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啟蒙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09:23: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兒童啟蒙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鋼琴啟蒙階段音樂教學論文
一、簡要描述鋼琴啟蒙階段音樂教學中的問題
(一)孩子淪為學習的機器
在中國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所有家長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家長們在孩子啟蒙階段就給孩子報很多的培訓班,一個孩子可能要同時上4到5個培訓班,包括:音樂、美術、奧數、國際象棋和語文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徹底淪為學習的機器,對任何科目的學習都產生厭倦情緒,即使孩子原來對鋼琴感興趣,也沒有精力和心情去學好。
(二)教學模式落后
我國相對于國外,在音樂啟蒙發展上比較晚,目前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用于現階段鋼琴的學習。如今,我國鋼琴教學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對一,即一個老師教導一個學生,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但是卻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很多學生對于這種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學的模式不感興趣。
(三)師資力量薄弱
兒童音樂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摘要:兒童在接受音樂教育時在形式上呈現單一化傾向,學校音樂課程出現“邊緣化”危機,單一的教育載體讓優秀音樂在兒童間的傳播顯得舉步維艱,不利于兒童健康音樂審美和藝術審美的養成。因此運用調查統計、案例分析和比較分析等具體手段,通過實地調研、文獻資料調查等方法統計項目所需要的相關案例,在新信息時掘更適合兒童音樂傳播、發展及創新的途徑,是推進中國兒童音樂教育發展的新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音樂教育;調查;分析
一、調查背景
由于歷史和社會原因,我國兒童音樂教育主要分為隱性和顯性兩種形式。隱性教育主要利用家庭環境熏陶等培養兒童音樂欣賞及活動技能;顯性教育主要是通過學校開設音樂藝術類課程進行兒童音樂技能的訓練。兒童在接受音樂教育時,最明顯最直觀的方式是顯性形式,但在學校教育中,音樂課程的主要載體還是課堂,在形式上呈單一化傾向。兒童在學校接受音樂教育的形式也主要是歌唱律動、簡易器樂演奏,兒童身心的日益成長,簡單的課程已經難以吸引兒童興趣,使學校音樂課程出現“邊緣化”危機,單一教育載體讓優秀音樂在兒童間的傳播顯得舉步維艱。因此在新信息時掘更適合兒童音樂傳播、發展及創新的途徑,是推進兒童音樂教育發展的新思路。
二、調查分析
作為音樂的傳播媒介,音樂課程資源應該要有開放性。課程教材、師資、家長、社會公益活動等都應當成為充分可挖掘的資源。兒童音樂教育要走進現實生活,因此音樂教育須防止落入功利化的狹隘陷阱,要杜絕出現程式化,積極主動整合多樣化資源,創新音樂教育生活化的有效傳播媒介,為學校教育增加音樂教育課程資源。由調查報告顯示,近70%的家長都對子女進行音樂教育。在中國,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龐大的市場。實地探查后我們發現,大型機構一般由正規音樂學院或藝術院校的培訓部門等組織成立,傳統機構院校只占市場的不到3%。剩余97%的機構其實都是零散發展的小機構。這些機構一般發展上有兩個極端:1、普通師資、教學環境差:學生少,口碑不好,續費學生很少;2、有名師、場地好,但成本高,有“名牌老師帶走”風險。因此絕大多數的機構都是由這種“小作坊”組成,而今遇到教育機構正規化的“嚴打行動”,難合格就是自然現象了。很多這樣的培訓機構,為了取悅家長,而放棄真正的音樂啟蒙原則,放棄個性化教學,轉而進行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一般的枯燥訓練。在近350份調查問卷中,有75%的家長意識到音樂啟蒙教育并非簡單學習器樂演奏,但只有不到30%的音樂教師能夠補充教學以外的知識,如基本樂科、音樂文化、音樂史等知識。音樂新課程改革要求的硬件是很先進的,然而由于激烈的升學競爭,人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評價以及對音樂教學的盲目、不理解,使得人們對音樂課的探索不及其他科目深入,從而影響音樂教育。如今新課標教育要求已將藝術類學科明確規定為必修甚至升學加分項目,社會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漸增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有84.2%的家長愿意投資孩子的音樂啟蒙,64.6%的家庭愿意并已經接受了音樂教育。“少兒藝術教育”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的少兒達到2.56億,按照城鎮家庭每月為孩子藝術教育投資50元保守估計,未來幾年少兒藝術教育消費額可達700億元。從家庭經濟收入來看,調查結果顯示,67.4%的家庭月平均收入為8000元以上;在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或者興趣培養等方面的投入上,58.95%的家長選擇了500-1000元,31.58%選擇了1000元以上。由消費能力一項分析也可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文化投入十分重視,對文化產業市場的需求依舊是伴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作為一項新的消費熱點,音樂教育行業整體是一個火熱的市場,因此如何在音樂教育行業里尋求新的產業突破點,如何將傳統行業與新元素融合,是音樂教育行業亟待完善的問題。以音樂電臺作為主要載體,與知名廣播媒體合作,如:“喜馬拉雅FM”、“荔枝FM”等新興付費廣播形式進行兒童音樂文化的啟蒙是“互聯網+”音樂教育的探索。用戶通過手機等移動或固定網絡端就可享受到優秀的音樂啟蒙式教育。按照《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文件,抓住“互聯網+”和大數據、云計算時代的契機發展,實現互聯網創新與傳統音樂行業的相互融合促進,加快行業間技術交流,推動產業鏈的形成。據調查,在快節奏的信息化社會大環境下,線上消費已成為消費主流,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經濟發展方向,線上音樂教育具有物美價廉、與時俱進、更新及時等優勢,對大多消費者有較大的吸引力。如此優異的發展前景與政策扶持,兒童音樂教育可以牢牢把握這些機遇,以發展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為有效途徑,實現了商業運作平臺的創新打造。
