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財務管理問題思考
時間:2022-10-11 10:29:00
導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營體制發生了深刻變化,集體經濟也在經濟轉型中迅速發展,資產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社會經濟在轉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矛盾日益凸現,村級財務管理混亂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現為現金管理混亂無序;集體資金拖欠嚴重;財產物資管理失控;各項開支缺乏約束;財務公開等制度流于形式。與此同時,農民群眾的民主法制觀念不斷增強,要求參與集體財務管理與監督的呼聲日益高漲,從而影響干群關系,導致群眾上訪量增加。村級財務問題作為農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之一,嚴重影響了農村工作的正常秩序,成為農村不穩定的根源。因此,解決好農村財務管理問題,是進一步擴大民主、鞏固村民自治成果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提高農村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更是保證農村改革順利進行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各級不斷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管理,先后推行了村有鎮管、賬前憑證審核制度、村級招待費零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級兩委交叉任職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解決。
一、農村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執行財務制度不嚴。一是以支代收。有些村干部誰收錢誰花,年終用發票和工資抵頂,收多收少干部之間不清楚,群眾更是不明白,財務管理處于無人負責誰都負責的混亂狀態。二是村級財務制度明文規定,賬款要分管,但有的村干部包攬了會計、出納之職,直接經手現金的收支,買了東西開了票,回去告訴會計入了賬。包辦代管,一人說了算,會計成了“記賬員”,出納成了“票據保管員”,會計、出納形同虛設。大多數村會計兼任文書和出納,既管錢又管帳,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現金管理制度執行不嚴。三是白條支出。目前,白條開支占支出的一半以上,而且白條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四是財務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大部分村沒有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部分村的制度條文很健全,但執行情況差,或干脆棄之不用,制度條文純粹是應付檢查,形同虛設。村級民主理財組織和財務公開制度沒有建立,建立了也是有名無實,缺乏群眾監督。
(二)違紀支出現象普遍。一是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產性開支過大。二是利用公款吃喝,請客送禮,購置通信工具,報銷個人電話費。有的村集體收入很少,甚至連正常的開支都難以維持,但村干部在花錢時,從不考慮這項支出是否必要,有錢就花,沒錢再想辦法。有的村村級集體經濟條件雖然好些,但村干部只顧自己享受,用公款給自己配備手機、安裝家用電話;有的用公款吃喝玩樂,年招待費達幾萬元,村民意見很大。
(三)集體物資管理混亂。有的村出賣集體物資不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不采取公開競標的方式,村干部私自變賣,甚至不記帳。有的村部分財產出賣或報廢后,帳面不作處理,帳有實無,帳實嚴重不符。個別村干部自身要求不嚴,打著借用公物的幌子,實則占用集體資產長期不還,最終達到個人營利、占有的目的。
(四)財務賬目混亂不清。一是財務科目設置不規范,基本是流水賬,不能正確反映財務收支的情況,查賬相當不便。二是村會計業務不熟。1998年實行新財會制度以來,有關部門盡管對村會計進行過各種培訓,但是受村委會換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計更換頻繁,有一半以上的村會計不會記帳,做不好帳,核算不規范,科目不明細,帳實不符,白條入帳,財務帳目不健全。三是有的村會計人員變動后沒有正常的帳目交接手續,或不交帳,有的甚至帳目丟失。
(五)吃盡分光、分錢、分物現象嚴重。尤其是最近幾年,有的村干部為了“討好”村民,大肆分錢分物,既按人口、又按戶數,還有的按勞力、承包地面積。這樣,村集體沒有積累,沒有了可持續發展力量,而且在社會上形成了不好風氣。
(六)財務狀況惡化,高息負債,償還能力差。由于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進一步規范和稅費的減免,又沒有村辦企業,村級收入來源在本來渠道較窄的情況下,又斷了源頭。有的村連正常的開支也不能維持,入不敷出,只好向外借款,甚至借高利貸,月息在2-3分之間,又無力償還,致使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
