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作品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5 18:38: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當代文學作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當代文學作品

現當代文學作品民俗文化特征

【摘要】在現當代的文學作品當中,體現民俗文化的作品日益增多,這也是文學在后期發展的必然趨勢。民俗文化對于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當中將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其中,則能夠有效提升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對我國文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激發讀者后期的閱讀興趣,對人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現代民俗文化有著前所未有的幫助。由此,本文以“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當中的民俗文化特征分析”作為研究視角,希望通過本文研究,更有效地促進民俗文化與我國文學作品的融合,進而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現當代文學作品;民俗文化;融合發展

我國現當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時代的推動下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對我國文學作品的研究,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中感受到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時也能夠讓更多優秀的民俗文化內容與我國現當代的文學作品相融合、相促進。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優秀文學作品當中融入傳統民俗文化意境成為其發展、變革、創新的重要內容,不僅僅能夠全方位提升我國優秀文學作品在后期的可讀性,而且還能夠從文學作品的內容上引發受眾思考,達到心靈共鳴的效果,作品質量的提升,也為后期傳承我國優秀民俗文化,提升現當代文學作品質量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概況

(一)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

我國民俗文化又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傳統文化”,主要是我國民間固有的風土人情與風俗文化的集合體。從廣義上來看,主要指的是一個特定的國家或者是特定區域當中的居民在一個相對集中的區域當中逐漸形成某種特定的生活行為與生活習慣。在人類的日常生活過程當中,形成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方性的民俗文化。我國的民俗文學主要指的是專業化研究我國民眾生活以及地方民間風俗的科學體系。我國民俗文學在發展過程當中,主要包括:理論民俗學、歷史民俗學、應用民俗學這三種。通常指的是一部分的專家通過科學而又非常認真的態度針對現當代我國的民俗生活習慣予以研究,在后期的研究過程當中,同樣需要更加全面地進行搜集、調查,然后通過所搜集的相關資料予以更加全面的整理,并且通過自身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特點進行傳達,在進一步深入探索社會的功能、基本特征以及本質結構的過程當中,更有效的去解釋發展及演變的歷程,這也為后期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具服務性的基礎保障。傳統的民俗文學同時也會促進人類更全面的認識歷史、了解歷史。

查看全文

現當代文學作品教學研究論文

現當代文學作品時代感強的所涵蓋社會生活面廣,更符合我國“文以載道”、“文以傳道”理想。閱讀既是獵獲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提高思想認識和寫作水平的重要條件。它體現時代特點、切合社會的需要,所以,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教學被擺在了重要位置。

一、以教材為本,領悟教材思路,總體把握教材。

高考中現當代文學作品均出自課外,因此,有不少教師輕視教材,忽略教材,甚至有的學校搞教學改革,另起爐灶,完全教授教材外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據說效果還很不錯!教改后的今天,這種做法實在有些得不償失。新舊教材兩相對比,我們看到,新教材選入了不少時文,必修選修并行,作品主題也不像以前那么單一,真正呈現出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局面。新教材文章從內容到結構的安排,也體現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由于成書時間短,還沒有經過歲月的淘洗,但是,新教材從內容到結構總體上是科學而合理的。高考確實對教材里的現當代文學作品少有涉及,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記住這樣一句名言:“壞教師雙手奉送知識,好教師讓學生發現知識”——學習課本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創新。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教師舉好了教材這個“一”能使學生反“三”、“九”……直至成百上千,使學生不斷提高語文的能力和素質。

二、開展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關鍵。學生的興趣從何而來?最直接的是課文本身,文章優美,情節生動,能滿足學生基本的審美需求和好奇心,但僅靠課文本身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不是所有文章都能適合學生的欣賞情趣和脾胃,有的作品(如《拿來主義》)雖然構思嚴謹、論述精辟,但是距離我們時代畢竟有了一定距離。那么,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并加以正確的引導?——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課堂教學調查表明:教師采用描述、講解的方法學生興趣率最高達到85%。時間一久,學生的興趣便呈逐步下降趨勢,而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設置問題讓學生探究,學生的興趣呈逐步上升趨勢,興趣率高達95%-100%,最受學生的歡迎。怎樣創設問題情境?一是教師設疑。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如果學生使用原有的認知解決新問題,就會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新知識的愿望,并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完成新知識的構建。但是,教師應該注意要“巧問”、“會問”而不是“滿堂問”。一句話,問題必須“設置科學,難度適中”。高明的教師設疑在課之初,就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動,帶著問題進入教學;設疑在課之中,于看似無疑中起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靜的水面,會蕩出層層思維的漣漪;在課之尾設疑,讓學生感到余音裊裊,言已盡而意無窮。二是學生質疑?!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材編者、教師、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不可避免的有著種種出入,孰是孰非?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弄得整齊劃一。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說:“科學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提出問題的能力?!睕]有問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也就無從談起。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和閱歷不同,學生對教材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以教師既要引導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從教材中直接找出問題的答案,更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蹲下來”把自己放在于學生平等的地位,從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索學生提出的問題。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展現思維,學生能夠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思考。只要我們響應課改,明白語文教學注重的應該是培養學生能力,探究性學習方式主要是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教師教學的方式,積極倡導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學習,那么,這個矛盾就不稱其為矛盾了。同時,只有讓學生學會了思考,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在高考戰場上面對陌生文章才能游刃有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增強學生對學習理性認識。有些作品,教材選用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篩選能力,鍛煉學生分析、推理、綜合判斷能力。這類文章文學性相對較弱,學生閱讀興趣不強。所以,就要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講明所學知識重要性,講明分析能力、綜合推理和判斷能力對于高考和學生將來發展的重要意義,把感性的興趣上升為理性的興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三、注意探究作品,注意體現思維過程

