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計劃

時間:2022-11-02 07:03:00

導語:農村經濟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發展計劃

一、總論

(一)規劃目的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加入WTO后,過渡時期各項保護政策逐漸削弱、全面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時期。為加強對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在兩個市場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特編制該項專題規劃。

(二)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土地法》、《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扶持農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法規。

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

3、《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的意見》、《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百個經濟強鎮工程”的意見》、《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意見》、《中共**市委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步伐的決定》。

4、《**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

5、《**縣統計年鑒》、《**縣農業區劃報告》。

(三)規劃范圍和期限

規劃范圍:全縣所轄24個街鎮鄉。

規劃時期:**——2010年,展望到2020年。

二、發展基礎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一是農村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1.2億元、農業增加值1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3元,分別比**年增長14.76%、18.11%、35.1%。糧食總產穩定,產量達到47.3萬噸。農村勞動力轉移總數達20萬人,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二是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三大示范區已具雛形,五大產業化項目初見成效,六大特色基地不斷擴大,農產品優質率提高11個百分點,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提高5.1個百分點,非農產業人均收入比重提高8.7個百分點。三是農業產業化邁出堅實步伐。培育市級、縣級龍頭企業36家,發展中介組織256個,帶動農戶5萬戶。四是農業科技取得豐碩成果。引進推廣先進實用技術48項,名特優新品種120余個,培訓農民50余萬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戶5000余戶、“兩高一優”農戶320戶;推廣農業機械1321臺套,農機總動力38.77萬千瓦。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由42%提高到48.8%。五是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累計完成各類水利工程8520處,改造中低產田5.2萬畝,實施生態工程1萬畝,成片造林11.32萬畝,四旁植樹312萬株,封山育林14.25萬畝,新建維修農戶沼氣池8862口、7.1萬立方米,改節材灶5萬戶,建立生態家園1000戶。六是農村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順利完成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土地流轉有序推進。農村村社財務“雙代管”、農村報刊“限額制”、義務教育收費“一費制”等制度全面推行。村務、政務公開,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進一步增強。全面取消農業稅及附加,村主要干部務工打卡。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225個,入社農戶2.3萬戶。七是農業對外開放成效明顯。爭取市級以上農業項目資金2.07億元。引進外地企業來我縣投資農業項目20余個,協議資金超過2億元。八是扶貧救災成效明顯。累計直接投入扶貧開發的資金1150萬元,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扶貧項目130個,消除巖洞窩棚戶1480戶,救助失學兒童1480人,減少貧困人口1.89萬人。抗災救災工作力度加大,突發災害應急反應機制不斷完善,累計直接投入救災方面的資金1300余萬元,解決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困難5萬人次。

(二)發展形勢

1、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是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三農”工作已列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中央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家已經并將繼續出臺一系列扶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步伐的決定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工作和政策保障,為“十一五”期間的農業和農村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圍和發展環境。三是“三農”工作經驗積累豐富。全縣農村經濟發展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廣大從事“三農”工作的基層干部也積累了許多加快發展的成功經驗。四是農產品市場需求的多元化,給我縣農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消費群體的不斷增大,對農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為農業發展和農產品生產帶來巨大的拉動力。五是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將為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農業技術服務推廣體系和科研成果運用推廣的調整和完善,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作用將更加明顯和突出。六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十分明顯。我縣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農業產業特色鮮明,旅游資源獨特,這一系列的有利條件,為推動“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目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還沒有根本提高,農業比較效益低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沒有建立,農村居民收入增加額和實際增長速度仍然低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根本扭轉;城鄉統籌發展,從根本上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農業科技的支撐能力沒有明顯增強,農業裝備水平差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影響農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還沒有根本消除。具體來看,突出表現為“四弱、五低、六難”。四弱。就是農村基礎設施弱,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弱,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和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弱。五低。就是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素質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和農產品加工水平低。六難。就是有效投入增加難,農村勞動力轉移難,結構調整項目選準難,利益機制完善難,城鄉收入差距縮小難和基層債務化解難。

總之,“十一五”期間,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仍處于爬坡上坎的困難階段,既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又面臨不少具體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從機制體制上逐步加以解決。

