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時間:2022-09-10 05:47:00
導語:建設小康社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的內涵和范圍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基于特殊時期、背景、條件的分析與判斷
我國科技、教育發展滯后與知識經濟時代興起提出的客觀要求差距很大,在國際競爭中的劣勢明顯。經濟建設的人口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突出。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日漸擴大,社會矛盾日趨復雜,某些方面甚至相當尖銳。我們必須通過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來縮短我國與經濟發達國家的差距。
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對西部地區實施的一系列優惠、傾斜政策必然會推動**經濟的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2、基于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統一,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3、基于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與人民生活的改善
中國現在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屬于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條件差,綜合經濟實力不高;農業生產力水平不高,農民生活水平較低;部分地區社會事業滯后,特別是教育、文化、衛生醫療條件有待改善;工業結構不合理,支柱產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部分行業和部分企業生產經營仍較困難;市場經濟意識不強,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低;城鎮化水平不高,與全國相比差距較大;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自然和生態環境脆弱等。上述問題的解決只有通過全面小康進程的實施來實現。
(二)小康、總體小康、全面小康社會概念的內涵
1、小康概念
被普遍接受認可的“小康”概念是:“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維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經濟狀況,達到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生活舒適便利、精神健康充實的一種程度。這個要求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若以國家為主體,‘小康’是指整體經濟實力達到世界中等國家水平。”
2、小康社會概念
小康社會是鄧小平汲取中國傳統大同和小康思想的精華,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國情提出的一個新概念。1987年鄧小平說:“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800至1000美元,我們社會主義制度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是共同富裕,那時候我們叫小康社會,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會。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個基礎,再翻兩番,達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雖然還是幾十名以下,但中國是個中等發達國家了”。黨的十三大報告更加明確了鄧小平的這一思想,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大體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3、總體小康概念
小康水平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總體小康屬于剛跨入小康之門,還屬于低水平的小康,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世界人均收入中只能算中下游水平,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也不占領先位置;二是發展還很不均衡,總體小康只是平均達到了小康,不是全部達到小康,占總人口70%的農村人口人均GDP只有約600美元,除東部地區外,大部分農村人口還沒有達到小康,另有3000萬人連溫飽也沒有解決,城鎮人口中也有約2000萬人生活在國家最低保障水平線下。三是只偏重于物質消費方面的統計,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綜合發展水平還不高。
4、全面小康社會概念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經濟,十六大報告為此提出了明確的奮斗目標。到2020年,GDP相對于2000年翻兩番,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基本達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將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寬裕。“全面小康”就是要實現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全面進步,包括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經濟體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教育科技、文化人類的全面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等。
(三)全面小康社會內涵的特性
1、時間序列特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從起點開始不斷向終點趨進過程,這個過程的起點是實現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0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終點到本世紀中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000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
2、空間組合特質
在空間結構上,它是一個由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環境等一系列宏偉目標構成的巨大系統。基本要求是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備,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接受良好教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人與自然更加和諧;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足、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空間布局上,全面小康社會是一個發展比較均衡的社會狀態,這種均衡不是平均,而是意味著高質量的生活將惠及十幾億人口。對于現實狀況來說,實現這個目標要逐步縮小地區差別、城鄉差別、階層差別。
3、質量顯現特質
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要比2000年翻兩番,按2000年不變價格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3000美元;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形成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微觀動力特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的全面發展是根本內涵。人與社會的密切關系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互為共存,互為前提,互為動力。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
采用特爾菲專家調查法,由專家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評價指標按照重要程度賦予權數,給出該項指標達到全面小康標準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為二個層次四組指標,同時確定了**整體的、農村的、城中的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各項評價指標的標準值和權重。(詳見表2-1、表2-2、表2-3。)
表2-1**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分析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序號指標名稱計量單位權數(%)全面小康標準值
經濟1人均GDP*元/人1525000
2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875
社會3人均預期壽命*歲375
4嬰兒死亡率*%22
5教育娛樂支出比重*%320
6電視機普及率*臺/百戶2100
7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850
8高中普及率%3100
9成人識字率*%295
10每萬人科技人員數人3400
11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縣百分比*%3100
12每萬人口醫生數人230
生活質量13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620000
14農民人均純收入*元/人88000
15城鎮人均使用面積*平方米430
16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平方米530
17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克495
18城市每萬人擁有鋪路面積*平方米3150000
19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3100
20恩格爾系數*%435
生態
環境21綠洲森林覆蓋率*%530
22節水灌溉率%480
表2-2**城鎮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分析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序號指標名稱計量單位權數(%)全面小康標準值
經濟1人均GDP*元/人1538500
2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755
社會3人均預期壽命*歲578
4每萬人科技人員數人5700
5高中普及率%595
6文教娛樂支出比重*%430
7每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件415
8每萬人口醫生數人435
生活質量9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1018000
10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平方米530
11恩格爾系數*%4<30
12每萬人擁有鋪路面積平方米415
13百戶小汽車擁有量輛/百戶32
14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克4110
15百戶擁有電腦數臺/百戶470
16燃氣普及率%3100
17人均年生活用電量千瓦小時/人42000
生態環境18人均綠地面積*平方米512
19生活污水處理率%5100
表2-3**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分析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序號指標名稱計量單位權數(%)全面小康標準值
經濟1人均GDP*元/人1316000
2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655
社會3人均預期壽命*歲475
4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年412
5文化服務支出比重*%215
6電視機普及率*臺/百戶2100
7每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件220
8享受社會五保人口比重*%2100
9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330
10基尼系數20.3
11中學入學率%295
12每萬人擁有農業科技人員數人2100
13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縣百分比%2100
生活質量14人均純收入*元/人166500
15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比重*%570
16恩格爾系數*%440
17安全衛生飲水普及率*%5100
18已通公路行政村比重*%2100
19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克4100
20人均年衣著消費支出*元/人21000
21用電戶比重*%2100
22已通電話行政村比重*%2100
生態環境23草地、林地覆蓋率%545
24節水灌溉普及率%575
25土地鹽漬化率%28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現狀評價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評價
根據所構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我們對2001年**的各項指標進行測算,見表3-1
表3-12001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測算表
序號指標名稱計量單位標準值實際值實現程度%權重得分
1人均GDP*元/人25000791331.65154.75
2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7545.2260.2984.82
3人均預期壽命*歲7567.4189.8832.70
4嬰兒死亡率*%25.3737.2420.74
5教育娛樂支出比重*%2012.6963.4531.90
6電視機普及率*臺/百戶10098.1498.1421.96
7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5033.7567.585.4
8高中普及率%10030.330.330.91
9成人識字率*%9592.2897.1421.94
10每萬人科技人員數人400199.4949.8731.50
11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縣百分比*%100989832.94
12每萬人口醫生數人3024.280.6721.61
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200006590.332.9561.98
14農民人均純收入*元/人80001710.4421.3881.71
15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平方米3015.5451.842.07
16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平方米304.5215.0750.75
17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克9584.493.7843.75
18城市每萬人擁有鋪路面積平方米15000011600077.3332.32
19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10097.397.332.92
20恩格爾系數*%3545.3777.1443.09
21綠洲森林覆蓋率*%301756.6752.83
22節水灌溉率%8037.3746.7141.87
總計10054.47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自治區統計年鑒及自治區統計局提供的資料計算而得
根據計算結果,2001年**全面小康的實現程度僅為54.47%,與全面小康的標準值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其中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的實現程度最低,為15.07%;其次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程度為21.38%;高中普及率、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嬰兒死亡率的實現程度均低于40%。只有電視機普及率、成人識字率、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縣百分比、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五項指標的實現程度超過了90%。
(二)**十六個地州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差異分析
由于**地域遼闊,區域內自然條件、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分別計算16個地、州、市在各項指標上的均值及方差,從而從定量的角度分析各地州市的差異所在,以及差異的大小。受數據取得的限制,我們僅對人均GDP、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每萬人口醫生數、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六項指標進行了計算,公式如下:
標準差D(xj)=[(xij–)2]1/2
其中=xij為第j項指標的均值;j=1,2,3,4,5,6指標數;n為數據個數。
差異度Dj=[D(xj)/]*100%(j=1,2,3,4,5,6)
表3-2**各地州市全面小康指標差異分析表
指標名稱人均GDP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每萬人口醫生數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計量單位元/人%人元/人元/人%
烏魯木齊市1649393.6146.87897344580.55
克拉瑪依市4392698.936.510388326882.9
石河子市973871.6948.96514202957.32
吐魯番地區1283128.0523.3255722.27
哈密地區735126.3333.8193648.91
昌吉州839935.9926.35950331374.08
伊犁州534445.1226.25638254230.22
伊犁地區41143423.756382167
塔城地區729436.3526.96282325938
阿勒泰地區589046.835236134.2
博州592045.1231.6293227.04
巴州1311949.832.45873274232.43
阿克蘇地區493928.2215.8190622.41
克州229345.7325.5107118.96
喀什地區241124.6913.65062111615.29
和田地區184341.6213.66087.348259.35
均值9494.147.0028.746532.932341.8139.60
標準差10075.622.4510.281546.50830.9023.90
差異度%106.1247.7735.7723.6735.4860.36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自治區統計年鑒計算而得
根據計算可以看出,各地州市人均GDP的差異度達到106.12%,差異極大,說明各地州市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各地州市間的差異度為60.36%,差異較大;二三產業的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比重這項指標各地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差異度為47.77%;每萬人口醫生數、農民人均純收入兩項指標的差異度分別為35.77%和35.48%,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異相對較小。
**區域內16個地州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評價分析結論可以概括為:
(1)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的實現程度最低僅為15.07%。南疆貧困地區這一指標的實現程度更低。
(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程度也僅為21.38%,各地州市間的差異度為35.48%,差異相對較小,說明**農民人均純收入普遍較低。
(3)人均GDP的實現程度較低為31.65%,各地州市間的差異極大,差異度為106.12%,說明**的經濟發展水平低,且發展極不平衡。
(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現程度為32.95%,各地州市的差異程度相對較小,差異度為23.67%。從整體上來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較低。
(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為6590.3元,農民人均純收人為17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6%,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相當之大。
(6)高中普及率的實現程度僅為30.3%,嬰兒死亡率的實現程度為37.24%,說明**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相對落后,尤其農村更加落后。南北疆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北疆的中學入學率達到55%,高于南疆的26%。
(7)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實現程度為67.5%,各地州市的差異度為60.36%,差異較大。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的評價結論
1、整體實現程度較低
2001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只有54.47%,離全面小康差距甚遠。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中普及率、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嬰兒死亡率等指標的實現程度都還處于相當低的水平。
2、小康建設不全面、發展不平衡
