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干部管理與監督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06 09:10:00
導語:農村基層干部管理與監督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管理與監督的必要性
一是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適應農村城市化發展的需要。目前我鄉12個村黨支部成員44人,50歲以上的15人,占34.1%;41?49歲的19名,占43.2%;40歲以下的僅10人,占22.7%。初中文化的27人,占61.4%;高中(中專)文化的11人,占25%;大專文化的6人,占13.6%,多為后學歷。12名村黨支部書記中,50歲以上8名,初中文化的8人,分別占66.7%。年齡老化、文化程度低、整體素質不高,致使部分基層班子成員在理解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有關政策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有時出現了無意識地違紀違章現象;對上級布置的任務和要求的理解出現偏差,給管理和監督造成困難。有的干部認為自己工作很辛苦,甚至有的認為“吃的是人飯,干的是驢活”,所以,對自身廉潔放松要求,覺得小吃點、小喝點、小拿點、小占點也不算什么。
二是在村務財務公開,民主監督方面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在財務公開上,有的只公開集體支出情況,沒有真實地公開干部收入情況;有的公開不注意時效性和科目的具體化,群眾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有的是“公開”的程序不規范,缺乏一些必要的監督措施,“公開”后便萬事大吉,既不征求群眾意見,對群眾的看法、意見的接受和辦理情況也不進行反饋。在民主理財監督上,有的理財小組存在例行手續等形式主義,個別的手續也沒履行;有的理財小組部分成員不清楚自身的職責,缺乏必要的理財能力和監督水平;個別理財小組成員在村委會后勤工作,不敢實施監督,民主監督和管理形同虛設。
三是對基層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力度還不夠。主要表現在:缺乏同級之間的監督制約機制,某些監督環節存在空檔和誤區,使一些本該受到嚴格監督的基層干部往往得不到有效監督;有的集體領導流于形式,“一把手”不尊重班子成員的意見,自行其是,有的班子成員原則性差,主要領導拍板的事不敢提出反對意見,民主集中制原則得不到有效執行。同時,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無論是從管理、監督上,還是從教育、制度方面等都還存在著準備不足、措施不全、監督乏力的問題。
四是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后,在大額度資金的管理、使用、監督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問題。由于實施綠化隔離帶建設和推進農村城市化的需要,我鄉進行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以及房地產開發,集體土地被征用,鄉政府和開發商要給予村集體土地和地上物大量資金補償,由此將帶來大額度資金的管理、使用、監督等一系列問題。目前我鄉是鄉村兩級核算,對村集體大額度資金方面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監督體制。
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關系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問題,今年9月份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意見》,針對我鄉對農村基層干部監督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要按照中紀委和市區有關指示精神,切實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監督和管理,在今后工作中要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立足教育,完善制度,加強監督,標本兼治,不斷開創黨風廉政建設新局面,為全鄉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政治保障。
二、筑牢防線抓教育
我們必須抓住強化學習培訓,提高基層干部素質這一根本,提高基層干部正確決策和拒腐防變的能力。
一是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抓緊干部學習,養成學習習慣。要讓基層干部明確認識到“理論水平的高低,決定決策水平的高低”,使他們自覺地加強理論學習。要建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重點加強檢查、督促和考評,引領基層干部樹立學習的觀念,養成學習的習慣,爭取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帶出一支愛學習的隊伍,從根本上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素質。
二是加強培訓。基層干部的學習應增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側重于現場觀摩和實地考察,開闊眼界和思路。要繼續完善學習制度,不斷地對基層干部進行理論灌輸。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分層次進行培訓。在培訓形式上,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理論說教,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富有新意,有吸引力的形式;在培訓內容上,要在學習黨的十六大、上級紀委一系列全會精神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的基礎上,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寓教于樂。增強黨員教育的針對性。要抓住當前繼續開展“三個代表”教育這個大好時機,形成“讓干部經常受教育,讓農民長期得實惠”的教育機制。加強干部廉潔奉公意識教育、市場經濟知識、金融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同時要大力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增強他們參政議政的能力和積極性。
