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0 16:57: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培訓成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 聆聽了專家的講座,耳目一新。
本次培訓專家講的都很好,很實用,讓我感受到,我們要利用多渠道進行學習,我們要適應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新的學習方式的變革,在向專家學習的同時,也要向社會學習、向同行學習,更應該向幼兒學習;我們需要專家的指導學習,需要向同行們借鑒學習,也需要放低姿態,用幼兒的眼光與思維去關心愛護他們,創設適合他們的學習環境,設計合理學習活動;強化幼兒主體,教師引導的教育觀;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尊重他們,保護和發現他們的創新意識
二、 同行交流,共同成長。
我們商州區幼兒園本次參加培訓的40多名教師都很積極,大家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相互交流討論,共同成長,在大家的帶動下,我自己學的更有勁了,人常說自己臉上的黑自己看不到,因此在培訓中我抱著虛心的態度積極向前輩們學習取經,以便于我更快的成長。再次感謝本次培訓,為我提供了這次學習的機會。我會抓住最后的時間,積極認真的完成作業。
三、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注意的問題。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將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幼兒學習興趣為目標,正確引導幼兒學習。
二、善于觀察,做好幼兒的支持者。
三、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幼兒的合作者。
篇2
摘要:員工培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于企業長期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員工培訓體系建立的指導思想與培訓工作的開展策略,希望能為企業培訓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培訓體系 員工激勵 按需培訓
一、員工培訓體系建立的指導思想
企業員工培訓體系的建立要堅持總體指導原則,一切從有利于企業近期目標、長遠目標的角度出發,完善現有人才激勵管理體系,以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提升全員綜合素質。培訓體系的建立要做到針對性培訓、按需培訓,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個人進步的雙贏,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服務。
員工培訓體系建立后要抓好各項培訓工作的落實情況,管理重點放在員工知識與技能更新培訓與提高上,遵循按需培訓方針,做到結合企業實際與員工情況實施針對性培訓,并對培訓情況與目標進行落實,后續做好培訓成果的評價與總結。培訓管理工作中從知識與技能入手提升員工個人素質,要注意培訓三大要素知識、技能與態度的全面培養,讓員工在熟悉操作技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改變自身的工作心態,以更加積極、負責任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驗證自身所學知識,鍛煉自身所學技能,在認真負責的心態中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
在培訓工作實施中,還要注意及時對培訓成果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是為了評估員工培訓成績和培訓績效,另一方面也是通過總結評價及時發現員工新的培訓需求,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進與完善,可找出培訓目標與現實培訓工作之間的差距,從而提升培訓課程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對于企業培訓體系的完善有積極意義。
二、建立員工培訓體系的開展策略
員工培訓體系的建立要在上述指導思想下進行,從多個方面入手,落實培訓實踐,評估培訓成果,推動企業培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真正做到按需培訓與全面培訓,提升企業員工素質,服務自身進步與發展。
完善培訓體系時要注意體系運轉安排與準則包管。培訓體系的運轉需要制度保駕護航,因此對于各項規定準則要做到清晰明確且積極落實,從培訓內容、培訓目標、培訓方式、培訓負責人、培訓方案、培訓評估等多個角度入手進行完善,圍繞企業發展目標展開員工培訓課程,從而確保培訓真正做到言之有物,真正為員工提供進步資本,實現其知識、能力與態度三方面的進步,讓員工將所學真正轉化為服務企業的各種資本,推動企業管理與生產方面的高效運轉,在企業經濟價值實現的過程中也展現個人的自我價值。
培訓體系的完善與建立還要配合強有力的執行力來貫徹落實,發揮員工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對培訓的認可度和信任度,真正落實到自己身上,從而避免形式主義的老路。在評估中一方面要對培訓課程的實施執行進行全程監督核查,一方面要對參與人員的培訓成果進行考核監督,從而確保培訓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到位。
完善培訓體系的過程中,在積極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還要將企業內部崗位職責、崗位技能需求清晰明確地傳遞給員工,讓他們明晰自身的職業知識與技能需求,在培訓學習中做到心中有數,事半功倍,從而熟練掌握職業知識與技能,提升個人整體素質,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員工績效,應對企業發展中的各項問題與挑戰,從行為、認知、技術、紀律、責任心等多個角度把握本職業需求,真正在培訓中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的雙贏,完成企業發展目標。
培訓體系建立后,還需要注意后續維護工作。對于企業而言,要建立長效的后備人才培養通道,通過交流鼓勵員工不斷提升自己,積極上進,實現個人價值目標,將個人的進步最終轉化為企業進步的力量。企業在后備通道建設方面,要盡量做到量體裁衣,從管理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等多個門類出發,建立專門通道,讓員工可根據自身努力目標謀求適合自身的發展通道,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加強企業與優秀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這種良性的互動實現雙方的共同進步。
