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0 18:01: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檔案管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訴訟檔案管理學
1、檔案的定義
檔的本義為橫木框格;案的本義為長方形桌子。以乎與我們現在所稱的檔案相去甚遠,但并非風馬牛不相及。從詞義的演變和檔案歷史淵源方面考證,選擇檔案一詞,并賦予它現代含義,是歷史的選擇,反映了中國方塊字強大的生命力。
檔案一詞,在我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有不同稱謂。商代稱檔案為“冊”,據郭沫若考證,早在甲骨文中已有“冊”字,是連結木牘竹簡的象形字。我們至今仍將檔案、圖書以“冊”為計量單位,是沿用其義。周代叫“中”,即官府的簿書。“治中”即整理案卷,也是一個官位的職稱,“史”字就是史官右手執“中”寫史的象形字。秦漢時代稱檔案為“卷”,卷是簡牘和縑帛沿左右或上下軸曲卷起來保存的意思,我們今天仍將檔案、字畫以卷為保管單位,蓋出于此。漢代以后稱檔案為“案”,人伏于桌子上書寫文件,稱為“伏案”寫作,“伏案”一詞,沿用至今,仍然新鮮活潑。唐宗以后,檔案多稱“文案、”“案卷”、“簿書”等等。
檔案二字組成聯合詞組,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融合的結果。明末清初,滿人入關前,用木片作文字書寫材料,文案處理完畢,橫豎成行掛在墻壁上,叫“牌子”、“檔子”。滿人奪取政權,建立大清帝國后,雖改木片材料為紙質材料書寫文件,但仍習慣稱“檔子”,而廣大中原地區的紙質文件材料,則稱為“案”或“案卷”。因此,滿漢融合之后,便把辦理完畢保存起來的本質和紙質文件,稱為“檔案”,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近現代,人們又賦予“檔案”新的外延和內涵。我國有關方面的學者對檔案定義進行了長期不懈的研究探討,也有各種不同模式和表達方式。
1937年何魯成所著《檔案管理與整理》表述為:
企業管理學視域下汽車檔案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汽車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檔案內容過于繁雜、汽車檔案管理模式不統一、以及缺乏必備的技術支持等。針對這些問題,分析企業管理學視域下的汽車檔案管理的相關改進,基于企業管理學視域下汽車檔案管理的趨勢以及計算機技術在汽車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企業管理;汽車檔案;管理
引言
汽車檔案管理,是在企業計劃經濟時期,企業對于汽車運輸業的技術管理,從而確保汽車運輸運力,能夠安全有效、低耗的完成運輸任務。在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汽車管理技術也越發被重視。企業使用計算機對汽車運輸管理,能夠實現對運輸市場的宏觀調控,同時能夠監督運輸行業有序的發展,從而保證運輸安全。企業加強汽車檔案管理還有助于運輸市場的穩定,對于提高全行業的運輸效率以及經濟效益有著重要意義。
一、汽車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自從1990年交通部頒發了13號令后,省交通局便制定了很多配套文件。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道路運輸行業中,車輛技術管理工作有序運作,汽車技術檔案管理等基礎工作也在逐漸完善中。但在汽車檔案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檔案內容過于繁雜。汽車檔案管理涉及多個方面,需要面面俱到,這就使得汽車檔案由于填寫不當或填寫不便讓地方車輛技術檔案過于形式化。第二,汽車檔案管理模式不統一。在我國各省各市中,地方交通管理部門一般只負責個體或者部分運輸企業的車輛技術檔案的填寫以及管理。基于此,政府很難掌握整個汽車運輸行業的車輛管理情況,也就無法對企業汽車檔案管理提供相關資料。第三,缺乏必備的技術支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企業間的競爭加劇。汽車企業在開展信息化、技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企業信息化觀念相對薄弱,企業資金緊張等問題,因而,對于汽車檔案管理較為忽略,缺乏必備的技術支持。
檔案管理學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案例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現已逐步應用于我國的各項學科的教學中,其目的是改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入現代教學理念,培養符合時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檔案管理學;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
