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時間:2022-09-10 07:05:00
導語: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世紀頭二十年是**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期間尤為關鍵。為加快**科技發展,以科技創新與科技進步支撐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引領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本區的實際出發,制定自治區科學技術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一、**時期科技發展狀況
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的科技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科技工作和科技興新開創了嶄新局面。**時期,成為**發展科技并發揮其社會功能的最好時期。**時期,**的科技工作確立了服務于優勢資源轉換、服務于大規模開發建設、服務于生態改善與環境保護的工作方向,以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高新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為核心任務,優先發展面向優勢資源轉換的科學技術,實行常規技術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產業技術發展路線,以“創新、結合、普及”為重點開展的各項科技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這一時期,全區科技隊伍得到較快成長,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基礎條件逐步改善,建立起基本適應需要、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的研究、開發、推廣、服務體系,在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加強基礎性研究這三個層次上形成縱深配置,各族科技工作者為**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堅持不懈地推進科技興新。大力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得到解決,科技興行業、科技興地縣不斷取得新的成績,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有效地發揮了科學技術在優化決策、支撐產業、先行導向、強化基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科技事業穩步發展。到**末,**有縣以上部門屬自然科學研究與開發機構110個(包括科技信息與文獻機構和實現企業化轉制的科研機構),企業技術開發機構72個,高等學校屬研究與發展機構19個,民營科技企業1459家,重點實驗室1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全區擁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41.69萬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研究開發、推廣服務、管理經營能力和創新奉獻精神的多民族科技隊伍。科技基礎數據、技術標準、資源標本、科研儀器、實驗動物、化學試劑、網絡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基礎工作有長足進步。
——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發展。國家級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入“二次創業”階段,建有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高新技術工業園4個、大學科技園3個、農業科技產業園1個;有高新技術企業118家。**年,全區高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0.09億元;國家級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總收入180億元,工業總產值43.2億元。
——科技成果與專利大量涌現,技術市場活躍。**時期,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67項,其中**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25項;專利申請7143件(其中**年專利申請1851件),獲得授權3847件(其中**年獲得授權921件)。**年共登記技術合同2001項,技術合同交易額80029.26萬元。
——全社會對科技的資金投入穩步增長。全區已初步形成包括政府撥款、銀行貸款、企事業自籌、民間集資、國際資助等渠道在內的多元化科技資金投入格局。**年,全社會科技經費籌集額達27.95億元,比2000年的14.94億元增長87.08%;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為6.58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1.18%)。
——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一批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實現企業化轉制,成為活躍的技術創新主體;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為全社會提供服務的職責進一步明確;科技服務體系較快發展、逐步完善并日益社會化;農業類科研機構的改革也取得進展。科技運行機制發生了顯著變化,市場機制在科技資源配置中開始發揮基礎性作用,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面向經濟社會服務的動力與能力明顯增強,改革促進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和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
——科技合作與交流廣泛展開。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以同中亞五國的科技合作為重點,國內科技合作與交流以建立同東部十省市科技合作機制和舉辦“科洽會”(中國科學院—**科技合作洽談會)為標志,向著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方向發展,在技術與智力引進、合作研究開發、人才交流與培養、信息交換等方面日益活躍,通過引進技術、智力、人才、資金,推動了本區的科技進步與科技創新。
——科技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進一步改善。科技宣傳與培訓和科技法制教育廣泛開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和科技興新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蔚為政風,社會及企業對科技的需求日益旺盛,各族干部群眾的科技文化素養逐步提高,關心、支持、參與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普遍高漲。
**時期,**科技雖取得很大進步,但其綜合能力和總體水平在全國尚處于落后地位,社會科技需求增長同科技創新與供給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科技事業發展和科技工作存在以下主要問題和困難:一是科技隊伍結構不合理,中高級科技人才流失嚴重,尚未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環境,科技人員的知識更新跟不上發展的需要。二是多數科研機構底子薄、裝備水平差,研究開發能力弱;大部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勞動生產率不高。三是對科技的資金投入不足,未能實現與國民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多元投入體系和穩定增長機制尚不健全。四是向社會開放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尚未形成,分散在各機構的大中型儀器設備、信息等資源難以實現共享。五是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滯后,科技資源尚待有效整合,產、學、研之間的結合需進一步加強。
二、**時期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國家發展全局的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制定**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求西部地區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和人才開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中央把**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作出了在**加快經濟發展和確保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央指出,**是我國戰略資源的重要儲備區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明確區域的功能定位,開拓具有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將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多方面的重大貢獻。
——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保障,支撐**的優勢資源轉換,建設全國重要的能源與礦產資源戰略接替基地、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煤電與煤化工基地、優質商品棉基地、優質商品糧基地、特色林果基地和畜產品基地,為加強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作出貢獻。
——依托**西向開放的地緣優勢和沿邊沿橋開放的格局,拓展國內外的科技合作,擴大技術、人才和項目、資金的引進,大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促進沿海內地企業向**集聚,建成國家西向開放的重要出口加工基地和國際商貿中心,形成暢通的大流量商貿通道、雙向開放的陸橋經濟合作走廊、產業集群型的經濟增長極與增長帶、特色鮮明的內陸旅游線路,促進我國沿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發展。