三、基本思路與目標

(一)基本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各級惠農政策,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發展生態經濟為目標,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前提,以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為主線,以延伸產業鏈條為主要手段,以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為基本途徑,以體制創新、經營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面向市場,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現代農業,加速農業產業升級換代,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末:

——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7億元,年均增長4.5%;農業增加值達到17.94億元,年均增長5.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糧食總產量達到48萬噸。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660元,年均增長6%;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5萬人,總數達24萬人。

——農產品優質率達到60%,提高12個百分點;綜合商品率達到75%,提高11.4個百分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0%,提高11.2個百分點。

——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20%,提高13.3個百分點;水利化程度達到78%,提高3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達到30%,提高3個百分點。

——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43%。恩格爾系數下降到48%以下,農村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7年,非農產業就業占全社會就業比重達到60%,按常住人口統計的城鎮化率達到36.8%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到80%。

到2020年,全縣農業主導產業區域發展格局明顯優化,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群基本形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有較大提高,農村家庭承包經營機制不斷完善,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顯著提高。基本把**建成**市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優質糧油主產區、優質枇杷之鄉,把**冬菜做成除榨菜以外**市的第一大菜,把**黑山羊培育為全國著名的地方品牌。

四、產業發展與布局

堅持按照建設三大特色農業示范區,培育五大主導產業,壯大六大特色基地,加快培育新興特色產業的思路,全面規劃建立合理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生產力布局結構。

(一)區域布局

根據全縣的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等特點將全縣分為三大農業特色經濟區域。

1、東部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大銅路為軸心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區10萬畝,大力推廣規范化栽培,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同時,以青龍山為骨架,借助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林、建立草食牲畜基地;以大國路為軸心,建立優質稻、小水果等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以拾萬-雍溪沿山公路為軸心,發展干果業、建筑建材業和能源礦產業。

2、中南部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區。以寶郵公路為軸線,建立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區10萬畝,大力發展伏淡季水果、優質稻、無公害蔬菜、觀賞花卉、畜禽規模養殖、特種水產等產業,建立名特優新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同時利用玉龍山龍水湖國家級森林公園、**石刻世界文化遺產等資源優勢,開發龍水湖、化龍湖、玉龍山等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壯大農村第三產業。

3、西北部生態農業示范區。以大安路、大榮路為軸心,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區10萬畝,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建立蠶桑、花椒、小水果、優質稻、蔬菜、藥材、草食牲畜等農副產品原料生產基地。

(二)重點產業

“著力培育優質糧油、瘦肉型豬、筍竹、枇杷、冬菜調味品五大主導產業和生態觀光農業等特色新興產業,使之成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1、糧油產業。規劃建設優質糧食生產基地38萬畝,其中:優質中稻基地25萬畝,再生稻基地5萬畝,優質油菜8萬畝;引進、示范、篩選優質水稻新品種10個以上,油菜新品種5個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48.0萬噸,主要糧油品種的優質率達90%以上,商品率達70%以上,加工轉化率達70%以上。優質稻基地布局在縣內各街鎮鄉,其中萬古、雍溪、國梁、金山、拾萬、回龍六個鄉鎮為再生稻基地;郵亭、珠溪、三驅、鐵山、高升、季家、寶興等為旱糧主產區。

2、枇杷產業。規劃建設優質枇杷基地10萬畝、450萬株,其中現已有7萬畝,需新增3萬畝。總產可達13.5萬噸。基地主要布局在寶郵路沿線的龍崗辦事處、棠香辦事處、龍水鎮、郵亭鎮、高升鎮,輻射到智鳳、寶興、珠溪、三驅等鎮。

3、筍竹產業。規劃發展筍用竹10萬畝,其中現已有4.3萬畝,需新增5.7萬畝。基地主要布局在寶頂鎮、龍崗辦事處、棠香辦事處、龍水鎮、玉龍鎮、金山鎮、拾萬鎮、萬古鎮、鐵山鎮、中敖鎮等地。

