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輔導數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11:45: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中輔導數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析
摘要:基于高等數學在經管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針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經管類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路徑進行了探析,以期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數學;應用型高校;經管類;教學改革
高等數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等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三個顯著的特點,是很多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在很多高校,除了傳統的理、工科之外,經管類、農林醫藥甚至文史哲等專業也開設了高等數學課程[1]。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應用型人才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高等數學是各高校經管類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主要是使學生獲得極限、一元和多元微積分、級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能運用高等數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并為學習后繼課程和將來進一步發展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2]。但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多種的問題,對經管類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是極為必要的。現結合亳州學院的具體情況,探索如何進行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對其他專業以及其他應用型本科高校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經管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亳州學院的辦學定位是“地方性、應用型、特色化”,目前有22個本科專業。經管類專業有經濟與金融、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在這些專業中都有高等數學課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主要存在幾個問題:(一)學生學習高等數學存在困難。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以后,在學習上會產生懈怠思想,潛意識里放松了自己。在大學階段,很多學生平時對學習不夠重視,考試只靠最后一兩個星期臨時抱佛腳,存在“六十分萬歲”的思想。對于高等數學,部分學生認為是無用的,與自己的專業無關,以后也用不到。并且大學的課程較多,課堂教學內容信息量大,平均下來用在學習高等數學上的時間往往是不夠的。而高等數學具有知識點環環相扣的特點,前面知識沒有學好,后面的學習就難以跟上,長此以往,有的學生上課就聽不懂,最后干脆放棄。還有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就以2017級經濟與金融專業來說,文理兼招,學生的數學基礎很不一樣,在教學中很難兼顧到所有學生。(二)教材與教學內容、課時數、知識點銜接不夠。從高等數學教材的選取來看,很多高校選取的是同濟大學數學系編寫的教材。該教材是經典教材,得到了很多高校的認可并在使用,但是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本教材的內容太全面,難度較大,教材中的部分內容經管類學生是不需要完全掌握的,比如第八章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第十一章曲線積分與曲面積分。還有的章節只需要掌握部分內容,如重積分部分只需要掌握二重積分。從課時數來看,以亳州學院的經濟與金融專業為例,目前的課時安排是第一學期每周4課時,第二學期每周2課時,課時嚴重不足,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有些章節上只能“蜻蜓點水”,無法深入講解。在知識點的銜接上,首先是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銜接不夠。高中數學教材的改革經歷了很多次,有的內容從大學教材中進行了“下放”,比如:導數、概率與統計。而有的內容作了刪除,比如:文科生沒有學習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三角函數也只學了正弦函數、余弦函數、正切函數,其他三角函數及反三角函數都沒學,這就給大學階段學習高等數學帶來隱患。對于“下放”的內容,比如導數,本意是讓學生有所了解,主要是側重于應用,但在考試中往往出題卻很難,違背了初衷,學習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學生還沒有領悟其精髓。第二是高等數學與學生后續的專業課程銜接不夠。傳統的高等數學課程主要注重基本概念、定理、證明、性質和計算等,在各專業的應用上內容非常少,很多時候教師是把高等數學當著數學專業的數學分析去進行教學的。因此,在教材的選取、課時數與教學內容的安排等方面都亟須進行改革。(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落后。目前,大多數的高校數學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灌輸式的教學,很少與學生互動,學生也習慣了這種教學方法。這樣就導致了教師在上面唱獨角戲,學生在“忙”得不亦樂乎的干其他事。有的老師的講義多少年從未變過,不管什么專業的,也不管學生的程度如何,都是一樣的教,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一些高等數學教師會用多媒體教學,但是有的老師對多媒體課件過分依賴,沒有認真的備課,反正點點鼠標內容就出來了,照本宣科。用多媒體課件上課的速度也會變得很快,還沒等學生消化,就來下一張課件了。這樣教師是輕松了,而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四)考核方式單一大學的學習不像高中時期的學習,平時的考試測驗非常的少甚至沒有,往往就是期末一場考試定成績,很多學生平時沒有學好,也不會產生危機感,就是等考前復習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同樣地,教師也擔心大面積的不及格現象出現,往往會帶學生復習,有的老師會給出考試范圍,更有甚者可能會違規漏題。有些腦子比較靈活的學生平時沒有好好學,考前來個突擊,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有的學生還是我行我素,最后考個幾分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不重視平時的考核,一場考試定成績的教學評價方式應進行改革。
二、經管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建議
