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時間:2022-09-19 05:44:00
導語: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及其基本要求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是指教師通過對實物或直觀教具的演示和組織教學性參觀等,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這類方法的特點是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具體性和真實性。
但是,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只有與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合理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提高。
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范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中小學各科教學中被廣泛采用。但它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jié)合使用。
在我國中小學教學中,演示的手段大體有三類。第一,是實物或模型、標本、圖片、圖畫的演示,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某一事物或現(xiàn)象的外在感性認識。第二是用連續(xù)成套的模型、標本、圖片或幻燈、電影等,進行序列性演示,使學生了解客觀事物和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特別是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錄像、電影等演示,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事物的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如實地考察“花”的成長過程,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如采用幻燈或錄像機,只需幾分鐘時間就可以看到花的成長全過程。對歷史事件和人物,或者祖國大地秀麗的景色,通過錄像、電影等展示于學生的面前,如身臨其境。第三是音樂、體育、勞動等課上教師的示范性動作或操作等。
實踐證明,演示法不僅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的要求,組織學生到工廠、農(nóng)村、展覽館、自然界和其他社會場所,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觀察和研究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如地理學科、歷史學科參觀名勝古跡、博物辦理化學科參觀科學宮,藝術學科參觀美術展覽、戲劇表演等。參觀是以大自然、大社會作為活教材,能打破課堂和教科書的束縛,使教學與實際生活、生產(chǎn)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擴大學生的視野,能使學生在接觸社會中受到教育。
運用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事先做好準備工作。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演示法和參觀法時,必須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任務的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如采用演示法時,要事先選擇、檢查演示教具,進行課前試作等。采用參觀法時,要訂出參觀計劃和步驟,明確參觀的目的和要求等。
2.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觀察。無論是演示還是參觀,都要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去觀察,去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結(jié)合講解、談話等方法,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觀察的對象上,把感知與理解結(jié)合起來,從多方面認識所學的對象,以便更好地理解所要掌握的內(nèi)容。為了更好地達到這個目的,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觀察的順序與方法,盡量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的作用。
3.引導學生做好總結(jié)工作。演示和參觀結(jié)束后,教師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問答、練習、討論等方式,把觀察的現(xiàn)象與書本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這兩種方法真正起到獲得感性知識、驗證和理解知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