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職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08:22: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專業職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專業職稱論文

篇1

關鍵詞:畢業論文;指導課程;土木工程

基金項目:江西科技學院校級教改課題“基于CID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編號:JY1504)。

1 前言

畢業論文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大學本科教育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課程的全面總結,也是對之前各個教學的繼續深化與拓寬[1]。畢業論文的完成情況不僅能反映出每個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科研思維的方法、寫作水平的高下,也能折射出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2]。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學實踐中,大量的畢業設計出現雷同情況,學生的能力培養欠缺,出現大批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而設計、施工單位卻尋覓不到合適人才的狀況。

針對此種情況,本文從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及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兩方面加以分析,為進一步提高《畢業論文指導》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2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問題

2.1 選題單一或脫離實際

題目決定畢業設計的內容,課程概念多、實踐性強。但土木工程學院學生畢業論文題目大多集中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預應力簡支T梁上部結構設計,或者輔以施工組織設計,沉降觀測等。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又以3-4層多層框架結構為主。主要是因為畢業設計要求本科生結合4年所學專業知識,所以基本以手算為主。而結構又必須考慮地震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只有底部剪力法可通過手算完成。反應譜振型分解法及時程分析法均需靠電腦才能完成。只有框架結構屬于剪切變形為主,符合底部剪力法的適用條件。所以這也就是畢業設計以框架結構設計為主的原因。

2.2 大多數學生專業知識沒學好,畢業設計難于入手

學生基本都是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書進行結構設計并繪制施工圖。但很多學生建筑圖紙部分就耗費大量時間。后面的結構布置已經喪失信心,能簡便則簡便。

至于結構設計中的重難點,學生往往更難把握。樓板設計及次梁設計屬畢業設計的次要內容。水平荷載及豎向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是畢業設計的重點。很多學生往往對力學基礎課程掌握不扎實,對于彎矩二次分配法的應用更是無從下手。

同時,荷載效應組合及梁柱截面設計通常是畢業設計的難點。如果學生能堅持手算到最后,那么內力組合也就會通過請教與自學來完成此次畢業設計任務。

2.3 施工圖紙不符合現行規范標準

很多學生在進行冗長的手算完成后,往往還是對自己所做的論文題目缺乏清晰的思路。所以圖紙也只是仿造同學的圖紙,修改開間進深的尺寸及配筋。其中有很多不合規范之處。而畢業設計質量的關鍵就在于圖紙的質量。

2.4 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指導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論文指導能力直接影響本科畢業論文工作,從指導選題、寫作到答辯,指導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源頭,畢業論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決于選題方向。但現在許多指導教師給的選題方向偏大、任務過重,還存在偏難,或者與專業不對口的問題,超出本科生畢業設計能力水平。加之指導教師本身教學與科研任務繁重,無法分擔太多精力指導學生,學生自己在摸索過程中容易犯錯,致使學生在畢業設計寫作過程中與指導教師溝通不暢或者教師指導不力的情況發生。

3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建議

3.1 選題多元化。

根據指導老師的課題研究方向或是工程實際項目,或者參考學生畢業實習崗位,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畢業設計題目,盡可能真題真做。同時題目難易程度也應適中,能夠體現目前研究發展的主要方向及前沿問題,能夠對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充。

3.2 嚴格要求學生并認真指導

畢業答辯前對學生進行預答辯,或者階段性審查。及時發現學生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并督促其整改。對檢查不過關或是預答辯不過關的學生,推遲其答辯時間或是取消答辯資格,整體學風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同時,指導老師也應加強督促,并定期追蹤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進展情況。如果所帶學生數較多,還應集中指導所有學生,并合理規劃各學生進度。對設計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要求更嚴格后期準備推優。對進度較慢的同學加強檢查力度,加大檢查頻率。主要教會學生理清設計思路,運用正確的設計理論及設計方法,教會學生學會參考規范及查閱相關資料能力。

3.3 參考國家標準規范制圖

國家分別制定了《建筑設計制圖標準》及《結構設計制圖標準》,很多按自己制圖習慣繪圖的習慣應督促其整改。甚至有些同學動手能力較弱,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尚欠缺。教師不可能手把手進行指導,應充分發揮組員團隊合作能力,采取幫扶政策,引導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幫助動手能力較弱的同學。

4 結論

目前,大學畢業生流行“畢業就失業”,主要是學生在大學四年沒有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很多學生大學四年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中度過,平時課堂也難以集中注意力。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優勢,并鼓勵學生深層探究,大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畢業前的3年里學有所獲,不至于畢業設計無從下手。

本文主要從3方面闡述了目前土木工程本科畢業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整改建議。畢業設計是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最后環節,也 學校本科評估的主要支撐材料,學校及學生均應引起重視,并提高畢業設計完成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麗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實踐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2] 陳蘭.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若干問題剖析[J].東南大學學報,2012(14):24-27.

[3] 周紅星,李兵,趙瑞芬.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12):177~178.

[4] 劉正遠,段玉璽.本科畢業論文選題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9,(03).

[5]季民,馬德剛.建立畢業設計管理體系提高畢業設計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7(05).

[6] 歐孝奪.基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與探索[J],廣西大學學報,2005(30),16~19.