4、冬菜調味品產業。規劃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5萬畝,其中,冬菜2萬畝、調味品原料(辣椒、生姜、大蒜等)基地1萬畝、精細蔬菜2萬畝。基地布局。2萬畝冬菜主要布局在龍崗辦事處、龍水鎮、珠溪鎮、中敖鎮、寶興鎮、寶頂鎮、龍石鎮。1萬畝調味品原料基地主要布局在智鳳鎮、回龍鎮、寶頂鎮、珠溪鎮、寶興鎮、高坪鄉。

5、瘦肉型豬產業。規劃建設30萬頭優質瘦肉型豬基地,以PIC豬、“洋三元”豬為主。其中,發展種豬1.2萬頭,發展規模種豬養殖業主150戶,實行豬場集約化飼養。建立標準化瘦肉型豬生態飼養小區10個,其余采用農戶分散飼養,達到年出欄優質瘦肉型商品豬30萬頭。優質瘦肉型豬基地建設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帶動、整體推進、規模發展的原則進行布局,在條件較好地區集中培育大型養殖場(廠),在一般地區采取“小群體、大規模”建設生態養殖小區的辦法逐年遞增推進。養殖小區主要布局在龍崗辦事處、棠香辦事處、智風鎮、龍水鎮、郵亭鎮、雍溪鎮、萬古鎮、金山鎮、石馬鎮、拾萬鎮等。

6、生態觀光農業。按照“強化宣傳,規范管理,依托優勢,深度開發,注重協調,突出效益”的發展思路,依托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觀光農業。規劃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農業園區和生態旅游農家樂20個,年產值1億元,吸納和帶動農民2萬人。重點布局在寶郵路沿線的旅游景區、中心場鎮、交通要道等附近。

(三)特色基地

重點建設草食牲畜、淡季水果、蠶桑、茶葉、花卉苗木、名特水產等特色農產品基地。

1、草食牲畜基地。一是規劃建立牧草生產基地3萬畝。堅持走生態立體農業之路,大力推廣果-草-牧,種-養-沼等生態模式,以飼料玉米、黑麥草、紫花苜蓿等蛋白含量高的牧草為主。基地主要布局在萬古鎮、石馬鎮、龍水鎮、雍溪鎮、拾萬鎮、鐵山鎮、中敖鎮、季家鎮、高升鎮、高坪鄉等鄉鎮。二是規劃建立黑山羊養殖基地,其中建設核心種羊場1個,規模500只以上;建種羊擴繁場(戶)200戶,規模50只以上;累計存欄種羊3萬只,建成**黑山羊種羊生產基地和商品羊基地,規模達15萬只以上。基地主要布局在鐵山鎮、高升鎮、中敖鎮、玉龍鎮、拾萬鎮、回龍鎮、雍溪鎮、古龍鄉、高坪鄉等地。三是建立500萬只肉兔生產基地,依托山林、深丘、荒坡、果園等資源優勢,基地主要布局在萬古鎮、石馬鎮、棠香辦事處、龍崗街道辦事處、拾萬鎮、寶頂鎮、鐵山鎮、季家鎮、古龍鄉、高坪鄉等地。

2、伏淡季水果基地。一是早熟梨生產基地。規劃建立優質早熟梨基地5萬畝。品種以黃金梨為主,基地主要布局在大銅路沿線的萬古鎮、雍溪鎮、金山鎮、石馬鎮、拾萬鎮、智風鎮、龍水鎮等,輻射到國梁鎮、回龍鎮等。二是葡萄生產基地:規劃種植1萬畝,主要分布在鐵山鎮、雍溪鎮、寶頂鎮、龍崗辦事處、龍水鎮等地。

3、蠶桑生產基地。規劃種植3萬畝,年發蠶種4萬張,產繭110萬公斤。相對集中在龍石鎮、珠溪鎮、龍水鎮、中敖鎮、高坪鄉等地。

4、茶葉生產基地。規劃發展1萬畝,以綠茶為主,適當配以其它品種的茶葉。主要布局在郵亭鎮、玉龍鎮、拾萬鎮、古龍鎮、雍溪鎮、萬古鎮、龍水鎮等地。重點對原有茶葉基地進行擴建、調整和完善,加大劣雜茶樹的改造力度,依靠科技創立品牌,提高茶葉的質量和品位。

