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消費現狀及促進消費增長的對策
時間:2022-12-21 04:17:00
導語:農村消費現狀及促進消費增長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消費市場啟動困難特別是農村消費市場啟動困難已經受到各方關注,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中央關于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啟動農村消費的一系列重要決策正在得到逐步落實。本文分析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和消費的現狀,指出了制約農村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低、消費環境差、流通設施落后以及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提出了發展農村經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農村消費增長的措施建議。
在當前投資高速增長帶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貿易磨擦頻繁發生與各種爭端帶來的經濟隱患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擴大投資和對外貿易不能維持經濟的持續快續增長,這已經成為理論界和決策層的共識,而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則是保持當前經濟健康持續增長的重要保證,是應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良方。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強調指出,要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關鍵是要努力擴大國內需求,“要努力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村居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在今年3月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四次會議上,擴大消費特別是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擴大農村居民消費也是兩會代表關注的中心議題之一。
*市是一個西部地區欠發達城市,農村人口比重大,多年來經濟增長主要是靠投資拉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相對較小,特別是農村消費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增速較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更是微乎其微。“十五”期間全市經濟年均增速11.74%中,消費的貢獻率為11.2%,而農村消費對全社會的貢獻率僅占1.73%。對于一個擁有500多萬人口的龐大農村消費市場來說,其差距是巨大的,其增長潛力不可估量。
一、我市農村居民純收入和消費的現狀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十五”期末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18.8元,五年年均增長6.13%,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種植業、養殖業(即第一產業收入)和外出務工的工資性收入,分別占全部總收入的56.5%和31%(見表1),從事二、三產業的收入較少,僅占8.5%。
2005年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2.2億元,同比增長13%,但縣以下只增長了10%;按整個消費水平測算,農村居民人均消費為1743元,僅為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27.18%。這一方面說明農村消費水平低下,與廣大農村居民的實際需求差距較大,另一方面也說明農村商品流通不活躍,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大。
在2005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總支出2600.6元中,生活消費性支出、生產消費性支出、其它消費性支出分別占64.76%、28.15%、7.09%。在生活消費性支出中,食品、住房消費比重較大,分別達31.47%和10.37%,而衣著、住房、交通通訊、醫療保健、家庭設備用品支出同比增長較快,增幅達20%以上;在生產性消費支出中,第一產業生產支出占93.2%,其中種植業生產支出同比上升24.2%(見表2)。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現階段我市農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總體特點是:
1、農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總量僅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26%,年均增速也比城鎮居民收入低3.37個百分點,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低0.31個百分點。
2、農民收入來源渠道較窄,傳統的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及外出務工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從事二、三產業經營門路較少,收入較低,略高于全省平均數,為全國平均數的52.6%。
3、居民消費處于較低水平。在總支出中,用于生產和生活性的消費比例較大,達90%以上,2005我市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達48.6%,用于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比例較小。
4、農村居民消費與城市居民消費差距較大,按消費水平測算不到城鎮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與中央提出的城鄉共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5、農村居民消費環境和消費質量較差,農村流通設施落后,流通體系不健全。
二、制約農村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
我市作為農業大市,農業占的比重很大,農村人口多。根據最新的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我市農村人口為533.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71.79%,這些農民長期以來以傳統種植、養殖業為主。由于人均占有生產資料少和技術、市場等原因,農業比較效益低,導致農民收入增收比較困難。而教育、醫療、養老等支出負擔日益加重,從而導致農民消費水平低下,直接制約了農村消費市場的啟動,影響了城鄉和諧發展步伐。同時農村流通體系(包括農產品市場、農產品流通企業發育不全等)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消費的增長。
(1)農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難,是制約農民增加消費的主要因素。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城鎮居民社會保障投入力度的加大,財政撥款編制人員工資普遍上漲,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相對來說,從事農業種植、養殖業的農民卻由于農產品消費彈性低,價格不高,從事二、三產或外出務工又存在諸多制約因素等,其收入水平長期較低且不穩定,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直接影響到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
(2)社會事業改革的負面影響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使農民消費預期增加,即期消費不足,有錢不敢花的現象普遍存在,嚴重阻礙了農村消費需求的擴張。雖然政府近些年來下大力氣整頓農村的亂收費現象,也減輕了農民的稅費負擔,但由于教育體制和醫療體制改革的負面影響以及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上學難、就醫難、養老難”等社會問題長期困擾廣大農村居民。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的現象較為普遍,大大增加了農村居民的消費心理障礙,導致可供消費的資金嚴重不足,降低了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影響了農村消費市場的開發。還有農村傳統且落后“人情”風俗支出,也是農民支出的一個重大負擔,據市農調隊的資料,2005年我市農民人均“人情”支出已達89.33元,而且此風看漲,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農民的消費支出。
(3)農村流通市場發育不完善,流通渠道不暢,既影響農村消費的擴張又影響農民增收。多年來國家對農村商品流通市場投入較少,我們西部地方財政絕大多數為吃飯財政,更沒有錢來投入,農村流通設施非常落后,流通渠道狹窄。據調查,我市有90%以上的鄉鎮均為馬路市場、沿街市場,專業市場更是少之又少。農產品流通體制的落后和流通渠道的狹窄,導致農村信息不暢,農產品價格低,商品化率低,成為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妨礙了農村消費市場的擴張。
(4)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消費環境差,影響了農村消費需求的升級。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和消費環境較差,基礎設施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檔次上都明顯滯后。在我市的1761個村中,有558個村沒有自來水,有169個村未通汽車,有191個村未通電話。盡管前幾年進行了大規模的農村電網改造,但我市還有約20%的農戶用電質量還得不到保障,可見還有不少的村或農戶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都未改善,影響了一些普通家用商品在農村的普及。交通、通訊狀況落后不僅導致了農產品開發和外運困難,造成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低,而且不利于外部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農業科技的輸入,制約農村消費需求的進一步升級。而且由于農村市場監管力量的薄弱,往往假冒偽劣商品充斥,使農村居民不敢放心消費,稍微大件一些的商品都到城市購買,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農村購買力。
