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思想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0 10:17: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傳統思想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思想價值探索
摘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方位、當代價值和未來力量等方面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形成了新時代傳統文化思想。他認為,新時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三個原則,做到三個統一。傳統文化思想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文化強國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傳統文化;價值
中華民族創造了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中華文明成為世界文明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習從民族存續、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多維視角,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方位、當代價值和未來力量,形成了新時代傳統文化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傳統文化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家園。習從中華民族存續的角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定位。他認為:“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1]201在世界民族發展史上,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奮斗歷程創造了輝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歷史悠久、獨樹一幟的中華文明。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存續,固然有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還是在長期的民族融合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維系民族發展、認同和團結的文化基因,以及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歷史的激蕩中沉淀下來,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2]181。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要有偉大的傳統文化作為支撐。因此,習提出一個民族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繼承而不是拋棄傳統文化,必須弘揚而不是貶低傳統文化。要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全民族的精神家園。(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發展的精氣神。習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要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精氣神。”[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治國理政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了親民愛民、為政以德、施行仁政、勤政廉政、修齊治平、以法治國等思想,對今天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習在各種場合談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學習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自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群眾觀和價值觀,克服“四種危險”、經受“四大考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習提出要堅定“四個自信”,最根本的是要堅定文化自信,而中華民族五千年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只有始終不渝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才能形成強大的文化自覺,最終堅定文化自信。(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進步的精神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智慧,為推動人類進步、促進世界發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和諧世界提供重要的文化保障。習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人類發展之道,創造性地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了人類關懷和世界眼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妥善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民族矛盾、宗教問題、發展問題以及國家關系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在國家關系方面,中華傳統文化倡導“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協和萬邦”,這要求國際社會要文明交往,樹立“整體觀”和“和諧觀”。在世界文明多樣性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并存與融合,承認各文明發展的差異性,反對民族欺凌與文化侵略,倡導各文明形成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共識。在全球治理體系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要“先義后利、舍利取義”“以和為貴”“厚德載物”,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價值引領,為化解全球性的矛盾和危機提供方法。
二、傳統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則
思想品德課傳統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一、積極確定地方傳統文化回歸教育的教學目標
(一)挖掘教材所蘊涵的傳統文化元素及傳統文化在學科中的育人價值,與地方文博部門聯手充分挖掘各類優秀、健康、向上的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和育人價值,并結合教學內容對這些資源分類、重新整合,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從而架構起符合初中生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教育資源。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實現從自主學習導向合作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二)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思品課學習活動方案,為學生創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在教學中利用導入環節,筆者積極營造課堂文化氛圍,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湛與美妙,激發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探究欲望;創設文化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滲透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課后布置形式多樣的作業,讓學生深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豐富的教學方式的引進,不但豐富了校本課程研究,而且逐步完善了校本課程體系,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校本教育模式。
二、積極確定地方傳統文化回歸教育的教學內容