篇2

1依據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明確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目標

在專業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成立由專任教師、企業實踐專家、職業道德專家、德育教師、輔導員等人員組成的“職業道德研究會”,在對大型、中型、小型不同規格各層次各性質眾多企業進行廣泛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及智力特點,參照與專業對應的國家職業鑒定標準和行業企業標準,細化專業崗位群任職要求,將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進行提取優化,進一步明確各專業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目標,對專業人才培養中職業道德教育教學內容進行系統設計與研究。以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為例,專業的任職崗位群主要為機械設備裝配工、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安裝調試工以及設備管理與銷售人員。對制造企業工作人員、工作環境、工作崗位等進行大量的調研,依據崗位群的任職要求以及國家職業鑒定標準中關于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確定了該專業在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目標:具備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認真、細心、誠實、可靠等基本素養;具備主人翁的社會意識和敬業、樂業、勤業、創業精神。

2突出教育的實效性,系統化設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內容

以實現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目標為要求,突出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將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滲透到大類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綜合實踐課程以及第二課堂中,充分保證職業道德教育的不斷線。開設《形勢政策教育》《入學教育及軍事訓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等大類基礎課程,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教育為主線,通過課堂學習、職業道德專題講座、社會實踐、社會調研和環境熏陶等多條渠道,圍繞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質、適應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關鍵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職業選擇、職業理想、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原則與規范的理論教育。使學生從思想上進一步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確立主人翁的社會意識和敬業、樂業、勤業、創業精神,明確職業道德的一般原則與規范,為職業道德的實踐教育準備條件,提供必要前提。針對專業課程中不同工作任務的內容和特點,按照職業道德要求不斷提升和學生職業成長的規律,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吃苦耐勞、遵守紀律、實事求是、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創新創業、安全規范、團隊合作等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加入項目教學,使之成為項目課程教學內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得課程內容更加貼近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綜合實踐時,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熟悉企業文化、生產流程和相關崗位工作要求,按照真實企業職業道德的要求,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深化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重點強化學生解決生產現場問題和優化生產過程的能力,讓學生逐步成為具有較好綜合職業道德素質的“準員工”,實現培養目標與職業崗位需求的零對接。依托學院素質發展平臺,發揮學校的優勢資源,通過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心理咨詢活動、道德講堂、道德名人專題講座、優秀畢業生專題講足、愛心互助、以職業道德為主題演講比賽、希望工程、專業技能比賽、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踐、英雄模范電影展播等豐富多彩的職業道德教育第二課程活動,促進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形成。

3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拓寬職業道德教育培養的途徑

根據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要求,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職業活動相聯系,體現創新、合作、敬業等職業道德修養和品格要求,體現“知識、技能、素質協調發展”的課程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任務式、啟發式、參與式、案例式、合作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更貼近實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理論教學與人文講座、職業道德講座、名師講堂、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小組、創業工作組、社會實踐等密切結合,文理交融,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在進行項目課程教學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項目設計、方案制定、任務實施、項目評價等途徑,將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細化到各個教學流程中,通過角色扮演法、小組合作法、現場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先進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職業道德實踐活動,潛移默化地規范學生的職業行為,重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信息處理、心理調適、創新思維、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通過規范作業、文明生產、強調紀律,將職業道德教育貫穿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能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促進其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4通過職業實踐活動,促進職業道德修養的養成

充分利用《金工實習》《機械設備裝調》《維修電工實訓》《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及答辯》等實踐課程的實訓實習環節,從實踐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與訓練。整個的實踐活動中的職業道德教育要體現科學合理、嚴謹規范、管理到位,要做好統籌規劃、分工明確、精心設計、實施認真,對于校內實訓基地進行的實習實訓,通常采用“雙師”授課形式,企業兼職教師多為來自企業的能工巧匠、技術骨干和實踐專家,具有豐富的實踐技能和高尚的職業操守,可以結合自身的行業企業背景和職業成長的軌跡從專業角度深入解析職業道德的內涵和從業的精神。另一方面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的頂崗實習,作為一個準員工,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實習企業的規章制度和職業道德要求,在車間師傅的指導下在企業任職崗位上進行生產作業,使企業職業道德文化的氛圍感染頂崗實習學生,由企業職業道德的標準評價和規范學生行為,使學生在不斷實踐中領悟職業道德對于職業發展的重要性。

5結束語

篇3

近年來在人文素質教育和綜合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的情況下,眾多高師院校雖也加大了包括文學和藝術等課程在內的人文學科的教學力度,但并沒有真正從文藝類課程對師范生的重要作用方面來進行全面的教學改革和課程設置。筆者首先選取國內多所高師院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上網搜集他們的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發現多數院校開設的包括教育學、教育管理、小學教育、初等教育、學前教育、音樂教育、特殊教育等十多個本專科層次中,其相關文藝類課程,尤其是文學類課程偏少且零散,而各類教育理論課程多,且有向精深的專業化發展的趨勢。以筆者為中心的課題小組,通過采訪、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了湖北省幾所高師院校文藝類課程的教學現狀,結果發現在受調查的420名不同教育專業的學生中,有43.7%的學生對現有課程中的文藝類課程設置不滿意。雖然這些院校對各教育類專業學生開設了諸如音樂、美術、繪畫、書法、中國傳統文化等專業必修課或選修課程,但在課程的總體設置上還是明顯偏重于教育教學理論的灌輸,文藝類課程相對偏少,設置不全面,缺乏整體性和邏輯性,設置比例也不太合理,隨意性大。就文學類課程來看,有的院校教育類專業完全沒有開設文學類必修課程;有的只開設了兒童文學;有的只開設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或中國古代與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卻忽略外國文學;有的開設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多達96學時。就藝術類課程來看,受調查的幾所院校普遍較重視音樂、美術、繪畫等課程,而對影視、戲劇和表演重視不夠。筆者認為應該在高師院校各教育專業中較為全面系統地、有計劃和步驟地開設文藝類專業必修課程,并且應該使它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并嚴格地貫徹執行。盡管我們不能具體明確地規定到底應該開設多少門文藝類課程才算全面,每門課程應該開設多少學時才算合理,但是對于所有的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一些最基礎的,與他們的教育專業和方向、未來的教育工作相關的文藝類課程應該全面開設,對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應該有所了解和掌握。

二、高師教育專業文藝類課程教學體系的建構

在高師院校各教育專業設置一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文藝類課程體系,首先要明確該課程的性質。文藝類課程應是每一個教育類專業學生必學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該課程旨在向師范生“傳授相關的文藝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文藝作品及其相關活動的欣賞、創造”[2];其次因“文藝各門類的審美特性具有一致性與相通性,它們雖采用的媒介不同(線條、色彩、聲音、肢體動作等),但都是通過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給人以審美愉悅”[3],因此其眾多課程可以“整合在審美教育的同一框架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建立一個具有整體性、系統性、邏輯性的課程體系和系統,同時作為一門具有多元性和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需要匯聚多方面的力量和教學資源來共同完成。在具體的課程設置和安排上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操作:

