的收集,并結合本次調查問卷的目的,我們設計了比較符合調查目的的問卷,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學校發放問卷210份。通過調查最終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00份,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大學生網購頻率分析。

圖1 大學生網購頻率比例圖

根據調查顯示,經常網購的大學生占27%,不太經常網購的大學生占了大多數有59%之多,很少網購的大學生相對較少只有14%。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從來沒有過網購經歷的的大學生是沒有的。可見90后大學生或多或少都參與網上購物,是網上購物群體的主力軍之一。另外經常網購的人中男生有16人女生有38人,可見女生不僅是傳統購物的主要消費群體,也是網上購物的主要消費群。

(二)對大學生平時網購的主要工具分析。

電腦作為大學生的主要學習、溝通及了解時事資訊的工具,在網上購物方面也發揮了強大地功能,經調查得知電腦網購的比重已經占到70%。而由于智能手機和平板的流行,也使得網購工具更加多樣化,其中由于手機比平板更加靈巧方便,因此手機網購所占的比重已達到24%,成為次于電腦的第二大網購手段。這就說明網上銷售平臺在抓住電腦購物這一主要手段之外,還需加強對手機客戶端的開發、加強以及完善。

圖2 大學生網購工具選擇狀況圖

(三)大學生喜歡的網絡促銷手段的分析。

圖3 大學生網絡促銷手段圖

網絡促銷是吸引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重要手段,對于資金有限的大學生群體來說網絡促銷更具有吸引性,在眾多的網絡促銷手段中,包郵成為大學生最喜歡的網絡促銷手段,占據76%。而喜歡打折的大學生群體已經達到56%,成為僅次于包郵的重要促銷手段,在其次為團購,占據36%。專題促銷、秒殺、購物優惠券、積分兌換雖然所占比重較小,但也有部分大學生喜歡這種網絡促銷手段。

(四)對大學生在網購過程中遇到過的境分析。

圖4 大學生網購遇到境分析圖

大學生在網購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境為圖片與實物有差距、快遞時間長、商品質量差,其中圖片與實物有差距為最常遇到的問題,調查中占據72%,快遞時間長、商品質量差也成影響大學生網購的主要問題。另外在網購過程中還會遇到像客服態度差、財務安全等其他問題。

(五)對大學生覺得現今的網購平臺需要哪些優化的分析。

圖5 大學生覺得網購平臺需要優化問題圖

通過圖表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關于為大學生提供網購服務的網絡平臺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中商品的導購不明確是影響大學生網購的主要原因,占調查人數的56%,另外法律的保護和網站的運行速度也會影響大學生網購的積極性,分別占42%和38%,這提醒商家需要在導購、網站安全和運行速度方面加大改進力度,也不能忽視對商品分類,支付手段及安全性和對客戶的智能管理及內部鏈接等問題,這些從一定程度上也會成為影響大學生網購的重要因素。

二、調查總結

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潛力是巨大的,而且大學生網絡購物市場已形成。經過此次調查,發現有27%的大學生經常網購,有59%的大學生不太經常網購但都有過網購的經歷。大學生們選擇網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網購不用出門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其次就是價格相對較低以及樣式種類豐富。由于網絡上的商店賣產品少了許多中間環節,例如租店鋪需要的費用以及實體店需要的水電等物業費用,網絡上的產品價格一般都相對較低,這就使得許多人偏向于網絡購物。另外,許多在自己居住地沒有銷售的產品或者海外銷售的產品大學生們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購買。大學生經常在網上購買的產品類型主要有服裝、化妝品、數碼產品及書籍等。大學生網購的的網站主要集中在信譽有保障、商品種類齊全的大網站,例如淘寶網、天貓網等。像聚美優品或者京東這類有主營產品的網站的選擇男女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網購越來越普遍,其存在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大多數大學生并不是十分相信網購。只有30%的同學選擇相信網購,而有69%的同學對網購抱有觀望態度。對于網購表示不滿意的同學認為:網購的售后服務差;商品得不到保障,物流不夠及時,購買的商品一拖再拖,遲遲不能收到;還有些是因為之前在網購過程中受過騙,對網購失去了信心,甚至于不信任。

三、提高90后大學生網上購物質量的對策

針對調查報告的分析,90后大學生是網上購物的主力軍,分析解決大學生網購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電子商務未來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商家更加明確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和習慣,有利于帶動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