(一)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以新的課程標準理念作統帥,根據教材內容,將傳統文化要素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有機結合,從學生的特點出發確定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學中深挖教材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要素,并加以充實與整合的研究,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課。積極探索并形成“導引—體驗—探究—升華—拓展”的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思想品德課實效性。(二)探討傳統文化與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機結合點,依據地方傳統文化知識量表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切實開展更為豐富多彩且富有時代文化特點的思品教學活動,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方式與途徑。
三、積極確定地方傳統文化回歸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以甘肅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及絲綢文化的人文環境為依托,以現代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為指導,以提高青少年素質為目標,以拓展和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內容為重點,從課堂走向課外,從理論走向生活,注重實踐,初步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策略。(二)以當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濃厚的相關課題研究氛圍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的,不斷加強思想品德課在思品教育方面的主陣地功能,在校本實踐中堅持分層教學,兼顧全體原則,整理歸納適合學生學習的地方傳統文化知識,依據學情制定學生的學習方案和學習計劃,實現地方傳統文化資源與思想品德課程的有效整合,發展青少年各方面的潛力和創造性。(三)構建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要求,以探究對學生的行為活動評價為手段,積極構建多層次、多方位的評價機制,研究制定出科學全面、切實可行又便于操作的評價體系,力求活動評價的日常化和定量化,激發學生對地方傳統文化探究的欲望,使每一個青少年學生都從中受益、快樂成長的評價方式。筆者通過5年的教學實踐,從學生身上看到了一些喜人的變化,回歸傳統文化教育,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和學習的抗壓力,并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凝聚力,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但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傳統文化教育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社會和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還明顯不足,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還比較普遍,課程和教材體系有待完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強等。
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所體現出來的“教化”思想及其特點
傳統文化是與現代文化相比較而言的,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積淀和傳承下來的,并體現在道德倫理、思維觀念、行為模式和社會風俗等方方面面。1.國家層面:群體觀念和整體主義思想。在農耕社會中,在政治、經濟、環境、人文和地理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由于共同防御災害的需要,人們習慣將自己置身在集體環境中,并自覺調整自身行為,使其與集體的價值相適應,長期下來,人們就形成了整體主義和群體觀念,將社會看成是一個整體,將自己看成社會的一部分,因為整體利益如果受到損害,個人利益也將受到影響,故人們在處理兩者關系時,就會以整體利益為先,并自覺服從于整體利益。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舍生取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都是群體觀念和整體主義意識的體現。2.民族社會層面:愛國精神和民族意識。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夙夜在公”的道德理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情懷。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人們增強對國家、民族的奉獻精神并進而正確處理家國關系。我國的民族精神也包含著廣泛的內容,“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現,“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都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這種民族精神激勵著人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壯大。3.自身層面。(1)理想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理想人格,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集中體現為真善美的統一,即天人、知行和情理合一。孔子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奪”等都是這一思想的體現。這樣的追求使人們從世俗功利中解放出來,追求全面自由發展和理想的人生境界。我們努力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可以用至誠至善至美概括。《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古圣先哲追求的境界,也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這樣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在塑造人的品性、錘煉人的意志和道德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2)樂觀主義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向上的奮進精神。儒家思想提倡人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認為人們應該從自我完善出發,這些思想處處體現出樂觀主義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奮進的向上精神。孔子所說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的“盡心、盡性”“反身而誠”等論述都體現出樂觀積極的態度,展現了中國古人不畏艱難、奮發有為、積極上進的面對挫折和困難的精神狀態。不管在革命時期還是在和平年代,樂觀主義的人生教育能夠使人們克服意志消沉、懶惰僵化等狀態,激發人積極樂觀的競爭意識和自強精神,促使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實現人生夢想和抱負。(3)忠恕仁愛思想。“忠恕”即孔子倡導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愛”即孔子倡導的“仁者,愛人”,就是一種愛他人之心,即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作為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仁愛思想是處理人、自然和社會間各種矛盾的重要準則。這樣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豐富的體現,比如孔子所說的“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以及孟子所說的“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4)輕利重義思想。我國傳統文化一向重視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并主張精神需求高于物質需求,這樣的主張在儒家思想和言論中有著充分體現。孔子主張的“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和孟子主張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種輕利重義的主張不是讓人們不再追求利益并忽視利益,而是要對物質利益有正確合理的訴求和欲望。這樣的訴求也體現在儒家思想中,孟子認為:“欲貴者,人之同心也。”孔子也認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儒家思想中的這些主張都認同人的合理利益,但人們的利益訴求應該在道德允許的范圍內,并且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應將義擺在第一位,能夠實現“見利思義”。傳統文化中的這種思想對于抵制當今全球化背景下的極度功利性、物欲化,對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核心價值觀培育都有著積極作用。我國古人在進行這樣的教育時,也總結出了多樣化的原則和方法,可以歸結為將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尊重主體的價值,在逆境中磨練人的意志,倡導情感和理性的統一,崇尚和諧,主張因材施教,倡導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這些教育原則與教育內容相輔相成,提升了教育的效果。