1.按專業區別對待

文藝類課程雖內容豐富、類別龐雜,但據其特點我們可以簡單地分為文學和藝術兩大課程系列。在具體的課程設置、安排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結合各教育類專業學生所學的具體專業和方向的需求,課程的設置和具體安排要因學生所學的專業和方向而有所區別、調整和側重,不是所有的教育專業學生同時開設門類、內容、學時完全相同的文藝類課程。比如兒童文學這門文學課程,對于學前、小學、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定要開設,且課時量要有所保障,但對于教育學、教育管理、漢語言文學(中學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可以不開設。而中外文學作品選讀、書法、音樂、美術等課程應該面對所有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但課時量應該有所區別,對于藝術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可相應提高音樂、美術、舞蹈、聲樂、器樂、繪畫、表演等課程的課時量,而小學和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可適當提高書法、繪畫、演講、朗誦等課程課時量,對于教育學、教育管理、漢語言文學(中學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可增設攝影、陶藝等藝術類選修課程同時,又需適當增加中西文化、中外文學經典賞析等必修課程的課時量,以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加深厚和廣闊的知識文化背景。

2.按年級科學設置

類別豐富的文藝類課程,應從整體性原則出發,按年級逐年呈階梯狀系統開設。筆者建議在大學本科階段的前三年同時開設文學和藝術類課程。具體安排如下:一年級可開設包括音樂基礎、美術基礎、書法、聲樂等在內的藝術基礎知識和訓練課程;同時開設藝術概論、文學概論、美學概論、寫作等一些文學理論和實踐入門課程,當然,在向教育類專業學生介紹這些文藝基礎理論時,不必像對中文和藝術專業學生那樣講得深透和具體,其主要任務是介紹文藝鑒賞的方法和正確的審美觀念。二年級建議開設音樂欣賞、美術欣賞、舞蹈與形體、朗讀與演講等藝術欣賞類課程,和兒童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中國現當代作品選讀等文學類課程,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們的審美體驗,藝術感受和感悟能力。三年級建議開設藝術創作提高類課程,如器樂、表演、繪畫、手工等;同時開設難度稍大的外國文學作品選讀、影視作品欣賞、影視文學、(兒童)文學創作等文學類課程。

3.按課程類別靈活安排

由于文藝類課程類別龐雜,具有多元、開放的特點,因此,在課程的具體設置安排上必須要打破原有教學的僵化模式,整合各方面的師資力量與資源,按照教學內容分階段、由不同教學院系(如藝術學院、文學院和教育學院等)的專業教師共同授課,集體完成該課程體系的教學任務,而每一個教師只負責講授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內容和課程,這樣在提高了各門課程教學效果的基礎上,保障了整個文藝類課程體系總體教學目標的實現。但在各門課程教學設置安排之前,各教學院系應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確定教學內容、授課方式、教學重難點等,共同制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而不能由任一個教師獨斷、隨意安排。且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各教學院應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任課教師對原定的教學計劃不可隨意更改。但同時需注意的是無論由多少個教學院系、多少位教師共同授課,一定要注意既避免重復,又要相互關聯貫通,同時要重視對任課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考核的規范性。在考核過程中各教學院要相互通氣,統一標準,嚴格要求,避免因標準不統一而導致教學和考核的混亂。

篇4

【關鍵詞】專業技術職稱;聘任;經驗

實行專業技術職稱聘任制度是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一項基礎建設。目前,我國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入發展,我們要充分把握這個有利時機,著手革除歷史上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上的各種弊端,逐步建立充滿活力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創造一種生動活潑的環境,使每一個專業技術人員都能在與本人的知識、能力和客觀需要相適應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為振興經濟,發展科技、教育,繁榮文化貢獻力量。

我院的專業技術職稱聘任編制是1993年由上級部門規定的,距今已有十幾年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而且現在國家實行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分開的政策,這將鼓勵更多人自覺地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努力去爭取獲得更高一級的專業技術職稱,故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專業技術職稱低聘,即獲得高一級的專業技術職稱多年,仍然受聘于低一級的專業技術職稱。甚至出現取得主任醫師資格多年,依然只是受聘于主治醫師等現象。這必將大大打擊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甚至有些單位出現了跳槽現象,造成了人員不穩定,勢必對醫院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我院從2003年開始試行專業技術職稱內聘制度,實行至今已有七個年頭,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一、具體做法

根據上級有關專業技術職稱聘任的文件精神和醫院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專業技術職稱聘任的暫行規定》,從思想道德、職業道德、專業技術資格、專業技術水平、科研能力、計算機、外語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規定。每年醫院根據崗位需要,推出一定數量的崗位進行競聘。組織符合聘任條件的職工進行競聘演講,由學術委員會評分,黨委會討論,擇優錄聘;并對內聘人員進行動態考核辦法,實行兩年一聘,打破聘任終身制。

1.1按需設崗。根據工作實際需要,設置崗位。主要是考慮各科室各職稱、各層次人員的科學合理的配置,盡量達到最優化管理。避免有些科室高職稱的醫務人員較多,有些科室高職稱的醫務人員較少等及各科室、各專業發展不平衡的情況。特別是護士崗位,在實際臨床工作當中,可起到醫生和病人之間的紐帶作用。

如果發揮好的話,不僅可以保證醫療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提升醫院的信譽。

1.2組織報名。由組織人事科負責。以醫院名義發放文件至各科室,通知符合條件的人員限時到人事科辦理報名手續———填寫表格,遞交材料。具體要求按照《專業技術職稱聘任的暫行規定》執行,實行公開透明的聘任制度。