二、農村村級財務管理中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村里沒有較多的收入來源,村級負債多,村里的各項公益事業、基礎設施無錢興辦和建設,使得基層組織權威削弱,干群關系緊張,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農村的社會穩定。
(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和審計把關制度,大部分村在現金的使用上不能堅持先收后支、??顚S?開支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導致村干部們寅吃卯糧,拆東補西,各種經濟手續十分簡單,白條現象相當普遍,且大多是一些非生產性開支和虛假發票。
(三)是對農村財務監督渠道不暢。一是司法機關監督乏力。97年新刑法施行后,村干部不再是貪污、挪用等職務犯罪的主體,檢察院不能對其立案偵查;同時又不是侵占、挪用公司資金等犯罪的主體,公安機關不能對其立案偵查;法院又不能以民事案件立案。村級干部的經濟問題成為法律空白。二是紀檢機關監督乏力。村干部是黨員的,紀檢部門還可以查處,對不是黨員的,紀檢部門根本無法查處。三是群眾監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經營,使村民集體觀念、民主管理意識淡薄。部分村民對集體的事不關心、不過問、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監督流于形式,給了某些不廉潔的干部可乘之機。四是內部監督乏力。由于村級財會人員由村級任用,部分財務人員怕丟飯碗,對村干部的經濟違法、違紀行為不愿監督或放棄監督,發現問題不敢管,聽之任之,當“老好人”。
(四)是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不力。一是村級財務管理缺乏透明度,財務公開力度不夠。有些村雖然定期將財務收支情況公開,但是公開的內容不具體,比較空洞,群眾無法了解資金的用途、去向;個別村對一些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沒有及時公開,致使群眾無法實施民主監督。二是民主管理未落到實處,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未經村民大會選舉產生,大部分由村干部擔任,形同虛設;經村民選舉產生的,帳目往來和收支也未經村民理財小組審核,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鄉鎮機構改革后,蘇木鎮農經站與其他部門合署辦公,人員相對減少,對村級財務的管理職能有所削弱。三是賬前審核制度沒有落到實處,許多蘇木鎮的農經站根本沒有認真審查,在票據上蓋上“同意注賬”的字樣了事。四是村級招待費零管理的配套措施沒有跟上,蘇木鎮干部下村工作的伙食費用無法解決。
(五)是對農村財務問題重視不夠。一是目前鎮村干部普遍存在著“重發展、輕管理”的片面認識。二是認為村級自治,不宜多管。由于這種認識上的誤差,導致鎮村干部對村級財務管理不重視,對群眾反映財務方面的問題不進行認真的調查和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財務管理混亂的蔓延,給某些不廉潔干部開了方便之門。三是財務方面的政策、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有些主管財務的村干部不熟悉財務法規和財務制度,不按財務規章制度辦事,不聽財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造成財務管理新老問題不斷、一片混亂的局面。
(六)是財會人員隊伍不穩定,業務水平低,缺乏會計專門人才。雖然旗農經部門定期地組織各種會計業務培訓,但是村級財會人員或文化素質較低,或沒有會計專業知識,不能按照要求做帳,甚至不會作帳。另外,財務管理的工作性質要求財會人員要相對穩定,但每逢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出納、會計也跟著換屆,出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村里會計人員變動頻繁,新任會計業務生疏,有的采取新任不管前任帳,致使村級財務形成“節節帳”,前帳拉后帳,財務帳目前清后亂,邊清邊亂。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年齡老化,學歷偏低。由于年輕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適人選,致使一些業務生疏的財會人員也“持證上崗”。還有一些村,在挑選財會人員時,不是從工作考慮,而是完全憑個人好惡、憑感情辦事。一些素質低下、根本不具備會計條件的人,被選拔到會計崗位上來。
村級財務混亂的原因還有多方面的因素,它影響了農村的深化改革,影響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導致黨群、干群關系緊張,阻礙了農村脫貧致富的步伐,阻礙了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三、解決農村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要提高鎮村干部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鎮村干部要端正思想,擺正關系,搞好財務管理。要把加強財務管理放在密切干群關系、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保障村民合法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上來認識。首先要借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之機,蘇木鎮要會同村里合理的配備財務人員,選擇有文化、思想覺悟高的村民擔任會計,人員確定后,要保持其穩定性。要注意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同時要定期的舉辦一些培訓班,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