(一)經營商加強售后服務。在此次調查中并沒有人選擇非常信任網購或者不相信網購這兩個極端的態度。大學生消費者總體來說,絕大多數對網購還是比較信任,經營商應該加強售貨服務,讓顧客買的放心,用的舒心;提高物流的及時性,讓顧客切實的感覺到網購的方便。另外法律的保護和網站的運行速度也會影響大學生網購的積極性,這提醒商家需要在導購、網站安全和運行速度方面加大改進力度,也不能忽視對商品分類,支付手段及安全性和對客戶的智能管理及內部鏈接等問題,這些從一定程度上也會成為影響大學生網購的重要因素。

(二)經營商應該誠信經營。對大學生在網上購物通常遇到的問題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商品的導購不明確是影響大學生網購的主要原因,因此作為銷售商應該以誠信為原則,不要過度美化商品圖片,免得讓購買者產生錯誤的判斷,以真實的面目出現在大家的面前。要堅決杜絕以假當真的現象出現,打擊假冒偽劣的商品。

(三)經營商采取合理的營銷手段。網絡促銷是吸引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重要手段,對于資金有限的大學生群體來說網絡促銷更具有吸引性,在眾多的網絡促銷手段中,76%大學生認為包郵是最喜歡的網絡促銷手段。商家要結合折扣促銷、附送贈品、團購等活動吸引90后大學生消費群體的心理,提高大學生網上購物的頻率。另外,隨著智能手機及網絡系統的越來越普及,更多的人喜歡用手機簡單快捷的購物,這為我們拓寬手機客戶端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電子商務;C2C交易平臺

中圖分類號:TP393.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09)017(c)-0067-01

近年來,以網上訂購和網上在線支付為主要功能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系統(Web Shop System)是目前電子商務的熱門技術。據統計,每年通過淘寶網達成的交易就高達幾十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有著良好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一、電子商務概念:電子商務,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中國網絡營銷網”Tinlu相關文章指出,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ustomer)兩種。另外還有消費者對消費者(Customer-to-Customer)這種大步增長的模式。隨著國內Internet使用人數的增加,利用Internet進行網絡購物并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流行,市場份額也在迅速增長,電子商務網站也層出不窮。電子商務最常見之安全機制有SSL及SET兩種。電子商務分為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七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

二、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現狀:(一)交易平臺的應用。中國電子商務始于1997年。如果說美國電子商務是“商務推動型”,那么中國電子商務則更多的是“技術拉動型”,這是在發展模式上中國電子商務與美國電子商務的最大不同。在美國,電子商務實踐早于電子商務概念,企業的商務需求“推動”了網絡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進步,并促成電子商務概念的形成。當Internet時代到來的時候,美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先進和發達的電子商務基礎。在中國,電子商務概念先于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啟蒙者”是IBM等IT廠商,網絡和電子商務技術需要不斷“拉動”企業的商務需求,進而引致中國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2006年,中國國內C2C(網上個人交易)市場的總交易額為258.35億元人民幣,(約合36億美元),在2007年上半年便已達到192.5億元,同比增長73.4%。預計到2010年,這一數字已經說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交易手段之一,并且被廣泛的應用。我國提供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企業做得最大最好的,當屬第三方支付企業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寶交易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一個創舉,也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二)交易平臺的現存問題。我們不能永遠只在國內與自己比。如果我們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與發達國家稍加比較,我便會發現,我們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有多么渺小,而且問題多多。最大的問題是安全性,許多人之所以視網上購物為畏途,是因為網上支付事故多發。就拿淘寶來說吧,網絡交易平臺不能看到真實的貨物,只能通過網絡看到貨物的相關圖片,所以關于顏色,尺碼,材料等問題就只能聽取賣家的介紹,而不能自己親自確認,所以,當拿到實物的時候,發現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但是發現和賣家描述的確實一樣。此類事件比比皆是,但因為賣家和買家一般都置身兩地,買家想找賣家理論,只能在網絡憑借文字和照片說明,并可能給不出一些能說服賣家的理由去要求退貨或者換貨,就算賣家同意了退貨,又要等買家發貨,驗貨以及賣家再發貨,過程相當復雜,甚或碰到惡劣賣家,財物有去無回。總而言之,消費者通過交易平臺可能不能滿意的購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無論對于資深域名投資者還是剛入行域名投資者,一個好的交易平臺無疑會對域名的交易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功能強大、管理規范的交易平臺對促進域名的投資和管理也會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專家表示,域名投資的日益火爆,對域名交易平臺的安全、公平、開放等方面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對域名交易市場是一個促進,也有助于稀有的域名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客觀上還能夠促進域名交易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前景:2006年美國的C 2C市場的總交易額,便己超過了1000億美元。到2011年,美國在線零售額可望達到2250億美元。如果一定要將中國的電子商務與美國的電子商務作比較,那一定是貓與老虎的比較。而目前在中國內地的1.62億網民中,(這己是全球最大的網民群)“網絡購物”的使用率只有25.5%。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2006年中國C2C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北京和廣州為國內C2C接受程度最高的城市,當時其網上購物的滲透率僅為16.2%。2007年7月,CNNIC的《第2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稱,在內地1.62億網民中,”網絡購物”使用率也只達到25.5%。根據艾瑞咨詢的調研報告,以2007年4月為例,在目前國內總數超過1.5億戶的網民中,國內C2C類電子商務網站覆蓋人數為6380.3萬人,其中有3141萬人在訪問C2C電子商務網站之前訪問了搜索服務,占總覆蓋人數的49.2%。這個數據很有價值,它讓我們相信,中國的確擁有著全球潛力巨大的網上購物市場,中國有望在最近的幾年中,網上交易平臺取得超常態的發展。而隨著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的提高,電子商務也會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企業中去。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