1.3資格審核。組織人事科對遞交材料進行真實性復核,并參照醫院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其競聘資格進行進一步的審核。其中包括獲得資格證的時間(我院目前是要求獲得資格證滿一年才具備競聘資格),學分證的情況(主要是檢查醫務人員繼續再教育的情況),(刊登雜志的級別)等等。如發現不符合競聘資格的人員,則及時反饋給本人,取消其競聘資格,中止競聘程序。

1.4競聘演講。組織符合競聘資格的人員參加演講。

醫院學術委員會作為評委,進行評分。主要是讓競聘者介紹個人工作學習情況,競聘崗位,個人優勢,以及競聘的完成目標。學術委員會通過競聘的情況,對其業務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醫德醫風、工作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分。演講結束后,競聘者離場,立刻組織工作人員當場計分,當場公布分數、排名情況,擬定聘任名單提交黨委會討論決定,做到快速、公開、透明。

1.5黨委討論,擇優錄聘。黨委會根據競聘者的演講情況、學術委員會提交的聘任名單,綜合考慮競聘者的綜合素質,進一步集體討論、決定擬聘任名單。

1.6公示聘任名單,頒發聘書。將黨委討論決定的擬聘任名單在院務公開欄進行為期七天的公示,接受全院職工的監督。公示期間,職工有權以實名制方式向院紀檢或人事部門反映情況(不接受匿名投訴)。公示期滿,如未收到有效的投訴,則視為無異議。最后,以醫院名義與受聘人員簽訂專業技術職稱內部聘任協議,并頒發聘書。具體工作由人事科負責。

二、初步取得的成效

2.1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2.2解決職工之間的內部矛盾,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

2.3激勵職工自覺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鼓勵大家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2.4為醫院人才穩定提供了保障,有利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3.1雖然文件規定實行兩年一聘,動態考核制度,但實際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動態考核的標準難以把握,具體指標的制定難以做到合理、科學。

3.2實行內部聘任制度,雖然解決了一些職工高資格低聘任的現象,也只能是暫時緩解“燃眉之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專業技術職稱聘任問題,治標不治本。

篇5

1.動畫音樂的作用動畫主要以繪畫或其他造型藝術形式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運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借助幻想、想象、象征的方式,反映生活、理想和愿望,具有高度的假設性。動畫聲音包括很多種,人聲、自然音響或音效、音樂等。動畫音樂的要求和一般音樂的作用一樣,作為一種獨特的聽覺藝術來滿足人們對藝術欣賞的要求,聲音和動畫的結合而形成的綜合藝術其音樂就更具有獨樹一幟的審美規律和審美特性。動畫音樂在動畫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強調畫面動作、解釋畫面內容,與畫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常常是全片鋪滿音樂,時間跨度極大。動畫音樂在深化主題、渲染氣氛、描繪景物、推動劇情、引發聯想、刻畫形象、表達思想、抒感、模擬節奏,聲畫組接、渲染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其音樂不僅要刻畫人物形象、更要具有明顯的節奏、色彩、夸張的戲劇效果和幽默的氣氛。畫面緊密結合音樂更為重要,音樂藝術與美術藝術達成完美結合,才能成為一種視聽覺的綜合藝術,給觀眾一種新的視聽覺享受。再者動畫藝術自身也帶有某些特殊屬性,它可能不能完整的表達其所表現的內容,這時動畫音樂的創作也相應具有一些特點,如利用樂器可以產生的特殊音效在動畫影片中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動畫音樂課程設置的重要性在動畫專業中增設音樂欣賞與制作類課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國動畫音樂專業師資和動畫音樂制作人員極其缺乏,所以增設此類課程也迫在眉睫。電影是一種視聽語言,聲音和畫面緊密相連,樂器演奏的節奏與動畫畫面中的節奏是相輔相成的。音樂和畫面的同步契合更能增強動畫畫面的節奏感,增強畫面的藝術表現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動畫音樂課程的設置可以改善動畫專業課程體系的缺陷,完善視聽藝術手段的結合,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結構,提升音樂素養,培養完美的審美感知能力,為制作動畫音樂提供技術支持,為動畫配樂,配音,聲音編輯、音效等聲音的制作創造前提條件。總之,動畫音樂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此課程的設置非常必要。

二、動畫音樂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方案動畫音樂課程可以分為兩大類:欣賞類和制作類。欣賞類建議課程:《電影音樂配樂》、《動畫音樂鑒賞》、《電影音樂史》、《音樂作品欣賞與分析》、《中外民族民間音樂》、《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流行音樂概論》等;制作類建議課程:《音樂編輯》、《配樂》、《midi制作》、《錄音》、《聲音后期制作》、《混音》、《音樂基礎與視唱練耳》等相關課程。由于動畫專業的學生缺乏音樂的基礎知識,所以在課程設置上,低年級以鑒賞類為主,主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素養。高年級可開設相關制作、編輯類的音樂課程。這樣,動畫專業的學生首先可以培養他們從聲音的角度全面的制作視聽的藝術品。培養他們有能力認識和了解什么樣的畫面應該配合什么樣的音樂,什么樣的音樂才是最理想的聲音效果,讓他們懂得如何欣賞音樂,如何全面的欣賞動畫作品,建立聲畫結合的配樂思維。通過鑒賞類課程的開設,讓學生們積累大量的音樂素材,了解他們的類型、風格、速度、情緒,可以適時的編輯、改編甚至重新配器使原本的素材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從而加以利用(取得版權許可后)。通過制作類課程的開設,學生們可以初步掌握聲音的編輯方法,音效的制作方法,音樂和聲音的錄制方法,音樂制作的基礎及后期合成等相關知識,提高動畫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作動畫的完整性。

