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英語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9:56: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學英語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價值觀方面的差異。
在西方文化中個人是核心,而在中國,文化是群體文化,所以價值也是群體性的價值。傳統的西方文化比較崇拜個人英雄主義,有的時候甚至是犧牲他人和集體利益獲取自身價值。英美人信奉個人主義,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理所當然地把尋求個人發展和謀求個人利益作為人生目標。個人利益和個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集體利益不應該也不能凌駕于個人利益之上。因此,他們主張以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絲毫不受外界的干預和限制。而中國人則比較側重于整體價值和集體利益,識大體、顧大局、集體利益始終高于個人利益,而個人利益應服從于集體利益。中西方價值觀方面的差異在很多方面都能夠看到,比如常見的“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而中國漢語則有“眾人拾材火焰高”等說法。因此,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深入了解我國和西方國家價值觀方面的差異,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們學習英文作品的翻譯。
2.風俗文化的差異。
風俗文化主要是指貫穿于交際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由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的。風俗文化的不同在中西文化中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中國文化中紅色象征著喜慶、吉祥以及好運等,其中像漢語中的“事業紅火”主要是指事業興旺,并且紅色也象征著進步和革。但是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得知英語中的“red”除了表示顏色之外,習語中“seered”則指的是大發雷霆、氣得發瘋等意思,“paintitred”指“把某些食物描繪成駭人聽聞的樣子”等等。這與中國文化中的用法是大相徑庭的。針對上述可以得知,同樣的字詞,因為存在不同的風俗背景下,所產生的意意思和象征也是不同的。因此,大學英語文學翻譯學習中,如果僅僅根據字詞進行翻譯,則很可能誤解作者的意圖,正確的做法就是首先應該了解不同國家歷史文化背景的含義,將字詞本身引申義翻譯出來,這樣才能實現準確的翻譯,實現中西文化的對接。
3.非語言文化的差異。
語言是人們交際的重要的途徑,但是并不是唯一的途徑,其中表情、眼神以及身姿等在交際的過程中也占據著中重要的作用,甚至在特殊的場合下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比如西方人見面喜歡擁抱。而中國人見面時則都是以握手視為禮節。并且在中西方人際交流的過程中,眼光的接觸兩個國家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比如西方人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目光不看對方,則表示對方對所交流的話題不感興趣,而在中國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眼睛盯住對方則認為是不禮貌的。因此由于國家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學習英美文學翻譯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這樣才能達到翻譯的正確性。
二、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交流的頻繁,大學英語教學深入改革發展,在當前英語學習中,對文學作品的翻譯研究逐漸轉向文化間的比較,其中翻譯中文化的轉換主要有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的歸化和源語文化為歸宿的異化。這種翻譯思想主要是受德國哲學家和古典語言學家的啟示,其也表現了兩種翻譯策略:一種是讓讀者靠攏作者,而另一種方法就讓作者靠攏讀者。而下面主要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
1.直譯和意譯語言。
直譯也就是不但要對原作內容進行保留,也要對其語言形式進行保留,其中包括詞語、句子結構以及修辭手法等等,簡而言之也就是要對原作的語言風格進行最大化的真實呈現。意譯則也就只要單純的對原作內容進行保留即可,不需要保留原作的語言形式。關于這兩種不同翻譯方式的優劣點則不能統一來講,則需要在具體的文學作品中進行具體的分析。
2.原作作者語言風格和譯文對比。
對于譯文質量的判定,就是看其是否和原作的格調是否完全相符。在學習英語翻譯過程中,其翻譯風格如果想要和原作相同,就要詳細的了解原作寫作風格,對原作作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包括性格、創作風格、生活年代等等基本情況,同時還要對原作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準確把握,以求能夠在原作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將原作作者的審美情緒和想要傳達的東西,進行準確表達。
3.歸化。
所謂“歸化”是指向讀者慢慢靠攏,按照目的語言的價值觀、文化寓意而采用相對保守的方式促使譯本本土化,或者無限趨近于本土語言。但當今文壇的很多學者對于歸化這種補償方法存在質疑,他們認為歸化方法固然可對文化缺省、審美的缺失進行補償,但卻走入了補償誤區,讓目標語言變得非常枯燥單調。盡管傳遞了原來文學作品的意思,但是讀者卻不能很好地領會外國文化寓意,嚴重損害了原著作者的藝術美感,導致原著中的歷史文化韻味喪失殆盡。但不能以此否定歸化法應用的應有價值。現代人們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在某種程度上借助預設本族文化,也就是說讀者常常會應用自己所擁有的文化知識來理解其它陌生國度的文化。當原文學作品所用的修辭方法、語言基調、內涵的意義不是焦點問題,且在目標語言中可以找到與之相匹配的詞語時,采用歸化法可以說是一種良好的補償法。
三、結語
篇2
鑒于此,為了有效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進行提升,初中英語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初中英語教師應擺脫教材束縛,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初中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主體,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相聯系,獲得學生的認可才是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最佳方法。其次,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第一,教師可以迎合學生愛好,對教育教學進行安排;第二,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同學生做朋友,通過拉近與學生距離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自身的魅力,進而融入到課堂學習之中;第三,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
二、加強教師管理,促進素質提升
雖然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教師已經從課堂的主導者逐漸變成課堂的輔助者,但是無論教師位置怎樣變化,其都肩負著對學生的引導及教育作用。因此,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應是各級學校關注的重點。就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表現出一定弊端。首先,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對創新教學方法認識不足。對教育教學進行創新已經成為現代課堂教學展開的必然途徑,但是一些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的初中英語教師,在面對新的教學方法時,經常會產生潛意識的排斥,使得初中英語課堂出現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其次,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缺乏應有責任感。教師被認最光榮的職業,教師肩負著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重任。因此,如果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自身的責任,對學生進行敷衍教學,懈怠教學任務,就會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下降,并且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由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占據特殊位置,因此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國初中學校應從以下幾個反面入手,對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把握。首先,初中學校應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師素質的提升。對初中英語教師素質的提升,應注重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初中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進行提升,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初中英語教師進行學習與交流,以提升專業素質;第二則是對初中英語教師的創新能力進行提升,這方面的能力應從轉變教師教學思想的角度入手,讓其形成現代教育觀念。同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到相關院校進行參觀學習,以方便初中英語教師汲取更多創新經驗。其次,初中學校應加大對初中英語教師的管理。這種管理主要應從制定考核制度、完善監督體系等方面入手。通過內部測評、外部監督的方式,使得初中英語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情況有所了解,有效地減少教師不負責任現象的出現。
三、革新教學手段,拓展教學路徑
