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09 04:44:21

導語: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為推進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特色化發展,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更好地服務于打造“兩大增長極”、傾力培育“四大增長點”的發展思路,助力打造“技能”,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及《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市場、緊盯產業、服務發展、促進就業,大力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著力優化資源配置,深化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創新產教融合辦學模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全市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為打造“技能”探索可復制的經驗與模式。

二、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2年,全面完成職業教育資源整合,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到2025年,完成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職業教育、普通教育高度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深入推進,初步建成全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創新示范區。

(二)具體目標

——職業教育布局結構全面優化。完成市屬職業院校辦學資源整合,優化縣屬職業教育資源,實現“一縣一校”“一校一品”,全市職教體系更趨完善。

——職業教育辦學能力顯著提升。公辦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全部達到國家標準;“雙師型”教師比重、專業教學標準等要素基本達到國家標準;職業培訓機構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培訓質量顯著提升。

——高水平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基本形成。培育省級優質中職學校2-4所、優質專業5個以上,培育市級優質中職學校3-5所、優質專業10個以上;建設區域性公共實訓基地2-4個;每所職業院校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以上,支持職業院校通過校企共建等形式建設一批“高端工坊”。

——校企“雙元”育人普遍落實。全力打造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培育省級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3-5家、市級5-8家;培育省級以上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3個、市級5-8個;1+X證書制度試點及現代學徒制改革覆蓋全部職業院校。

——普職融通進一步加強。依托職業院校,大力推進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合作機制,探索發展綜合高中,推動普職融通;積極開展職業啟蒙教育,推進初中畢業生合理分流;進一步優化高中、中職招生比例,確保普職比例大體相當。

三、重點任務

(一)提升職業教育發展層次

1.加快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鞏固和加強與理工大學聯合辦學成果,在堅持辦好理工大學新能源學院(校區)的基礎上,鼓勵支持職業技術學院圍繞十大生態產業,積極對接省內外本科院校,進一步拓展聯合開辦本科專業;支持職業技術學院依托“雙高計劃”建設,全力開展應用型本科專業試點,并以此為基礎,爭取將職業技術學院申辦為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大學,進一步提升全市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層次,拓寬技術技能型人才中高本上升通道。(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

2.全力推進中高職一體化辦學。拓寬職業技術學院與市域內各中職學校合作領域,加大專業共建、人才共育、師資培養、教材開發交流合作,積極構建中高職一體化發展共同體;深化職業技術學院與市域內各中職學校人才貫通培養,通過五年一貫制、對口招生、整班推進等方式開展一體化辦學,力爭60%以上市內中職畢業生進入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支持市域內中職學校與省內外高職高專、應用型本科院校加強合作,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聯合辦學。(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全力打造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以職業技術學院為核心區、以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為切入點、以產教融合為牽引,以“雙高計劃”實施、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和市教師培訓基地、眾創孵化中心、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企業實訓基地、職工技能培訓中心等功能區建設為主要抓手,加大政府投入,導入企業投資,引入社會資本,全力打造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努力把建成省內一流、西部領先、國內知名的職業教育發展高地。(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經開區管委會)

4.積極推動敦煌藝術學院建設。支持西北師范大學敦煌學院、敦煌研究院整合省內外有關高校和科研機構資源設立敦煌藝術學院,協調落實敦煌藝術學院各項建設任務;推進職業技術學院、敦煌藝術旅游中專等職業院校與敦煌藝術學院進一步深化合作辦學,以旅游管理、舞蹈表演等實用型本科專業為試點,探索開展高本貫通和中本貫通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敦煌市人民政府)

(二)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

5.推進市屬職教資源整合。整合城區醫療資源,為職業技術學院增設附屬醫院;通過資源整合,進一步優化市直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確保職業技術學院臨床醫學等優勢專業體系建設和申辦本科院校達到硬件建設要求。(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文旅局、市衛生健康委)