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的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上午企業也將滲入到國內,對中國電子上午構成嚴峻挑戰。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國際軟件學院

篇10

同時,在這35年中,無論在意識形態、商業模式還是文化的全球融合方面,中國消費者的變化巨大。近幾年,圣誕節的概念愈加深入人心。 美國篇:傳統中的改變

傳統:“黑色星期五”

美國零售商們往往用紅墨水來標注生意的虧損,用黑墨水填寫盈利記錄。每年11月份感恩節的第二天恰巧是周五,是美國人正式開始辦“年貨”的時候,自然也是商人們大賺特賺的一天,很多帳簿上連續幾個月“一片慘紅”的公司就等著在這一天翻本,因此這天也被叫作“黑色星期五”。

這個“黑色星期五”購物的傳統從1924年就開始了。從“黑色星期五”到第二年新年是美國傳統的節日銷售季節。“黑色星期五”當天的銷售額對商家來說,就如同整個銷售季的晴雨表。

“消費者已經習慣于在感恩節后的第一天開始大量購物,而且一直以來,零售商在那天的促銷工作也做得不錯。”比爾·馬丁說。他是芝加哥研究公司ShopperTrak的創辦人之一,該公司統計數據來自于各類零售商和購物中心,并通過安裝在全球各地購物場所的4萬臺攝像機估算顧客流量。“諷刺的是,對商家來說,近些年‘黑色星期五’的利潤非常小,因為彼此之間的打折比拼越來越厲害了。”

雖然“黑色星期五”與之后的周末每年的單日銷售額都非常大,但是據ShopperTrak統計,十二月份才是名副其實的購物月,去年排名前10位的單日消費額有9個都發生在12月。

改變:11月就來的圣誕老人

零售商正在嘗試提早銷售旺季的開始時間。沃爾瑪在2005年的11月1日就開始了它的節日廣告攻勢,在店內立起圣誕樹、堆砌大批促銷商品、張貼圣誕海報,其它商店也都是如此。而依照慣例,這種節日促銷一般11月6日后才會開始。

這個看起來好像是零售商的新策略,但似乎是他們自己玩的把戲。無論零售商多么努力去嘗試,無論百貨公司的“當季最低價格!”標語多么惹眼,對消費者而言,直到感恩節結束,真正的圣誕購買才會開始。

同時,雖然節日消費額的確很龐大—根據美國零售業協會統計,2004年這一數字達到了415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是有限且比較固定的。這種銷售額就像是“零和博弈”,即贏家的錢來自輸家的錢。具體來講,就是沃爾瑪多得1美元的銷售額,等于其老對頭目標(Target)連鎖集團少得1美元;11月多得1美元的銷售額,等于12月少得1美元。所以,就像市場研究公司Retail Forward的高級經濟師及全球計劃經理巴迪洛所說:“銷售旺季更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非短跑比賽。”

但是零售商可不管這個,他們極力想要在一年一度的銷售旺季賺取更多的錢。“11月的好開頭是非常重要的,能為整個銷售旺季打下好的基礎。”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表示,預計公司11月份的銷售額將較上年同期增長4.3%。

同時,通過商家的努力,變化還是有的。服裝行業的“11月份圣誕老人”現象明顯。節日服裝的購買熱潮正從12月一點點移向11月,甚至在10月就開始準備。消費者正在遠離圣誕節傳統購買服裝。