培訓后續工作培訓成果的總結與評估是盡可能發揮培訓價值的另一大要點。企業要制定明確的考核機制,對員工個人知識、能力進步情況進行評估,可通過運用積分卡制度來增強員工對自身進步的認知與感悟,及時總結受訓情況,并將其列為重要績效內容,保證培訓成果考核的及時性和功效性,從而為企業發展管理服務。態度評估可通過培訓長效跟蹤機制實現,通過長期考察評估員工崗位表現了解其工作態度,及時了解其工作缺陷及進步,為后續培訓工作提供參考,方便下一階段培訓計劃的制定,形成長效模式,服務企業發展。
綜上所述,企業員工培訓體系的完善與建立要在遵循指導思想的基礎上,從培訓制度、內容、方法、執行力、考核、評估等多個方面入手,做到全面培訓與按需培訓,真正實現企業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雙贏,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墨晗.我國企業物流金融研究[J].財經研究,2010(2)
篇3
培訓方法不應存在于培訓師的喜好之中,而要基于學員的學習需求,顧及學員所在學校發展需要,遵循成人學習規律,結合培訓內容類型探尋培訓模式。
(一)以例釋理
同伴的經驗能增加學員對新知的認可度。培訓教師通過案例教學進行新知識、新觀點的傳授,比以本為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教學方式更利于讓學員接受。培訓教師做為引導者,給出一個案例,引導學員自主合作探討,通過思維碰撞,共同尋求知識新規律,并在學員討論基礎上引導其總結新知、完善體系、上升理論。以例釋理學習方式的起點是學員自我分析、自我探尋、自我推理,終點是學員自我歸納、自我尋求結論。這種方式有利于其觀念的轉變,促使其創新人格的生成和專業素質的提高。
(二)以研促學
讓同一層次、同一類別,并有統一觀點、統一目標的職業教育教師承擔省市級課題研究,能使培訓時間更靈活、培訓內容更深入、培訓結果更實效。在培訓中,課題研究是凝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的一項任務,受訓者在任務中溝通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培訓任務必須通過正式的結題程序,結題的壓力促使學員不得不對原有的理念進行批判性反思,重組知識,以便得出改進教育方式的新觀點。做為課題參與者,將課題成果在實踐教學中驗證、運用推廣是他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驗證的過程就是學員自覺將成果內化的過程。
(三)以境啟智
有效學習需要學員“聽、看、做”等多感官同時參與,讓理論和技能在真實情境中訓練和驗證。在各級有關職業教師培訓文件中,均要求培訓學員在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但在現實職師培訓中,企業對職師培訓積極性不高,高校和企業培訓目的脫節。創建模擬現代企業,將企業要素融入模擬企業平臺,是現代職業教師培訓模式探究的新突破。職業教師在培訓中可通過模擬現代企業親身體驗企業生產,感知企業文化,熟知企業知識,強化企業技能,樹立企業意識,預知企業發展。如柳州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建成的全國首家高仿真先進制造模擬工廠,完全能滿足職業教師了解現代工廠所有管理、生產要素,使培訓不需要依托企業就能達到以境啟智的效果。
(四)以用促變
在職教培訓中,承接產品加工,參與企業開發項目、企業托管、頂崗掛職等形式能使教師在實際生產中學習、提高。在實際運用中感知企業文化、豐富企業經驗,不僅訓練了職業教師熟知企業各種技能,還在職業教師過硬的技能基礎上訓練其創新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分析總結能力、運用能力以及統籌管理的能力,從而改變教學內容,使其更貼近企業需求。
(五)以終為始
培訓除了關注學員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果外,更深層次目標是強調學員把所學知識和技能加工、內化提升并轉化為工作方式。終極目標是學員的行為改變影響到所在學校及單位同事,并在一定程度促使學校教學質量、同事工作方式產生改變。因此,培訓結束是學員學習成果內化的開始;是學員將知識轉化,付諸行動的開始;是學員所在學校教學改革轉折點的開始。
二、總結
篇4
關鍵詞:培訓;培養;專業技術人員
一、專業技術人員存在問題
(一)現場經驗不足,處理復雜情況能力有待提升
近兩年公司強化人才強企戰略,青年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大,提拔調整頻繁,多人提拔到管理崗位上,其余資歷老一點的優秀青年技術員也都在重點崗位上,另外,公司近幾年選派了較大比例的優秀大學生開拓海外市場,現在國內鉆井隊中,僅有5名工程師是2008年以前分配的,其中有2人是中專生,其余井隊的主要技術員是2010年分配的大學生,技術人員出現了斷層,工作時間短,導致工作經驗嚴重不足,遇到復雜情況不能及時處理。
(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綜合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公司開展“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活動以來,很好的激發了一線技術人員創新積極性,2009年至今共收集技術創新成果400余篇,從論文上報數量上看,是逐年遞增的,從論文質量上看,是不斷提高的。但是,通過對上報的技術創新成果綜合分析,技術人員仍然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技術人員創新意識還有待提高,根據《技術創新管理規定》技術人員每季度應上報創新成果,但實際上每次評審前都需要辦公室一再督促提醒,二是技術人員創新思路還不清晰,多數上報的技術創新成果是對口井、鉆井工藝的總結,技術創新首先就是在于對已有的技術進行全面分析、梳理的基礎上。三是技術人員的綜合技術水平有待加強。通過一年的技術工作分析,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在技術監控上還有盲點,在技術措施的執行上還有欠缺,導致技術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問題。
(三)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有待加強
主要表現為四方面:1.業務理論學習意識不強。公司利用一切機會組織技術培訓班,致力于提升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但是專業技術理論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主要還是要依靠平時的學習積累,部分技術人員忽視了日常的學習,主要體現在技術比武時,多數人員理論考試成績不理想。2.實踐操作能力不強。部分技術人員因為個人懈怠或者是隊上不敢放手讓技術人員操作練習等原因,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較差,明明是都學過的知識,遇到實際復雜情況就慌了手腳,不能及時有效處理。3.忽視文化學習,導致文字總結能力不強。主要體現在上報的論文寫作水平較差,從論文的格式、排版、文字的組織、公式的編寫、表格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另一方面,不注重文字寫作能力學習,導致上報的述職報告、工作總結等材料,水平較差。4.協調溝通能力不強,部分技術人員會出現與井隊正副職或者職工因溝通不良出現各種矛盾,以致出現工作積極性下降,甚至消極怠工或者粗暴對抗的現象。
二、主要措施
(一)調整技術人員職能分工,改進培訓方法