信息化背景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運用信息化教學,實現互聯網技術與教育行業的深度融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本文筆者主要從高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原則入手,探究具體教學方法,以期為廣大高中數學教育者提供可行性參考建議。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高中數學教師習慣于采用“封閉式”主動授課,即授課范圍局限于教室之內,甚至是僅僅依靠板書進行知識授予,書本+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較為固化,不能否認的是,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體現出數學重點和難點,但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出來,課堂缺乏一定的感染力和活躍度。如果采用信息化教學,可以豐富授課形式,更加直觀地實現知識傳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1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信息化教學主要以科學技術為基準,以高中數學授課教材為根本,利用數據網路和集成信息,將數學知識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更新教學手段,通過多維方式形象且直觀地傳遞數學知識,將信息化、互聯網思維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從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定義中我們可以得知,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抽象、難懂、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讓學生樹立立體化、多維化數學思維。其次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板書字體的書寫時間,直接將驗證過程、演示過程實時呈現在多媒體教學屏幕上,節省不必要的書寫時間,幫助學生擺脫學習枯燥和乏味性,這是傳統數學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最后,信息化教學還可以培養并激發老師的探索精神,“教學”本身并不是一個單方面的行為,而是由“教”和“學”構成,因此,高中數學課堂既要培養學生樂學、好學的習慣,同時也應該培養老師善學、創新的精神,從這一層面來講,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轉變教師授課思路,實現師生互動,提升授課效果。
2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基本原則
2.1探究性原則
探究性原則是信息化教學的根本,也是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的最大不同之處。當前多數院校教學設施逐漸完善,以至于很多老師認為只要是應用了網絡課件和多媒體設備就是實現了“信息化教學”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信息化教學必須以“探究性”為基本原則,即深入挖掘數學知識的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設備,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思維深化教學技巧,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立足于書本但是還要深入探究書本之外的知識,以適當的教學方式,拓寬高中生學習視野。這一教學原則同樣符合當前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社會實踐如何融入大學數學系列課程
摘要:文章在闡述相關背景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了社會實踐與課程育人的聯系,然后提出了社會實踐融入大學數學系列課程育人的思路,最后論述了社會實踐融入大學數學系列課程育人的策略。
關鍵詞:課程育人;社會實踐;大學數學系列課程
一、相關背景
大學數學系列課程注重基礎應用和邏輯思維培育,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學科,具體包括非數學類專業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課程,以及數學類專業的“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實變函數”等課程。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實際,在培養創新人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學數學知識體系繁雜,學科門類多,理論知識抽象、應用廣泛,而教材編排往往是先給出概念,引出定義、定理,再結合例子進行佐證,這就導致蘊含在課程內的數學文化知識與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形成割裂態勢,這給部分初學者學習數學知識造成了困難,具體表現如下。第一,銜接性與抽象性。由于大學是從全國進行招生,而各省(區、市)生源狀況不同,特別是新高考改革制度下各大學依照招生大類進行招生,同一專業中不同生源高中數學學習進度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如一部分學生在高中沒有學習過導數、矩陣等相關內容。同時,由大學數學課程中豐富的定理、定義共同構建的大學數學思維體系對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需要一定時間適應,這彰顯出課程知識高度的抽象性。第二,嚴謹性。大學數學中的一些相關證明和知識點應用都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比如,在證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時,構造的函數須要符合羅爾中值定理的三個條件;又如,函數的可導性、間斷點的判斷、級數的收斂性判別等都需要嚴格依照定義進行,這樣才能領悟定義運用的精妙。第三,廣泛應用性。大學數學知識的應用非常廣泛,與各門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概率論”課程中概率密度計算需要二重積分相關理論知識;偏導數在“數學物理方程”課程中復雜的偏微分方程求解中得到了應用;“線性代數”課程矩陣運算可應用于大數據算法與圖像合成;“高等數學”課程中微分的近似計算可應用于“數值計算”課程。因此,學好大學數學既是進行大學專業課學習的基礎,也是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一個重要工具。在課程育人理念背景下,多位專家學者提出將數學史教育融入數學課堂,引入思政元素,構造豐富的課程思政課堂,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增強學習趣味性,從而提高課程育人效果。比如,葉建兵在《課程思政理念下數學史驅動的常數項級數教學設計》[6]一文中以伯努利“有趣的悖論”和格蘭弟“無中生有”作為引入,展開了以《莊子·天下篇》和劉徽“割圓術”等詳細闡述數學史為驅動的教學設計,整個課堂生動有趣、內容豐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為清晰,也更深入,期間課程思政理念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不失為課程育人的一次成功實踐。筆者認為,教學設計是大學數學系列課程育人第一課堂的策略,社會實踐是大學數學系列課程育人第二課堂的生動體現,而如何打通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使大學數學學習與課程育人相結合,實施課程思政是實現大學數學課程育人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需要深入社會挖掘數學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數學的文化價值與育人價值;學生需要在實踐創新中探索數學的應用,以發現數學的美并增強學習動能,從而共同建構和發揮非思政類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將“三全育人”理念貫穿大學數學系列課程育人的全過程,努力實現課程育人與實踐育人相融相通,使專業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工作同向同行。