吸引:購物兌換券盛行

最吸引人的變化發生在GAFO中—根據北美產業分類體系(NAICS)對不同的零售商店進行的分類,GAFO是其中家具家裝用品店、家電電子產品店、服裝服飾店、運動休閑音像用品店、綜合性商店(連鎖或不連鎖)的總稱。這類的商品通常作為消費者的圣誕禮物,在圣誕節那天被擺在圣誕樹下。

依照美國普查數據,GAFO銷售額近些年來一直在下降,從1990年的24%降至2004年的22.5%。商業協會的主要經濟學家涅米拉(Michael Niemira)解釋說,越來越大的商品折扣和服務類型禮物的增長是兩個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第三個原因—禮物兌換券的興起。禮物兌換券為商家鎖定了消費者,但它會干擾商家統計自己的節日銷售額,因為只有在兌換券被兌換后,商家才將其計入銷售。

根據BIGresearch為美國零售協會撰寫的消費數據報告顯示,2005年銷售旺季的禮物兌換券銷售額預計將上漲6.6%,達到185億美元;平均每個消費者將會在禮物兌換券上花費88.03美元,是節日消費預算的15.6%。

禮物兌換券將商品的銷售機會從節日銷售旺季擴充到一月份。這對零售商是個好事—一旦消費者沒有嚴格地在節日銷售旺季兌換禮物券,那么過了節日銷售旺季后,該消費者將不能享受節日商品折扣。

所以,雖然禮物兌換券為商家希望在感恩節前達到更多的銷售額創造了障礙,但是對于商家的圣誕銷售季來說,“晚到的總比沒有好”。

網購:“電腦星期一”PK“黑色星期五”

經過感恩節周末長假之后,消費者周一開始上班并且使用他們的寬帶網連接。而據調查,這個周一通常是節日網上銷售旺季的開始,被稱為“電腦星期一”。

根據comScore公司的統計,僅2005年11月28日一天,美國人在網上的非旅游消費支出總額就達4.8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26%。感恩節之后的所謂“節日周末”(從25日~27日)網上銷售也比2004年同期增長26%,達9.25億美元。

另據一家網絡調查公司的統計,在“電腦星期一”這一天,美國共有2770萬人上網購物,比上一個周五增加了15%。其中在eBay網站購物人數達1170萬,亞馬遜網站購物人數為560萬,沃爾瑪網站購物者為309萬。

“電腦星期一”的興起正是網上節日銷售熱潮的代表之一。據comScore網絡公司稱,美國消費者2005年11月和12月非旅游產品的在線購物開支將達到196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的158億美元增長24%。

為什么網上節日購物如此火熱?零售商協會Shop.org最近的調查顯示,雖然對目前的網絡購物者有吸引力的主要是方便性,例如可以避免排隊和開車的費用,還可以使用Shopping.com、Shopzilla、雅虎購物和Google的Froogle等網站提供的價格對比工具,但是,最有吸引力的還是免費送貨的優惠。

另外據高盛公司、哈里斯網上評估公司和尼爾森網絡評估公司的一項節日網上消費調查報告稱,在2004年美國圣誕節期間,服裝類產品居網上銷售額榜首,總額達38億美元,占網上購物總量的16%,玩具和電腦游戲類產品的銷售量居第二位。而網上購買金額同比增幅最大的產品依次為珠寶首飾、鮮花和電腦硬件類產品。 中國篇:洋節的中國味道

在全球的圣誕節禮物有70%“Made in China”、義烏圣誕禮品定價幾乎成為決定世界圣誕禮品行情的“道·瓊斯指數”的今天,一方面是中國企業在世界圣誕銷售旺季中分了杯羹,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也不可避免地、欣喜地投入全球“圣誕大餐”當中,感受圣誕文化,為垂涎三尺的國內外企業亮出了自己的錢包。

聚會:圣誕的中國“大餐”

隨著文化的互滲,中國的中青年人群(年齡主要集中在15~45歲)在接受圣誕節的同時,將其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視為一種與朋友聚會的機會。在2004年年末中國社會調查所所作的關于“中國人如何過圣誕節”的調查中,37%的被訪者表示會和朋友、同事去娛樂場所盡興狂歡;23%的被訪者表示會和家人或朋友去飯店“大吃一頓”;8%的被訪者表示會和朋友去電影院度過;14%的被訪者表示會和家人、朋友去商場感受一下“打折”的熱鬧;12%的被訪者表示會和同學、朋友去教堂參加聯誼活動;10%的被訪者表示在家和家人度過。