要求工程師24小時住井,強化技術措施的執行,由技術辦公室安排住井工程師兼職導師,帶領技術人員學習對復雜情況的處理,并對每一次處理情況認真撰寫總結。充分利用QQ群,電子郵箱等網絡工具,由技術辦公室每周帶領技術人員學習1個案例,主要分析公司在鉆井過程中遇到的復雜情況、出現過的技術事故等,同時,大家可以及時交流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技術人員可以把遇到的問題發送到QQ群討論,或者發送給主管師,由主管師進行解答。每季度生產例會后組織1次考試,考試內容以本季度發送的復雜情況處理為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法,組織技術人員到相關單位學習,到管具公司學習各種接頭、工具的使用,到地質公司學習地層的分析、特點,到測井公司學習看圖,到定向井公司學習定向知識,增強職工的實踐能力,防止紙上談兵。請相關專家來公司授課,重點講授鉆井新工藝、新技術,開拓思路,提高能力。每個季度組織工程師短期培訓班,由技術辦公室有針對性的就一個課題進行講解,著重講解區域鉆井技術、特殊工藝井技術、新工藝、新技術或者為技術人員解疑答惑、組織交流座談。每次技術例會要求工程師將問題寫在紙上上交技術辦公室,由鉆井主管師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講解。
(二)充分利用“技術人才團隊創新工作室”
不斷優化技術人才創新工作環境,建立完善技術人才團隊創新的長效機制,依托創新工作室,加大重點課題、施工難題的技術攻關力度,保證月度有課題立項、季度有創新成果、半年有評比展示、年度有成果轉化,切實把創新工作室建設成技術交流的平臺。通過組織上報成果人員參加不定期技術研討會、季度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會、月度總結會等形式,激發大家的創新意識,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圍繞專業技術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課題攻關、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等創新創效活動,通過工作室開放學習、網絡平臺交流等形式,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創新發展。加大工程師輪崗鍛煉的力度,建立工程師輪崗鍛煉的長效機制,促進工程師輪崗的合理流動,工程技術員交流掛職每次可2-3人,每次掛職3個月。掛職期間,督促工程師多跑、多看、勤學、苦練,培養工程師博聞、善問、敏思、勤學的素養,引導工程師有意識的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和正確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形成創新的思路,成為創新的人才。
篇5
影響和制約企業教育培訓控制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培訓理念的制約
1.對培訓投入的認識存在偏差。現代企業教育培訓將企業教育培訓納入戰略規劃,視教育培訓成本為戰略投資。企業緊緊圍繞企業戰略基本方針和任務,按照規定投入培訓資金,但對投入的認識不夠,45.2%的被調查者認為培訓經費增加企業負擔。高層缺乏對資金的理順、調控和監督,需要提高教育培訓資金利用率。對培訓的認識偏差還存在于培訓項目的確定上,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培訓缺乏嚴格培訓需求分析,不是根據企業發展和職工績效確定培訓內容,而是由基層單位填報計劃,基層單位征求職工意見確定需求,這樣的計劃很多對單位是無意義的,有的直接由上級單位確定培訓計劃,導致計劃多數不符合基層單位和職工發展實際。
2.教育培訓覆蓋范圍不合理。隨著培訓范圍的不斷擴展,現代培訓已覆蓋企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各個方面。部分企業的培訓主要集中在技術技能和營銷模塊,對現代管理、個人發展等培訓嚴重不足。
3.職責分工不明確,協助機制不健全。調查發現,62.3%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培訓是人事部門的工作,甚至部分人員認為企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是因為職工素質不高,職工素質不高是人事部門培訓做得不好,不是我們職能部門的主要責任。
(二)控制體系的制約
教育培訓成效控制體系是企業實現有效控制的核心。沒有控制體系的建設,就無法規范有序地對教育培訓成效進行掌控,企業的培訓成果轉化目標、規劃、流程和監督等方面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制約轉化質量。當前,國內企業對如何提高教育培訓成效幾乎都沒有具體規定,在這方面的認識存在不足和誤區,而控制體系又是提高培訓成效的關鍵環節。
(三)成效輔導和激勵不足
當參訓人員掌握了學習內容后,如何應用到工作實際,實現知識轉化,轉化計劃如何具體落實、如何給予指導和幫助?多數企業主要靠職工自己管理培訓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自己監督自己成效大打折扣,參訓人員培訓后更多的是擱置一邊,培訓成效輔導不足的問題嚴重制約企業教育培訓知識應用的實施質量。同時,激勵制度的不完善很難調動全員提高培訓成效的積極性。
二、完善培訓控制體系,提升教育培訓成效
如何有效控制教育培訓成效,提高投入產出效益,成為企業教育培訓工作面臨的新問題。企業應在教育培訓中做好培訓文化打造、溝通輔導、分類控制和激勵等工作。解決認識偏差、控制體系不完善等制約培訓成效的突出問題。根據培訓特點細化培訓類別,按照培訓類別采取不同的轉化措施和轉化流程,健全提高培訓成效的流程控制體系,加強成效輔導,實現教育培訓成效的有效控制。
(一)打造自己的培訓文化
解決教育培訓理念的問題,就要營造適合自己的培訓文化。首先,轉變領導的培訓觀念。讓領導對現代培訓理念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使其明白教育培訓投入應該是企業戰略投資的一部分。其次,轉變職工認識。要通過宣傳和學習,讓全體職工明白教育培訓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培訓是福利、培訓是旅游、培訓是休息的錯誤認識,灌輸培訓是提升個人能力、實現職業規劃、提升公司績效的重要途徑。再次,明確職責分工。培訓不只是人事部門的工作,培訓成果的實現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人事部門是培訓的組織者、管理者,各部門是提升教育培訓成效的執行者、監督者和反饋者。因此,要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共參與,協助推進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二)加強培訓需求分析,化被動為主動