查看全文

現當代文學教育實踐性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問題日益引起現當代文學研究界的重視,其中包括召開專題學術會議進行研討,冠以“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系列論文也以比較集中的方式的在期刊上發表(如2003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開辟的“中國現代文學教學筆談”專欄、《北京大學學報》開辟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筆談”專欄和2006年《江海學刊》開辟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問題”筆談的專欄等),參與討論和執筆的大都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的一些重要的名家。在大家幾乎以“集群”的方式空前地關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問題的現象的背后,一個無爭的事實就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在新舊世紀交接之時面臨諸多困擾。因此如何祛除困惑,成為每一位從事現當代文學教學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祛除困惑的前提,我們首先當然要弄明白我們困惑的是什么?它又來自于哪里?就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而言,對其困惑的終極體現是對其意義和價值的追問,這在“教”與“學”的雙方都共同存在著。作為教師,王曉明的一段話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他說:“我們都是大學教師,幾乎每周都要在課堂上講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倘若不僅是出于謀生的需要,我們為什么有興趣講這門課?又為什么每日孜孜、費心勞神去做這方面研究?對今天的社會來說,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到底有什么意義”[1]?

作為學生,他們的提問則更加直接,我曾經常遇到學生這樣問我:“老師,我們學這門課到底有什么用?”盡管兩者提問的角度不同,前者體現出一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者對本學科應有的反思,后者無疑只是功利性的打算,但兩者的發問在一定意義上又確實殊途同歸,共同反映出中國現當代文學(其實也是整個文學)在當下的困境。對于文學的未來,從事文學的人對其從來就抱有清醒的認識,周作人認為其未來“都將引退到安靜的圖書館之一室”[2]。這在獻身文學的人身上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何況這樣本身也可能有助于文學自身質的提高。但文學的這種“未來”對其在當下的教學而言,確實構成了對教學者的挑戰。具體而言,這種挑戰既有來自于宏觀的社會時代環境、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也有由此而導致的學生受眾方面的情況變化。首先,在改革開放深入,市場經濟推進,商品化大潮洶涌的當下,中國現當代文學對學生受眾已不再具有吸引力。當代大學生在進入大學的系科、專業類型選擇上普遍抱有“理工法商為上、文科為下”的心理情結,文學因其本來的命運只能躲在書齋而無法走上“十字街頭”,顯然無法在一個到處充斥著功利性的時代環境下獲得人們的青睞,因此進入中文系學習文學只能是一種“行有余力者”的行為。而那些即使進入中文系學習的學生,多半也不是主動的選擇,他們在入學的第一志愿填報上很少是中文系,所以學習中文專業只是他們為了進入大學的一種無奈之舉。他們對文學本來就沒有興趣,所以雖然身在中文專業,往往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愿花時間去讀作品,而把更多時間花在各種各樣的“考級”、“考證”上,以便為將來的就業增加機會的砝碼。文本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基礎,盡管每位講授現當代文學的教師在講課之初就會提到文本閱讀在學習這門課中的重要性,也往往會開一份必讀的作品書目。但在學生這面真正做到的微乎其微,通常情況是老師講歸講,他們未必做,所以一學期下來,問到他們作品,都是一臉的茫然。另外,高等教育改革也給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帶來不小的沖擊。自1999年高等教育擴招以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時代過渡到大眾化教育時代,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本科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但對人才的要求卻更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由此專業教育也朝著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的方向發展。中國現當代文學是中文系本科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整盤高等教育改革的旗幟下,原有的專業性在本科階段被削弱,由此導致在教學實踐中出現嚴重的課時不足現象,原來一直作為中文系主干課程被“大講特講”,現在卻被更多的選修課程所擠壓。中國現當代文學在目前各高校的教學分“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兩個時段講授,每個時段各講一個學期,每周差不多就3、4個學時,若以每學期平均18個教學周計算,最多也就72學時(事實上由于節假日等因素根本上就達不到)。在這樣緊縮的課時內要想把課講透徹,對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教師來講不消說是大費腦筋心神的一件事。事實上,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很難避免給學生留下一種“虎頭蛇尾”的印象,即學期初講得“濃墨重彩”,學期快結束時,因為趕教學任務,只好“潦潦草草”地講過。就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而言,我們應該多思考諸如本課程的教材建設、教學內容革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等問題,從而真正扭轉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下面我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做幾點探討。第一,大膽引入影視文化資源和開辟第二課堂,激發和培養學生閱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興趣。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改革中,在教學內容上淡化文學史的線索,增加文學作品的分析,已得到大家的共識,但前提是學生必須先讀作品,不然這樣的作品分析對于學生來講仍然只能是被動的知識接受。另外,大家都意識到傳統的單向度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當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需要,主張積極地使用討論式教學法,但討論的基礎仍須建立在熟讀作品的基礎上,在學生不讀作品的情況下來討論,只能是教學者一廂情愿的想法。而我們目前面臨的教學困擾之一就是學生不讀作品、少讀作品,即使讀,也是快讀、略讀,所以激發和培養學生閱讀作品的興趣是我們這些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者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的做法一是通過引入影視文化資源進入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活動,喚起學生閱讀原著的熱情。影視文化屬于快捷文化,不像讀作品那樣耗時費力,學生們總是先容易接受。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文庫里,有許多經典的作品,如魯迅的《祝?!?、沈從文的《邊城》、老舍的《四世同堂》、錢鐘書的《圍城》等都被翻拍成影視作品,在講授這些作家的作品時,可先在課外安排學生觀摩根據作家作品改編的影片,以喚起他們對原著的閱讀期待。比如在講沈從文的《邊城》時,我就有意識地讓他們先觀看影片,同時適時地布置“從電影到小說———我觀《邊城》”的小論文作業,學生們在觀看影片后都能自覺地去讀作品,待到課堂教學時,大家紛紛談自己的觀后感和讀后感,我只是就學生們的發言作一下最后的要點總結,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可引入教學的影視作品不一定非得是根據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改編的作品,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特定的教學內容,我們也可引入與此具有類比性的影視作品作為“引線”,以喚起學生去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影視與文學兩者采用不同的藝術媒介,表現手法也不盡相同,但相同題材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在最終的藝術傳達發面也可存在相同的地方。在講授20世紀50、60年代革命戰爭題材小說時,我先引入一度熱播的電視劇《亮劍》,就該劇表現戰爭的視角、主題開發以及軍人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做了分析,同時穿插西方表現二戰的影片如《拯救大兵瑞恩》等進行比較,講述了中西方表現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的不同特點。由于這些影視大學生們都比較熟悉,所以講授起來比較受學生歡迎。在此基礎上,我提起革命戰爭題材小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類小說的藝術表現特點。