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的作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數幼兒園的幼兒啟蒙教育中,在幼兒園,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成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科學教育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潛能、開發幼兒的心智、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而且還是一種簡潔有效的科學啟蒙教育方式?;瘜W小實驗融入幼兒科學教育中,對幼兒的成長與各種能力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化學小實驗;幼兒科學教育;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幼兒科學教學的目標進行了闡述,目標要求,要“保護并發展每個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數幼兒園的幼兒啟蒙教育中。幼兒科學教育在其他國家的發展比我國要早很多,與我國相比,他們把化學小實驗融入兒童科學啟蒙教育中有著很久的歷史。20世紀初期,法國的居里夫人就開始將特有的實驗引入兒童教育中,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兒童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熱情。在美國,有很多社團和機構以多樣的形式開展各類化學小實驗活動,以此來讓兒童接觸化學、初識化學、融入化學、享受化學帶來的樂趣。如:“ChemistryAbounds”[1]“Chemistryforkids”和“SuperSaturday”等課外活動[2],他們還針對科學教師進行了“ScienceisFun”等培訓,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美國在化學啟蒙教育中所做的努力[3]。1997年,德國也開始將化學實驗引入兒童教育中。如巴斯夫(BASF)創建了第一個互動式“小小化學家”兒童化學實驗室[4]。國外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并為化學小實驗融入幼兒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截至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研究人員開始開展化學小實驗啟蒙主題的工作。如吉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已經聯合相應的幼兒機構開始了化學小實驗的實踐研究[5,6],這些課題組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設計了一些有趣的、益智性較強的化學小實驗,這些小實驗深受兒童喜愛,教學效果顯著,成效可觀。幼兒科學教育與化學小實驗間接地促進了幼兒科學教育的進一步完善,對提升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幼兒的成長與各種能力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1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提升幼兒的多方面能力
化學小實驗具有安全、衛生、環保、貼近生活、易于感知、操作簡單等特點,并在其中加入了“魔術”的元素,使得化學這門學科更富有神秘色彩,易于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兒在直接觀察、親自操作的科學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積累經驗?;瘜W小實驗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官性、智慧性,符合兒童生長和思維特征。小實驗的“魔術”要素滿足了兒童對新事物強烈的認知感,讓他們在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中獲得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與要求,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的培養目標。在觀看小實驗的過程中,幼兒既提高了觀察能力,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在可樂中放入曼妥思薄荷糖,形成“小噴泉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小朋友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等實驗結束后,再讓小朋友們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說出來。有趣的實驗一定會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他們也會對實驗過程有不同的想法,這時,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踴躍發言,這樣既可以培養兒童觀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兒童的語言組織能力。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既達到了幼兒的培養目標,又為幼兒科學能力的培養打下了基礎?;瘜W小實驗中含有大量的趣味性元素,生動有趣且形式多樣,能夠激發幼兒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幼兒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從而形成化學基本觀念,為幼兒將來小學科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2親近化學,認識化學,激發幼兒的學習情趣
