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發展工作報告
時間:2022-05-05 02:52:11
導語:現代農業發展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現代農業發展作為“三農”工作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依托2個農業園區和12個現代農業基地,堅持穩定糧食生產,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和壯大了“糧、果、蔬、花”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都市近郊型現代農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13年,我縣農業總產值106.4億元,同比增長6.3%;農民人均純收入8879元,同比增長12.8%;糧食總產量79.36萬噸,實現十連增,繼續保持全省第一,連續十年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連續六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糧食生產豐收杯”榮譽稱號;被省政府評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縣”,文宮枇杷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
(一)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一是穩定糧食生產面積。近年來,我縣糧食生產面積保持在243萬畝左右,其中,大春159萬畝、小春84萬畝。二是示范基地帶動。扎實抓好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基地已實現旱地“千公斤糧五千元”和稻田“千斤糧萬元錢”,全年比大面積畝增產390公斤以上,增效900元以上。三是推進高產創建。我縣屬省級高產創建整縣建制推進縣,近3年每年推進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25個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四是落實惠農政策。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種糧大戶補貼等惠農政策。2014年,全縣小春糧食測產達18.33萬噸,同比增長4.3%。
(二)扎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以示范基地建設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我縣已建成現代糧食產業、龍橋蔬菜、兆嘉蔬菜、文宮鎮枇杷、古佛鄉枇杷、高家水果、鰲陵鄉枇杷、黑龍灘鎮柑桔(眉州紅臍)、中農清見、新店清見、河口不知火、曹家梨子等12個萬畝示范基地或示范區,其中珠嘉、龍橋、文宮、古佛、鰲陵、黑龍灘等6個示范基地已經省政府認定,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效益明顯,水果萬畝示范基地面積已達15萬畝以上,年產量30萬噸以上,產值15億元以上,畝均純收入3000-6000元;蔬菜基地建成2萬畝以上,年產量10萬噸以上,產值2億元以上,畝均純收入3000元。通過示范基地建設,有效地帶動和促進了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據統計,到2013年底,全縣水果面積65萬畝,年總產量48萬噸、總產值20億元;蔬菜面積達到34萬畝,年總產量76.5萬噸、總產值11.48億元;全縣糧經比65:35。
(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大力實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2013年以來,我縣共實施省財政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水稻產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機示范縣建設、2012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2012年“五小水利”工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等項目,完成投資12795.6萬元,其中:中央、省投資7007.2萬元,市、縣投資1993.0萬元,群眾自籌3795.4萬元。建成高標準農田6.6萬畝,田型調整1.6萬畝、灌排渠系258.8公里、蓄水池1134口、山坪塘327口、提灌站11座、田間生產便道62.1公里、機耕道15.6公里。
(四)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全縣承包耕地面積119.2萬畝,承包農戶40.96萬戶。截止目前,土地流轉面積32.1萬畝,其中規模流轉17.57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22%,涉及農戶9萬戶。目前我縣正在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二是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培育和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止目前,全縣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96個、家庭農場35個,成員總數達47383戶,帶動農戶64850戶。其中:專業合作社中農業(種植業)215個、畜牧業158個、漁業56個、服務業38個、林業25個、其他4個;家庭農場中種植業11個、養殖業6個、種養結合的18個。部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7個、市級示范社7個。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專業合作社40個,其中通過地標認證的2個、農產品質量認證38個(無公害認證21個、綠色食品認證13個、有機認證4個)。
(五)加大農業技術推廣。一是加強陣地建設。爭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鄉鎮農技站條件建設項目資金1800萬元,完成全縣60個鄉鎮農技站建設,配備配齊相關儀器設備。二是加強隊伍建設。目前,全縣現有在編農技人員528人,其中鄉鎮401人、縣級127人,取得崗位證書322人,高級農藝師33人占6.25%、農藝師190人占35.9%、助理農藝師281人占53.2%、技術人員24人占4.5%。三是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加強校縣合作,加強與專家的合作,加大農業技術培訓、推廣力度,實行“技術到戶,指導到田”,重點推廣“四新”(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機制)“六良”(良種、良法、良機、良壤、良灌、良制)。
(六)加強農業執法監管。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載體,廣泛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加大《農業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種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培訓力度。二是加強農資執法監管。深入開展春、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活動。突出重點時節、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經營場所,加強日常巡查監管和執法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規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共出動執法監管人員636人次、執法車輛153臺次,檢查農資生產企業4家、市場91個、經營企業833個,取締無證經營攤點3個,抽檢產品21個,查處違規經營行為11起。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成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等16個鄉鎮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枇杷)標準化生產基地”(12.3萬畝)。全縣56個鄉鎮110萬畝被認定為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整體推進縣。全縣通過“三品一標”認證52個,其中無公害28個、綠色食品17個、有機食品5個、地標2個,各類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80萬畝,主要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93%。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主要優勢農產品全程可追溯管理,基本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每年抽檢農產品1200個以上,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截止目前,全縣未出現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仍較薄弱。雖然近年來我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由于我縣幅員面積廣,加之農民群眾投資投勞主動性、積極性下降,不愿投資新建設施,對原有設施管護維護也不到位,一些地方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較滯后。
(二)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力缺乏。由于農業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較弱,比較效益低,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上為老弱病殘,部分地方土地撂荒較多,同時對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機制等接收能力較弱,影響和滯約了現代農業發展。
(三)培育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難。由于我縣屬典型丘陵大縣,多數地方難以實現機械化耕作,田塊多、單塊面積普遍較小,加之受承包經營期限和群眾法制意識影響,流轉業主投入積極性相應受到響,致使土地成片規模流轉難。同時在適度規模經營中,由于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低,且受自然氣候、病蟲害、技術、市場影響較大,從事糧食生產的較少。
(四)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由于受編制限制及行業的影響,目前全縣農技推廣隊伍年齡、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年青的、高學歷人才較少。特別是鄉鎮農技人員普遍存在在編不在崗、混崗使用、一崗多用、另做它用,同時多數人基本上未真正從事農業技術推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議
(一)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按照“穩定面積、完善基礎、技術支撐、政策扶持”的思路,繼續抓好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以培育和發展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為重點,加大技術推廣和基礎配套、政策扶持力度,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80萬噸左右,鞏固全省第一產糧大縣地位。二是扎實抓好優勢產業發展。按照“政府引導,基地示范,協會帶動,群眾自愿”的思路,鞏固擴大12個萬畝示范基地建設成果,引導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管理,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大力發展優質“糧、果、蔬、花”等優勢產業。三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四是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創新土地流轉機制,推行農戶委托預轉、村社代辦流轉、鄉鎮審核把關、部門審查備案試點,以適度規模經營為主,規范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培育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模式,積極推行育、種、管、收一體化社會服務模式,有效扼制和減少耕地撂荒問題。五是加大技術推廣力度。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校縣合作、校企合作和與專家的合作,加強農技隊伍建設,注重年青化、知識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員、技術力量支撐。六是加強執法宣傳監管。加大《農業法》、《種子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培訓力度,擴大知曉面。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和教育管理,常態化保持高壓執法監管態勢,嚴厲查處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
(二)幾點建議。一是加大對糧食規模種植大戶扶持力度,在涉農項目中配套支持改善整理設施,同時縣級配套出臺補助政策。二是強化鄉鎮對規模土地流轉審查把關責任,嚴防改變土地用途,嚴防造成社會穩定問題。三是加大年青、高學歷農業技術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為全縣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員、技術支撐。
- 上一篇:農產品質量監管暨農資打假工作方案
- 下一篇:工業設計中節能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