現行的初中英語教學手段有一定的單一性弊端,使得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認可度不斷降低。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手段進行研究,我們發現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英語教學脫離生活實際。英語教學是一門實用性語言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掌握,進而將英語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分以考試為目的,進而忽視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本質,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對英語的掌握僅存在于書本中,真正到了現實生活中,連基本的交際用語都難以應用。第二,缺乏語言學習的氛圍。初中英語教師為了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有效掌握,一般在課堂教學上會采取漢語化的英語教學。除了對教材內容進行英語朗讀外,師生間的交流均以漢語進行,這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語言環境受到破壞,使得學生失去進行實際應用的機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擺脫功利式的教學方式,回歸英語教學的本真,對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進行提升。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革新教學手段,拓展教學路徑。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地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初中英語課堂之中,通過借助現代信息科技,帶領學生進行英語短片的觀看、英語知識的學習,以此幫助營造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還應將英語教學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例如在學習“Howdoyougettoschool?”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用英語介紹自己是如何來學校的,選擇了怎樣的交通工具?為什么選擇這樣的交通工具?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四、結語
篇3
我國的小學英語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以及升學壓力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偏重于語言能力的培養,忽視和淡化了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導致學生學的都是“死知識”,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有時甚至由于自身對英語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從而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惡,使學生成績一落千丈。因此,教師在進行基礎英語知識教授的同時,應把語言知識的傳授與文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與此同時,在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的今天,要想使我國的經濟走向世界,就需要更多的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培養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文化教學尤其要從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抓起,這樣更有利于他們牢固地掌握文化知識,在將來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文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
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教師的講解占用了課堂大部分時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這種灌輸式教學方法嚴重脫離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抹殺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創新意識、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偏離了現實社會生活,不能與實際接軌。
(二)文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材中難以體現
目前小學英語教材或是不注重文化的重要性,缺少相應的關注度;或是文化內容單一,缺乏趣味性。與此同時,部分教師注意到了文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教學的重點卻有一定的偏差,缺乏一定的操作技巧。因此,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更應注重文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將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的傳授齊頭并進,使二者協調發展。
(三)小學英語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難以滿足文化教學的要求
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還比較低,這將難以滿足當前文化教學對英語教師的要求。一些小學教師在看待西方文化的態度上不夠客觀,在接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上有一定的偏頗。小學生很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造成不良后果。
(四)小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
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者的學習起到關鍵的作用。只有營造適當的環境,小學生才會有真情實感,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但是,由于英語的語言特點及語法結構與漢語有很大差異,小學生在學習時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在教授英語的同時,應盡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處處蘊藏著英語的氣息。
三、小學英語文化教學的相關對策
(一)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在常規的課程中進行文化教學可以使英語課堂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于無形之中將英語文化滲透給小學生,這樣更有利于加強他們的記憶。例如,教師在每節課上課之前,可以利用幾分鐘的時間,讓一個學生把課下搜集的有關西方節日的習俗、英語中的成語、格言、諺語、神話故事等,向全班同學做口頭匯報。每節課前都由一個人來做這樣的匯報,如此,該同學在準備的過程中便把相關的英語文化牢牢掌握了,全班同學同樣有所收獲。
(二)有效組織英語文化活動
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一些英語情景劇、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故事會、英語文化日等相關活動。在活動中盡量多設置一些角色扮演,讓教師和學生通過融入角色去體會英語文化的妙趣橫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文化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和小主人。通過自身的參演,獲得了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濃郁特色,增強對英語文化的感悟與理解,增進自身對英語文化的熱愛。
(三)不斷強化教師自身的文化意識
英語文化教學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把握時代的脈搏,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人。作為教師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學習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以適應英語文化教學對教師的高標準和高要求。
(四)充分利用外籍教師的優勢
學習一門外語,與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接觸是非常關鍵的,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接觸甚至是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取代的。由外籍英語教師直接授課,小學生便可以直接地進行模仿性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中國教師授課的某些不足之處,在英語文化的思想傳播、英語語言氛圍的營造以及行為習慣和行為方式上對小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校園英語學習環境
首先,校園廣播是深受廣大小學生喜愛的,為此,教師可以組織相關人員每天做一個有關中外文化方面的報道,內容由學生自行搜集整理,這樣,學生走在校園里便能聽到英語,學到英語,時時刻刻沉浸在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其次,由于小學生很喜歡閱讀宣傳欄,教師可以在教室的一面墻壁上開辟出一個專門的文化欄,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整理一些有英語國家特色的圖片或文字,做成手抄報、剪紙等作品,貼在文化欄上。通過這一搜集和制作過程,不僅可以增進小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同時也會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進他們對英語國家的了解以及對不同文化的熱愛之情,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六)鼓勵學生多渠道獲得學習資源
篇4
要靈活變通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與愿望,讓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從而提高英語思維能力。除此以外,教師還要設法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生的求知欲強烈,學習興趣就濃厚。教師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在教學中巧妙地預設疑問,避實就虛地設置懸念,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當然,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務必要發揮。教師要盡一切努力和全體學生共同創造和諧而又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促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有助于學生吸收知識以及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