二、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1.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存在很多誤區。一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這種傾向在建國后的初期比較突出,近些年在逐漸好轉。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置于社會生活之中。這種主張通過社會生活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這種主張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完全脫節,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學化,最終使得其脫離社會生活,成為“空中樓閣”。2.經濟發展帶來的文化發展的主題轉換。隨著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發展出現了相應的轉型,即從革命型轉向建設型、從領導型轉向服務型、從封閉型轉向開放型,各種轉型都是長期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勢必會存在著諸多影響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確定因素。3.文化和思想觀念更為復雜多樣。我國文化領域逐漸活躍,人們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等都在發生重大變化并日趨復雜。人們的觀念日益解放,生活方式呈現多樣特點,更加注重物質利益,功利化傾向更為明顯,理想和信念不再那么堅定,出現動搖傾向,這些新取向、新特點會影響主流文化的地位,也給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程度和效果帶來很大的影響。4.多元文化的影響更為深入、持久和廣泛,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勢必會帶來多樣文化的存在,多樣文化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發展,豐富了文化的內容,但也勢必會削弱主流社會主義文化的存在;在帶給人們特別是大學生更多選擇空間的同時,也帶給人們選擇的迷茫和困惑。另外,我國文化市場很廣闊,但發展滯后,產品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使得異域文化產品趁虛而入,影響主流價值觀念。我國文化產品生產數量不足,國際競爭力不強,知名和骨干品牌缺少,西方的文化產品滲入威脅著文化的安全,導致人們思維、觀念和行為等受到影響。5.互聯網文化的負面影響。網絡文化沖擊著人們傳統的行為習慣、思維和生活方式,給思想政治教育也帶來了很大的沖去,使得價值觀碰撞沖突,誤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虛擬的環境導致現實生活中人們之間關系的冷漠和疏遠,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還不能跟上網絡文化變化發展所引起的社會等方面的變化。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要將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改革,應該樹立正確的原則,將兩者有機融合,探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兩者互動,并建構科學的機制提升全社會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1.明確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要培養融入的意識。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巨大的工程,這需要建立起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聯系和整合滲透,使兩者相互貫通并避免形式上的操作。同時,在融入的過程中,要借鑒和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不僅僅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要積極學習西方的文明成果,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中使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二是要明晰融入的目標。將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要將人自身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以人為本,激發人的自由和求知本性,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自覺性。這樣的融入能夠促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自覺融入于我們的主流政治文化、價值取向、行為規范、風俗習慣,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是要把控融入的度。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在實際的融入過程中傳統文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受教育的人所接受,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化的融入程度,二是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文化需要完全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還是部分融入,文化的哪些部分融入還是全部融入等都是要進行把控的,對文化融入度的定量測量將有助于文化的有效融入以及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建設。四是要明確融入的成果。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使其功能和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同時推動文化建設,使兩者在保持獨立的同時盡可能相互促進。傳統文化的融入會使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特點,使其成為一項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屬性并沒有變化,只是其內涵豐富發展了。2.明確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一是要堅持融入的方向性。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中,應該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二是要堅持融入的創新性。推動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時展和改革創新的產物,因此在融入的過程中,應該緊隨中國改革的發展步伐,緊跟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三是要堅持融入的主體性。要增強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正如指出的那樣:“一條是群眾的實際上的需要,而不是我們腦子里頭幻想出來的需要,一條是群眾的自愿,由群眾自己下決心,而不是由我們代替群眾下決心”。四是要堅持融入的互補性。在融入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兩者的相對獨立性并發揮各自優勢,同時實現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文化建設應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而思想政治教育應借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性以及其寓教于樂、營造氛圍、優化環境的特點。3.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決定著文化的性質與方向。