表現在評價**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的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在實現程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的實現程度僅有15.07%,而電視機普及率的實現程度已達到98.14%。
3、城鄉發展不平衡
2001年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最低的兩項指標分別為: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實現程度為15.0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程度為21.38%,而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6%,說明農村的發展水平滯后于整個區域的發展水平,與城鎮相比差距更大。
4、南北疆發展不平衡
在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化率等主要指標上,南北疆差異度較大,具體而言這個差異主要來自于南疆三地州(和田、克州和喀什)與北疆的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和昌吉州。北疆的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和昌吉州在全疆處于發展水平較高的層次;南疆三地州在全疆處于發展水平較低的層次;其余地州市介于兩者之間。
四、**全面建設小康的比較分析
(一)**與全國全面建設小康的比較分析
1、經濟方面比較分析
人均GDP比較分析。200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7913元,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于全國第十九位,也高于中、西部地區的人均GDP。客觀地分析這里面包含了中央石油企業的產值,它們留在地方的較少,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大。與東部地區比較,差距較大,東部的人均GDP為13262.13元,比**高5349.13元,高出67.60個百分點。在全面小康進程中,**人均GDP實現程度為31.65%,比東部實現程度低21.40個百分點,詳見表4-1。
表4-12001年**、全國、東、中及西部地區人均GDP比較
單位**全國東部中部西部
人均GDP元/人791375431326264175064
為**的百分比%10095.32167.6081.0964.00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圖4-12001年**、全國、東、中及西部地區人均GDP比較
產業結構比較分析。由表4-2及4-3可以看出,200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比東部高出8個百分點,比中部高出1個百分點,比西部低2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81%,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個百分點,比東部低8個百分點,比中部低1個百分點,但比西部高2個百分點。
表4-22001年**與全國三次產業增加值比較
區域
指標**全國
絕對數(億元)相對數(%)絕對數(億元)相對數(%)
第一產業增加值288.1219471.2915
第二產業增加值630.37431582.8751
第三產業增加值566.99381040.4634
合計1485.481003094.62100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表4-32001年東、中、西部三次產業增加值比較
區
域
指
標東部中部西部
絕對數(億元)相對數(%)絕對數(億元)相對數(%)絕對數(億元)相對數(%)
第一產業增加值609.9411624.7318314.4521
第二產業增加值2716.14491568.3447619.2241
第三產業增加值2255.08401197.2735582.0738
合計5581.161003390.341001515.74100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2001年,**的一產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為57%,比全國高7個百分點,比東部高15個百分點,比中部高1個百分點,但比西部低1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全部從業人數的43%,比全國低7個百分點,比東部低15個百分點,比中部低1個百分點,但比西部高4個百分點(見表4-4)。在全面小康進程中,**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實現程度為57.3%,比全國實現程度低21.45個百分點,比東部地區實現程度低32.02個百分點。
表4-42001年**、全國、東、中、西部三次產從業人數比較
一產從業人數(萬人)二產從業人數(萬人)三產從業人數(萬人)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
一產二產三產
**388.292.2205.0571330
全國1177.84525.29652.52502228
東部914.91600.02660.97422830
中部1468.01455.8680.19561826
西部927.98196.22397.17611326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從以上**農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和農業部門勞動力從業水平可以看出,**正處于工業化初期,**的傳統經濟模式和生產方式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圖4-22001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圖4-32001年**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比重
從圖4-2和圖4-3可以看出,二、三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占有較大優勢,但絕大多數勞動力卻分布在產值并不高的第一產業,然而第一產業2001年對GDP的貢獻份額僅為19%,表明**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巨大差異,表現出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傾向。
外向型經濟比較分析。2001年進出口總額2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2%,位于全國第20位,其中出口總額為12億美元,增長17.2%,位于全國第25位,進口總額為10.6億美元,增長43.6%。從圖4-4可以看出,**的出口額占GDP的3.74%,比全國低19.29個百分點,比東部低54.21個百分點,中部和西部比**略高(詳見圖4-4)。**與全國和東部的差距很大,說明**在對外貿易上的邊緣優勢還未充分發揮。
圖4-42001年**、全國、東、中、西部出口額占GDP的比重
2、社會方面比較分析
社會基本狀況比較分析。2001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3.7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91個百分點,但離全面小康標準還差16.25個百分點。交通通訊方面,2001年**農村通公路行政村的比重為97.3%,離全面小康標準(農村通公路行政村的比重為100%)還差2.7個百分點。2001年**農村電話用戶占總用戶的比重為27.2%,比全國平均水平(37.94%)低21.2個百分點,比東部地區(36.71%)低9.51個百分點,比中部地區(33.90%)低6.7個百分點。
2001年**基本建設的投資占總投資的57%,比全國平均水平(40%)高出17個百分點,比東部(33%)高出24個百分點,比中部(43%)高出14個百分點,比西部(49%)高出12個百分點。說明**正在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但由于基礎較為薄弱,且地域面積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高,一時還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落后的面貌。
居民生活質量比較分析。2001年**有932.0萬人在農村,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710.44元,比全國低655.96元,位于全國第25位。全面小康的實現程度僅為1.3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8.2個百分點。
2001年**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395.04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64.56元,位于全國第14位。全面小康的實現程度為32.9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35個百分點。
從城鄉人均收入差距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差為4684.6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3.74倍。全國城鄉人均收入之比為2.89倍,說明**城鄉人均收入差距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詳見表4-5)。
表4-52001年**與全國居民收入水平比較單位:元/人
區域指標
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人均可支配入城鄉人均收入之比
**1710.446395.043.74:1
全國2366.46859.62.89:1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計算倍數時,以**的為基數
從居民消費水平看,**居民消費水平略次于全國平均水平。2001年,**的恩格爾系數為45.37%,比全國高0.59個百分點,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為77.14%。**居民年平均消費支出為2558.88元,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246.88元(詳見表4-6)。
表4-62001年**與全國居民消費水平比較
單位全國**
總體農村城鎮總體農村城鎮
恩格爾系數%44.7847.737.945.3750.435.5
居民年平均消費支出元2805174153092558.881350.234931.40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從農村看,**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50.4%,比全國高2.7%,位于全國12位。**農村居民年平均消費支出為1350.2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要低出390.86元,位于全國24位。說明**農村人民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偏低。
從城鎮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35.5%,比全國低2.4%,位于全國25位。**城鎮居民年平均消費支出為4931.40元,比全國平均水平要低377.61元。
文教科技比較分析。**的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但無論教育水平,還是經濟發展,**都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少數民族人口為1143萬人,占全疆總人口的59.38%。在**普通中學、小學、高等學校中,每年都招收大量的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學生實行特殊的政策,加之民族生活習慣、傳統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基礎教育投入多且效果質量較差。
**每十萬人所受大學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數為94.03人,為全國平均水平331.82人的28%,每十萬人所受中學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數為650.13人,為全國平均1394.50人的47%。每十萬人所受小學文化程度教育的人口數為940.30人,為全國平均1424.56人的66%,每萬名職工擁有專業技術人員平均數為5.43人,為全國平均2829人的1.9%。從表4-7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各層次文化程度人口數均低于全國水平,差距較大。
表4-7**與全國每十萬人各種文化教育人數比較
大學文化程度中學文化程度小學文化程度
人口數(萬人)差距(倍)人口數(萬人)差距(倍)人口數(萬人)差距(倍)
全國331.823.531394.502.141424.561.52
**94.031.00650.131.00940.301.00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科技發展水平低。2001年**專利申請受理量為1086項,比全國平均低4262項,比東部低7691.09項,比中部低1951.5項,比西部低372.08項。
2001年,**的R&D投入為32381項,全國平均水平為288924項,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為561731項,中部地區平均水平為183293項,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為107605項。從而可以看出,**與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相比,對科研的投入較少。
社會保障比較分析。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有待完善。以失業保險的社會覆蓋率為例(見表4-8),**失業保險的社會保險覆蓋率為18.59%,比東部地區低2.5個百分點,雖高于全國及中、西部地區的水平,但這個比例還是相當低。
表4-82001年**、全國、東、中及西部社會保障比較單位:%
**全國東部中部西部
失業保險的社會保險覆蓋率18.5915.5421.0914.9611.57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計算
綜上所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東部地區相比差距就更大,**在全國屬于發展滯后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還相當的低,還處于工業化的初期階段,農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較大,農業勞動生產率極低,對外貿易上邊緣優勢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較低,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消費結構層次低。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后,教育和科技水平落后。
3、**與全國對比分析評判中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是典型的綠洲經濟,綠洲分布十分分散,城市與城市之間距離多達幾百上千公里。由于城市分布比較分散,人口聚集度不高,從而造成電力、道路、通信、上下供排水等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相對較低。
產業結構不合理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首先是三次產業的結構不合理,第一產業所占比重較大,二、三產業相對滯后。其次,三次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第一產業中,漁業、林業和畜牧業發展相對滯后;種植業中,農產品結構及布局不夠合理;由于農產品加工業落后,農產品產業鏈相對較短,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第二產業中石油工業所占比重較大,但石油留在**區內加工的份額比較少,對當地經濟帶動作用有限;第三產業中,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較低,旅游經濟尚未發展起來,而常規的商業、飲服業由于人口的制約,發展空間有限。
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不夠。首先,梯度式發展戰略,使東部沿海地區優先開放發展,**位于西部邊遠地區,享受不到優惠的政策也感受不到東部經濟的輻射。其次,**作為資源型省區,在全國一盤棋的政策之下,向內地輸送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但是在資源開發和資金等方面缺少相應的支持。第三,近年來境內外敵對分子在國際反華勢力的支持下,策劃了多起試圖分裂**的活動,因此,**的穩定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這使得部分干部思想僵化、過分強調穩定而疏于經濟建設。應該看到,穩定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穩定的基礎,發展才是硬道理。
多民族聚集區,人口素質不高,人才流失嚴重。由于民族眾多,生活習慣、傳統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很大。人口分布分散,使得文化、技術交流受到一定制約,造成整體人口素質比較差。此外由于地區經濟差異,**人才“孔雀東南飛”現象難以控制,人才缺乏制約了**經濟發展。
(二)**南北疆區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對比分析
1、南北疆自然條件的對比分析
水資源條件。水資源的分布呈現北疆地區多、南疆地區少,西部多于東部等特點。
林地資源。2001年**森林面積約占土地面積1.03%。北疆占75%,南疆占25%。**沙漠和礫漠的植被覆蓋度約為30--40%,南疆僅占不到10%。
土地資源。**2001年土地資源的總面積為166.49萬平方公里(24.97億畝),北疆59.4%,南疆48.8%。北疆地區的草場占到全疆的60%以上,土地相對肥沃,水資源相對富足,農牧業生產條件較好。
生態環境。**的綠洲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整個區域內水資源缺乏而且分布不合理,土壤沙漠化、鹽漬化以及植被退化等生態問題十分嚴重。
礦藏資源。北疆地區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石油的儲量占全疆的70%以上,開發成本相對較低,煤炭、有色金屬等礦產儲量都占**儲量的85%以上。
2、南北疆經濟方面的對比分析
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GDP總量為1485.48億元,南疆地區為368.5879億元,北疆為1116.892億元,南疆地區相當于北疆地區的33%。南疆五地州人口占全疆人口的46.48%,而國內生產總值僅占全疆的25.27%(見圖4-5)。
2001年北疆人均GDP為11121.9元,南疆僅為4227元。南疆相當于北疆的38%。在南疆地區僅有巴州的人均GDP超過全疆平均水平(7913元),其余均低于全疆的平均水平,其中和田地區人均GDP僅為1843元,低于小康基準值的人均GDP(2000元)的水平。在北疆地區人均GDP最高的是克拉瑪依市,是南疆和田地區人均GDP的23.8倍。從人均GDP值來看,北疆的大部分地區已基本實現小康,而在南疆三地州中大部分地區還處于溫飽階段。
工業總產值。2001年,北疆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67.3956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1%;南疆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85.695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19%;北疆的工業總產值是南疆的4.2倍。北疆的工業企業規模大,大企業多、上市公司多,全區25家上市公司有21家在北疆。目前已形成了石油、石化、紡織、食品、建材、鋼鐵、電力為支柱的較為完整的產業基礎,整體工業化水平明顯的高于南疆地區(見圖4-5)。
圖4-5**2001年南疆地區、北疆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
產業結構狀態。2001年,南疆地區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6%、34.3%、29.8%(見圖4-6),北疆地區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7.9%%、43.1%、39%(見圖4-7)。
圖4-62001年南疆地區一、二、三產占國內生產總值構成
可以看出,南疆第一產業的比重過高,高于全疆平均水平(19.4%),第二產業的比重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均低于全疆的平均水平(42.4%、38.2%)。尤其在南疆的和田地區,第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2%、13.4%、33.3%,第一產業的比重遠遠高于全疆平均水平,第二產業嚴重滯后,第三產業不發達。
圖4-72001年北疆地區一、二、三產占國內生產總值構成
2001年,從經濟總量看,北疆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投資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均占到全疆的70%,有的接近80%。南疆地區人口占全疆的46.48%,國內生產總值僅占全疆的25.27%,整體經濟水平低,經濟落后。主要表現在: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發展嚴重滯后,第一產業比重較大。其次,南疆農村人口占自治區農村人口的61%以上,農村經濟總收入占全疆的34.81%,農民人均收入比全疆平均水平低563元,農村勞動生產率低。與南疆相比,北疆的經濟總量比重大,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且初具規模。
3、南北疆社會發展方面的對比分析
城市化水平。北疆地區城市、城鎮較多,占全疆小城鎮總數的60%以上,小城鎮分布相對集中,非農業人口的比重較高。南疆城市、小城鎮數量較少,三地州僅有22個建制鎮,分布較為松散,農業人口占的比重遠遠的高于非農業人口。2001年北疆地區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48%,南疆地區非農業人口比重僅為18.1%。
人口及教育狀況。南疆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4%,和田地區少數民族的比例高達97%。由于歷史原因,加之語言、文化的不同和信息的閉塞,少數民族的總體素質較低。北疆地區居民受教育的狀況明顯的好于南疆地區(見表4-9),且具備較好的科技和人才條件,全疆25所高校有19所在北疆。但總體上,南疆地區、北疆地區的居民受教育的狀況與東部發達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南疆地區、北疆地區初等教育(初中和小學即九年義務教育的居民)還未普及。
表4-92000年南北疆文化教育情況對照表單位:%