二、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材不僅增加了內容,加深了難度,而且也增加了很多知識點。這一切必然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即學生要具備較高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因此,在初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根據學習的內容,教師應想方設法使課堂活動生動有趣,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些切實可行的英語學習方法。如怎樣做到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課、課后及時復習、精選課后作業、歸納總結五個學習環節,如何掌握好基礎知識,如何閱讀與理解語境語篇,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等;又比如指導學生建立難題和錯題集,讓學生明白學習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中需要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以減少知識的漏洞,夯實基礎知識。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學,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同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排疑解惑。
三、注重課堂教學,搞好初高中學習的銜接
高中英語教學要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教學。教師要教育學生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教師在傳授新知識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巧妙聯系起來,注意復習和鞏固舊知識,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要特別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探新的效果。
四、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樹立學習信心
篇5
1.1“商務(business)”的定義
“商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的詞典意義至少有20多種。那么,在商務英語中的“商務”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的界定,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科建設和課程設置都具有重大意義。有學者認為“商務”這個概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申報報告中寫道,狹義的商務指做生意,廣義的商務是指包括貿易、金融、投資、旅游、外事等在內的業務和公務活動。但這種定義太過寬泛,并沒有對商務英語中的“商務”進行準確定義。在英語中,“business”這個詞在商務用語和普通用語中含義不同。《劍橋商務英語詞典》網絡版的解釋是“買賣商品或服務的活動,或以從事此類活動的組織、公司或個人以求賺錢的工作”。在這種語境下,“business”的特點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這也是“business”最初始的內涵意義,即我們漢語中“商務”的意義范疇,可以稱其為狹義上的“business“。例如:?Ourfirmdoesalotofbusinesswithoverseascustomers.(business:theactivityofbuyingandsellinggoodsandservices)?Sheownsseveralbusinessesinthecity.(business:狂companyororganizationthatbuysandsellsgoodsorservices)?He''''sinthefrozenfoodbusiness.(business:workthatyoudotoearnmoney)在《劍橋英語高級詞典》?這部普通英語詞典(網絡版)中,"business"除了表示以上含義外,還能表示個人所做的事情或只涉及個人的事項,或是個人參與其中并給出意見的情況或活動。這種用法中的“business”的特點是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不能把它翻譯成“商務”,只能譯成“事務”。例如:?Whatshedoeswithherlifeisherbusiness.(business:thethingsthatyoudoorthematterswhichrelateonlytoyou)?Imakeitmybusiness(=Ifeelitismyparticularduty)tocheckthemonthlyaccounts.?Arrangingatripabroadisatime-consumingbusiness.(business:asituationoractivity,oftenonethatyouaregivingyouropinionabout)由此可見,商務英語中的“商務”應該指狹義上的“business”,即與盈利相關的商務貿易活動、組織或工作。而“以盈利為目的”是“商務”的重要特征,因為正是這一特征,最終從性質上確定了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差異。這一意義的確定,對商務英語的學科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1.2“英語”的定義
商務英語專業中的“英語”與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英語專業)的“英語”并非同一個概念。在現行的英語教學中,英語專業是以文學英語為文本進行的普通英語教學。而商務英語中的“英語”是國際商務活動中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由于所傳遞的知識信息具有國際商務活動的特性,所以與普通英語相比,商務英語中的“英語”具有其自身獨特的語言特征,如正式、準確、精練、專業性強等。因此,商務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研究應該是以合同、信函、演講、報告、貨幣支付、保險等商務內容為文本,教學研究重點是商務交際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特點,包括詞、句、篇章、語體、語用、修辭、寫作等方面的特點,以及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所存在的差異(張武保、嚴新生,2008:102)。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來,商務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文本與英語專業的并沒有太大區別,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應該得到充分重視和改進。
1.3“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的定義
“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一詞的定義在目前也存在很多爭議,主要分歧在于作為專業的定義與作為課程名稱的定義的混淆。我國學者根據中國的特殊國情,對商務英語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例如:張佐成(2008:28)認為:國際商務作為社會經濟活動,其活動參與人采用/化用商務慣例和程序,選擇使用英語的詞匯語法資源以及視覺、聽覺符號資源,通過書面、口頭或/及多種模態,以實現其交際目的。商務英語就是以這個策略際系統為內容的教學活動。翁鳳翔(2009:7)認為:商務英語是人們在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以及國際商務學科所1涉及的英語。簡單來說,商務英語就是普通英語+國際商務行業英語。從學科角度看,商務英語是研究商務英語教育規律、教學規律以及英語在國際商務環境中所使用的規律的科學。陳準民、王立非(2009:5)認為:商務英語指在經濟錢化的環境下,圍繞貿易、投資開展的各類經濟、公務和社會活動中所使用的語言,具體包括貿易、管理、金融、營銷、旅游、新聞、法律等。總結以上觀點,“商務英語”一詞主要指的是兩種概念:(1)指人們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概念;(2)指商務英語的專業概念。當“商務英語”指人們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時,它實際上是一種交際工具,是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傳遞知識信息的語言載體。根據之前提到的“商務”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商務英語”定義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個人在買賣商品或服務的國際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當“商務英語”指商務英語專業的時候,它指的是以涉及貿易、管理、營銷、金融、法律、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國際商務活動為內容的英語專業教學。商務英語作為滿足特殊商務目的的學科在語言層面上有自己的術語和形式,在需求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估、教學大綱上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尤亞敏、張武保,2011:160)。至于我國的“商務英語"是否應該叫做“國際商務英語”,正如翁鳳翔(2009:98)所說,我國的“商務英語”其實已經等同于“國際商務英語”了。對中國人來說,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外語,我們通常所提及的商務英語就是指在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過程中所使用的英語,而從事國際商務活動就必然會涉及國際支付、國際金融等涉外領域,因此商務英語自然就具有國際性。換言之,在我國,“商務英語”就是指“國際商務英語”’而“商務”就是指“國際商務”,“國際”二字只是被省略了。
2.商務英語專業中旳概念
目前我國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英文表達方式主要有“BusinessEnglish”和“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兩種。雖然中文同為“商務英語”,但這兩者的關注點是否相同?另外,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應該是什么?下文將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2.1“BusinessEnglish”與"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的異同