——加強中亞成礦域的資源研究與勘查利用技術開發,把加強同周邊國家科技經濟合作的著力點放在利用周邊資源上,開辟我國戰略資源的陸上安全通道,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設我國資源安全體系。
(二)**區域發展的要求
《**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時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5%。自治區還明確了以下的宏偉目標: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到2020年全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半,力爭基本實現工業化。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走適合區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農業大區、資源大區向工業強區轉變,必須做大做強基礎產業和制造業中的特色支柱產業。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關鍵在于掌握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要深入實施科教興新戰略和人才強區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努力創造有利于科技進步的體制和環境,加快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高素質科技人才的培養,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區域發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持、高水平的科技供給和系列化的科技服務。
——依托豐富的水土光熱資源,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特色農業,建設全國最大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和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優質畜產品基地和特色林果產品生產基地,需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優化農業生產的結構和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需要加快農業標準化,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需要用一流的技術和裝備,高起點、高水平、大規模地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把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
——依托優勢資源發展制造業支柱產業,加快石油—石化工業群、煤電—煤化工業群、礦產—材料工業群和特色輕工—紡織—制藥工業群的成長,把**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西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國家重要的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冶煉—加工基地和高載能產業聚集區,需要大力引進和開發重大關鍵技術,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形成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需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建設。
——區域經濟與社會的長足發展需要開發和應用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按照產業集聚、規模發展和擴大合作的要求,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需要加強信息化工作,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和普及,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需要生物產業面向農業、環保、能源、材料、人口與健康等領域的需求,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開發的新突破。
——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依靠科技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資源和環境;需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的科學規劃和可行性研究;需要掌握干旱區生態環境的演變規律,為生態恢復重建和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手段,為荒漠生態產業(生態草畜業、生態林果業、生態藥材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需要在疾病防治、新藥研制、城鄉衛生保健、食品和藥品安全、防災減災等社會發展領域加強研究與開發。
(三)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強化實施科技興新的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今后15年,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貫徹到各個產業、行業和地區,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突破。要針對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瓶頸,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在能源、資源、環境、農業、信息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可持續發展。
**年6月的自治區中長期(2006~2020年)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適應強化實施科技興新的需要,堅持實施面向優勢資源轉換的科技創新戰略,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優先發展面向優勢資源轉換的科學技術;堅持實行常規技術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堅持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相結合,加快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對統籌發展的科技支持;進一步擴大科技合作與交流。
三、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實施面向優勢資源轉換的科技創新戰略,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著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以科技創新與科技進步支撐產業結構調整和特色產業發展,促進**大開發和引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
在**時期實施面向優勢資源轉換的科技創新戰略,要把握以下基本點:
——堅持以人為本。把不斷滿足各族人民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使廣大群眾分享現代科技文明的福祉和新的發展機會。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發現、培養、凝聚和用好各類科技人才作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營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長和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作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務,健全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任用和激勵機制,逐步形成保障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社會氛圍和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風尚。
——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圍繞科技興新進入強化實施的需要,繼續推進和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同經濟體制改革的協調,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形成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長效機制,解決全區科技發展的結構、布局、效率以及為社會服務的功能問題,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環境,全面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建立符合科技自身發展規律和市場要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堅持優先發展面向優勢資源轉換的科學技術。強化優勢自然資源相關學科和領域的科技創新,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戰略影響力的科技優勢,提升科技供給能力,促進優勢資源產業發展并帶動其他領域科技進步。要把更多的科技資源集中到同優勢自然資源密切相關的學科和領域,選擇區域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深入開展定向性應用基礎研究;圍繞優勢資源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大力組織協作攻關并爭取突破。
