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4 02:0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語言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幼兒園語言教案

篇1

1、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語言和整齊的句式。

2、引導幼兒體驗文學活動的。

二、活動準備

1、課件《秋天真美麗》

2、豐富幼兒有關秋天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1、隨歌曲《秋天多美麗》入場。

師:秋天秋天真美麗,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東西嗎?

2、學習作品,教師配樂朗讀散文《秋天真美麗》

1)師:老師也帶來了散文《秋天真美麗》,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圖標)

3)看圖聽散文錄音《秋天真美麗》

4)師:老師把散文畫成了美麗的圖片讓我們一起仔細地欣賞一遍。

5)分段欣賞,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A段師:為什么秋風姐姐快樂地到處跑?秋風姐姐先跑到哪里呢?

B段

1)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怎么樣了?

2)大樹上為什么會抖落蝴蝶呢?樹葉飄下來的樣子除了像蝴蝶,還像什么呢?請你學一學。

3)我們一起來做樹葉。(幼兒用身體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

C段師:樹媽媽為什么要把樹葉送給小樹?

D段秋風姐姐是個調皮的小姑娘,它又會跑到哪兒去?

1)秋風姐姐對著小河吹口氣,小河怎么樣了?它的心情怎么樣?

2)為什么說小河象絲巾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河抖動絲巾的樣子。

3)為什么小河會掀浪花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河掀浪花的樣子。

4)小河是怎樣抱著白鵝搖啊搖的?

5)聽音樂來做小河開心的樣子。(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對作品的理解

)E段:師:小河真能干,它有哪些寶貝?

3、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欣賞散文,幼兒輕聲跟念。

師:秋天秋天真美麗,大樹飄落葉,小河掀浪花。

1)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些優美句子?你能用散文中的話告訴大家嗎?

2)還有誰也喜歡這一句話,你能來學學嗎?還有誰把它說得更好聽?

3)讓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

4)為什么這些句子那么美?小結:因為連著用了幾個“一會兒”。

4、遷移作品經驗師:秋風姐姐那么高興,她還會對誰吹口氣?它會怎么樣?

師:好,我們到教室里把它畫下來,送給喜歡秋天的人們。(音樂中結束活動)

【附:散文秋天真美麗】

秋天,秋天,真美麗。

天高了,地寬了,秋風姐姐快樂得到處跑……

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搖啊搖。一會兒抖落一只金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紅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花蝴蝶。

媽媽說,大樹落葉了,送給小樹作肥料,盼它快長高。

篇2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家園配合

一、安全教育管理的前提――環境創設

在幼兒園,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是戶外游戲,孩子們流連最多的是滑梯、秋千、小轉椅等活動場所。而事故發生地點最頻繁的也是戶外活動場地、游戲設施等處,所以,為幼兒創設安全的環境,保證幼兒活動場所及設施的安全是幼兒安全教育的前提。對于這些事故高發場地及設施等環境創設的安全性原則,是盡量保證有足夠的場地與設施供孩子們戶外活動使用,也盡量維持設施能提供給幼兒獲得運動經驗的功能,適當創設充滿“危險”的環境,讓幼兒親身體驗這些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活動場地、游戲設施的危險性,或在恰當的時候給幼兒以適當的安全提醒。

二、安全教育的實施者――教師

在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安全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保護幼兒的安全是教師的職責之一。

首先,教職工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及豐富的安全知識,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時刻關注幼兒的安全是他們工作的首要原則。

其次,幼兒教師掌握過硬的專業教育技能是取得幼兒安全教育最大成效的有力保證。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角度是多重的,方式也是靈活多變的。

在戶外活動時,為了培養孩子預測、判斷、回避危險的能力以及探索、創新、自主的精神,教師應該允許孩子嘗試各種他們自創的具有“冒險性”的活動及自己發明的一些游戲設施的“非常規”玩法,不要輕易制止或強調幼兒完成某一項動作或活動,同時,教師還應盡可能多地參與到孩子們新奇、剌激的活動中去,成為孩子們活動中的同伴。這樣不僅能提高這些孩子的運動能力,而且能夠讓孩子們積累具體的經驗教訓,形成防御危險的意識和能力,真正減少事故的發生。當然給孩子以充分自由的前提是,讓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須的安全行為規則。

三、安全教育管理的保障――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同樣需要規章制度作保障。如何制定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比較全面的、有效的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又包含哪些內容?一直是大多數幼兒園積極探索的重要內容。

我園在近三十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實踐中積累了一些有效的經驗。首先,全體教職員工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安全,以幼兒安全為第一要務,保護幼兒安全,防止走失、受傷、中毒等事故的發生。其次,以確保幼兒的生命安全為前提,進一步強化幼兒園安全管理,將意外事故、意外傷害等不可預見性事件納入到日常管理中,形成可受控狀態,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成為全體教職員工的行為準則。

健全、規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幼兒園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是確保幼兒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是避免意外事故、意外傷害等不可預見性事件發生的重要保障。讓每一位教職工“言有依,行有據”,能夠從根本上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消除安全事故的隱患。

四、安全教育管理的支持者――家長、社區

保障兒童的安全不僅僅只是幼兒園及教師的任務,家長和社區的參與也是必不可少的,與家長的溝通、社區資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兒園安全教育順利進行的不可或缺的內容。

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是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基礎,定期向家長進行安全教育、及時溝通幼兒園安全教育動向是必要的??梢猿浞掷眉议L開放日、專題活動、宣傳講座等形式為幼兒及家長進行生動的自我保護知識教育。其次,可以通過家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五、安全教育的內容――滲透于游戲和生活中

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的內容方方面面,有“身體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等等。如何有效地把這些必要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幼兒,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是幼教工作人員應該深思的問題。

游戲與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主渠道,把幼兒安全教育與孩子們的游戲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與生活相結合,讓兒童在玩中自己去體會什么是安全,逐漸形成一種安全意識,以及應對危險的能力等。

除了讓孩子們學會避免生活中人為造成的危險,幼兒園還定期進行火災、地震、暴風雨等災難的逃生演習,通過演練活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孩子們掌握逃避自然危險的能力。幼兒生活中的安全教育無處不在,活動中及時的安全提醒以及生活中的隨機教育,要比單純的一節課效果強很多。

六、安全教育管理的新焦點――情感安全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我們不但要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可靠的生活環境,還應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讓孩子產生安全感,更要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同時,還要訓練和培養幼兒在意外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以避開危險,避免自身傷害。

由于兒童敏感于成人的言行,他們會因為成人的擔憂焦慮而產生一種不安全感,因此幼兒園教師開始關注給孩子以情緒情感上的安全經驗。

家長們也希望教育部門在審批幼兒園的時候,就應該將孩子們的人身安全考慮進去,為幼兒園配置有防范能力和安全教育技巧的教師,對院墻、教室、活動設施等的安全性、接送孩子等具體問題制度化,并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執行情況,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對孩子負責,讓家長放心。

對幼兒來說,安全是其健康成長的物質前提,對幼兒園來說,安全管理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才能談得到教育,只有安全,孩子們才能開心地在幼兒園成長。只要我們時刻不放松安全管理,本著“安全第一,以幼兒為本”的理念細心開展各項工作,一定會消除一切可能發生意外傷害的隱患,給幼兒一個安全、快樂、健康的童年。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

[3]沈悅、陳健芷.家庭環境、同伴關系對幼兒心理理論的影響《學前教育研究》,2009.3

篇3

人類的愛有多種表現形式,如親情的愛、教育的愛、尊敬的愛等。而愛心是包含于愛里面的一種情感和能力。弗洛姆認為愛是一門藝術,愛是需要學習的。幼兒愛心的培養首先是從家庭開始的,幼兒園也是愛心教育的重要場所。當前幼兒園的愛心教育進行得怎么樣呢?幼兒園重視愛心教育嗎?在幼兒園中又要怎樣進行愛心教育,才能讓幼兒感受到愛,學會愛,具備愛的能力呢?

