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貧困救濟工作

時間:2022-01-20 02:42:00

導語:農村貧困救濟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貧困救濟工作

農村貧困殘疾人

救濟、扶助、五保供養工作情況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而困難的社會群體。我國現有6000多萬殘疾人,約占總人口的5%,其中80%生活在農村。他們當中有相當數量因自身殘疾的影響以及外界環境的障礙,生活處于貧困狀態。市委、市政府歷來重視和關心殘疾人扶貧工作,民政部門把殘疾人救濟、扶助、五保供養始終當作一項重點工作常抓不懈。

一、為農村貧困殘疾人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特困戶社會救助工作。目前已有2萬多殘疾人享受了農村特困戶社會救助。

二是不斷加強農村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建設工作。全市共有敬老院73所,五保戶6535戶、6954人,其中360戶、374人實現了敬老院集中供養,5308戶、5614人實行分散供養和親屬包養。以敬老院為依托,分散供養和親屬包養相結合的五保服務體系基本形成,較好地發揮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窗口和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社會形成敬老、愛老、助老以及代際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

三是不斷加大救災投入,確保因災致困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每年投入救災的資金都在1000萬元以上,用于解決困難群眾無力克服的衣、食、住、醫等生活困難和災后倒房重建。同時,多渠道、多措施、多形式開展救災工作,較好地實現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潔凈的水喝、學生有學上、有病能醫治”的救災工作目標。

四是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積極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對臨時困難對象及時進行生活救助,努力構筑由星光計劃、老年公寓、康復醫院、便民服務等組成的社會服務體系,積極組織開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曖萬家心”的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完善弱勢群體子女的獎學金計劃、助學貸款計劃,開展黨政領導干部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真正使弱勢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二、農村貧困殘疾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在農村沒有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缺乏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特困戶救助和五保供養制度由于經費來源不足而難以覆蓋全市所有的農村貧困殘疾人。二是農村貧困殘疾人救助標準偏低,覆蓋面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執行的特困戶標準是年人均純收入不足600元,他們只能維持基本生活,難以實現自我發展。目前,享受城市低保和農村特困救助的殘疾人約有5.18萬人。三是五保供養壓力越來越大。隨著農村老齡人口增多,符合五保供養條件的人員不斷增加,同時,由于農村稅費改革和鄉鎮財力有限,難以做到應保盡保。目前,全市已有5614人符合五保供養條件的人員沒有享受到五保供養政策。

三、扶持農村貧困殘疾人的對策和建議

從農村貧困殘疾人的現狀分析,解決農村弱勢群體問題應從加快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村弱勢群體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入手,標本兼治。

1、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弱勢群體的大環境。解決農村弱勢群體問題,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也是落實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因此,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農村弱勢群體問題。要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人人關愛農村弱勢群體的氛圍;要制定和落實扶持農村弱勢群體的政策,使他們充分享受黨和政府的關愛;要繼續實行黨政領導干部與農村弱勢群體結對幫扶活動,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有計劃地解決農村弱勢群體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2、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是解決農村弱勢群體的根本出路。要加快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農民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道路,降低農業結構調整的風險;要建立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村殘疾人發展生產提供可靠的技術和信息保障;要加大對農村殘疾人的勞動技能、生產技術的培訓,提高非農收入在農村殘疾人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要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提高城鎮化水平,引導農村殘疾人向城鎮轉移;加快發展二、三產業,為農村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3、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要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國債資金向農村基礎設施傾斜的機遇,積極策劃和組織實施農業、林業、水利、生態環境、道路、能源、教育、衛生等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大力爭取國債和上三級資金支持。同時,要確保地方配套資金的足額到位,確保縣區、鄉鎮兩級財政用于支持農村發展資金的穩定增長,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制定農村弱勢群體就業扶持政策。對農村弱勢群體的幫扶,要改單一的“輸血”為幫助恢復“造血”功能,從治表轉向治本。采取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像對待下崗職工一樣,對農村弱勢群體自謀職業的,要積極鼓勵并給予稅費減免等政策優惠。

5、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提高農村殘疾人的整體素質。據調查,有很多農村殘疾人家庭支付不起子女上學所需學費,輟學現象比較嚴重。針對農村殘疾人整體素質不高的現狀,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殘疾人的問題,加強農村殘疾人的教育是關鍵。必須從其子女接受正規教育上著手,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子女與他人擁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要加大對農村弱勢群體自身知識扶貧的力度,為他們免費提供技術培訓,使他們早日走上致富道路。

6、健全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中要突出對農村殘疾人的救助。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努力做到“應保盡保”。建議在進一步擴大農村特困戶社會救助的基礎上,參照城市低保金籌措機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不斷提高農村特困戶救助標準,不斷擴大農村殘疾人社會救助的覆蓋面。

7、加快農村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農村殘疾人大病救助機制,減少農村殘疾人因病致貧的人數。制定對農村弱勢群體參加醫療保險費用的減免政策,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