企業培訓經常是下一個通知要求哪些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舉辦某某內容的培訓,請大家務必參加,若不能參加務必向領導請假。這樣的培訓通知會讓職工覺得參加培訓是上級安排的,是被動的,自己只是去應付上級的檢查,培訓結束就不會認真思考、積極應用,效果自然不佳。企業和職工是否需要培訓,需要什么樣的培訓,這是企業培訓工作初期階段必須考慮的問題,是培訓工作的基礎,直接影響培訓工作各環節成效。企業應結合實際構建自己培訓需求分析模型,就是要規范培訓需求分析,從企業發展和職工成長需要出發,分析培訓需求,確保培訓需求符合企業戰略需要,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更符合職工的職業規劃,通過構建模型,提高培訓計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培訓前應該讓參加者查找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想進一步提高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提高對自己、對公司有什么好處,讓職工帶著對知識的渴求去參加培訓。樹立職工自我發展意識,把“要我培訓”變成“我要培訓”,提高職工參與教育培訓的積極性。
(三)加強控制溝通,確保信息暢通
教育培訓主要涉及到組織者、培訓機構和參訓者三方人員,即組織者———公司,參訓者———干部職工,培訓機構———行業培訓學校、外部培訓機構和企業內部講師。建立良好的溝通制度,可以實現以上主體間信息的有效傳遞。對于企業來說特別要加強和培訓機構的溝通,因為多數培訓是在培訓機構實施。通過溝通了解參訓人員應該學到什么、掌握的情況如何、應用時注意什么等,以便于目標明確地指導參訓人員實際運用。通過和參訓人員溝通,開展培訓績效輔導,了解和掌握參訓人員的學習思想動態、培訓愿望和培訓轉化情況,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內容,增加職工個人成長的相關培訓,擴大培訓覆蓋面。多了解職工培訓后的情況,注重發現知識和技能運用的困難環節,根據職工培訓成效轉化困難的不同情況,開展培訓績效的具體輔導,從而全面提高培訓成效控制的質量。
(四)明確特點,分類控制
多數企業的培訓主要包括機關行政管理、生產、市場營銷、物流配送、后勤服務和個人發展等。通過調查總結,為便于對教育培訓成果實施有效控制,可以將企業的教育培訓分為思想理念類、行為類、操作類和業務技能類。
1.思想理念類培訓。思想理念類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黨性教育和行業發展理念、個人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培訓。這一類培訓內容相對抽象,主要以理論和認識為主,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周期較長,短期內難以見到成效,并且難以考評培訓轉化成效。針對這一特點,應注重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參訓人員的理解與心得,轉化為實踐,探索不足,創新學習理念,再指導實踐,并注重考核的長期性。比如某市煙草公司通過培訓學習“兩個至上”行業價值觀,學習結束后要求參訓人員撰寫心得體會,在思想認識上發生了哪些轉變,有什么新的認識,這些認識對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好處等。將學習心得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監督。要組織參訓人員給未參訓人員上課或者開展討論會,通過講解和討論將其學到的新觀點傳遞給其他職工,擴大培訓影響范圍。半年或更長時間后,參訓人員撰寫思想理念的指導意義報告,詳細總結新思想給自己帶來的變化,由相關部門對成效進行總結,努力探索新理論。某市煙草公司根據培訓成效的創新,提出“明示承諾制度”這一新理念,用新的理論指導實踐,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上級公司的認可,在全國煙草行業推廣。
2.行為類培訓。行為類主要指言行舉止的行為準則、文明禮儀、活動和表演等,這部分內容具有快速轉化性,且便于考核。但這部門內容最具有反復性,因此,應當長期強調。某市煙草公司開展演講培訓,培訓結束后,學員要根據學習內容對照自身不足,詳細列舉自身手勢、發音、語氣等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接受同事和領導的監督,半個月后由同事不記名提出其轉變不到位的地方,告知本人。這樣反復進行三次以上,強化其行為意識。對其整體轉化情況給予客觀的總結再升華,將同事們良好的評價傳達給本人,提高其成就感和主動轉化意識。同事們在提出意見的同時,也是對自己要求的提高。通過實施成效控制,某市煙草公司演講人員各類行為表現得到升華,在全國煙草行業演講比賽中取得一等獎。
3.業務技能類培訓。業務技能類主要指管理、溝通、生產、營銷和服務等,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方面,這類培訓內容以技能為主,隨著環境的變化技巧也相應變化,環境的多樣性和多變性給這類培訓的實際運用帶來困難。應分以下幾個步驟來控制培訓成效。某市煙草公司開展煙草專賣法律法規培訓,一是培訓后撰寫總結,并且對總結進行具體要求,比如培訓師講的關鍵點、重點和難點,切實將培訓內容轉化為職工個人認識。二是對照標準查找不足。將培訓內容逐條逐項與自己比較,詳細列舉自己在工作應用中存在的差距。三是根據差距制定轉化計劃書。計劃書要詳細到周甚至到天,寫明自己如何去做、如何運用,將計劃書報培訓主管部門和自己的上司。四是檢查和輔導。培訓主管部門和上司應定期對參訓人員的轉化計劃進行檢查,查看其落實得是否到位、是否按期落實、落實績效如何等,發現問題不要批評而應給予鼓勵,糾正轉化方向。五是交流座談,提高創新。對參訓人員轉化計劃完成后,召開座談會,相互交流經驗,讓大家共享成果,擴展成效輻射范圍,同時,通過總結創新業務技能。某市煙草公司在培訓成效控制中取得成效,創新了理論,提出查處分離制度,得到省級部門肯定,部分建議被國家部門采納。六是持續提高。由參訓人員和自己的上司深度交談,這種交談應該是平等的交談,總結成績也要指出不足,找出哪些地方需要再提高、再改進,提出新的培訓需求,通過培訓持續提升工作績效。
篇6
一、科技工作方面
(一)建立政產學研用合作機制。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平臺為支撐,全行業參與的創新體系,廣泛利用社會科技資源推進行業科技創新活動,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協調發展的機制。結合交通運輸發展需求,將交通運輸發展融入創新型城市建設戰略的大局中,通過政、產、學、研、用相結合,推動在養護裝備、工程材料、物聯網和現代服務業等多層面的技術水平提升和產業集聚發展。
(二)加強重點科技項目攻關。加快推進既有公路橋梁養護、檢測和新材料應用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成果總結,確保課題研究按序時進度計劃如期完成。加快推進公路建設養護技術、橋梁健康監測與狀態評估、城市客運運營與服務技術、內河航道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技術等專項研究并取得一批階段性研究成果。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養護和安全高效運輸等面臨的關鍵技術難題,力爭形成一批技術水平領先、成果實用性強、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