檔案管理學的教學一直是我國檔案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把檔案管理學作為檔案專業學生的必修科目是在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實現的。從那之后,檔案管理學在檔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肯定和落實。改進教學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把枯燥的教學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此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現在,本文將通過檔案管理學在教學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案例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兩大教學法加以論述。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著教師所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評判和討論,進而得出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方案,深化對相關原理的掌握,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可以借用典型的案例運用在檔案管理學的教學活動中,具體的方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就某問題或者疑問進行分析和研究,梳理清楚其來龍去脈然后再歸納總結,典型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普遍性,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再現和剖析,可以讓學生具體地看到隱藏在其中的問題,也能從分析和研究這些問題的實踐中歸納和總結經驗,便于以后實際操作工作中的運用。案例教學中的典型案例要通過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才能用于教學活動中,因為只有通過前期資料的收集整理,才能使該案例所包含的價值顯現出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檔案管理學的教育活動案例是為檔案管理教學服務的,并且每個案例都必須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真實的具有典型性的同時又附有背景說明的事例。案例教學法的關鍵在于,學生積極參與到對案例的分析、探討并提出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已逐步廣泛運用于檔案管理學的教學中,它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其一,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即由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心理過程。案例教學使原本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同時也合乎檔案學基本原理,對學生學習檔案管理學原理能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其二,具有豐富的的檔案管理實務技巧,有助于典型示范,啟發和指導檔案管理的實踐活動。比如,在檔案管理中面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流動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可以從典型的或同類的檔案管理案例中歸納和總結檔案管理的實務技巧。其三,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完美融合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案例是檔案管理中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紐帶個橋梁,將理論知識寓于案例之中,引導和啟發學生去探索和思考,進而提高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互動式教學法
科技檔案管理學結構與功能分析
《科技檔案管理學》是以科技檔案管理活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由于科技檔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其管理活動也異于其他種類檔案的管理活動。科技檔案管理學就是在這種差異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并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考察《科技檔案管理學》的結構與功能能夠促使科技檔案管理活動更加完備。
一、《科技檔案管理學》的基本結構
雖然對于書目的稱謂上略有不同,但從總體來看《科技檔案管理學》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的基本部分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部分:科技檔案的基本概念:就是在向人們闡述“管什么”的問題。科技檔案的基本概念是對科技檔案本質屬性的反應,使研究科技檔案現象及其運動發展規律的出發點。雖然同屬于檔案這個大范疇之下,但科技檔案引起牽涉領域較為繁雜,因而應有一個原則意義上的界定,否則會產生管理對象的模糊性。我國對于科技技術檔案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稱謂方式,如技術檔案、技術檔案資料、科技檔案,且定義種類繁多。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話就是:“唯一真正的定義就是事物本身”,所以應該動態的去考察科技檔案管理的對象———科技檔案。科技檔案工作:這部分內容主要闡述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性質任務和基本原則、科技檔案事業的組織和管理。由于科技檔案所產生的領域與一般性質的檔案有所不同,所以針對具有一定特色的科技檔案的科技工作也應納入科技管理學的研究領域。解決了科技檔案工作的管理主體——“由誰管”及其應具備的結構、性質才能保障科技檔案管理良好的發展下去。