商務英語教學與研究起源于應用語言學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簡稱ESP),它具有應用于特定職業領域的特殊目的性以及內容專門化的特點,而ESP的教學理論就是要針對學習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進行英語教學。在ESP理論下,商務英語還可以分為普通商務英語(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簡稱EGBP)和專業商務英語(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簡稱ESBP)。EGBP是以各種不同的商務背景為綜合教材內容的商務語言培訓,而ESBP則對商務專門知識的要求較高,是指特定行業的專業語言培訓(張武保、王維,2011:306)。前者的培訓對象是粗放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國際商務活動中各個學科領域的商務英語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商務英語知識。而后者的培養對象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學生以學習普通商務英語為基礎,同時學習較為系統的國際商務基礎知識以及某一國際商務學科的專業知識。目前’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國外的語言培訓模式,其特點是短期性、針對性、課程性、商業性等,屬典型的ESP理念研究范疇。中國早期的商務英語教學取名為“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就是受了ESP理念的影響。這一類的教學模式能夠針對不同職業領域進行英語培訓,也更利于培訓機構針對市場需求做推廣,屬于專業商務英語。而另一類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就是我國大學里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模式,具有全日性、復合性(語言與專業并重)、專業性、服務性等特點,屬于普通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專業的英文名稱雖然為“Busi-nessEnglish",但實質上只是“English",其課程設置與英語專業的沒有太大區別,有些甚至連教材都是一樣的,這就導致了概念的混淆。因此我們建議,商務英語專業應該從教材、課程設置、師資等方面著手,徹底從“English"轉變為“BusinessEnglish"。為了更好地區分普通商務英語和專業商務英語,我們提議可以把普通商務英語稱為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如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就屬于這個范疇;而把專業商務英語稱為EFX(Englishfor...),如“EnglishforMarketing"、“EnglishforManagement"等,以便于研究和區分。
2.2商務英語專業與英語專業的比較研究
2011年底,教育部把商務英語專業正式列入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一稿)?中,商務英語成為了與英語專業平行的一門專業。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下稱“《要求(試行)》”),商務英語專業中英語語言能力課程、商務知識課程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的比重是6:3:1。然而,通過對比商務英語專業與英語專業、管理專業的教學大綱①可以發現(詳見附錄一),商務英語專業有55學分的英語課程與英語專業的相同或相似,有34學分的商務課程與管理專業的相同或相似,它們分別占了商務英語專業總125學分的44%和27.2%,合計超過70%。所以說,目前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實際上是把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和管理專業的商務課程進行了拼湊的結果。雖然這是商務英語學科建設初期的必然現象,能夠幫助一個新興專業快速成型,但如果商務英語專業一直保持這種借鑒已有專業課程設置的過渡時期產物,而沒有自己的獨創性,長此以往必然會失去生命力。一旦英語專業加大商務課程的比重,或管理專業加大英語課程的比重,那商務英語專業的存在性就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此外,?要求(試行)》中英語語言能力的課程約占了總比重的60%’在商務英語專業中處于核心地位。然而我們應探討這樣一個問題,英語作為一種技能,是一種載體,在商務英語專業中大家都將其稱之為工具。如果把工具與專業內容的比重倒置,這樣合理嗎?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從英語專業中獲得一些啟示。根據2000年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下稱“《大綱》”),此前的問卷調査早已證明,參加調査的國有企業、外經貿公司和教育部門等對于單一外語類畢業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對英語專業的大綱進行了修訂。2000年的《大綱》把英語專業的課程分為英語專業技能、英語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三種類型,其中專業技能課程占總學時的65%,專業知識課程占總學時的15%,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占總學時的20%。雖然相關專業知識(指與英語專業有關聯的其他專業知識)的比例得到了增加,但從2010年開始,英語專業連續3年都被教育部列為中國大學十大“紅牌”專業?,成為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月收人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高失業風險型專業。英語專業這個曾經的熱門專業如今卻變成了“紅牌”專業,它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應該是什么?在專業課程設置中,英語專業技能課程的比例是否偏重?如果把語言這種工具當做是本科專業的核心,是否欠妥?畢竟只有在大專或中專這些培養層次才是以工具或技能為培養核心的。相比之下,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大綱與英語專業如出一轍,除比例上有少許差異外’內容上幾乎趨于一致,這樣又是否恰當?從英語專業的《大綱》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國每年僅需要少量的英語與文學或語言學相結合的專業人才來從事外國文學和語言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但卻大量需要英語與其他學科,如管理、法律、科技等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復合型的國際化人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英語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順應時代新需求應運而生的商務英語專業,其專業核心內容應該是“商務”,即以英語為載體的商務學科知識。這一問題我們將在下文3.3中評述。
2.3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么
根據《要求(試行)》,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化視野、合理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管理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能在國際環境中用英語從事商務、經貿、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陳準民、王立非,2009:5)。而英語專業《大綱》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那么,商務英語專業和英語專業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到底有何差異呢?如果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也能滿足《要求(試行)》所提到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部又何必另設商務英語專業呢?此外,“英語人才”指的是什么人才?是否只要能夠用英語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就算是英語人才了?如果是的話,以此類推,只要能用漢語從事某種活動的人也算是漢語人才了。這顯然不合乎邏輯。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應該是國際化的商務人才,而非英語人才。英語只是國際化人才必備的技能,而非他們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知識范疇。英語不應該、也不能夠成為高校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綜上所述,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以英語為載體,以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主干課程為主修內容,培養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直接有效地進行各種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化人才。目前對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較權威定義是:“在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國際理念、國際競爭與國際合作意識;在繼承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注重多元化的吸收,并具備良好的文化“免疫力”,注重綜合素質、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掌握一種或多種外語,并善于進行國際間的文化合作、溝通及信息處理;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但這個培養目標很寬泛,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關注點應該更為集中,即培養國際化的商務人才。那么,何謂國際化的商務人才?為了結合我國市場的實際需求,我們進行了一個《國際化商務人才知識技能調査》(下稱"《調査》”),收集了來自不同行業的108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見附錄二)。調査結果發現’受訪企業普遍認為管理知識、跨文化商務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經濟學知識、中國商務模式知識以及國際金融知識是國際化商務人才必備的重要專業知識,而人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應變能力、執行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商務英語聽說能力等,則是國際化商務人才應該具備的技能。總的來說,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在國際化商務背景下,掌握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跨文化商務知識、中國商務模式知識等商務專業知識,具備跨文化人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應變能力等技能,了解中國國情,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直接有效地從事以國際商務服務、國際商務運作、國際商務管理為主的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化商務人才。
2.4關于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則討論
