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8 16:26:12

導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計劃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2021年1-12月,園區經營(銷售)收入205.89億元,同比增長28%;規上企業產值160.32億元,同比增長20.79%,其中三大主導產業產值(85戶規上企業,含永新、華佳)144.38億元,同比增24.13%,占規上企業產值90.06%;實現工業實體稅收(不含永新、華佳)5.79億元,同比增長31.82%。

(一)聚焦增活力,開發區改革穩步推進。一是各項體制機制改革步伐加快。成立區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牽頭制定《區人民政府關于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目前開發區三定方案已完成初稿,聘任制管理、薪酬激勵改革方案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見。建立“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注冊成立市區經濟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已正常運營。設立區產業扶持專項基金,委托華富嘉業制定《區安華股權投資基金組建方案》,成立市徽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正式運營。二是賦權承接工作推進有序。積極與區直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依法依規下放管理權限,目前7項賦權已承接到位。三是“標準地”改革工作進展提速。制定《區開發區“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成立區開發區“標準地”改革領導小組。區域安全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氣候可行性論證、壓覆礦產資源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文物保護評價、節能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水土保持評價、水資源論證等10項評估評價已全部完成,“標準地”區域控制性指標體系已經開發區黨工委會議研究同意并報送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研究。

(二)聚焦增動能,三大主導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一是三大主導產業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制定區新材料、智能制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組織召開智能制造、新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以申報省級特色產業園區為抓手,加快推進區新型功能涂層材料特色產業園建設。加大“小升規”企業培育力度,重點培育賞友花業、鑫友新材料、中茶謝裕大等企業上規,新增德力保精工、徽客坊食品、惠久粉末、尚傅科技等規上企業4戶,總數達114戶。二是智能制造產業園穩步啟動。謀劃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園,大力培育以精密電子和智能制造為核心的高端智能制造企業。目前,第三批非標專項債市區城北智能制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于9月底申報成功。2021年12月,區開投公司完成了對通源服裝有限公司的收購,開發區管委會與浙大網新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按照2月底掛網、3月底進場施工的目標倒排時間任務,區開投公司同步推進地塊內的租賃企業的騰退工作。三是加快謀劃城東工業園發展。先后四次召集相關部門及巖寺鎮,泰達、新遠、華惠等15家循環園企業和永新、華佳、貝諾、奔馬等14家城東片重點企業,召開城東工業園發展謀劃座談會,征求各方意見,分析下步發展路徑。2022年1月19日,編制單位來徽實地調研城東工業園情況,并邀請有關單位召開座談會,初步構思城東工業園轉型發展與二次開發規劃的方向。四是企業創新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新簽產學研合作項目7個,新建中國建研-東遠聚酯輕量化新材料研發中心、“聚氨酯膠黏劑市技術創新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共建北京林業大學與華佳產學研融合創新基地。深化與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產學研合作,圍繞廢氣廢水處理開展技術攻關。打造“(杭州)科創中心”,區國投集團已注冊飛地運營管理公司,已有4家企業入駐。申報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1個(匯杰新材料),推進“四千工程”百博入企工作,園區內11家企業與博士簽約合作。

(三)聚焦優服務,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一是提升疫情防控應急能力。堅決扛起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建立完善“1+1+N”工作機制,開發區成立10個疫情防控工作網格小組實時通過微信、QQ、電話等方式開展工作宣傳,督促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疫苗接種,目前園區企業職工已做到應接盡接。二是加快完善路網建設。進一步優化園區發展環境,循環園紫金路延伸段(神劍至潮徽段)已完成箱涵明渠施工;循環園昌平路延伸段已基本完成建設;城北三期經八路(永新新材料至合福高鐵段)已完成建設;經七路待土地指標落實后進行路面澆筑;循環園物流通道(巖寺鎮周塘至小巖公路)已完成小巖村段通訊、國防、強電遷改工作,正在推進2號橋橋臺及小巖水庫至小巖村路段土石方施工。三是大力實施“四送一服”。選派126名幫扶干部到全區52家重點企業開展駐企服務,在政策、融資、人才、營商環境等方面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為企解決問題89個,協調解決沿浦金屬電力搶修、神劍市政設施維修、錦峰用電、永新新材料接水等問題,保證企業順利生產,項目有序推進。