二、社會實踐與課程育人的聯系
社會實踐包含“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思政課實踐、志愿服務、畢業實習見習等多種形式,社會實踐的開展加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闊了大學生視野,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學習本領。近幾年,社會實踐整合優勢資源,主題呈現出多樣化、專業化的特征,注重理論宣講、教育關愛、垃圾分類、美麗鄉村、科技支農等相關國情調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顯著增強。2021年寒假,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開展了紅色基因專項活動、“揭榜掛帥”專項賽、黑科技專項賽等,以社會實踐的形式進一步拓展了學生參與課外學術作品的廣度與高度。而數學作為高校的基礎課程,在培育時代新人、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促使大學數學課程育人與社會實踐相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數學教學改革策略3篇
第一篇
一、文科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近年來的教育實踐過程表明,在文科專業中開設高等數學不僅拓寬了學生知識面,更有利于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形成,促進文科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然而,文科高等數學的教學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存在著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1.文科專業學生對高等數學認識存在誤區在眾文科生眼中,數學就是抽象的代名詞,它僅僅是升學的工具。一旦升入大學,眾多文科生認為學習高等數學那是理工科學生的事情,與自己將來工作、發展沒有任何關系;同時,高中文理分家,為一些數學成績欠佳的學生早早地逃避數學的學習找到了借口,他們的數學基礎欠缺明顯。讓這些人學習高等數學知識,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他們在思想上的對數學的排斥使得教師的教學處于被動的局面,從而形成學生不想學,教師不想教的結果,這種結果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惡性循環,不斷被放大,成了文科高等數學教學改革難以突破的關鍵點。
2.師資隊伍缺乏穩定性,教師專業知識面不夠
執教文科高等數學的老師大都是抽調的理工科的老師,這些老師有很豐富的理工科數學教學經驗,但他們通常受學科的限制,對文科高等數學教法把握不太準確,對文科專業了解甚少,很難突出高等數學在專業中的應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越發覺得枯燥無用。同時很多老師在思想上輕視文科高等數學的教學,面對數學基礎差的文科學生,缺乏教學積極性,在教學工作中,難免出現怠工、馬虎從事的情況。其次,對文科學生的學習指導缺乏有效性,文科學生的學習方式與理科學生區別較大。師資的匱乏,嚴重影響文科高等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
高三數學講評課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Moodle平臺是一個教育、學習軟件的集大成者,微課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熱點,文章結合兩者的優勢,以Moodle的學習活動為載體進行微課的個性化推送,在Moodle平臺下利用微課進行高三數學講評課的教學實踐,課前錄制典型錯題的微課,課上學生自主選擇訂正方式,借助Moodle平臺的小測檢驗訂正效果和拓展變式,提出了M+W+7教學模式,創設分層教學的情境,提升講評課的效率。
【關鍵詞】Moodle;微課;高三數學講評課
一、研究背景
高效的數學講評課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完善知識系統,甚至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三的二輪復習階段,講評課是主要課型,提高講評課的效率對沖刺高考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最傳統的高中數學講評課,通常按照試題的順序講解,注重面面俱到,忽略主次;注重結論呈現,忽略思維過程;注重單向傳授,忽略學生參與;注重知識歸納,忽略拓展應用。面對高三數學講評課的種種問題,很多同行提出了改進教學模式,在講評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生生合作探究,其中,重慶市字水中學茍知學老師提出的“三段六步式”就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教學模式[1]。改進版的試卷講評課確實提高了講評效率,課堂氛圍也更好了,但面對成績差異明顯的同學們,仍然無法實現個性化學習。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深度融合是時展對數學教學改革提出的要求,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對于促進學生對數學本質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高翔的畢業論文以沈陽第120中學高二年級的100名學生作為實踐對象,進行實踐研究,得出的結論:在高中數學試卷講評課中實施基于微視頻的翻轉課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這種教學方式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2]。因此,借助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教學環境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構建了M+W+7教學模式,試圖將“Moodle+微課”同時應用到高三數學講評課中,每位同學都擁有一個電腦終端,顛覆傳統的講評模式,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空間。