地域成人的識字率中學的入學率大專及大專以上人口比率
南疆地區89263
北疆地區93.55558
資料來源:2001年《**統計年鑒》
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疆。到2000年末全疆有30個貧困縣(市),21個分布在南疆地區,其中和田地區占51.5%,喀什地區占41.2%,克州地區占2.9%,僅三地州貧困人口就占到全疆總貧困人口的95.6%。
醫療衛生狀況。南疆地處偏遠,經濟落后,醫藥衛生狀況較差。南疆地區每萬人口的醫生數為17人,每萬人擁有的醫院床位數為26,共有32933名衛生技術人員;北疆地區每萬人口的醫生數為30人,每萬人擁有的醫院床位數為42,共有64543名衛生技術人員。全面建設小康每萬人口的醫生數的標準值為每萬人口醫生數為30人,北疆地區的實現程度為100%,南疆地區的實現程度只有57%。
生活質量。生活質量是一個綜合的現象,以下從收入(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居住、居民的消費水平、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分析(見表4-10)。
表4-102001年南北疆生活質量對比分析表
區域收入消費結構消費水平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人)恩格爾系數%居民年平均消費支出(元)
南疆地區1202元57.411127.52
北疆地區2511元40.992027.52
資料來源:2002年《**統計年鑒》,邁向21世紀農村經濟
從收入狀況來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南疆地區與北疆地區差距較小。而農民人均純收入存在較大差距,南疆明顯的低于北疆地區。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元,其中北疆農民人均純收入2511元,南疆農民人均純收入1202元。北疆地區農民收入比南疆地區農民人均收入高108%。依據小康的標準(1200元/人),北疆地區已基本實現小康收入水平,已完全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農戶達51.1%,而南疆地區已基本實現小康的收入戶僅占16.1%。與全面建設小康值(8000元/人)相比,南疆地區農民純收入指標的實現程度為15%;北疆地區的農民純收入指標的實現程度為31%。
從居住條件看,在城鎮南疆地區和北疆地區城鎮居民居住狀況差距不大,而在農村,農民的居住狀況有較大的差距。在南疆地區,特別是克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的農村,由于農民收入低,貧困人口多,許多人還未解決溫飽問題,更沒有足夠的資金改善居住條件,至今仍居住在土坯房,鋼筋磚木結構住房比較少。在北疆地區的農村,居住鋼筋磚木結構住房的農戶較多。
從消費角度看,北疆地區人均消費支出2027.52元,已基本進入小康,農村地區農民消費進入溫飽向小康過渡型,傳統的消費模式正在逐步被現代模式取代,生活質量整體已由量的滿足到質的提高。南疆地區人均平均消費支出為1127.52元,農民消費水平則處于維持基本生存和簡單再生產的溫飽型消費模式。
圖4-82001年南疆地區北疆地區農民收入、消費圖
在基礎設施條件方面,由于北疆地區產業結構層次高,經濟發展的基礎較好,基礎設施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亞歐大陸橋貫穿其中,連接疆內外的交通相對便利;高等級的公路、鐵路以及航空運輸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區,安全飲用水已基本達標,電話、電腦、手機等信息產品具有較高的覆蓋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均好于南疆地區。南疆地處偏遠,沙漠廣布,在交通、運輸、通訊、信息交流等方面明顯的落后于北疆地區,嚴重的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南疆許多的農、牧區還沒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至今仍有許多人喝渠水、澇壩水。
很明顯,南疆和北疆地區在收入(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居住、居民的消費水平、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在以上各方面南疆地區都處于劣勢。
4、南北疆全面建設小康差異的成因分析
自然、區位條件及經濟發展基礎不同。南疆地處偏遠,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與內地空間跨度大,運輸費用高;基礎設施落后,經濟基礎薄弱,尤其工業基礎薄弱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北疆地區資源條件相對較好,土地肥沃,水資源富足,農牧業生產條件較為優越。此外,北疆基礎設施條件較好,交通網絡健全,高等級的公路、鐵路以及航空運輸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區,交通便利。大中城市數量多,分布相對集中,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奎屯等中心城市綜合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強。對外開放的條件較好,全區16個一類口岸,有12個在北疆,國家和自治區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地區。
少、邊、窮地域性相對集聚。南疆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其少數民族比例占全疆的63.48%,農牧業人口、貧困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多,人口的素質不高,制約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大量的勞動力滯留在農業當中,而農業勞動生產率極低,造成共同貧困。在南疆地區,貧困人口占全疆貧困人口97%,其中和田地區占51.5%,喀什地區占41.2%,克州地區占2.9%,僅三地州就占95.6%,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疆最高的是和田地區達12.16%。
經濟發展不均衡。南、北疆經濟發展不均衡性直接影響到**實現全面小康。**地域遼闊,天山山脈由西向東橫貫中部,把**分成南疆和北疆。由于歷史、氣候、地理等因素決定了南、北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區域間的經濟水平和消費習慣迥異。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地區間收入差距急劇拉大,如圖4-9所示:
圖4-92001年南、北疆收入差距圖注:以南疆為1,進行比較
產業結構比例失調。北疆地區產業結構層次高,經濟基礎較好。農業產業化水平以及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在全疆處于領先的地位,工業企業規模大,整體工業水平高于南疆,以旅游、金融、信息咨詢、綜合社會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第三產業發展水平較高。南疆地區產業結構層次低,第一產業比重高,但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工業化水平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
(三)**城鄉全面小康建設差距對比分析
1、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分析
從國內生產總值來看,2001年,**城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9125787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1.5%,而人口僅占**總人口的37%;從工業產值上來看,2001年**19個城市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69.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5.1%
2、城鄉收入及財產差異分析
目前,反映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標分別是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從前四個五年計劃來看,城鄉的收入差距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特別是“九五”后期,農民收入增長出現連續的滑坡,從1996年的13.5%跌至2000年的9%。相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快于農村地區。2001年我區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為6590.3元,農民家庭人均純收人為1710元。從這兩個指標來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相當之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6%,如加上工資外的收入,差距達4-6倍。城鎮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費和儲蓄,而農民的純收入除要用于消費之外,還有一部分要用于再生產的支出。如果扣除農民用于再生產的支出,城鄉差距就更大。2001年農民家庭人均各種支出2879.17元,其中家庭經營支出占1170.46元,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支出157.18元,繳納稅費支出117.17元,非生活消費支出占到家庭支出總額的41%。
對城鄉居民的財產情況目前尚無準確的統計,但從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余額來看,城鄉之間的差距相當大。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儲蓄存款13389.2元,農村為2308元,城鎮居民和農村儲蓄存款之比為5.8:1。
3、城鄉社會福利差異分析
城鄉居民不僅在收入上存在較大差距,在統計的收入之外,享受的各種社會福利也存在較大差距。很多社會福利實際上是城市居民的一種隱性收入。因此,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差距應比統計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補貼、物價補貼以及各種社會保險如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最低收入保障等,絕大多數農民都不能享受。城鎮居民以社會福利方式獲得的隱性收入難以準確估計。
4、城鄉生活水平差異分析
城鄉收入差距最終體現在生活水平的差距上。首先從消費水平來看:2001年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水平為5668元,而農民人均消費水平只有1427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是農民人均消費水平的3.97倍。2001年**城鄉居民消費水平之比為4:1,是全國城鄉消費差距最大的五個西部省區之一。農民的消費結構相當于城市居民80年代末的水平,滯后城市10年左右。事實上,近十幾年來城鄉消費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擴大。1985年城鎮居民與農民人均消費水平之比為1.95:1,1990年擴大到1.99:1,1995年為3.5:1,2000年達到4:1。農民的消費水平本來基數就比較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農民消費水平提高的速度又明顯低于城鎮居民。其次從恩格爾系數來看,2001**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35.5,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50.4,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還處在溫飽階段。
5、城鄉社會發展差異分析
從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上看,農村的文盲率為6.4%,城鎮的文盲率為4%,農村的文盲率比城鎮高2.4個百分點;城鎮每萬人擁有的大專及大專以上的人口是農村的8.5倍。
從教育、文化、影視服務的支出上看,城鎮居民為642.07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12.7%;農村居民的教育、文化、影視服務的支出為102.21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7.57%。農村居民仍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化、影視、醫療等公共服務。
總之,農村地區不僅經濟發展水平低,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大大落后于城市。農民在經濟上被邊緣化的同時,在社會和文化上也被邊緣化。
從區域內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區域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南疆地區、北疆地區存在較大差距;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同一地區內部存在較大差距。城鄉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純收入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并且差距呈現擴大的趨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自然、區位條件不同。南疆地區自然條件惡劣,水資源較少,生態環境脆弱,沙漠面積較大,基礎設施落后;勞動力文化素質不同。南疆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占絕大多數,與北疆地區相比,勞動力文化素質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此外,與北疆相比,南疆自身積累和形成資本能力差,而政府投資的傾斜加劇了資金短缺的程度;南疆地區產業結構層次低,工業化水平低,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過度的土地開發,加劇了土地的鹽堿化和沙漠化,人地矛盾突出。
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分析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分析
1、從小康社會建設過程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根本
從總體上看,**農村的生產力水平不高,農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還有幾千萬人尚未擺脫貧困;**是我國最多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以從事農業為主,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長期滯后,教育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亟待改善;城鄉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仍有擴大的趨勢。上述問題解決有賴于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2、從小康社會實現的地域結構看:南疆三地州是重點突破口
**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南疆人口占到全疆的一半以上,區域內四分之三的少數民族集中在南疆的和田、喀什和克州,南部地區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農村實現小康工作的重點、難點主要在南疆。南疆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整體的快速發展。
北疆地區農民生活基本進入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的模式,即傳統消費模式正在逐步被現代消費模式取代,生活質量整體上已由量的滿足轉向質的提高。而南疆地區農民消費水平則處于以簡單生產的維持基本生存。處于貧困向溫飽過渡型階段,就南疆整體生活水平看,約落后**平均水平2年,滯后北疆地區5年,要實現**的全面小康,必須縮小地域的不均衡,達到協調發展。
3、從小康社會實現的程度看:重點在農村、核心是農民
**農村人口占全疆總人口67%,而且絕大多數從事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在自治區經濟總量占有較大的比重。三分之二的人口不充分就業、增收,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
表5-1**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變化一覽表單位:元
地區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全疆683.471136.451290.011504.431600.141473.171618.081710.44
貧困地區439.7759762.3906.210238789431107
注:貧困地區是指**21個貧困縣
圖5-2**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
根據最新數據測算,2002年**貧困地區農村人均純收入、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安全衛生水普及率是農村實現小康目標的最薄弱環節(詳見表5-1)。從圖5-2中可以看出,雖然**農村貧困地區的農民人均收入呈持續增長的趨勢,但始終低于全疆平均水平,而且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尤其當遇到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下滑的不利影響時,下降速度快于全疆平均水平,最終導致二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4、從小康社會實現的動力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是關鍵
按照國際上比較通用的標準,基本上實現工業化時,農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應該降到15%左右,農業就業人數所占的比重應該降到20%左右。在未來20年,如果要基本上實現工業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需要從農業中轉移出近30%就業人口。因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我們要大力發展能夠充分利用疆內人力資源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和勞動技術密集型工業,能夠較多地吸納就業人員,促進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的調整,同時充分發揮**在人力資源密集行業中的競爭優勢。緊緊把握工業化這個中心環節,用工業化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和第一產業的升級,使其成為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最佳路徑選擇。
表5-2**國內生產總值構成表
年份GDP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1978年10035.6746.6717.27
1988年10037.5034.2628.24
1998年10026.0039.3034.70
1999年10022.9039.4037.70
2000年10021.1043.0035.90
資料來源:自治區統計年鑒
**農業產業結構急需調整。農產品短缺局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農業的發展已由資源約束轉向資源與市場雙重約束,農產品供求已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依靠增加農產品的數量或提高價格來增收的空間不大。這種買方市場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與農產品結構不合理,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有很大的關系。農產品結構與質量問題已逐漸暴露出來,成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隨著農業由解決溫飽需要轉向適應小康的邁進,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生存性生活資料比重下降,發展性、享受性生活資料上升。面對這種階段性變化,迫切要求農業生產從滿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向適應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轉變,從追求數量為主向數量、質量并重的方向轉變。因此,必須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經濟結構,以適應市場的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通過農業產業化增加農副產品的價值增值鏈。
5、從小康社會實現的內涵看:人口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基礎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的升級,對勞動者的文化、技能、知識結構等要求有了明顯提高。**人口文化素質較低,與全國相比,中等和高等教育從整體上已初具規模,**的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已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但無論教育水平,還是經濟發展,**都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沿海5省。**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7%。這種狀況決定了教育要面向少數民族,在高校教育中實行特殊政策,民族傳統、環境、宗教、習俗、心理方面的差異,也是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之一。**民族教育的改革不僅影響到各民族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而且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6、從小康社會實現的資源環境載體看:可持續發展是宗旨