科技文件的管理過程:這一部分是科技檔案管理學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既然是科技檔案管理學為什么涉及科技文件工作呢?這正是科技檔案的獨特之所在———“我國目前的科技檔案管理程序中,科技文件的形成、積累、鑒定、整理、歸檔工作是由科技生產部門完成;而科技檔案部門主要負責進行檢查、協助、指導科技文件工作,目的是既能保證科技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又為能保證科技檔案質量奠定基礎。為此科技檔案部門應對科技文件工作有深刻的理解。”這并不是搶占科技文件學的地位,進行這方面的闡述的必要性可以由上述表述中發現其中原因。科技檔案的管理過程:科技檔案的管理過程即“如何管”,遵循正一般性之檔案的管理過程,即收集、整理、保管、鑒定、統計、編目、檢索和提供利用,但在其中可以發現科技檔案管理的特色之處,如整理上要求成套性,管理工作中要實行“三納入”的原則,鑒定中對“成套性”的要求、編目上有獨立的編目體系等等,所以這一部分絕對不是對檔案管理學的重述,而是引進和利用。這一部分是科技檔案管理學的“重頭戲”,因為我們的需求的目的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對于行為的重視程度,而管理的主體與客體之間又都是圍繞著行為而活動。進行過程的總結和分析有利于科技檔案的保管和利用,也為實際科技檔案工作的開展做了必要的理論指導。科技檔案管理學的發展問題:這一部分僅在王傳宇主編的《科技檔案管理學》中有所闡述,而其他書則多是到第四部分為止,而將這一部分劃歸為另一門單獨的學科———如張克復、丁海斌主編的《科技檔案工作史綱》。筆者認為,既然成為一門學科就必然有其發展的問題,從這一發展問題中尋求一定的規律并進行預測性的探索,可為科技檔案管理學的前景發展起到引導的作用。
二、《科技檔案管理學》的功能分析
進行功能分析之前,必須對《檔案管理學》和《科技檔案管理學》進行比較研究。《檔案管理學》是一切專門類別檔案管理學的上位類目嗎?針對這一點筆者持保留態度。因為目前的《檔案管理學》的教程中大多所指向的是文書檔案,而不是一個更宏觀、更籠統的角度進行綜合性的闡述。雖然《科技檔案管理學》借鑒了《檔案管理學》的管理過程,但這是從宏觀的檔案管理學中提出的“真諦”,而非從目前的各種《檔案管理學》教程中獲取的,故而目前將《科技檔案管理學》劃歸于《檔案管理學》的“帳下”,不免有些委屈。如何將《檔案管理學》上升到一定層面的高度,不是現在主要論述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科技檔案管理學》真正的跳出框框而與現實接軌。科技檔案管理學所論述的科技檔案種類繁多、類型復雜,管理參與主體又是科技工程人員、科技主管人員、檔案管理人員,管理過程雖嚴格按照八大步驟進行,但也各具特色:構成一事物活動的各個主要部分均具有特色型,就必然導致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但在現實的科技檔案管理活動中,科技檔案管理活動又不是單獨的存在、進行的。在企業中,科技檔案和文書檔案、會計檔案等等種類的檔案共同構成企業檔案管理的客體,而管理的主體也僅僅局限于幾個檔案工作人員。這二者之間的反差是否代表著科技檔案管理學僅僅是檔案管理學的一門分支,而不具有完整意義上的代表性呢?由“存在即合理”到“存在的就是必然滅亡的”要求我們必須對科技檔案管理學進行一定的功能方面的調整,以求其不僅適應研究也適應于實踐的操作。對于管理主體方面,科技檔案工作雖然納入了許多的管理主體,如科技工程人員、科技主管人員、檔案管理人員,但沒有明確地將職責歸于某一個主體,這就必然導致針對統一管理客體的管理主體的多重性,或導致管理的空白區,或導致多重多頭管理;由于一般是由企業形成大量的科技檔案,而現在存在的大量的股份制企業、有限公司,這種統一領導、分級、分專業管理的領導體制與管理體制問題是否也值得商榷呢?對管理客體方面,科技檔案的這一大范疇下面有衍生出許多小的分支,如城建檔案、水利檔案等等,而以他們為研究客體又形成了新的不同專業的檔案管理學,那么科技檔案是否就是檔案的下位類,城建檔案、水利檔案等的上位類呢?如果是,那么它又具有什么樣的宏觀性的屬性來指導這些專業類別的檔案管理呢?如果不是,那么科技檔案管理學又將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境地呢?這種尷尬的處境又將如何解決呢?對管理過程方面,管理時應強調八大步驟,而不是簡單的重述,而應是有重點地舉出與文書檔案管理的差異之處,或是說利用檔案管理的核心思想來進行實際結合的重述。提出問題的目的決非是對該學科進行“人身攻擊”,提出問題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筆者希望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闡述,以期得以找出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案:首先,我們應該從主要產生科技檔案的企業檔案工作入手,從科技檔案與企業工作、科技活動和企業活動、科技檔案與企業檔案緊密地相連的思路中找出科技檔案管理的主體,而不是照搬照抄于文書管理的主體、文書檔案事業管理的模式,當然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仍然應該堅持。其次,提出反思性的更加宏觀性、更上層次的理論,來統領科技檔案管轄之下的科技專業檔案的管理,而不是從逐個的描述性的層面上來闡述出不同科技專業檔案的管理。使之上升到一個形而上學的科學理論層面。只有這樣,科技檔案管理學才有立足之本。最后,在不拋棄八大整理過程的原則之下,突出顯示強調科技檔案管理的特征,不僅是將其融匯于八大整理過程之中,而且將其提煉出來,真正地顯示自己卓爾不凡的地位特點。不能否認科技檔案管理學的基礎性的地位,但如果它不與時俱進而固守于此的話,那么其生命將被其他后來的事物取代。“反思思想”是以思想為對象揭露出這些思想的內在矛盾,以及這些“思想”之間的矛盾,從而為人類思想敞開自我批判的空間,推動人類思想的變革,并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想,反思科技檔案管理學的意義也在于此吧!