由于課堂上同類影視作品激發的興趣,課下同學們主動閱讀了《保衛延安》、《紅日》、《紅巖》、《林海雪原》等作品,并得出我們的革命戰爭題材小說洋溢著更多的革命樂觀主義氣息,缺乏西方同類作品所具有的悲天憫人情懷的藝術認識。除引入影視文化資源外,我們還利用豐富的大學校園文化活動,開辟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第二課堂,如舉辦詩歌朗誦會、話劇匯演等活動,老師參與組織和指導,安排學生朗誦現代詩歌、排演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和劇目,同樣激發起學生閱讀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興趣。在引入影視文化資源和開辟第二課堂進入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也要避免極端化的做法,反對就影視談影視,就演出話表演,這不是我們的原旨,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以此喚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熱情,讓他們獲得閱讀現當代文學作品可能帶來的藝術享受。第二,堅守文學立場,注重文本細讀,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審美能力。中國現當代文學是中文系本科專業的基礎課,其“基礎性”就在于擔負著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藝術感受力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任。這樣,我們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對于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流派、文學創作現象等屬于文學史的知識性內容盡量在課堂上少講,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中國現當代文學重要作家的作品分析上,最終通過作家作品串聯起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線索。對于文學作品的分析,在以往的現當代文學教學中也存在著不小的誤區。一種做法是教師傾向于使用中外各種理論來解讀文學作品。理論的運用只要得當,自然有助于對作品認識的深化并讀出新意,但它往往也把文學一座七寶樓臺,拆得不成片段,在根本上不符合文學欣賞的規律。教師在課堂上用理論把作品分析得頭頭是道時,而對于那些對所用理論不甚明了的學生來講不免還是在聽“天書”的感受,所以往往是教師講得高興,學生聽得迷糊。另一種做法則恪守傳統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藝術特色”三段論式的方法,雖然是作品分析,但就學生的接受來看,最終還是要點的記錄。以上兩種作品分析法的共同缺陷就是割裂了文學作品的完整性,在具體的分析中不能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力,不能真正進入文學作品的藝術世界。文學教育說到底是一種審美情感教育,對于文學作品,我們應該向學生挖掘和展示“文學中固有的智慧、感性、經驗、個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創力、審美意識、生命理想、生存世界”[3]。