6.培育職業培訓品牌。完善職業培訓考核評價體系,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規范化發展;強化職業院校職業培訓功能,按照“一縣一校、一校一品”發展格局,統籌職業培訓資源,組建職業技能培訓團隊,以行業技能、素養提升為重點,著力孵化10個以上品牌培訓基地,承接各類培訓項目;支持各培訓基地對接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積極開展職業培訓,面向十大生態產業發展積極開展產教融合培訓服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優化繼續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繼續教育、社區教育體系,通過資源整合、功能重組等方式,實現繼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以社區大學為龍頭、縣級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為載體,充分利用社區文化、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各類資源,系統架構四級社區教育網絡,加快推進品牌創建,不斷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科學調整職業院校專業布局。緊盯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按照錯位化、差異化、特色化原則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動態調整職業院校專業布局;建立專業發展評估監測機制,引導職業院校加強骨干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優勢品牌專業和專業集群,逐步消除專業設置過多、滯后和同質化問題;到2022年,各中職學校分別建設特色化、品牌化專業群2個以上,重點辦好2-3個特色專業,專業群招生人數達到學??傉猩藬档?0%以上;2025年,實現各中職學校辦學以專業群為核心進行招生和人才培養。(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

9.保障職業院?;巨k學需求。按照分級負責原則,進一步靠實市、縣兩級政府職業教育發展主體責任,加快推進職業院校校舍、師資、教學設施、實訓設備、信息化等辦學條件達標;嚴格落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標準要求;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投入,通過專項扶持、資源整合等途徑,全面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到2022年,市內所有公辦中職學校全部達到國家基本辦學標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0.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建立健全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和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有效擴大職業院校選人用人自主權;落實中職學校兼職教師應占本校專任教師20%的比例要求,支持中職學校以直接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所聘兼職教師由同級財政部門按編制內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核撥經費;支持職業院校招錄省級技能大賽一等獎選手、國家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選手、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等特殊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和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允許職業院校將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作為增量部分納入績效工資總量,自主支配;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建立市“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落實職業院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和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提高“雙師型”教師素質。(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1.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圍繞十大生態產業,特別是面向鄉村振興、先進制造、精細化工、現代服務等支柱產業,針對技術技能人才緊缺問題,重點建設集實踐教學、企業生產、社會培訓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水平、專業化省級以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3個、市級實訓基地5-8個;面向民生領域,建設學前教育、家政養老等區域性公共實訓基地2-4個;加大政策引導力度,每所職業院校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以上,支持職業院校通過校企共建等形式建設一批“高端工坊”,提升重點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創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實訓基地運營模式。(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1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接德育教育“百千萬”工程,培育省級職業教育思政骨干教師2-4名,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的職業院校文化品牌5-8個,建成省級“學科德育”“課程思政”微課30門以上;著力構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不斷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增強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等關鍵能力;全方位推進產業文化、企業文化、職業文化、工匠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創業文化與學校文化融合建設,大力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3.強力推進“雙高計劃”建設。全面完成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專業群建設任務和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任務;以實施省級“中職雙優計劃”為契機,力爭在2023年前建成省級優質中職學校2-4所、優質專業5個以上;以項目資金為牽引,實施市級“中職雙優計劃”,培育市級優質中職學校3-5所、優質專業10個以上,實現中職學?!半p優計劃”全覆蓋。(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4.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支持職業技術學院結合留學生教育,加強品牌留學專業、品牌留學課程建設,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學生來酒留學;充分利用中國西部職業教育與發展中心資源平臺,鼓勵職業院校在人員互訪、校際交流、人才培養、技術培訓、資源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與發達國家高端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共建高水平國際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引進國際一流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標準、專業課程等優質教育資源,合作開發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教學標準和優質課程。(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政府外事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