(三)加強成果總結與轉化應用。加強已有科研成果的總結提煉,通過深化研究、試點應用、綜合集成等形式,研究制訂技術標準、指南和指導意見,促進成果標準化與推廣應用。認真組織學習2010-2012年交通運輸科技成果匯編,加強成果推介和技術供需方信息交流。探索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途徑與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協調機制和激勵機制,發揮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在工程設計、建設、運營、養護等環節,加大新技術成果的應用力度,限制和淘汰落后技術,突出科技成果研發和應用單位的成果轉化應用績效考核,促進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四)開展科技示范工程建設與技術培訓。推進臨海高等級公路等一批重點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養護中科技成果的集成應用示范。重點開展舊路面廢料循環再生、溫拌(橡膠)瀝青路面、新型護岸結構、運輸組織智能化等技術示范應用,促進科技成果的集成應用和規模應用。加強技術培訓,結合年度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在瀝青路面養護、橋梁安全監測和節能減排等領域進行專題培訓,及時宣貫近年來研發的新技術,促進全行業技術進步。
(五)建立交通地方標準工作體系。組織全市交通運輸行業申報年度標準制修定項目,組織各個標準項目的可行性調研,在此基礎上配合有關部門完成“地方標準”的相關制定、和宣貫工作;協助做好國家和地方有關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的宣傳、實施和培訓。
(六)加強交通計量檢定工作。貫徹落實2013年交通工程專用檢測儀器檢定校準、公路動態汽車衡計量檢定等計劃并組織實施。認真組織各項計劃實施的中間檢查和年度總結,做到年初計劃下達,年中抽查檢查,年底總結,確保計劃落實,找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七)推進質量管理工作。組織開展2013年度省QC小組優秀成果申報推薦工作,促進優秀QC成果在我市交通運輸行業推廣應用工作,促進QC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配合開展省交通設施產品抽檢工作。做好交通運輸行業科普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等基礎管理工作。
二、信息化工作方面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組織與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管理組織機構,建立信息化建設、運維長效機制,加強對信息化標準的執行及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信息化部門要主動協調各業務部門加強前期調研和需求分析,加快推進項目立項和前期設計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穩定的協調機制和督查考評機制,有效推動各信息化項目加快實施,不斷提升行業信息化發展水平。
(二)著力提升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加快提升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水平,加強數據采集處理,整合交通出行信息資源,提升門戶網站和96196交通服務熱線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加強城市智能公交信息化建設交流和技術指導,強化城市公交信息化服務與管理,提高IC卡刷卡配置率,不斷擴大應用范圍,穩步推進城鄉公共交通省域“一卡通”建設。加快推廣全省出租汽車“一號(96520)召車”服務和手機自助招車服務。
(三)加快推進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設。重點推進甩掛運輸信息平臺建設,通過把握行業特點和關鍵環節,依托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我市甩掛運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完成重點運輸過程監管服務示范工程建設,推進車載終端和監控平臺的雙達標工程,強化重點營運車輛GPS聯網聯控管理,建立道路運輸市場動態運行信息監測體系。配合省廳完成“北斗雙模”車載終端安裝任務,并在“二客一危”、重型載貨、半掛牽引等車型中大力推廣應用,鼓勵農村客運車輛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
(四)協調推進水運信息一體化建設。推廣內河航道便捷過閘系統,推進水路交通運輸情況監測預警、船舶電子簽證等研究工作。加快“平安航道”調研和分析研究工作,依托鹽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鹽河航道智能信息化整體架構設計工作。全面推進內河水上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12395內河應急指揮接處警軟件系統在重點水域海事機構部署工作,強化重點渡口視頻監控,完善內河水上應急資源信息庫。加快推進內河港口信息化建設。
(五)繼續深化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設。推進國省干線公路收費站ETC車道建設,推廣貨車使用電子支付卡支付通行費,加快實施204國道贛榆段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建設,配合省廳推進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數據綜合分析決策支持系統應用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篇7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東風小學特點的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徑。
2)在理論與實踐結合點上,總結合作學習、合作活動、合作生活的案例,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師的觀念,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憂秀教師,促進學校工作。
二、指導思想:
以主體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依據,以學生為本,在“九五”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深化主體教育研究,探索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方法、途徑、模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健康地發展,為未來人才打好素質基礎。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學科教學中,深化“三學一訓練”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方法、模式。
2、在集體生活和教育活動中,深化“三自椫傅肌墓ぷ魎悸罰芯啃緯裳哦泳瘛⒑獻髂芰φ耐揪丁⒎椒ā?
