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時間:2022-12-11 05:30:00
導語: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站在新的時代高度,明確提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這一論斷,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認識,是我們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諧文化的內涵
和諧文化是人類社會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以和諧為思想內核和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制度體制于一體的文化形態。它既包含和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對社會發展的總體認知和基本評價、實踐取向和制度構建。從價值觀念上來說,它體現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的認知和思考,對社會和諧目標的追求;從社會功能來說,它是全社會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紐帶;從存在形態上來說,它貫穿于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是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從制度規范上來說,它體現為調整社會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及風險的制度和機制。和諧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會主體對歷史的、現實的和未來的社會生活的自覺認識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會主體的利益。對個體而言,和諧文化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對全社會而言,和諧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作用,包含著人們高度認同的共同價值觀念。因此,和諧文化以引導、培育人們和諧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為目標,以樹立和諧風氣和行為為功能,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觀念引導、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當代中國,建設和諧文化,就是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這種和諧文化,立足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建立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之上,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與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相吻合,與人類發展趨勢相一致,是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重要體現。
建設和諧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化對于人們的精神心理、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建設和諧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這幾個方面相互促進、相互依存,有機統一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僅表現在經濟政治方面,表現在能夠創造出高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上,而且表現在能夠創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建設和諧文化上;社會主義社會不僅要使人民物質生活豐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實,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精神空虛、文化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實踐證明,只有建設更加絢麗多彩的和諧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形成民族凝聚力。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如果沒有民族凝聚力,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更談不上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具有強大的社會凝聚力和社會整合功能,是維系民族團結、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是維護國家穩定、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提高創造力。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實力以及國民創造力的競爭。和諧文化作為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既是強大的精神力量,又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建設和諧文化能夠創造和激發社會生產力。全社會和諧文化的大弘揚,全民族認知能力的大開發,能夠為社會和諧、民族振興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個宏偉而艱巨的任務。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任務艱巨而繁重。特別是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給我們既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巨大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問題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建設和諧文化不僅具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有利于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且它所蘊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將鼓舞和推動我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
立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
實踐不斷推進和諧文化建設
建設和諧文化,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具體說來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積極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各項文化建設的始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與道德情操。
二是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在繼承和借鑒中建設。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和諧文化傳統。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的合理成分,充分發掘其蘊含的當代價值,對于建設和諧文化十分重要。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不僅創造了輝煌業績,也形成了各具不同時代特點的精神財富。這些都是今天我們建設和諧文化的思想資源。同時,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和諧文化也要與時俱進,要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實踐中,從同世界各國經濟的聯系和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營養,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要廣泛利用各種機會和有利條件,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開闊的視野,充分借鑒一切有利于促進我國和諧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培育人們和諧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諧文化不僅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而且適應世界發展進步的潮流。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在和諧文化的創造與享受中提升素質。和諧文化是人民群眾創造、由人民群眾共享的文化。要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全體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創造”上各盡其能,使建設和諧文化的過程成為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過程。
四是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支持和參與。建設和諧文化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性,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考核范圍,建立健全責任制,切實加強領導,提供物質保障。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斷了解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探索建設和諧文化規律。人民群眾是和諧文化的創造主體。只要我們能夠動員千千萬萬群眾共同參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大廈就一定能夠早日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