——堅持常規技術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大力發展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先進技術,開發關鍵與共性技術,實現常規技術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加快培育產業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用高新技術改造和優化產業技術基礎。要以重大戰略產品為導向,實現關鍵技術和工藝的突破、相關技術的有機融合和集成創新。要加快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扶持新興產業的成長。要把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的有機結合作為技術跨越發展的根本途徑,把對引進技術在消化吸收基礎上的二次開發和組裝配套作為**技術創新的主要內容,并以此獲得后發優勢和實現產業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加強對統籌發展的科技支持。一是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相結合,把更多的科技資源導入農村,促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為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領域,為農民增收尋求新來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新活力;二是大力開展區域科技經濟合作,加強科技扶貧工作,對貧困地區給予更多的科技支持;三是加強對社會事業和公益事業的科技支持,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加強關系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醫藥衛生、計劃生育、生產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科技攻關;四是加強同區域可持續發展直接相關的科技工作,特別是生態環境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生態、環境相適應和協調;五是拓展國內、國外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促進內源型經濟與外源型經濟協調發展。
——擴大開放和加強科技合作與交流。切實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依托**西向開放的地緣優勢和沿邊沿橋開放的格局,發揮**在東西雙向科技經濟交流中的通道和載體作用,積極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吸引國內外的科技力量參與**大開發;加快建設國內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基礎條件平臺,營造良好的科技合作與交流環境,完善科技合作與交流的管理制度和知識產權實務規范,使**成為學術交流的橋梁、技術轉移的渠道、科技合作的基地。
(二)主要發展目標
到2010年,**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科技興新逐步進入強化實施階段,重點資源產業實現技術的跨越發展,在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上取得較好效果,科技為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供有力的支撐。
——綜合科技實力達到全國中等以上水平;多民族的科技隊伍結構和布局趨于合理,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科技資源得到初步的系統優化和有效利用。
——產業總體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主要行業技術與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優勢企業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形成解決重大生態與環境問題和防治地方病、特高發疾病的研發能力,為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各族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更有力的支撐與服務。
——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等領域,取得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開發一批高新技術產品,培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商品出口額的比重均達到5%以上。
——逐年提高科技撥款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全社會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5%;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開發經費占年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1%~2%和5%以上。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基本形成共享機制和相應的服務系統。一批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四、主要任務
(一)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
適應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業科技發展要以農業優質、高產、高效及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為目標,以新品種選育、高效種養技術、疫病控制技術、農業節水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的開發為重點,農業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著力解決促進農業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優質商品棉基地、優質商品糧基地、優質畜產品基地、特色林果產品基地建設提供引導和支撐。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培育農村科技服務中介機構,著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推動農業科技服務向多元化、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培育一批優良品種,**時期使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1次,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加強主要農作物栽培模式研究和關鍵技術的開發,加快農業技術成果的集成應用推廣;加大對先進農業裝備的引進與開發力度,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開發;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的綠色食品新品牌。
——加強以“良種、良養、良料”為中心的養殖技術開發,使良種率達到80%以上。加快畜禽、水產、飼草料新品種的引進、培育、推廣和飼料、餌料加工、調制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加大農區畜禽集約化養殖技術、草地植被恢復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重點推廣奶牛、肉牛、細毛羊、毛肉兼用羊的優良品種快速繁育技術和科學飼養技術。加強以重大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為主的畜禽疫病的研究與防治技術開發,完善畜禽疫病防治技術體系。
——加強山地天然林和荒漠林恢復保護的研究。加大對“三北”防護林和防風治沙工程的技術支持。加強提高速生豐產林質量的技術開發。為特色林果基地建設選擇和提供良種、壯苗及豐產栽培技術。完善病、蟲、鼠害的預報和防治技術體系。
——完善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在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相結合,公益性和贏利性相結合,科技人才和鄉土人才相結合,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和其它服務體系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業產業化,形式多元化,能力專業化,服務信息化,組織覆蓋網絡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以現代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等為重點建立區域或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培訓基地。著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培育農村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
(二)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科技工作,促進礦業快速發展
建立先進的勘查與開發技術體系、安全生產技術體系和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體系,發現和評價一批大型、超大型礦床,為把**建成我國21世紀最重要的油氣、煤炭、有色金屬和鹽化工基地提供技術支撐和資源保障。
——加強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發技術創新。重點在物探、超深井鉆井、油氣測試等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同時,要大力開展碳酸鹽巖油氣田、致密砂巖油氣田、深層油氣酸化壓裂、稠油開采等油氣開發技術創新,提高油氣采收率。加強煤炭資源的勘查、評價和開采技術開發,提高回采率;引進與開發煤層氣利用技術,強化煤炭安全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保障安全生產,減少環境污染。
