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強市工程通知

時間:2022-11-05 05:30:00

導語:水運強市工程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運強市工程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全面推進我市交通跨越式發展,根據省交通廳《關于實施水運強省工程的意見》(浙交[2003]304號)的精神,按照力爭用10—1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水運強市”目標的要求,現就我市實施“水運強市”工程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和奮斗目標

(一)總體要求

到2010年,全市水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到2015年,全市水運行業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20年,建成水運強市,實現通達長三角周邊大中城市的干線航道和重要支線航道高等級化、網絡化;運輸船舶系列化、標準化;內河集裝箱運輸專業化;港航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港航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主要指標為:到2020年,內河四級以上航道里程超過350公里,貨運量達到1.38億噸,貨物周轉量達到218億噸公里,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0萬標準箱,運輸船舶總運力達到8000艘、160萬凈載重噸。

(二)本屆政府任期內(2003-2007年)奮斗目標

到2007年全市水路運輸業基本適應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主要指標:新增高等級航道80公里,新增運力20萬噸,集裝箱運力達到800標準箱,標準化船舶運力達到60萬噸。具體目標任務是:

1.內河航道建設。2004年建成杭湖錫線**段五級航道495公里,完成長湖申線暢通先期工程;**年建成妙湖線五級航道7.5公里;2006年建成湖嘉申線(湖申復線)**段三級航道43.5公里,武新線五級航道16公里、六級航道8.9公里。**年長湖申線**段77.0公里續建工程開工2008年建成。確保到2007年,全市五級以上航道占總里程的比例達到37.5%以上,基本形成主干線航道的高等級和網絡化。同時,分階段對東苕溪、梅湖線延伸至遞鋪段、泗湖線、瓜山至潘店線等支線或礦區航道進行改造,以不斷實現干支線直達(見附表)。

2.內河船舶運力。2004年底,爭取淘汰40%的在冊(2003年底數,下同)營運掛槳機船舶;到**年底,爭取淘汰35%在冊營運掛槳機船舶,并禁止掛槳機船舶進入**航區主干線航道;到2006年底,淘汰本航區所有在冊掛槳機船舶,全面禁止掛槳機船舶進入**航區。到2007年,標準化船舶運力達到60萬載重噸,運輸船舶總運力達到100萬載重噸,船舶結構優化升級,船舶技術水平普遍提高。

3.內河集裝箱運輸。到2007年,內河集裝箱運輸船舶運力達到800標準箱,爭取組建內河集裝箱運輸企業1-2個。

4.內河港口。統一港口規劃,創新港口管理體制,整合現有港口資源,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首先確立統一的**港,其次按縣區行政區劃,規劃建設德清、長興、安吉、吳興、南潯五大港區及部分作業區,推進**市內河港口走向一體化。

5.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和貨物吞吐量。到2007年分別達到貨運量8000萬噸、貨物周轉量125億噸公里、貨物吞吐量8500萬噸。

二、實施**“水運強市”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工作責任

為加強對“水運強市”工程的組織領導,成立**市水運強市工程實施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名單附后)。各縣(區)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市交通局每年與各縣(區)交通局、市港航局分別簽訂“水運強市目標考核責任書”,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建立督查考核機制,以加快“水運強市”的建設步伐。

(二)堅持科學合理、高起點編制規劃

根據省交通廳實施交通新的跨越式發展目標,結合我市鄰近上海、杭州的區位優勢,堅持與“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戰略緊密結合,抓緊修編全市新一輪的水運發展規劃。

(三)強化前期工作,確保擬建項目各項準備工作順利推進

根據“水運強市”的目標任務,切實做到工程項目科學安排,超前考慮,提前介入,精心組織,開工建設一批,擬建準備一批,形成合理的梯次結構。開工建設項目要加強監督檢查,明確時間、進度和目標,確保工程質量;擬建項目要認真抓好“工可、初設”等前期工作,確保設計的科學合理。

(四)拓寬融資渠道,確保建設資金到位

實施“水運強市”工程,需要創新機制、激活思路,努力尋求多渠道融資方式,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開展。根據我市的實際,在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和各級財政支持的同時,探索水運工程建設產業化、市場化的新途徑,加快水路“四自”工程試點步伐,發揮“四自”政策在水運工程建設中的作用,大力引進外資和民間資金投向水運基礎設施建設。

(五)努力優化結構,促進運力發展

調整和優化水運企業組織結構和運力結構。一是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引導企業以資金為紐帶,通過重組、聯合、兼并等形式,加快實現經營組織化、管理集約化、運輸專業化、發展規?;哪繕耍袑嵦岣呶沂兴线\輸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克服單一的運輸業務,整合各種服務功能,努力成為集運輸、裝卸、倉儲、加工為一體的現代物流服務企業。二是優化船舶運力結構,引導企業和個體業主加快運輸工具的更新改造,大力發展“鋼質化、大噸位、低油耗、低噪音、專業化、環保型”的運輸船舶。三是按照“管建相濟、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全線治理”的思路,加快開展我市內河船舶標準化工作,并積極發展內河集裝箱運輸。

(六)整合港口資源,力爭打造全國內河第一大港口

創新港口管理體制,統一港口規劃,推進全市港口、港區和作業區建設一體化,整合現有港口資源,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大力鼓勵廠礦企業聯合建設等級較高、吞吐能力較強的公用碼頭,提高碼頭作業率;引導建設**市內河港口集裝箱專用作業區等措施,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步伐,力爭打造全國內河第一大港口。

(七)科技興航,推進港航管理信息化建設

根據建設“水運強市”工程的總體目標,著重向“數字港航”、“智能管理”發展。努力實現船舶的設計、制造、檢驗標準化管理;船舶辦證、征費、報港、檢查網絡化管理;船員培訓、發證、違章處理網絡化、動態化管理;航道疏航、交通戰備、航道改造計算機模擬數字化管理;行政執法辦案文檔電子化管理。全面推廣應用辦公自動化和智能化等先進辦公手段。

(八)加強水運管理,規范營運市場

根據“水運強市”目標任務,按照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運輸市場要求,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供高質量服務,規范發展水運市場。一是加強行政執法力度,打擊非法營運,保護合法經營,創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水運市場發展環境。二是積極創新,出臺服務新舉措。根據水運市場發展需要,以確保全市內河運輸安全、規范發展為目標,制定相關內河港口管理、航道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辦法,為建設“水運強市”、促進水運業發展提供保障。

(九)實施“人才工程”,提高管理隊伍素質

實施“水運強市”工程,需要一大批綜合性和專業性人才來支撐,以保證水路運輸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為此,要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的理念,積極實施人才戰略,大力開展現有各個層次水運管理人才的培訓,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高學歷、懂經濟、懂管理的綜合型人才和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要努力形成育才、用才、引才的良好機制。逐步建立重點管理崗位(專業)技術梯隊和重要崗位從業人員調選機制,以有效提高行業服務質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和不斷完善“競聘上崗、擇優聘用”的用工制度、崗位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崗位考核指標體系和收入分配制度,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