作者:穆佳桐 王爍 單位:1.遼寧省檔案局 2.沈陽體育學院
歷史檔案管理學論文
少數民族檔案管理學是云南大學檔案學專業,立足于少數民族檔案實踐以及學術研究,在本科生、研究生中開設的一門課程,該課程以《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為教材,在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管理與研究少數民族檔案理論、實踐和科研素質。其中,在科研素質教法中,依托教材,從把握研究動態、教授學術規范、學習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等方面探索學生科研素質培養問題。這一教法有創新性,其模式的探討對提升檔案學專業學生的科研素質有借鑒和啟示意義。
一、《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課程開設背景
1.少數民族檔案管理工作廣泛開展。我國遺存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檔案,如滿文文獻有200萬件以上;蒙古族文書檔案約有20萬卷、100萬件;國內外保存下來的東巴經約有4萬余冊;彝文紙質文獻有20萬余(件)冊以上;傣文紙質文獻有8萬余(件)冊。此外,少數民族文字碑刻有上萬塊,少數民族文字摩崖有上千處,各種少數民族文字印章有數千枚,少數民族口述文獻僅云南省就分布有4萬余種[1]。自1960年國家檔案局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少數民族檔案工作會議后,我國各民族地區開始重視少數民族檔案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績。如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系統收藏有以蒙古文、藏文、滿文或漢文等產生的文書檔案213萬多卷[2]。云南省檔案館長期重視少數民族檔案工作。2010年,云南省檔案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專門提出,逐步構建以15個獨有少數民族為重點,涵蓋25個少數民族的資源體系。目前,云南省檔案館已完成云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檔案的全宗建設工作。2.少數民族檔案研究工作蓬勃發展。少數民族檔案研究已經引起學界重視,迄今,在《檔案學通訊》《檔案學研究》《中國檔案》《北京檔案》等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有數百篇,形成的重要專著有楊中一《中國少數民族檔案及其管理》、華林《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陳子丹《民族檔案史料編纂學概要》、麻新純《廣西壯族歷史記錄生態型保護研究》、鄭慧《瑤族文書檔案研究》、趙彥昌《滿文檔案研究》、仝艷鋒《民族檔案文獻遺產保護研究》等。在科研項目方面,云南大學已申報獲得“西部散存民族檔案遺產集中保護研究(華林、12BTQ048)”“西南民族檔案資源集成管理研究(楊毅、11XTQ008)”等16項國家社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項目。少數民族檔案實踐工作的開展和學術研究發展,為少數民族檔案學學科建立,以及該課程的開設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二、基于《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的科研素質教育
《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2001年9月由中國民族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學科創建”“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信息資源的輸入”“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信息資源的處理”“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信息資源的輸出及其開發利用”和“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現代化管理”等六編。立足于該教材課程教學,以及少數民族檔案理論研究和實踐基礎,我們從以下方面開展科研素質教學。1.結合教材,把握研究動態。(1)確立研究動態范疇。《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涉及少數民族檔案收集、整理、保護、利用和數字化管理等方面,為掌握研究動態,結合教學內容,從兩個方面確立研究動態范疇:一是少數民族檔案文獻研究動態,即了解少數民族檔案資源建設、保護搶救、發掘利用和數字化等方面的研究現狀。二是檔案學或其他學科相關研究動態,也就是要了解檔案學或其他學科在理論或實踐方面的相關研究動態,如“三個體系建設”、檔案記憶、建檔保護、數字遺產等,尋找這些研究和少數民族檔案研究的結合點,推進少數民族檔案研究的發展。(2)構建學科論文數據庫。一是通過知網大量下載《檔案學通訊》《檔案學研究》等檔案學專業雜志關于少數民族檔案及相關檔案學理論、“三個體系”建設等方面的論文;二是將這些pdf格式的論文,安排給學生,轉化為word格式的論文,以達到在轉化中學習、總結和引用的目的;三是將這些轉化論文按照學科理論、安全保護、資源建設、發掘利用等主題,劃分為不同的論文數據庫,便于學習引用。(3)學習使用論文數據庫。一是總結了解某個領域,如少數民族檔案資源建設、實物檔案管理,或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動態,依據論文學習撰寫研究綜述;二是學習相關檔案學或其他學科理論,用以指導少數民族檔案文獻管理研究;三是學習論文寫作技巧、規范和思路,提升科研技能;四是積累少數民族檔案分布遺存、管理案例、指導理論等方面的研究資料,便于支撐其科研工作。2.依托教材,開展科研技能訓練。