漢代童蒙書法教育對書法教育的啟示
一、漢以前的書法蒙學教育
“蒙學”中的“蒙”有“沒有知識,愚昧”之意,喻示人童稚時期的知識儲備狀態。擺脫蒙昧,稱之為啟蒙。辭書對“蒙學”的解釋是:“中國舊時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教育內容是識字、寫字和封建道德教育?!薄皢⒚山逃膶W?!?,相當于今天的小學。我國古代的童蒙書法教育可以追溯到殷商。不過,商代的書法教育主要是面向王室成員。西周時,書法教育內容更為充實,有了專門的書法教育時間和場所。幼童通常8歲入學,學習內容為“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書”指的便是對漢字的學習以及書寫。至秦代統一六國文字,小篆頒行天下,從上至下,各級行政部門皆以李斯的小篆為通用書體,官方培養刀筆吏。漢初,“學童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又以八體試之……書或不正,輒舉劾之”[1]。可見,秦漢時期對識字教育極其重視。有學者認為,“蒙學教育在秦漢之后便進入有教材、有組織、有形式的階段”[2]。
二、漢代書法蒙學教育
漢代學童書法教育主要是在書館中進行的。學習內容主要是識字和習字,識字和習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從事啟蒙教育的教師大多是閭里集體出資聘請的,是鄉里宿儒。這里的書館也稱作“學館”“書舍”“蒙學”“小學”等。東漢王充《論衡·自紀篇》中記述了自己童年的學習經歷:“六歲教書……八歲出于書館。書館小童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丑得鞭。充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經明德就,謝師而專門,援筆而眾奇。所讀文書,亦日博多?!蓖醭湎仁亲R字和習字;接著學習《論語》《尚書》,每天諷誦千字以上;最后專習經學,“經明德就”??梢娺@時學習已分階段。前期屬于識字和書寫的學習階段,使用的教材如《倉頡篇》《急就篇》等,這些字書又稱為“史篇”和“章篇”。學生學書既成,則離開書館進入庠序,學習《孝經》《論語》《尚書》等儒家典籍。
(一)識字、習字教材
漢代小學的字書有《倉頡篇》《訓纂篇》《滂喜篇》《凡將篇》《急就篇》等,現在保存的只有《急就篇》。字書最早的是四字一句,始于周之《史籀》十五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所作,不過久已失傳。為了對漢字進行統一簡化,秦朝官方以秦篆為基礎,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七章。漢閭里書師將其合并整理,并統一稱作《倉頡篇》。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漢代的學書、習字教材數量也逐漸增多。漢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篇》(圖1);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揚雄作《訓纂篇》。之后,又有杜林作《倉頡訓纂》。這些直接作為書寫教材,供學童使用。圖2竹簡是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遺址,內容是《倉頡篇》首章部分文句。簡長23厘米,寬1.1厘米,厚0.3厘米,正反面書寫,簡末二字“賞賞”可能是習字者隨意所書?!稘h書·藝文志》記載,漢興以后,閭里書師合秦時《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三篇為一篇,習稱漢《倉頡篇》。居延甲渠候官遺址出土的《倉頡篇》竹簡對于研究漢代《倉頡篇》的版本衍變、文本構成等具有重要價值。圖3習字簡雖然不能確定為漢代學童所寫,但一定程度上是對當時漢人學書、習字狀態的反映,通過其可以了解漢代童蒙書法教育狀況。
幼兒舞蹈教學游戲精神缺失與重建
摘要:游戲不僅僅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幼兒特有的學習方式,然而目前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游戲多以淺顯的形式存在。該研究從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自由的剝奪、愉悅氛圍的匱乏、情境體驗的虛假以及實施中創造的封閉四個方面闡述了游戲精神缺失的現狀及表現,并在對其進行成因分析后提出堅持“兒童中心論”的理念,從教學理念、目標、原則、過程和評價機制五個方面提出幼兒舞蹈教學中重建游戲精神的建議,以期為一線幼兒舞蹈啟蒙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幼兒;幼兒舞蹈教學;游戲精神
1引言
近年來,大部分的幼兒舞蹈教育工作者普遍認同游戲對幼兒舞蹈教學的作用,并強烈呼吁將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引入幼兒舞蹈教學中。但目前幼兒舞蹈教學依舊存在著教學模式傳統化、教學過程枯燥化、教學內容專業化、教學方法單一化等問題。此外,部分教師在游戲與舞蹈的融合實踐中呈現出初級水平的教學,難以將二者進行深入融合以展開科學與合理的運用,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些問題無不受教學觀念的制約與影響,游戲與幼兒舞蹈教學融合度低、融合效果不佳的深層次原因與幼兒舞蹈教學中游戲精神的缺失息息相關。
2幼兒舞蹈教學游戲精神缺失的表現