**2001年總人口達到1800多萬,人口密度達8.7人/平方公里,已經超過干旱區人口密度限度(7人/平方公里)。尤其是**人口95%以上聚集在占全疆面積7.25%的綠洲內,綠洲人口密度已經達到301人/平方公里,與中國東部沿海省份平均人口密度接近。人口規模增長迅速,對**有限的資源環境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對**建設小康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構成極大的威脅。
**的人口素質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目前總的來說文盲率較高,思想觀念比較傳統與落后。這一方面表現為在經濟和資源環境的矛盾面前所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具有可持續性,另一方面缺乏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從而形成對可持續發展的制約。
(二)**全面實現小康的難點分析
1、難點之一:農民收入短期內難以快速增加
長期以來,由于農業生產的粗放經營,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物耗水平高,加上交通基礎設施的貧乏,造成農業成本偏高而和產品質量偏低的兩難局面,結果是增產不增收。
農產品加工還未形成規模,農產品附加值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產業結構及農業結構的調整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民收入的結構基本上分為三大塊,一是工資性收入,二是家庭經營收入,三是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隨著家庭經營收入中種植業收入的比重下降和第三產業收入比重的上升,農民的收入在不斷提高。而農村的第二產業一直比較薄弱,所以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在農產品價格上漲空間縮小后,限制了農民收入的增長,使**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缺乏后勁。
市場化進程緩慢,阻礙了農民收入的提高。改革開放20多年,**過多地強調特殊,習慣于用計劃經濟的手段和方法指導經濟工作,不重視研究和開拓市場,市場化進程落后于全國,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比全國低11.88個百分點。加之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運距長,流通環節多,流通渠道不暢,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和流通成本相對較高,削弱了農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此外,**中小城市發展的進程相對較為緩慢,吸納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有限。農民在二元經濟體系下,從城市中可獲得的收益與享受到的福利少之又少。
2、難點之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空間不大
由于**經濟本身發展比較緩慢,創造的就業崗位有限,人口又不斷增長,外省勞工所占的比重較大,農村富余勞動力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具有較強的地域色彩。農村轉移勞動力中有99%在境內就業,由于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口占總人口的60%,農村“穆斯林”成分更高,“穆斯林”在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化等方面與疆外大部分居民有比較大的差別,故不便在內地就業,這無疑增加了境內擇業的競爭壓力,可選就業范圍的區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與大部分省區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勞動力的素質低下,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幾乎沒有多少農民識字認教,加上少數民族地區語言的溝通障礙,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滯留在其少數民族區域內走不出來。即使有點知識的農民,由于現在知識競爭的現實性,他們只能進入較低層次的產業就業,而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門檻較高。這就形成了有限的低層次非農產業就業機會與過量農業勞動力就業的矛盾,同時加劇了勞動力的供求失衡和產業結構的失衡。
3、難點之三:南疆地區農村經濟難以快速發展
從空間地域看,南疆、北疆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基礎狀況差異顯著,橫向比較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南疆、在農村,核心是貧困人群。南疆人口占全疆總人口的51%,全疆80%以上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南疆。南疆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與內地發達地區相比,是我國典型的少、邊、窮地區。從全疆農村來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不在北疆的天山北坡而在南疆的三地州,主要在南疆少數民族聚集的農村。
自然條件的限制成為南疆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改善自然條件是發展南疆經濟、縮小南北疆差異問題的關鍵點。
扶貧攻堅成果難以在南疆小康社會發展進程中得到鞏固。2000年,“八七”扶貧計劃基本完成,但這并不表明農村貧困問題已徹底解決。**有32個邊境縣,其中17個是貧困縣,農村尚有40%的貧困人口存在。因種種原因,**返貧率達到4%以上,因此鞏固扶貧成果,防止返貧的任務仍很繁重。
**財政自給率較低,一直是靠中央財政補貼過日子。各地財政尤其是貧困地州縣的財政狀況更是普遍困難,有些縣財政自給率只有10%左右,職工工資都難以按時正常發放。如此困難的財政又要安排相當數額的扶貧資金顯然大大超出了目前**財政擔負能力。
4、難點之四:城市化進程緩慢
**平均10萬平方公里才有一個城市,城鎮之間的聯系十分松散,而且交通不便。在**現有城市中,平均兩個城市間的最短距離約為1000公里,城市布局的分散性決定了對以城市為中心,組合全區經濟橫向聯合的困難性。
城鎮體系及布局結構不合理。**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只有一個即烏魯木齊市,城市體系結構畸形,缺乏大城市,中等城市與之相銜接,城市發展明顯滯后。此外,城鎮地域布局也不盡合理。由于經濟發展差異較大,城鎮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二、三產業不發達,城鎮發展缺乏有效引導和控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造成城市環境質量下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投資嚴重不足。
城市經濟實力差,城鎮經濟發展緩慢。**絕大多數城鎮二、三產業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人口較少,流動人口則更少,對城鄉經濟的帶動力較弱。城市普遍存在著第三產業不發達、資源綜合利用差、產業結構單一等問題。大多數縣城僅僅是為農業和農民提供一般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小區域中心城鎮,產業、產品結構單一,缺乏特色,經濟不發達。城市科技開發能力不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不高。
城市自我發展能力弱,城市化水平較低。經過20多年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功能不斷完善。但是城市工業大多是中央企業,地方企業特別是市屬企業則更少,表現出較強的外在性,換句話說城市的發展主要依賴外來投資。同時,**除了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奎屯、庫爾勒等少數城市外,大多城市財力不足,因而難以大規模地開展城市建設,城市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較弱。
5、難點之五:人口整體文化素質難以在短期內提高
辦學經費嚴重不足,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目前,**財政給各高校所能提供的經費僅僅是教職工人員工資和特困生的生活補貼,維持學校運轉的資金基本靠收繳的學費和其它預算外收入。由于歷史、現實的種種原因,**高校的預算外收入主要是科技服務、人才培訓、技術轉讓等,數量極其有限。加之**屬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人均收入低,貧困人口多,為保證教育機會均等,政府主管部門對學校收取的學費有著嚴格限制,所以學校經費收入缺口很大。加上學校擴招,更使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人才流失嚴重,難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市場經濟作用,教師隊伍很不穩定,近年來流失很嚴重。大批高學歷、高學位、高職稱中青年骨干教師調離,使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出現了嚴重斷層。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選擇到內地一些城市發展,而這些人才的流失意味著人力資本的外流。人才的培養需要資金、時間、過程,**與西部地區一樣成為東、中部的人才培養基地,這對**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思想觀念保守,難以徹底解放。多年來,**少數民族生活在邊遠的農牧區,與外界的交流甚少。同時少數民族固有的風俗習慣及宗教束縛了他們思維。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觀念不強,“等、要、靠”的思想嚴重。
6、難點之六:生態環境的改善需要持續性較多的投入
**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存在著日益惡化的趨勢。水資源短缺剛性約束近期無法改變。水是一切生態系統的基礎必要條件,在**尤為突出。荒漠化嚴重。沙漠、沙漠化總面積達101.4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91%。由于荒漠化面積大,國家經濟力量不足,加之沙漠化地區十分貧困和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壓力,估計未來**地區土地荒漠化問題將會更加嚴峻。
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思路與戰略構思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方針,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制度創新、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富民強區為目標,實施以優勢資源轉換為基礎的市場開拓戰略、科教興新戰略、外向帶動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壯大支柱產業,發展特色旅游經濟,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依靠高科技、信息化和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以法治區的進程,全面提高各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不僅要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改善,還要通過對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并且通過健全民主與法制,保障人們享有廣泛的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法制權利,從而促進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現代人創造美好的未來,為未來人們的生存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因地制宜原則
受綠洲生態經濟特點的制約,**城市化應走一條符合**特色的新路。即工業化推動小產業群發展、進而推動小城鎮群發展、小城鎮群發揮大中型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因地制宜還體現在小康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發展戰略構建、模式的比較與選擇等都應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協調發展原則
政府必須從區域整體角度出發,宏觀調控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以烏市大都市圈為龍頭的天山北坡經濟帶和天山南坡的庫爾勒——阿克蘇地區,以帶動全疆發展,從而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產業差距和階層差距。以增加人民收入為中心,著眼于提高**的經濟質量、生活質量、人口質量和環境質量,不斷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小康社會建設水平。
4、相關系統配套原則
結合“瓶頸”制約因素、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強對南疆、農村、基礎公共設施、生態建設、農業產業化、扶貧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構建一個金融財政、政策制度、資源環境和保障相互配套的支持系統,從而促進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5、繼承與發展、改革與創新相結合原則
**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已積累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社會、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全面小康就是依賴此基礎,根據確定的目標,不僅在經濟方面,更要在社會文化、民主制度和環境保護方面有所進步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樹立開拓創新意識,更新觀念,改變思維方式,大膽嘗試,深化改革,推進體制創新,從根本上消除束縛社會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為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進跨越式發展。
6、可持續發展原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良性、循環發展道路。
7、公平與效率相結合原則
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中,應遵循市場機制與政府機制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資源調配和使用的效率性與社會發展的公平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針對不同發展實力和潛力的地區,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發展模式,一方面推動具有先行發展能力的地區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扶持其他地區的同期發展,在全疆實現梯度推進、共同進步。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構思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思想、依據、原則和發展戰略,考慮經濟的、文化的、政治的三個層面及內涵,堅持可持續發展為根本宗旨,以協調、均衡發展為導向,講究效率又兼顧公平;以增加貧困人群就業和提高收入、改善農村基本生活狀況為核心,增強貧困地區防災抗災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的;通過天山北坡、天山南坡重點區域的發展與布局,通過區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采取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特色旅游業、制度創新及科技手段作為助推器,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四個層次的城鎮體系;積極發展具有綠洲特色的現代化農業區,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產業結構合理,生態環境良好,社會文化科技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富裕的境界。
發展時間序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共計20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0—2010年、第二個階段從2011—2020年。第一階段為重點建設階段,第二階段為飛躍發展、全面提升階段。
建設主體: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主體應實行政府、市場、企業多元化并存公推方式,采取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手段相結合,發揮兩者優勢,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配置不可能參與競爭的共享資源,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利益、弱質基礎產業的持續發展,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協調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建設重點:空間地域上建設的重點是依靠沿天山北坡二、三產業聚集帶的形成,優先超常規發展天山北坡經濟帶,使GDP的份額占到全疆的2/3以上,以帶動全疆的“全面小康”的整體實現。建設重點主要是北疆昌吉——阿拉山口一帶,南疆巴州——阿克蘇一帶。全面小康建設工作的難點在南疆的農村,主要是解決貧困人口的就業、收入和保障問題。
空間地域結構。地域發展戰略構思可概括為:一區、二環一帶、三大支撐工程、四個層次的城鎮體系,形成“1234”結構模式。即建設一個農業資源整體發展區——綠洲現代農業區;二個產業聚集帶——沿兩大盆地邊緣和吐哈一帶形成二環一帶產業聚集帶;三大支撐工程——生態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保障體系工程;建設四個層次的相對完善的城鎮體系。
產業設置。大力發展以油氣開采、留當地加工的大型化工項目,提升第二產業比重。工業主要依山勢、盆地、綠洲富集的農副產品、豐富的礦產資源地等布局,使地下、地面資源開發與利用帶動地面要素的充分流動、組合集聚、加工轉化,形成全新產業集聚帶,逐步改善資源生產環境。依靠二、三產業的發展帶動或反哺第一產業,解決勞動力就業、增加就業途徑、提高農民收入。
外援外推發展基礎設施、改善環境。環境是共享資源,其外部性治理離不開國家宏觀調控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改善、保護與治理須靠大型環境工程建設與項目覆蓋。城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生態工程建設、市場體系建設等都需要制定優惠傾斜的政策給予支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依靠輸入和外援推力發展區域經濟。
比較三限目標方案。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針對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合理地推算出在不同增長速率情況的目標值。通過比較選擇合適的目標值。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目標
1、發展目標的確定
將未來20年分解為兩個階段,每10年為一個階段。先統計核心指標2000年的現狀值,然后預測不同階段達到的目標值。第一階段為重點建設階段,第二階段為飛躍發展、全面提升階段。空間地域上建設的難點在南疆的農村,主要是貧困人口的就業、收入和保障問題。建設的重點是沿天山北坡南坡二三產業聚集帶的形成與發展,以其GDP的絕對優勢,全面提升小康社會建設進程(詳見表6-1)。
表6-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測算表
項目
指標名稱單位2000年平均增長速度2010年2020年全面小康標準值
人口萬人1849.411.52%2150.002500.00
GDP億1364.369.05%3244.787717.99
人均GDP元/人7377.277.40%1509230871.9625000
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44.11.38%50.5858.0175
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3.055.12%21.5035.4320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5817.286.98%11422.0922427.0320000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人1618.089%3830.589068.388000
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平方米/人15.274.55%23.8337.1830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自治區統計年鑒》提供的資料計算而得。
注釋:
(1)2010、2020年人口預測值根據《人口發展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影響研究》專題報告所提供的數據確定。
(2)GDP增長速度按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半推算2020年為7717.99億元,由此推算出年均增長速度為9.05%。
(3)2010年、2020年人均GDP為當年GDP除以當年人口總數,并據此推算出2000年到2020年的人均GDP年增長率。
(4)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教育娛樂支出比重、農民純收入、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年均增長速度為1990—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速度。
(5)鑒于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發展波動較大,因此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為較穩定時期(1995-200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
第一階段:2000—2010年
