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家庭孩子自信心培養思考

時間:2022-04-03 07:40:00

導語:婦聯家庭孩子自信心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聯家庭孩子自信心培養思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發展的內在動力,一位哲人說得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但是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敢在眾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游戲時逃避有一定難度或具有挑戰性的活動等等,這已引起許多家長及幼教工作者的關注和思考。我想孩子信心不足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

1、過度溺愛,包辦代替

不少父母把孩子視為柔弱的個體,總是竭盡全力為孩子解決各種困難,這實際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使孩子不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獨立活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事依賴他人,一旦遇到困難便不知所措,因而更易遭受挫折、失敗并形成自卑的心理。

2、過于嚴厲,過于否定

有的父母經常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對孩子嚴厲,粗暴,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輕則批評、否定,重則訓斥、指責,甚至諷刺、挖苦,久而久之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形成一種“自我無能感”,從而變得心情憂郁,缺乏自信。

3、過高期望,過高要求

父母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他們設計的軌道成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孩子由于受年齡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因而常受到父母的否定,這就使孩子產生持續失敗的挫折感,積累“我不行”的消極體驗,從而由自我懷疑轉為自卑。

4、橫向比較,消極評價

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處處勝過別人,慣于橫向比較,喜歡拿其他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比。

父母的評價是孩子認識自我的重要依據,父母消極否定的評價,會使孩子產生“己不如人”的感覺,懷疑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真的“不行”,父母殊不知,他們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沒有合適環境,孩子缺乏鍛煉

很多父母由于平時工作,應酬繁忙,真正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也不太注意營造適合孩子的客觀環境,孩子缺乏鍛煉機會,不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影響其自信心的樹立。

那么在家庭中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1、相信孩子并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孩子雖小卻具有巨大的學習與發展潛力,父母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因此父母應視孩子的年齡大小、能力、強弱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如讓孩子自己吃飯、穿衣、系鞋帶,收拾玩具和書包,整理自己的床鋪,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使孩子從中獲得自信,確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2、善于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放手讓孩子參與各種活動。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活動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父母應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幫助孩子在某些領域的活動中獲得成功,例如:我班有一名幼兒特別好動,她的父母想讓她靜下來,帶她去學彈琴、畫畫,可她都不感興趣,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父母發現她看打乒乓球特別專注,就領著她去學打乒乓球,沒想到她打乒乓球還有模有樣,悟性強,不久就脫穎而出,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從而促進她其他方面的發展,同時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放手讓孩子參與各種活動,讓他們從實踐中而不僅僅是從別人的贊賞中獲得自信,在活動乃至競爭中,要引導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促進其自我肯定,樹立自信心,因為能否受到同伴和集體的尊重,是影響孩子自我肯定的一個關鍵因素。

3、鼓勵孩子向困難挑戰,讓孩子從成功的體驗中獲得自信。

孩子總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獎,父母應善于對他們的進步和成功給予贊賞和鼓勵,充分利用各種途徑,使孩子更多地獲得成功,使孩子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對自信心較弱的孩子應給予更多的愛和幫助,可先讓他們做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中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樹立自信心。不過叫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難,但也不能太易,孩子經過努力是能夠完成的,取得成功孩子就有成就感,一有成就,就很高興,就有自信心,所以成功愈多,自信心愈大。

接納孩子的失敗與不足,孩子有時會有些奇怪的想法,想嘗試不太容易完成的事,父母千萬不要嘲笑或禁止,否則以后他可能不肯動腦筋思考,也會缺乏向新事物挑戰的勇氣,當孩子想做某種嘗試時,父母即使知道他不可能成功,也要讓他去闖,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不成功的原因,鼓勵孩子自己跨越這些障礙,而當孩子一旦取得成功,他就會感到特別自豪,這樣孩子會逐漸形成向困難挑戰的自信心和勇氣。

4、以適當的標準,正確評價孩子

當孩子慢慢懂事后,就開始注意別人,特別是父母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父母要高度重視自己對孩子的評價,要多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如:多用一些“行”、“有進步”、“真棒”等鼓勵、贊賞的言詞,在評價孩子時應根據孩子特點和能力,確立適當的評價標準,因為孩子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曲折的過程,評價孩子要縱向比較切忌橫向比較。如:有個孩子很調皮,經常和同伴打架,有一天母親帶他出去玩,他和同伴罵架了,母親向他了解情況,他申辯說:“我沒打他”。要知道這次,他忍了又忍,終于憋不住了,罵了幾句,在別人身上已是大錯,可在他身上卻是不小的進步,母親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我看到你已控制住了自己沒打人,很好,有進步。下次再努力,媽媽相信你能控制住自己也不罵人。”果然,這個孩子好久沒與人爭吵了,而且進步越來越大。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處處賽過別人或者一步到位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只有對孩子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才能讓孩子切實了解自己的能力,當看到孩子有某些不足時,要鼓勵他去彌補,還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分析達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條件,在實踐中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指導,最低程度的幫助,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