在討論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之前,有兩個定義必須理清,那就是“curriculum"和“sylla-bus"。“curriculum"可以翻譯為“全部課程、必須課程”,它是對一個學科或專業的總體課程規劃,包括學科或專業的基礎課、必修課、選修課等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和學習活動等;而“syl?labus"則可理解為“教學大綱、課程大綱”,是某一門課的教學計劃,重點是在一門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和組織上,同時還規定了課程的進程安排。可以說,“syllabus”與“curriculum"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是有密切的關系,但不可混淆。根據《要求(試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主要由語言能力課程、商務知識課程、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和人文素養課程4個模塊構成,各課程群開課時數的大體比例為:語言能力:50%~60%,商務知識:20%~30%,跨文化交際能力:5%~10%,人文素養:5%~10%。雖然“試行”中的課程設置體現了跨學科的特性,但從英語語言、商務知識以及跨文化知識的課程約為6:3:1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英語語言這個“工具”所占的比重較大,而商務專業知識的比重偏少。在上文我們巳經提過,目前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實際上是把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和管理專業的商務課程進行了拼湊的過渡時期產物。為了突出商務英語專業所應有的獨特教學模式,其課程設置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目標集中原則: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順應國際化、全球化和改革開放趨勢;(2)商務名著原則:教學內容應該包括國際流行的商務教材與專著;‘(3)中外兼顧原則:教學應兼顧中外商務理念、商務實踐和教學模式;(4)專業突出原則:教學應突出本專業特色和獨創性;(5)動態變化原則:中國以往的國際化教育以“引進來”為主,現在應兼顧“走出去”。根據以上原則,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可以調整為三大主要模塊’即商務英語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和商務文化課程。其中,商務英語知識課程包括綜合商務英語、商務寫作、英語語言學等課程。筆者認為,此模塊的教學應定位為基于商務內容的語言教學,將目標內容域的商務知識與英語語言技能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因此,將商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滲透到基礎階段的語言學習當中是極為必要的。具體做法可以是在英語教材中加入經典商務內容為教學文本,如MichaelPorter^AdamSmith等的名家名著,通過對商務知識與語百技能的合并交融,使學生在商務內容學習中“習得”語言,在商務語境下實際使用和操練語言。語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學習商務知識,而商務知識的學習過程又會幫助他們提高語言水平,兩者相輔相成。第二個模塊商務知識課程所傳授的知識,應該是我國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化商務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根據調查所反映出市場對商務英語人才專業知識的需求,本模塊的專業知識應該包括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法律知識、經濟學知識等;而且,本模塊課程應該采用靈活的雙語教學模式。例如,采用全英課本、雙語授課的教學模式,以求幫助學生把中英雙語的商務知識融會貫通,遇到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時,老師也可以用中文解釋,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學生一知半解,或只懂英文不識中文的尷她局面。最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中國在當今國際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現在的中國除了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因此,第三個模塊商務文化課程除了有跨文化商務、西方文化、企業倫理等課程,還應該加人中國元素,如中國文化、中國商務模式等,以達到中西結合,突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特點。另外,“6:3:1”這種固定的課程比例設置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持續性發展其實是不利的,如果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階段側重、動態調整專業課程的比重,從輸人和輸出兩個階段入手培養學生,將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的開發(張武保,2011:9)。如圖1所示,在大學一、二年級的語言能力培養階段,商務英語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和商務文化的比重為6:3:1,對學生進行大量密集的英語教學和訓練,使學生突破英語的聽、說、讀、寫關;同時,在這一段以培養語言技能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大量的商務背景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商務專業詞匯和文化背景知識,從而為第二階段的專業教學奠定基礎。此為“輸人”階段。而在大學三、四年級的商務專業學習階段,課裎比重則調整為“3:6:1”,并采用靈活的雙語教學方式。此外,學生還需要參加各類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在實戰中檢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為“輸出”階段。商務英語專業動態教學模式體現了“雙重復合”的特征和“知技并舉、階段側重、先知后行、轉識為智”的專業發展理念,也體現了“先英后專、由淺人深、先利其器、后善其事”的實施戰略。這樣的課程設置模式能夠突出商務英語專業的獨特性,也是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成功保障之一。
3.結語
篇6
(一)大學英語教材中英美國家意識形態的色彩濃厚
英美國家一貫實施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特別是美國在謀求“全球霸主”的道路上不惜利用文化滲透的手段改變他國公民的政治取向與價值觀念,最終達到影響和控制甚至顛覆他國政權的罪惡目的。語言是交際和知識傳播的工具,在當今時代也成為西方國家意識形態滲透和文化霸權的有力載體,借助英語中包含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使英語學習者在學習中不自覺的認同和接受。另外,英語教材中大多以英美文化和西方價值觀為內容,甚至存在帶有強烈政治意識的詞匯。
(二)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群體普遍為“90后”,他們大多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歷史文明缺乏深入透徹的了解,他們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抱以漠視和批判的態度,卻盲目崇拜和推崇西方文化與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且缺乏科學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此外,當代社會存在的分配不公與貧富差距現象致使部分學生出現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機。高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教師理應成為實施者;英語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公共必修課程,英語教師理應在英語教學中開展有效的德育滲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與綜合素質。
(三)英語教學的功利性傾向明顯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充滿了濃郁的功利主義色彩,學生的學習目的或為考證,或為讀研,或為職稱,或為出國,或為增加就業籌碼……大部分學習者僅僅關注英語的實用價值;大學英語教學中亦是如此,很多學生抱著獲取學位證、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就業等功利性目的學習英語,缺少對于語言自身文化魅力的追尋與探索。
(四)大學英語教學誤區
英語教學界存在“大學英語是工具”的認識,導致教學中普遍重視技能性與操作性知識的傳授,也就是“聽說讀寫譯”能力;很多英語教師重在教學語音語法、詞匯講解、怎樣順利通過等級考試等內容,忽視了語言的育人功能,導致英語教學死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喪失,甚至形成惡性循環,談英語“色變”,講英語“卡殼”,英語教學的深度和感染力極度匱乏。
(五)德育滲透是創新英語教學模式的必要途徑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注重語法基礎和專業知識的講授,導致教學無熱情、學習無興趣,學生的學習模式單一且枯燥。在英語課堂上滲透德育必將促使教師重新思考課堂教學設計,給課程建設與教學模式提出有效的整改思路。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英語教師的榜樣示范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師需要率先垂范、言傳身教,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僅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廣博的專業知識,還要以真誠的從教態度、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創新的教學模式影響學生,使課堂教學不再索然無味,令學生在潤物無聲中接受教育。另外,英語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在生活中關心、在學習上指導、在情感上幫扶,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待之以誠、勉之以恒,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大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文化自覺的關鍵時期。隨著全球化進程、英語霸權以及外來文化思潮的涌入,中國文化呈現“失語”的狀態,晨讀學英語、宿舍聽英語、自習做英語……一些學生過于關注中國文化中的負面因素,把中國在近代的落后原因歸結于文化,從而盲目地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貶低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以至于很多大學生都無法運用英語介紹、傳播和宣揚中國文化,他們普遍缺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倡導跨文化的英語交際,使學生既能運用英語流暢地表達西方文化,也可以講解中國文化,一定不能因為強調國際和全球視野而忽視了本土立場和本國文化。