3、在實踐活動中,精選、開發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的活動,形成東風小學必要的活動系例。
四、研究對象:東風小學全體學生
五、研究方法、原則、策略
方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觀察法和調查法。
原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實踐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合作性原則。
策略;全員參與,主題研究,案例教育,滾動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佟岳
組員:全體干部,劉長榮、段景明
2、加強校科研室建設
使教科室成為教育教學的參謀部,教育理論的宣傳站,科研骨干的培訓站,課題的研究中心,指導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擴展工作。
3、培訓隊伍
1)、學習主體教育理論及有關2 1世紀教育四個支柱的論述,特別是關于合作方面的論述,轉變觀念。
2)、自我總結“九五”期間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生活的實例,加以完善,申報自己的研究課題。
4、成立三個子課題組(與主要研究內容相對應),分別課題領導小組成員為組長
合作學習研究組: 張舂旺
合作生活研究組: 王桂芝
合作活動研究組: 德育:范玉霞
藝術:郝文敏
體育:張振義
科技:張春旺
學科:劉學德
學校聘請有關專家做為顧問,以校研究實踐為主,上下結合。
使全體教師都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努力實現方案式的工作計劃,研究式的工作過程,小結式的工作檢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實效。在整體活動上每學期要進行有主題的研究活動l0次以上。
5、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交流研討。堅持每學期一小結,每學年一總結。全體教師都要圍繞自己的課題進行總結,分學習、生活、活動三個組進行研討,總結推廣典型案例,進
行個案研究。
6、組織教師個人教育思想專題研討活動。
7、完善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報制度。
(包括案例、論文、小結等)營造一種科研的氛圍。
八、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02、2棗2002、12 學習理論,總結:“九五”經驗教訓,撰寫文獻綜述和課題論證報告。制定課題方案,成立課題組及子課題組。
篇8
關鍵詞:現代電力企業 培訓管理模式 創新研究
一、前言
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迅速發展,其電力系統的建設逐漸走向國際高新技術化。供電技術的提高對電力企業的生產效率以及競爭實力的增強起到重要的關鍵作用。然而,企業培訓管理模式上卻一直延續著重引進、輕培養;重使用、輕發展;重設備投入、輕培訓投入等問題;這種相對滯后的培訓管理模式,給企業發展乃至生存都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因此,需要改善創新新型培訓管理模式,通過以員工培訓為中心,激發職工學習技術的主動性,并合理配置并最大可能地挖掘和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以此來促進供電企業安全、優質、可靠運作。
二、我國電力企業培訓模式存在問題分析
當今企業培訓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明確的培訓目標。企業對在對員工進行培訓前,沒有對員工進行一個整體、細致的科學考量與分析,這使得企業在進行培訓過程中出現目的性不明確,解決不了員工能力提升的實際問題。
(二)因循守舊的培訓模式。企業對于員工的培訓依舊按照學習和掌握既有的知識和技能為中心,而忽略開發學員的創新能力,這違背了當今培訓的深層次作用是在于開發學員的創新能力。
(三)培訓管理效果的反饋機制不足。企業在對培訓管理模式中的沒有一個及時跟蹤考察的具體要求,不能及時了解反饋員工培訓過程中具體掌握了哪些,并是否能夠有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等。普遍出現的就是較少的關注實際培訓過程,只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簡單的考察。
(四)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培訓評估系統。電力企業對培訓管理還不夠重視,進而投入有限,使得培訓也無法達到所設定的效果,更難以進行有效的評估。主要表現在評估投入不夠、手段單一、評估與實際相結合方面較差等。
三、我國電力企業培訓管理模式創新的解決策略
電力企業培訓管理模式創新要與國家電力企業改革措施相結合,我國電力企業逐漸趨向市場化的廠網分開格局方向發展,因此,其培訓管理模式也應向著培訓行為市場化轉變,以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及時的培訓支援。通過分析市場化中電力企業運作的內在具體需求,結合發達國家實際經驗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來建立起“以人為本”為主旨,來增強員工對社會的服務意識;把終身教育和終生學習為目標,著眼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以提高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培訓效果。同時,還要注重員工培訓方案的合理制定,要經過充分的調查與研究;對培訓效果的評估是作用在培訓的全過程;最后,要切實做到對培訓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其創新培訓管理模式突出的主要特點為:通過建立起以評估為中心的培訓管理循環模式,能有效的使得整個培訓管理的運行能迅速的自我更新;同時,為了樹立起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還要保持培訓的系統性及連貫性;注重對培訓信息的管理,強調培訓成果的轉化,注重培訓在實踐的應用,重視培訓效果。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1)建立有效的培訓管理保障模式。這里主要通過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建立起專門的培訓管理部門負責;另一方面是根據電力企業自身的培訓目標等,建立起各項培訓的具體規章制度。通過培訓部門的明確的任務劃分,對自身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培訓計劃的制訂、實施、監督與反饋,各基層單位、職能部門的培訓專職人員負責本單位人員的培訓指導性工作及培訓成果轉化應用的督促和引導。
(2)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通過把知識、技能、動機、態度和外部環境(包括信息、機遇、條件)等相結合,針對性的設立一個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并制定達到這些目標的行動計劃。培訓需求分析指在規劃與設計每一項培訓活動之前,由培訓部門、主管人員、工作人員等采用各種方法與技術,對各種組織及其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鑒別與分析,以確定是否需要培訓及需要何種培訓的一種活動或過程。