在融入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教育,使其被大眾理解認同,在此基礎上將其融入教育管理,并努力使其在社會實踐和日常行為中體現,同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核心內容并大力發展。應該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性教育、制度的優越性教育以及理論體系教育。同時,應該加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力度,堅持先進性、大眾性和開放包容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眾文化和開放文化。三是加大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的發展力度。應該加大力度,生產映射社會主旋律、反映愛國主義和傳統美德教育的優秀作品,并提高這些產品的質量,提高其受歡迎程度。4.創新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傳統的傳播和灌輸教育的基礎上,寓教于樂,將教育的內容融入到各種文化和活動載體中,并借助榜樣的力量,使民眾在無形中接收教育。同時,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借助一切現代網絡和信息手段,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大眾公共文化設施。一是要形成促進融入的領導和工作體制。應堅持黨委一把手負責制,充分發動工會、團委、婦聯、其他社會團體和各行業、各領域的積極作用,形成全員動員、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形成推動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協調互動發展的機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設同步推進,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三是要形成融入的保障機制和動力機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需要物質條件和制度基礎,因此,應該從組織上、隊伍上、經費上以及制度上建立起文化融入的保障機制。同時,從精神上、政策上、利益上建立起文化融入的驅動機制。
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摘要:為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探討了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高職學生的作用及提升對策。分析了傳統中醫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傳承中醫藥文化。論述了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現狀,表現在重技術技能,輕人文素養;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提出了加強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的對策:宣傳傳統中醫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學生人文社團;開設第二課堂,豐富教學模式;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從融合的理念、原則和內容等方面,闡述了中醫院校融合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期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高職學生;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現階段,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職責,加強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將思想教育切實做到位,促進學生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1傳統中醫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1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
傳統中醫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除了能夠治病救人以外,同時也是文化載體,對其加以充分利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傳統中醫文化,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培養更多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過硬的技能型人才。
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滲透
摘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增強課程教學的隱性教育功能、學理性、價值性、思辨性和趣味性五個方面,探究了把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中的策略。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策略
在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教師座談會指出,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優秀傳統文化經歷的千年的歷史沉積,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價值觀念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寶貴資源,深入挖掘這些資源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有著重大而獨特的現實作用。將有助于高校大學生理解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當代價值,以增強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認同;有助于在高校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增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社會的認可;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以培養大學生對國家民族精神的熱愛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塑造大學生健全的現代人格。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課中有的放矢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前思政課教學實施中應去不斷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一、汲取傳統文化人文思想,增強隱性教育功能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將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有機融合,有利于增強思政課程的人文性,凸顯思政課的“隨風潛入夜”的隱形教育功能。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凸出了“顯性”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隱性”的育人功能。在這樣的課程活動上,表面上看大學生在短時間內習得了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卻難以在發現、體驗的過程之中增強人文素養。例如將傳統文化中“先天下憂而憂”的士人精神與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將古代的“大同”思想與熱愛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以及我國當前的外交政策的教育有機結合,將有益于提高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精神認同。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增多,例如視頻、圖像、名師講堂、微課、短視頻等,當前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為思政課程提供了更豐富、生動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好這些手段和資源,在教學中引入傳統文化要素,如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歷史典故、文學藝術等內容,使大學生在多樣化的人文體驗中,化枯燥、死板的概念為具體、生動的認知觀念。
二、注重傳統文化歷史探究,增強學理性