本文采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從受訪幼兒園老師開展的愛心教育活動入手,分析愛心教育在幼兒園里的現狀,探討如何培養幼兒的愛心。在J幼兒園抽取30名教師進行訪談,對訪談進行錄音,并翻錄整理。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教師眼中的“愛心教育”

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他對教育的理解影響著教育行為,從而影響受教育者。關于什么是愛心教育,被訪的老師是這樣說的:

“舉例說,我們班的六一節目,排的是舞蹈《螢火蟲》。我比較注重孩子情感上的培養,我就按照給孩子一種比較善意的體會,把螢火蟲的發光、發熱啊,這種自然現象解釋給孩子聽,然后提升到一種較高的層次,奉獻的精神。”

“我們會在教室的角落設置一個動物飼養區域,讓小朋友養小金魚啊,烏龜啊,我覺得這些都可以培養小朋友的愛心。”

“這些在語言活動也是可以滲透的,我覺得并沒有一個專門的主題來做這個。像平時我們在重陽節的時候,講要尊敬長輩,老人,這其實就有培養孩子的愛心在里面?!?/p>

“我覺得孩子本質就是善良的,像前段時間,我們北海有位中學校長得癌癥了,我們發動全園捐款,孩子們很踴躍的。還有像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我們的孩子都有奉獻自己的愛心。這些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關鍵是教師有沒有這種意識,去引導孩子。”

教師意識到自身的角色是引導者,將孩子的愛心教育滲透到活動中來。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將孩子愛心的培養融入到對小動物的愛,對老人的尊敬和對受難者的同情中。這是一種比較自然和漸進的教育方式。教師們也認為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融入愛心教育,只要引導和激發出孩子的愛心,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教師開展的“愛心教育”

被訪老師列舉了一些幼兒園里開展過的帶有愛心色彩的活動,數量還不少。

“捐款,愛心樹,愛心朋友,愛媽媽……家庭,朋友,老師,各方面都有滲透這方面的教育。大班孩子去了福利院、敬老院,讓孩子體驗感受愛?!?/p>

這么多與愛心有關的活動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當我們詢問活動的效果時,老師的回答比較簡單,“孩子很喜歡”。教師給孩子提供的是活動的體驗而非單方面的說教與灌輸。

“形式多種多樣,滲透到各種主題活動中。兩個孩子在爭搶玩具,然后老師及時發現,進行一定的正面教育。”

被訪老師認為愛心教育融會到教學活動中并不是困難的事情。像上面提到的正面教育,雖然是從爭搶玩具開始的,但是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正面的道德教育,也是實施愛心教育的重要環節。

(三)教師在“愛心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1.引導者。

裴斯泰洛齊認為愛的種子是天生的,它們的根源存在于嬰兒和他的母親之間存在的關系。兒童對母親的愛是來源于母親對兒童的愛。同樣,在幼兒園里,教師對幼兒也要本著慈愛之心,把幼兒園變成大家庭,由此培養幼兒對教師的愛,并培養其一般的義務和道德感。不管是J幼兒園中開設的動物飼養區域還是發動孩子為災區捐款、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等活動,教師都是作為“愛心教育”的引導者。兒童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愛,并將這種愛逐步擴大到全社會。

2.施愛者。

教師是施愛者意味著教師是愛的給予者,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是愛的擁有者,擁有愛心,擁有愛的能力。教師給予學生的是師愛,是無私的、主動的愛。教師是師愛的主體,幼兒是師愛的客體。教師在給予幼兒愛的同時,自己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而幼兒則在教師的愛中得到充分的滿足和快樂,并且被愛感染和鼓勵,在教師身上看到什么是愛,并學會去愛。斯普郎格曾明確指出,“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的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就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倍鴨拘褍和男撵`,只有愛才能擔當此重任。教師扮演的施愛者就是用師愛引發出幼兒的愛,喚醒幼兒愛的心靈。

(四)幼兒園中的“愛心教育”多,孩子的“愛心現象”少

從采訪中得知,J幼兒園是比較重視孩子的愛心教育的,但是受訪者卻認為“幼兒的愛心在生活中還是不怎么能夠體現出來?!痹贘幼兒園,教師觀察到孩子表現出較少的分享行為,對其他小朋友的關愛少有體現。被訪教師認為,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得到的寵愛太多。大多數父母都重視孩子的教育,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但他們往往忽視了怎樣教孩子回報自己的愛。父母過多地施愛,造成了孩子不會去愛。

另外,受訪老師還認為“孩子有時的冷漠和單親家庭有一定的關系?!钡S后她又舉反例這個命題?!暗?,我們班只有一個孩子是單親,他跟媽媽過的,母親比較敏感,對小孩的教育比較在意,但這孩子在愛心這方面發展得還是挺好的。”最后,教師認為家長的引導才是孩子是否表現出愛心的關鍵。

Y老師提出了一個自己的觀點,她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本質來說是比較單純,天真的。有些孩子這方面來得比較容易(激發),有些孩子就困難些。”Y訪老師認為,孩子天性就是具備愛的能力和愛心的,不過要通過教師或家長的引導才能被激發出來。也就是說,孩子在參與這些愛心教學活動的時候,他們體驗到了愛心,體會到了什么是愛心行為,但是,他們不一定馬上就表現出來,需要成人的引導。

(五)影響“愛心教育”的主要因素

1.家庭因素。

篇4

要積極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今年以來四川、遼寧、云南、廣西等地相繼發生多起4.5級以上的地震,給當地人民生命安全帶來威脅。春季又是霧霾、雷擊、暴雨、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各類氣象和地質災害多發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針對本地容易出現的自然災害,主動加強與氣象、地質等部門的溝通,及時預警,指導學校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完善安全工作應急預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各地可根據重大氣象和地質災害預測信息,適當調整學生上課時間或地點,嚴防學生在學校和上下學路上遭遇災害侵襲傷亡事故,保障學生在自然災害中的安全。

嚴格落實校園安全防范措施。春季是學生傷害事故多發期。各地要落實校園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和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加強門衛、值班、巡邏工作,嚴防校外無關人員闖入校園。要加強與有關部門協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整合社會管理力量,全面形成校園安全工作合力。進一步強化校園周邊有潛在暴力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可能實施極端行為的嚴重心理病人等各類易肇事肇禍重點人員的管控,嚴防涉校傷害事故。

努力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各地要深入貫徹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充分發揮當地校車安全管理協調機制的作用,進一步推進校車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對學生接送車輛的安全監管,加強對校車駕駛人、隨車照管人員的教育管理,加強對校車行駛路線的維修養護,嚴禁非法營運學生車輛和車輛超載、超速等現象,確保車況良好、駕駛員合格、路段安全、行駛合法。學校要教育提醒中小學生注意道路交通安全,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做到文明乘車、文明騎車、文明步行。要提醒家長提高安全意識,不送孩子乘坐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共同維護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安全。

篇5

【關鍵詞】閑暇生活;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7)06-0044-05

德國哲學家約瑟夫?皮珀曾在《閑暇:文化的基礎》一書中精辟地闡釋了閑暇作為文化基礎的價值意義,指出,人擁有了閑暇并不是擁有了駕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擁有了心態的平和,促使自己感受到了生命的快樂。有學者則指出,正是由于擁有了“閑暇”,教育者才能釋放心靈的空間,感受精神與心靈的成長?!?〕

教師的成長一方面需要借助外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師不斷審視自我,真正把自我納入對個體職業的知覺中,從中獲得自我成長的源泉和動力。閑暇生活是人們利用閑暇時間開展的活動及其過程的總和,它會充分展示個體的生活情趣和個性特征。教師的閑暇生活會經歷各種事件,這些事件不是轉瞬即逝、無足輕重的,而是會長久影響教師及其教育生活的。教師專業發展是建立在個體對自己過往經驗、生活習慣、生命體驗、生活趣味等這些“教育資源”的反思基礎上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生長。〔2〕因此,通過分析幼兒園教師的閑暇生活,來揭示其與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傳統實證研究方法之所以難以把握教師專業發展的脈絡,是因為它往往采用“注視”的立場,無法真正走入教師的內心。本研究認為,只有“走近”教師的個人生活,才能真正走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歷史深處。我們可以通過教師的個人生活史,分析教師的專業發展歷史,了解到影響教師教育觀念與行為形成的生活事件?!?〕為此,本研究采用個案研究法,選取優秀教師Y為研究對象,對其閑暇生活進行深入探析。