由表可見,人口增長較快,由2000年的1849.41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2150萬人;GDP由2000年的1364.36億元,按年均增長9.05%,到2010年達到3244.78億元;人均GDP由2000年的7377.27元/人增加到2010年的15092元/人。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由2000年的44.1%,按年均增長1.38%,到2010年達50.58%,教育娛樂支出比重由2000年的13.05%,按年均增長5.12%,到2010年達21.50%,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817.28元/人,按年均增長6.98%,到2010年達11422.09元/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618.08元/人,按年均增長9%,到2010年可達3830.58元/人,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2000年的15.27平方米/人,按年均增長4.55%,到2010年可達到23.83平方米/人。
第二階段:2010—2020年
假設各指標均以原來的增長速度進行,人口由2010年的2150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2500萬人;GDP由2010年的3244.7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7717.99億元;人均GDP由2010年的15092元/人增加到2020年的30871.96元/人。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由2010年的50.58%增長到2020年的58.01%,低于標準值;教育娛樂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21.50%增長到2020年的35.43%;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1422.09元/人增長到2020年的22427.03元/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3830.58元/人增長到2020年的9068.38元/人,略超過標準值。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2010年的23.83平方米/人增長到2020年的37.18平方米/人,高于標準值。
2、空間地域建設的思路
南疆環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相對封閉、獨立,作為支柱產業的農業生產的外部環境條件較差,災害頻繁,以農業剩余積累支撐起來的經濟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地域的二元結構特征明顯,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分散且效益低,農村社會保障幾乎處于零度空間狀態。在這樣的資源環境載體平臺上,低收入群體所占比重高,與別人不同起點或發展基礎上,要實現同一目標的、全面物質的、精神的、民主政治的小康社會,需要比其他地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怎樣走才能實現這一目標變的較為關鍵。一般有兩條路,一是照搬照抄,按照產業發展序列、時間序列,逐步升級。二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根據外在的約束條件、限制性因素包括現實及歷史傳統、社會及文化心理等等,有針對性地、出臺相互配套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
南疆要一借優惠傾斜的政策,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依靠輸入和外援發展區域經濟;二是依靠二、三產業的發展帶動或反哺第一產業,解決勞動力就業、增加就業途徑、提高農民收入;三是依靠城鎮化,生態工程、公共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全面提升小康建設的水平;四是依靠優先發展天山北坡經濟帶超常規發展,使GDP的份額占到全疆的2/3以上,以帶動全疆的“全面小康”的整體實現。
3、建設方案比較分析
以2000年為基期,對人口基數,人均收入增長速度,經濟總量增加值和增長速度,生存環境改變量的不同數值等對比分析可以得到高、中、低三個不同方案。經濟發展總量與增長速度取決于自組織和組織之外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是不可控制的,具有非抗拒性,考慮到不可預見性及風險的防范能力、應變能力的局限性,分析三種方案的結果,使宏觀調控者明確如何設計、通過怎樣的努力、達到怎樣的水平(詳見表6-2)。
表6-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三限”方案對比表
名稱單位2000年平均增速高限中限低限
2010年2020年2010年2020年2010年2020年
GDP億元1364.369.05%14%10%8%
5057.9818751.073538.809178.732945.556359.22
人均GDP元/人7377.277.40%8%7.5%6.5%
15926.9734385.1415204.7931337.5413848.1525994.88
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占總從業人數比重%44.11.38%3%2%1%
59.2779.6553.7665.5348.7153.81
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3.055.12%6%5%4%
23.3741.8521.2634.6319.3228.59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5817.286.98%8%6.5%5%
12559.0727114.0910919.8320498.039475.7415434.98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人1618.089%10%8.5%7%
4196.8810885.633658.458271.703183.016261.46
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平方米/人15.274.55%5%4%3%
24.8740.5222.6033.4620.5227.58
資料來源:根據《2002年自治區統計年鑒》提供的資料計算而得。
根據計算結果,GDP增長率可采用中限方案,人均GDP增長采用中限方案,以7.5%的年增長速度發展,預計2020年可達到31337.54元/人,略超過全面小康標準值;人們在教育、娛樂上的消費將會日益增加,按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10年教育娛樂支出比重即可達到全面小康的標準值;但二、三產業發展滯后,從事二、三產業的人數占總從業人數的比重較小,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不能夠按期達到全面小康的要求,建議采用高限方案;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采用中限方案;鑒于現階段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全社會對此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及這一問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性,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年增長率選取三限方案(見表6-2)中的高限;考慮到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擴張,以及綠洲面積的限制,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增長率選取三限方案(見表6-2)中的低限。因此,**要全面實現小康就要立足當前,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方案。
(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空間地域布局
根據地域發展戰略構思中的“1234”結構模式,具體落實到區域進行布局:
1、一個農業資源整體發展區
豐富的水土光熱孕育了生物的多樣性,這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良好條件,使**成為全國特有的一個農業生產區域。按地域、行政、農業資源特點,圍繞特色農產品建基地,依據基地建龍頭,發展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告別農產品的短缺時代,依賴傳統農產品加工技術和手段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民收入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調整產業結構,開拓市場,增加科技投入,走現代農業產品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成為必然。
基于南北疆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差異的存在,通過比較研究,確定五大基地(糧食、棉花、畜牧、瓜果、糖料),開拓十大類優勢產品(糧油飼料加工、棉紡、肉奶生產、皮革毛紡、制糖、瓜果園藝、蔬菜花卉、特色產品、建筑建材、旅游服務),形成各地有不同特色的生產專業帶。
伊犁、阿勒泰、巴州、塔城、博州、昌吉、哈密的不少縣市都有發展畜牧業的特殊優勢,要充分利用土地多、草場多、水多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家庭農牧場,形成一批養殖業、種植業大戶,加快**細毛羊、絨山羊以及肉牛、肉羊、奶牛基地建設,形成肉、毛、皮、糧、油生產基地。
阿克蘇、喀什、克州主產棉區和石河子、昌吉、沙灣、烏蘇等地要加快優質棉基地建設。庫爾勒香梨享譽中外,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應在巴州、阿克蘇一線大規模、大批量發展,形成規模效應。
和田風沙災害嚴重,糧食種植以自用為限,轉向以林果為主,防風林、經濟林、果林植被防護林相結合。經濟林以核桃為主、果林以石榴、杏為主,大面積發展速生豐產林,果木結合,林草結合。
喀什除糧棉生產外,以瓜果、蠶桑以及稀有果品為主,農、林、牧相結合,建成**重要的棉花、蠶絲、特種果品等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民族特需生產基地。吐魯番、克州的葡萄,伊犁、阿克蘇的蘋果,還有哈密瓜都可以成為當地的主業。
烏魯木齊至昌吉、石河子、奎屯、烏蘇鐵路沿線重點發展糧食、甜菜、紅色產業、特種園藝和養殖業,成為相應產品的加工基地。
2、二環一帶產業聚集帶
二環一帶產業聚集帶是指沿塔里木、準噶爾兩大盆地邊緣和吐哈一帶形成二環一帶產業聚集帶。準噶爾盆地以南、天山北坡經濟帶指北疆南部沿天山地區的一段,由烏魯木齊至烏蘇、克拉瑪依一帶的廣大地區構成。塔里木盆地以北、天山以南的天山南坡經濟帶主要包括巴州、阿克蘇、喀什、克州、和田等地。
天山北坡經濟帶處在北疆最大的綠洲帶上,其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僅占**總面積的5%,然而這一帶所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卻占全疆國內生產總值的42%,是**小康全面實現的重點提升地區,先導作用十分突出。只有依靠這一經濟帶的強勁博發優勢,才能實現協調和均衡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要充分利用其交通基礎完善、科技力量強、生產協作條件好、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通過調整優化結構,培育新產業,逐步形成資金、技術密集型為主的綜合經濟產業帶。率先發展這一地區,使之成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基礎完善、開放度高、結構合理的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經濟區域,帶動和輻射全疆經濟發展。發展重點是將產業帶建成以能源、石油、化工、輕紡、食品和原材料為主的綜合產業密集區。同時,根據地方資源優勢,逐步發展四個重點工業區:伊犁塔城盆地以輕工食品加工為主的工業區;阿勒泰以有色、稀有金屬開發為主的工業區;塔里木盆地以石油、天然氣化工為主的加工工業區;環繞塔里木盆地以棉花加工為主的工業區。
3、建設三大支撐工程
(1)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突破“瓶頸”制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應當以水利建設為重點,加快交通、通信教育和衛生設施、電力建設,奠定**經濟大發展的基礎。
交通建設應以公路建設為重點,以國道“三縱三橫”主骨架為基礎,提高省道主干線路網密度和公路等級;鐵路要在加強現有路段的技術改造和提速的同時,加快新線建設,力爭新開工項目;民航以完善烏魯木齊機場功能為重點,加強專線機場建設,開辟新的航線。
通信建設要以加快信息基礎網絡建設為契機,初步實現信息通訊網絡寬帶化、智能化。
電力建設關鍵是擴大電網覆蓋面,盡快形成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多能并舉的局面。
(2)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保護和治理工程。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制訂合理的生態規劃,調整經濟結構,加強對天然林和野生動物的保護,積極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搞好封山育林、全民植樹種草;建設生態農業,根治沙漠化;合理開發利用生態資源,全面實現綠洲防護林體系建設和農田林網化建設。同時,加快大型生態治理工程的建設與修復,如塔河治理、兩湖(博斯騰湖、艾比湖)的整治,城市污染及土地荒漠化、鹽堿化的治理等,向良好的生態環境要經濟效益,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永續利用。
(3)保障體系工程建設。針對不同地域、不同群體存在的不同問題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解決結構調整、競爭機制下的困難人群。此外要建立災害預警和減抵體系,消除或減弱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倡導社會信譽體系的建立和健全,加快追求長期利益的穩定預期和重復博弈規則的建立,加快相關聯的產權制度選擇與安排,為社會環境的改善,全面小康的實現創造良好條件。
4、逐步形成四個層次的相對完整的城鎮體系
城鎮化是推進全面小康的必然路徑選擇。城鎮體系建設又是指導城鎮化的綱領。強化特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加快大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完善中等城市的綜合功能,擴大小城市和重點建制鎮的規模,增強城市的整體聚集效益,促進工業化進程的有效展開。重點發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城市,初步形成以烏魯木齊和其他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核心,小城市和小城鎮為基礎,功能定位優勢互補,空間布局科學合理的區域城鎮體系。使區域生態環境狀況改善,城市的要素集聚功能加強,經濟輻射能力明顯增強。2010年前,重點發展現有基礎和區位條件較好的庫爾勒、奎屯——獨山子——烏魯木齊一線、石河子、伊寧、喀什等5個左右的城市,形成跨行政區域的中心城市。使5個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發展潛力大的小城市發展為中等城市;100個左右的小城鎮發展成為萬人以上、交通便利、設施配套、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具有一定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小城市。
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途徑和措施
(一)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建立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機制
工業化是近代和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歷史軌跡,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由不發達走向發達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工業化是城市化的經濟內涵,是城市化的基本動力,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空間表現形式,兩者互為因果關系。
1、加快工業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采取技術進步推動,一要將新的科技成果充分應用于工業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要必須處理好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三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處理好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
要切實加強宏觀調控。通過產業政策,引導資金投向,加強對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以及石油化工、紡織、食品、建材等支柱產業重點建設項目的支持。引導社會資金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聚集,提高行業整合度,提高工業整體素質。
加快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收縮國有工業戰線,擴大非國有份額。國有企業要集中重點,在國民經濟命脈和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保持其主導地位,如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自來水、電力等行業;而非國有經濟應將重點放在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導向性強的競爭性行業及輕工業,如食品、紡織、服裝、建材等,開辟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性相結合的產業,側重吸引高新技術,鼓勵合資與合作,增強競爭力。
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投資效益,適度規模經營。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技術設備水平和深加工轉化能力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強化品牌意識,以名牌產品為龍頭,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增強競爭實力;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逐步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以產權連接為紐帶,跨地區、跨部門、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
依托特色資源,發展特色工業。重點發展以石油開采和石油化工為主導,以紡織、食品和建筑材料為支柱的西部地區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優質紗、優質布基地和食品、建材工業基地,逐步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向南北疆兩翼展開,橫貫**中部的綜合工業經濟帶和沿南疆鐵路、公路干線的二級發展軸,促成國有工業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態勢。
實現工業化與資源優勢轉換戰略相結合。在進行工業化進程的推動中,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的特點,一則加快石油化工等產業的升級,積極發展資源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以提高資源產品的附加值;二則調整企業結構,推進企業的戰略聯合和重組,以實現資源產品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延伸產業鏈條,以節約交易成本、提升資源產業的整體利益;三則選擇培育具有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優勢產品,開拓資源產品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將潛在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優勢。
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結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將信息化作為自治區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重大戰略。加快信息產業發展,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推進政府信息化、產業信息化、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建立比較完善的信息化體系和數字化、網絡化環境。
加快科技進步和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提高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帶動工業化在高起點上迅速發展,實現工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大對輕工、機械、冶金、建材、化工、醫藥等傳統行業的改造。大力推廣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新技術,發展綠色環保產業。鼓勵各工業行業、各大中型企業集團建立、完善科研和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機構。力爭在技術開發、深度加工、綜合利用、新產品研制等方面有所突破。
擴大對外開放,拓展經濟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加強對國內外工業先進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和推廣應用;采取優惠、靈活的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推進農村工業化進程。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工業化離不開農村的工業化進程。**的農村工業化進程,重點抓兩個方面的工作:(1)以農業產業化為重點的鄉鎮企業發展。堅持為城鄉人民生活服務的宗旨,以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為大工業配套服務、為石油服務、為出口創匯服務的方向,重點發展以優質特色農畜產品為原料的農副產品深加工,輕紡、食品加工和本地資源為原料的石油、礦產加工業,積極發展建筑、建材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廣辟增收來源,提高農民收入。(2)拓展農村生產力重要“載體”的小城鎮建設。這是與工業化相伴隨的歷史進程,改變過去特殊歷史條件和經濟體制下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狀況,加快城鎮化發展,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