5、花卉苗木生產基地。規劃建立花卉苗木基地5000畝,100畝以上的花卉業主10個。花卉以樁頭和盤扎為主,苗木以常規綠化苗木為主,發展部分水生花卉。基地主要布局在寶郵公路沿線。

6、名優水產養殖基地。規劃水產養殖面達26萬畝,名優水產養殖面積5萬畝以上,規模養殖20畝以上或產值50萬元以上的漁業大戶100戶,建成漁業科技開發、生產、加工于一體的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漁業發展新格局,不斷滿足“郵亭鯽魚”、“荷花魚”等消費需求。基地主要布局在雍溪鎮、萬古鎮、智風鎮、石馬鎮、國梁鎮、珠溪鎮、龍水鎮等地。

五、農產品加工與流通

扶持六大類農產品加工產業和3大農產品市場流通體。

1、優質糧油加工業。依托現有糧油加工企業,規劃在郵亭鎮、雍溪鎮、寶興鎮建設糧油加工基地,扶持5個日加工能力100噸以上的糧油加工企業,年總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結合我縣的竹子、蓮藕種植優勢,與科研單位合作開發竹香米、荷香米、營養強化大米等新產品,爭創3-5個市級以上名牌糧油農產品。

2、筍竹加工業。依托現有筍竹加企業,建立筍竹加工基地,用地約100畝。年處理竹筍10萬噸,開發保鮮竹筍、清水竹筍、竹筍干片、竹筍腌菜、竹膠合板、竹香精等產品。

3、畜產品加工業。整合現有食品加工企業,鼓勵社會各部門、各單位、集體和個體參與生豬產業發展與流通銷售,組建以養殖大戶為主體的產銷專業合作社,積極與國內大型食品加工廠和屠宰加工廠建立廣泛的供銷關系,搞好生豬流通以及豬肉、化工及豬附產品精深加工。規劃年加工屠宰瘦肉型生豬20萬頭,在生產白條肉的基礎上,逐步研制開發冷卻鮮肉小包裝系列、餐館家庭配菜系列、畜禽低溫火腿系列等肉類食品。

4、冬菜調味品加工業。依托現有調味品生產企業,建立冬菜調味品加工基地。年加工冬菜1萬噸,開發**冬菜尖、碎米冬菜尖、冬菜尖蒸料、冬菜尖湯料等系列產品;加工調味品1萬噸,開發豆瓣、腌制菜、火鍋調料、鯽魚調料等系列產品。

5、茶葉加工業。重點發展壯大“松茗茶”、苦丁茶”、碧螺春、“石刻三茗茶”。同時,積極做好薄荷茶、桑葉茶、佛手茶等其它種類的茶葉開發工作。

6、荷蓮加工業。

扶持或引進荷蓮加工企業,規劃年加工荷系列食品2萬噸,與科研單位合作開發藕粉掛面、快餐營養藕粉、蓮米開心果、蓮藕汁、荷香精等產品。開發荷系列茶產品1000噸,主要產品為荷花茶、蓮心茶、荷葉茶、花蕊茶等。

7、流通市場建設。一是建設渝西糧油交易中心。借助郵亭鎮的交通優勢,配合市糧油集團建立區域性糧油交易中心。二是依托市供銷總社的扶持,在郵亭建設再生資源交易中心。三是抓好龍水農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擴建工作。四是抓好龍崗濃蔭渡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上檔升級。

六、重點任務與措施

(一)加快推進“133工程”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十一五”期間,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上來,堅定信心,強化措施,全力推進我縣新農村建設。

1、“133工程”建設規劃。按照**市“千村推進百村示范工程”要求,結合全縣實際,規劃實施新農村建設“133工程”。即在全縣選擇古龍鄉進行整鄉推進,選擇棠香和平村等3個村作為市級示范村,選擇棠香三合村等30個村作為重點推進村(其中26個村作為市級推進村,其余為縣級推進村)。以便總結經驗,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縣情特點的新農村建設推進措施和辦法,進而引導和全面推進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133工程”建設的基本內容。以“三建”、“四改”、“五提高”為基本要求。“三建”即建優勢特色產業、建基本農田、建公共服務設施;“四改”即改路、改水、改房、改環境;“五提高”即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提高社會保障能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提高鄉風文明程度。通過三年建設,示范村達到**市新農村建設標準,并經檢查驗收后由市政府授牌命名為“**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經過五年建設,推進村達到**市新農村建設標準。