Y教師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期,當時因學業成績優異選擇就讀所在市的師范學校。在校期間學習勤奮,各方面表現突出,后以雙優生(優秀實習生和優秀畢業生)身份分配到原籍一所小學工作。Y教師在單位受到領導的重視,有機會參加各類活動并從中獲得良好發展。4年后,她參加了所在市幼兒園教師的公開招聘考試,以成績第一的身份被市區一所最好的幼兒園錄用。在工作期間,她參加過幼兒園教師演講比賽活動,獲得省一等獎。幾年后,Y教師因語言能力突出,被調到一所小學擔任語文教師,在那里工作了8年。隨后又回到幼兒園工作至今,一直是該園骨干教師。因專業素質較高,被聘為兼職幼教教研員,主持市里的教研工作。長期以來,其工作表現一直很好,受到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二)研究資料的收集

在研究資料的收集方面,本研究主要借助質化研究中常用的觀察、訪和日志收集等方法。由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專業志趣相投,所以生活中本就有一些接觸。同時出于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意識地對研究對象的閑暇生活情況進行了近距離觀察。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還根據研究需要擬定訪談提綱,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訪談,以更全面了解研究對象的閑暇生活信息。此外,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是QQ和微信好友,能夠及時閱讀到研究對象的生活日志,這些內容豐富了研究者對研究對象閑暇生活的了解。

二、研究成果

(一)Y教師閑暇生活描述

1.有規律的運動

Y教師在閑暇生活中是個熱愛運動的人,她的QQ空間和微信中有很多關于運動方面的內容記錄。進一步的訪談了解到,Y教師經常參與的運動有打兵乓球、跑步和騎行等。在訪談中,Y教師說:“在使用了身體這么多年后,發現是時候與身體談場永不結束的戀愛了。”她表示自己會堅持運動,比如打兵乓球就一直在堅持,每周大約3次。她參加了某校乒乓球俱樂部,那里有專門的兵乓球室可以使用。訪談還了解到,Y教師的丈夫也喜歡打乒乓球,所以兩人可謂配合默契。

Y教師最近還常常跑步?!肮具诉\動”軟件見證了她每天的運動。她曾參加了某市的半程馬拉松。為參加這個半程馬拉松,Y教師做了充分準備,購置了專門的服裝,同時循序漸進地增加了跑步訓練,最后順利完成了半程馬拉松,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她經常會在附近的公園或河邊跑步,邊跑步邊聽《百家講壇》。她認為這是一種特別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既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又能感受《百家講壇》里大師的語言風采。

周末休息時,Y教師會選擇和家人一起騎行,一家三口在騎行中感受美好,享受輕松。偶爾,Y教師會與兒子一起騎行,從市區出發去看望住在鄉村的父母。她曾深情地記錄下與兒子騎行回娘家的感受:“從萬山風景區回家,一路騎行,一路風景,回家的感覺真好。路的兩頭都是我愛的家?!?/p>

2.大量閱讀專業書刊

Y教師具有強烈的學習意識,她熱愛自己的專業,重視自身的專業發展。在每天的閑暇時間中,她都會抽出專門時間用于閱讀專業書刊。她有意識地閱讀專業書刊和微信公眾號中的專業文章。她堅定地表示,“要靜下心來,把‘我買的書’變成‘我的書’”。在訪談時,她曾滔滔不絕地向我介紹了其閱讀過某本專業書之后的感受,逐一分析了其閱讀過的專業雜志的風格,還向我展示了她關注的眾多微信公眾號。她說:“我所關注的基本都是與專業相關的微信公眾號,里面有很多好文章,常常感覺看不過來。但是現在我會抓住幾個重點公眾號,每天都會閱讀和學習里面的文章。閱讀幫助我提升了理論水平?!?/p>

3.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活動

Y教師是個熱情開朗的人,她說自己最大的特點是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然后學習別人的優點。她形象地對我說:“植物生長向陽光,自己也愿意結交一些熱愛生活的朋友?!痹陂e暇生活中,她擁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活動。她說自己有個師傅,這個師傅追求高品質生活,擁有小資情調,兩家走動很多,常常到對方家做客。師傅的生活態度和方式深深影響了她。她有一個閨蜜,也是同事,性格特別好。她擅于表達,閨蜜擅于傾聽,兩人是一對好搭檔,經常共同探討專業方面的問題。Y教師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認識了一群陽光向上的朋友,她評價這是一群高質量的朋友。她很欣賞其中一位開辦心理咨詢室的朋友,這位朋友外表樸素低調,很有才華,文字功底很強。閑暇生活中,她樂意與朋友一起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如徒步去看望一位熱愛生命的病友、參加素食公益活動、舉辦公益教育講座等。Y教師還是馬鞍山傳統文化促進會的志愿者,閑暇時她會在促進會里做一些義工工作。

4.身體力行做一位好媽媽

訪談中,Y教師深情地對我說:“我是一位兒童教育工作者,所以想做一個好媽媽的愿望特別強烈。”兒童教育者的身份與母親的身份相輔相成,她樂于了解兒童的發展特點,學習和探索如何做才能促進兒童更好成長。在邊實踐邊學習、邊學習邊探索中,她實現了所學與所用的完美結合。

她提到,自己一直采用的是下鄉養兒的方式。在節假日和寒暑假,她會帶兒子回到鄉下。在鄉下,兒子享受著大自然,經歷過很多有趣的事。作為一位母親,她對兒子很盡心,育兒筆記寫了好多本。她在QQ空間中也記錄了一些兒子的成長故事,這些故事經常引發朋友圈的熱評。所有這一切充分體現了作為母親對兒子的關注與贊賞,也充分體現了一位兒童教育工作者對兒童的尊重與理解。

5.樂于與周圍兒童進行互動

Y教師是一位真正熱愛兒童,而且懂兒童的教育工作者。她說:“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我,心靈變得純凈,容顏變得年輕,心思變得簡單,幸福變得容易?!彼沁@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小時候,她就喜歡給周圍的小伙伴講故事,她將自己聽過的故事全都講給小伙伴聽,所以放假時她家就是小朋友聚集的地方。直到現在,她還保留著這個習慣,每次回到娘家,她依然愿意給周圍的孩子講故事。周圍的孩子知道她回來了,會立刻聚集到她家聽她講故事。

訪談中,她還提到,在平時聚餐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兒童。兒童父母對其某些行為會覺得很頭疼,但是Y教師卻能很快成為他們的朋友。如聚餐時,兒童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小孩子很鬧人,孩子在旁邊吃飯自己會不得安生。但是Y教師卻很理解孩子,她發現大人希望孩子安靜,卻不從孩子角度出發來思考那個情境是否適合孩子。通常,她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選擇與孩子一起找到有樂趣的事情,陪孩子游戲。

6.高質量的休閑娛樂

Y教師有自己的休閑娛樂安排。與其他女教師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她并不熱衷于逛街購物,每次只會根據需要快速購買東西;也不太熱衷于娛樂節目,對自己的休閑娛樂安排有較高的品質要求。閑暇時,她會與家人一起看經典電影。她對影片選擇和影片播放的設備有較高標準。在選擇影片時,她會參考豆瓣評分,只選擇豆瓣評分8.0以上的影片。為保證影音效果,她在家里專門設置了家庭影院,購買了高品質的投影和專業的音響等設備。她說:“經典影片不僅可以帶給我高品質的審美享受,還能引發我深入地思考人生?!?/p>

(二) Y教師閑暇生活的特征

“由于人生活在具體的時空歷程中,因此生活史不僅是社會時空的一部分,而且能較為人性和生動地反映其成長?!薄?〕通過以上對Y教師閑暇生活史的描述,Y教師的閑暇生活較清晰地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豐富而平衡

Y教師的閑暇生活涉及到了運動、閱讀、交友、育兒、休閑娛樂等多個方面,且每個方面都有各自的精彩,這充分展現了她閑暇生活的豐富性。Y教師的閑暇時間可分為四塊,一塊是給家人的,主要是和家人一起散步、騎行、看電影及電視;一塊是給自己的,主要是和閨蜜聊天、散步、喝咖啡以及每周運動三四次;一塊是給專業的,主要是閱讀專業書刊、瀏覽專業信息;一塊是給父母的,主要是陪他們散步、聊天,給他們做飯、按摩。由此可見,Y教師的閑暇生活又具有平衡性。