(1)培養問題意識,學會選擇論題。其一,明確選題范圍。為培養學生選題的問題意識,明確選題范圍,結合《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教材,將少數民族檔案管理學學科體系,劃分為“少數民族檔案管理學學科創建”“少數民族檔案”“少數民族檔案信息資源輸入”“少數民族檔案信息資源處理”“少數民族檔案信息資源輸出及其開發利用”和“少數民族檔案現代化管理”等六個模塊,引導學生從這六個模塊中進行選題。同時,依據論文數據庫,鼓勵學生拓展選題范圍。其二,教授論文題目設計技巧。一是問題指向性,即題目設計解決專一問題;二是明確論文題目要素,也就是在論文題目設計中,強調論文寫作目的或意義、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主體三要素,完善論文標題結構;三是論文題目的精煉性,結合優秀論文案例,教授論文題目規范性與精煉性的寫作方法。(2)培養邏輯意識,學會構建提綱。其一,培養解決問題的提綱構建邏輯意識。首先,讓學生學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或“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辦”的基本科研思維模式,按照這一研究思維模式解決論文撰寫中的邏輯關系和論文結構問題。其二,學習多種論文提綱結構模式。一是規范模式學習,如解決問題模式,包括研究對象概述、研究意義、可行性或必要性、工作現狀、問題分析、對策設計等;案例分析模式,包括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啟示等;評述模式,包括工作回顧、工作特色、存在問題、啟示或思考等。二是其他模式的學習,依據論文數據庫,分析《檔案學通訊》《檔案學研究》等檔案學專業雜志上的優秀論文,學習論文寫作的其他模式,多視角構建論文撰寫提綱。(3)培養材料意識,學會積累資料。首先,教授學生把握論點與材料的支撐關系,學會用案例、數據、圖表等支撐論文學術觀點的論文寫作技能。其次,構建研究方向資料數據庫,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某一研究方向,如少數民族檔案資源建設、少數民族檔案遺產保護或少數民族檔案開發等,構建資料數據庫,作為資料收集的突破點。再次,學習材料收集方法,教授同學從網站,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報刊文章和著作,以及調研等方面,收集研究材料,為學術論文或畢業論文的撰寫奠定堅實的材料基礎。(4)培養學習意識,學會學術規范。其一,學習論文規范撰寫。首先,要學習論文撰寫規范,包括選題、論文結構、撰寫要求或論文格式等;其次,進行開題論證,對學生的選題和提綱進行論證修改;再次,對論文初稿進行討論修改,完成論文撰寫。其二,學習科研課題研究技能。為提升學生的課題研究能力,我們在課堂上專門開設科研課題申報專題,講述科研項目選題,研究綜述、意義、內容、重點難點、創新之處,以及應用價值等申報書論證撰寫方法,提升學生科研項目申報技能。在依托《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教材開展的科研素質教育中,還存在著教材體系結構不完善、原有知識陳舊、學科理論匱乏,以及滿足不了實踐工作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問題。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著課堂教學有余、實踐調研不足,規范訓練有余、不足,課題申報有余、高質量完成課題不足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們從以下方面開展科研素質教學創新。
三、基于《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的科研素質教學創新
檔案管理學教改路徑
高職教育是培養并向社會輸運專業人才的重要出口,高職畢業生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最為重要是要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能夠學以致用,很快適應工作需要。作為與社會實踐關系十分密切的文秘專業的基礎課之一《文書與檔案管理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性和操作性。通過對課程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具備系統檔案學專業知識與文件知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具備較高的公文寫作處理和檔案管理能力,特別是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能夠很快勝任文書和檔案工作。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往往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職業工作能力的培訓,這種不良傾向突出地表現在教材和教法上:文書學和檔案學傳統教材,只是闡述文書和檔案工作的理論知識,教師則往往滿足于把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講述清楚,在教學過程中僅是簡單舉一些實際工作的例子而已。這樣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往往是講起理論一大套,干起來不會動手做。
這種狀況顯然不符合課程的教學目的,不符合培養合格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目標要求,面對不斷變革的新形勢,《文書與檔案管理學》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一、實現教學觀念的轉變