——開發新技術和新裝備,優選找礦靶區,加快鐵、銅、鎳、鉛、鋅、鉻、金等金屬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重點開發低品位難選冶礦產利用技術、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尾礦利用技術和新設備。發展礦產品深加工技術。加快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的高新技術,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加大鉀鹽、膨潤土、蛭石、花崗巖、皂石、石棉、云母等非金屬礦產的勘查開發力度,在非金屬的提純、超細、改性、復合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加強環境保護,開發礦山環境評價技術、廢料資源化技術、礦山損毀土地復墾和治理技術等。
(三)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制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制造業科技發展要以技術和裝備現代化為方向,以新產品開發為重點,以節能降耗和提高效益為目標,研究、開發、引進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應用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以及高效節能、清潔生產等工藝,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
——圍繞制造工藝與裝備的現代化,開展共性與關鍵技術開發,提高機電產品開發與制造能力,為行業經濟發展提供先進裝備。培育一批名牌產品,重點優勢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出口創匯能力有明顯提高。
——以科技為先導、資源為基礎,做大做強化學工業。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與設備,促進石油、天然氣化工下游產品開發。在能源與資源化工、新合成化工、新材料化工、新催化技術等領域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究開發中有重大突破。加強煤化工新產品的開發和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促進煤炭資源的轉化。
——加快輕工業科技進步,提高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利用我區多種紡織原料,開發紡織和服裝產品新花色、新品種。利用特色農業提供的原料,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和綠色食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出口能力。培育若干國內知名品牌和國際品牌。
——有色金屬材料和電子工業新材料的重點新產品開發,要由以跟蹤模仿為主向以自主創新為主轉變。鋼鐵工業要采用新工藝、新技術降低成本,重點開發特種鋼材,產品質量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材工業的新產品開發,要以提高質量、節能、節地、節水、利廢和環保為重點,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力度。
(四)加快高技術的開發、應用和產業化
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為重點,加快高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功能,推動高新技術園區產業集群的發展。
——信息技術。圍繞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建設,引進與開發企業信息化、數字農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的共性技術和軟件產品,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系統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化,促進高效公用信息平臺建設。繼續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技術標準,研究開發多語種信息處理關鍵技術和軟件產品。開發面向中亞、西亞的特色軟件產品。發揮遙感技術在資源勘探、環境監測、農作物估產、災害預報、地圖測繪等方面的應用。
——生物技術。開發具有特殊性質(抗旱、耐鹽、耐寒、早熟等)的生物種質資源,利用基因構建、分子標記、基因轉導、分子克隆、胚胎移植等生物技術,培育優質、高產、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開發用于農產品加工、高效飼料生產等方面的發酵技術和酶制劑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生物信息技術,研制生物診斷芯片、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建立生物藥品研發基地,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新藥。
——新能源技術。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產業化。
——新材料技術。重點開發以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為原料的特種型材及電子工業專用材料生產技術,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的聚乙烯、聚丙烯系列新型材料生產技術。繼續開發敏感功能材料及傳感器技術,加速石油化工新材料、稀有有色金屬新材料、紡織新材料、新型節能建材等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的建設。
(五)加快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進步
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工作,要圍繞提高人的生活質量與自身素質、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改善人的生存發展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障社會安全,促進社會事業及相關產業的科技進步,為經濟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服務。
——以科技為先導,合理開發和利用礦產資源、水土光熱資源以及極端條件下的生物資源。加強干旱區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可持續利用的研究。開展生態環境的本底調查和動態監測,開發生態恢復重建、環境保護治理的新技術。積極開發和推廣環境監測技術、環境標準支持技術、工業生產污染防治技術、大氣污染控制和凈化技術、污水和城市垃圾處理技術。
——人口與健康。加強地方病、高發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以中藥、少數民族藥的開發和現代化為重點,開展藥用植物和特色藥材的研究,研制創新藥物,完善藥品生產質量控制體系,促進醫藥產業發展。加強計劃生育與出生缺陷防治的技術開發和成果推廣。
——防災減災。針對多發、突發的氣象災害、地質災害以及森林火災、煤田火災、農作物病蟲害、草原蝗災鼠害等,開展成災條件、機理、規律的研究和災害監測、預警、評估、減災救災的技術開發。
——社會安全。加強重大疫病的研究和監測、評估、防治技術開發,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構建快速應急反應系統提供科技服務。開展同食品安全相關的快速檢驗檢測技術開發。
——其他領域。在交通運輸、通信、金融、科技中介等服務業的相關領域,加強研究與開發工作,推進高新技術的應用,提高服務業的技術水平。科學規劃旅游業的發展,開發各類旅游資源、特色旅游產品、旅游區生態環境與古跡文物保護技術。
(六)加強基礎性研究
針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重點在同**優勢自然資源和特殊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學科和領域開展定向性應用基礎研究。
——生態環境演變與調控研究。深化山地—綠洲—荒漠生態系統的研究,重點研究綠洲生態系統安全及其動力學機制。從生態系統同水資源轉化和水鹽運移的角度,深化對荒漠化、鹽漬化的認識,為水資源的開發、流域治理、生態改善、環境保護和綠洲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礦產資源的成礦、成藏機理研究。研究我區及鄰區礦產資源的成礦條件、機理和規律,研究油氣資源形成、運移和儲存的地質條件及分布規律,發展大陸地質科學,為尋找大型、超大型礦床和油氣田提供理論指導和預測手段。
——特殊環境的生物資源研究。圍繞本區特有野生植物、野生動物和微生物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這些資源的種群、存量、生物功效成分及其基因結構,建立特殊環境下生物基因庫,探討野生生物(特別是藥用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方法。
——地區性特高發疾病的分子生物學和藥物作用機理研究。探明地方病、特高發疾病的流行現狀、環境影響因素及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作用的機制。研究其民族易感性的遺傳學機制、環境因素對基因變異的影響及致病機理。開展特有中藥、少數民族藥功效成分及其作用機理研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中藥、少數民族藥基礎理論與方劑配伍理論的研究,以及維吾爾醫學、哈薩克醫學基本理論的研究。
(七)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政府主導、社會共建、分步實施”的原則,推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集成,加快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堅持平臺的“硬件”建設同制度建設和人才培養相結合、平臺的重點建設同科技發展需求相結合、政府宏觀調控同市場機制相結合、平臺建設計劃同科技項目計劃相結合、自主發展同與區外合作相結合、公共財政重點支持同社會共同支持相結合的原則,整合與集成現有資源,用增量投入激活存量,優化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布局和配置,建立競爭、有序的發展環境,提高利用效率,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作、內外銜接、共建共享的格局。
——研究開發平臺建設。加強現有1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的軟硬件建設,增強其科技創新能力;在石油化工、生態環境、醫藥衛生、特色農產品加工等領域新建若干重點實驗室,爭取1~2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發展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增強現有1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發和孵化功能,在電子信息、環境工程、建筑材料等領域新建若干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條件的要爭取發展成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對大型儀器設備實行協作共用。增加投入,解決儀器設備數量少、檔次低、設備不配套的問題。