2.有情感滋養

Y教師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也是一個敏感的人。幸運的是,她得到了來自各方的愛與支持,包括家人、朋友、兒童、幼兒家長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與一些家長相遇時,他們都會熱情而主動地與之打招呼,這讓她感受到了家長的認可與尊重,從而充滿職業幸福感。在她困惑時,作為老教育工作者的父親,總會給她以指導和幫助,讓她有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感覺。丈夫對她一直很寬容和支持,經常幫她紓解壓力。兩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經常一起打乒乓球、跑步、騎行,共同感受閑暇生活的美好。Y教師的兒子是個熱愛繪畫、攝影、種植和運動的陽光少年。兒子的良好表現讓她倍感幸福,同時,對兒子成長過程的反思促使她更好地理解了兒童和教育。在充沛的情感滋養下,Y教師更有能力去愛他人,所以大家常常能夠看到一個充滿熱情、活力和正能量的她。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彼裕@樣的Y教師更能夠影響其教育對象。

3.能促進專業發展

因為運動,Y教師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因為閱讀,Y教師又成為一個時常能迸發出教育智慧和專業洞見的人。因為交友,Y教師對人與人的交往具有深刻的理解,這更有利于其培養人的教育實踐。因為育兒,Y教師充分實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對兒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事實上,用心育兒的過程也使她獲得了專業成長。因為能與兒童產生良好的互動,Y教師感受到了源源不斷的愛和幸福。因為休閑,Y教師獲得心靈的自由。因為家人的支持和愛,Y教師得以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充滿創造性的工作中。

三、研究結論

(一)優質閑暇生活由內在追求與外在引領共同建構而成

Y教師優質的閑暇生活是她自身努力追求和身重要他人與關鍵事件的推動共同建構而成的。Y教師自身擁有積極向上的個性,愿意學習,期待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生活中,她愿意以開放的心態與他人相處,愿意與身為老教育工作者的父親溝通并傾聽其建議,愿意與家人一起進行各種運動和休閑娛樂活動,愿意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她收獲了很多有益經驗。Y教師通過運動和閱讀,使自己擁有了健康的體魄和美好的心靈。

(二)優質閑暇生活能夠促進智慧與精神的成長

亞里士多德曾指出,人類生活有三大目標:智慧、幸福和閑暇。其中,閑暇是實現其他兩大目標的重要條件。Y教師優質的閑暇生活自然展示了她豐富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看到,正是優質的閑暇生活滋養著她不斷成長。父親的引領,使她能夠及時擺脫工作中的迷茫,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愛人的開導,使她能夠常常從工作的壓力中解脫出來,重新獲得面對困難的勇氣;婆婆的幫助,使她得以從繁重的家務中解放出來,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來發展自我;兒子的成長,使她有了不斷反思自己的兒童觀和教育觀的機會;好友的相伴,使她獲得了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從而走得更遠?!伴e暇出智慧”,閑暇中個體感受到的生命的自由和美好會給個體帶來種種深刻的體悟,從而產生各種智慧。閑暇生活中,Y教師在與他人互動時獲得了與他人和諧相處的種種智慧;在與兒童的互動中體驗到了兒童的個體差異性,從而形成了因材施教的智慧。

(三)優質閑暇生活能夠與專業發展共生共贏

現實中,有些教師會一心撲在工作上,忽略個人生活;有些教師會只享受生活,而忽略自身專業發展。事實上,教師的閑暇生活與專業發展并不沖突,兩者可相互促進,實現共生共贏。教師應該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與工作處于和諧平衡的狀態。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必須不斷“充電”才能應對教育改革和發展帶來的各種挑戰?!昂媒處煛辈皇翘焐模斘覀冇辛顺錆M激情的投入、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有了自己認定的使命,我們就會努力“向前奔突”,不怕挫折、不輕易言敗,我們就會奔走在成為“好教師”的路上?!?〕很多重視自身專業發展的幼兒園教師都在為成為“好教師”而努力。在閑暇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幼兒園教師應樹立正確的閑暇觀,盡可能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閑暇生活。優質的閑暇生活不是放縱,也不是過度消費,而是使其具有發展價值。例如,運動可以強壯我們的身體,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心靈,育兒可以踐行我們的教育理念,交友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所有這些都可為未來的專業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勇,張婕.論教育的“閑暇”精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1):3-4.

〔2〕馮莉芳.閑暇生活與教師專業發展〔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篇6

關鍵詞: 高職學前教育 幼兒園活動設計 整合與設計

“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是鍛煉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能力的重要課程,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是幼兒教師教育技能的集中體現。《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提到“活動”一詞83次,5大領域均有涉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到“活動”76次,《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實行)》中把“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作為七項專業能力之一。為了培養學生設計活動的能力,學前教育業內人士展開了較多的探索和研究[1-3],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5大領域教法課程(幼兒園健康教育、幼兒園語言教育、幼兒園社會教育、幼兒園科學教育、幼兒園藝術教育),多數學校還專門設置了“幼兒園活動設計”。筆者分析認為,課程的整合和設計還需要下更大工夫。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差異較大

筆者分析了5所高職院?!坝變簣@活動設計”類課程的設置,比較如下:

表1 5所高職院?!坝變簣@活動設計”類課程設置的比較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

1.各院校對“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重視程度不一致,有的學校把活動設計分散到了五個領域教學中,沒有專門進行整合的過程。

2.與藝術相關的領域,設置的課時普遍較多,其他領域課程課時較少。

3.有些學校把領域教法課程設置為選修課。

(二)課程內容重復率高

筆者經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5大領域教法課程相互之間及和“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之間存在很大程度的教學內容重復。比如A學校,6門課程同時開設在第4學期,都把教學生寫教案(活動設計)當成了主要教學內容。不僅以上6門課,其他課程也以“創新”的名義讓學生寫教案,真正到了“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教學生寫活動設計的時候,發現他們已經寫過了,走進了誤區。譬如說兒童文學課程教師讓學生寫教案,他的思路一定是局限于兒童文學的,游戲課程教師讓學生寫教案,思路一定是局限于游戲的,語言教育教師讓學生寫教案,很少能顧及其他領域。這些“活動設計”實際上成了“夾生飯”,看著好像是在給“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打基礎,實際上是在地基上蓋了一層“豆腐渣工程”?!熬毴菀赘娜y”,“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老師教授課程前要先糾正學生的思路,“李逵”碰到“李鬼”,也無可奈何。有的學校把5大領域教法課改名為“**領域活動設計”,把寫教案的工作完全放在這些課程中,沒有再安排“幼兒園活動設計”這一門課。學生沒有整合的機會,并且課程之間重復率高。

(三)課程安排缺乏有序性

5大領域教法課和“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的安排,在筆者考察的5個學校里,有序性均有待加強。有的學校是6門課都放到了第4學期,加上內容重復率很高,就會存在一個現象:不同課程任課教師同時在做同一件事。學生上不同的課程,學的內容是一樣的。拿著這一門課的作業,就可以應付另一門課。更有甚者,有的學校還沒有學如何開展活動設計,譬如“兒童文學”、“游戲”等課程就讓學生寫教案,名曰“創新”,實為“刨活”?!皠撔隆钡慕Y果是不得不花費一定的時間在本來不該講“如何寫教案”的課程里講起了“教案書寫”。厚此一定薄彼,相應的,本來應該講的內容一定會受到影響。這些事情并非不可做,而是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整體設計、梳理、序化課程體系,防止各行其是,令從百口出。

(四)教學模式比較單調

大部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5大領域教法課程和活動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都比較單一,貫穿“講―寫―練”的“三段式”教學思路,老師首先照本宣科地講述本領域課程的主要內容,其次按照自己的“經驗”指導學生如何書寫教案,寫完后在班級里面模擬教學。全過程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本來應該是職業性很強的課程,跟職業接軌的內容不多;本來應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僅僅體現在“模擬課堂”,并且是低層次的模擬;本來應該是開放性很強的課程,卻做得很封閉,導致教法課很乏味。

二、簡析“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導致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存在諸多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育大環境的原因,有教師的原因,有課程體系設置的原因。

(一)教育大環境的原因

學前教育專業是師范性很強的專業。在師范教育階段,教師教育技能是最受重視的,其中包括講課,但是學生彈、唱、舞等技能的訓練基本流于形式。隨著高職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大部分學校走向了反面,放大了各種職業技能訓練的重要性,反而教師教育技能出現了弱化,導致有些學校的畢業生到了幼兒園能彈能跳,但是不會組織幼兒園教育活動。

