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傳統中國研究集刊》是一本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歷史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歷史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年,出版周期季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萬方收錄(中)收錄。
《傳統中國研究集刊》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大型季刊,自創刊以來,選題新奇而不失報道廣度,服務大眾而不失理論高度。頗受業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好評。作為一本致力于深入探索與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權威學術刊物,自其誕生之日起,便以其獨特的選題視角、廣泛的研究領域、以及扎實的學術根基,在教育學、歷史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本集刊不僅是專家學者們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平臺,也是廣大讀者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增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在教育科學研究方面,雜志聚焦于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融入現代教育體系之中,探索傳統文化在培養人文素養、傳承民族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獨特價值。通過深入剖析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其實踐案例,集刊為當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寶貴的歷史鏡鑒和理論支撐,助力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在學科基礎理論研究層面,它則涵蓋了歷史學、哲學、文學、藝術等多個學科領域,通過對傳統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全面考察與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內在的邏輯聯系與發展規律。這些研究不僅豐富了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也為相關學科的理論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所有來稿經本雜志編輯部審核合格確定刊載者,將由雜志編輯部統一簽發錄用通知書,并告知有關刊載事宜。
2.關鍵詞的確定應按GB/T3860的原則和方法,參照各種詞表和工具書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以及論文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
3. 題名應易于認讀,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縮略詞、其他語言、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等。
4.正文格式和結構學術論文、研究報告類分為:引言、材料(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4個部分。各層次的編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5.來稿請附姓名、性別、岀生年月、供職機構、職稱、通信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6.論文插圖清晰,插圖單獨打包,與論文一并投遞。圖片須為JPG格式,掃描件300像素以上,照片500K以上,圖片命名清楚。
7.注釋請置于正文內(加圓括號);參考文獻請按本刊格式要求進行標注,不要采取腳注、尾注形式,直接按序列于文末即可。
8.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9.來稿若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基金項目,請在文稿中標明其基金來源和編號,我刊可以優先審核發表。
10.提交方式:在提交之前,還可以考慮向其他作者或編輯咨詢他們的經驗和建議,以確保你的稿件能夠符合雜志的標準并提高被接受的機會。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號
郵編:200235
主編:郭長剛
我們不是傳統中國研究集刊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號,郵編:200235。
傳統中國研究集刊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主管,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歷史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號,郵編:20023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