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統稱為四大文明古國,而得以延續下來的古國文明只有古中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的走到今天,讓各輩人們代代傳頌。中華傳統文化歷時幾千年,博大精深,令人折服,若將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能夠擴展思想教育范圍、推廣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不斷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工作。所以,本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分析了如此改革所帶來的好處,并提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希望我國的傳統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造福更多的華夏子孫。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點;方法
隨著社會主義改革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思想、新觀念匯聚到一起,這對成熟的社會個體來說并無不妥,但是對于尚未接觸社會的在校學生來說值得關注。高校教育擔負著為國家為社會輸送各界優秀人才的重要任務,輸送到工作崗位中的人才必須具備過硬的工作能力、強大的心理素質、明辨是非的思想政治觀念,這樣綜合素質都優秀的人才才是社會各界真正所需要的。高校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后,就要牢牢抓住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高校思想教育步入更高的臺階。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點
1.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加學生知識量。目前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面臨內容單一、方法老舊等問題,一般的老生常談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已經被淘汰。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工作者要大膽創新,勇于接受新的事物,將新時代的網絡技術力量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中,切實發揮網絡信息儲備量大、案例新鮮多樣、思維靈活易懂等優點,讓傳統的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轉變為課堂內+課堂外的教育方式。課堂內的教育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的講述自己的政治思想觀點和疑惑,也可以分組進行,學生們在交流的同時可以借助網絡資料,從而更多的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課堂內容,老師作為教學目標制定者,起到協調和掌握課堂節奏的作用,使課堂更生動、更高效;課堂外的教育工作可以是板書、講座、LED顯示器的短片播放等,這些方式更新鮮,能夠加深學生的思想認識。當前我國高效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一般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科學社會主義》等,這些課程理論性較強,學生學習的過程較為苦澀、無聊,很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后,可以向學生們展示我國悠遠的古文明,向學生們講述偉大的歷史人物,也可以是凄美的愛情故事,這些內容新鮮又血肉豐滿,能夠讓學生們像聽故事一樣學習了知識,同時也堅定了自身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2.有利于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再滿足當代高校學生的教育工作,現在的社會體制改革、市場經濟改革、科學技術改革等,越來越多的變化、越來越多新的思想觀念涌入到學生的思維中,高校學生還沒有接觸過社會,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觀念都比較薄弱,很容易出現信仰迷茫、三觀扭曲等問題。高校教育者一定要及時發現此類情況,并加以重視,提高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并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完善教育方法。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承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中國文化以其內涵豐富、崇尚正義等特點被全世界學習和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所以,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有效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3.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國非常關注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來促進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落實,這樣就能讓大學生更好的接觸到傳統文化知識,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大學生擁有較為高尚的品質,通過傳統文化教育,讓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素質,養成堅韌不拔、公平公正、愛國等良好品質。《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能夠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道路,創建科學的教育、實踐、文化溝通平臺,認真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大學生明確自己肩上擔負的職責。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事項
傳統文化推動思想道德建設研究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是教育的巨大寶庫,應用其中的關鍵知識可以顯著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傳統文化對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響,其次,分析在現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探究應用傳統文化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傳統文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輝煌燦爛,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傳統的教學小故事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不僅可以應用在現代的人文思想教學當中,還可以應用在道德教育、哲學教育、倫理學教育等等教學過程當中,從根本上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系統化程度。
一、傳統文化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
我國傳統文化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時代精神,應用在現代化的教學當中,不僅可以適應社會主義精神的相關要求,還可以在持續的發展過程當中,聯系起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第一,在長期的發展與奮斗的過程當中,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與實際行動,譜寫著不同的生命贊歌。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系統傳承,也是對其優秀的繼承與發揚。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過程當中,融入這些傳統文化,可以在潛移默化當中給予青少年以正確的行為引導,讓青少年在領會自己國家民族精神的,建立起社會責任感,領會到自己身上所承載的民族責任,不僅可以增強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還可以理解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與道德意識,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第二,在現階段的中學教學當中,已經有很多學校將傳統文化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充分結合在了一起,而且應用傳統文化當中豐富的教學資源,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方面的滲透,加強其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效果,了解我國的歷史文明以及不同時代的精神與價值觀。很多學生在接受教學,研究調查的過程當中表示,自己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了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不僅領會到了歷史文化的精髓,還認識到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一致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真正實現少年強則中國強,提升道德教育水平,促進中學道德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學現狀