二、“M+W+7”高三數學講評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Moodle和微課概念界定。Moodle是一個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學習環境,被翻譯為“摩燈”,是一個開源代碼完全免費的課程管理系統,學習活動模塊多,有測驗、討論區、投票、Wiki、聊天室、詞匯表、問卷調查等模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模塊化進行專題討論,還可以上傳自己的課件、微課等資源,教學形式豐富[3]。現階段,國內Moodle平臺在教學領域還處于推廣階段,在小學的使用率較高,中學也有很多學科開始進行嘗試和探索。微課是支撐翻轉課堂的重要載體,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包含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動態地呈現碎片化的學習過程,直觀地將解題思路傳遞給學生,可以重復觀看,尤其適用于基礎不扎實的同學。通過互聯網共享微課,將碎片化的資源整合起來,實時跟蹤學習反饋,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微課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去,借助Moodle進行個性化推送,能提高微課的使用效率。高中階段學生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網絡平臺的使用可以更加的靈活,高中數學作為比較難的學科,學生差異性明顯,給Moodle+微課的應用創造了極大的有利條件。(二)“M+W+7”模式的構建。融合Moodle和微課兩者的優勢,構建出M+W+7教學模式,M指的是Moodle,W是微課,同時包含7個教學環節。利用Moodle平臺創建講評課的課程社區,以專題模塊的形式呈現,學生自主地進行講評課,教師端跟蹤學習記錄,包括學生看微課的次數和時間、每個教學環節學生的參與情況、參與測試人數和得分情況等,實現教師的有效監管和學生的自我學習的統一。教師、Moodle平臺、微課、學生相互聯系和促進,實現網絡學習和面對面的課堂學習有機結合,形成一種有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四者之間的關系(如圖1):單獨輔導數學薄弱生Moodle上傳應用微課教師學生上傳資源基礎設計拓展小測創建討論區學生信息反饋選擇資源完成小測上傳答案觀看學習自己錄制網上下載面對面請教圖1教師、Moodle、微課、學生關系示意圖學生在課堂中占據絕對的主體地位,在Moodle上自主地選擇文本或者微課進行錯題訂正,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小測,追求課堂效益最大化。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支持,根據教學環節的實時進程,有效地把控教學活動時間,交互地貫穿整個教學的過程中。
建模能力培養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摘要: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其中,數學建模作為核心素養之一,要求學生善于運用數學語言表述問題,用數學知識構建模型解決問題,求解結論。文章分析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之建模能力培養現狀,指出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之建模能力培養策略主有有函數模型建構能力,幾何模型建構能力,向量模型建構能力,不等式模型建構能力,最值模型建構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建模能力;核心素養;學習效果
數學建模強調“想用、能用、會用”的“用”數學意識,提倡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個性化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且能夠達到學中用、用中學的學習效果,有效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建模能力的培養。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之建模能力培養現狀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仍有一部分教師傾向于為學生設計文字應用題,這些文字應用題通常條件清晰,不需要學生多加思考。長此以往,學生會對數學建模漸漸生疏。《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已經明確指出:“數學建模、直觀想象等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建模能力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之建模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閱讀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們認識世界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一談及閱讀能力的培養,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語文、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然而,隨著社會的數學化,僅具有文科閱讀能力已明顯不夠,比如他們有時會看不懂某些電子產品使用說明書,看不懂股市行期……表明在現代社會中要求人們具有文科閱讀能力為基礎外,還包括要具備數學閱讀能力、科技閱讀能力等在內的綜合閱讀能力。而數學被譽為“人類思維的體操”,對培養人的分析問題能力、提高人的思維品質有極高的教育價值,是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要想讀懂“自然界這本用數學語言寫成的偉大的書”,沒有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不行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出,新時代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現代教育提倡從學會到會學,提倡“終生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自學能力對于人的未來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是各種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閱讀是自學的重要渠道,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因此,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要重視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閱讀教育研究,探索數學閱讀教學的特點及教育功能,認識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特點
1.語言抽象,內涵豐富
前蘇聯著名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可見數學也是一門語言。數學語言具有抽象、簡潔的特點,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必須認讀感知閱讀材料中有關的數學符號、圖形符號等,理解每個數學術語。而這些符號往往內涵豐富,與自然語言差別很大,要求在閱讀中語言轉換頻繁,是一個內部語言的轉化過程,最終要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數學定義或定理等,是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的過程,這樣就給數學閱讀帶來一定的難度。
高職數學教學研究論文8篇
第一篇:高職機電專業數學教學中應用能力的培養
【摘要】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普遍較低,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培養高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針對目前高職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機電專業需求,提出了一些培養高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機電專業;數學教學;應用能力
一、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1.在教學內容上,加強應用環節教學,突出知識的應用性
