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局誠信服務經驗交流
時間:2022-08-11 09:53:00
導語:電力局誠信服務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誠信已成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條件,可以說現代的市場經濟已逐漸進入了誠信時代,信義已成為一個企業的立身之本。黨的十六大報告也指出,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
作為廣泛為社會服務的供電企業,更是要將誠信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企業服務的宗旨。電力產品由于其產品特殊性,在實施誠信建設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高峰用電緊缺、檢修停電信息的接收范圍及時效、反竊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等等都為更好地開展電力服務增加了難度。尤其誠信建設作為一種有著一定互動性的行為,需要全社會的協調和維護。為此,需要從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出發,對供電營銷和服務體制進行全面的創新和改革。為更好地打造安徽電力品牌形象,開拓電力市場,安徽省電力公司按照“轉變觀念、調整思路、堅持改革、抓好開局”的總體工作思路,推出了以誠信建設為主題的“誠信安徽電力,陽光動力”活動。
為了響應省公司的號召,更好地開展供電服務,六安供電公司城東用電所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加強服務監督,以著力打造“誠信安徽電力”品牌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相繼開展了一系列宣傳及建設活動。
在這個“小信成則大信立”的市場經濟時代,我們深知贏得客戶的首要原則是:保證質量、提高服務。一直以來,我們堅持“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供電服務方針,誠實經營,誠信服務,有諾必踐,有行必果,真誠對待客戶,充分展示了六安電力職工的精神風貌和企業文化,在其轄區內的客戶中獲得不少贊譽。
首先,加強營業場所硬件設施以及工作人員的技能、素質。
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排憂解難,城東所工作人員縮短業務時限,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為客戶裝表接電,故障報修也在規定時限內盡快到達,無論周休或者氣候惡劣,都要把客戶的困難放在首位,及時滿足他們的要求,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服務的效率和真誠,如此才能與客戶搭建良好的關系,使用電工作更為順利地開展。
第二,加強社會監督。
為了方便與客戶的交流以及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我們深入客戶,廣為宣傳報修投訴及服務質量監督電話“95598”,使服務透明化,更好地贏得客戶信任。并定期走訪大客戶,召開客戶座談會,采納他們對供電服務的意見和建議,統一歸納并加以改進。長此以往,與越來越多的客戶建立起高質量的誠信伙伴關系,增進了供用電雙方的了解與信任。
第三,進一步深化“誠信進萬家,服務進社區”活動。
為了更好地宣傳我們的服務,我們利用節假日及公休日時間走上街頭、深入社區,開展用電咨詢,《電力法》宣傳,加強對抄表、檢修人員的培訓,提高營銷管理和優質服務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并在“六一”和“八一”前夕組織一系列愛心慰問活動,把“雙擁”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各個小區引起了強烈反響,更是進一步宣傳了六安供電的誠信服務品牌。
第四,進行“誠信安徽電力、陽光動力”宣傳活動。
按照省公司要求,我們以“陽光動力”工程建設為切入點,緊密圍繞市場供需形勢,重點宣傳了電力供需形勢、“陽光動力”服務內容及便民服務措施、分時電價和城鄉居民同網同價實施政策以及與電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用電常識。利用節假日設立宣傳臺,發放宣傳冊;深入重點企業、社區進行回訪,征求客戶意見;并成立“青年突擊小組”為弱勢群體開展義務便民服務,深受客戶好評。這些都為贏得客戶信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五,以制度捍衛“誠信經營”,以創新提高業務層次。
在同一目標管理下,一個企業要獲勝的秘訣不僅僅是腳踏實地地加強服務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創新,如此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并且,一個企業的服務監督必然要靠嚴謹的質量監督體系,這就要求企業內部要設立嚴格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做到疏而不漏,從領導到基層處處嚴格把關,讓提高服務質量不只是一句空談,讓誠信經營更扎實地開展起來。
另外,在做好服務的同時,一定不忘狠抓窗口人員乃至抄表人員的技能和素質。為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禮儀培訓、技能培訓活動,并隨時加強基礎技能的鞏固,進行考核。開展學習型班組及家庭的創建,相互督促學習,在班組內掀起了良好的學習熱潮。因為窗口及抄表人員是與客戶進行直接交流的窗口,只有讓客戶真切而直接地感受到良好的服務和工作熱情,才能使打造服務品牌不變成空談,真正贏得客戶的贊許,從而更好地取得他們對我們電力事業的信任和支持。
以上僅僅是我們對誠信安徽電力的一點認識和采取措施,誠信是個有著豐富內容的服務主題,這就決定了還有很長一段路等待我們去摸索、去發掘。我們的制度和體系也會不斷改進完善,品牌服務也還需要進一步向深層次拓展。只要我們心系客戶,用真誠和信用打動客戶,必將與客戶實現雙贏,共同撐起電力事業更為廣闊的天地。
- 上一篇:糧食儲備庫工作經驗交流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與復合型美術人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