基于此,我們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堅守文學立場,回到文本自身,采用文本細讀法,向學生展示文學作品內在的豐富世界。比如在講授臺灣現代派詩人鄭愁予的《錯誤》時,我詳細分析這首詩的主題意蘊。首先從詩的意象和情趣入手,這是一首閨怨詩,但它與傳統的閨怨詩相比較,它采用的不是女性視角,而是男性視角,由此顯示出現代詩的藝術特質;其次,轉入現實的背景,此時作于1953年,詩中的“過客”正好隱喻了當時從大陸撤退至臺灣的“臺北人”的心境感受,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只是流寓臺灣而非定居臺灣。最后,上升到哲學的層面,這首詩其實還表現了人的生存境遇,人在世上擺脫不了身為“過客”的生存困境。逐層遞進,一方面使學生感悟到這首詩的多重內涵,另一方面這樣的解讀也擴散了學生們解讀文學作品的思維,讓他們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欣賞文學作品。第三,轉變考核方式和學科成績評定方式,注重考察學生的分析能力、寫作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就當前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考核方式看,主要還是考試,往往是一張試卷就定了學生的“終身”。再加上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對試卷的考察,一般都固定要多少題型,要制定詳細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只會助長學生死記硬背課堂筆記的能力,即使那些平時不怎么上課的學生,在考試前將別人的筆記復印過來,臨時突擊,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另一方面這種考核方式根本上也有悖于中國現當代文學(或文學)課程的性質,不能見出學生分析具體文學作品的能力,更不能見出他們的文學素養。因此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方法革新的情況下,考核和課程成績評定方法也必須得到相應的轉變。我們主張在堅持考試的情況下,采取更加開放、多元的方式。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試卷的制定上,減少注重知識考察的客觀題型,增加對文學作品分析的主觀性題型,考察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二是將平時的小論文寫作、學年論文寫作納入考核范圍,并作為評定課程成績的重要指標,以便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突顯。三是將學生的第二課堂表現,如現當代詩歌朗誦、話劇匯演等也作為評定學科成績的參考因素,考察學生對文學的感悟和表現能力。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面臨諸多困擾的情況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改革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勢在必行。盡管現當代文學研究界的專家學者貢獻出許多理論見解,但真正讓學生對這門課產生興趣,熱情地去上這門課,仍需從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完善。

查看全文

現代文學與語文教育的關系分析論文

中國當代文學在改革開放后發生了重大藝術變革,在整個新時期由復興而繁榮,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文學創造的質量和速度得到提升,各類文體尤其是小說和散文,名篇層出不窮。同時,由國家實行的語文課程改革也為當代文學盛況提供了展示的舞臺,當代文學在近年來的各種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和語文高考試卷中得到相應的反映,中學語文教育將一個繁榮的當代文學時代和它炫目的創造成果傳承下去。中學語文教育吸收富有活力的當代文學進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當代文學在為學生性格塑造、民族精神實現和民族未來的強大等方面起到了積極而重大的作用。

一、當代文學滲透于語文教育之中

當代文學是在當代歷史文化境況下發展起來的,作為觀念領域的文學創作,其思想背景自然受到時代諸多文化思潮的影響。當代文學除了外在的歷史文化影響作用之外,無論是“尋根文學”還是“新寫實”,都有文學自身的發展軌跡及其內在原因;而且外在的歷史文化因素要對文學的發展發生影響,必然要通過文學自身內在各要素的調整、變化來實現?!叭蚧沟蒙鐣庾R形態制度不會再以強加的方式來決定文學作品的生產;在文學創作中作家除了參與一些時尚寫作外,更注重的是個人生存和生活體驗的抒寫,個人情感和心理的展露。”在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學的各個分支之間交流日益頻繁、聯為一體的今天,當代文學為語文教育傳統和現實的融合提供了條件。

進入新的世紀以來,我國語文課程改革不斷地深入,在新課程改革中當代文學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發展。以人教版的中學語文教材為例,其選入課本的當代文學作品就達91篇(初中59篇,高中32篇),其中不乏汪曾祺、蕭乾、余秋雨、馮驥才等名家名篇。從2000年開始的高考語文(全國卷)第二大題現代文閱讀來看,除了2005年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外,其余幾年選取的都是寫于上世紀90年代的當代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所展示的人文魅力更是無與倫比,像《話說知音》(林非1997年)更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話題,它洋溢出一種情思純潔、高曠的精神境界,從更為開闊的視野中看待震撼人們靈魂的“知音”。這些作品所寫的內容均為眾人關注的話題,具有鮮明時代感和濃郁人文氣息,可引起學生的強烈共鳴。