(3)制定出完備的培訓方案。培訓不再是“一把抓”這種模式,而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分析基礎上,來制訂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使用教材、培訓場所、培訓人員、培訓教師及其住宿交通安排等整個培訓程序的設計安排。
(4)多樣化的培訓模式。結合傳統培訓方法中的優勢和現代培訓方法結合進行。如多媒體演示培訓、計算機培訓、遠程傳遞學習等。
(5)有效的培訓管理評估模式。培訓管理過程中,只有把每一步都做好,并且每一步都與企業整體培訓要求相符合,才能取得培訓的最終成功。培訓評估貫穿培訓全過程的每一細節,主要包括對企業與員工的需求分析,企業對員工培訓達到要求的方案設計,具體的培訓方法的如何切實的運用,培訓每一階段的實施狀況以及培訓最終成果是否達到企業需求及個人能力的轉化等,這是一個整體的發展模式,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確保每整個培訓項目取得成功。在進行培訓評估過程中,還要注意培訓需求評估、培訓設計開發評估、培訓實施過程的評估以及培訓效果評估這幾個關鍵的評估環節。
四、總結
本文通過對電力企業培訓管理陳舊模式的具體分析,然后“對癥下藥”,結合當今新時期下電力企業發展趨勢,吸取舊模式的精華,以及創新總結出適合當今電力企業發展的新模式。然后,新模式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從建立到推廣,到發展都需要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這里需要電力工作者樹立正確的培訓管理思想,不能認為培訓完全沒作用以及培訓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極端思想。同時還要樹立把培訓作為戰略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之中,使得培訓深化到整個部門之中,這樣才能真正樹立起電力企業對人才的風險管理意識及服務意識。
參考文獻:
篇9
根據學校總體工作安排,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打造高效課堂。全面落實教科研在教育發展中的先導地位,為教育決策和教育實踐提供科學優質高效的服務,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教學研究工作,以課題為龍頭,以活動為載體,以課堂為核心,努力做到科研管理科學化、科研組織網絡化、科研資料信息化、課題管理規范化、課題研究全員化、科研隊伍層次化,使教科研工作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豐富學校教育的內涵,樹立實驗小學教科研的品牌。
二、工作目標:
1、深入開展“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高校課堂”為主的學習研究、實踐運用活動,在規范教學的背景下創造性的指導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2、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充分發揮省級骨干教師、宜昌市學科帶頭人、市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
3、認真做好課題的申報、實驗研究和總結工作,抓好具體的實踐和操作,注重過程,完成2個省級課題的研究工作。
⒋加強教師的理論進修和實踐能力提高,加強校本培訓,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
5、繼續抓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編寫出適合我校實情的特色校本教材,辦特色、名牌學校。
6、抓好各教研組、課題組的校本專題研究,研究課題要有價值、有針對性、實效性。
7、組織學生開展優秀作文(美術、書法作品)征集評比活動。
8、做好論文征集活動,提高學校教師科研水平。
三、工作重點:
1、加強組織建設,規范教研管理。
健全名師、骨干教師的培養、使用、管理機制,加大考核、獎勵力度,發揮名教師、骨干教師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選出業務能力強的教研骨干擔任課題、教研組成員,形成“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負責抓---教科室指導抓----課題、教研組抓落實”的科研管理網絡,教科室成員,課題、教研組長職責分明,積極投身教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效益。
2.深入學習教育理論,構建基礎理論工程。
本學期教科室將根據教師理論學習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教師學習制度,把教師的理論學習作為學校科研發展的一項基礎工作來做。通過單周集中學習、雙周自主學習的形式,讓教師進一步把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把握高校課堂的實質,從而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行為,構建高校的課堂教學。
⒊開展“課內比教學”活動,促進“高效課堂”的研究與實施。
圍繞《市中小學創建高效課堂“五三二”工程實施方案》和《市中小學教師“課內比教學”活動實施方案》,制定學校方案,成立領導小組,開展活動。邀請專家來校作學術講座,積極發揮校本資源優勢,發揮學校骨干的專業引領作用,每周開展專題講座、主題沙龍、教師論壇等活動。
4.加強課題管理力度,規范課題管理體系。
目前我校已承擔二個省級課題(體育課題和書法課題)要認真制訂本學年(期)的課題研究計劃,進行深入研究,重視教科研資料的搜集、整理,及時進行總結,撰寫研究報告的研究任務,整理相關課題研究材料。我室將全面推行教師課題研究申報制:要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黨員教師、青年教師挑擔子、定目標,人人參與教育科研,打造科研型、反思型教師團隊;這里的科研可以是參與學校總課題的研究,可以是市級教師個人專項課題的研究,也可以是校級教師小課題、小問題的研究。課題申報將在每學期第一個月完成,每學期最后一個月教師上交研究成果(總結、報告、論文、案例等)。本學期教科室將推薦一些教師研究三級子課題,供老師們選擇,教師也可以自定課題。課題范圍主要是學校總課題下的三級子課題和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小問題、小課題。
5、創新校本課程,辦特色加名牌學校。
依托校本課程,進一步加快特色創建的步伐,讓特色更顯,品牌更響,充分發揮名牌效應作用,促進學校全方面工作迅速發展。一是抓好寫字特色,樹立特色立校、品牌強校的基本理念,進一步強化書法教育特色建設,繼續堅持師生同練并舉,切實提高師生的書寫水平,讓寫字成為實驗小學一張響亮的名片。二是重視課外閱讀,廣大教師特別是語文老師要注重對學生讀書興趣的激發和讀書方法的指導。本學期我們要進一步推進優秀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抓好對中華經典誦讀的指導和督查工作。三是積極推廣普通話,創省級示范學校。
6、展示科研成果,提升教師業務素質
鼓勵教師積極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組織力量將課題研究成果匯編成冊,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征文、論文比賽;選送一些文章、案例、隨筆、活動設計等教科研成果,向各級各類雜志、刊物投稿,爭取有一定數量的發表率。對教師的教學成果及時歸納、總結和推廣,促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化。加大推廣與宣傳力度,展示我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成果