改變《文書與檔案管理學》傳統的教學觀念,實現既要重理論教學又要重實踐教學的轉變,注重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入手,介紹分析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的各種文件現象,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傳授公文寫作與處理、文檔一體化管理、檔案檢索利用的有關知識。教學過程中應密切關注現實工作的影響與發展,應該讓學生了解掌握文件和檔案管理領域最新的動態、資料和國家有關法規、條例,如: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最新的與本課程內容有關的若干法規條例、國家標準、改革方案及其他相關資料。課堂講授要密切結合現實社會和國家當前的文件和檔案工作情況,對于近年來文件和檔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如文檔一體化與建立現代文檔系統、依法行政與依法行文、依法治檔、政務公開與公文公開、政務檔案信息的公開和利用、轉變政府職能與精簡文件、我國加入WTO與我國文件檔案管理工作如何借鑒世界各國成功經驗與做法等內容,均應涉及和探討。
那種滿足于空講理論,脫離現實,脫離社會,脫離我國文件檔案工作實際的做法,對于《文書與檔案管理學》的發展極為不利,我們應該摒棄這種不良的教風與學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對象擴大,范圍拓寬。將過去課程內容的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黨政機關公文和檔案,擴大為對于各社會的組織,包括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文件和檔案工作的研究;研究范圍除了應保證文書學和檔案學原有的完整體例外,還應增加對各行各業、國外文檔工作中的新觀點、新理論、新做法的介紹和比較研究;關注辦公自動化系統、文件生命周期理論、電子文件的管理等新的領域;積極借鑒其他學科如立法學、行政法學、寫作學、管理學等先進、成熟的理論和研究成果。現已逐步納入授課范圍的新增加的教學內容有規范性文件、新型載體文件、文檔工作系統設計、文檔工作的組織與控制、文檔工作的標準化和現代化等。明確重點,分類施教。在國內各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文書學和檔案學大都是分別設置的兩門課程。在我系文秘專業,則是將這兩門課程內容合并在一起,系統講授和實踐訓練,一是文書學和檔案學關系非常密切,特別是辦公自動化條件下的文檔一體化的實現,使檔案工作越來越溶入到文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去。
在對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和技能培養過程中,對文檔工作的系統體系設計、組織與控制等方面,將文書和檔案工作的內容合在一起,能夠達到一個較好的理論和實踐效果。檔案學則是將重點放在前部分整理和保管上。這種安排只是適應了特定歷史條件下我國文檔工作發展階段的需求,即以手工操作為主,紙質文檔為主的整理與保存方法,僅僅介紹和詮釋我國歷史上一些文書種類、文書工作制度手段、辦理操作過程以及現行黨政領導機關關于文檔工作的一些明文規定和被肯定的作法,回避了許多十分重要和敏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現今實際工作中必須面對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作為國家政務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怎么樣規范使用公文文種,怎么樣設計公文格式,文檔工作系統怎么樣設計才能為國家管理以及各社會組織提高工作效率服務,政務檔案信息怎樣公開,立法和管理上如何保證實現等等。因此,《文書與檔案管理學》在課程內容上必須改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文書學內容將教學重點前移,將文件和文件工作作為課程重點,既探討文件管理學科的理論和規律,又教授文件工作的具體運作方式和公文具體使用方法。
檔案管理學科創新發展研究
1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研究方法創新發展的現實背景
1.1信息社會發展帶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定位的變化
20世紀末21世紀初,隨著人類社會不斷向信息社會邁進,信息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人們普遍把信息與材料和能源并列,將它們共同視作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不再僅僅是消除人們不確定性認識的消息,它更是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成為更多社會財富的重要源泉。這時候的中國,社會與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明顯加快,急需人們真正把信息資源化,把信息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來進行管理。這一重大需求引發了社會生活的一系列重要變化,為解決這些重要變化帶來的諸多重要課題,新興學科紛紛崛起。主要融合了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三個二級學科,同時又吸收計算機科學、通訊科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傳播學、咨詢學、編輯出版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營養而形成新學科群,開始出現在邁向信息社會的中國。社會已經開始將信息作為國家和機構的戰略資源來進行管理,本學科發展進入對信息資源的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將信息資源化,將信息作為資源來進行管理。