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與經濟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06-25 07:42:19

導語:農村文化與經濟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文化與經濟發展工作匯報

為滿足城鄉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農村文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計劃和主任會議安排,前段時間,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調查組對全市農村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其間,聽取了市政府關于農村文化建設情況的匯報,召開了由有關部門和部分人大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并到開發區、、等鎮街區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市委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推動了全市農村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是加強了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設。各鎮街區均已著手建設綜合文化站,大部分村居建立了文化大院,其中,闞家鎮文化站已達到省、市規范化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二是加強了農家書屋建設。按照“政府資助建設,鼓勵社會捐助,農民自主管理”的原則,積極加強組織協調,穩妥推進農家書屋建設。目前,全市共有規范化農家書屋233家,都已通過市文化新聞出版局的檢查驗收。三是加強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2007年,投資68萬元在市圖書館建立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鎮街區、村居兩級基層站點與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已建成并投入運作38處。

(二)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不斷豐富。一是文化活動載體增多。“鄉風文明”文藝大展演、茂腔周、“和諧之夏”晚會、春節街頭民間文藝大展演、元宵燈會及系列節慶活動,已逐步成為我市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今年,市文化部門還創作排演了以除氟改水為主題的大型現代茂腔戲《苦水人家》,并組織茂腔藝人進京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燕升訪談—戲苑百家”欄目的錄制。柏城鎮圍繞“有山有水有圣人”作好“深挖細掘”文章,通過舉辦白羊山文學筆會和白羊山文化藝術節等形式,打造晏嬰品牌,增強了農村文化建設的后勁與活力。鎮編排了以先進性教育活動、計劃生育為主題的小品、戲曲等節目,舉辦文化大院擂臺賽,并到企業、各村巡回演出,以此激勵全鎮農民群眾共創優質環境、建設和諧家園。二是文化下鄉活動增多。為不斷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市以鎮街區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為依托,大力開展以送戲、送圖書、送歌舞為主要內容的文化下鄉活動。今年以來,共組織下鄉活動500余人次,送戲200余場次,送圖書3萬多冊。鎮開展送電影下鄉、送節目下鄉50余場次,組織撅蹬官藝術隊演出10余場,并代表全市參加了國際風箏節狂歡大巡游活動。三是農村電影放映活動增多。電影公司組成20余支農村流動放映隊,精選了一批農村觀眾喜聞樂見的科教片和故事片,在全市960個行政村不間斷地開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放映各類科教片、故事片7600余場次。

(三)農民自辦文化活動不斷發展。柏城鎮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激活民間資本進入和諧文化建設,成立了多個民間藝術團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如“白羊山京韻社”、村的藝術隊、頭村的高蹺隊等,都是由民間藝人和文化藝術愛好者自己投資創立。部分村居日益重視農民文化生活,把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推動力。如鎮村、屯、村,鎮村、等建立了文體廣場,每到晚上周圍村莊的群眾都會自發組織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活動;開發區東小莊設立了農家大院,內設圖書室、棋牌室,并配有電腦和文娛器材,成為全村居民獲取知識、健身娛樂的重要場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市政府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三不、三低、三缺”等方面。

