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建設調查思考

時間:2022-10-19 05:19:00

導語:農村文化建設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文化建設調查思考

黨的**屆**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根據新農村建設“發展生產、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圍繞國務院的《國家“十一五”暑期文化規劃發展綱要》中要“重點加大力度改善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條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農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基本文化權益”的目標,通過對各行政村文化建設現狀的調查,當前農村農民的文化生活確實得到了活躍,但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滯后也是不爭的事實,為促進農村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的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激發出農村文化的新活力。

一、農村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農村先進文化,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動力,是決定新農村建設事業成敗的關鍵,它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農村文化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農村文化建設伴隨著農村經濟基礎發展而發展的同時,對農村經濟也產生一定的影響。農村文化建設使農民群眾逐步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科學,不斷破除各種保守習氣,克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傳統觀念,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2、農村文化建設是廣大農民的需求。農村文化建設擔負著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農民素質、調動農民勞動積極性的重要任務。廣大農民群眾在勞動、工作之余,需要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隨著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將與日俱增。

3、農村文化建設是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當前農村還存在許多不和諧的因素,各類矛盾較為突出,這給農村管理帶來相當難度。面對這種復雜的社會形態,以什么來感化人、凝聚人、引導人,進而推進整個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是目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但本土文化以其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老少皆宜等特點,使農民陶冶情操、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平衡心態,因此要特別注意文化在調節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狀況

1、廣播電視履蓋率顯著提高。鎮文化廣播電視站以提高中央臺、電視節目入戶率為重點,通過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努力,采取了無線或有線等多種技術手段,加大實話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力度。通過充分發揮現有轉播站的作用,大力推進廣播電視進村入戶工作,全鎮基本實現了有線電視入村率達62%,有線電視入戶率達31%,并建立了電視接收點2個。此外還不斷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覆蓋體系,做好農村接收廣播電視的服務工作,能及時檢修有線電視的線路、更新設備,力爭使農民群眾收看、收聽到套數更多、質量更好的廣播電視節目。

2、農民培訓力度不斷增強。“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當前農村的落后首先是農村經濟的落后,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充分發揮農民的主休作用,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要始終把全面提高農民素質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對農民、農村黨員的培訓,先后制定了《鎮八桂先鋒行農村黨員培訓方案》、《鎮農民工培訓計劃》、《農村中等專業實用人才培養方案》等各類培訓方案和培訓目標,從早期的《綠色證書》培訓到現在的農家課堂,以多種形式組織實施好對農民政策、法律、農業技術、就業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培養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促進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打下了良好的智力基礎。

3、村文化室建設不斷完善。村級文化室、圖書室、活動場地的建設是農民群眾吸收知識和豐富他們業余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村圖書室為村民提供了科技書籍,為農民群眾自覺學習農業技能提供了有力的平臺;村活動場所為村民的農閑生活提供了活動的場地,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目前全鎮有62%的行政村建有村圖書室,有50%的行政村建有活動場地。

4、村數字信息服務逐步提高。依托農村黨員干部現代化遠程教育網絡的發展和電信工程覆蓋的不斷擴大。全鎮有線電話入村率達100%,電話入戶率達33%;電信寬帶入村率達88%,入戶率達1.8%。

5、村文藝隊建設多姿多彩。農村文化應讓農民唱主角,村文化活動以貼近群眾生活生產實際,堅持自愿業余、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原則,大力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農村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鄉土文化,他們中間臥虎藏龍。當前各行政村由農民自愿建立的文藝隊4個、彩調團1個、醒獅隊2個,他們通過文藝演出、節日活動,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傳統節目在豐富著農民的文化生活、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村民法制意識、建設文明鄉風等方面功不可沒。

三、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設施薄弱。雖然農村文化設施在各級政府支持下有較快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設施陳舊、設備老化、環境較差等問題。據調查行政村的圖書室雖有辦公用房但室內無設備、書籍嚴重缺乏。

2、農村文化經費投入不足。各級財政對村文化站、圖書室建設的經費投入基本為零。圖書室沒有經費購置圖書;文藝隊只靠村委或個別文藝骨干出資,組織開展活動較為困難。由于投入少,農村基層文化活動方式比較單一,可提供的文化服務內容和文化資源嚴重匱乏。

3、農村文化人才匱乏。據調查了解,鎮、村兩級文化站(室)干部多為兼職,且業務能力不強,上級政府對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文藝骨干的專業培訓較少。

四、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加大投入,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以政府為主導、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大力發展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構建農村文化服務網絡,在做到鄉鎮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的前提下,將農村公共服務重心下移,完善村級文化站的職能,可組建集圖書閱讀、廣播影視、宣傳教育、文藝演出、科技推廣、科普培訓、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站、室。此外還應充分發揮農村中小學在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方面的作用,加大文化服務資源的共享。

2、創新方式,充分挖掘優秀民間文化資源。一是創新文化活動形式,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覆蓋體系,做好農村接收廣播電視的服務工作。依托黨員電教及遠程教育的開辦,積極發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加強農村基層服務點的建設。二是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著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利用各種節慶日尤其是民族傳統節日,組織各民間文藝隊下村入屯,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為基層農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高度重視保護和發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用健康文明而又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占領農村文化陣地,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三是文化建設與服務農村經濟相結合。增加村圖書室的藏書量,特別是多購買農民群眾讀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讀物,并充分利用電教室和村級黨校向群眾傳授種養技能,通過舉辦講座、播放專題片,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幫助。四是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注重發揮村文化能人、文藝骨干的積極作用,大力扶持農村業余文藝隊的建設,引導他們創作貼近生產生活的節目,如小品、彩調、山歌等形式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和路線,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逐步形成“鄉村文明”的農村新風貌。

3、充實人員,加快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逐步提高農村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對鄉村文化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敬業精神,全面提高他們政治、思想、業務等方面的素質。加強農村文化隊伍的教育培訓,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培養農民文化骨干,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鞏固農村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