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5 11:34:00

導語:農村水利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利發展調研報告

水利作為農業的命脈、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必須創新理念、適度超前,加快建設、加快發展,為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水利基礎保障。

一、圍繞“一個中心”:夯實建設新農村的水利基礎

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二十個字五個方面的內容都與農村水利有關。農村水利工作要形成適度超前、持續發展、保障有力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建設“五項工程”:強化建設新農村的水利支撐

1、平安工程。繼續加強圩區堤防工程建設,提高防洪標準;加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力度,基本完成52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和中小河道治理,注重村莊安全建設,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加快防災預警預報系統建設,強化水庫山塘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處理好涉水突發事件,及時調處重大水事糾紛。

2、穩糧工程。圍繞實現農業發展目標,以推進產業化為契機,以增強糧食產量為動力,按照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對水利設施進行修復、建設、改造、提高;著力推進以柘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為重點的灌區改造工程建設;完成湖區中型機電排灌泵站17座總站、62座分站更新改造,帶動圩區小型機電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及山丘區提灌泵站配套維修,提高排灌效率。

3、健康工程。把維護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飲水安全和水利血防工程擺在農村水利工作的第一位,“*”期間基本解決高砷水、高氟水、血吸蟲病區和局部地區嚴重缺水等飲水安全問題,讓65萬農民喝上清潔、安全、便捷的自來水。

4、生態工程。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復能力,采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辦法,加快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至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萬畝。圍繞“百庫除險、千渠疏浚、萬塘整治”工程,實施“水清、流暢、岸綠、景美”措施,達到河塘潔化、水質凈化、堤岸綠化、農村環境美化。

5、產業工程。在水利經營管理工作中樹立市場經濟理念、資本運作理念、生態文明理念、立體開發理念,在水土資源和行業優勢上著力,在農村發展格局上拓寬空間,在招商引資上加大力度,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以中小水電業、城鎮供水業、水利旅游業和水利漁業、種養業和水保經濟林的大發展,使水利基礎產業建設成為我市農村經濟中有一定比較優勢的重要產業,實現農業水利向生態水利、環境水利、經濟水利和旅游水利的根本性轉變。

三、破解“三大難題”:推動農村水利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1、轉變組織形式,破解發展難題。一是發揮規劃統籌指導作用,逐步實現工程建設由以前的“應急型”、“零散型”建設向依托規劃科學建設轉變。二是調整水利投資走向,逐步實現水利投資由過去的“普遍支持”、“零星投資”向“重點支持”、“規模投資”轉變,切實提高水利資金的規模效益。三是強化管理民主意識,逐步實現小型水利工程由政府管理為主向農民自主管理為主轉變。

2、培育建設主體,破解投入難題。一是堅持“政府支持、民辦公助”的原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以“種子”資金引發乘數效應。二是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充分發揮農民群眾自愿出資投勞的積極作用。三是堅持民營趨向,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放開民營水利建設權,積極引資投入水利行業。

3、完善體制機制,破解管理難題。一是積極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二是大力推廣農民用水戶協會制度,調動和引導用水戶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讓農民成為水利管理的主人、投入的主體和建設的主力。三是積極動員組織受益農民自愿投入對工程進行建設和維護,使工程建設和管理逐步進入良性軌道。四是加強農村水利服務隊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