3.教學軟、硬件的配置動畫音樂課程任課的師資力量最好來源于電影音樂專業的教師,或有為電影音樂做過配樂的音樂教師,他們既有音樂的專業基礎知識,在音樂的風格,音樂的節奏和配器上給出一定的建議,又了解電影及動畫的基本常識,了解鏡頭的調度,轉場,畫面的色彩明暗預示的影片的基調。所以他們可以更好的把握住動畫音樂的配樂技巧,可以勝任此類課程。由于很多高校動畫專業沒有相關課程,或者找一些動畫專業的老師去任動畫音樂的課程,結果下來,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容易誤入歧途。所以學校也可以派出有音樂功底或音樂愛好的動畫專業的教師進行培訓,來加強動畫音樂的師資隊伍建設。

篇6

1.1培養方案尚未完善全日制專業學位對于各高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培養模式,各高校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基本是參考在職工程碩士培養方案并結合學術型學生的培養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進行調整,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在第一批全日制專業學位學生畢業前分別進行了學生座談、導師研討和用人單位調研,學生對培養方案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學校先后組織了兩次培養方案的修訂。從多方調研結果反映,全日制專業學位課程和學術型基本相同,偏理性、研究性,與工作實踐結合太少,對提高學生和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幫助不大;教學方式上,授課方式缺乏具體方法和案例,互動交流不夠,案例教學應用不普遍。實踐環節落實不夠,有些實習企業因為工作訂單太多,在安排實踐內容上大打折扣,學生無法充分進行實踐,走馬觀花。

1.2教師隊伍需要鍛煉隨著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勢必要求導師隊伍不斷壯大和發展,目前導師隊伍中有企業實踐經驗的人數甚少,同時,導師觀念誤區,由于學制原因,導師不太愿意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以學術型的形式進行指導[2]。

1.3管理制度缺乏一方面,學校面對全日制專業學位學生的管理,從國家層面尋求不到具體指導文件,僅有一些臨時性的文件;另一方面,學校對專業學位學生的管理模式還在探索,從學術型和在職碩士的模式中尋找新的管理方式。

1.4實踐環節落實有困難全日制專業學位培養方案中要求學生有半年左右的企業實習,從目前的培養情況來看,學生企業實習環節仍舊很難落實。一方面,學生要在兩年內完成學業,實習過程除了完成實踐工作還得進行論文寫作,強度比較大;另一方面,船舶相關企業訂單比較多,安排學生長期在企業實習比較為難,學生實習過程必須安排一名企業導師指導,有時還會牽涉更多員工,一般來說,企業不太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學生學習后基本不會留在實習單位就業,從企業用人角度來講,他們更愿意要有就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實習。

2培養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2.1加強招生宣傳力度經過兩年的培養探索,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改變招生策略,從2012年開始,學院加大招生宣傳,組織學院各研究所導師團隊面向所有學生進行招生宣傳,側重向學生講解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發展趨勢,從觀念上改變學生的看法。

2.2優化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學院新開設多門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領域的應用課程,并在船舶設計、流體、結構方向各新增一門專業技術課程。聘請校外企事業單位專家來校為學生講課。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為本,以職業導向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建立健全校內外“雙導師”隊伍建設學院從2008年開始,要求青年教師必須進行至少半年的企業實踐培訓,同時,學院每年在相關船舶、海工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工來校擔任校外指導教師,學院還定期和企業通過進修、培訓的方式進行合作,增強校企聯合。學院目前所有青年教師均完成了一輪企業實訓環節,每年有十名左右的企業高工被聘為全日制專業學位企業指導教師。

2.4實踐基地建設在學校已有實習基地的基礎上,進行了工程實踐中心建設。與工程實踐中心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等方面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在乙方建設甲方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目前已經與13個造船企業和研究所簽訂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協議,并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模式。其中與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共建兩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3結語

篇7

論文摘要摘要: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點中提到要重點支持中等職業教育,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擴招,目前已實現中職招生800萬人的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中等職業教育中的重點專業之一的會計專業,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學局限,改善教學效果,培養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是中職會計教育面臨的現實新問題。

1課程體系存在的新問題

(1)傳統的公共基礎課過多,專業選修課偏少。

目前,中職會計專業各課程教學實際布置中,一般有35%左右的課時布置的是公共基礎課,如數學、語文、英語、政治經濟、“兩課”等;其他65%布置的是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比例基本是1摘要:1;基本上沒有設置專業選修課。因此,所有畢業生所學的知識一模一樣,沒有個體差異,使得就業過程中,競爭加劇。

(2)課程設置模式過于傳統,缺乏創新。

近幾年來,會計新業務不斷涌現,我國會計制度、會計準則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時和之配套,教學內容嚴重滯后,學校教學和會計工作崗位實務嚴重脫節。同時,現有專業主干課程在內容上還存在著相互割據、又過多重復等新問題。因此,中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必須打破傳統模式,不斷創新,以培養符合社會用人市場要求的綜合性會計人才。

(3)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中等職業教育過程中,各課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筆試,沒有其他一些靈活的考核方式。然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來自中考的落榜生,這類學生學習自覺性相對較差,也缺乏自信心。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繼續沿用一成不變的筆試考核,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專業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要進行深入有效的課程改革,必須依靠于正確的指導思想。中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必須首先明確培養目標,進而調整課程體系。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中等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較強實踐能力的中等會計人才”。隨著社會的發展,現階段中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可以確定為摘要:培養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身心健康、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備知識更新能力和職業判定能力的基層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和進入高等職業學校會計相關專業學習的預備人才。綜合現階段的培養目標,相應重組課程體系,是會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準繩。

3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改革

(1)重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①公共基礎課以“夠用”為度,堅持“少而精,忌多而濫”。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來源于普通高中入學考試的落選者,文化基礎較差,認知水平較低。對數學、語文、英語等公共基礎課,應根據實際需要適當降低教學要求,以學生“夠用”為度,適當減少公共基礎課課程內容。教學模式也可以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為網絡教學、學生自學等模式,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天性,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使其逐步形成發現新問題、分析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的人格及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②專業課以“實用、實際、實效”為原則,適當增設專業選修課。

為提高專業教學的效益性和經濟性,體現培養人才的實用性,建議各課程教材內容進行合理整合,杜絕各課程之間教學內容的重復現象。堅持“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使學生學會必要用的知識,同時,又有時間和精力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專業選修課,提高自己就業的籌碼,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