(一)“三不”。一是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基層干部對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經濟發展是硬指標,文化建設是軟任務”的模糊觀念,往往“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受經濟和文化意識的影響,村與村之間,鎮與鎮之間發展極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村文化設施較為齊全,文化活動豐富,而經濟相對落后的村(社區),特別是偏遠的自然村群眾文化生活還比較貧乏,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創新意識不強。一些群眾所喜聞樂見、地方特色濃厚的文化活動形式沒有被充分挖掘或利用,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輔導、娛樂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三低”。一是層次低。文化發展方式和文化活動形式單調,更多的局限在一般性“吹吹打打”的小文化范圍內,沒有形成大文化的概念。圖書室的藏書普遍不多,而且流通量小,不能滿足科教興農的需求。二是利用率低。調查發現,一些村居的農家書屋,建設得很漂亮,但是書籍幾乎沒有翻閱,雖然有借閱記錄但大多是為應付檢查而偽造的。三是管理水平低。大多文化設施通過創建驗收之后便無人管理,成為擺設。評價標準體系存在著“形式主義傾向”,只看建筑面積和數量,很少涉及到諸如文化設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文化設施的利用率等指標,導致圖書資料、報刊常年無人問津,無法也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三)“三缺”。一是缺資金。雖然文化事業經費總量有所增加,但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與財力增長比例不相稱,投入明顯偏低是阻礙農村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有的村集體經濟所剩無幾,缺乏社會捐助等必要的投入機制,致使農村文化經費匱乏。二是缺人才。基層文化干部的專業理論素質偏低,能夠獨擋一面的業務人員偏少,農村基層文化隊伍長期處于薄弱狀態。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員不僅人少且長期不在專業崗位,農村文化工作常年處于停滯狀態。在全市11個文化站中,僅有人員20多人,而且大多數已40歲以上。三是缺良好機制。農村文化站都是由鎮級進行管理,由于財力有限、管理不力,導致相當一部分文化站作用發揮不到位,基本上沒有開展常規業務活動。文化站人員編制本來就比較少,而許多在編人員還一直被其它部門借用,普遍存在文化專干專職不專用的問題。另外,因缺乏考核激勵機制,基層很難引進、留住優秀專業人才。

三、下步工作建議

建立“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營高效”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鞏固農村文化陣地的重要途徑。建議市政府把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尋求經濟與文化的結合點,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人文歷史與經濟建設的結合點,在“常建、常抓、常新”上下功夫。

(一)“常建”。一是進一步加強陣地建設。要完善鎮級文化陣地,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設施完備的文化活動中心。要整合文化資源,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重心下移至村(社區),著力解決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數量少、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要合理制定全市農村文化事業發展規劃,綜合考慮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陣地、基本隊伍、基本內容和基本活動方式,并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要加強制度性保障,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和干部晉升考核指標,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三是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要堅持面向社會招賢納才,吸引有文化專長、熱愛文化事業的人才到文化戰線工作,解決農村文化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要配足配齊文化站工作人員,做到專職專用,并充分發揮市文化館的職能,加大對文化站工作人員的輔導和培訓,培養一批農村文化骨干。

(二)“常抓”。一是抓好日常管理。要加強宣傳教育,創造活動載體,整合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培育一批文化名村、名人,通過發揮輻射、帶動功能,在農村社會形成自覺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意識。要加強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監管,堅持重點整治與日常整治相結合,打擊腐朽文化,倡導先進文化,發展文明文化,尤其要抓好農村網絡管理,嚴厲打擊傳播不健康內容的黑網吧,確保農村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抓好活動開展。要充分利用農閑、節日和集市,定期組織文藝匯演或才藝比賽活動,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具有時代特征、為農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形成文化活動“常辦”格局。要制定文化下鄉鼓勵與扶持政策,激勵專業文藝團體、群眾團體等積極組織各種小團隊,把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送到農村最基層。三是抓好圖書利用。要依托“農家書屋”平臺,利用農閑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農村和廣大農民群眾中營造積極向上的讀書氛圍。要組織和策劃一些適應農民所需所盼的應急技術培訓和專題講座,提升農民的讀書興趣和文化修養。

(三)“常新”。一是創新融資機制。在加大政府對農村文化投入的同時,要積極探討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興辦農村文化事業,積極鼓勵企業、社會各界以及個人投資興建農村文化活動設施,逐步建立集體、個人和社會相結合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體系,形成社會辦文化、企業辦文化、民間辦文化的良好風氣,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二是創新用人機制。要積極發揮文藝團隊、特色團隊的作用,挖掘培養文化骨干型人才,構建專業與業余、公辦與民辦、本土與引進的農村文化團隊體系,形成文化團隊常駐農村,服務于農民群眾的格局。要充分發揮“村官”年富力強、學歷高、有專業特長的優勢,鼓勵他們在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中建功立業。三是創新管理機制。要建立激勵機制,進一步明確文化主管部門對鎮街區文化站的業務指導關系,強化對農村文化工作的管理、指導職能。要積極探索文化“生在鄉”、“常下鄉”甚至“長駐鄉”的長效機制,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要發揮城市文化優勢,引導城市文化產業到農村尋找突破口,開辟新的文化市場,逐步縮小城鄉間的文化差距,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和區域特色的農村文化發展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