(5)農村剩余勞動力取得非農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抑制了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增長。近年來,一方面鄉鎮企業增速放慢,勞動力需求基本沒有增長,另一方面,在深化國企改革和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大量的城鎮分流、失業人口急需再就業。城鎮失業人口與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發生了沖突,使進城務工農民的競爭壓力增大,務工成本提高,非農收入增長的機會相對減少,從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增長。另外由于農村人口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務工收入增長的速度較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需求的擴張。
三、促進農村消費增長的政策建議
要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改變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現狀。擴大內需,啟動消費是必由之路。而啟動消費又不能忽視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必須將廣大農村消費充分激活起來。只有農村的消費環境改善了,農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農村的消費市場才能快速啟動,才能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農村消費市場難以啟動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民收入水平低、負擔重,農村流通設施落后,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農村消費環境差等,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傳統的計劃經濟對農村經濟的不公正待遇造成的。因此,要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必須從制度上入手,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減輕農民負擔。
(1)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為擴大消費提供資金保證。當前農村要實現協調發展,共同富裕,必須以發展經濟為中心,要將發展生產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只有生產發展了,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才能為消費擴張提供資金保證。就我市來說,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第一產業和外出務工的工資性收入,為此必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要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農業主導產業,從高效、特色上作文章,強化農業產業支撐,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如綏陽縣提出以畜牧、辣椒、中藥材為主導產業,赤水市確立了竹、藥、畜、果四大主導產業,*縣以畜牧、辣椒、蔬菜為主導產業,以及余慶、湄潭、鳳崗的茶葉和務川、道真的中藥材等。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轉變增長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培育龍頭產業、龍頭企業和各種形式的農村中介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農民收入。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促進農民增收,增強消費能力。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工夫。各地區、各部門,尤其是基礎產業和公共服務部門,要更多地關注和支持農村,要將工作重心逐步轉向農村。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金融信貸等方面切實向農村傾斜,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面貌有比較明顯變化。公共財政支出要向“三農”傾斜,尤其是要加大財政對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增加生產資料購買補貼、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補貼、運用新技術補貼等,同時要降低農業生產資料及農業技術服務價格,從而間接地增加農民收入。要鼓勵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進入農村,積極開發適合農村的金融產品。
(3)采取多種手段,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非農收入的增加。由于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對需要專業技術的第二產業來說,進城農民很難勝任,而第三產業卻能為進城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成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非農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另外,加快小城鎮的建設步伐,增強城鎮的承載功能,增加城鎮的居民容量,使大量的農村居民轉化為城鎮居民,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成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又一個重要渠道,還可以由此而增加城鎮居民消費,據測算,每增加一個城鎮居民可增加2萬元的購買力。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創新農村教育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增強勞動技能,使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人。取消對務工農民流動和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絡,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建立務工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為農民進城提供寬松的政策,這一方面可以使進城農民專心務工,增加其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其承受風險的能力,保證其收入和消費的穩定增長。
(4)完善農產品流通體制,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為農村消費擴張提供良好的環境。由于農產品生產周期長,市場反應能力滯后,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缺乏對市場信息的擁有,容易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現象,因此,完善現行的農產品流通體制,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搞活農村商品流通,繁榮農村市場,充分發揮流通在連接生產與消費、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尤為重要。一是大力培育農村市場主體,增強流通企業活力。鼓勵大中型流通企業進入農村商品流通,積極推進參與農村商品流通的中小企業創新,促進其發展“專、精、特、新”經營。二是構建順暢的農產品流通體系,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建立農產品交易信息平臺,利用高效的市場中介組織來完成農產品的交易,實現農產品流通的市場化、信息化。三是要建立和完善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建設,根據國家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部署,大力推進我市農村流通設施建設,切實改變農村流通設施落后狀況。
(5)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消費環境,為農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以我市提出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小型水利設施建設、鄉村道路建設、農村通訊、農村電網、農村飲水安全、農村生態環境改造、農村社會事業等公共設施建設,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一方面這些投入的增加可部分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直接帶動農民增收,另一方面又可改善農村消費環境,為農村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6)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降低農村居民消費預期,增加即期消費。隨著經濟增長、國力的增強,各級各部門必須立足從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實際的利益入手,要進一步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支持力度,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加大以社保、低保和特困救助“三條主線”為骨架的社會救助網絡建設,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及特困群眾大病救助制度,使老有所養、貧有所濟、病有所醫、困有所幫,降低農村居民未來支出預期,增加即期消費能力。
(7)繼續推進農村改革,防止負擔反彈,構建農村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大力推進以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農村綜合體制改革,切實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正確處理農村建設與減輕農民負擔的關系,堅持一手抓減負,一手抓發展,對鄉村道路建設、水利設施建設、農村中小學建設、計劃生育等重點領域盯住不放,狠抓政策落實,嚴防以建設之名亂集資、亂攤派,防止農民負擔反彈,構建農民收入增長和農村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
- 上一篇:農業局發展農技推廣實施方案
- 下一篇: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建設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