中國人過圣誕節的原因分別是:感受新年氣氛,占68%;與朋友、同事借機拉近感情,占57%;忙碌一年了,借此放松一下自己,也順便湊湊“洋節”的熱鬧,占46%;借圣誕節的浪漫,向愛人、朋友、家人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情以拉近親情,占36%;趕趕洋人的時髦,占27%。

同時,在中國,圣誕節的普及有個特殊推動力:圣誕節除了中青年人群非常接受外,許多企業或單位也加入了進來。企業或單位愿意選擇在圣誕節搞派對或酒會,其意圖大多是借過節的名義拉近與客戶的感情,或是感謝自己的員工一年以來的辛勤勞動等。被調查者中67%的被訪者表示很歡迎單位的這種形式和做法。

以上的這些特點也促使餐飲業成為中國圣誕節期間的最大贏家。目前,平安夜飯店、酒吧聚會的風潮已經擴大到二線城市。

時間:節日氣氛早早來臨快快走

2005年11月9日,GMI環球市場調研公司針對18個國家的17000位消費者進行了相關的節日調研。相比2004年同期,2005年的圣誕節68%的中國人將在禮品采購上投入更多的消費,排名首位(緊隨其后的兩個國家為印度和俄羅斯,比例各占51%)。而在80年代初圣誕節剛剛進入中國時,僅有一些海歸人士接受這個概念。

據GMI中國公司的調查報告,對中國而言,歲末的節日氣氛來臨很早。53%的中國人傾向于商家從十月開始即推出圣誕節或節假日商品。這似乎緣于十月初國慶黃金周的原因。這一期間,很多商家已經開始提供大量打折商品,較早地調動了消費者的采購心態。

然而,中國人對于商店從十月初提供打折商品的偏愛,并不能直接促成人們購買禮品的行為。超過80%的中國應答者在節日前一周或前一個月開始購買禮品。

同時,因為沒有假期,所以中國的慶祝活動幾乎100%都聚集在夜晚進行。高校里的學子們最熱衷于此,尤其是那些熱戀之中的情侶,都會選擇在平安夜里聚眾狂歡。也是由于沒有假期,所以圣誕節熱潮僅止于圣誕節,中國商家對于圣誕節的炒作所得到的直接回報也僅止于平安夜或圣誕節當天。

購物:并未普及 服飾第一

在中國,過圣誕節時,有多少公眾會購買圣誕禮物呢?中國社會調查所調查顯示:42%的被訪者表示會;37%的被訪者表示還沒有考慮;11%的被訪者表示不會。由于中國傳統新年的影響,送圣誕禮物的習慣并未像西方那么普及。

根據GMI中國公司的調查報告,在中國人的購物清單中排名三甲的是服飾(占78%)、家用電器(占59%)以及玩具(占59%)。玩具的排名在其它國家如墨西哥(占61%)和加拿大(占59%)中也很高。而在中國,因為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歲末往往成為家長和親屬花費大量錢財為孩子購買玩具禮品的絕佳機會。

在中國,“口碑”對購買決定的影響驚人之高,達到40%。這一結果無疑對那些正將“口碑”因素融入核心市場策略的在中國的營銷人員啟迪頗多。 其它篇

根據GMI環球市場調研公司名為“GMI Poll”的調查,全球的圣誕消費季有些有趣的數據統計:

∠服飾成為所有國家中最受歡迎的禮品(68%),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中占據了很高的比例,如墨西哥(90%)和印度(83%)。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日本擁有眾多世界級的電子產品企業,但僅有19%的消費者表示他們計劃購買家用電器。

∠荷蘭和丹麥的應答者仍然偏愛在歲末才營造圣誕節的節日氣氛。73%的荷蘭人和71%的丹麥人對商場從十月份就開始供應禮品類商品的做法持否定態度。

∠在圣誕節或節假日期間度假的趨勢降溫,僅有8%的應答者表示在此期間常有外出度假計劃。而多數應答者均選擇呆在家里(52%)。

∠隨著技術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消費者愈加精明,70%的印度應答者計劃在節假日購買電器。

∠在眾多其它國家中,選擇和家人一起共度佳節的人數仍然排名第一,如墨西哥(90%)、加拿大(84%)、波蘭(83%)。

∠圣誕節的真正蘊義似乎正在現代消費理念中逐步淡化。在所有受訪國家中,不足50%的人能夠將圣誕節或猶太光明節與宗教慶典聯系起來。

∠德勤事務所的調查顯示,在2005年圣誕,所有歐洲國家,圣誕節的玩具和食品開支預計將有所增長,但最看好的禮品首先是錄像帶、CD和DVD,其次是圖書和服裝、化妝品和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