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工作情況總結

時間:2022-06-17 08:31:00

導語:小學德育工作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德育工作情況總結

德育是黌舍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門。它貫串于黌舍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糊口的各個方面,滲入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黌舍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浸染。小學德育是基本教育,它要在德智體諸方面為學生的成長與成長打好基本,要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做人的基礎。黌舍教育不僅抓好智育,更要正視德育,還要增強體育、美育、勞脫手藝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彼此滲入、協調成長,促進學生的周全成長和健康成長。是以,黌舍必需把德育工作擺在主要位置,并當真進修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熟悉,樹立教書育人,打點育人,處事育人的思惟,為了確保黌舍德育工作的順遂實施,一年以來,我們增強了黌舍德育打點工作的研究,其首要做法是:

一、健全黌舍德育打點系統

黌舍進行德育教育打點,需要有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為此,我們成立健全了校、處、班三級打點收集,此外,協同好家長委員會和校外教育員組織開展教育打點勾當。同時,明晰德育打點的職責。由校長、德育主任、年夜隊教育員、班主任和校外教育員、法制副校長組成德育率領小組,從校長到下層的班級,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系,并溝通教育處、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系,使黌舍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擺布聯系慎密親密,批示矯捷,軌范一致,信息通順,充實闡揚德育打點的效能,保證了黌舍德育工作的實施。

二、明晰責任,調動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闡揚德育組織浸染必需明晰黌舍各類人員德育工作職責,調動泛博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自動性和締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實。要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首先應調動打點者育人的積極性。

為調動他們育人的積極性,本學期,黌舍完美了班主任工作職責、查核細則,對班主任工作超卓的同志在評先、評職、晉級等方面優先,年夜年夜調動了班主任的積極性,使我校班主任隊伍不變。

學科教師是不容輕忽的德育工作者,黌舍提出要在學科教學中以常識為載體滲入德育。各學科德育以常識為載體,能實現常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下場。為此,黌舍擬定了科任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工作的具體要求,并對他們的工作制訂了獎勵機制,同時也把他們此項工作的口角納入每學年的查核中。

法制副校長和校外教育員在黌舍德育工作中有其主要的浸染,出格是在平安教育方面,需要他們有構想、有設計、有打算地實施。一年來,法制副校長趙小福同志注重黌舍平安教育,實時配合黌舍做好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每學期開學伊始,趙副校長按照黌舍學生的現實情形,制訂了教學打算,一學年來共為黌舍師生教學法制課8節,內容分袂為“禁毒防艾”、“未成年人法令律例”、“食物平安”、“交通平安”、“防震自救”等。此外,黌舍與消防武警、邊防武警成立警平易近共建關系,為黌舍的德育教育建樹平臺,供給前提。2009年,消防與邊防官兵為我校師生培訓隊排隊形兩次,進行消防平安講座兩次,六年級學生代表加入了逃生培訓,60名學生代表深切軍營加入消防平安現場實習練習勾當。與此同時,調動了各方人士的積極性,告竣了育人共識,形成了合力,充實闡揚了黌舍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黌舍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三、更新不美觀念,不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

要做好小學德育工作,必需提高黌舍干部和教師的素質。2009年春季以來,黌舍率領高度正視對教師的培訓,主干教師到浙江、曲靖、昆明、玉溪、思茅等地進修培訓9次近百余人。教育處還組織教師進行師徒結對;邀請州小、一小的教員到我校進行講座。經由過程教育理論進修,舉辦專題講座,增強德育科研等形式,不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

我校多年來正視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實踐,介入了省、州、市科研嘗試,如《邊陲少數平易近族學生非智力身分的研究》、《小學音樂教育與我州原生態平易近族歌舞的融合研究》。再如,黌舍幼兒教師連系“三生教育”進行了《幼兒保留教育與研究》課題的研究。經由過程科研嘗試培育、磨煉、提高了干部、教師隊伍素質,巨匠思惟解放,全力實踐,勇于試探,獲得了豐碩功效。

四、積極開展“三生教育”勾當,強化教師育人功能

黌舍緊緊環繞市教育有關文件要求,于2008年10月起頭,在全校師生中周全開展了生命教育、保留教育、糊口教育的“三生教育”工作,周全推進素質教育,加年夜改良黌舍德育工作。

實施“三生教育”的關頭是教師,課堂教學是實施“三生教育”的主渠道。擁有一批師德尊貴、營業精湛、珍愛生命、懂得保留手藝、熱愛糊口的教師,才能指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自動去進修保留的本事、體味糊口的價值,是以,黌舍分條理對教師進行了“三生教育”理念和實踐的培訓。一年來,黌舍曾先后派5名主干教師加入了省級培訓,派3名主管率領加入州級培訓,派2名授課教師加入市級培訓,并以專題講座、說課、授課、勾當等多種形式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慢慢組成“省—州—市—校”四級培訓收集。同時,黌舍把“三生教育”的師資培訓納入教師繼續教育,經由過程對在職人員的培育、培訓,培植一支以思惟政治理論高的專職教師為主,合理配備兼職主干教師,專兼連系、動態成長、主干帶動、全員介入的“三生教育”師資隊伍,以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