2、實施城鎮化戰略,推進城鎮化進程
城市化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其本質是鄉村城市化,它包括同時發生的兩個過程:(1)農業人口向非農業產業轉移,向城鎮集中,城鎮人口和城鎮數量逐漸增加。(2)農村生產、生活質量的逐步城市化。這兩點說明城市化進程是“質”與“量”兩個方面的有機統一和協調發展。因此,**城市化的進程也將不僅僅是農業人口轉移、城鎮空間規模擴大、設施完善的過程,還包括城市經濟關系、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逐步滲透過程,這將意味著生產要素的集聚、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轉變、鄉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資源配置方式的優化以及經濟結構演進等一系列過程的協同運作和綜合發展。
發展區域產業,推動城鎮化進程。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緊密相連,必須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相輔相成,協同發展。(1)農業商品化牽引。以農業商品化為催生劑,匯集人流、物流和資金流,興起農產品加工業,農業商品化和農村工業化兩股力量交匯,催生農村城鎮化。(2)現代工業催生。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創辦于城鄉結合部的工商企業將吸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帶來人口聚集,推動服務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生產資料、商品市場、技術信息的興起和繁榮,推動城鎮化的進程。
充分發揮城市輻射、聚集效應。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經濟結構,增強城市經濟的綜合競爭能力,發展特色產業,建立專業市場,增加城市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加強社區服務力度,創造良好的生活、就業環境,充分發揮社區緩解勞動力供需矛盾和改善社會環境的能力。
深化城鄉二元管理體制改革,消除人口自由流動的政策障礙。嘗試用市場杠桿來調節和引導人口在城鄉間的流動,從戶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投融資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快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速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發揮文化促導潛力,充分發揮地域得天獨厚、底蘊豐富的文化特色,挖掘文化感召和引導的潛力,加強文化滲透和吸引,促進思想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促進城鄉文化的融合,推動城鎮化的發展進程。
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鎮。以大城市為依托,在有區位和商貿優勢的地域,在邊境貿易口岸和交通樞紐地區設立小城鎮。
(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是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加快二、三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高級化,促進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支柱產業規模化,加快產業升級;合理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在結構調整中,要突出區域特色,逐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基地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處理好資源與市場的關系,重視產業技術層次和產品檔次,注重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通過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拉動產業鏈,開發名牌優勢產品,壯大特色優勢支柱產業,全面帶動經濟結構調整。
將市場需求和當地資源優勢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南棉北糧”,農林牧并舉大格局。大力發展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大力發展為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第三產業,加快以紡織、有色、食品等為重點的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的發展,加快新興第三產業的發展,把旅游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自治區的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開發與石油、天然氣化學工業,把**建成為西北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天然氣化學工業基地。
加快所有制結構調整。積極推行股份制,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利益主體多元化。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國有資本要從一般競爭性領域向必須由國有經濟發揮作用的戰略性領域集中。大力發展個體、私營、融合、混合等多種非公有經濟。加快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宏觀引導和鼓勵,將其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及時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產業政策、市場信息、技術咨詢的等方面的服務,使非公有制經濟在稅收、金融、土地使用、市場準入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實施積極的資本運作,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繁榮的局面。
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是縮小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和區域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徑之一。大力發展非國有經濟的前提和相應條件是政府要轉變職能,運用市場機制實現公平競爭,通過規范程序,加強監督等措施,克服市場失靈、失效等問題。
(三)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問題。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解決“三農”問題關鍵是要不斷增加農民收入,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不斷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
1、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突出發展特色農業,以調優種植業,調大畜牧業,調強農產品加工業為目標,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
種植業結構調整,在穩定糧棉生產的基礎上,積極調整品種、提高品質、提高單產、降低成本,實行集約經營。充分發揮各地優勢,積極發展名特優產品,特別是使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形成規模經營,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把發展畜牧業作為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和戰略任務,促進大農業以種植業為中心向以畜牧業為中心轉移,實現農牧結合,使畜產品后續加工業成為新的龍頭產業,建成比較健全的畜牧業生產、服務、經營體系。對農業而言重點是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形成特色經濟。
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推進農產品的優質化,通過農產品優勢比較和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優化農產品的品質結構、品種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按專業化生產的要求重組資產,調整工藝結構,提高專業戶生產水平。據有關專家分析:價值低的初級農產品,經過加工處理后,在美國增值為3.72元,日本為2.2元,而中國為0.38元,**僅為0.067。這說明**許多農產品是以初級產品的形式直接進入消費市場的,農產品的消費價值與其成本非常接近,農業產品加工鏈條短,科技含量低,農產品加工增值少,農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度較小。
2、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二、三產業發展
把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突破口,從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大型工商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進入農業開發領域。通過多種形式的資產重組發展集系列加工、儲運銷售、技術推廣、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集團性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商品基地建設。
創造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政策環境,從用地、項目審批、資金、貸款等方面重點傾斜。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益機制,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形成農戶與龍頭企業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同發展的利益分配機制。
抓好農產品市場建設,引導組織農民進入流通領域,提高農牧民的組織化程度,發揮農民在市場中的作用。培育和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建設全國性、重點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各類農牧產品專業市場和區域批發市場,形成一個以大批發市場為框架,以各級綜合農貿市場為支撐,以農民購銷組織為補充的市場網絡。完善農牧產品市場運行機制、監督約束機制、法規體系和市場信息網絡,建立新的市場運行機制。圍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營銷,進一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農產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支持發展各種營銷組織和中介組織。鼓勵企業從事農產品出口和貿易。
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國際標準,進行標準化生產,逐步建立科學、完備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抓好標準制定和質量檢測、產地環境監測、市場準入管理等環節,優化品種,提高質量,確保安全。以**特色產品樹立區域品牌,實行統一的質量認證和質量標準,發展“綠色食品”,搞好綠色通道建設,確保農產品流通渠道暢通。
3、推進農村經濟體制與制度的改革
在流通體制、稅費體制、土地征用制度、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上應有新的突破。
全面放開農產品市場,培育和發展農村金融市場。各類農副產品應在商品化生產、市場化經營基礎上,建立更加規范的包括初級市場——批發市場——期貨市場在內的市場體系,實行開放有序的競爭。允許民間建立互助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協會,管理所屬企業、土地等生產經營要素,參與生產流通活動,使農民從農產品加工、流通領域的增值效益中獲益。允許農民建立互助合作性質的金融組織——合作銀行,承辦農民的信貸業務,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建立規范的配套制度和監督實施機制。
農村稅費制度改革,以減輕農民負擔為基本出發點。歷史上農民是不直接納稅的,有些田主稅也不需要交納,國外工業國家多數不收農業稅,因此,在目前的“費改稅”中把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免掉,和城市居民一樣收個人所得稅。屬于公共性開支的,包括義務教育及鄉鎮行政管理支出等,應列入政府預算開支之內。
加大金融支農的力度,積極推行農戶小額信貸和農戶聯保貸款方式,加大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和重大農業開發項目投資。根據世貿組織(WTO)的“綠箱政策”和“黃箱政策”把財政用于農業支出的比重調整到占財政總支出的10%以上,采取每年比例遞增,盡快結束“取大于予”,逐步實現工業反哺農業。改進對糧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農產品的補給方式,由補貼流通領域改為直接補貼農民。
在農業工業化、鄉村城鎮化過程中,應實行土地承包權的股份化,消除農民后顧之憂,分享土地用途變化后的收益,真正行使土地承包經營權30年不變的權利。完善土地承包使用流轉制度。在保持土地鄉村農民集體制度和穩定家庭承包經營權長期不變的前提下,堅持農民自愿的原則,實行土地使用權的再度轉化,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切實保護農民土地權益。
繼續搞好扶貧開放,重點放在南疆四地州和北疆高寒貧苦地區,更多地爭取國家的投入,在項目、資金投入和政策措施上給予傾斜。制定扶持農業政策,按照WTO規則逐步調整投入結構,從支持農產品數量增長向支持農民收入增長轉變,從支持農業生產向支持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轉變。
4、轉變行政職能,推進農村民主化進程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變以行政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的方式,更多地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政策導向和加強服務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改進干部工作作風,尊重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維護農民經濟上的物質利益和政治上的民主權利。加強對農村各級領導的培訓和對相關法規、政策、規劃的運用能力,強化為農民群眾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進一步規范村組織建設,處理好村委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關系,村委會對村內公共事物行使自主權,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推行村委會主任民主選舉。
5、全面建設小康與扶貧開發戰略相結合
**是我國貧困人口最集中的省區之一,有27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占全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總數的4.56%。通過長期的反貧困工作,**的貧困問題得到了明顯的緩解和部分消除。但是,**的貧困問題仍很嚴峻。貧困問題的緩解與消除對于**社會的穩定與小康社會建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的戰略進程中,需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扶貧開發工作。
北疆地區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牧區,可采取以扶貧到戶為主的模式。具體為移民搬遷、退耕還草等措施,使農牧民達到定居半定居的水平,走種草養畜同放牧相結合的發展之路。
南疆貧困農牧民主要集中在農區,應建立以農業及其加工品為主導產業的點軸式發展模式。點軸式發展模式是指在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在貧困人口集中的南疆地區,以人口較為集中的交通樞紐為基點,建立綜合性和專業性的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的基地和市場,利用便捷的交通網(軸)進行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和市場信息的流通。
扶貧開發的根本目標是脫貧致富,長遠目標則是小康社會的建立與發展。因此,扶貧開發中應以反貧困為基點,以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和長遠發展為目標。所以,在扶貧開發中,應以反貧困制度創新為核心,強化責任機制、健全投入機制、強化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建立有效協調機制、完善幫扶機制、完善評價機制、推行激勵機制,以啟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確保其脫貧致富的持續性和實現小康的后繼性。
(四)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快金融財稅改革,轉變政府職能
1、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鏟除市場壁壘、降低交易費用,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打破兵地分割、工農分割、城鄉分割、中央和地方企業的界限,打破行政保護和地區封鎖,清除不利于市場統一的規定和做法,加快統一市場建立。在完善商品市場的同時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其他要素市場,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商品和各種要素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維護和規范市場秩序,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健全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
2、建立和完善現代化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培育合格的、多元化的市場投資主體。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健全產權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推動產權有序流轉,保障所有權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加快建立規范的資本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資本在不同的所有制和不同的地區、行業、企業之間流動重組。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維護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
3、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
改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金要素配置中的調節作用。改善投融資的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改革投資決策體制和投資管理方式,建立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銀行獨立審貸、政府間接調控的體制和嚴格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監督和風險責任約束機制。依靠市場的力量多渠道籌集吸引資金,激活和調動民間資金投入的體制和機制。讓企業成為投資主體,允許企業的一次分配和國民經濟的二次分配向個人傾斜。積極培育和發展更加開放的投資市場。
4、運用財稅政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加大中央對**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轉移支付的額度要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人口數量、教育狀況、人均稅收水平。在稅源的劃分上多劃分一些地方財政收入,將共享稅留成地方比例增大,特別是提高落后地區對增值稅的分享比例和稅收增長返還比例,提高落后地區中央企業所得稅的留成比例,增加落后地區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在積極政策上,應調整稅負結構,增加對落后地區的稅收優惠,實行差別稅率,以減輕落后地區的稅負。由于**遠離內地,初級產品比例大,產品增長率低,市場化程度低,運輸成本高,導致其增值實際稅負比發達地區高。以東部地區每百元銷售額增值稅負擔率作為基數,則西部地區的負擔率要高出32%,中部地區高出22%。因此以對落后地區實行差別增值稅率,增值稅率應按低于17%的稅率征收,落后地區企業所得稅稅率應低于發達地區企業所有稅稅率的戰略。為鼓勵欠發達地區人才的逆向流動,可采取免征或少征個人所得稅,用于加快郵電、通訊、交通、科學、教育等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建設。適度調高資源稅的稅率,并擴大征收范圍,開征協調發展稅,實行差別稅率和利率政策,實行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
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加大國家財政直接投資和財政補貼的力度。通過國家預算,加大對公益性項目的配套補助,治理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專項補助以及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少數民族企業的貸款貼息,對到西部地區辦企業的投資者給予投資補貼。通過政府擔保、財政貼息的辦法發行“西部企業債券”籌集資金用于西部能源、原材料等大型骨干企業的發展。改革財稅體制,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的財政支出責任,在統一稅政的前提下,地方適當的稅政管理權。
5、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轉變政府職能