③開展“嵌入式”課程設置模式。

在中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采用“嵌入式”課程設置模式是指在課程設置時將會計職業相關證書考試課程嵌入到該專業相關課程體系中;使得學生在校期間既進行學歷教育又進行認證教育,在學生畢業時既可以獲得學歷證書,又可以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證等。從而保證了學生在畢業時、甚至最后一學期參加社會實踐時就有了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

④增加課程考核方式。

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往往采取卷面筆試的方式,這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因此,對學生成績的評價應根據目標多元化、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筆試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并應答應學生以會計相關資格證書作為相應科目的考評成績,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在畢業時獲得“雙證”。

⑤切實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在中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幾乎都布置的《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或純粹為了學生考證而進行該課程的教育。沒能很好的重視加強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應切實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可結合實際案例,運用儒家倫理不斷提高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

⑥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企業對會計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近年來,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率不斷升高,在發達城市達到了70%以上,大中型企業更是高達90%以上。因此,在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要加大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布置,不光要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還要爭取提高學生計算機普通的維護能力。

(2)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理論知識。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喜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擴大課堂容量;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逼真的會計實物,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理論知識。

(3)組織實施會計案例教學,搭建實踐仿真平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新問題的能力。

當今社會對會計人員實際動手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是當前會計人員中層次較低的行列,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必須有較好的解決實際新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接觸的理論知識由書面的轉為當前企業實際,由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起來,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新問題,進而不斷提高解決實際新問題的能力。

此外,在實施課程體系中的實踐教學時,應盡量為學生搭建起仿真程度高的實踐平臺,使學生在進入實踐環節就有一種步入工作崗位的感覺。在碰到新問題的時候也能考慮到該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而不是一味的尋找課程中的純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楊漢東.中等會計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和教學構想[J].職教論壇,2004,(7)摘要:40-41.

[2]戴波.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探究[J].商場現代化,2005,(5)摘要:187-188.

篇8

關鍵詞: 制藥工程專業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教學實踐

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該過程是實現本科培養目標要求的重要培養階段,是對其它教學環節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獨立工作能力進行全面檢查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理論研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今年伊始,教育部和財政部以教高2007年1號文件,正式出臺《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央財政投入25億元,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即“質量工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文件,共20條,是教育部作為《質量工程》實施的配套文件,目的是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為“質量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持與保障。2號文件第9條提出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由過去05年1號文件的“大力加強實踐教學”,上升到“高度重視”,可見重視的程度顯著增強。探討新時期普通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模式也已成為高教工作的一項重大課題。因此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教學質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是工科專業面臨的、共同關注的問題。兩年來,制藥工程專業對本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 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等進行了廣泛的探討與研究。

一、現階段畢業設計(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院提出的“上手快、后勁足”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教育部提倡的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相吻合的。但對其具體的人才培養實踐缺乏系統的、全方位的思考,缺少足夠的亮點來支撐,例如: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中就有許多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

1.就業與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沖突。

目前,本科生的就業工作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沖擊最大,面對愈來愈嚴峻的就業形勢,正常的教學、學習秩序受到干擾,學生的主要精力開始偏移,學習成績開始下降。第八學期應是本科學生開始進入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關鍵時刻,也是整個大學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但按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時間安排,這個時期又是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高峰期,擇業的巨大壓力使得學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尋找就業單位上,加之有些用人單位在選聘畢業生時,不考慮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做得如何,造成了學生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對就業的影響不大,因此,他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擇業上,無暇顧及畢業設計(論文)。

2.招生規模與教學經費和教學條件矛盾。

近幾年,我院雖然加大了對畢業設計(論文)經費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滿足擴招形勢下日益增長的學生需求,存在著實習、設計經費不足,試驗條件不具備、設計資料種類數量缺乏等問題。經費的短缺使不少高校學生失去了現場感受工程設計實踐的機會,在設計中很多只能紙上談兵,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動手能力的鍛煉,一些課題的成果只能用圖紙或計算機演示,這些都將會影響學生按計劃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2]

3.學生重視不夠。

在畢業設計中學生態度、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等都對其畢業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在畢業設計這個教學環節中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活動的主要實施者,在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畢業設計(論文)能否有創新,能否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關鍵在于學生主觀能動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則取決于學生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程度,所以,能否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工作的認識,對畢業設計能否高質量的完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制藥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教學實踐

制藥工程專業作為一個整合的新專業,其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研究。兩年來,我們在對本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 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等進行了廣泛的探討與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其他高校的先進經驗[3]-[7],結合淮海工學院實際,建立了適應蘇北地區經濟發展需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體系,并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調整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教學時間和順序安排。

由于藥廠的特殊性,制劑車間為潔凈區,非生產人員不能進入,學生很難進入制劑車間實習,只能參觀非潔凈區車間,很難達到實習效果,加上學生又要提前落實就業單位,畢業設計(論文)與就業沖突,畢業環節教學矛盾突出。因此,我們對畢業環節進行教學時間和順序的調整,在時間上,將畢業實習從第7學期調整到第8學期進行,與就業相結合,待學生落實就業單位后,安排學生到就業單位實習,這樣,學生可以直接進入車間實習,提高了實習的針對性,達到良好實習的效果。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由第8學期調整為7~8學期,拉長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時間跨度,但學時數不變,學生在第7學期利用原來的實習時間進行查閱資料,制訂畢業設計(論文)方案,寫開題報告等畢業設計(論文)前期工作,畢業生落實就業單位在第8學期與畢業設計(論文)實驗工作交叉進行,避免了畢業設計(論文)與就業沖突而影響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使學習與就業兩不誤,達到“雙贏”。