高職教育提倡教學改革朝著職業化發展,課程設計要體現職業性,所以任課教師不約而同地很自覺地把“寫教案”當成了課程主要內容之一。

(二)教師的原因

教師對幼兒園實際工作不熟悉,包括寫教案和模擬課堂,主要的憑借是“想當然”。一些師范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把學科教育的方法技巧很“自然”地嫁接到了這門課里,至于是否適合幼兒教師卻不考慮。和幼兒園教育工作脫節,導致課堂“理想化”,導致老師不敢開放課堂,但任課教師還要教改,于是想當然地把“寫教案”、“模擬課堂”當成了重要工作。但是越如此,越脫節,舍本逐末。

(三)課程體系設置的原因

課程體系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安排的同一專業不同課程的學習內容和進程。一般按照由易到難,由理論到實踐的順序安排。課程內容和進程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任課教師不斷地對課程進行改革、創新之后,很可能課程間會出現一定的重復或者沖突,需要調整課程體系,使各門課程既有活力又形成合力。學前教育課程體系,尤其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重構,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4]。

三、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整合與設計的建議

(一)教學內容的整合

提高對《指南》的認識,把《指南》作為一個深化學生職業認識和能力的有力抓手,把《指南》全文作為學習內容[5]。整個課程分為學《指南》、寫教案(活動設計)、試講與說課三個模塊。5大領域教法課程和其他職業課程重點放在學習理論知識和講課兩個方面,教案書寫不做詳細講解。

(二)教學進程的重構

“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按照內容模塊,分到前3個學習,第1學期學習《指南》,通過《指南》的學習,讓學生在第一個學期就知道自己目標職業的工作內容,強化職業意識。第2學期學習教案書寫,通過教案的書寫,鍛煉學生設計教育活動的能力,為第3學期開展兒童文學、游戲等職業課程打好基礎。第3學期學習試講與說課,鍛煉學生的職業應用能力,為第4學期開設的5大領域教法課程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這樣的體系中,把“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變成了貫穿前3個學期的職業崗位課程。讓學生更早、更多接觸職業工作,同時為不同學期開設其他課程提供一個很好的教學工具和基礎。

(三)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要立足于職業性,體現實踐性,追求開放性。

1.《指南》的學習應該貫穿政策出臺的背景和當前學前教育的形勢,通過案例式的教學靈活展開,切忌變成理論知識的刻板講授。

2.教案的書寫應該引入幼兒園一線工作教師作為兼職教師,共同研討新形勢下教案書寫應該注意的問題,不再注重系統理論知識的傳授,一切從幼兒園實際工作需要出發,不盲目“嫁接”學科教學方法與技巧。

3.在試講和說課中開展多形式的實踐教學,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開展小組訓練[6][7]、幼兒園見習、幼兒園實踐3個層次的訓練。第1個階段利用小組內的訓練模擬課堂,嘗試運用項目任務式教學法[8][9],實踐場所由課內改為課外。由組長監督實施,全程錄像,老師在課內進行錄像點評。第2個階段是到幼兒園進行有生試講見習和實習。第3個階段是班內組織說課比賽。這3個階段,充分體現老師主導,學生主體,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職業工作,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耿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高專《幼兒園活動設計》課程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2(23).

[2]賀瓊.幼兒園活動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1).

[3]侯建平,秦葆麗.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優化再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13(06).

[4]葉圣軍.論學前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與重構――以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為例[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5]李天順.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班上的講話[J].學前教育研究,2012(12).

[6]周立峰.“小組合作式學習”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3(12).

[7]馬靜,袁玲俊.自主?合作?實踐――《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全程實踐教學的探索[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2013(02).

篇7

多媒體技術能使課堂教學變成一個全面開放的過程,一個全體參與的過程,一個平等合作的過程,一個自覺自主的過程幼兒園語語言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這樣一個多媒體爆炸的時代,我們到底要教給幼兒什么?現在的幼兒該怎么教?如何改變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現狀,提高教學效率成了語言教學教改的當務之急。

我們引入現代化教育技術,便能夠徹底打破傳統的封閉模式,使課堂教學變得靈活多樣,豐富多彩,更為開放,更富有創造活力。多媒體技術能使課堂教學變成一個全面開放的過程,一個全體參與的過程,一個平等合作的過程,一個自覺自主的過程。 我園是柯橋區主城區幼兒園,教育技術應當走在全區的前列,近年來,隨著教育多媒體化的發展,自2012年10月在班級多媒體設備完善情況下和在多媒體化教育的感召下,全園教師明顯感覺到:既拘謹又乏味,已經無法吸引幼兒和有效推動多媒體知識的傳輸;單調、固定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幼兒知識的掌握和個性的發展;知識的單向流動,養成幼兒被動的學習習慣,抹殺了幼兒的科學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師的權威式教學,禁錮了幼兒的思維,同時也弱化了幼兒的創新意識。因此,本課題研究立足利用幼兒園多媒體設備,摒棄一張圖片一塊黑板單調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我們的語言教學,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我園教育教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教師和幼兒在網絡媒體化時代快速成長。

一、基于多媒體的幼兒語言教學研究內容

1.落實任務,扎實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以此課題的研究為中心,組織園內教師進行就如何多媒體技術優化幼兒園語言故事、詩歌教學等專題研究和磨課活動,每個學期推出公開課,請園內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評估。在實施中,充分發揮教師群體智慧,采用團隊協作方式,展開全面的實踐探索,我們圍繞教材情況、幼兒特點作全面分析,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相互說課討論,確定何種媒體施教,研究媒體的功能優勢,探討相應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水平相對較強的教師針對教學方案的要求,收集相關的素材,精心設計、制作軟件,力求使課件符合幼兒學習特點,體現科學性、教育性、技術性、藝術性。最后以試教聽課的形式獲取反饋意見,從教學過程、方法、操作等方面觀看老師教學觀念和操作技術;從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傾聽、語言表述等方面觀看幼兒學習情況,分析討論多媒體情景的創設對幼兒學習活動帶來的幫助,經過課堂信息反饋,再次修改方案和課件,使之成為園本教材資源,并在園內推廣應用,教師們在這濃濃的集體研討氛圍中,各顯所長,各抒己見,相互學習,相互提高,逐步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育行為,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

2.挖掘功能,全面優化語言課堂教學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幼兒時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性為主。而多媒體能以它特有的優勢,為幼兒提供大量色彩鮮艷、真實、生動的感性的替代經驗,有助于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各種教育媒體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及教學功能,如能科學合理地運用它,將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此,我們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提供協商、會話的環境,幫助幼兒進行意義建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語言故事《三只蝴蝶》中,借助自制課件生動展示三只蝴蝶與三朵花,太陽公公的情景對話,讓幼兒聆聽雨的沙沙聲,感受三只蝴蝶的焦急心情,通過視聽媒體的刺激引發幼兒大膽講述的興趣。

3.自制課件,借助多媒體技術落實目標

一年兩個學期的研究嘗試,研究的目標為制作幼兒園省編教材小中大年段語言教學多媒體課件,并嘗試進行課件的有效應用。我們主要從省編教材語言教學課件園本化、課堂教學層次化二方面來確立的目標,結合省編教材中語言教學教案,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我們從教材的內容、目標進行分析,按小、中、大年段分類分段實行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逐步完善課件。

二、多媒體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角色與功能定位

多媒體技術的介入,讓幼兒的語言學習更生動、形象,它能將某些抽象的語言、詞匯具體化,將問題情景化,使之更符合幼兒的思維水平,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多媒體是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語言學習興趣的“引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的一切基礎與動力。多媒體技術的引入,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幼兒與教育媒體的互動,使之快速進入學習的意境,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富有情趣的解說,悅耳動聽,優美如詩的音樂,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栩栩如生,有助于幼兒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這種學習情緒帶來的有意注意的穩定性,更增加了幼兒學習的投入度,使幼兒視、聽、心、腦得到充分調動,媒體的刺激促使幼兒愛聽、想說、樂思,有效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例如,中班散文詩欣賞《春雨的色彩》,欣賞教學對于幼兒來說往往比較抽象,使幼兒難以理解,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后,將靜態的、平面的畫面變成動態、生動形象的情景,細雨從天空中落下來,春天的大門被徐徐打開,一朵朵美麗的鮮花盛開了,小草偷偷的從泥土中鉆出來,樹葉變綠了。在這種詩情畫意的教學氛圍中,幼兒的注意力更集中,興趣更濃厚,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從音樂中獲得審美享受。