二、當代文學與語文教育相互作用

中學語文教育中的文學教育應當全面展開,而當代文學在文學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當代文學是當代人群體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個時代的人認識自我的一面最真實、不會變形的鏡子。從文學發展史來看,沒有歷代的當代文學,也就沒有文學史,沒有文學研究;而從文學教育的角度講,當代人不閱讀當代文學作品,其精神生命就無法找到一個現實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無法決定行為方向,或者“生活在別處”。中國當代文學在1978年前后回歸自身以來,從不同角度對社會生活進行了精細、多彩、富有創造性的描繪,已經累積起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它所蘊涵的人文關懷、民主自由精神以及傳統與現代相交融的審美感性,是青少年“精神成長”的最好養料,在培養學生現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最好的手段當推文學教育,而所用的范文,首推當代文學經典。當代文學是豐富的精神大餐,像《信客》(余秋雨)、《端午的鴨蛋》(汪曾祺)、《臺階》(李森祥)等帶給了學生對民族文化生命之根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暢想,讓新時期的青少年對同時代的文學充滿了熱情。

查看全文

試議文學的啟蒙意義

1文學教育的意義與必然性

1.1進行文學教育的意義文學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屬性是文學的基本屬性,所以文學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審美教育。閱讀主體通過閱讀感受文學的審美方式,從中受到熏陶,也使得文學實現其自身的價值。文學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追求的培養,讓學生通過閱讀、欣賞作品發現作品中的自然美、藝術美和人性美,達到喚起潛藏在學生心中的美感的目的。與此同時,也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他們對美的感受、鑒賞以及創造能力。文學教育能夠讓學生領略語言的魅力。語言造就了文學,文學的魅力源自語言的魅力,而文學作品的語言都是經過作者反復推敲、錘煉成就的藝術語言,能夠經受學生的反復思考與琢磨。讀者閱讀一部文學作品,總是對其中的語言美寄予深厚的期許,希望感受到文學作品中通過語言所傳遞出的情感與人性的力量,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進行文學教育還可以使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文學源于生活,反映現實生活,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對各個時代的生活狀況以及社會關系進行了解,使他們能夠對各個階段的文學進行思考,豐富他們的文學知識,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文學藝術是一種訴諸人的情感的精神產品,所以文學教育又為學生提供一種精神價值觀。閱讀文學作品,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一般的人文素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而情感教育的作用,又可以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形成感情上的共鳴,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1.2文學教育的必要性進行文學教育不僅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社會進步,也是為了完善語文教育和促進文學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它是當代文學的啟蒙意義所在。文學教育從實質上說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因為文學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性,強調“人”的作用,滿足人的精神世界。而使學生了解當代文學,學習當代文學,能夠促進當代文學的發展,學生在文學中獲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塑造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社會要進步,人類要發展,就要重視文學事業,促進文學的發展、繁榮與興盛。

2當代文學啟蒙意義下的啟示與策略

文學與教育的關系是天然的、相互作用的。文學的教育功能需要借助語文教材來實現,教育的教學目標又要通過文學來獲得完善。文學的發展對教育的發展有著促進作用,而文學教育也推動著文學的發展。在文學繁榮的當代,文學的啟蒙話語與當代文學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21世紀的當代文學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這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這讓我們不禁想,要怎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2.1重視文學教育的本質屬性———審美文學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并不是單純將文學作品用來進行讀寫訓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讓文學作品成為傳播愛與審美的源泉。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凈化讀者的心靈,讓讀者享受到精神世界的愉悅,情感得到慰藉。文學教育的審美功效就是讓讀者以審美的眼光閱讀文學作品,獲得這些精神上的感受。審美的屬性讓文學教育成為真正的人文教育,它讓學生沉浸在彰顯人文性的作品中,獲得對人文知識的感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思想境界,讓文學教育走進每個學生的心中,體現文學教育的價值。2.2以人為本當代文學的啟蒙意義要求文學教育以人為本。文學本就是人學,它的價值追求就是以人為中心,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時也要具有人文關懷的情結,要將人文關懷的情結作為自己的社會職責。但凡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會以人文精神為主,寄予作家悲天憫人的情懷。從文學創作與文學接受的主體是人這一角度來說,文學教育的主體也應該是人,所以文學教育實質上是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文學教育應當充分認識到人是文學接受的主體,要充分調動文學的本體性與師生的主體性。文學教育以課堂為進行活動的場所,將文學作品作為師生共同欣賞的對象,使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從而實現文學教育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審美教育。在課堂上,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解讀作品中的人性的光輝,感受其中的情感力量,使學生在學習作品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獲得情感的愉悅與精神的享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思想境界。以人為本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體現,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人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進行創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綜上所述,文學教育隨著文學的產生而逐漸發展,它作為一種精神形式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改造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文學的最終目標是使人變得更好,因此在當代文學的啟蒙作用下,文學教育應該更加人性化、全民化。今天,文學教育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厚的成績,文學教育也在逐步展開,我們應該看到文學教育在當代文學啟蒙下的光明前途,期待文學教育的美好未來。