3、“133工程”建設重點。一是狠抓農民增收。建設好優勢特色產業,根據各村實際培育1-2個支撐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建好基本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搞好農村勞動力轉移。二是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建設通往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和主要村落(院落)的村級公路,改造田間機耕道和人行便道,建設管道自流引水工程和水泵供水工程,消除破爛危房,掀掉茅草房,改造土墻房,推行“一池三改”,解決人畜混居,規劃和引導農民建相對集中的農村居民點,清除亂搭亂建、規范雜物堆放、建好農戶院壩、清理淤泥垃圾、搞好房前屋后綠化。三是狠抓公共事業發展。建好“一校三室一園”,即建設村小學,規劃建好村醫療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和兩委辦公室,建好“五保家園”,對農村五保戶實行相對集中供養。

(二)著力推進“三百工程”

把結構調整重點放在對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區域布局結構和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調整上,建立起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新格局。

1、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工程。繼續大力推進五大產業化項目。一是鞏固基地規模。堅持與時俱進,結合各地的資源優勢,形成規模優勢。加強對已建基地的管護,搞好補栽補植,穩步拓展規模;二是大力培育龍頭企業。通過重點扶持、嫁接改造、兼并重組、聯合營銷和組建集團等形式,培育一批產業支撐能力強、農戶帶動能力強、市場競爭能力強的骨干龍頭企業;三是逐步完善利益連結機制,鼓勵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加強對“利農”的企業進行的扶持。到2010年,力爭五大產業實現產值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0%。

2、大力實施經濟強鎮工程。著力抓好龍水、郵亭、寶頂三個百強鎮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突出抓好城鎮功能定位、支柱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完善、融資渠道拓展、扶持政策落實五個重點,在規劃編制、資金投入、戶籍改革、土地使用、基礎建設、稅費減免、減政放權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和傾斜,促進人流、物流、技術流、資金流向這些中心城鎮聚集。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帶動勞務、運輸、零售、餐飲、通訊、房地產等行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龍水鎮依托五金鑄造和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優勢,大力發展小五金、化工、商貿等產業;郵亭鎮依托物質集散、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大力發展區域性的物流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加工業,加快鎮域擴張和產業優化升級,增強輻射和帶動能力;寶頂鎮依托旅游資源優勢,以旅游文化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十一五”期間,每個經濟強鎮GDP年均增長12%以上,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固定資產投入年均增加1000萬元以上,鎮級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年均新增承載農村人口轉移600人以上。

3、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就業工程。牢固樹立“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的觀念,扎實有效地拓寬農民就業渠道。重點結合農業部“陽光工程”和**市“百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的實施,充分發揮我縣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大力推進產業化、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和加強技能培訓,搞好與外地勞務服務組織、中介組織的銜接,互通用工信息,打通農村勞動力內轉外輸的兩個渠道。通過對勞動力資源狀況調查、整合職業技能培訓資源、組建勞務輸出機構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勞動力資源調查、技能培訓、輸出服務三大系統,使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從零散型向組織型,候鳥型向定居型轉變。并著力抓好政策落實、民工維權、宣傳引導、回鄉創業四個關鍵環節,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外出創業意識。“十一五”期間,規劃投入10000萬元,培訓4萬人,年均培訓8000人;新增轉移6萬人,年均轉移1**人。累積轉移總數達25萬人。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以水利建設為中心,以農業綜合開發為手段,以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堅持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與農戶小型工程建設并舉,財政補助與群眾性參與相結合,務求“十一五”期間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在建設規模、建設質量、建設特色、效益發揮上取得新突破,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水利工程建設。力爭“十一五”期間啟動玉灘水庫擴建和瓊江調水銅大引水工程;完成玉河水庫、高洞子水庫由小(二)型升為小(一)型水庫;推進上游、龍水湖、白云、響水灘、躍進、十里溝、東風等病險水庫整治工程;實施瀨溪河灌區續建配套與上游、龍水湖、躍進水庫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逐步啟動瀨溪河中敖鎮、智鳳鎮、珠溪鎮等場鎮段的河道護岸工程(詳見水利專項規劃)。

