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思考

時間:2022-12-09 11:00:00

導語:民生改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生改善思考

黨的十七大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強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必須緊密聯系實際,把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民心工程,認真抓緊、抓實、抓好。

堅持第一要務,筑牢民生基石。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堅持發展,才能不斷鞏固改善民生的物質基,市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的發展勢頭,地方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為改善民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年以來,財政用于“三農”、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資金累計達****億元,年均增長****%。今后,要繼續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強化樞紐地位、優化工業結構、建設商貿都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思路,力爭取得更大發展,為進一步解決民生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健全兩大體系,抓住民生根本。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所在。在完善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方面,應認真落實就業促進法,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能,積極拓展就業渠道,逐步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的就業再就業“責任保障體系”,市、縣區(市)、街道(鄉、鎮)、社區四級勞動保障部門組成的就業再就業“組織保障體系”,勞動保障信息網絡組成的就業再就業“信息保障體系”,職業介紹、再就業培訓機構組成的就業再就業“服務保障體系”,各級財政支持的就業再就業“資金保障體系”,力爭實現“十一五”期間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以下。在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應重點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五保戶供養、救災救濟、法律援助、臨時困難救助等社會救助制度,在實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蓋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低保標準。

破解三大難題,關注民生熱點。上學、看病、住房是群眾關心的民生熱點問題。圍繞破解這三大難題,應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維護教育公平,高度重視困難群眾的受教育問題,繼續實施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入學義務教育階段享受“兩免一補”,實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確保流動人口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基礎設施建設和醫護隊伍培養,鞏固完善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全面推行城鄉居民醫保,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住房價格和租金監管。積極改進和規范經濟適用住房制度與廉租住房制度,不斷擴大廉租住房覆蓋范圍。

維護三大安全,確保民生安定。社會安全穩定是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應從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社會安全這三大安全問題入手,完善制度、加強防范、嚴格管理,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積極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大力整治藥品生產、流通秩序,有效保證飲食衛生、藥品安全;認真抓好生產安全,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宣傳與教育培訓相結合、日常檢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危險源監控與隱患治理相結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深入推進平安建設,著力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廣泛開展平安地區、平安單位、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增加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發展先進文化,豐富民生內涵。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愿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應著眼于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堅持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認真辦好“鄭州鄰居節”,大力倡導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的和諧鄰里關系。加快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重點抓好以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廣場為主體的四級公益性文化設施網絡建設;著力推進重大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堅持開展綠色周末、文化遺產日、文化進工地等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建設生態文明,改善民生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應支持和鼓勵企業開發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循環利用技術,推進節約生產和清潔生產,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長鏈條和高效率的經濟運行模式;重點抓好黃河生態建設工程、嵩山山脈水源涵養林工程、南水北調中線綠化工程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污染專項整治,確保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