2.多媒體是創設語言情境,優化語言訓練效果的重要載體

多媒體所創造的美妙的教學情境,可集中顯現出時空變幻的流動美、視聽兼備的立體美、景色物態的色彩美、語言表達的音韻美、師生關系的和諧美。

比如:《螃蟹小裁縫》讓幼兒認識螃蟹的各種形態,了解螃蟹的生活習性,以及在大鉗子鉗水草的方法,螃蟹通過故事中的情節讓幼兒理解故事,螃蟹的整體形象就在幼兒意識中形成,及大增強了教學的密度,節省了教學時間,減輕了幼兒學習時的負擔,優化了教學效果。多媒體計算機具有靈活、隨意的界面交換功能,教師可以讓顯示屏上的畫面和存貯的聲音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主動調控、快捷的交換,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錄音、錄像機因倒回播放而中斷教學使幼兒注意力分散、影響幼兒思維等弊端的發生,這就可以使教師能更主動地控制教學過程,進而增強教學效果。

3.多媒體是培養發散性思維,提高了幼兒的語言創新能力的工具

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提供協商、會話的環境,幫助幼兒進行意義建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在發展幼兒語言同時,不僅注重培養幼兒敢于產生疑問、樂意發表自己觀點、不受固定模式約束的能力,還經常鼓勵幼兒學會大膽猜想、判斷,發展其創造力。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的介入,以聲音、圖像等多種表達形式,根據教學需要,適時定格,設置疑問,引起幼兒語言學習中的思辨。

如:為什么紅花姐姐只讓紅蝴蝶進來?三只蝴蝶為什么一起飛走了?如果太陽公公沒有出來幫忙,三只蝴蝶該怎么辦?……問題情景的設置,幼兒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情景資源中,發散想象,預測、猜想事情可能的結果,大大增加了幼兒思維的興趣和想象、創造的空間。幼兒的思維在多媒體課件的碰撞和交互中大膽創想,各抒其見,積極爭論,發表著自己精彩的演說。多媒體課件的介入,讓幼兒帶著疑問去學、去思、去探索,提示幼兒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考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通過設疑、猜想、解難,孩子們思維活躍了,語言也得到了操練。

三、小結

經過一年多的認真學習研究,努力實踐與反思,我的課題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由于我踏踏實實開展課題活動工作,認認真真進行反思,并和參與人張飛仙老師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級各類課件比賽,得到了家長老師們一致好評和主管領導的肯定。

1.本人多媒體技術素養得到有效的發展提高,會熟練地應用計算機工具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并能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并將計算機和網絡作為自己教和幼兒學的工具,幼兒的信息素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2.園內教師通過《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幼兒園故事教學》、《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幼兒園詩歌教學更有效》等專題研討和多媒體語言教學公開課活動,使得幼兒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有了新的變化,幼兒的主體特征凸現,動手欲望加大,創新意識增強,達到較之以往更高的學習水平。

篇8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 職業語言 培養

【基金項目】國家一般課題“幼兒教師職業準入標準研究”(BHA110056)論文。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199-02

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之間流暢的語言交流,是幼兒園教師職業活動的重要前提基礎,也是幼兒園教師職業準入標準中不可缺少的一點。為此,我們提出“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及其培養”方面的子課題。

一、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概說

1.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范疇

顧名思義,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就是幼兒園教師在職業活動中所運用的語言。把握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這一概念,必須明確以下三點:一是運用語言的主體是幼兒園教師,嚴格意義上是指獲取了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人員,雖然有獲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人員可能沒有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但在獲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過程中,掌握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是其基本要求; 二是語言的運用基本限定在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領域,非幼兒園教師職業領域使用這一語言,一般視作雷同看待; 三是語言的運用圍繞著幼兒教育這一宗旨展開,脫離幼兒教育這一宗旨運用了與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同類語言,不納入我們的研究范圍。于是,我們所說的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是指幼兒園教師為著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所運用的語言之總和。

2.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特征

社會上任何一門職業,都有它的專業術語或“行話”,各職業領域里的專業術語或“行話”,是各職業語言的體現。幼兒園教師作為一種社會職業,自然也有它的專業術語或“行話”。然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術語和“行話”,不同于其它專業領域。表現在:一是幼兒園教師的職業活動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類幼體,他的工作是引導和促進,不直接生產產品或診斷與改善現狀,他需要懂得從事教育活動的專業術語和“行話”。再就是,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性質,是把人類社會生存對人類幼體的要求傳輸給幼兒個體,并希望形成幼兒個體身心品質的活動;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把自己融入到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去,起感化、表率、導引等作用;而要達到這一點,極為重要的前提就是幼兒園教師能夠與幼兒進行交流。綜上所述,教育性與兒童化是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兩大特性。下面,我們就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中體現這兩大特性的基本要求作一簡述:

(1)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教育性要求

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教育性特征,是指幼兒園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運用的語言,必須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必須有利于幼兒發育成長,必須對幼兒的言行改善有影響、有幫助,具有啟發、引導、促進、向善等功能。具備這一特征的語言表現如下:

①充滿教育性。充滿教育性是指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里蘊涵的對幼兒的教育影響作用。例如:芳芳早晨跟隨奶奶入園。她的班主任與她對話:

“芳芳,來得早??!”班主任說。

芳芳:“奶奶送我來的?!?/p>

“奶奶對你真好!”

芳芳沒有回答,只是微笑著,望望老師,又望望奶奶。

班主任老師:“奶奶天天起這么早送你上幼兒園,你長大了怎么報答奶奶?”

“我扶著奶奶走路,給奶奶買個拐杖?!薄?/p>

這樣的語言是充滿教育性的語言。大凡教育性語言,一般都具有通俗易懂、啟發引導、便于模仿、循序漸進、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等特性,從而有利于教育對象的身心健康和發育成長,有利于教育對象的社會化。

②成人化與幼兒化相結合。在幼兒園里,通行著兩種不同層次的語言:一是成人化語言,在幼兒園家長、教師及所有來園成人中流行;另一種是幼兒化語言,在幼兒之間流行。成人化語言與幼兒化語言之間存在很大差別。

例如:某幼兒說“‘來(lai)來’來了”],成人話則是“奶(nai)奶來了”,幼兒發音不符合普通話發音標準。

又如:一個6歲孩子讓媽媽聽他閉著嘴時如何說話,并說:“你什么也聽不見?!庇终f“我只用舌頭說話,那就什么也聽不見?!睂ΜF象理解不深,不能反應現象的本質。

顯然,成人化語言無論從那個方面比較,都優于幼兒化語言。幼兒化語言有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處,社會需要高層次的成人化語言,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任務就是教會幼兒使用成人化語言。所以,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教育性的另一個表現是成人化語言與幼兒化語言的有機融合。這是幼兒園教師為達到幼兒完成從幼兒化語言向成人化語言過渡的目標,從幼兒化語言出發,引導幼兒在語言表達上向成人化語言過渡的既必要又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或者說,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既有成人的特點,又有幼兒的特點,并把兩者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成人化與幼兒化相結合,是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教育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現。試想,如果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展開語言交流,一方說成人話,一方說幼兒話,遇到不相通之處,便要在音與義上發生甚至是嚴重的阻隔,這樣能交流嗎?