(三)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理想是希望的燈塔,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引領人生的航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理想信念教育能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帶給他們前進的力量,引導他們努力學習、勤勉工作、刻苦奮斗,對他們今后的人生之路產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英語教學與德育有機結合起來,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政治理想、社會理想及道德理想,進而樹立正確的做人準則和人生目標,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四)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養成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使學生關心集體、樂善好施,使個人主義服從集體主義,實現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辨證統一。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大學生群體當中,他們受到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和成長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嚴重等問題。在王守仁主編《實用綜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冊第三單元TextAMyFirstDayatMcDonald’s一文中,主人公第一天在麥當勞上班,由于她不能熟練使用收銀機,一位總是對“臨時工”特別關照的麥當勞工作人員便幫助了她;如果沒有人對她施以援手,可能導致她錯誤地輸入食品金額。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教育學生以集體利益為重,勇于承擔責任,以大局為重,樂于助人,講誠實守信用,懂感恩會報恩。
(五)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在經濟全球化與世界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教育大學生養成世界眼光、具備國際知識,又要引導他們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他們在堅持民族價值規范體系的同時融入世界優秀文化潮流,努力成為“有根”的世界公民。從本土性視角看,“有根的世界公民”指人們在熱愛自己鄉土的同時更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從全球性視角來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僅能傳承民族精神,更能夠欣賞和借鑒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并努力做到為我所用。
三、結語
篇7
英語教學中,教師有責任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保證學生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對英美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所了解。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電影等形式,為學生學英語提供一個良好的交際分為。跨文化交際內容在英語教學中的內容如要包括:地理知識、歷史知識、生活方式、國家政治與宗教、國家制度以及藝術文化等方面的成就。通過這些方面的學習,對英語有的詞匯或者語義更形象的學習,對具有不同意義的詞語在文化方面進行區分。總之,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從知識文化與交際文化兩個方面,讓學生更熟練的掌握和應用英語。
二、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
1.培養文化意識,在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對比,讓學生感受文化存在的差異性。英語教學中,將學生現已掌握的本土文化知識與英美文化進行對比,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將英語知識、英語態度及英語技能有效結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關于本土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對比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以衣食住行進行具體的對比
;(2)以英美社會習俗與中國社會習俗、風土人情進行對比;
(3)英美節假日與中國節假日對比,例如圣誕節與春節的對比;
(4)將中國家庭結構與英美家庭對比。
2.文化意識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滲透。在英語中詞匯最為活躍,也承載著文化。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應當注重英語詞匯文化背景和意義的講解,這樣將更有助于學生對英語詞語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colour”的介紹,可以介紹英美外國人與中國人同一個顏色的不同含義,例如在中國人眼里代表“疾病”與“痛苦”的白色,在外國人眼中卻代表著“高貴”和“圣潔”等等。在英語詞匯中,同樣的詞語在中國民族文化中卻有著迥然不同的含義,這也正是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異。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直接闡述解釋的方法,將其中的意義與區別向學生講解清楚,使學生能夠對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準確的認識和理解。
3.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化的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訓練應當選擇文化知識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強英語文化的學習和教育。與英語閱讀能力關系緊密的除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基礎與做題的技巧之外,文化因素因為包含歷史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對英語閱讀能力也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由此,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向學生進行英美歷史、風俗、科技等方面的文化知識,保證學生熟練的掌握語言風格和表達特色,從而徹底掃除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薄弱為交際帶來的障礙。
4.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英美國家濃厚的文化知識。近年來,受經濟全球一體化及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影響,世界各地區、國家之間交流越來越多,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文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諸如百事可樂、咖啡、漢堡等日常生活中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知識。教師靈活將這些英美文化知識滲透到學習中,讓學生逐漸接受中英文化的異同,培養跨文化意識,并且能夠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對象能夠熟練正確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
三、結論
篇8
商務交際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商務談判,如交易中商品的價格、發貨時間、付款方式、售后服務等都會涉及談判,談判不僅需要商務英語的使用規范得體,而且要求語言的使用符合對方的文化背景,及飲食文化等,不能觸到對方的禁忌,這樣才能順利進行交際,最終促進交易的完成。此外培養出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有利于企業間加深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發更多的客戶。但是受高職學制的影響,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都過于重視學生商務英語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教學,缺乏文化的教學,使文化和語言知識脫節。這在表面上看確實是集中全部力量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但是卻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培養出的人才只掌握了語言這個交流的載體,卻缺乏引導交流順利進行的內容,會說英語,但卻不知道該說什么,交流的不恰當嚴重時會影響商務關系的建立。因此不了解對方的國家情況、地理環境、人文環境、文化風俗、商務文化,就無法建立良好的商務關系。雖然通過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確實培養出了許多有非常高的商務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日常的交往活動中,也可以輕松自如地和外國人交流,但是在商務活動中,因為對對方的國家文化了解甚少,導致貿易無法正常進行,或者給公司帶來貿易損失的現象也很多。