2.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與教師科研相結合。

近幾年,我院雖然加大了對畢業設計(論文)經費的投入,但仍然不能滿足擴招形勢下日益增長的學生需求,存在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經費不足、實驗條件不具備、設計資料種類數量缺乏等問題。為了解決經費不足問題,我們采取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與教師科研相結合,將教師科研課題部分內容作為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科研,協助教師完成部分科研任務,教師拿出部分科研經費補充畢業設計(論文)經費不足部分,較好地解決了經費問題。

3.建立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兩年來,我們對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確立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與探討,確立了合理的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完成了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大綱和其他教學文件的修改和編寫。我們通過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審題表對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進行審核把關;教師通過下發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向學生書面布置任務;學生通過畢業設計(論文)外文資料翻譯〔含原文〕了解課題的國外研究趨勢及動向,通過寫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設計實驗方案,通過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表對畢業設計(論文) 中期進行的情況進行檢查。我們還可以通過教師評閱和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對學生進行考核,使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工作始終在監控情況下運行,保證了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

總之,在兩年的實踐中,我們通過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較好地解決了幾個影響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中的突出問題,使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孫政榮.提高工科院校學生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5,(2):200-203.

[2]陳丹華.工科專業畢業設計的質量控制有效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05,(9):122-123.

[3]朱世斌.對制藥工程專業內涵的探討[J].藥學教育,1999.15,(3):7-8.

[4]馬鳳余,彭代銀,王鍵.高層次制藥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醫教育,2001.20,(4):16-18.

[5]余國琮.面向21世紀的化工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增刊):17-19.

[6]柴誠敬.面向21世紀,加快制藥工程新專業建設步伐[J].化工高等教育,2002,1:5-8.

篇9

關鍵詞: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英語專業;教學方法

比較文學作為全球化時代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被定為中文系漢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高校英語專業的選修課程[1]。大批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對比較文學作為中文專業必修課程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但對于外語專業選修課程的比較文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探討者甚微。即使有相關學者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也止于探討將比較文學的思路與理念融貫于英語專業教學的研究中,如張喜華博士的《論英語專業課程與比較文學課程的融合》等。本文試圖立足于英語本科專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教學實踐,闡述對這一課程在英語專業學習中的必要性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的認知,并探討相關對策。

一、英語專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必要性

什么是比較文學?盡管世界各國學者對之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都不否認比較文學作為一門與“人們的全球意識和學術上宏觀意識的形成與發展”[2]相關聯的學科,具有著跨越民族界限與學科界限的特點。比較文學的學科性質對英語專業學生拓展理論視野和知識領域,調整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提高研究能力、思辨能力,發展個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有利于比較文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英語專業發展迅猛,但英語專業學生存在著一個最明顯的問題:知識面過窄。部分英語專業的學生,把英語學習當作是英語單詞和語法的簡單記憶,沒有把語言當作一門工具去學習和運用。因而,英語專業學生沒有寬闊的知識視野,不能適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甚至于有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在做本科畢業生論文文學方向的選題時,局限于一個人物形象的簡單分析,苦于找不到更好的視角切入。諸如此類的問題,雖然不能靠幾節比較文學的選修課解決問題,但比較文學以其開放性、宏觀性的特征,必然會引領學生進入世界文學這個萬花齊放的大花園中,去品味世界文學的紛繁復雜似而不似的獨特魅力。不僅如此,作為英語專業一個復雜系統工程的本科生研究能力培養,不僅要求學生的讀寫能力,還有思辨能力。英語專業本科生思辨能力不強的一個主要原因:缺乏支撐較強思辨能力生成的知識背景,這里指的是“學生知識構成較為單一,人文底蘊較為薄弱,邏輯推理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較為欠缺,難以從多個視角思考問題,不易形成批判性思維”[3]。而比較文學采取的就是一種全方位的思維方法,“把文學放在各種關系之中,從各個層面來加以考察”。無疑,比較文學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思維方式的開拓。錢中文先生,曾談到掌握外語對比較文學研究的重要性。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發展中的著名學者,朱光潛、錢鐘書、季羨林等等,無一不是精通外語的。“比較文學要在英語界有所突破,就得從英語專業本科階段做準備,來培養一支英語研究隊伍參與到比較文學研究中來。”[4]由此可見,比較文學選修課程的開設,讓英語專業學生走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英語專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問題

諸多一線教師的研究中,認為比較文學作為相對于中文專業其他課程比較年輕的課程,教材版本多,學科問題未定性定位,學科理論性強等,導致學生對比較文學這門課程產生從興趣到畏懼的心理,比較文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作為英語專業的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開設的難度之大,問題之多,可見一斑。這不僅涉及到學科教材、學生的問題,對老師的教學也有著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比較文學的教材層出不窮,但基本上找不到一本針對英語專業本科生選修課程的教材。比較文學學科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也增大了教學的難度。比較文學這門課程的展開,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知識儲備。但英語專業的學生不同于中文專業的學生,前期沒有開設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等,沒有這些必備的基礎課的學習,完全憑學生平時的課外視野,要很好地展開互動式的比較文學教學是完全不可能的。比較文學作為選修課,學生不可能也很難愿意拿出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前準備,對該課程的重視度也不夠。這就給老師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此外,英語專業的比較文學教學對教師水平要求甚高,教師不僅要求有中文專業的素養,而且還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以便順利地開展教學。三、英語專業開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對策英語專業比較文學選修課程的開設困難重重,但其必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如何突破英語專業比較文學選修課程開設的困境,找到一條適合英語專業學生比較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特色之路,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找準課程定位

英語專業比較文學概論課程是一門選修課,因而在授課難度和深度上應不同于中文專業的比較文學課程。另外,其教學目的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而,在教學中,這一課程的定位應是重在導入而不是研究。正如,錢偉長先生所說,“雖然我們不可能向學生傳授全部的學問,卻可以在他們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條件下,將這個學科專業最根本的東西教給他們,用這些作為媒介和載體,來掌握科學方法。”[5]授學生以魚,不如授學生以漁。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是讓學生對世界文學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以一種宏觀、開闊的視野、思路、觀念、方法來欣賞、研究文學,形成比較的意識,從而提高認識水平,提升基本素養。

