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廁項目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05 03:42:00

導語:農村改廁項目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改廁項目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生部、財政部《關于下達2007年中

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通知》(財社〔2007〕235號)精神,改善我市農村環境衛生,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引導農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衛生的生活方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通過實施中央補助地方農村改廁項目,帶動我市農村改廁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相關疾病發生和流行,提高農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我市農村改廁項目覆蓋6個區(縣),2008年重點以**縣永豐鄉、青格達湖鄉、六十戶鄉和米東區蘆草溝鄉、三道壩鎮5個鄉(鎮)為主,全年建設無害化衛生戶廁1000座。

二、資金保障

為保證改廁資金全部到位,使戶廁建設一個、成功一個、受益一戶。國家財政部、衛生部撥付2007年度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即改廁專項經費)35萬元用于**市農村戶廁改造,項目所需其余資金由市、區(縣)、鄉、村和農戶采取自籌的方式解決。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領導,確保我市農村改廁工作順利實施,市人民政府成立**市農村改廁項目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開展、管理、督導全市農村改廁工作,協調解決改廁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愛衛辦,辦公室主任由張強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王明剛同志兼任。

辦公室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協調、日常管理和技術指導,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四、工作安排和要求

項目自2008年3月開始,10月底結束,共分四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8年3月—6月)項目啟動,申報、審批。

第二階段:(2008年7月—9月)項目區(縣)全面開展衛生戶廁的建造工程;完成農村改廁技術培訓工作;在改廁項目區(縣)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階段:(2008年9月底以前)區(縣)項目工程結束,市農村改廁項目領導小組完成項目驗收及項目總結報告,并上報自治區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第四階段:(2008年10月底以前)自治區級評估驗收,完成終期評估。

市愛衛、財政部門以項目區(縣)為單位,對改廁項目區(縣)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資金配套使用,戶廁建造質量、數量以及衛生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等進行全面的評估驗收,完成終期評估報告。對評估驗收合格的區(縣),在下一年度投資中予以傾斜;對未按要求完成項目任務的區(縣),給予通報批評,追究主管領導的責任。

五、工作分工

(一)市愛衛辦要在市農村改廁項目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成立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制定相關技術標準,開展農村改廁技術培訓,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指導各項目區(縣)制定改廁項目實施辦法,參與項目的審定工作;在項目執行區(縣)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分配計劃,配合招標采購;掌握全市改廁項目進展情況,作好監督評價工作。

(二)項目區(縣)政府要制定改廁項目實施計劃,成立領導機構,推動改廁項目工作順利實施;落實區(縣)財政配套經費,協調相關部門制定有關配套政策,確定改廁項目執行鄉(鎮),落實衛生廁所基建任務;開展改廁宣傳教育工作。

(三)項目區(縣)愛衛辦要組織成立項目技術指導小組,開展鄉(鎮)改廁施工技術人員培訓、技術指導、健康教育等工作,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指導各項目鄉(鎮)、村實施衛生廁所基建工程,保證質量、數量達到項目規劃和技術標準要求;接收和發放改廁物資;按月向市改廁項目辦公室報送改廁工作進度表。

(四)項目鄉(鎮)政府要確定分管領導,負責項目工程組織實施;監督項目村、改廁戶嚴格按技術規范完成衛生廁所建造任務;項目村要由村委會主任擔任項目責任人,組織發動村干部、黨團員率先示范,帶頭改廁,普及改廁衛生知識。

六、具體要求

(一)農村衛生戶廁建設。

1.廁所的選址:無害化衛生廁所的廁屋要求建在農戶院內,有條件的農戶,提倡廁屋入室。化糞池(后甕)可建在院外,也可建在院內,所選位置應避免車軋等,確保建造安全;禁止在水體周邊建造廁所,禁止糞液直接排入水體。

2.類型選擇:根據我市的氣候、環境、地形地貌、民族習慣、生活習慣和農業生產對農家肥的需求方式,使用國家愛衛辦推薦的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為改造類型。

3.注意事項:由企業統一生產的預制式貯糞池和廁所設備,其安全性、功能與容積要求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應經過自治區級技術組鑒定認可后方可推廣應用;為改善廁室內的衛生狀況,應在恰當的部位安裝排氣管,廁坑應使用蹲便器,避免糞便裸露。

(二)技術培訓和健康教育。

1.項目區(縣)、鄉(鎮)、村要按照項目管理方案要求,積極落實配套經費,開展糞便無害化原理、廁所建造技術、廁所使用與管理要求、廁所建造質量的檢測方法、改廁與腸道傳染病等疾病防控相關的衛生知識培訓,保證和擴大項目的實施效果。

2.通過多種渠道(健康教育課、廣播、電視、宣傳畫、報紙等)、不同方式(科普、故事、宣教)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參與,促進群眾正確使用衛生廁所、形成飯前便后洗手等健康行為。健康教育要避免形式化、簡單化、表面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有條件可組織現場培訓。

(三)技術指導與監督。

1.各項目區(縣)、鄉(鎮)、村要適時對項目的組織、管理、廁所建設質量、數量進行督導檢查,加大技術指導力度,以保證技術實施的正確性,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市愛衛辦將于項目執行中期開展項目督導工作。

2.根據圖紙審核、觀察現場廁所建造的實際情況,判斷改廁技術實施質量,了解工作操作程序與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完善健全。

3.群眾掌握廁所使用和管理知識的水平:依據區域特點與建造廁所模式,提出精煉易懂的管理與使用要求,考評群眾掌握的程度,觀察應用情況,提出繼續進行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

4.糞便無害化處理效果監測工作對于評價項目實施效果非常重要,項目區(縣)、鄉(鎮)、村要按照《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方法,對有關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并將檢測結果列入項目總結報告中。

(四)考核評估要求。

1.項目完成后要進行全面的評估,各項目區(縣)在市評估督導前應進行本級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項目組織管理、資金使用情況、項目任務完成情況、戶廁建設質量、技術指導與健康教育、衛生廁所使用與管理、糞便無害化效果、環境衛生改善情況、建立農村衛生戶廁建設長效機制、農村改廁納入當地新農村建設規劃情況等方面。

2.評估的方法:資料評估(文字資料、聲像資料、檢驗資料等原始材料)、現場評估、群眾訪談三個方面。

3.各項目區(縣)自我評估后將評估報告報市愛衛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