——科學數據與實驗材料共享平臺建設。對有區域特色的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類遺傳、生物標本、礦石化石標本、活體實驗材料等資源進行搜集、保藏、保護、數字化加工和共享。重點整合和完善動植物種質資源庫。建立實驗動物集中生產供應基地和實驗動物標準化引種、飼養、供應、質檢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建立分級分類的科學數據庫和科技文獻、信息、網絡服務體系。開發科學數據采集、存儲、處理與分發的技術,實現數字化、可視化、網絡化和信息共享。
——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對各類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實行有效整合和資源共享,加強科技成果、人才、科技信息、技術市場服務體系的建設,在有特色的產業及領域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重點在種植業、養殖業、特色林果業、節水灌溉設備研制、清潔能源利用、煤炭轉化、有色及稀有金屬材料開發、新型建材、新藥與少數民族藥等領域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及培訓基地。
——高新技術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開發建設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研究高新技術工業園區發展新模式,開發應用高新技術工業園區電子政務系統;建立科技生產力促進網絡系統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民營科技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平臺,促進重點領域科技企業的孵化發展。
五、重點領域及優先主題
在統籌安排主要任務的基礎上,對重點領域及其優先主題進行規劃和布局,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緊迫問題提供全面有力支撐。
(一)農業科技領域
1.新品種選育及繁育
品種引進和自主培育相結合,應用系統選育、雜交改良、輻射育種、太空育種、細胞融合、基因轉導和分子標記等手段,培育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園藝作物、畜禽魚、林果等優質、高產、抗逆新品種60~80個,并獲得新品種保護權30個以上。開發主要農作物的定向雜交育種技術、規模化制種及繁育技術和種子綜合加工技術。
——選育優質、抗病蟲、抗寒、耐鹽堿、高產的水稻、玉米、小麥(包括專用小麥)、豆類新品種。
——選育優質、高產、抗病蟲害的陸地棉、長絨棉、彩色棉新品種;選育高產、抗病、含糖量16%~18%的甜菜常規種、雜交種、遺傳單粒種;選育優質、高產、抗病蟲的油菜、紅花、亞麻、胡麻等新品種。
——選育優質、抗病、耐貯運的葡萄、甜瓜、西瓜、蘋果、香梨、紅棗、核桃、杏、石榴等瓜果新品種。選育早中晚熟配套的加工番茄新品種。
——培育具有速生豐產、抗旱、耐鹽堿、抗風沙等性能的用材林、防護林和園林綠化的喬灌木新品種。選育蛋白質含量在20%以上的高產優質飼草以及適于干旱、半干旱區的草坪草新品種。
——選育超細型細毛羊、絨山羊及肉牛、肉羊、禽類新品種。對優良地方畜禽良種進行提純復壯。
——通過優良魚種的引進和馴化,篩選出適合**生態條件的優質魚類新品種。
2.設施農業技術開發
對設施建造、品種選擇、栽培管理,以及無公害、綠色生產的相關技術進行集成,建立健全蔬菜、瓜、果、花卉等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規范,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
3.優質畜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
利用胚胎移植、凍精配種等技術,加速地方品種的改良,提高良種質量,建立和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加強草料的生產、調制及飼養技術開發與示范,建立健全科學飼養技術體系,促進我區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培育肉、乳、毛、絨等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進和開發加工新技術、新裝備,創建新品牌,為市場提供優質、安全的畜產品。
4.特色林果業關鍵技術開發
葡萄、蘋果、香梨、紅棗、杏、核桃、無花果、巴旦木、石榴等特色林果品的品種引進、篩選和苗木快速繁育技術開發;建立健全適應不同生態區、不同類型林果業規范化生產技術標準,綠色果品生產關鍵技術體系和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林果業科技示范基地。開發和研制林果產品保鮮、貯運和加工新技術、新設備。
5.農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開發
綠洲生態區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病蟲害成災機理研究及可持續控制、防治技術開發;特色林果業病蟲害控制技術開發;草場主要病蟲鼠害預警及生態控制技術和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控制技術開發。建立綠洲農田有害生物、病蟲害調控和綠色果品生產技術體系。
6.畜禽疾病預防與控制技術開發
開發動物疫病及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學預警監測、檢疫診斷、免疫防治、區域凈化與根除技術。開發禽流感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快速診斷技術。開展禽流感流行病分子生物學調查、疫情監測及疫苗研制。開發牛羊口蹄疫病預防與控制技術,奶牛常見病、多發病(乳房炎、產科疾病、結核病等)綜合防治技術。開展布魯氏菌病多價保護性抗原基因苗的研制,防治乳房炎的多價或多聯疫苗、奶牛結核病PCR檢測試劑盒研制。
7.水產養殖技術開發
以適合**水體環境的優良魚品種為對象,開發優良魚類健康養殖技術、節水型養殖技術、病害防治技術,開發適合不同魚類的餌料新品種及生產技術;開發水域生態修復及魚類保護技術;建立放流魚種生物學跟蹤監測、漁業水質監測技術體系與信息網絡;開發水產品加工技術和鮮活水產品貯運技術。
8.農業節水技術開發與設備研制
研發合理開采、利用和調配水資源新技術,開發農藝節水、輸水節水、灌溉節水和相關配套的信息化管理新技術、新裝備,研制高效抗旱劑、保水肥料,逐步建立現代高效節水農業技術保障體系,并在南北疆分別設立農業節水試驗示范區。
9.食品安全生產關鍵技術開發
以葡萄、西瓜、甜瓜、香梨、杏和蔬菜、大米、面粉、畜、禽、水產品等區域特色農產品為主,開發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制定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在南北疆設立2~4個試驗示范區,集成推廣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檢測技術,建立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平臺。申報并獲得一批綠色食品標志,使綠色食品產品達30%以上。
10.農業生態治理技術開發
在中低產田綜合治理、鹽堿地改良、農林生態系統構建、林草生態系統綜合調控、退耕還林還草(退牧、休牧還草)與植被恢復、高效荒漠生態草業和畜牧業及高寒草原生態治理與改良等方面,部署相應的研究開發工作;加強環保型肥料、專用復(混)型緩釋控釋肥料及施肥技術開發與示范,提高土地生產效率,促進干旱荒漠綠洲生態農業區可持續發展。
(二)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科技領域
11.老礦區和危機礦山的深部及外圍找礦預測研究
對阿舍勒銅礦、阿希金礦、哈圖金礦、金窩子金礦、喀拉通克銅鎳礦、黃山銅鎳礦、可可塔勒鉛鋅礦、康古爾金礦、雅滿蘇鐵礦等老礦區開展中—大比例尺成礦定位預測,提出可能賦礦空間及工程驗證方案。
12.低品位金屬礦、貴金屬礦及尾礦砂的綜合利用技術開發
對已開發的金、銅、鎳、鉛、鋅及稀有金屬礦山進行低品位金屬礦綜合利用和尾礦砂選礦試驗,提供選礦工藝流程和選礦指標。
13.礦產地質補點調查與新一代基礎地質圖件編制
進行**與周邊地區地質礦產補點調查與對比研究,建立**及鄰區地質礦產數據庫,編制**及其周邊地區礦產分布圖。編制新一代1∶100萬**及鄰區地質圖、區域成礦圖、環境地質圖、39種元素的1∶100萬地球化學圖、綜合地球化學塊體圖、1∶100萬**重力圖、航磁圖、**深部構造地質推斷圖等。
(三)制造業科技領域
14.農牧機械新產品開發
進一步開發新型采棉機、玉米收獲機、谷類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收獲機械,并實現規模化生產;研制開發適應現代化農業要求的整地、播種、灌溉、施肥、植保、殘膜回收等農業生產新型機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機械和保護性耕作機具;研制自走式、懸掛式、牽引式新的青貯收獲機和牧草收割壓扁機;開發新型節能剪毛機、擠奶機等牧業生產機械。
15.特色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和工藝設備的開發
研究開發精煉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生產新工藝和新設備,實現規模化生產;運用現代生物技術,開發番茄紅素、枸杞多糖、辣椒紅素、葡萄醇脂等提取新工藝和新設備;開發林果蔬菜加工、貯運、保鮮工藝和設備,特色果品、畜禽肉、奶制品等精深加工技術和設備,研究石榴、葡萄、胡蘿卜等果蔬加工新工藝,開發新型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研究薰衣草、百里香、薄荷、玫瑰花等香料植物的加工技術和工藝,開發香料精油、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先進技術和設備,改變傳統干果加工工藝,引導其向安全、綠色方向發展。
16.石油天然氣化工新工藝開發
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與設備,促進大乙烯、大芳烴、大甲醇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和下游產品開發。在能源與資源化工、新合成化工、新材料化工、新催化等領域的新工藝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
17.工業節能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