作者:許華順單位: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查看全文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的關系

[摘要]現當代文學以及新聞傳播學兩大學科與社會現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講,現當代文學是對社會現實內容的反映,而新聞傳播學則是對社會現實內容的傳播。本文結合1917年后現當代文學誕生的文學背景和媒介環境,從社會現實的角度入手,探析現當代文學與新聞傳播學兩大方面的雙向互動關系。

[關鍵詞]現當代文學;新聞傳播;媒體;媒介;出版

現當代文學與新聞傳播學具有同源性

從發展的根本角度來看,文學類與新聞傳播類存在著共同的淵源,可以說二者是社會現實河流中的兩條巨大分流。在經過漫長的流淌后必然會出現交流現象。同時,對社會現實的發展也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二者都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文學類是通過文字內容的形式來反映現實世界,新聞傳播類是通過媒介傳播的形式來反映現實世界,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自現當代文學誕生以來,單憑作者間小范圍的交流已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于文學的需求,即使在當時社會環境并不寬松的情況下,“五四”時期報刊業、出版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出版發行的高效運作,有力地支撐著作者的個體創作,極大地推動了文學的發展,使得文學作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產品。進一步擴大了社會現實的影響范疇,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交流更加和諧。從另一個角度看,隨著現當代文學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文學作品數量的激增,文字內容的呈現不僅僅滿足于個人筆下的需求,更多是希望將自己的作品得到推廣傳播,讓社會大眾所熟知,從而激發他們創作更多能為社會大眾所認可的文學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媒介行業的發展??墒钦f,現當代文學與新聞傳播學均屬于作者和讀者間交流和溝通的范疇。正是因為媒體的傳播,使得文學能永葆生機活力,同時,也因為文學的創作和發展,使得媒體的生命意義趨于完整。

現當代文學與新聞傳播學具有現實性

現當代文學和社會傳播學可以說是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二者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1911年辛亥革命后,隨著的出現,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征程,以“民主”和“科學”為核心的新民主主義思潮充斥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當時的許多作者,如胡適等人,都是受到新民主主義思潮的影響,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風氣的影響下,通過詩歌、戲劇、小說、散文等不同的文學形式,來描述社會事件和社會生活,在社會現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同時,社會大眾成為傳播社會信息的主體部分,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新聞報道也跟隨新民主主義思潮的步伐,向社會大眾報道他們所需要、所關心的信息。總體來說,二者都能直接反映社會現實、揭露社會問題,都能感染社會風氣。無論是現當代文學還是新聞傳播學,都是一定社會現實的反映。簡單區分社會現實,大致可以分為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物質形態。無論是社會意識形態還是社會物質形態,都是對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反映,文學和新聞歸根結底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但都與社會物質形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都是由文學意識形態和新聞意識形態演化為社會物質形態,讓社會大眾以“實物”的形式來接觸社會信息。具體來說,文學作品的產生與發展,新聞報道的撰寫和傳播,都來源于現實生活,與同時期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密切關注著社會現實的變化和發展,讓社會大眾通過“物化”的形式來體驗“形化”。隨著新文化運動以及新思潮文學革命的不斷興起,使得當時的報刊業發生了突破性進展,最具代表性的是《新青年》,這本雜志可以說是當時各類作家發揮其文學創造力的重要陣地。魯迅、胡適、等,都在文學刊物上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或在報刊上發表自己關于新思潮、新文學的評論,將自己的文學作品或思想見解在社會大眾間進行廣泛傳播。文學作品及見解是作者反映社會現實、宣揚社會理論的重要陣地,新聞傳播是人們謀求發展、了解社會信息的重要方式。人們進行社會現實活動時,往往要受到不同社會元素的制約,文學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屬于收集和創作信息的范疇,而新聞傳播在某種意義上是編輯和傳播信息的范疇,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對社會信息的處理,存在著相互承接的關系。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創作、編輯、傳播,使得社會大眾能夠深入地了解社會,提高人們的精神物質生活水平,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查看全文

“一帶一路”中國文學譯介研究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及各國間文化碰撞的不斷加強,中國與拉美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愈發緊密,在“一帶一路”、“傳播中國文化,推廣中國學術”、“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等文化強國的重要倡議指導下,相對于中國古典、近現代文學在國際層面的接受度而言,中國當代文學急切需要“走出去”。本文針對這一情況對中國當代文學在拉美西語國家地區的譯介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其面臨困境的解決思路及建議,以期更好地貫徹“一帶一路”等倡議在文化強國上的需求。