三是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構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通過宣傳正面典型,進行反面警示教育,贈送廉政臺歷和廉政格言,以及組織干部配偶和子女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廉內助”等一系列活動,加強對干部廉潔自律的教育和營造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外部氛圍。教育廣大基層干部增強黨性觀念,不斷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改造,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自覺做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
三、規范行為抓制度
制度是規范行為的一種有效形式。當前部分基層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沒有嚴格執行黨內制度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我們要建立和完善旨在監督規范基層班子行為的各項制度。一是鄉紀委充分履行職責,結合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現有10項制度的基礎上,繼續修訂完善配套的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對重大決策、重要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審批和使用等重大事項定期報告制度;認真研究保證農村集體資產合理運作、有效監督的途徑,切實發揮鄉經營管理站監管村集體資產的職能,推動農村資金的規范化管理。三是進一步完善鄉級村務公開領導小組的工作責任制,形成定期檢查監督制度,改進和強化對基層干部公務活動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四是建立健全黨委、紀委及其紀檢部門定期同干部談話制度和檢查工作制度,繼續執行和完善民主決策、民主理財、民主監督機制;五是落實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制,鄉黨委每半年聽取紀委工作匯報,鄉紀委每季檢查各村黨支部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研究對策,形成一級抓一級的機制,切實落實責任,并要做到持之以恒。
四、強化監督抓網絡
要對基層干部形成有效的監督,必須形成一個監督網絡。
一是自上而下的監督。鄧小平同志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因此我們應著重強化三個方面的監督制約:即進一步強化紀檢監察、內審等專門機關的監督職能,不斷加大監督力度;要充分發揮鄉級村務領導小組的作用,不斷加強對基層行政權力和行政違紀的監控,做到定時和不定時的檢查監督,重點是加強對財務的管理,監督對財務公開的透明度和真實性。充分發揮鄉領導班子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的領導作用。鄉領導班子成員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經常深入所聯系的村進行調查研究,從民主集中制原則、反腐倡廉、黨內生活制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等方面加強指導,積極幫助基層解決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強化對基層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指導和管理,及時發現并糾正、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失誤以及違規、違紀問題。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積極探索“村帳托管”和“村帳雙審”這種重在治本的有效途徑。建立黨支部每半年向黨員大會報告工作制度,研究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等相關大事,發展黨員以及黨員轉正問題,實行黨員大會票決辦法。
二是平行相互的監督。要進一步理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兩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和管理監督作用;明確班子成員的分工,合理劃分職責權,尤其是財權,完善班子之間已形成的相互監督制約機制,形成班子成員之間平行相互監督制約的機制;在黨支部中配備紀律檢查委員,落實鄉紀委布置的工作任務,負責紀檢監察的日常工作;不斷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運行機制,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具體制度,著重抓好集體領導、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以及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職能作用等制度,防止個人說了算的情況出現。
三是自下而上的監督。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建立群眾監督的新思路:“要有群眾監督制度,讓群眾和黨員監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凡是搞特權、特殊化,經過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權依法進行檢舉、控告,彈劾、撤換、罷免”。因此我們要盡快建立一個讓群眾有充分發言權的工作機制,讓他們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同時要保護他們的積極性,保證他們不被打擊報復。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調查研究,及時制定出臺相關制度、措施。要繼續深化村務財務公開工作,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為廣大群眾實施監督開通渠道。要放手發動群眾,不斷提高群眾的參政議政能力,把村務財務置于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
四是要逐步轉變監督功能。監督活動的主要功能,要變被動接受監督為主動接受監督;要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督;要變監督違法亂紀現象為監督關系全局的重大決策、重大行為;要變懲辦為教育,不斷強化“一把手”的自我監督,防患于未然,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此外要進一步加大對各種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取信于民;對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不正之風問題,要重點加以解決,嚴肅黨的紀律,不斷優化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環境。
- 上一篇:虛擬經濟與信用制度研究論文
- 下一篇:街道建立健全懲防腐敗體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