學科使命主要在于探尋使信息內容對社會和機構發展產生實際價值的規律性,而不再僅僅是使文獻中的信息具備可利用性。它所定位的管理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根據信息的資源特性,使信息產生創造新財富的更高價值;管理活動的具體職能除了收集、整理、加工、保管、檢索、提供利用之外,開始引入一般管理學意義上的組織、規劃、協調、控制、監督;管理對象除了信息內容,還包括人、財、物、時間等。處于對信息資源的管理階段的圖書館學、情報學與檔案學等二級學科,已經通過學科集成整合為一個具有更加豐富內涵的新的學科集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進一步走向/合0,即在一個更大的框架內,各自從不同的側面研究同一個客體)))信息資源。分列二級學科名稱曾經在20世紀末被國家有關部門在學科專業目錄中命名為/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0,在2011年為進一步優化學科結構,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的5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6中,進一步變更為/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0,這一變化正是對/合0的趨向的準確反映。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是管理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探索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規律的科學。目前,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這個一級學科已形成由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等若干具有相同科學使命和共同理論基礎的二級學科的集合。
1.2圖書情報與檔案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內容的拓展
社會實踐是推動學科發展的根本動力。隨著社會信息環境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工作的職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職能拓展是大勢所趨。這些必將帶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圍的進一步拓展。我們不僅要研究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的技術和方法,同時也要研究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事業的宏觀管理;我們既要研究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本身,還要關注它們之間以及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共同發展規律。當代學科發展的一個明顯特征是:一方面科學分工越來越細,新學科、新知識不斷涌現;另一方面各門學科、各種知識之間相互融合的趨勢日趨突出。這不僅表現為同一學科內各分支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互相補充,而且表現為不同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互相借鑒、相互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傳統的圖書館、情報、檔案工作的外部環境、管理對象與技術手段發生急劇變化,檔案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的關系日趨密切,以這三個學科為主體構成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群的趨勢日益明顯,三個學科相互依托,通過融合、拓展、變革,融入更為廣闊的信息資源管理領域,廣泛整合圖情檔、經濟管理、計算機和通信、公共管理等學科領域內容,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與方法特色,將是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未來的研究趨勢。我們不僅要研究圖書館工作、情報工作、檔案工作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各種信息資源及其管理的社會屬性,研究與之相適應的外部環境,研究相應的各種各樣的復雜/社會問題0。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在科學研究中面臨的很多問題與其說是本學科范圍內的問題,不如說更多的是一些/社會問題0,這些問題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的不斷發展,逐步突破本學科領域,并向跨學科研究發展,不斷與數學、計算機科學、信息論、系統論、經濟學、法學、大眾傳播學、文化學、教育學、社會學、哲學、史學等學科交叉融合,不斷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形成跨學科研究優勢。從目前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發展來看,該一級學科近年來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與相鄰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也日益緊密,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學科,諸如信息社會學、知識生態學、信息經濟學、信息倫理學、信息法學等。同時,其他學科的一些相應理論、方法及技術被引至該學科,也能相應拓寬學科的研究領域、研究范圍。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自身屬性和定位的變化以及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內容的拓展,將帶來學科研究方法的重新審視和創新發展。