(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

比較文學概論這一課程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選修課,教師的引導認識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學生拘于視野的狹窄,甚至都沒聽說過這個課程;部分學生純粹是抱著來混學分的心理來上課。如果教師不加以正確引導,勢必會造成學生不重視、上課磨時間的教學局面。比如,在開課之初,可以對比較文學的現狀及發展前景作介紹,引導學生重視這門新興的學科;對此門課程的整體課程規劃作一安排,讓學生明白這門課程將學習的內容、方式等。除此之外,為了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可以例舉一系列中西文學中類似的文學現象的例子,比如,相似的“二母爭子”,相似的“灰姑娘型的故事”等;也可列舉中外文學中的不同現象的例子,比如,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短詩《我心雀躍》和辛棄疾的《丑奴兒》中不同兒童觀的表達等。思想工作前行,文學現象前行,學生的觀念得以正確樹立,興趣得以激發,這是課程教學展開的重要前提。

(三)慎選課程內容

比較文學學科知識龐雜豐富,但英語專業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如何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教學內容的謹慎選擇。要在有限的選修課課時當中,解決比較文學學科中諸多重大的問題是不現實的,而比較文學理論的枯燥勢必又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選擇授課的內容和順序至關重要。針對英語專業語言學習的特點,可以將比較文學中的美國學派作一重點介紹,或可以選用一些與比較文學學科相關的英語文章或書介紹給學生閱讀;在媒介研究中重點和學生一起探討翻譯研究等,從而使比較文學課程教學與學生英語專業的學習相結合。在可比性問題的探討時,可以置后教學,以便學生在大量的實例及理論中更深刻地理解這一問題。

(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比較文學是一門開放的學科,其作為一門選修課程的教學方法自然也應靈活多變。這門課程的教學既需要講授式教學,以引導學生進入比較文學學科世界;又需要研討式教學,帶領學生參與到學科的討論和研究當中。在此基礎上,適時地插入雙語教學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完全的雙語教學模式,還是值得商榷的,畢竟學生的知識面無法達到用外語較好理解這門學科的程度。此外,實踐式教學可以在學生當中個別引導。部分學生因為對比較文學的某個方面感興趣,可以指導其直接運用到畢業論文的寫作當中。比如,英語專業12級學生在上完比較文學選修課程后深受啟發,畢業論文對《到燈塔去》中繪畫特色進行了研究。不僅如此,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可以用關鍵詞的方法來概述理論,同時盡量淡化理論教學,通過具體的比較文學實例,尤其是與英語文學相關的實例來闡釋深奧的比較文學理論,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挑選有一定質量的比較文學論文進行課堂研讀等。比較文學學科研究需要更多的英語專業人才的參與,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在比較文學學科的學習中得到提高。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核心,教師的自我激勵與提升是關鍵,英語專業比較文學概論選修課程的教學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蔣洪新.關于《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制訂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

[2]陳,劉象愚.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仇云龍,高瑛,張紹杰.英語專業本科生研究能力培養研究綜觀反思前瞻[J].外語教學,2016(1).

[4]張喜華,劉雅倩.論英語專業課程與比較文學課程的融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7).

篇10

國家近期在環境保護方面相繼出臺了《“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等政策,對提升基本環境公共服務、實現節能環保、改善環境質量等重大環保民生工程顯得更加重視,社會上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知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畢業生不僅需掌握環境工程專業的理論知識,尤其要有較強的綜合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對于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傳統的〃滿堂灌〃課堂教學和死抱書本的學習方法都無法滿足這一新的要求。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來實現。實踐教學作是高校教學體系的核心環節,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適應社會需求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校企聯合培養紐帶,學生可先進入企業進行畢業實習,以企業生產實際為背景開展畢業論文的教學工作,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同時也為畢業生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打下基礎。

一、現階段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畢業論文積極性不高,就業壓力大

傳統的畢業設計絕大多數是由指導教師先確定畢業論文題目,供學生選擇。出現多個學生做同一題目、一個指導老師連續幾年題目不變現象,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的真題少,缺乏針對性、綜合性和知識的更新,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教學資源和時間不足

由于學生人數的激增,高校教學資源緊缺已成為眾多高校在畢業論文的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嚴峻問題。主要表現,如設備、儀器、實驗場所等只能滿足平時教學環節的需要,對于畢業論文這樣特殊的教學環節略顯不足;還有畢業論文教學中出現一個教師指導十多個學生的現象;經費不足,學生在做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科學數據的獲得是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查閱和收集,有的還需要進行實驗、試點、走訪、調查等工作,這些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而由于體制、社會、經濟等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國多數高校都面臨著經費不足的困境。時間不足,因受就業壓力的影響,一部分學生忙于求職應聘,一部分學生忙于公務員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等相關考試,以擴大他們的就職面,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了考研,忙于研究生的復試、調劑。

3、學生實踐能力得不到增強

長期以來,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實踐教學條件匱乏,工程技術師資隊伍弱,實踐教學能力不足等原因,形成了重視課堂書本教學“輕視”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由指導老師和學生在校內完成,學生很少有真正面向生產實際的機會,不利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二、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論文的優勢

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論文是指利用學校的人才、技術優勢和企業的經費、場地、設備優勢聯合指導畢業論文,學校可以根據企業需要擬定學生畢業設計題目,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以學校為主實行雙導師制度,共同監管。

1、有利于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

隨著的社會不斷進步,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實習是高校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習,學生能進一步理論聯系實踐,并深入了解所從事的專業,拓展視野,增加社會經驗,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

2、有利于大學生就業

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論文的模式,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了交流和溝通的平臺。畢業生從企業中獲得了提高實踐能力的機會,為未來的工作進行了一次預演,縮短了進入工作崗位后的磨合期和適應期,增加了實際工作的經驗。企業通過學生在現場工作的表現對學生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可以從中聘用適崗的員工,降低了企業人才聘用的風險和成本。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論文提高了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有利于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