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22 01:50:00
導語:財政局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是全面貫徹十七大精神,推進我縣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國家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更加突出和諧社會建設和科學發展,財政工作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
根據縣委八屆四次全會和縣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2009年全縣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全局,堅持依法理財治稅,強化財政收入征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財政監督管理,著力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縣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2009年全縣財政收入預算為1.55億元,支出預算為4.1億元。為確保完成上述目標任務,財政部門應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緊緊抓住國家政策調整機遇,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一是加快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實施步伐,認真落實各項財稅優惠政策,繼續加大對開發區、創業園區的投入,支持開發區、創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項目向園區集聚,壯大工業經濟規模,同時積極爭取省市對園區的財政貼息獎勵資金;二是為現有企業在建項目積極向上爭取自有資金補助和銀行貸款貼息資金,加速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三是綜合運用預算、財政貼息、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等手段,帶動銀行和社會資金投資。健全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擴大擔保基金規模,拓寬擔保業務范圍,同時認真落實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財政優惠政策,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圍繞全年收入目標,強化收入征管
做大做強財政收入蛋糕,是財政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加快固鎮發展,推進固鎮奮力崛起的基石和重要標志。財稅部門協調配合,切實加強稅源調查,認真摸排機遇性稅源,嚴格稅源監管,對重點稅源進行跟蹤動態管理,努力挖掘收入潛力,努力克服增值稅轉型、儲蓄利息個人所得稅稅率下調及其他有關政策帶來的減收因素影響,努力提高地方收入比重。加大政府非稅收入宣傳力度、征管力度和調控力度,建立健全以政府非稅收入監管系統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財政、銀行、單位信息聯網,切實做到還分配權于政府,還管理權于財政。各征收主體要積極落實收入計劃,做到早安排,細分解,措施到位,責任到人。繼續堅持依法治稅,嚴厲打擊各種偷稅、抗稅、騙稅行為,努力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
三、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始終是財政工作的重點,對于我們傳統的農業大縣更是重中之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領農村經濟工作全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經濟發展為根本,以科學規劃為基礎,以示范引導為突破,以培訓農民為載體,以公共服務為導向,以民主管理為保障,強化措施,分步實施,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新增教育、衛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農村,加快推進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增加農業綜合開發投入,重點做好任橋等四鄉鎮土地治理世行項目和總投資1000萬元的縣棉麻公司第一、二軋花廠技改項目的實施,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真正實現以龍頭帶基地、以基地帶農戶,努力加固并延長農業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在認真做好“一線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一卡通”發放辦法,搞好資金調度,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糧補等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
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改善民生投入
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杜絕超財力安排支出,嚴格執行“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促發展”的支出安排順序,合理配置財政資源,確保工資正常發放。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商品和服務支出標準,努力提高各單位運轉質量。適當安排基本建設支出,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特別要增加“三農”、教育、科學、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力度,確保民生工程縣級配套資金足額安排、及時撥付,全力支持實施12項民生工程,努力解決困難群眾“生活難、看病難、上學難”問題,在我縣逐步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完善城鎮未參加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機制,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探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水平,建立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與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保障機制,積極推進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消除農村中小學危房,加速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持制度。
五、深化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
一是改進預算編制辦法,促進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合理。推行部門預算軟件編制工作,使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更加細致、更加規范、更加透明、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合理。二是積極穩妥推進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認真做好資金調度工作,確保工資改革政策落實到位。三是加強項目支出管理,強化財政支出績效監督。四是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和收益管理,將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納入政府調控范圍,合理配置資源,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益。五是健全政府采購制度體系,擴大政府采購規模,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
六、加強財政管理和監督,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堅持科學理財、民主理財、依法理財。大力推進財政預算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二是加快推進金財工程建設。建立以預算編制為源頭、以收支管理為過程、全面覆蓋預算及收支管理的“金財工程”核心業務應用支撐“大系統”,實現統一財政業務應用平臺。三是強化預算約束,加強預算執行,加強財政監督,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健全財政監督檢查機制,強化財政資金跟蹤問效,堅決查處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五是健全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制度,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七、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提升財政干部隊伍素質
以機關效能建設為抓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機關行政效能。認真落實機關效能建設崗位責任制,建立和完善機關效能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規范行政權力,優化工作流程。努力創造學習型機關,不斷加大干部培訓和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依法治財能力。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行風和政風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權力觀,努力提高財政服務工作的效率、質量和水平。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心系基層,心系群眾,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主動加強部門協調,不斷擴大財政宣傳,努力營造財政工作良性互動機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和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進一步樹立“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財政機關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