③教育活動的專屬術語,如教案、講臺、老師、同學、課本、作業、教室、課表、上課、下課、入園、靜園、等等。

(2)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兒童化要求

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兒童化特征,是指幼兒園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運用的語言,符合幼兒期兒童身心發展特征,符合幼兒期兒童認知理解水平,有利于幼兒記憶,有利于幼兒思維。簡而言之,就是幼兒園教師說話,兒童能夠聽懂、能夠理解其含義。這樣的語言應該體現:

①“形音義”順序。人類對于任一陌生語言現象的確認,只要我們仔細考察,都是遵循著“形音義”順序特征的。即看到某一事物,先用“音”來確認,再以“義”來確認。幼兒由于年齡小,語言經驗少,語言學習中出現的每一語言對象,對他都是陌生的。那么,幼兒學會和掌握一種新的語言現象,自然也是遵循著這一規律的。

例如:某幼兒園教師拿了一支粉筆,問幼兒:“這是什么?”幼兒不識,只是看,不回答。教師接著說:“這是一支粉筆?!庇變簩W著說:“粉筆?!崩蠋熡终f:“粉筆是用來在黑板上寫字的。”幼兒學說:“粉筆是用來寫字的?!?/p>

又如:某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國”,問幼兒:“這是什么字?”幼兒搖搖頭,表示不認識。老師說:“大家仔細看著這個字上的拼音,拼讀一下。”于是,幼兒拼讀起來:guoguo,讀guo字。老師又說:“什么‘國’? ‘中國’的‘國’?!庇變簩W說:“‘中國’的‘國’?!?/p>

所以,幼兒園老師的職業語言應該有“形音義”的表述順序:對于陌生的語言現象,語言表述應該是“形音義”;對于已知的語言現象,語言表述可以是“形音義”,也可以是“音形義”,還可以是“義音形”或“義形音”……。 總之,根據具體情境和最佳教學效果而定。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幼兒對人類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②語法遞補?!跋葘嵲~后虛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數詞連詞、介詞、助詞、語氣詞”,這不僅是幼兒對各詞類的掌握順序,而且也包含著幼兒對于詞類掌握的年齡特征;所以,當幼兒還沒有完全掌握全部詞類時,語言表達中經常會出現語句不完整現象,這需要老師給予補全,使其成為完整句。但是,補全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漸趨性地補全。由單詞句向完整句發展,由簡單句向復合句發展,既是幼兒語言中語法素質發展趨勢,也是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兒童化的表述要求。至于什么情景、什么對象使用單詞句、完整句、簡單句、復合句,當由幼兒園教師靈活選擇運用。

③口語中心。人類的語言交流分為口頭語言交流和書面語言交流兩種,一般來說,即使是成年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使用口語交流,更何況語言發展不成熟的幼兒。另一方面,幼兒期兒童使用書面語往往受身體發育、心理發展及社會因素諸多方面的局限,所以使用局面語的條件相當欠缺,幼兒在平時生活、學習與社會交際中一般都是使用口語。于是,口語理應成為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主體結構。當然,使用口語交流,有時也必須伴隨有其它語言形式,幫助交流對象理解語言。比如,對話時,或伴有手勢語,或伴有身段語,或伴有表情語、等等。這些也應該融合在幼兒園教師的職業語言中??傊?,凡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育成長的語言形式,都應納入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范疇之內。

④層次化。處于幼稚期的人類個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變化較大,不同年齡的兒童,發音器官的完善程度與發音能力的大小,感知注意、理解記憶、思維想象、情感意志、個性等方面的特征,參與了解社會的程度,等等都具有層次差別。正因為如此,幼兒園設有小班、中班、大班,甚至于學前班。如果忽視這些差別,對大、中、小班幼兒一個樣,幼兒期兒童的語言能力便不會進步,會永久停留在初始教育水平上,從而影響幼兒身心發展進步。所以,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必須體現層次化。或者說,面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層層遞進的。

⑤動態與情景相結合。3-6歲兒童的思維處于由動作思維向形象思維過渡階段,其記憶方面表現出遺忘率高的特征,所以,這一年齡段兒童的語言,大都具有動態感和情景性特征。往往是說出口的話,與當時的運動狀態、情境狀態密切相關,一旦離開這種情景、不做這種運動,立馬忘記。所以與幼兒對話,必須要與此情此景掛鉤,否則對話有時難以進行。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必須是動態與情景相結合的語言,與幼兒的語言思維實際相宜。

⑥幻想與現實相結合。3-6歲兒童的語言,是他自己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和理解,而幼兒往往善于幻想,想的說的總是與現實相差一大截。例如:某幼兒與外地打工媽媽手機對話。幼兒說:“媽媽,你在哪里?我想你?!眿寢專骸皩氊?,媽媽在外面打工。在家要聽奶奶的話?!庇變嚎拗f:“我要到你那里去?!薄皩氊?,媽媽隔你很遠,你來不了。”“我能來,我坐電話來。” ……幼兒園教師負有引導幼兒從幻想回到現實中來的任務,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也必須包含幻想與現實相結合的特性。就是說,幼兒園老師有時也不得不隨和著幼兒,說一些不切實際、不著邊際的話,然后慢慢引導幼兒回到現實中來。因為只有這樣,幼兒才會信任你,與你展開語言交流。

上述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特征,是我們的不完善認識,但這可以拋磚引玉。

3.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內容

我們認為,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內容,包含兩大方面,一是教育性語言,二是幼兒化語言。就教育性語言角度,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包括教育活動性語言(準備性語言、過程性語言、結束性語言等),教育情境性語言(生活情境語言、教學情境語言、交際情境語言等),教育探索性語言(疑問性語言、肯定性語言、否定性語言、預示性語言等)三大類。就幼兒化語言角度,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就是成人語言與幼兒年齡特征語言有機融合的語言。成人語言無須贅述;幼兒年齡特征語,是指幼兒期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表現出來的與年齡特征相適應的幼兒語言。那么以此角度來闡述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內容,則包含小班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中班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大班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乃至學前班教師職業語言。

二、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培養

1.現行培養中的缺陷

我國現行的不論何種形式的對于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培養,主要表現為:一是普通話訓練與測試,這反映的是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發音培養;二是《大學語文》課程,反映了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成人化方面的要求;三是《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與語言、健康、科學、藝術、社會五大領域教育活動課程,反映了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教育性特征方面的部分要求;四是《幼兒文學》課程,讓幼兒園教師了解各類幼兒語言文學作品,里面包含了對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兒童化方面的部分要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短訓班、講座內容也與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培養掛鉤??傊?,這樣的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培養卻是既不系統也不專業,有時甚至是不落實的泛泛而論,沒有培養實效。

2.我們設想的培養方式

①以《大學語文》類課程強化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成人語言部分的培養;

②以《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和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五大領域教育教學活動課程系統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教育性部分的培養;

③以《幼兒文學》課程為龍頭,配套一批幼兒文學作品分類選讀,加強幼兒園教師對其職業語言兒童化部分的了解;

④增添《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幼兒語言學》、《幼兒語言作品創編》等一類課程加強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的實訓。

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是人類語言科學的一部分,是促進人類幼體健康發育成長的需要,我們不能等閑視之。幼兒園教師學習、掌握和使用幼兒園教師職業語言,既是人類幼體發育成長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幼兒園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還是有志于幼兒園教育事業的教師個人成長的必須要求。我們作此研討,必定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李利峰、胡曉梅:關于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文獻綜述 《教育教學研究》2008年4月號下旬刊

[3]陳志超、曾紅:美國幼兒教師任職資格標準《學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4]羅艷、姚利民:教師資格認證略論《煤炭高等教育》第24卷第4期,2006年7月

[5]《幼兒園工作規程》(1996年3月9日國家教委令第25號)

篇9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師;教學技能;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136-01

由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幼兒教育也面臨著信息化的要求,幼兒教師在教學上應有成熟的教學技能技巧,她們不僅是知識的啟蒙者還是幼兒心靈世界的開拓者,如何把信息技術整合于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學之中,使教學方式活潑有效,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自主學習、游戲、實踐等能力的培養,來適應當今知識量飛速增長和知識日益更新的速度。提高幼兒社會化水平,拓展幼兒認知的新領域,為他們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必須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技能水平,可從這幾方面在信息技術上加以提高:

一、E網無際提升了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

傳統的幼兒活動就是教師根據幼兒畫冊,特別是科學和社會活動,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簡單的幾幅圖畫,很難使幼兒開闊視野、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怎樣迎接信息技術時代的挑戰,在E路上攀登,利用E網上無窮的知識來豐富教師教學中的缺陷呢?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課堂的教學的模式,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備好、上好每一堂課,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可以對網上的資料進行修改、補充、設計出符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技能專業的發展。

二、輕而E舉轉變了幼兒教師的教學行為。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幼兒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創造出形象、生動、逼真的情景,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展示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討論、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然后再通過課堂實錄反思,集體討論、評析。做到一堂課“磨你千遍也不厭倦”的執著來給幼兒創造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如:中班語言教學《春節里的快樂事》時,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手段,采取幼兒喜歡的課件開展活動,在引導幼兒有序觀察圖面的同時,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幼兒大膽地觀看教師在春節廟會上錄制的錄像,讓幼兒猜想春節廟會上會有什么快樂的事情發生,并嘗試用比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然后給教師的錄像配音。最后讓幼兒表演自己在春節里快樂的事情,教師同時借助表演的形式,讓幼兒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家鄉春節里發生的樂事,通過即興表演發展幼兒的表達和表現能力,使幼兒能融入角色,獲得語言發展的機會。