2商務英語教學的現狀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從培養符合社會和崗位需求的人才出發。高職教學有別于本科的教學,高職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高職辦學的特色。一切學科都需要跟崗位需求相結合,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也是如此,開設了商務實訓課程,努力使學生擁有實際操作技能,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實踐。因此,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課程設計也是從這一目的出發,包括語言和商務知識的傳授,同時進行商務環境模擬。這是商務英語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只有語言能力過關,商務知識專業的學生才能從事對外貿易活動。但是這兩點雖然具備了從事商務活動的基本條件,但卻不能保證能夠順利開展商務活動,這是因為各種交際活動歸根結底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對方的文化習俗,不觸碰對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證,這就需要了解貿易國的文化和習俗。目前高職英語教學普遍對文化的重視性不強。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學生沒有這方面學習的需求,高職的學生普遍基礎薄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對英語的學習還是停留在過四、六級的需求上。雖然教師在課堂上有時也會給學生滲透一些文化知識,但卻會有學生因此而反映教師教學不專注課本,課外知識導入過多。二是整個學生培養方案中沒有英美文化這樣的課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按照大綱教學就不會進行過多的文化知識的導入,了解文化差異是順利進行交際的必要條件,只有交流順利才能進行進一步的貿易談判、商務往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定要從教師和人才培養方案這個根本來明確文化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的商務文化的培養。同時也要讓學生理解這類課程設置的意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商務宴請是貿易往來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活動,有利于促進商務關系的建立和維護,但是如果處理不當也會適得其反。簡單的一次宴請會涉及許多文化方面的內容。如座位安排禮儀、餐具的使用禮儀、上菜的順序、搭配酒類的習慣、餐桌上取食的禮儀、餐桌上交談的禮儀、用餐后或用餐中離席的禮儀,以及勸酒布菜的中西方區別,等等。此外如果宴請的對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會時間的選擇,一定要在工作時間中進行,因為西方傳統注重家庭和個人私有時間,占用他的休息時間,即使是商務宴請這樣的活動也會給對方造成不快,同時也要注意按時參加宴會不要遲到。而在中國和日本等一些國家,商務活動從業人員加班和應酬是工作常態,人們喜歡在酒桌上解決問題,開發客戶,維護與客戶的關系。因此了解這些差異,盡量避免給對方帶來不快,是商務活動能夠順利展開的必要條件。
3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了解了文化對于國際貿易順利開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對學生進行文化的滲透和導入,來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學習的興趣。那怎么來實現這個目的呢?下面針對目前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來給出一些解決方法。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教學思想和教學目的。要從根本出發,雖然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思想行為和教學傾向性會對學生的學習重心產生影響,因此想要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重視文化的滲透和導入。其教學活動是根據不同的商務環境、文化進行實用型商務人才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確這一點,只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商務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才會滲透商務文化,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目前有的教師本身就不重視文化在日常教學中的滲透,因此要督促教師從自身做起,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這樣才能將文化知識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運用多種手段,采取周刊選讀、分組討論、網絡查詢等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通過任務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對其他國家的禮儀、文化、習俗都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有聲資料,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到文化知識,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組織能力、交際能力。
通過社會調查、小組討論、案例教學、分角色扮演,進行互動式的教學。教師還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具體方法和技能,在進行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盡量多地給學生交流發言的機會,讓他們實現語言知識、商務知識和文化知識的有機融合,培養既具有語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務溝通能力的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視日常教學中跨文化知識的導入。因為英語、商務和文化三者之間關系緊密、相互聯系,因此培養企業需求的實用型商務英語人才,就不能忽略對學生能力和文化的培養。所以我們需要培養既有扎實的語言能力,又有專業的商務詞匯和表達,以及跨文化的知識多能型人才。我們對前兩項都非常重視,也一直是教學的重點,而文化意識的培養就經常被忽略,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交際和可持續性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無法要求老師在短短的三年學制中能教授學生所有的文化差異,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們要做的是培養學生的非語言交際能力,幫助學生意識到文化差異在交際中會引起的誤會和失誤,引導他們意識到文化對于交際的重要性,從而掌握學習方法和方向,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非語言交際是跨文化交際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據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過非言語交際方式來傳遞的。因為非語言交際傳遞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礎的人才能意識到,因此它所傳遞的信息甚至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更有影響力,一個簡單的手勢或動作,如果觸碰了對方的文化禁忌,就會引起誤會,進而會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交際,更不要說進行商務談判與合作了。所以要重視不同文化中肢體語言所代表的不同意義,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語言交際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體語言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語言交際方式。在日常教學中,高職學制只有三年,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導入,但是可以讓學生課后多花點時間去查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每節課拿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講解。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語言的運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識,如此在達到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結語
篇9
由于職業中學教學的特殊性,一部分學生認為英語不重要,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能干好工作,對于現在生產技術飛速發展情況下,對技術人才在英語上的要求不了解,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因而造成對英語學習的誤解。
(一)職業中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根據有關教育方面的資料顯示:在職業中學中6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單詞讀、寫困難;30%的學生基礎可以,但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實際英語成績差;10%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受整個英語學習環境的影響,英語讀、寫能力提高緩慢。實際職業中學學生英語的基礎,比統計的情況更嚴峻,在簡單的音標、語法、時態等方面都錯誤連篇。
(二)職業中學生對學習英語心理懼怕
由于英語基礎薄弱,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懼怕的心理,逃課、抄襲作業、害怕課堂提問、害怕聽寫單詞、害怕讀單詞、課文是他們共同的表現,上英語課如同聽天書騰云駕霧一般,不知所云。面對單詞不知如何讀,老師領讀時,只是和尚念經一樣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自己卻迷迷糊糊、不知所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最怕聽寫單詞。不敢問老師任何問題,怕老師問及其他的問題,不懂裝懂。
(三)心理壓力造成職業中學生對學習英語失去信心
由于對學習英語的懼怕,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背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使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枯燥、繁多的單詞、語法、時態變化和跟不上英語教學的進度,使得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情緒,失去了對學習英語的信心。繼而,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
(四)口語差造成職業中學生對自己學好英語失去信心
英語教學中,口語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可實際中口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為薄弱的環節,音標基礎差,不敢讀單詞,怕出錯。不會讀單詞,造成記憶單詞困難,聽寫困難、背、讀課文困難、理解課文困難,跟講課進度一點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五)傳統被動式的灌輸英語教學方法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老師一味的趕教學進度,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滿堂灌,老師累的氣喘噓噓,學生聽的迷迷糊糊,在接下來就是聽寫單詞、背誦課文、做練習題、測驗考試,周而復始,形成了機械的程序化,教學課堂沒有生機和活力,老師主動的灌,學生被動的聽,學習成了一種使命,上課成了完成任務,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程不變的課堂,嚴肅認真的老師,老師講,學生聽枯燥的英語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對英語這門,主要靠對話交流的課程失去了交流的環境,變成了一灘死水,聽、說、讀、寫不能有效的結合,枯燥的環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二、防治對策