(四)聚焦穩投資,重點項目建設再添動力。一是強化“雙招雙引”第一戰場。實施精準招商、靶向招商、綠色招商,大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綠色環保的優質項目。2021年,園區新引進工業項目2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順利完成年度目標。二是強化“網格化”聯系包保。落實“四督四保”“雙進雙產”工作要求,深化重點項目網格化常態聯系服務工作機制,確保項目推進進程。2021年實現泰達年產1.5萬噸偏苯三酸酐擴建(二期)、賞友花業新式茶飲生產項目、錦峰年產4000噸TGIC產品技術升級改擴建項目等28個項目開工建設,實現錦峰8400噸環氧樹脂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徽客坊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項目、聚酯樹脂高濃度廢氣集中治理項目等38個項目建成投產。三是強力推進低效企業處置。強化“畝產論英雄”導向,修訂出臺《區工業企業低效利用土地處置實施意見》,引導企業通過法院拍賣、政府收儲或收購、增資擴股、技改提升、股權轉讓、資產整體轉讓等方式完成處置。全年完成低效企業清理處置18戶,盤活低效用地面積533.08畝。

(五)聚焦強監管,安全環保再筑屏障。一是加快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和省專項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期間,涉及開發區華飛新材料有限公司租賃忠誠化工廠老廠區生產及錦峰納管污水超標的2件投訴件已于8月5日完成驗收。中央環保督察和省專項環保督察投訴件有6件為循環園廢氣擾民投訴,啟動園區廢氣第三輪深度治理,督促園區12家重點涉氣企業加快廢氣治理設施改造提升,新建廢氣治理設施6套,累計投資2500萬元。經第三方公司監測驗證,廢氣排放濃度遠低于國家標準,已通過市生態環境局驗收。二是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問題整改。反饋的恒(新)遠科技有限公司違法排污問題及園區雨水排放超標及雙益污水超標問題,市級已進行預驗收,省生態環境廳已完成現場驗收,待相關會議研究通過后,予以銷案;園區重點排污企業雨水端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及視頻監控系統已完成搭建,正常運行。三是加快提升園區安全環保水平。推進“安全環保管家”項目,目前已完成對全部企業(除在建項目外)的現場診斷工作,第一批11家企業及第二批10家企業已整改完成。推進循環經濟園區安全環保智能化監管系統項目,8個監測站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中控中心設備已安裝完成,完成與省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控監測系統鏈接,正在進行軟件平臺調試工作。建立隱患定期排查機制,2021年以來,圍繞企業復工復產等開展專項檢查37次,夜間巡查300次,不間斷對機械冶金電子及小服裝等行業開展針對性檢查,排查隱患400余處,已全部整改銷號。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雖然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差距和不足。一是改革進展還不夠快。在開發區薪酬制度、聘任制改革工作中,因改革工作涉及面廣、改革事項多,造成整體工作推進緩慢,承接各項賦權職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管委會人員編制與所承擔任務不協調,開發區工業實體277家,納入屬地管理的租賃企業100余家,但管委會在編在崗人員僅23人,比例為16:1,造成推進工作捉襟見肘。二是工業實體稅收增長后勁不足。受“營改增”、增值稅留抵退稅及國家惠企政策影響,新項目投產后須3-5年才能形成新的稅源企業;受環境容量限制等影響,企業限產嚴重,加之原材料價格及國際物流費用上漲幅度大,市場不穩定,影響企業正常生產。三是園區企業人才支撐不足。企業用工存在嚴重不足,高層次人才缺乏,存在著“難引進、易外流”的現象。特別是智能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普遍存在招工難,熟練工人缺乏,人員流動頻繁等問題,致使企業的產能提升受到制約,限制企業發展。四是低效企業處置難度不斷增加。雖然2021年全力完成低效企業處置18戶,但剩余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部分低效企業債務較多且構成復雜,處置成本較大,處置風險較高;一些低效企業廠房適配性不強,優質項目嫁接成功率較低;個別低效企業主處置意愿不強,協商價格偏高。