2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傳統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
小學檔案管理學年工作報告
一、以前檔案狀況說明
我校創建于年,是一所專門招收外來民工子弟的民辦學校,建校至今已8年,年至年我校處于籌建階段各項工作不規范,對檔案工作不了解,所以未能收集檔案資料,只留存一些教師業務和照片資料。年市區學校成立后,,檔案資料收集也不完整,整理不規范。逐年積累了學校的檔案資料。由于學校在檔案管理上缺乏經驗和標準要求,在類別的保管期限上模糊不清,不分主次地一概收集、整理、組卷,沒有組卷的散亂成堆,對上級文件也是如此,不分保存價值,一律收集,永久保管,而且按學年裝訂成冊。
年2月校長參觀了實驗學校、學校檔案工作后,看到學校檔案工作的癱瘓現狀,十分著急,先后幾次召開班子會議進行研究,并把檔案工作列入學校的議事日程,安排以余春千為分管領導,組織力量進行全面的收集、整理、立卷工作。
二、整理后檔案的分類及要求
1、從原來的三大類到目前的九大類:黨群類,目錄號1號;行政類,目錄號2號;教學管理類,目錄號3號;學生學籍類,目錄號4號;教師業務類,目錄號5號;基建類,目錄號6號;設備類,目錄號7號;會計類,目錄號8號;特種載體類,目錄號9號。
2、以“件”的形式整理裝訂
人事局檔案管理學習材料
今年以來,*縣人事局針對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調閱信息時間長、檔案磨損快、勞動強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問題,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存、利用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不僅為廣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而且有力促進了人才人事工作的科學發展。
一、建立電子檔案。
由于辦公自動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我局各科室、二級單位的各項日常業務辦理工作均由微機操作,特別是工資檔案和職稱檔案幾乎完全電子化,紙質檔案早已不能完全涵蓋各項業務保存要求,而且紙質檔案易污損、不方便保存,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將其中具有檔案保存價值的電子公文、電子圖書、電子圖形圖像、電子報表等電子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歸檔。電子文件資料歸檔后就形成了電子檔案。
二、改進查閱方式。
利用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設備將重要的檔案資料做數字化處理,保存在電腦上,應用相關軟件建立檢索系統和利用系統,使查檔人員利用計算機在不接觸檔案原件的前提下查閱檔案資料,不僅可以提高查閱檔案的速度,而且反復的查閱也不會對檔案原件造成破損,更不會出現借檔遺失的現象,逐步做到“有紙化存檔、無紙化查閱”。
三、強化管理措施。
我國檔案管理學現狀探討論文
[摘要]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機密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各級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該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及時研究解決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檔案是信息的重要載體,是主要信息源。管好用好檔案,對資源開發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檔案管理、問題、對策
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機密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各級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該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及時研究解決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檔案是信息的重要載體,是主要信息源。管好用好檔案,對資源開發起著重要作用。
現代社會建立系統、科學、民主的管理制度,對其生存與發展極為重要。在一個單位中,檔案管理無疑是單位協調、有序、高效運行的有效保證。
一、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檔案的重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人員包括部分領導干部對檔案工作的認識都存在一些誤區,認為檔案工作就是抄抄寫寫、保管的事務性工作,不是單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給單位創造經濟效益,只要“守好攤”,不丟失,不泄密,能應付外調、查檔就行了。輕視檔案工作的思想都表明了一些人對檔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視檔案工作已無法適應現在的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