15.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建立發改、教育、人社、財政、工信等部門密切配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深度參與的產教融合工作協調機制;實施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計劃,圍繞現代農業、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大力培育區域性產教融合型企業,構建教育結構、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的新型職教體系;到2025年,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初具規模,培育省級及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3-5家、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5-8家,積極爭取進入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行列。(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政府國資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6.推動校企深度合作。樹立國際視野,以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建設為契機,聯合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等境內外職教機構、行業協會、優質企業,采取“1+N(行業性職教集團)”模式,在職業教育集團基礎上組建“絲綢之路()產教融合育人聯盟”;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實體化運作,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全方位加強校企合作;厚植企業承擔職業教育責任的社會環境,建立“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機制,落實相關稅收及教育費附加抵免等政策,激發企業參與和舉辦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稅務局、人行中心支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7.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借鑒“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引導職業院校主動“引企入?!薄耙笕虢獭?;強化企業育人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內容;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引導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專業教學資源庫,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應用,加快建設在線智能教室、智能實驗室、虛擬工廠等智能學習空間,推行場景式、體驗式等學習方式,形成“互聯網+職業教育”新形態;促進“書證融通”,“1+X”證書制度、現代學徒制試點改革覆蓋全部職業院校;堅持職業院校年度技能大賽制度,支持職業院校師生積極參加省、國家和世界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促學;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市、縣兩級財政足額落實中職學生技能大賽專項經費。(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政府國資委、市總工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8.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依托職業技術學院等市內職業教育資源,把保障服務和支持國防、軍隊建設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納入職業教育體系。圍繞軍民融合重大產業發展和國家重大國防軍工項目建設,加強校企合作、院校合作,聯合西南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加快國防特色高校共建和國防特色學科建設,為新型產業發展培養實用技術人才;圍繞軍隊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積極爭取國家定向士官生培養教育資格,做好面向軍人的教育培訓,推動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就業與職業教育有機銜接;支持職業技術學院面向航空航天、軍隊后勤保障、軍民融合裝備制造等產業培養人才。(責任單位:市委軍民融合辦、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退役軍人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

19.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強化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支持和指導職業院校組建省、市級職業技能培訓團隊,積極承接各類培訓項目;暢通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支持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社區合作,共建職業培訓學院和社區學院;支持職業院校大力開展職業培訓,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全部由市、縣兩級職業培訓中心統一承擔實施,并向具備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開放;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和職業培訓包開發,規范教材使用,提高培訓質量。(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0.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揮職業院校人才支撐優勢,強化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為鄉村振興提供全產業鏈培訓服務及技術支持;支持職業院校建設以綠色農業、循環農業、集約農業等為特征的生態農業職教示范基地,打造一批職業教育助推鄉村振興示范點;不斷調整優化職業院校涉農專業布局和專業課程結構,建立契合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業體系;探索“地方政府+職業院校+企業+鄉村”發展模式,積極開展國家級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1.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推進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與文化旅游產業相融合,打造文化旅游發展特色品牌,夯實文旅賦能基礎;聚焦“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建設,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鼓勵農村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在職業院校建立工作室;圍繞服務新型城鎮化人才需求,開展農村人口市民化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提升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建設能力;支持職業院校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核心產業,培養適應中高端產業和產業中高端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產業走向全國產業中高端。(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推動普職融合創新發展

22.發展普職融通高中教育。鼓勵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開展普職融通教育合作,通過開展綜合高中試點、開辦“普職融通”班等形式,促進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開放、融合;建立健全區域內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師資交流任教機制,鼓勵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相互開放學科名師、技能大師和數字化課程資源,實現線下線上優質資源共享;確保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不低于4:6。(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3.強化職業啟蒙教育。立足新高考制度改革,依托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示范區建設,加快建設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面向市域內并拓展面向周邊地區中小學生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和綜合素質評價認證工作;聯合中小學開展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小學開設職業啟蒙教育和勞動課,初中開設生涯規劃教育和勞動技術課,普通高中重視發展學生的職業理想和技術能力,并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生科學認識職業屬性、合理選擇職業方向;完善學籍管理制度,貫通普通高中有意愿學生直接轉入中職學校接受職業教育,探索初中學業困難學生按規定在職業學校完成義務教育,并接受部分職業技能學習。(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24.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加強學?;鶎狱h組織建設,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匯聚每一位師生員工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加強職業院校領導班子建設,著力加大年輕干部培養和選拔力度,切實提升職業院校干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水平。(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5.建立職業教育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召集人,教育、人社、發改、工信、財政、國資、稅務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市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全市職業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形成政策合力,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保障。(責任單位:市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26.建立健全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制度。建立以學習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健全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積極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機制,落實督導報告、公報、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制度;實施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將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作為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各地各有關部門履行職責的督導評價。(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政府教育督導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7.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等宣傳活動,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精神進校園”“爭創優秀職校生”等專題活動;加大對職業院校參加技能大賽成績突出學生的表彰獎勵力度,大力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環境。(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