2.1教學過程中自由的剝奪。首先,幼兒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失去了自由言論權。其次,幼兒不能自由地進行表現,部分教師只注重舞蹈知識的傳授和標準動作的示范與練習,導致幼兒只能“規范”地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無法享受舞蹈活動中自由自在、輕松活潑的氛圍。2.2教學氛圍上愉悅的匱乏。良好的幼兒園舞蹈教學活動成效不僅僅與教與學的方式方法息息相關,還取決于一定的教學氛圍。然而,在現實的幼兒園舞蹈教學活動中,卻很少能感受到這種愉悅的氛圍,教師更多地關注幼兒知識的理解情況和動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很少關注幼兒是否有愉悅的情感體驗。2.3教學情境內體驗的虛假。當下舞蹈教學情境中存在著虛假的體驗。不少幼兒舞蹈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沒有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想讓幼兒憑空想象進入教學情境,這是難以實現的。教師在意識到教學情境對幼兒獲得經驗的重要性的同時,應該多關注幼兒生活,取材于幼兒生活,讓幼兒能夠在創設的情境中產生共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學的實施,獲得良好的教學結果。2.4教學實施中創造的封閉。在現實的幼兒舞蹈教學中,一些游戲環節預設性強、生成性弱,教師在活動實施中制定了過多的標準和統一的要求,將整齊劃一當作是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得幼兒創造力逐漸封閉起來,并最終失去創造力。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方法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越來越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音樂、美術、舞蹈等是兒童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通過各種藝術教育活動,讓學前兒童初步感受美,體會藝術美的情趣,而培養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及愛好應是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重點。這就需要藝術教育者掌握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科學方法,這也是學前兒童藝術啟蒙教育的關鍵所在。本文將就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方法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要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目標
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以及藝術教育的規律來制定藝術教育目標,這是教師在進行藝術教學活動時應遵循的原則,也是藝術教育成功的關鍵所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要想健康發展,必須采取更貼近孩子特點的方法,在觀念上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幼兒的藝術教育主要應以提高孩子的藝術素質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為目標,培養孩子的藝術審美體驗,而不應以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為目的。家長與藝術教師應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針對這一成長階段兒童的心理及性格特點來進行藝術門類的選擇,培養孩子對藝術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發揮孩子天性與創造力。
二、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意義
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旨在延續和發展人類的文化藝術而實施的教育的最初環節。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是通過教育方法與手段,根據兒童的自然成長發展的一般規律,在保證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的前提下,達到或實現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價值,培養兒童的審美情趣,道德情操,認知能力,意志品質及創造性。其意義具體表現在:
1.順應兒童,促進發展,注重過程,激發影響,為學前兒童提高自我表達及交流的工具,在學習中讓兒童自由流露,充分表達,得到藝術熏陶。
音樂素養對鋼琴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國內外現狀
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物質條件的提高,“鋼琴熱”興起,孩子們學習鋼琴已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學習鋼琴對于培養左腦思維、提高全面素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今鋼琴啟蒙教育還存著許多弊端,首先是重視程度不夠,很多家長只知道關注孩子鋼琴彈奏是否過級,一味追求考級,并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能力、基本功以及學琴心理等,那么音樂素養就被放在了一邊,殊不知音樂素養對于鋼琴啟蒙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如今的教學模式也存在不合理的情況,許多鋼琴培訓機構一味追逐利益,根本就沒時間去講授音樂素養知識,也沒有單獨開設音樂素養課程。對于有些過了鋼琴八九級的高級學員來說,就算給他們一個簡單的譜面,由于識譜的能力不足、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非常淺顯,甚至對于許多基本的樂理知識和音樂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應用,根本就無從下手,這一現象是非常普遍的。