高。

現在黌舍已連系現實,將三生教育實施方案,歸入黌舍工作打算,找到黌舍的特色,納入年尾考評,為往后“三生教育”的周全奉行堆集豐碩的、有用的經驗。

五、立異形式,彰顯特色,貫德育教育于“三生教育”之中

(一)經由過程升旗典禮,實施“三生教育”

堅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典禮,并經由過程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助酬報樂》、《地球小衛士》、《感恩》、《遠離》、《我愛我的祖國》等演講,無論在內容上仍是在思惟上,都給師生很年夜的鼓舞和啟迪,讓他們進一步貫通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善待生命、珍愛生命,使生命更鮮活更出色。

(二)經由過程感恩勾當,實施“三生教育”

因為市二小地處江北,學生生源較差等身分制約,與其他城區黌舍對比仍然有很年夜差距。學生年夜都來自農村,家庭貧困,持久以來受到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扶助,是以,“知恩、感恩”教育成為黌舍的常規教育。為此,黌舍按照全省奉行“三生教育”的整體要求,連系黌舍現實,提出了黌舍“三生教育”的著重點——“感恩”教育。在開展“感恩”教育勾當中,首要按照“宣傳教育—策動進修—組織培訓—社會實踐—反饋情形—功效展示”這幾個軌范進行實施。黌舍每年3月到5月,城市開展一系列“知恩、感恩”勾當。如召開一次感恩主題班隊會,出一期感恩的板報、讀一篇感恩的文章,做一張愛心卡、為孤寡白叟捐募一元錢、為災區人平易近獻份愛、為怙恃做一件好事、唱一首《感恩的心》、寫一封感恩的信等,以此來“感恩怙恃”、“感恩教員”、“感恩伴侶”、“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偉年夜的祖國”。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體味到感恩的主要性和需要性,同時也為黌舍“三生”教育的順遂開展奠基堅實的基本。

2009年5月,黌舍進行“感恩的心”三生教育主題陳述請示表演勾當。時代還舉辦了“三生教育師生書畫展”、“感恩的心”歌曲和手語操的普及推廣,以及展出節目題材的收集、篩選、編排,音樂的建造等,做到人人介入,分工明晰,各施其職,落實到位。陳述請示當天,展出了30幅師生書畫作品、10篇教師論文、20篇學生作文和部門手工作品。由師生配合表演的《真情》、《藍絲帶》、《母親》、《感恩的心》等節目形式新奇,浮現真情,悅耳至深,喚回了人們心中的愛。勾當的開展不僅使外界加深了對黌舍“三生教育”勾當開展情形和所取得成就的體味,還給以了泛博師生極年夜的鼓舞,激發了他們對糊口的熱愛,對保留的巴望,對生命的愛護保重。

(三)經由過程書畫、作文競賽,實施“三生教育”

為豐碩校園文化糊口,將“三生教育”延長到課外,按照《云南省教育廳關于舉辦“三生教育”優異書畫作品評選勾當的通知》要求,連系黌舍現實,組織開展以“三生教育”為主題的書畫、作文競賽勾當。共有75名教師和622名學生加入角逐,其中有304幅作品獲校級獎,有73幅作品分袂榮獲省級“三生教育”書法、繪畫競賽一,二,三等獎,黌舍榮獲組織三等獎。各項勾當的開展,培育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樂不美觀精神,樹立了正確的人生不美觀、價值不美觀和糊口不美觀。

(四)經由過程念書、演講勾當,實施“三生教育”

自“三生教育”實施以來,黌舍環繞“三生教育”主題,開展了“我是校園金嗓子”念書勾當。勾當的開展提高了學生文化素養,培育了勤學精神,陶冶了文雅情操。2009年9月,連系全市開展的平易近族團結教育勾當,以國慶6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三生教育”勾當,如三年級的國旗下主題演講勾當、四年級和青年教師的“中華頌,2009年經典誦讀年夜賽”、五年級的“祖國的昨天、今天、明天”征文勾當、六年級的“熱愛祖國,珍愛生命,勤懇進修,快成功長”楷模學生角逐。這些勾當主題光鮮、特色凸起、切近糊口、切近現實,充實展示了黌舍教育更始與成長的功效。

(五)家校合力,實施“三生教育”

為了使“三生教育”深切抵家庭、深切社會,黌舍每學期不忘對家長進行“三生教育”培訓及開展各類豐碩多彩的主題勾當。2009年8月至10月,黌舍先后對每個個年級近千名家長進行了通識培訓;使家長初步熟悉“三生教育”的主要意義以及實施“三生教育”的主要性。2009年5月,三年級215名家長代表加入了“感恩的心”三生教育主題勾當。在勾當中,家長們經由過程介入互動游戲、短劇表演等,親自感應感染了“三生教育”的意義。2009年9月,黌舍“三生教育”