2、林業工程建設。重點實施好退耕還林工程、濕地公園建設、農田林網建設、南北山生態工程、林區防火隔離帶建設工程、長防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等林業生態項目。規劃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0萬畝,天然林保護工程23萬畝,南北山生態工程0.9萬畝,林區防火隔離帶建設工程13.58公里,玉龍山森林公園建設5.28萬畝。

3、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建設。認真落實好耕地保護政策,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用途不變、質量不降,嚴禁破壞土地耕作層,合理控制非農用地規模,保持耕地占補基本平衡。繼續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原則,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建設高標準穩產高產基本農田,提高耕地質量。“十一五”期間規劃在大榮公路、大安公路沿線改造中低產田土5萬畝,新增和改善灌面3.5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5萬畝,新增引蓄水能力60萬立方米。在城寶公路、大銅公路沿線建設生態工程3萬畝,營造農田防護0.5萬畝,控制水土流失面積53.36平方公里。

4、農村能源工程建設。堅持把沼氣能源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來抓,大力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積極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按照“四省三增二減少一凈化”(省煤、省勞、省電、省錢,增肥、增效、增產,減少病蟲害、減少水土流失,凈化生活環境)的目標,大力推廣豬-沼-果、雞-沼-魚等生態模式,堅持以沼氣為重點,大力開發農村能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規劃農村戶用沼氣池11500座,凈化沼氣池500處、3000萬m3,推廣省柴節煤灶5萬戶,建立生態家園示范戶達5000戶。

5、氣象現代化工程建設。規劃建設四大系統。一是建設氣象綜合觀測系統。主要在我縣24個街鎮鄉的重點地區建立氣象要素自動觀測站,建立5個土壤墑情監測站點,并建立雷暴閃電定位觀測系統和建立酸雨、酸霧觀測點。二是建設氣象災害預警系統。主要是通過建立現代化的氣象預報業務平臺,實現對氣象要素觀測資料的收集、加工處理、分析的現代化,提高時效性,從而提高對天氣特別是重大災害性天氣的預測能力。三是建立公共氣象服務系統。主要是建立決策氣象服務和公眾氣象服務產品傳輸網絡,在縣城內的車站及大型的活動場所建立大屏幕顯示器,并利用縣內信息網絡重大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和天氣預報服務信息,提高決策氣象服務和公眾氣象服務信息產品的傳輸時效。四是建立人工影響天氣系統。主要通過建立小型雷達站,完善決策指揮系統,建立4個人工影響天氣固定作業點,加強對影響我縣的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提高決策指揮的科學性,形成固定作業與流動作業相結合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網絡體系,提高作業的效果,增強開發利用空中水資源、抗御旱災和預防冰雹危害的能力。

6、農業機械化工程建設。規劃新建電灌站100處,4500千瓦,推廣耕整機1350臺套,聯合收害割機13臺,播栽機械30臺套。機耕面積達到48萬畝,機收12萬畝,播栽2.5萬畝,耕、種、收農業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5%、4%、16%。全縣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20%,農機總動力達到53.8萬千瓦。

7、農村交通工程建設。以硬化鄉村公路為重點,全縣新硬化鄉級公路166公里,村級公路786公里,到“十一五”期末,使全縣鄉道硬化率達到100%,村級公路硬化率達到55%以上,整體提升全縣的鄉村公路等級,并實現村村通公路。預計交通建設總投資2.756億元(詳見交通專項規劃)。