樹立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以人為本,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由“管理型職能”向“服務型職能”轉變,解決職能上“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削減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的職能,增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控、完善社會保障、提供信息服務等新的職能。加強政府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的能力,把政府經濟管理的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加強對重要經濟領域的監管,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就業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提高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服務的質量。加強政府預算管理,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公共財政框架,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改革現有的價格管理體制,建立引入競爭的價格管理模式和反映市場變化的價格機制。
加快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準確定位政府和市場的分工。優化政府組織機構,提高辦事效率。加強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建設,逐步實現政府機構、職能、編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制化。改進政府管理社會和經濟的方式和手段,對能夠由市場調節的都要放開,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和規范行政審批程序。深化事業單位和中介組織改革、實行政事分開,減少財政撥款,逐步推向市場化,實現經營企業化、管理社會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
(五)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抓住國家發行國債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加快以水利、交通、電力和通訊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交通運輸業為先導,大力推進路網技術改造和新線建設,加快交通運輸主骨架及西部大通道干線的建設,形成以烏魯木齊綜合交通樞紐為中心,以公路、鐵路、航空和管道四種運輸方式的綜合交通運輸網。加快國際河流的開發,實施跨流域調水,加大水利樞紐工程設施建設,積極開發利用地下水,大規模發展高標準節水灌溉,全面推廣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加大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以超高速、大容量光纖、數字微波傳輸系統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而構成的信息高速公路網絡。
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利用資本市場籌措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在發行基礎設施建設債券、股票和出讓基礎設施經營權等方面制定積極的鼓勵政策,對于經營性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可以考慮優先上市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
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資金多渠道化”的投融資模式,一要積極主動爭取中央的投資,加大國家財政向西部轉移的支付力度。發行中央財政擔保的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國債,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優惠貸款利率的“傾斜”政策。二要積極爭取國外間接投資和直接投資,鼓勵外資進入**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對進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外資實行優先回收政策。三要引入市場機制,鼓勵疆外有實力的企業、個人以各種方式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合理安排各級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內資金,擠出一些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允許地方政府根據需要可能制定一些籌措建設資金的辦法和發行城市基礎設施彩票等。
健全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和運營管理的法規體系,理順基礎設施服務價格體系。建立由地方財政投入,土地使用增值收益,基礎設施等公用事業產品有償使用、有償服務的收益,吸引社會資金和引進外資等多元化投資體制。
加快制定產業準入政策,動員非國有資源進入基礎設施等公用事業建設領域,產業準入政策要法制化、長期化,確保政策的透明性和連續性。
組建基礎設施投資公司,建立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以證券化手段為基礎設施融通資金。利用BOT、TOT等項融資方式,引導外資和民間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
(六)以科教興新與技術創新,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與經濟的關系日益緊密,科技已成為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知識、人才、技術創新能力和民族素質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條件和保障。
加快科研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在全社會形成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的科技開發體系,使大部分科技人員進入市場進行技術開發和創業。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資體系,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以財政撥款、銀行貸款、企事業自籌、民間集資、海外捐資和國際資助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科技投融資體系。
建立科技風險投融資體系。設立以財政經費作引導,企業、銀行與社會資金為主體進入的科技風險投資基金,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投資和貸款擔保力度。同時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產權、資本交易市場,促進風險投資機制的形成。
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調節作用,支持科技發展和企業技術進步,制定和完善有關促進科技發展的法規和政策,包括投融資政策、風險投資政策、吸引人才政策、支持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讓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政策,以及支持科研院所改制政策,保護知識產權政策等。
建立和健全科技服務體系,辦好各類科技服務機構。鼓勵科研機構向企業化經營轉變,實現科研機構機制和體制轉換。組建面向企業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和為農村技術服務的科技服務體系。建立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為主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體系,改革現行的科技獎勵制度,將科技獎勵與科技成果轉化的利益分配機制相結合,完善科技人員的培訓、使用、獎勵和保護機制,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學術帶頭人、工程技術帶頭人和優秀的管理人才。完善技術市場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建立**科技信息網絡。加強科技宣傳、科技扶貧和科普工作,增強全社會的科技意識。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拓展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渠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科技協作。促進**與國外、國內省區之間,疆內各行業、部門之間、企業之間、兵地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相互開放、互利互惠、取長補短。將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
把教育作為實施科教興新戰略的基礎,加快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條件較好的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高等和中等專業技術教育,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遠程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少數民族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加強對從事少數民族管理教育和技術教育的師資培訓。培養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各類人才。加大對貧苦地區發展教育的扶持力度,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接受教育的優惠政策,積極開展與東部沿海地區的聯合辦學和對口支援工作,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
確定人力資本優先發展戰略,樹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理念。建立以業績為取向的人才價值觀,創造有利于創新的人才環境,強化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改善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建立以市場機制為內容的靈活的用人機制。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建立新的人才培育投資體系。樹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建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人力資源利用機制。
(七)積極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建立利益導向和社會制約相結合的計劃生育機制。加強計劃生育基層組織建設和信息網絡建設,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實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采取鼓勵失業人員積極就業的政策,采取措施使隱形就業顯性化。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工傷保險制度和生育保險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農村初級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市場導向就業機制,建立統一的城鄉勞動力市場和規范的勞動就業服務體系。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城市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積極推動勞務輸出,努力開拓國際勞務市場。將社區服務作為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主要方向,實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加強職工培訓和就業后培訓,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農民除了憲法在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上規定應一律平等外,在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市場準入、公共財政、支出等方面應逐步實施城鄉統一的政策,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
(八)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治水為中心,造林種草為先導,改土為基礎,重大工程為依托,將發展人工生態與保護自然生態緊密結合,把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結合起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切實保護耕地,合理進行土地開發、復墾和整理,集約利用土地,加快推進農田和綠洲防護林體系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轉變水資源利用方式,積極推行節水技術,加強對水資源的規劃和保護工作,重視生態用水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
以生態最為脆弱、環境惡化最嚴重的區域為重點,加快實施對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態農業示范工程、湖泊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塔里木河生態環境整治等工程。
大力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以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防治工業污染,推行清潔能源和清潔生產,做好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
(九)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樹立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和統一的行為準則,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落實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培養公民法律意識。
增加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加大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生活質量。
在繼續完善村民自治的基礎上,堅持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推進鄉鎮民主政治建設,實行鄉鎮自治。通過“拆廟搬菩薩”辦法從根本上精兵簡政,減輕農民負擔,實現政治文明,實現依法興農、依法治農、依法護農。
(十)抓住加入WTO的機遇,積極實施外向帶動發展戰略
擴大對外商品和服務貿易,實現貿易主體多元化、貿易方式多樣化和貿易手段現代化,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和技術含量,增加附加值。擴大企業對貿易的經營自主權,大力發展邊民互市、旅游購物、旅游貿易等邊境貿易的發展。
充分利用亞歐大陸橋和邊境線長、陸路口岸多的有力條件,大力發展沿邊、沿橋的外向型企業,鼓勵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食品、紡織、輕工、化工、機電等企業開拓境外及內地市場。重點增強紡織、輕工、化工、機電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創匯,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擴大商品和服務出口貿易,拓寬工業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發展;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多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引進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擴大出口,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和地區。以擴大天山北坡經濟帶的對外開放為重點,沿鐵路線,沿邊境線的兩線開放為基本框架,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提高石油、礦產、畜牧等優勢產業的對外開放度。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更好地發揮外資的帶動效應。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投資協調發展。吸引外資在基礎設施、農業、水利、環保、服務業、運輸業、旅游業等領域的直接投資,并積極利用國外優惠貸款和贈款。擴大外資準入條件,進一步開放銀行、保險、商業等服務貿易領域。進一步提高利用外部市場、資源和技術的水平,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更多地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增強優勢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技術創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全面提高出口競爭力。
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在區域和產業開放方面國家應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擴大利用外資領域和市場準入,改善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加快向有條件的地區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領域擴展,力爭形成一些外資密集、內外結合、帶動力強的經濟增長帶。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主動利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建設一批資源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
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支持系統及對策建議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相關系統的配套支持,有效保障和協同運作,方可實現其既定目標。經過對**現階段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發展的現狀剖析,針對其核心難點問題,構建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支持系統:財稅金融支持系統,政策制度支持系統,資源環境支持系統和保障體系支持系統。這四大支持系統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緊密相聯,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支撐,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順利實施的基礎前提和必備條件。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財稅金融支持系統
1、財稅金融支持系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
(1)**區情決定了財稅金融支持系統的作用舉足輕重。**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物產,受自然經濟環境惡劣,與內地地域空間跨度大,信息不暢,相對封閉,觀念落后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勢必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和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產業層次比較低,所有制結構不合理,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質不高,生態環境脆弱、財政自給率低等方面。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均有賴于財稅金融系統的大力支持。
(2)傾斜性的財稅政策的作用不可替代。**財政十分困難,財政自給率僅為40%,屬輸血經濟。由于地方財政收入較低,自我積累能力差,系統循環的內外部能量、物質輸入輸出不平衡,僅靠自身能力無法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根據西部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制定《西部開發法》或實行特殊的傾斜性財稅政策來支持才能完成。東部發達省區的實踐證明稅收優惠政策,固定資產的選擇性投資等優惠性財稅政策均對資金缺乏的地區現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因此,建立并健全一套系統的傾斜性財稅政策將會有力的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3)建立有效靈活的投融資機制,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表明:投資的增長不僅能夠帶動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提高產業率,而且能夠創造新的需求增長點和乘數效應。**資金缺口較大,資金回報率較高,要保持經濟快速持續的發展勢頭,就必須使投資保持適度的規模和一定的增速。因此,建立有效的投融資機制,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對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社會進步、科教文衛環境的改善均有積極的意義。
2、構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財稅支持系統