重點開發冶金、鋼鐵、有色金屬等高載能產業的節電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和應用智能化鍋爐自動控制系統,提高鍋爐燃燒效率;研究開發交通運輸設備節油新技術和新裝置,推廣應用節能農業機械。
18.高效節能石油機械設備研制
研制在沙漠戈壁等惡劣自然環境下自動采集數據、實現數據實時交換與最佳控制、提高油藏采收率5%~8%的智能型節能抽油機新產品;開發新型抽油機機械系統和電控系統,提高抽油機的效率;研制數字化鉆機新產品;開發石油開采和管道運輸節能新技術及自動錄井、管道檢測、智能調節等新產品。
19.紡織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開發
重點開發先進的紡紗、織造、染整等加工工藝;生態紡織品和環保加工技術;紡織信息化和快速反應技術;紡織新材料和先進加工技術;開發高性能、多功能、環保型、高附加值的紗、布、面料、成衣等紡織新產品。
20.新型建材產品開發
開發的主要產品是:高標號水泥和低堿、抗硫、油井用特種水泥;浮法玻璃及中空玻璃、低輻射玻璃等深加工產品;紅柱石磚、直接結合鎂鉻磚、優質鎂磚、鎂鋁磚和澆注料等耐火材料;加氣混凝土條板、煤矸石磚、高摻量粉煤灰燒結磚、復合墻板、石膏制品及非黏土制品等新型墻體材料;耐候性好、輕質、高強等多功能復合和建筑用保溫絕熱制品;玻璃鋼建筑制品、SMC模壓制品、風機葉片及無堿玻璃纖維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石材、膨潤土、蛭石、云母、石棉、菱鎂礦等深加工產品及非金屬礦提純、超細、改性制品;高性能建筑塑料、建筑涂料、混凝土外加劑、建筑粘接劑等化學建材。開發和推廣利用工業廢渣、建筑垃圾、城市垃圾生產建材產品及建材工業清潔生產技術。
21.重點產業循環經濟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示范
研究開發煤—電—鋁、煤—電—銅、煤—電石—聚氯乙烯、煤—焦炭—冶金等領域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并在自治區重點企業進行應用示范;開發加工番茄—番茄醬—番茄制品、葡萄—葡萄酒—保健品等綜合利用新技術和新產品,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
(四)高技術領域
22.維、哈、柯等多語種軟件開發及應用示范
重點開發和完善我區信息化迫切需要的維、哈、柯等多語種操作系統、數據庫、開發工具、辦公平臺與校對系統、輔助翻譯與電子詞典軟件、文字掃描系統、電子郵件系統、遠程教育系統、多媒體教學課件系統、新聞采編系統、語音識別與合成系統、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在少數民族集中的區域開展應用示范,不斷擴大應用范圍。
23.重點行業應用軟件開發
重點開發:風能資源評估、風電場優化設計、管理和運行監控軟件;交通運輸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統、水資源調度和綜合利用系統;礦山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天然氣管道安全監測系統;企業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系統;重點行業電子政務系統。做好應用軟件的示范推廣。
24.數字農業技術開發與示范
應用衛星定位、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建立農業管理決策支持和控制系統。通過系統集成,建立定量決策、智能控制、變量實施的數字農業精準生產綜合集成應用軟件平臺,包括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系統、主要農作物栽培的專家系統、節水灌溉控制軟件系統、農田土壤養分管理與推薦施肥系統軟件、病蟲害監測信息處理軟件、棉花遙感監測信息處理系統的引進與本地化。建立精準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并進行一定規模的示范。
25.家畜繁育新技術開發與應用
通過家畜精子分離鑒定、單精注射及早期胚胎性別鑒定和染色體移位或缺失及活體采卵、體外受精、體外培養、玻璃化冷凍等的優化研究,建立家畜高效育種和繁殖技術體系,提高胚胎工程效率。使胚胎移植成功率提高10%~15%,降低成本20%以上,性別控制準確率達90%以上。
26.先進制造技術及裝備的開發
研究交流、直流輸變電新技術,開發超導、超高壓、大容量、智能化輸變電設備新產品;研究開發短電弧等新型電火花加工技術和設備,實現規模化生產;引進激光切割、等離子焊接、五軸以上加工中心等先進裝備,提高我區精密機械加工水平。
27.生物質能利用技術和產品開發
以農作物及其秸稈、城鄉垃圾為主要原料來源,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和物理氣化技術,將生物質能轉化為可燃的氣體、液體或耐燃高密度固體燃料。采用生物質熱裂解技術和設備,將生物質能轉化為技術經濟性能較高的液體燃料。
28.新材料開發及產業化示范
開發從鹽湖提取鉀、鎂、鋰鹽后的母液中提取銣銫的新技術,制取初級銣銫鹽(硝酸銣和硫酸銫),并研究開發高純銣銫金屬、高效油氣鉆井劑甲酸銫、單晶和5N碘化銫等系列產品;開發氧化鈹、鈹銅合金、微晶玻璃等生產新工藝,提高礦產品附加值。開發高壓箔環保型腐蝕工藝;改進鑄造工藝,開發密度均勻的高純鋁硅合金;研制高線性鋁延伸產品的新品種。
開發納米材料的低熱固相制備技術;開發光致變色功能材料的合成工藝、技術,生產新型光致變功能材料產品;研究磁載納米材料的制備工藝;開發無機、有機復合納米結構材料的合成工藝和新產品;開發高純蒙皂石和藥用蒙皂石新產品。開發新一代改性瀝青、道路重膠瀝青、陽離子瀝青防塌劑乳膠等產品。
(五)社會發展領域
29.重大疾病、高發病、地方病的研究與防治技術開發
開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病等重大及高發疾病,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鼠疫、布氏桿菌病、包蟲病、禽流感等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和新方法。加強對城市、農村等不同社區、不同模式疾病綜合防治技術和老年性疾病防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30.新藥研制
以**豐富的天然藥材資源為原料,開發新藥。建立和完善**大宗中藥材生產體系、藥物研究開發體系。開發生物工程藥物、醫藥制劑和創新仿制藥物。加強現有藥品的二次開發。提高傳統少數民族醫藥理論。
31.生態恢復與生態產業技術開發
研究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綠洲發展的關系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綠洲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合理利用的對策和措施;針對綠洲生態環境問題,提出建設綠洲及確保綠洲生態安全的途徑,研究制訂生態建設區劃,建立多種類型的生態產業綜合實驗示范區。以“兩河兩湖”(塔里木河、伊犁河、博斯騰湖、艾比湖)流域、綠洲邊緣、公路鐵路沿線和大中城市為重點,加強流域治理、生態恢復、環境保護的研究與開發,為保護和利用具有**特色的生態資源提供科技支撐。開展技術示范,建成高效生態草業、藥業、林果業、旅游業試驗示范區各1個。
32.城市與工業污染防治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開發
開展大氣污染物來源、污染機理及治理研究與技術開發,建立環境質量標準和技術支持體系,開發大氣污染監測技術及設備;開發工業與城市污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新技術、安全飲用水供給技術、受污染水體修復技術等;提高大宗污染治理關鍵技術與設備的工程化、成套化能力。
33.食品安全技術及檢測技術系統開發
開發二惡英、多氯聯苯和氯丙醇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技術。建立快速、靈敏、特異的檢測食品中黃曲霉毒素、伏馬菌素及中毒控制中常見毒物的快速檢測技術,并形成完整的檢測方法。開發病原微生物的監測和控制技術。重點開發農藥、獸藥殘留檢測中的多殘留檢測與快速檢測關鍵技術,提供農藥、獸藥殘留量的快速篩選檢測方法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檢測試劑盒。建立食品安全監測、預警和控制技術共享平臺。
34.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系統的技術開發
研究鼠疫、包蟲病、出血熱、森林腦炎、萊姆病、黑熱病等主要自然疫源性傳染疾病的分布、疫源地結構和活動規律,研究人類感染的危險程度和感染方式,提出重大傳染病監測、預報、預防、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方案。開發職業性危害疾病的預防、控制和綜合防治技術。為構建和完善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快速應急反應系統提供技術支撐。
35.人工影響局部天氣的技術開發與裝備研制
開發人工增雨、增雪、防冰雹等新技術,研制新裝備,積極開發空中云水資源,增加水資源量,減少自然災害給農牧業生產帶來的損失。
(六)基礎性研究領域
36.綠洲生態系統演化機制與生態安全的研究
以綠洲為核心,研究山地—綠洲—荒漠生態系統的形成、演化與動力機制,分析綠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探索綠洲生態與水資源配置的關系,建立預防生態環境惡化及綠洲生態系統管理的生態學基礎。
37.**特有生物資源功能成分與功效機理研究
研究**特殊環境下生物資源的功效成分及其基因結構,提取**有毒植物、藥用植物、藥用昆蟲等生物資源的有效成分,研究特殊物種的繁殖特性與生態適應性,評價特殊物種的應用價值和產業化前景。
38.**礦產資源的成礦理論研究
揭示重要礦藏類型大規模成礦的機理,研究中亞大規模成礦的地質環境、形成機理和大型礦床分布規律,完善中亞型造山—成礦理論體系,提供在我國西部尋找超大型緊缺礦產的科學理論與預測手段,發展我國的大陸地質科學理論。
39.新型材料及其應用機理的研究
研究納米陶瓷材料和高補償硅材料,并為其器件制作提供理論依據;探索提高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徑,研究太陽能電池的新型材料及其應用的機理。
40.特殊環境下生物的分子生物學及其作用機理研究
研究特殊環境下生物抗逆性產生的內在關系和極端環境下耐輻射微生物篩選及其耐輻射機理。對主要抗逆性相關基因進行篩選,建立基因庫。研究有效抗逆基因的克隆、分離和表達驗證,構建功能明確和有應用前景的抗逆基因。利用這些抗逆基因開展生物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和聚合育種的研究,以期轉化形成抗性植物;以**珍稀哺乳動物及特有土著經濟魚類為對象,建立體細胞庫和基因組文庫,進行野生動物遺傳性狀的生理生化分析,從分子水平揭示其可利用的遺傳資源優勢。
六、重大專項
在重點領域中確定一批優先主題的基礎上,圍繞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進一步突出重點,篩選出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或重大科技工程作為重大專項,根據實施條件的成熟程度,逐項論證啟動。同時根據自治區戰略需求和發展形勢的變化,對重大專項進行動態調整,分步實施。通過資源集成和核心技術突破,努力實現以科技發展的局部躍升帶動生產力的跨越發展。