9、農村社會事業工程建設。“十一五”期末,教育事業得到全面發展,學校布局優化,“科技教育城”建設、中小學危房改造、“雙高普九”等任務全面完成,寄宿制中學、高中階段教育得到較快發展。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三殘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85%以上,初中入學率達到99%以上,初升高比例達到85%。農村文化事業全面繁榮,綜合性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全面建立,實現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城鄉科技文化信息資源得到廣泛開發和共享。農村衛生事業全面進步,鄉鎮衛生院改造、村級衛生室規范化建設、農村衛生隊伍建設、農村藥品供應網絡和監管體制建設、農村疫情監測網絡和公共應急機制建設等任務基本完成,便捷、經濟、公平的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基本實現農村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50%村衛生站達到甲級村衛生站標準,50%的村衛生站建成社區服務站,合作醫療制度覆蓋率達到70%,農村改水普及率達85%,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6%,人均壽命達到73.1歲。(詳見教育、衛生、文化專項規劃)

(四)著力依靠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尊重科技、崇尚科技、依靠科技、關心科技、運用科技的良好氛圍。

1、大力實施良種工程。按照市場和群眾消費需求優質化、多樣化的要求,加大對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種引進力度,著力抓好農作物、畜禽、水產等新品種的引進、選育、試驗、示范和推廣,每年堅持引進3-5個影響面較大的農業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合本地特性的品種進行推廣,提高良種普及率。加強種業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國家投入、業主招商等多種形式,規劃建設一批良種母本園、示范園、擴繁園,積極引進一批符合我縣生產實際、具有明顯市場競爭優勢的名特優新農業新品種,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優質農產品繁育體系,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質種源,提高農產品質量。

2、大力實施新技術運用工程。加大良種良法推廣力度,鼓勵農業企業、農村專業大戶、農業示范園區、農業專業協會等組織和個人,加強與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引進轉化科研成果,扶持發展一批科技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科技示范戶,促進科技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堅持不懈地抓好“科技興糧”、“十百千科技人才下農村工程”、“金農”工程和“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加快新技術更新步伐,力爭每年推廣農業實用技術5項以上,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大力建設農業信息工程。以縣農業局農經信息網和縣黨政信息網為依托,充分利用有線廣播、電視、**報及各街鎮鄉、村政務公開欄等信息傳遞窗口,及時收集、農產品市場信息、農業科技信息,實現農業工作方式的有效轉變。

4、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建設,穩定農技隊伍,逐步建立無償與有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探索建立農業科技服務人員隨著產業的轉移的流動機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水平;探索建立“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結合科技人員專長和產業發展重點,建立新型的農業科技推廣績效考評制度,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等方式,聯系幫扶龍頭企業、農業園區、農村專業大戶;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技服務組織。通過組建農業技術中介、咨詢、信息服務組織,共同壯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提高服務能力。

5、大力實施農業勞動者素質提高工程。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專家現場示范等形式,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使農民群眾外出有技能,留守有技術,為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創新培訓機制,突出培訓重點,充分發揮各類培訓陣地的作用,緊緊圍繞三大農業示范區、五大主導產業、六大特色基地建設和百鎮工程、百勞工程推進,以及農村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多形式、多層次培訓農業技術人員、農村基層干部、農業專業大戶和農村知識青年,造就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村實用人才。加強農業高素質人才引進,探索建立農業大中專畢業生見習就業平臺。“十一五”期間,引進農業科技人才100人,培訓農民25萬人次,培訓農業技術人員2500人次。

6、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一是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農戶知道農業標準體系,認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二是加快各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檢驗標準的推廣和應用,逐步與國際通行的標準接軌;三是加強對農用生產資料的質量監管,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施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和有機復合肥;四是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和網點,切實加強產地環境評價、環境質量監測等工作;五是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治工作,健全疫情測報網絡,建立快速撲滅機制;六是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強化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等品牌的認證申報工作,每年申報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或綠色食品3個以上,力爭“十一五”末,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達到20個。

(五)盡力增加農業投入

拓寬投入渠道,增加農業投入,是保證規劃目標實現最直接、最有力的措施。要逐步探索和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導向,集體、農民投入為主體的多層次、多元化的農業投入新機制。