關鍵詞:“一帶一路”;當代文學;拉美地區;翻譯研究

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文化的聯系開始于明朝萬歷年間的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菲律賓—墨西哥)。近十余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及各國文化間碰撞的日益加強,擁有相似歷史背景和發展狀態的中國與拉美各國的關系得到了迅猛發展。目前,中國與拉美多個國家建立了磋商機制,提出了“1+3+6”經濟合作新框架,并于2016年在北京正式開啟了“中拉文化交流年”。主席強調,拉美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中國最為堅實的發展同伴,中方愿同拉美各國加強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實現中拉發展戰略對接,促進雙方經濟、文化、國際地位等各領域各方面的發展,同時,大力推行“傳播中國文化,推廣中國學術”,“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等文化強國的重要戰略。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同時,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由此更好地貫徹落實“一帶一路”等方針的目標。

一、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各國文化的交流融合,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文學交流日益趨于頻繁。即使如此,現如今,中國當代文學在國際上的傳播和被接受認可度遠低于中國古典文學、近代文學和現代文學,以西班牙和拉美地區西語國家為例,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唐詩宋詞的翻譯和傳播遠勝于當代文學。早在20世紀末,在西班牙就已經出版各類唐詩宋詞的翻譯版本并受到西語世界讀者的廣泛歡迎。此外,中國古典文學代表的四大名著,更是在西班牙及拉美西語地區成立了專門的翻譯及研究小組。因此,中國古典文學和詩詞在上述地區的翻譯和傳播是更受關注的。對于“鮮有問津”的中國當代文學,直至近年,在一系列作家獲得國際文學獎項之后,例如:莫言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叢書在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國際文學界,或者更確切地說,西班牙語文學界和其讀者才逐漸開始關注中國當代文學。選取中國當代文學作為研究對象,筆者將其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第一,縱觀當下國內外已有的研究,多數為針對中國古代文學、詩歌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傳播與接受研究,針對當代文學在拉美國家,即第三世界國家的研究較少,雖然隨著近年來中拉關系的加強,國內研究逐漸對拉美地區更加關注,然而針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拉美地區的傳播與接受的相關研究較少,且分散性強。(梁昱瀟,2017)實際上,中國當代文學在拉丁美洲的傳播與接受隸屬文化交流傳播范疇,更確切地說屬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內容。自“一帶一路”倡議確立以來,國家大力推行文化“走出去”的策略,目的是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文化,當代文學作為展示新中國發展面貌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環。因此,此角度能夠為譯介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并一定程度上補充和完善該研究體系。第二,近年來中拉關系升溫,更多體現于經貿方面交流的加強,文化交流仍不及經貿交流如此頻繁。隨著中拉經濟關系的日益緊密,文化交流和傳播也會是今后兩個地區間發展的趨勢,現階段中拉文化交流現狀呈現出以下特征:一方面,中拉文學交流存在“逆差”,即拉美文學對中國的輸入高于國內文化“走出去”的現狀,例如國內有大量拉丁美洲當代文學作品的譯作且國民對此類譯作作品普遍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及認可度。相對在拉美國家地區,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知名度和民眾認可度都相對較低。因此,在“文學交流逆差”的情況下,如何將中國優秀的當代文學作品“走出去”就顯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拉美地區傳播和接受情況主要取決于翻譯文本是否達到目標語國家的語言要求、文本內容是否符合目標語主流意識形態和詩學,更要看文本的傳播各環節是否有效(鮑曉英,2014),因此,作品譯本的質量和是否符合譯入語受眾群的喜好成為限制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拉丁美洲能否順利傳播的重要因素。

二、當代文學在拉美地區傳播與接受的現狀及原因

查看全文

探析商品經濟與當代文學發展狀態

摘要:文學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與社會的整體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能夠促進于文學的發展,文學的發展與文化發展又能夠反作用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在當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這一現象的體現越加明顯,基于此本文展開對于商品經濟與當代文學發展之間的關系展開討論。

關鍵詞:商品經濟;當代文學;發展;探析

引言: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文學藝術受到社會存在的影響,同時以其中的精神力量反作用于社會的發展。在當代社會中,文學與經濟之間屬于不同的領域,然而其中卻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包括其中文學內容由于社會發展而更加豐富,文學寫作內容受到市場的影響;在另外一個層面,文學也作為一種精神產品促進著商品的繁榮發展,二者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一、文學在商品經濟中的特性

當社會發展到商品經濟階段,文學作品在社會大環境中,本身也具備了商品的屬性。因此,文學作品除了具有文學價值之外,也具有著經濟價值,作為商品經濟發展大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繁榮。在文學作品的這種特性之下,也具有和其他的商品一樣具有商品經濟中商品的產生以及參與社會作用的過程,并且作為商品的一種,實現其中的流通與消費的過程。在文學作品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到市場中之后,其中的商業價值將會充分的顯示出來,商業價值與文學的本身價值之間不存在著必然的聯系,這是由于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判斷標準并不相同。因此,在文學的表現內容中,作者試圖通過作品本身所傳達的觀念,與在商品經濟中所表現出的商品價值存在著不相符合的關系。