負責人阿云清教員分袂為一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家長再次進行了題為“讓愛陪同孩子生平”的專題講座,經由過程聽講座、搞交流、做勾當等勾當形式,使得家長深受打動。部門家長還寫了心得體味,改變了對人生的觀點,從頭審閱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體例,促進了家校“三生教育”的有用實施。

除此之外,2009年10月,黌舍對“三生教育”工作做了階段搜檢。總結了實施“三生教育”的首要工作和初步成效,發現了一批典型,提煉了成功經驗,找準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明晰2009年工作的思緒和重點,供給了主要基本和依據。2009年10月25日,我校還成功舉辦“三生教育”現場會,有全州400余名教師代表加入,獲得省、州、市各級率領的高度贊揚和社會好評。

六、增強校園情形培植,充實闡揚情形的育人浸染

校園情形培植是黌舍精神文明培植的窗口,同時又是黌舍日常德育的載體。美妙的情形空氣,文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黌舍應闡揚情形育人的浸染,創設一個"不時愛教育,處處受傳染"的德育情形。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少先隊勾當室等,有統一用磁磚燒制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標識表記標幟,讓每一堵墻壁成為無聲的說話,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精采行為習慣教育。黌舍持久堅韌不拔地開展升旗典禮和系列化的國旗下的講演。這些勾當都充實浮現了學生介入的全體性、教育目的的素質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情形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立異精神的成長。

七、創設勾當載體,寓教育于勾當之中

(一)堅持規范的升旗典禮。每周一全體師生肅立在肅靜的五星紅旗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聆聽著國旗下講話,實時更正學生中的不良風氣,激發學生的五愛熱情,使師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二)連系主要節慶日、紀念日組織宣傳教育和實踐勾當。九月開展“教員我想對您說”手札角逐;十月開展“我們在隊旗下成長”歌詠角逐暨少先隊建隊60周年慶祝勾當;“十一月生意街”、“走進年夜自然—游花卉園”科技勾當周,“與奧運同業”冬季田徑行為會、少先隊員入隊典禮;“十二月遠離”平安教育;“一月找金鑰匙”復習勾當、“為山區小伴侶捐書勾當”;同時繼續開展文明禮儀主題教育勾當,指導學生弘揚平易近族精神,增進愛國激情,提高道德素養。

(三)本學期,全校師生繼續開展環保教育勾當,經由過程宣傳櫥窗、校園廣播、黑板報專題講座等積極宣傳環保的主要意義,同時上好情形教育課。開展各項環保競賽勾當,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介入共唱環保。從根柢上改變了黌舍的育人情況,真正提高了師生的環保意識。

(四)當真組織開展豐碩多彩的校內外勾當。黌舍組織開展了“科技立異年夜賽”、“為貧困山區捐圖書”,“社區平安教育”“環保繪畫””少兒藝術展演”角逐等;在各項角逐中,本學期共計越460名學生獲獎;在少兒科技年夜賽中,不僅學生獲獎,也有9名教師獲指導獎,其中,唐君芬教員和吳慶華教員還獲得優異教師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八、養成教育,實施常規育人

(一)落實規章,嚴酷要求

黌舍一向堅持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

守則》。每周確定常規練習要求。周一國旗下講話環繞要求睜開話題,具體形象。晨會班會時,班主任連系班級現實再作詳盡指導,要肄業生時刻對照自己的言行。少先隊經由過程每日的禮儀、平安、衛生、紀律、體育的五項搜檢。每月的“五項評選”,及優異班級、前進前輩中隊的評選,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精采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自我打點,自我教育

為充實調動學生“主人翁”意識,強化學生自我打點能力。學

校要求各班積極實施“班干部輪換制”、“班長輪值制”、“衛生值周日”等,指導學生自動體驗處事他人、介入打點的歡愉。形成寬松、自然的教育空氣。黌舍“紅領巾督察崗”值日與校衛生監察員按時、定點、定使命的具體操作中,德育處、年夜隊部實時指導總結,此刻,一支自我處事的學生隊伍已形成。

(三)樹立典型,進修楷模。

為使黌舍常規更好地內化為學生行為習慣,德育處注重樹典型、楷模。每周紅領巾廣播,每周一升旗典禮,都鼎力贊譽黌舍勾當中涌現出大好人好事。讓學生學有楷模,趕有方針,使全校學生明晰全力的標的目的。

雖然本學期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和年夜的成就,可是仍良多不足之處,如德育工作查核軌制的不夠完美、德育勾當的單一等等。此后,我們要進一步連系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形、新問題,連系少年兒童的春秋特點,增強教育理論的進修,不竭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為培育德智體美周全成長的培植者和接棒人而不懈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