(1)教學側重點在概念教學上,一方面要對數學概念從提出、發現、抽象到概括的整個過程的實質分析透徹,以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哪類專業問題可以使用相應的數學概念去表述;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使用專業課的語言去敘述和強化數學概念,以滿足數學概念教學與專業教學緊密結合的需求.例如:學習定積分時,先提出問題:求曲邊梯形的面積和變力所做的功.學生對求圖形面積和力所做的功并不陌生,只不過以前熟悉的是求直邊梯形的面積和恒力所做的功.這兩個問題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引導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問題的解決,然后引出定積分的概念.這樣學生會自然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在應用性教學方面,必須重視傳授數學思想和解題方法,把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密切聯系專業,盡力采用機電專業知識,講解應用實例,努力實現數學知識模塊與工程技術案例的融合,縮短數學課與專業知識間的距離.(2)教學深度專業課對數學計算的需求不深,因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要在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方法和概念的前提下,教學內容力求深入淺出,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對于數學上的定理和結論盡量用直觀方法引出,刪減理論推導,以適合高職教學的實用性要求.減少對于計算性題目的技巧要求,以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為度,可把現代計算工具———計算機運用到數學中來,介紹功能強大的數學軟件(如mathematica、matleb等)知識的實際運用,把復雜的計算問題運用計算機來快速實現.
高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10篇
第一篇
一、讓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的意識
當前的素質教育中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強調學生“學”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發揮好自己的指導作用,積極地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素質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思考,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自主學習具有主動性和自律性,它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不再被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求知需求和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感,讓學生的自信心有所增強,使學生可以想學、樂學,使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還表現為在主動學習過程中的自律,對自己學習情況的反饋,并不斷地總結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及成果進行反思,并作出評價。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進行良好的自我學習。在講函數的單調性的時候,教材中首先給出的是學生熟悉的幾個圖像,讓學生通過對剛剛學過的函數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根據自己學過的知識,觀察函數圖像并指出其變化的不同的對應法則,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順其自然的理解到函數的單調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二、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首先要引導學生提出質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精心的設計教學方案,指導學生通過對課題進行質疑,通過不同的質疑法,如因果質疑、聯想質疑、方法質疑等使學生產生自我設問,學生間的設問,師生間的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使學生改變傳統的機械的被動的接受,向學生主動探索方面發展。例如在學習橢圓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復習圓的概念,然后用一個繩子在黑板上演示到定點的距離相同的就是圓,然后引導學生產生到兩點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是什么,然后讓學生自主地用工具進行實驗、探討和總結。
三、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高等數學教學初探
摘要:本文就目前高校擴招學生生源普遍有所下降的情況下,闡述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提高《高等數學》教學。通過學生自由選擇教師聽課,“分層次”等教學,力爭讓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厚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
隨著普通高校擴招帶來的普高熱,除少數重點大學生源入口有所保持外,絕大多數一般本科院校的生源從以前的“精英”轉為“大眾”,加之一部分學校辦有預科,預科生轉為本科,其學習能力和自覺性較一般本科生差。總之,一般本科院校生源總體質量不高,生源亦參差不齊,并且目前對新一代大學生要求更高,其學習的深度,廣度更大,這必然對組織《高等數學》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難度。《高度數學》是普通高等院校必開一門公共基礎科,其學時多可體現其重要性。如果還停留在以前“精英”時代的教學,勢必讓大多數學生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如果降低教學的難度,又不利于學生特別是優等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校研究性人才的培養。目前這一矛盾日趨突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擴招后一般本科學校《高等數學》的教學狀況
1、學生狀況
一般本科院校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全日制高中畢業生,部分優秀學生大多進入比較有名氣的重點大學,大部分優秀的基礎好的幾乎被重點院校“搜刮”一空。當然有一部分優等生落入一般本科院校,其原因是高考發揮欠佳,或者由于志愿填報不當而進入一般本科院校。一部分學生來自預科,一部分學生來自教育落后的地區。進入學校后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努力學習爭取學到過硬本領或者繼續深造。大學一年級上期《高等數學》普遍學習較好,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剛進大學,有一定的抱負和理想,學習比較努力;二是大學一年級的《高等數學》和中學銜接較好,比如極限和導數大部分內容在中學已學過,加之這些內容比較簡單;三是教師和輔導員抓學風一般比較緊。這些因素導致大一上期《高等數學》學習普遍較好,平均分數高,不及格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