二、音樂素養在鋼琴啟蒙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開設音樂素養課可以提高鋼琴學習的興趣和互動。對于鋼琴啟蒙教育的孩子來說,大部分都是剛剛接觸鋼琴這門樂器,如果過分強調技能的掌握,缺乏音樂素養的潤色,容易造成學生學琴過程中的反抗情緒和疲勞心理?!兑魳飞睢?010年第10期的《談音樂素養對鋼琴啟蒙教育的影響作用》中提到了“缺乏正確的音樂素養教學的支撐,鋼琴啟蒙學習就成了枯燥的反復的機械的動作練習。”在現代,大部分家長一味地要求孩子學琴跳級,一年下來基本上就只能彈奏幾個曲子,手指的基能提高不了。家長一味追求進度,并沒有從孩子的實際角度出發,孩子們的忍耐力和耐心都是有限的,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比如說,我們在教節奏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如果直接告訴孩子們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他們不僅不能在短時間內接受這些陌生的詞匯,而且會沒有成就感。在節奏這方面,我們可以教學生一個小口訣:“圓圓雞蛋唱四拍、牛奶棒棒糖唱二拍、巧克力棒棒糖唱一拍?!焙⒆觽円宦牭娇谠E,就會發揮想象力,師生在互動的時候就會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好。孩子們不僅能夠準確地掌握這個知識點,而且學習也變得更加輕松、更加有趣。(二)音樂素養的學習能夠提高鋼琴啟蒙學習的效率。我們在剛開始學一首樂曲的時候。如果不知道拍號、節奏型、音符,等等,然后就直接開始進行視奏,那我們的音樂不僅毫無美感,而且會出現大堆的識譜上、節奏上,以及音響效果上的錯誤。最可怕的是,孩子們因為沒有一定的樂理基礎,往往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繼續進行錯誤的練習。教育家應詩真的《鋼琴教學法》中提到了“學生對譜的效率很低的原因,是在視奏階段只是照本宣科,對于樂譜當中的調性、和聲以及曲式等一些基本樂理知識模糊不清?!比绱苏毡拘?,其實就是一種純粹的機械練琴。(三)在鋼琴教學中加入音樂素養的學習可以增強音樂表現力。每一首曲子的創作都有作曲家的意圖、作曲家的當代背景等。如果我們完全不去考慮這種因素,那我們彈出的每首曲子都是千篇一律的,都是機械的。廖乃雄在《音樂教學法》中提出“音樂應該有起伏,有強弱?!币环矫?音樂力度上的變化需要通過手指的控制力來體現;另一方面,就是學生需要了解樂曲的結構,樂譜中出現的強弱記號以及背后所代表的音樂感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彈奏一首樂曲的最終目的是要感受音樂,向觀眾表達這種音樂中的情感并且能讓觀眾也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但是學生在演奏的時候他看不懂那些音樂記號,他不知道該表現出一種什么樣的情緒,怎么去表現,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裸譜”而已。作為鋼琴教育者,我們要培養的不是機械練琴的學生,我們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激發他們的表現力。所以在孩子們啟蒙階段學琴的時候,鋼琴教師就應該多跟孩子們灌輸樂理知識,讓孩子們學會看譜,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演繹作品。
三、結語
在鋼琴學習中,音樂素養與鋼琴實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作為鋼琴啟蒙教育的不可缺少的課程。不斷鼓勵孩子們學習音樂素養知識,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在音樂的海洋里遨游。我們應該呼吁社會大眾重視音樂素養,為下一代的鋼琴教育綜合素質的提高作出貢獻。
APP教育理念如何構建家庭社會和諧關系
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等組合的綜合素質。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改變目前我國應試教育的現狀,推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有三個方面的不同:其一,應試教育的目標為提升學生成績,而素質教育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二,應試教育的重點為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而素質教育則是為全體學生;其三,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多為“灌輸式”,而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式多為情景式、引導式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形成合力,讓素質教育深入人心。育朵APP是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承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的線上育兒的平臺,它主要是專注場景式育兒的內容。依托《父母必讀》雜志、《少年科學畫報》雜志40余年豐富的內容資源、專家資源,采用文字+音視頻等多形態手段,通過科學、系統的場景知識體系,推出專業、權威的專家專欄,專注于0—12歲兒童成長知識服務,打造場景式育兒教程,最終實現幫助兒童構建自我與他人、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模式,推動素質教育理念深入家庭。
育朵APP創設兒童成長體驗空間