傳統文化的融合黨思想建設
摘要: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追求,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質。它構成了黨的思想建設最深厚的文化背景,并為黨的思想建設打上了深刻的中國烙印。因此,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深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之上。
關鍵詞:思想建設;傳統文化;結合
黨的思想建設是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實踐的深入推進,各種文化思想的激蕩和交鋒將更加激烈和尖銳,如何在風云激蕩的時代切實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用科學的思想、先進的思想武裝起來,始終成為站在時代前列、引領發展潮流進而領導我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政黨,就成為我們必須深入思考和慎重回答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黨的建設最深厚的文化背景,已深深潛藏于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成為相對穩定的文化心理結構,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強大力量,更對黨的思想建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黨的思想建設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社會遺傳密碼”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有其民族性。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積累。其最精要、最核心的就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積淀而成的我們民族自己的價值觀念、倫理規范、精神心態、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審美情趣等。這些文化觀念就像中國人的“社會遺傳密碼”一樣世代延續,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在我們的身上,都有傳統文化的因子。
如:孔子的仁、義、禮、智、信幾乎成為中國人不可動搖的道德準則。《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愛人,見義勇為,當仁不讓,不恥下問”等道德箴言,已成為人們熟知的成語,廣為流傳。老子的“無為無不為”“、以柔克剛”等生命智慧已成為許多人的潛意識。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黨的思想建設的基本內容是利用馬克思主義教育黨員、武裝頭腦。馬克思主義要為全體黨員所接受、所掌握,就必須要不斷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使自己內容上更加充實、完善,更具有中國的民族風格和氣質。事實上,任何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都不可能不考慮他們原有的社會文化制度,不可能不考慮原有的文化精神、文化傳統。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不僅保持了中華民族的世代延續和發展,而且曾經撫育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品質和氣質。
傳統飲食文化思想香谷宴探討
摘要: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以及生育率的持續下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逐漸升級,在未來社會通過日常飲食保健來延緩衰老進程、防止各種老年常見病、保障老年的健康長壽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從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和老年人食養的角度出發,設計開發適合老年飲食養生的香谷宴,旨在為老年人提供合理膳食,促進其身心健康。
關鍵詞:傳統飲食文化;思想;香谷宴;研發
老年養生已成為世界范圍的研究課題,如德國的“保、活、轉、參、睡、調、聽”七字長壽法,日本的森林浴養生法,泰式按摩法等,而具有數千年傳統飲食文化的中國歷來就非常注重通過飲食進行養生保健,并形成了“醫食同源”“藥食同用”的飲食保健學。因此,老年飲食養生可以結合中醫飲食保健學知識,關注老年人的口味、口感以及滲透傳統飲食文化,探索開發老年養生保健的各類食品,是目前老年養生健康的重要內容。
1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飲食自古就是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等各個階層都非常注重飲食方式,并且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與沉淀,在飲食結構、食材、食物烹飪技藝、器皿、營養保健、飲食審美和飲食禮儀等各個方面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的傳統飲食文化。比如在飲食結構方面講究主副食分明,形成了糧、豆、蔬、果和谷類為主的植物性食料結構;在飲食審美方面非常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及趣的和諧統一;在食物制作方法方面形成了蒸、煮、燒、燉、烤、烹、炒、炸、拌、扒、酥及燜等多種烹飪技藝。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注重食客在視覺、味覺、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且構成了以飲食為媒介來實現精神領域滿足的特有飲食文化思想。中國人對美食的態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反映,不僅有相當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又蘊含著一種樸素的審美要求。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起源和發展與“醫食同源”“藥食同用”的飲食思想和中醫理論相輔相成,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中醫飲食保健學、中醫營養學、中國藥膳學、中醫食療學、中醫食療營養學等具有中國特色且實踐性與應用性并存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由此可見,中國烹飪學與中國飲食保健學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飲食文化以養生保健為基礎,而飲食保健更是烹飪理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關系反映了中國烹飪和飲食文化最根本的特點,可以說食物色、香、味、形與食養共同形成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烹飪文化。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外來飲食文化的影響,人們對于健康飲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現代人的飲食健康需求和身體狀況,開發設計適合現代老年群體的健康養生食物是十分必要的[1-3]。
2基于傳統飲食文化思想下香谷宴研發的意義和目標
我國傳統文化思想論文
一、思維形態的內在匯通