(1)實行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現行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及政策力度不足且不夠規范,應盡快制定簡單易行、透明、科學、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相關配套政策的框架體系。
●制定財政轉移支付的標準。根據經濟發展目標、各地區人均GDP以及少數民族居民的比例實行不同的稅收標準和公共支出的基本標準。在諸多標準中,應先確定公共服務水平的均衡標準,即基本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地區,由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給予補足。
●在財政轉移支付實行中,建立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客觀測算辦法,科學評估各地稅收征收潛力和努力程度,實行差別對待政策。
●在轉移支付的資金中,盡可能減少無條件的轉移支付,增加專門用途的轉移支付。
(2)制定優惠的稅收政策,充分發揮財稅杠桿作用。稅收優惠政策是推動地區投資的一項重要措施。可設想逐步實現以下稅收政策:
●適度調高資源稅的稅率。**資源豐富,極具優勢,資源稅提高后,可通過資源型產品價格的提高,轉嫁到資源加工和使用環節。資源稅新增收的部分可建立資源開發基金,留用地方,用于資源深度開發利用、環境治理與保護方面。
●按照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企業所得稅先征后退。凡從事地下礦藏資源開發和能源開發企業的所得稅,實行先征后退的政策,返還的比例以當地的人均財政收入為階梯,返還稅收作為國家的參股資金用于發展生產。
●實行差別稅率和對投資實行減免稅等。
(3)深化財政支出改革,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扶持力度。深化財政支出改革是今后**財政改革的核心,目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財政“缺位”和“越位”現象均較為嚴重,財政支持的保障能力偏低。針對**財政支出現狀,我們必須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扶持力度,調整對基礎建設項目涉及科技、教育、文化、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重點建設項目的財政支出比例,增加財政資金投入,保證每年投入比例的遞增,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4)轉變理財觀念
●對赤字的看法。從全疆來看,實行適度的財政赤字政策,但具體到各地州市縣,應實行收支平衡政策。從而在有限的財力條件下,集中力量抓好重點建設。
●財政政策和財政資金的有機統一。改變只重視財政資金作用而忽視財政政策運用的現狀,把財政政策與財政資金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更大效用。
●財政政策要整體配套。制定一個好的財政政策并不困難,然而貫徹落實一個好的政策卻比較難。因此,在財政政策執行過程中要求各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財政政策體系的整合效應。
3、構建金融支持系統
(1)主動協助地方政府合理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金融系統在協助地方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一是要看市場需求;二是要圍繞本地區優勢;三是要有助于改善投資環境。因地制宜的制定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對積極推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2)按照“扶強增效”原則加大對地方經濟建設的信貸投入力度。
●充分發揮銀行信貸杠桿作用,利用貨幣、信貸及其他金融手段,提高貸款比例,充分發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作用,支持產業結構調整,支持企業的資產重組和開展并購,促進非公有企業的發展。
●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擴大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范圍,增加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來源,支持政策性銀行貸款投放向欠發達縣市傾斜,督促其積極向科技教育、醫療衛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提供優惠貸款,促進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全面實現小康。
●對國有商業銀行資金過度集中行為進行逆向調節,加強對商業銀行信貸集中情況監測,對過度集中的情況進行及時的調節。
(3)建立高效的投融資機制,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
●建立科技風險投融資體系,創設各種支持科技發展的專用基金,如:創業基金,推廣基金等,以解決資金投入約束問題,支持**高科技、高成長產業的發展。
●開拓和完善**資本市場,加大證券市場建設力度;擴大債券發行與轉讓;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組建**投資銀行,健全創始資本籌集與資本優化配置機制。
●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投融資機制,提高國家投資的效率和效益,增加銀行中長期貸款并擴大債券發行,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實行投融資誘導政策。從東西部投資的資本利潤率來看,東部明顯高于西部,因此**必須實行投融資誘導政策。
(4)加大對農業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轉移性收入,為農村奔小康奠定良好基礎。
●加大農業科學技術研究的投入力度。農業科學技術進步是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收入增加迫切需要且能夠創造極大的宏觀效益的技術成果。針對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這種特殊性質,銀行部門應從經濟發展大局和整體資源優化配置出發,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的扶持力度,支持建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與中介機構,加速農業科技產業化,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保障系統的盡快建立。
●重視對農村教育的扶持,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相對而言,農村居民的整體素質還比較低,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程度不高。為此,要大力加強金融對農業培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支持力度,使農民真正成為實施科技與經濟“比翼齊飛”戰略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政策制度支持系統
1、政策制度支持系統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地區的跨越式超常規發展,更重要的是公共政策的選擇與安排,這可以使要素投入轉化為產出,并提高其比率。**與東部發達省區之間差距日漸拉大的原因,除了客觀原因之外,制度選擇安排的不適應性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選擇適宜區域特點的公共政策制度尤為重要。
2、構建制度支持系統
(1)以中央政策為指導,構建有效的制度供給機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必須解決制度“需求”與制度“供給”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途徑是形成新的創新主體,形成以中央政策為指導,各項制度配套的有效的供給機制,實現中央、地方兩級和企業主體的制度創新的互動,使之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動力。
(2)提高地方政府制度配套供給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在于制定相關配套法規,并實施組織;保證法律制度的貫徹落實。中央制度供給能力及供給內容,一般而言忽略了地方的差異性。從本地區經濟發展考慮,注重實施配套細則,制定配套制度,使供給的能力和意愿靈活補充且有效率。地方政府在制度的選擇安排、操作程序上應注重追求績效。例如,改革審批制度,減少審批項目,減壓手續,公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3)優化市場機制,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通過國有企業股權結構調整以及非國有經濟的大發展等制度創新,帶動產業結構升級,使國有資本退出一般性競爭行業。進一步完善服務,放寬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范圍;創造公有制與非公有制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力爭培育一批非公有制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加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促進經濟的發展。
(4)完善企業制度創新工作,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充分調動企業內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效率和內在活力,進行產權創新,構建開放型、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實現組織創新,改變傳統的產業組織形式;實現管理創新,優化內部資源配置。
(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機制。制度創新應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為突破口。要加快深化人事制度、勞動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工資待遇方面,制定各種優惠政策,摒棄不利于人才潛能發揮的習俗,營造寬松、自由和充分發展的環境;留住現有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使**成為各地人才關注、前往、停留、開發的一片熱土,使各種資源和要素達到最優配置狀態,推動**社會經濟增長和繁榮。
(6)加快政治體制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主要是要建立并完善人民代表大會監督、行政監督、輿論監督等制度和機制,建立公開透明的辦事制度。繼續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精簡機構,實行政企分開,使企業在市場中發揮作用。大力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干部制度,引入競爭機制,開展民主推薦,公開考核,擇優錄取。
3、構建政策支持系統
(1)制定科技教育及社會發展優惠政策。一是要實行特別地區的人才待遇傾斜政策。包括工資晉升,專業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在**設立人才基金,通過人才的激勵政策,培養造就一批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學術精英。二要逐年增加教育等事業發展經費。增加教育補助比例,改善辦學條件。
(2)制定基礎設施及產業傾斜政策。一是加大重點基礎建設項目的國家投資力度,同時增加銀行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比例。二是加大對**特色農牧產品生產加工的扶持力度,實行產業傾斜政策。
(3)資源開發及土地使用優惠政策。在資源開發、加工利用方面,自治區境內的資源、產業、市場除國家有特殊規定外,一律應向國內外投資者開放。加大油氣資源開發留當地加工的比例,以增加地方財稅、反哺農業發展、改善環境條件和解決就業崗位。在土地使用方面,對從事基礎設施項目、公益性事業建設、以及貧困地區開發建設用地等,均按行政劃撥方式提供;對生產性項目按租賃或出讓方式取得國家土地使用權的,在土地租金或土地出讓金方面給予優惠。對未利用土地從事種草種樹、改善生態環境者可實行減免土地使用費,國家需要時采取贖買方式等鼓勵政策。(4)發展非公有制企業優惠政策。疆外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與國有、集體企業在市場準入、外貿進出口經營權申報、向商業金融機構貸款等方面應享有同等的待遇。同時在職工勞動就業、管理和技術人員的人事管理制度、勞動者社會保障、兼并國有企業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
(5)政府職能轉變政策。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大力減少政府審批事項和審批手續,對依法保留審批事項的需改進審批方式,規范審批程序,簡化審批環節,并強化對審批行為的監督力度。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建設,逐步由行政手段管理轉向依法管理。
(6)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確保疆內外客商所享有的優惠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能因為人事的變動而影響政策的實施,保障政策制度的法律效力。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資源環境支持系統
1、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
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是建立在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基礎之上,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又依賴于經濟實力的強弱和經濟水平的高低。界定區域或產業發展的內涵,已不僅僅只側重于速度、效益、總量增長和結構優化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力求保證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一致。**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雙重挑戰,如何擺脫“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2、要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又彼此競爭的動態平衡關系。如果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和再生能力相協調,則生態環境處于良性循環狀態;反之,生態環境無法承載人類的需求就會導致逆向演化,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從而影響人類生產活動的效率和可持續性。因此,科學選擇開發途徑與方式,加強資源開發的環境管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3、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要講究可持續發展
**資源富集,石油、天然氣、煤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水土后備資源總量充足,棉花及原油等大宗產品產量均居西部之首,資源開發極具潛力。但由于本身經濟實力和經濟規模的限制,在資源開發中尚存在資源加工轉化率低,資源配置手段單一,稀缺資源要素的剛性約束強,資源作用環境負外部性日漸明顯等問題。優勢資源轉化戰略是**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而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是人類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資源利用的外部性和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僅給代內經濟發展帶來障礙,而且對代際經濟增長也會產生重要影響。**經濟騰飛尚處于起步階段,經濟系統的抗逆能力較弱,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一旦發生重大變化,必然造成巨大的發展波動,而為了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將會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必須樹立新的發展觀,在生態系統可能的范疇內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減少負外部性,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再生性,最終實現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保障體系支持系統
1、信用支持系統
(1)加強政府信用建設,發揮示范作用。從信用的結構來說,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整個社會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來推動和發展的。在經濟轉軌過程中,政府信用更是一個杠桿和支點。政府加強自身的信用建設,首先是要健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是必須認真落實各項社會承諾措施,做到取信于民,并以此帶動本地區的信用建設。
(2)強化企業“誠信為本”理念,樹立品牌形象。在信用建設過程中,企業的信用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對企業本身而言,應當樹立“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在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過程中均遵守“講效率、重信用”的原則,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建立“信用品牌企業”機制,幫助“重合同,守信用”的企業在貸款、稅收等財政方面取得優惠政策,利用激勵機制促進企業信用建設的發展。
(3)建立信用約束機制,促進個體信用建設的發展。加大對失信行為的責任追究和懲罰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和金融部門進行聯合制裁,并適當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處罰,從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社會保障支持系統
其具體內容主要是構建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為主線的社會保障支持系統。
(1)養老保險。逐步建立包括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在內的養老保險制度,擴大保險覆蓋面和范圍;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收繳和管理制度,加大社保基金征繳力度,保證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建立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和省級調劑制度,實現養老金全額繳撥。
(2)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將以規范管理機制,擴大覆蓋面,解決困難人群醫療保障問題,完善政策體系建設為發展方向,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全面實施和穩健運行,提高醫療保險的管理服務水平和運行質量。同時,將工作重點轉移到非公有制單位、股份制企業建保參保問題上來,重視在減輕參保人醫療費負擔和建立困難群體社會醫療救助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和創新。
(3)失業保險。探索完善失業保險制度的有效措施,更新就業與失業的界定標準,使從事靈活就業且收入較低的失業人員也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切實保障失業者的基本生活。加大失業保險基金用于促進再就業的支出,充分發揮其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的功能。
3、自組織支持系統
自組織支持系統的構建旨在解決“兩農”(農村、農民)問題。所謂自組織,指基于利益吸引,夾雜血緣關系自愿結合起來的組織,憑借土地信用獲得可預期的穩定生活、子女教育和醫療保險,從而保障農村社會的穩定,農民的安居樂業,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自組織是農民實體與市場機制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建立一種由農民群體自發組成,以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為宗旨,保障農民與市場之間較密切的信息溝通與物質需求互補的中介組織迫在眉睫。
4、災害減抵支持系統
經濟的順利發展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任何自然災害、人為災害和政策失誤的沖擊均會破壞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因此建立災害減抵支持系統是規避經濟風險的必然要求。
(五)幾點政策建議
1、對于自治區和地級的農業龍頭企業減免所得稅。
各級財政要逐年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農業龍頭企業作好上市工作。已上市的農業龍頭企業在配股方面給予傾斜政策。
2、賦予更優惠的土地政策、稅收政策。擴大地方政府對地方稅的管理權,包括稅率確定和減免權限。
對上繳中央的稅收在一定時期內全部返還**地方使用,體現國家對西部大開發的稅收杠桿作用。進一步放寬土地政策,允許荒地在政府統一規劃下可以定期無償開發利用。適度調高資源稅的稅率,并擴大征收范圍。開征協調發展稅。
3、積極要求國家在運價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
實行優惠的價格政策,以減少進出**貨物的運輸成本,促使東西部地區建立良性的互利關系。
4、充分利用**地緣、口岸運輸、人文優勢,建立沿邊自由貿易區,對進入自由貿易區的貨物免征關稅。
對開辦加工企業、貿易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在一些條件優越的地區和邊境地區建立“西部經濟特區”,在政策上給予最大的優惠。適當下放設立邊境貿易企業的審批權和利用外資領域的審批權。
5、實行區別于東部的存貸款利率,以吸引內地資金。
6、國家應大幅度地提高在疆工作人員的工資,以吸引人才。
7、構建的全面小康社會的評判指標要納入到統計工作范疇。并實行動態檢測,便于分析比較和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