三、E境深遠加深了幼兒教師對教育創新的理解。

信息技術及文字、圖畫、聲音、動畫、視頻等于一體,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化,給幼兒創造了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師要結合課堂具體情境和幼兒的興趣來記性發揮,幫助幼兒獲得周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在活動中要注重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E道爭鳴架構了幼兒教師反思的平臺。

網絡為我們敞開了一扇大門,而QQ卻是人們最廣泛使用的一種聊天工具,我園幼兒教師在“學員俱樂部”這個QQ群中,我們借助網絡這個舞臺,利用“群聊”這個功能在網上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它架構了跨越時空的信息技術環境,使幼兒教師相互學習、切磋知識。在這個小天地中,我們每月按時寫出教學中的教學反思、案例、教學隨筆、學習心得、文學沙龍等,傳到這個QQ群中,讓大家都來參與品論,從中不斷完善教學設計,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如在研討我園青年教師科學活動《好玩的紙》時,首先是評價這個活動的教案和教師的反思過程,全體幼兒教師在網絡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找出活動中的亮點和不足;然后吸取教師們的意見,在活動教案改后的基礎上,從教學的方式方法上找出再優化的地方,這對提高青年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過交流、溝通、尋求領導的幫助,在網絡上營造了一種交流反思的良好氛圍,使交流、反思突破了個人的小圈子,聚集創造了很多閃亮的智慧,這就是E道爭鳴帶來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們不“圈養”我們的思想,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自己迅速地成長起來。美國的心理學家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是:經驗+反思=成長。網絡是提升教師反思的一條捷徑,它能促進教師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學習結合起來,不斷自我調整,獲得持續專業成長。

五、E彩紛呈促進了幼兒教幼同成長。

信息技術與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有機結合,使幼兒教師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幼兒教師利用她們智慧的對話,與幼兒心靈的交流,帶領幼兒去思考、創造,讓幼兒體驗成長的歡樂。如:我園利用網絡上提供的教學資源,改變我們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這在上學期的課件制作比賽中尤為突出,比賽前我們克服困難收集素材,利用word、powerpoint、下載flash等制作動畫及設計版面的美觀等,課件在全市的展示成果中,我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回到園里我們匯報收獲,教師間交流心得,這和我們日常在網絡上查找資料學習是分不開的,我們利用網絡拓寬了我們的知識面,提高了綜合運用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利用網絡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正是由于信息技術介入到我們幼兒園的五大領域中,幼兒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才得到了發展,自由發展的空間才得到了擴大。這也給幼兒帶來了心靈的愉悅、生活的樂趣、感官上的享受,他們在信息技術下學會了傾聽、交流、尊重,同時還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E網情深,網絡在幼兒教師的教學技能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活動中,信息技術將幼兒帶進了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景之中,使幼兒感官接受刺激,發展思維能力,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幼兒探索的欲望。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是為幼兒和教師創造了一個現代化的生存環境,在信息技術下,幼兒教師教學技能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使幼兒教師成為一名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順暢教學,使幼兒從中獲取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為幼兒提供一個能夠創造性地生活、學習和發展的環境。

篇10

關鍵詞: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就業導向;課程設計

學前教育專業是我校的品牌專業,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多年來,結合用人單位對培養人才的要求,以及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實際,我們從培養目標、培養要求以及課程體系、人才測評體系、教育實習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實踐和積極探索,并初見成效。

一、提出了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

提出綜合能力培養要求,既是實現我校學前教育師范生教師職業目標的要求,也是培養學前教育師范生就業、創業和持續發展的需要。基于此,我校對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幾項極具針對性與操作性的要求,具體體現在學前教育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學前教育師范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學前教育師范生的社會活動能力。

學前教育師范生的教學能力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關鍵能力,包括幼兒園環境創設、教育教學監控和應變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家長工作等多項內容;學前教育師范生的藝術表現能力是指彈(琴)、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編(兒歌、簡單的舞曲)、制(作手工)等方面的實施操作能力。學前教育師范生的社會活動能力是指學前教育師范生適應社會、促進職場發展的能力,其培養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操作性。

二、規范了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

我校開辦師范專業教育已經30余年,為社會輸送大量師范教育專業人才的同時積累了較豐富的職業能力培養經驗。我校于2005年成為湖南省15所幼兒教師培養基地之一,2008年學校掛牌“永州市大專層次小學、幼兒教師培養基地”。旨在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有關幼兒教育的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及專業理論知識的人才。掌握從事幼兒園教學工作的有關教學方法、編寫教案等專業理論知識。掌握進行教學工作所必需的音樂、美術、舞蹈、鍵盤、口語等幼兒老師五項基本功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的能力。具備一定的音樂、舞蹈、鍵盤、口語、美術五項幼兒教師基本技能,掌握保教技能、演示技能、操作技能、音樂技能、繪畫技能、制作技能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幼兒園教育、保育工作人員。

三、明確了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內容

根據幼兒教師職業能力新要求和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現狀,在實踐探索中,我們明確了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內容,提出了幼兒教師“四段”漸進式職業能力培養模式,即學習成型段、技能過級段、異地教育段、頂崗實習段,以尋求農村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構建了幼兒教師職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強調“三基”教學,即基本理論教學、基本技能教學、基本素質教學,不斷提升其專業能力和培養農村幼兒教師從事“五大領域”(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的教學與設計能力。

四、形成了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人才測評體系

我校學前教育師范生大部分基礎差,學習能力欠佳,學習習慣不好,因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學前教育師范生評價機制,使得學前教育師范生適應新形勢下學前教育的要求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中,我們注重評價的作用,特別是重視自我評價的作用,建立了公平的、規范的評價操作體系,讓學生對評價產生更多的信任,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同時探索出多種途徑用于學前教育師范生綜合素質評價,如:自我反思、家長評價、實習教學成果評價、績效考評法、檔案成長評價法等,這些評價方法激勵學前教育師范生全面發展,為教學工作起到鑒定、診斷、改進、導向的作用,為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據。

五、建立了以職場訓練為主體的教育實習體系

教育實習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師范生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的操作技能,而職場訓練的主要目的則不僅在于幫助師范生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技能,而且在于幫助師范生全面把握職場中的教師職業。因此,學前教育師范生的教育實習必須在開放的職場中得到實際訓練。

1.完善學前教育師范生實習實訓制度基地

積極開展與幼兒園的合作交流。近年來我校已與十多所幼兒園建成合作關系穩定的學前教育師范生實習基地,一方面,合作幼兒園可以為我校培養幼兒教師提供教育實踐經驗的指導,促進我校進行教育教學和課程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在實踐中改進本專業的教學和管理,促進幼兒教育專業的發展。

2.推行觀察性實習實訓

如開設學前健康教育、心理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教育期間,每周安排一定時間的見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幼兒園,了解兒童的身心特點,深化認識能力的提高;職場訓練的重要目標,是幫助學前教育師范生做好入職準備。為此,我校定期安排了假期社會調查、教育咨詢、辦臨時寄托班等活動;邀請幼兒園資深教師來我校講學并提供實習指導。這樣一來,可以促進我校幼兒教育專業發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實習幼兒園具備的經驗優勢,促進教育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結合,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教育的認識,逐步促進學生教育信念的形成。

3.安排學前教育師范生到實習基地頂崗實習,進行角色扮演

為了將職業能力培訓活動貫穿整個三年的學習過程中,我校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了學生分批到實習基地頂崗實習進行角色扮演,以加強學生的師范技能訓練。實際上,組織學生深入幼兒教學課堂進行教育觀摩和見習活動,使學生了解幼兒教學現狀,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學前教育師范生在畢業前進行實習,是一種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實習成敗和職業能力的達成度。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實習的管理與指導工作。

我校近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千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多年的實踐讓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初步形成了“四段”漸進培養模式。我們培養學前教育師范生的職業能力,要實實在在地創建條件,讓學生在各項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與提高。要重視培養和造就一支有能力、有熱情、有方法,并熱愛幼兒教育且能深入幼兒園并與幼兒園保持聯系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李 玉.由“幼師生職業能力培養”討論課引發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