1.主要農作物、家畜家禽新品種選育
應用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培育優質、高產、專用、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
——選育優質、高產、抗病蟲、抗寒、耐鹽堿的水稻、玉米、小麥(包括專用小麥)等糧食作物新品種5~10個;
——選育優質、高產、抗病蟲害、適合機采的陸地棉、長絨棉、彩色棉新品種8~10個;選育高產、抗病、含糖量16%~18%的甜菜常規種、雜交種、遺傳單粒種3~5個;
——選育超細型細毛羊、絨山羊及奶牛、肉牛、肉羊、禽類新品種5~8個。對地方畜禽良種進行提純復壯。
2.棉花生產關鍵技術開發、集成與示范
圍繞自治區優質商品棉基地建設,以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棉田水肥高效調控利用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等開發為重點,加強集成創新和示范,為我區棉花生產和產業化提供科技支撐和服務。
3.奶產業技術開發與集成示范
通過奶牛群體生產性能(DHI)測定、性別控制、良種登記、全混合日糧(TMR)飼養、牧區半舍飼、疾病防治等技術的示范與推廣,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塔額盆地、焉耆盆地等區域建立奶產業示范基地。培育科技型龍頭企業,開發功能性液態奶、牛初乳制品、干酪、干酪素等新產品。
4.**肉用牛羊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建立
利用草原肉牛(包括**褐牛)、**巴什拜羊等地方優良種群資源,采用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建立育種及快速擴繁體系、科學飼養技術體系、肉制品加工與產業化生產體系。
5.環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業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
研究制定環塔里木盆地主要特色林果科學種植區劃、基地建設規劃和品種區域化布局。以品種引進、篩選、苗木繁育和灌溉施肥、營養調控、病蟲害防治技術開發為重點,建立適應環塔里木盆地不同生態區、不同類型林果優質高效可持續生產技術體系、綠色果品生產技術體系和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林果業科技示范基地。
6.膜下滴灌節水技術與新產品開發
開發田間膜下滴灌新技術、膜下滴灌農田鹽分控制技術、果園微灌技術、閘管交替灌溉技術、農藝節水配套技術,開發價格更低、性能更好、規格齊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次性滴灌帶、過濾器、壓力調節器和電磁閥等新產品。制定膜下滴灌條件下的作物栽培模式和技術規范,建立膜下滴灌試驗示范區。
7.荒漠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產業發展的技術開發與示范
以生態脆弱地區為重點,開展鹽漬化治理、污染土壤修復等荒漠化防治、生態恢復的技術開發;開展流域整治技術示范。開發集成生態產業建設關鍵技術,建立生態改善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促進生態林果業、草畜業、藥業、旅游業等荒漠生態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8.干旱區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
收集整理**乃至亞洲中部干旱區的特有植物種質資源,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中亞植物活體匯集圃、資源庫。對匯集的種質資源從野外生態學、遷地保護生物學、回歸引種生物學、抗逆性基因標記等方面開展基礎與技術創新研究。建立中亞特殊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平臺,開發中亞特殊生物資源潛在的經濟價值。
9.石油天然氣化工下游新產品開發
開發用尿素法合成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清潔生產工藝,實現MDI的規模化生產;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鐵鉬法甲醛生產技術、炔醛法合成(1,4)—丁二醇技術,實現(1,4)—丁二醇的產業化;開發聚甲醛、甲乙酮、己二酸等下游產品和工藝;引進開發有機硅生產技術,開發硅橡膠、硅油、硅丙乳液等有機硅新產品。
10.煤化工清潔生產技術開發
開發與應用電石乙炔法制聚氯乙烯(PVC)清潔生產技術;引進與開發煤炭直接和間接液化制合成油技術;開發與應用煤制甲醇燃料;開發與應用清潔煉焦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開發與應用潔凈煤生產技術和煤炭清潔燃燒技術。
11.大型金屬礦床、礦集區定位預測與靶區優選評價
引進和推廣適合**自然和地質條件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航天航空遙感勘查新技術,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技術系統和知識系統。對西天山萊歷斯高爾—達巴特銅鉬礦帶、東天山土屋—白山銅鉬礦帶等已知礦帶進行斑巖型銅金、銅鉬礦成礦規律研究與靶區預測;對阿爾泰南緣阿舍勒—科克塔勒銅鉛鋅礦帶等已知礦帶進行與海相火山巖有關的富鐵和塊狀硫化物礦成礦規律研究與靶區預測。
12.硅、鋁等新材料開發及產業化示范
引進、開發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并實現千噸級的產業化示范;研究高壓電子鋁箔環保型腐蝕工藝,降低生產高壓電子鋁箔的能耗,減少環境污染,開發電子鋁箔新產品;開發特殊形貌納米材料的低熱固相制備技術,開發高純蒙皂石和藥用蒙皂石新產品。
13.清潔能源新產品、新技術開發
開發和引進直徑200毫米(8英寸)以上的太陽能電池晶體硅片的生產技術,改進直拉法和減壓拉晶工藝,采用多線切割技術加工太陽能電池晶體硅片,形成年產100兆瓦太陽能晶體硅片的規模。利用現有的風電機組設計軟件、通用工程分析軟件平臺,完成1.5~2.5兆瓦變速恒頻永磁直接驅動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制造和規模化生產。
14.先進制造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
在主要制造行業引進、開發先進制造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在相關企業中開展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企業資源計劃(ERP)、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執行系統(MES)以及激光切割、等離子焊接等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示范;利用先進制造技術,開發新型特高壓、大容量、智能化輸變電設備,研制數字化的石油鉆采和農牧機械新產品。
15.面向中亞、西亞的出口軟件開發
以國產優勢中文軟件為基礎,運用多語種信息處理技術,開發面向中亞、西亞國家的基礎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工具軟件(辦公套件、電子詞典軟件、殺毒軟件)、嵌入式軟件和應用軟件(電子出版系統、遠程教育系統、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等,以軟件開發促進電子信息產品的加工和出口。
16.**少數民族醫藥現代化
建立**規范化的藥材種植體系、新藥研發體系和藥品生產體系,對**少數民族醫藥理論進行整理提高,研究少數民族藥的有效成分,研發創新藥物;加強**地區性、民族性、特高發重大疑難疾病診斷方法、治療手段和發病機理研究,以及重大疫情的預防與控制。
17.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工程
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建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開展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二次創業”,支持大中型工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重點抓好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戰略聯盟,促進產業化基地建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18.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強化培訓工程
實施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強化培訓工程,加強區域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在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能源技術、信息技術、資源環境、現代管理等領域,加快培養和努力造就一批創新能力強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提高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的創新能力。著力培養少數民族科技骨干人才、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高級人才和有關方面的特需人才(軟件工程、俄語和阿拉伯語、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高級人才以及科技特派員等)。
七、主要保障措施
(一)推動科技興新強化實施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的大開發中推進科技興新逐步進入強化實施階段。重點推進“科技興農”、“科技興工”、“科技興貿”、“以科技為先導的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工作。積極組織實施“產品名牌創建工程”、“科技興新標志性工程”、“區域支柱產業培育工程”、“科技興新素質工程”。深化地縣和行業的科技進步考核,推行地、縣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縣市科技工作年”計劃和“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切實推進科技興地縣、科技興行業工作。廣泛開展科技宣傳和科技培訓,提高各族干部群眾的科技意識、科技知識水平和運用科技從事生產及管理的能力。堅持科學普及與技術培訓并重,提高各族干部群眾的科學素質,強化科技興新的社會基礎。逐步建立和強化科技興新所需要的人才、資金、政策法規、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撐體系。