四、工作行事歷
九月份:
1、各課題組與個人課題研究者擬定本期課題研究活動計劃。
2、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
3、開發校本課程,確定課程內容、授課老師并開課。
4、召開課題組長和各年級學段教科研組長會議。
5、各教研組負責本月的教育教學交流平臺的布置。
6、教師培訓,專業引領。
7、圍繞“高效課堂”開展“課內比教學”系列活動
十月份:
1、圍繞“高效課堂”開展“課內比教學”系列活動。
2、課題組正常開展課題實踐研究。
3、各教研組負責本月的教育教學交流平臺的更換。
4、校本課程按要求開展活動。
5、教師培訓,專業引領。
6、組織各班積極將學生的優秀作文投稿到教科室,并上傳到網站。
十一月份:
1、各課題組、教研組按計劃開展課題研究、科研活動。
2、分課題組織專題研討活動。
3、聘請有關教育教學專家進行講座。
4、各教研組負責本月的教育教學平臺的更換。
5、校本課程按要求開展活動。
6、教師培訓,專業引領。
7、市第四屆小學骨干教師評選。
十二月份
1、召開課題組成員第二次全體會議,總結前階段課題研究情況,并指導下階段的研究工作。
2、各教研組負責本月的教育教學交流平臺的更換。
3、課題組進按計劃進行研究,并做好資料的收集。
4、教師培訓,專業引領。
年元月:
1、收集、整理教科研資料。
2、召開各課題學期工作階段性小結會
3、校本教研工作總結。
4、檢查教師“教育理論學習筆記”、“教研工作手冊”
篇10
關鍵詞:教育培訓 新員工 入職培訓 舉措
一、做好新入職工程技術人員培訓的重要意義
新入職員工培訓教育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基本環節,是使新員工迅速轉變角色、適應新崗位、新環境的重要保障,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新員工素質、提升人力資源水平的有力措施。我單位新入職技術人員均為應屆生,具有明顯的理論優勢,但在設計上經驗不足,如在工藝性、環境影響、加工特性等方面往往會“想當然”,導致產品返工率較高,一方面增加了設計成本,另一方面會打擊個人的積極性。一個合格的設計人員應該懂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懂得如何提高設計產品的生產工藝性。提前在新入職技術人員頭腦中建立工藝性概念,避免“紙上談兵”,將長遠影響整個單位的設計水平。
二、我單位新入職工程技術人員培訓的具體舉措
我單位從2012年開始致力于新入職工程技術人員培訓工作的研究,先后多次完善制度并運用實踐,總結出了“生產實習+素質拓展+集中教育+入崗培訓+總結分析”五步法。
1.生產實習
新員工辦理報到后,即直接安排至生產一線,進行兩到三個月的實習,從加工成型手段、加工特點、加工成型工藝等方面了解產品特性及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學習如何將工藝設計前移至科研設計初期,從而實現控制成本、減少浪費、縮短研制周期、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
具體措施方面,通過分組評比、自選課題、輪流實踐、細化考核等多個方面進行。每小組不超過十人,共同完成一個自選的課題,最終各小組之間將進行評比。實習崗位(工種)包括機加、電裝、調售、工藝編制、工藝審查等,各小組將輪流實踐覆蓋全部崗位類別。考核涵蓋實習記錄、大作業答辯及勞動紀律三個部分,并設置淘汰率。首次實習被淘汰人員會有兩周時間的再實習機會,通過答辯才能正式進崗,否則解除合同。
2.素質拓展
素質拓展訓練是一種以提高心理素質為主要目的,兼具體能和實踐的綜合素質教育,它以運動為依托,以培訓為方式,以感悟為目的,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增強學員之間組織、溝通和協作的能力,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培訓方式。我單位在生產實習結束后安排三天左右的封閉式素質拓展訓練,讓新員工充分認知自己、表現自己、表達自己,溝通、協作、創新、感恩等多種情感都可以得到提升,這種素質拓展的感觸會長時間的伴隨新員工,形成良好的團隊氛圍。
3.集中教育
素質拓展之后趁熱打鐵,安排至少一周的集中教育培訓,全面介紹單位概況,包括組織架構、保密、質量、技安等情況,培養新員工的歸屬感。通過觀看宣傳片、專家授課、座談交流等方式,加快新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對企業愿景的認知,盡快融入企業生活。通過參觀實驗室與科技成果展廳,使大家建立科研條件和科研成果宏觀認識,從內心深處樹立對單位從事實業的使命感和榮譽感。
4.入崗培訓
前幾部分均屬于崗前培訓,至此,新員工將進入對應的具體崗位。我們建立了工作導師制,由各專業組指派一名資深員工負責專業知識和日常工作的引導,確保新員工快速適應崗位。為量化考核過程,單位設置了考核表,需要工作導師與新員工本人共同記錄培訓細節。三個月的“老帶新”結束后,根據考核結果,設置導師獎勵制度。
5.總結分析
總結分析從兩個方面進行。單位人事部門根據考核數據對所有入職員工進行崗位適應性分析,允許調崗或延長入崗培訓期。新員工對生產實習、素質拓展、集中教育和入崗培訓幾個階段的收獲提交總結材料,針對個人表現、對單位某方面的建議意見等均可發表看法,以助于單位工作的及時完善與提高。
三、總結和思考
通過對新職工入職前培訓的細化管理,極大的提升了新入職員工崗位適應效率。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新模式培訓仍然需要半年時間,但是新員工價值的體現更加迅速、更加高效。從近三年收集的數據來看,接受新模式培訓的員工能更快進入設計角色,設計成果失誤率或返工率降低了至少40%;在待人處事方面,此類員工處理起來更加自信、更加活躍。經過三年的實踐摸索,這種培訓模式明顯調動了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提高了用人單位一次接收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有進步的空間。
1.設置合理任務模式,深度發掘員工能力
提供條件讓新員工按照一定模式完成規定的任務,營造真實的工作氛圍,進一步鍛煉新員工溝通、協調和表達能力。
2.細化培訓內容
生產實習階段,可針對不同專業設置不同大類的實習內容,便于新員工更充分的學習和理解專業需求,建立知識和技術之間的密切聯系,降低抵觸心理,提高入職教育的針對性。
3.提高考核結果的應用
繼續完善培訓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制度,在實踐中修正各指標的權重,建立更加趨于戰略發展方向的考核導向;強調每期培訓工作的事前分析和事后總結,加強考核兌現。
綜上所述,通過對新入職員工培訓的不斷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管理辦法,使新員工在知識轉化、協調和溝通、技術表達(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身心承受等四大能力上有所提升。將新入職員工的培訓工作落到實處,使新員工進一步明確使命和責任,以飽滿的精神風貌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為單位的事業添加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楊玉輝.基于企業文化的新員工入職培訓計劃的制定與實施[J].經營管理者,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