(二)要加強對村級財務工作的監督檢查。蘇木鎮要建立有權威性的審計組織,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督檢查。由旗、蘇木鎮農業農經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村級財務的清理力度,及時地、定期地組織人員對村級財務進行清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特別是蘇木鎮農經人員,對村級財務往來要嚴格審查,把好關口。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要追究財會人員和村干部的行政、法律責任。
(三)建立和完善村級財務相關制度。一是完善村級財務公開制,對村里的一些收入、支出要及時向村民公開,村里上項目、辦企業、搞開發等,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實行民主決策,減少因個別人決策而造成的損失。二是建立健全會計工作的相互監督制度,把市、旗關于民主管理的意見和有關規定落到實處,通過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選舉村民理財小組,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對未經村民理財小組審核的票據不預核算,防止個別人貪污挪用村級資金,損害群眾的利益。三是按照國家的會計制度規定,建立完整的會計核算制度,使村級會計信息資料真實、完整、可靠,讓群眾滿意、放心。四是會計核算資料要按照要求妥善保管,保證會計資料的完整性、連續性,便于接受群眾長期有效的監督。五是對村里的收支活動要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制約制度,堅持先支后用,專款專用,尤其是對非生產性開支要嚴格控制,如要合理配備村干部,精簡人員,減少補助人數,規范村干部的工資發放辦法,控制接待費用和交通、通訊費用等。
(四)建立四大體系,全面推行“村帳鎮管”制度的完善和規范運行,即由各蘇木鎮農業服務中心單獨成立經管站,建立統一的制度體系、業務培訓體系、督辦檢查體系、嚴格的考核體系,規定統一的集中報帳時間、采用統一的會計科目和規范的記帳方法,使帳目管理做到日清月結。
(五)積極推行村級會計制。農村會計是指由蘇木鎮設立農村會計中心,負責各村的會計業務。農村會計制的主要內容是:一項委托,二級審核,三權不變,四層監督,五個統一。
1、一項委托。村合作經濟組織將村級財務書面委托給農村會計中心,書面委托協議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村級不再設專業會計,只設一名報賬員。農村會計中心設立若干名會計,負責記賬,每個會計負責5個村左右的會計業務。農村會計中心由蘇木鎮農經站領導。會計通過統一的考試錄用,經旗農經部門業務培訓持證上崗,工資由蘇木鎮發放。
2、二級審核。村和農村會計中心兩個層次分別對村級財務進行審核。村民主理財小組和農村會計中心一方面每月對村級收支票據進行審核,合格后方可入賬;另一方面每季度向群眾公開財務時,對公開內容進行審核,確保村級財務如實向群眾公布。
3、三權不變。村級集體資金所有權不變,集體資金使用權不變,集體財務審批權不變,從而確保村級集體資金不被平調、挪用和侵占,集體權益不受侵犯。
4、四層監督。一是村級年度收支預算由鄉鎮政府審批;二是村級收支憑證每月由民主理財小組審查;三是入賬憑證由專業會計審核;四是專業會計賬務及各村財務由鄉鎮經管站進行定期審計。
5、五個統一。一是統一制度。主要包括收支預算制度,資金管理制度,費用管理制度和賬據管理制度。二是統一審核。各村的收支憑證在村財經主任審批、民主理財小組審查蓋章的基礎上,由農村會計中心依據收支預算計劃和財務制度進行審核。三是統一記賬。村級財務在二級審核的基礎上,每月底定期在農村會計中心由會計負責記賬,定期編制會計報表。四是統一開設銀行賬戶。農村會計中心在銀行(信用社)開設一個中心結算專戶(分村設明細),各村設置一個支出賬戶進行核算,實行會計中心與村級雙方印鑒共同管理。村級平時收取的款項必須全部足額繳入中心結算專戶代為管理,不得坐支。五是統一建檔。農村會計中心建立村級財務檔案室,做到一村一柜,統一對村級財務資料進行管理。
(六)村里要廣辟財源,通過多種途徑增加村級收入,壯大集體經濟。一是努力爭取國家和有關部門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扶持資金,減輕村級財務壓力。二是積極穩妥的開展村級經濟活動,增加村級組織的收入。鼓勵私人在當地興辦企業,村里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和優惠政策,并加強管理和支持,指導這些企業的發展,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因地制宜積極組織開發性生產,興辦經濟實體,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本著服務農民的思想,村里可以成立服務性組織,開展有償服務,幫助農民代購代銷生產生活物資,以獲取一定的服務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