三、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開發區把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全力推進“3139”工業發展行動(推動三大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1個百億和3個五十億級產業集群,積極培育9家十億級企業),聞令而動、開局即沖刺,拼字當頭、干字為先,奮力譜寫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是把握全新定位,深耕細作建設高能級平臺。緊扣“一區六園”全新定位(循環園轉型升級、城北園提質擴量增效、城東園“二次創業”、智能制造科創產業園融合發展、豐南經濟園換擋升級、做優做強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制定專項行動方案,建設高能級平臺,構筑高質量發展格局。加快精細化工企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華惠、新遠、泰達、匯杰等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加快聚酯企業整合;加快城北園提質擴量增效,高標準建設智能制造科創產業園,新建“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啟動實施城北服裝產業園;堅持城東“二次創業”規劃先行,2月底前完成產業規劃編制,率先啟動廣惠、下街小區起步區建設。一季度,力爭實現稅收1.5億元,同比增長13.1%。

二是堅持項目為王,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嚴格落實“四督四保”“雙進雙產”和“集中開工”等調度機制,一切圍繞項目建設、一切服務項目建設,確保重大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圍繞新材料產業,重點推進中澤新材料二期、華惠年產7000噸電子級TGIC、圣戈班匯杰二期、欣苗年產35000噸水性涂裝新材料等項目開工建設。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重點推進谷捷年產600萬片散熱器、萬博雷森年產35000噸復合新材料、沿浦弘圣年產7400萬套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項目建成投產。一季度,確保鼎利新材料、天馬鋁業等13個項目建成投產,谷捷二期、華惠科技、沿浦弘圣等14個項目開工建設。

三是聚力雙招雙引,鍥而不舍實現成果轉化。把打造特色產業集群與8個“雙招雙引”工作專班深度捆綁,實現招商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圍繞打造新型功能涂層材料百億產業集群,加快圣戈班匯杰嫁接海普特、EVA光伏膠膜項目嫁接漢邦老廠區、欣苗化工嫁接漢邦樹脂、新遠專用化學品及高性能樹脂產品、格瑞稀金屬植酸界膜劑、鴻翔化纖助劑、旭沖電子醫用干式膠片等在談項目早日落地建設。圍繞打造綠色軟包裝五十億產業集群,發揮永新股份在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作用,利用年內建成的年產8萬噸新型包裝材料項目,推動源點科技、至德新材料、瑞億新材料等核心節點企業集聚發展。圍繞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和機車零配件2個五十億產業集群,力爭招引智能制造產業項目10個以上,加快聚鑫特塑科技、艾肯機械、精銳創意包裝、久石科技等企業入駐智能制造科創產業園。

四是突出畝均效益,全力以赴盤活低效用地。牢固樹立“畝均論英雄”發展理念,成立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工業企業低效用地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周報告、旬調度、月通報”制度,系統推進處置工作。全面推行開發區區域評估及“標準地”制度,科學評價工業企業畝均效益,依法推動資源要素差別化、市場化配置。加大對“三未”(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低效工業用地處置力度,逐地塊制定處置方案,重點推進瑞園科技、東昇集團、艾科美博等低效企業嫁接盤活,確保完成18戶處置任務。一季度,確保完成3戶處置任務,2戶啟動技改提升,3戶取得實質性進展。

五是擦亮服務名片,久久為功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精神,堅定不移改進工作作風,嚴格執行“一改兩為五做到”。繼續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開發區+開投公司+股權基金”運行模式,建立規范產業基金定投機制。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完善“網格化”服務包保機制,深化“四送一服”,護航企業發展,把培育十億級企業和首發上市企業作為重點方向,竭力協調解決政策、土地、資金等困難,第一時間為企業掃清障礙。加快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做好城北三期經八路、循環園物流通道、循環園大福路、城北振興大道延伸段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軍用光纜改道、給排水、供電、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有效提升園區承載力。

六是守牢發展紅線,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環保。堅決貫徹落實省、市、區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工作專題會議精神,對照警示片披露問題及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全面開展“回頭看”,制定自查整改工作方案,做到即知即改,確保問題不反彈、成效再鞏固。完善園區安全環保智能化監管系統體系建設,拓展安全防控監測、大氣環境預警、雨污水在線監控等平臺功能,對循環園雨水總排口應急閘門聯動改造,用“技防”代“人防”,進一步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嚴格落實安全環保責任制,加大企業安全環保監管和聯合執法檢查力度,持續開展“夏季高溫時段安全環保聯合預警檢查”行動,委托第三方專家參與輔助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