二、商品經濟對于文學作品的促進作用

查看全文

文學與中學語文教學研究

【摘要】現當代文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學作品中反映的時代特征、人文精神、美學價值對中學生的知識積累、寫作能力的提升和情感價值培養有重要作用。應充分重視現當代文學價值,并運用到中學教學實踐中去。

【關鍵詞】現當代文學;中學語文;價值意義

文學與中學生、中學語文教學密切相關。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為例,教材篇目的組成主要是三大塊: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在文本必修教材中,現當代文學共收錄36篇。另外,從近五年江蘇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的統計上發現,除2014、2017年節選兩篇外國文本,其他均選自現當代作家作品。由此可見,現當代文學對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鮮明的時代特色

語文課程內容選擇是具有價值取向的,社會生活取向課程觀認為:學生學習語文就是為了適應發展,語文課程內容理應符合、適應社會的需要。也就是說,我們致力于培養一個有時代氣息的新青年。因此,教材內容的選擇也與時俱進,而現當代文本恰好符合這一要求。蘇教版語文教材對于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選文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反映當下社會生活。如必修三中選取的費孝通的《美美與共》,必修五選取的楊煥明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及意義》等。這些文章具有前沿性,極大地提升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當然,文學作品中的“當代性”不僅表現在對當下生活現實的關注,同時努力展現特殊歷史時期下的時代特點。如必修三選取的老舍的散文《想北平》。文章通過寫北平與巴黎的對比,表露出他對北平的摯愛,主旨淺顯易懂,然而,真要讓學生體會老舍那份含而不露的深沉的愛,還需引導其把握時代氣息——寫作背景。這樣才能真切體會到國難當頭時一個海外游子的憂心如焚。這類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文學作品還有很多,如必修一中韓少功的《我心歸去》,必修二中魯迅的《祝?!返取_@些文本努力讓學生站在“史”和“實”的基礎上,把握時代的發展脈絡,體味文學作品強大的時代氣息。

二、強烈的人文精神

查看全文

多元社會下文學創作

主觀意識領域的社會價值觀念對社會生活形態的反映,如何正確地反作用于當代的文學創作,使當代文學學科和文學發展朝著正確的方向,同時又通過文學作品來反映實際、影響實際及社會價值觀念是當前文學創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中,筆者從文學創作與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的關系出發,并回顧了中國文學創作史上的主流指導思想演變的過程,來探討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影響下的當代文學創作,企圖找到答案,望與讀者產生共鳴。

一、文學創作與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的關系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從科學的角度全面地闡明了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關系。它認為主觀與客觀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客觀決定主觀,主觀是客觀的反映,客觀不依賴主觀而獨立存在;另一方面,主觀能動地反映客觀并對客觀事物的發展產生促進或阻礙的反作用。

(一)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屬于主觀意識,是對文學作品的反映,同時也對文學創作產生反作用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經濟上,表現為經濟發展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社會組織、分配關系等日趨多元化;政治上,表現為行政公開化、參政議政形式多樣化;文化價值形態上,表現為中國傳統文化、現代開放文化與西方文化包容并存;思想觀念上,既有積極向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如平等意識、創新精神、開放意識、民主法制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獨立自主意識、助人為樂意識),同時也有消極落后的思想意識(如利己主義、小團體主義、享樂主義、急功近利主義、極端主義、自由主義、山頭主義等)。不能否認,我國公民當前社會思想價值觀念正從單一走向多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落后走向先進,其中有對優秀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繼承和對西方國家先進思想的吸收,也有一些外來的糟粕,但文化的多元化我們必須承認,它是全球化大背景下中華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一種永恒價值,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是對當前中國客觀發展在思想層次的反映。而文學作品也屬于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因此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屬于主觀意識,是對文學作品的反映。

(二)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是文學作品的主觀能動反映,同時又對文學創作產生反作用,主要體現為促進或妨礙作用文學作品屬于客觀的物質層面,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屬于主觀意識方面,主觀反映客觀眾所周知,不必贅述。但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對文學創作產生的反作用在當今社會也多有體現。如,當前社會價值體系中重視經濟發展和個人財富增長,于是市面上有許多類似于股票投資的書籍熱賣;當前國人價值觀中的急功近利,使得類似《杜拉拉升職記》《如何成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等書籍的流行;當前國人的道德淪陷使得類似張悟本等人大行其道,其所作書籍也被追捧。當前網絡的流行也使得以網絡為載體的新的文學形式得以發展,網絡文學的勃起,是對傳統文化格局的根本性顛覆,懷揣文學夢想的每一個人都能將自己創作的文學作品通過網絡展現在公眾面前。正因為網絡文學創作的準入機制取消和門檻低,使得網絡文學創作中存在大量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文學作品。還有當前公眾的審美疲勞導致類似芙蓉姐姐、鳳姐等人物的流行,與之相關的文學創作也各式各樣,等等。由此可見,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是文學作品的主觀能動反映,同時又對文學創作產生反作用,主要體現為促進或妨礙作用。

二、當代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