育朵APP個性化服務特點突出。育朵APP根據兒童不同年齡、場景對應的養育難題,為各個家庭定制系統化課程,讓每一個育兒問題隨時解決;通過各種原生內容制高點,讓每位家長享受大咖的專屬指導;并且還有百人專家團專門針對不同的特點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育朵APP充分利用三大資源優勢,即:品牌影響力、內容多樣性、專家陣容強的全面組合,為各類家庭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育朵APP根據用戶的地域分布、性別比例、年齡分布進行分類,形成了風格獨特的用戶畫像。通過用戶畫像,可以清晰識別出0—12歲兒童及父母的特點與需求,從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滿足兒童成長的全方位需要,因此,育朵APP積累了用戶大數據,構建了一個天然的流量池,為自身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一方面,這個流量池能夠自主造水、蓄水,實現源源不斷的用戶增長;另一方面,這個流量池為北京出版集團的發展提供了示范作用,促進傳統出版企業走深度融合的發展道路。育朵APP在線上構建云端服務生態圈,線下開展閱讀空間、書店等實體活動為一體的體驗式環境。育朵APP實現“看、聽、問、聊”一體化的模式,通過系列直播、讀書會、主題訓練營、跟蹤式兒童成長咨詢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調動多感官體驗和友好互交,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人們通過朋友圈、公眾號等獲得“碎片化”的知識和信息。以育朵APP一周年慶為例,41場大咖直播資源是專為成長型媽媽群體打造的線上成長課程。育朵APP一直堅持提供優質的育兒課程,35堂課培養“十字型”兒童是由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現代小學教育研究中心張梅玲教授針對兒童教育的身心成長特別制作的,幫助媽媽高效學習快速成長。幾年來,育朵APP研究團隊邀請了上千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媽媽群體提供了超過3000堂育兒課程,影響了千萬家庭。創新就必須要從物化的、外在的東西,重新變回到人的層面進行思維。育朵APP有意識地聚焦到媽媽群體關注的話題與焦慮,推出各類精品課程,包括幼兒疾病的知識,素質教育的理念,親子關系的構建方法等,以內容吸引精準用戶,培養信任感,然后再配合購物的引導。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育朵APP做到了線上線下服務生態圈的統一。
育朵APP打造兒童成長服務生態圈
提供音視頻課程+會員福利的立體服務。育朵APP推出了精品課程和大咖專欄,囊括了閱讀、親子溝通、兒童早期教育、情緒管理、新生兒護理等方面精品課程內容,并開設了免費專區,為家長創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針對會員家庭,還贈送課程之外的藝術啟蒙課程,科學素養課程,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為了提高家長的教育理念,每周會有免費的直播課堂與所有用戶分享。會員福利旨在讓每一個家庭能充分運用素質教育的理念,指導孩子成長,培養孩子興趣、挖掘個體潛能。使每個會員家庭都能在輕松的氛圍里養育全面發展的少年兒童。開展線上互動、線下論壇的活動。正如吉姆·崔利斯著寫的《朗讀手冊》,封面引用了史斯蘭克·吉利蘭的詩歌,生動揭示了朗讀的意義:“你或許擁有無限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奔议L經常為孩子朗讀,或者親子共讀,不僅僅能使孩子在語言、智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培育,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健全發展。因為朗讀可以使孩子們增強自信心,促進他們在表達、交際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讀書會作為育朵APP線下的一個親子閱讀項目,以創新性的閱讀交流模式,顛覆了常規單一的家庭閱讀場景模式,旨在讓世界因為媽媽愛上閱讀。通過打造社區、學校美妙的親子閱讀場景,以閱讀為紐帶影響身邊的家庭,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親子陪伴時光,讓閱讀成為生活的常態?!盀閻坶喿x”的線下讀書會活動自從開展以后,共招募100多名講故事媽媽,同步舉辦百場讀書會。參與人數超過上千人。探索社群模式與研學并重。社群運營的方式對企業方、品牌方都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原來的方式是只要做好商品后端的供貨就行了,現在通過社群品牌方打破了與用戶的溝通壁壘,可以直接在社群和媽媽用戶進行深入互動,為媽媽提供產品解疑答惑等功能,還可通過尋找媽媽品牌代言人,溯源活動直達原產地參觀,直播新品發布、試用等線上線下的品牌推廣活動,直接有效地將品牌形象觸達至用戶。育朵APP積極探索構建媽媽社群,就是為了深度挖掘媽媽用戶的需求,在滿足了媽媽的購物需求之外,如何滿足媽媽的自我學習與成長的需求呢?育朵APP探索出全新的督導課模式,在老師講完以后每個班會有一位督導老師負責為用戶提供課后答疑、輔導的服務,幫助媽媽快速掌握知識要點、高效學習。希望通過社群運營,讓用戶感知到有溫度的服務、有效的教學質量。突出系統培訓、訓練營、工作坊、5+2課后服務。在產品層面,育朵已經形成培訓+訓練營+工作坊+課后服務的產品矩陣,完成了在社區、工具、電商生態閉環搭建。在商品層面,在育朵APP于2021年推出國學啟蒙等課程、醫用純水物理降溫貼等定制化產品,并攜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專家孫云曉、徐惟誠等《父母必讀》和《少年科學畫報》雜志創辦人共同推出精品課程。在內容層面,育朵APP精品課程與運營聯合模式為資深專家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育朵APP模式也適應新形勢下的“雙減”政策,提供了合理的解決方案,并能夠讓每個家庭真正參與素質教育中來,做到線上與線下全方位立體式場景服務模式,是值得深入推廣的應用程序。
作者:鄒浩 單位:中國書籍出版社
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性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家庭教育兒童社會性發展社會化