(一)調查摸底,從基本開始,夯實英語音標、語法基礎知識
調查摸底,了解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進入職業中英語的第一堂課,起著關鍵的作用,這是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態度的重要一步。根據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計劃的進行音標、基本語法知識的補課,在補課的講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盡可能的讓學生夯實音標、語法基礎,使學生敢讀、敢說,并給予表揚、鼓勵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勵機制,樹立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信心,使學生在對英語學習上產生積極的心理響應,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行趣味英語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實行趣味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趣味教學就是以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生動的英語故事情節、幽默的英語笑話、國外的風土人情等的內容,使枯燥地英語學習變的生動有活力,逐漸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實行理想、信念教育,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理想、信念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習英語這門課程中。職業中學生對于理想、信念的認識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錯誤的認為:“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沒有直接的聯系,導致對于英語的學習的放松,甚至于放棄。”在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語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定的英語知識水平,就看不懂設備的說明、工藝流程的變化、工藝參數的指示等最簡單的生產常識,更無法談起操作設備、改進工藝、提高質量,也就無法干好工作。再如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電器的說明都使用英語,讀不懂說明又何談正確使用呢?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的需要、是適應英語教學的需要,更是樹立學生要學好英語的需要。
(四)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樹立學生敢說、能說的信心
積極開展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例如:英語故事角色表演、英語日記講述、英語園地、英語論壇、英語角等活動,通過活動達到讓學生進入到學習英語的狀態去,從而樹立學生敢說、能說英語的信心。
(五)實行教育心理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教育心理教學就是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心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之配合老師的講解,合上老師講課的節拍,跟上老師授課的進度,達到最佳的教、學狀態,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向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爭取最大的學習效率。
(六)運用現代化圖文并茂的聲、相教學設施,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為老師授課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更為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聲、相教學設施,做到直觀、趣味,使學生易于接受,不僅做到有直觀的感性認識,更有趣味的理性講解,從而改變了一程不變的課堂、嚴肅認真的老師、枯燥無味的環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束語
職業英語教學有其獨特的特點,就是要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講解,使學生打好基礎,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繼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水平,只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強、技術能力硬的職業中學生將不再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難題。
篇10
案例教學中重要的標志就是學生、教師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由于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需要對自身及其他同學在案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做出評價,實現最佳學習效果的目的。教師只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與評價,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能夠對自己及他人做出客觀的評價。
2實施案例教學提升英語教效果
案例教學,就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將學習者引人教育實踐的情境中,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項互動、平等對話和積極研討等形式,從而提高學習者面對復雜對話和積極研討等形式,從而提高學習者面對復雜教育情境的決策能力和行動能力的一系列教學方式的總和。它不僅僅強調教師的“教,’(引導),更強調學生的“學”(研討),要求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要有相當大程序的轉變。在交互性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應是中心,是交流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信息,具有學習的自主性,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中心,由知識的傳播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習任務的組織者和完成任務的監督者。案例教學的基礎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
3案例教學課堂實施
3.1教學的準備
首先是教師的準備,涉及到教案、教學案例等的準備,由教師事先準備好案例并發給學生。優秀的案例應來源于實際,同時要具有典型性,案例選擇不要注意時間安排,所有教師都應該意識到制訂案例教學計劃及規劃好時間的重要性。接著是學生準備階段,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性化的準備,搜索資料來提高服務課程學習。學生在案例教學前要做好學習準備,確保有足夠的時間研討,案例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按照所布置的思考題去分析,抓住案例的主要問題,找出案例中涉及到的重要細節,案例分析完成后學生要把分析變成有利于課堂陳述的形式,以便在交流過程中充分實施。
3.2課堂教學實施
教師在課前將案例資料發放給學生,由學生通過個人和學習小組研討案例,分析討論案例中呈現的現實情境,探索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然后決定最終的實施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以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實景模擬等形式參與全過程,同時在案例背景中學習和練習新的詞匯和語法,有機地將學習內容溝通技巧與英語語言的學習有機聯系起來。(1)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確定問題后分析案例的相關數據及其解決方案,形成備選選項、選擇決策標準、分析及評價備選選項、選擇最優選項、開展行動并執行計劃。(2)討論階段。討論主要分為小組討論和班級討論,小組討論在班級中每個小組人數是相對固定的,小組成員人數過多就會影響合作;如果成員過少會降低小組討論的效果以及在完成研討工作上會出現缺少人手的問題。討論小組的組成最好是自愿形式,教師不應直接界人,或隨機安排也可,在小組討論期間,每位組員根據教師事先發的案例資料查找相關信息并形成個人觀點,在小組討論時把個人觀點及遇到的難題與其他組員分享,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后,形成小組意見。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避免觀點重復或相近,全班討論期限間每組可選擇一位同學生陳述自己組的觀點及遇到的問題。教師可把不同觀點寫投影到屏幕上便于同學討論與思考。同學針對不同的觀點及產生的問題進行辯論。在發言過程中,教師應記錄好學生在發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注意學生在發言過程中的情緒,在出現學生論題偏離教學主題時應及時引導學生回歸到教學主題上來。(3)歸納與總結。討論結束后,教師應把本次討論過程進行梳理,即從本次討論問題所涉及到的相關理論支撐知識及得出的結論,把學生發散見解、觀點集中起來,進行系統化、條理化,服務于教學的知識點做結構性的重點講解和歸納。在這階段教師應重點討論學生研討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該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實施效果。(4)教學反饋。反饋的途徑可以利用調查的方法從學生中獲取,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求教師不斷的總結教學法經驗,做好每次課的教學總結,找出教學案例應用的優點和不足,為下一階段案例改進打下堅實的基礎。(幻評價。案例教學的評價可以很高效且公正的體現教師和學生在案例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在案例教學中,考試不再是唯一評價學生表現形式。我們對學生采取多元的評價方法。包括小組表現,對案例介紹陳述及簡短問題和論述題等。教師通過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可以更好的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存在不足,進而更有針對性改進,提升自己。
3.3開發案例教學素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