(二)大幅度增加科技的資金投入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的作用,調動全社會的積極因素,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融資體系,形成科技經費穩定增長和有效投入的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支持力度。**時期,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并逐年提高科技撥款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優化財政科技投入結構,創新投入機制。財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場機制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等公共科技活動。深化科技計劃改革,加強對財政科技投入的科學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鼓勵和引導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資金進入科技進步與創新領域,促使企業逐步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按照“制定政策、創造環境、加強監管、控制風險”的原則,積極促進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結合,從投資主體、投資對象、退出機制、中介服務、金融監管等方面,依法有序地推進科技風險投資的發展。
(三)建設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
堅持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改革取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切實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的選拔機制、競爭機制、培訓機制、流動機制和激勵機制,用好現有人才、留住關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儲備未來人才,建設一支多民族、高素質、結構合理的科技人才隊伍,為科技進步與創新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重點學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項目,加大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力度,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堅持“以我為主、按需引進、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方針,積極引進海外人才和智力,加大吸引歸國留學生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工作力度,充分開發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實施人才培養工程,注重在實踐中鍛煉培養人才,發展專業化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支持企業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加強高級技工和農牧區實用人才的隊伍建設。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養技術人才,鼓勵和引導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四)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環境
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為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輿論環境和文化環境。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增強全民創新意識。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努力改善科技創新的設施條件,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經濟政策與科技政策的相互協調,制定有利于激勵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擴大國內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力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活動。從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大力扶持各類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創新基地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調動科技人員和各族勞動者投入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以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為出發點,全面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大幅度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科研機構的骨干和引領作用、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發揮經濟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導向作用,支持鼓勵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技術開發投入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戰略產品必須由企業提出并作為主要的執行單位,以企業為主體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開展聯合攻關。深化科研機構改革,加快建設“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管理規范”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堅持應用開發類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方向,深化企業化轉制科研機構產權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推進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加強統籌協調、整合科技資源和組織重大科技活動的能力。建立健全科技決策機制、科技宏觀協調機制,改革科技評審與評估制度、科技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建立適應不同性質科技工作的人才評價體系。
(六)大力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
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推廣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提高各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對科普工作的組織管理,健全科普工作協調制度,并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開展科普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制定優惠政策,形成科普事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逐步建立提高農牧民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訓體系,培養和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轉產轉崗就業的能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學探索和科學體驗活動,加強創新教育,培養青少年創新意識和能力。加強各級干部和公務員的科技培訓。繁榮科普創作,合理布局并加強科普場館建設,提高科普場館運營質量。
(七)加強科技合作與交流
發展同兄弟省區市特別是東部省市在科技方面的長期合作與交流,同內地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科技合作關系,聯合實施研究與開發、技術成果轉化和科技人才培養,使**成為我國對中亞國家和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地區開展信息收集與分析的窗口、學術交流的橋梁、技術轉移的渠道、科技合作的基地。以合理利用周邊自然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重點,開展同中亞五國和俄羅斯的科技合作與交流。積極開拓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國外科技資源,進一步擴大技術、智力、項目、資金的引進。
(八)制定和落實配套政策
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精神,制定若干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及約束性指標,為本規劃的實施提供保障和支持。主要包括: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政策,扶持自主創新的稅收、金融政策,引導和扶持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政策,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政策,保護知識產權的政策,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建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的政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政策,加強科技創新基地與平臺建設的政策等。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