[論文摘要]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具有啟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點。在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存在著價值觀狹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內容片面和教育行為背離等現象。應該自覺加強家庭教育社會化、拓寬社會化的內容,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連動的教育網絡,以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
人的社會性發展是貫穿于每個人一生的始終,從嬰兒期開始,通過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性初步定型的時期。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是通過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實現的。社會教化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外部動因,是指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同輩群體內部影響、社會文化傳播工具等對兒童實施社會化的過程。個體內化是社會教化得以實現的內在因素,是指兒童接受社會影響并對社會文化環境進行選擇,從而將獲得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內化為自身的個性特征的過程。兒童的社會化是在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兒童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的。
家庭教育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起著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許多人對此認識不足,以致出現家庭教育的失誤。因此,充分認識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關系,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證,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家庭教育將家庭生活與教育活動交織在一起,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兒童社會性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具有啟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點。
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性發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家庭教育兒童社會性發展社會化
[論文摘要]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具有啟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點。在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存在著價值觀狹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內容片面和教育行為背離等現象。應該自覺加強家庭教育社會化、拓寬社會化的內容,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連動的教育網絡,以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
人的社會性發展是貫穿于每個人一生的始終,從嬰兒期開始,通過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性初步定型的時期。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是通過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實現的。社會教化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外部動因,是指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同輩群體內部影響、社會文化傳播工具等對兒童實施社會化的過程。個體內化是社會教化得以實現的內在因素,是指兒童接受社會影響并對社會文化環境進行選擇,從而將獲得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內化為自身的個性特征的過程。兒童的社會化是在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兒童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的。
家庭教育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起著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許多人對此認識不足,以致出現家庭教育的失誤。因此,充分認識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關系,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證,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基礎。家庭教育將家庭生活與教育活動交織在一起,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兒童社會性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具有啟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