客觀上講,馬克思主義雖然建立在西方的話語系統上,不可避免地存有歐洲文化習慣、思維模式的一些特征,但它畢竟體現了人類一般的思維本性和發展規律,這與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在哲學形態、思維智慧與精神氣質上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趨同性。我國傳統哲學中,樸素、直觀的辯證思維傳統源遠流長,《易傳》中的“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孔子的“執兩用中”;老子的“反者道之動”;張載的“一物兩體”;二程的“萬物莫不有對”;朱熹的“一分為二”,等等,都是中國古代辯證法的一些精彩的表述,說明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具有簡單對舉和二分法的鮮明特點。中國傳統思維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重視習行踐履,知行關系是中國傳統哲學家普遍關注和探討的命題。《尚書》中就已出現“知之匪艱,行之惟艱”;孔子提出“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朱熹主張“知先行后”;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王夫之認為“知行相資以為用”;孫中山則主張“知難行易”。這些哲學思想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和實踐觀、認識論都有著某種相通之處。前面所述,思想所達到的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傳統文化在語言形式上的結合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外在的結合。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我國傳統文化,探尋馬克思主義精神內涵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哲學思維、行為習慣上的契合點,并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進行合理的、徹底的改造,使之既保留民族特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感與科學性,這無疑是一種更為深層的統一,是思維形態上的內在結合。從根本上把握住了馬克思主義內在本質上的辯證性和實踐性的思維方式,主要通過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矛盾觀、知行觀進行創造性的轉化,把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用中國人的思維習慣表達出來,深入淺出地論述和發揮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的基本原理,促成了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傳統文化在思維形態上的結合。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實踐論》和《矛盾論》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實踐論》公開發表時,特意給它加上了一個副標題“論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和行的關系”。不僅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知行關系進行總結和繼承改造,同時也說明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唯物主義,全面闡明了馬恩、列寧都沒有系統論述過的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創立了以科學的社會實踐為基礎的“現代知行合一論”。在《矛盾論》中,在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下融合、揚棄了中國哲學的辯證觀,建構起一個以對立統一規律為核心、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為精髓、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為基礎的辯證法思想體系,不僅遠遠高于中國古代的辯證法,更以別具一格的中國特色把馬克思主義對立統一學說推向新的階段。可見,這不僅是一種思維形態的結合,更是一種理論再造和超越。因此,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中國傳統哲學的直觀性、樸素性得到克服,馬克思主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找到了堅實的生長點。中國人在接受外來文化時的那種隔閡、疏離的心態亦得到極大融釋,馬克思主義真正得以廣泛的傳播和發展。
二、價值理念的深層融合
之所以說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光輝典范,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發掘出我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民族精神與價值理念,并結合近現代中國的歷史使命,做出馬克思主義的重新闡釋與塑造,不僅使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得以傳承,而且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內在精髓與價值趨向,使馬克思主義真正成為中國人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無疑,較之語言形式和思維形態上的結合,這種價值理念方面的結合要深刻的多。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對我國傳統的“自強不息”和“民為邦本”文化理念的整合與弘揚。“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中最為核心的“乾坤”兩卦:“乾”取象于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取象于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為,君子應當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應當寬以待人、容載萬物。這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主基調之一,早已深深融入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都將其視為座右銘而身體力行著。中華民族幾經滄桑興衰,始終能團結凝聚在一起,并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機活力,是同這種民族魂分不開的。事實上,能在艱苦卓絕的戰爭環境中提出“獨立自主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強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并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連串的偉大勝利,也是因為秉承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與意志。顯然,從“自強不息”到“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經由的全新改造,作為一項價值原則,已然成為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成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形形色色的“民為邦本”思想綿延不絕。《尚書》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記載;孔子提出“寬則得眾”,主張“保民”“愛民”“富民”政策,反對“苛政”;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賈誼指出“民者,萬世之本”;黃宗羲認為“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這些傳統的民本思想雖然帶有明顯的階級烙印,但仍不失其民主性、人民性的價值與合理成分,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予以重塑。實際上,也只有運用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喚醒人民群眾起來掌握自己的命運。正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對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進行批判、繼承和揚棄,把這一民族文化傳統與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結合起來,形成了富有創造性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理論。無論是《論持久戰》中的“兵民是勝利之本”,還是《論聯合政府》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都指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從而把群眾利益作為實際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把是否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視作衡量共產黨人一切言論和行動的最高標準。思想使馬克思主義深深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脈和氣質里。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