1、建立完善投入機制。探索和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導向,集體、農民投入為主體的多層次、多元化的農業投入新機制,切實增加農業投入。一是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投入。主要用于基礎性、公益性的農業和農村發展項目,重點支持風險較大、社會效益高、對農業發展起著保護性、開發性或有示范作用的項目。二是積極向上爭取。堅持編寫、儲備、策劃、包裝一批符合國家和**市重點投資要求的項目,爭取上級更多的資金用于我縣農業和農村建設。三是加強農業招商引資。積極引導城市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緩解農業投入不足。四是鼓勵農民投入。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加大對滿足農民千家萬戶自身的改善勞動條件、改變產品結構,提高土壤地力,適應市場需求等日常性生產需要的投入,發揮農民的投入主體作用。五是增加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投入。強化政策性金融支農作用,建立穩定的政策金融財政補償機制,引導資金流向農業和農村。

2、突出農業投入重點。一是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重點扶持農業新技術引進和新品種推廣,提高種子種苗工程建設水平。二是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三是加大對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的投入。整合農業信息資源,籌建農業農村經濟信息中心,及時提供各種農業信息服務。四是加大對農產品衛生安全生產體系建設的投入。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3、加強農業投入資金監管。一是堅持農業投入項目立項論證公示。根據各地的項目需求,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評估篩選,最終確立農業項目投向,保證項目選擇的科學性。二是堅持農業投入項目招投標。將農業投入項目的實施要求公開,有規定專業資質的隊伍才能承攬農業投入項目。三是堅持統一管理。項目實施由主管部門統管,資金由財政部門統管。四是堅持農業投入項目全程跟蹤。施工單位按合同要求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財政部門隨時對工程進度進行檢查,按工程進度和質量撥付資金,項目主管部門隨時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審計、監察等部門加強監督。

(六)深入推進農村改革

深化農村改革,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充分調動和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完成“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保障。

1、穩定和完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堅持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動搖,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堅持“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轉包、租用農民土地,允許農民以租賃、參股等辦法,參與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2、深化農村稅費及其配套改革。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加強免除農業稅后的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或變相加重農民負擔的現象發生。強化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完善“財務雙代管”制度,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積極探索和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研究解決鄉村債務問題,嚴格控制新增債務。科學確定基層政府的職能,合理設置鄉鎮機構,精簡領導職數,妥善分流職工,改進考核機制,建立服務型政府。

3、切實推進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開發,大力發展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實現增收致富。重點依托供銷社、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大戶、基層黨組織等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逐步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逐步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

4、建立貧困農戶脫貧致富長效機制:建立貧困農戶檔案,掌握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戶的基本情況。著力抓好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基本技能建設和提高。積極建立完善社會幫扶機制,幫助貧困戶走自強自立的脫貧解困路子。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重點水庫淹沒區和地質災害多發區群眾移民。“十一五”期間規劃實施扶貧項目86個,解決2.7萬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人口越溫脫貧。其中:新建扶貧公路73公里,改擴建公路113.5公里;新建農村人畜飲水池14口,420立方米,打衛生井325口,解決1.33萬人飲水困難,基本實現特困村成建制脫貧。

5、積極探索建立農業抗風險機制。建立農業風險防御機制,是政府支持“三農”的重要措施,也是WTO允許的扶持環節。要切實把加強對農業災害的防治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對于重大動植物傳染病,重大氣象地質災害等,要建立應急預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對災害防御的硬件設施建設,提高抗風險能力。探索建立農業保險機制,鼓勵各類保險機構介入農業行業,首先對效益較好,風險相對較小的農業項目開展保險業務。

(七)加強規劃實施監督

1、堅持“三農”的基礎地位不動搖。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全縣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縣的全面小康;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全縣的現代化。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保持農村社會的基本穩定,對于維護整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對于實現“十一五”規劃發展目標,都具有決定性的重大意義。必須進一步加強和做好“三農”工作,始終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視“三農”問題,切實把各級關于農村改革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2、加強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為了確保“十一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的權威性,建議縣上成立規劃實施的領導機構和效益評估機構,對于“十一五”期間規劃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重點項目進行實施監督。加大政策的傾斜力度,落實投入措施,確保“十一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的項目和任務全面完成。

3、加強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銜接協調。要加強與市級農業主管部門的對接,以便得到上級的支持。在實施過程中,堅持與時俱進,加強與其它相關專題規劃的協調,根據實施條件和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規劃內容,確保規劃的超前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