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四位一體文化認同培養

時間:2022-11-21 10:25:25

導語:高校思政課四位一體文化認同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課四位一體文化認同培養

[摘要]基于新時代堅定和培育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地位與發揮新媒體文化的正向功能共同作用下,創設引領課堂文化滲透、構建本土文化認同、拓展網絡文化平臺、倡導校園文化浸潤的“四位一體”文化認同培養路徑,借助思想政治理論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作用,幫助大學生理清文化脈絡、激發價值認同、實現民族歸屬,構建系統、長效、協同的文化自信培育機制。

[關鍵詞]思政課;文化自信;四位一體;文化認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的文化自信,對現實兩個一百年,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肩負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然則現階段,高校教育存在文化育人與道德育人脫節的現狀,如何在思政課上培育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改變對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的漠視、弱化、缺失現象,實現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我們勢在必行而又艱巨的任務。

一、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

(一)文化自信

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己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信任與自豪的心態、是積極、健康的民族心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源頭、以革命文化為基礎、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的。近代以來,國人的文化心理便呈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短期的文化自卑和當代的文化自信重建三段式螺旋上升的變化。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國人“我行,你不行”的文化自負;近代百年落后挨打衍生了“你行,我不行”“西方中心說”“普世價值論”的文化自卑。

(二)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一詞,學者鄭曉云在《文化認同論》中指出:“文化認同是人類對于文化的傾向性共識與認可,也是人類對文化的一種歸屬性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才能增強。”可以說文化認同就是個體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理解、認可、闡述、行為等產生的歸屬感與認同感。而民族歸屬感與價值認同感是一個民族最深層次的靈魂。

(三)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關系

首先,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與保障。沒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存在的,文化亦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只有根植于內心對本民族情感、理想、價值觀和信仰等的認可,內化為自身的精神靈魂,構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并將這種精神意識形態具體落實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體現為一種具體自覺的文化認同行為過程,才能奠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從而實現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其次,文化自信是文化認同的動力與形式。五千年輝煌文明、近代百年屈辱、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從“家國精神”“紅色精神”到“改革創新精神”,無一不體現著大國風范的文化自信,成了我們增強文化認同的前進動力,同時帶領時代新人的大學生們以己之力,推己及人地堅定文化自信的傳承,助推文化認同并賦予其時代內涵,使其呈現出形式多樣的文化價值認同。簡而言之,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二者在內核上是一致的,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文化自信則是文化認同的表現形式,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聯系,缺一不可。

二、文化認同與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研究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與發展的基本規律,是解決文化與思想之間的問題,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需要同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培育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實現文化自信,達到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標,從而解決文化問題作為思政教育的核心問題。

(一)現狀

1.多元文化的挑戰

不可忽視的多元文化對文化認同培養的“負能量”。改革開放后,在肯定東西方文化、主流非主流文化、大眾與精英文化并存帶來的文化繁榮、文化創新能力的積極作用同時,亦不能忽視其“負能量”,尤其是對青年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挑戰。多重價值認知與選擇、有限的判斷與思辨能力、三觀行為的混亂與錯位,不僅促使大學生在思想上模糊了對真善美的判斷能力與選擇標準,更在行動上陷入“思想政治教育無用論”的誤區,輕則擾亂個人生活,產生認知阻礙;重則沖擊社會秩序,引發行為動蕩。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傳統思政課“滿堂灌”導致的課程文化“不認同感”。鑒于歷史與現實原因,傳統的教學都存在“滿堂灌”教師“一言堂”的現象,而作為“副科”的思政課由于“洗腦”的政治需求、拗口晦澀的語言表述、缺乏“內外化”一致性的特點,加深大學生對思政課“無用論”的觀點,完全背離思政課培養大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目標,更罔論對思政課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

3.新媒體文化的挑戰新媒體文化對意識形態權威性的“話語權挑戰”?;ヂ摼W技術發展衍生出的新媒體文化,對青年大學生的沖擊,一方面表現為自主性的提升,增強了文化存貯、傳輸和表現形態,另一方面鑒于大學生對信息量、信息源、信息真偽等甄別能力的有限,較之話語意識的覺醒,二者造成的沖突,容易迷失自我,弱化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不僅不利于思政課的培養目標,更違背了文化認同這一主流思想。

(二)關系

1.文化認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保障

正如上述所言,文化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解決文化問題關鍵在于個體或者群體文化認同問題的解決。以高校思政課為例,高?!端枷氲赖屡c法治》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展開思想、道德、法治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與法治素質,從而培養具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五觀”的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課程。假使作為思政課主體的青年大學生無法在思想上認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整體上把握文化認同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流思想,就容易導致思想與行動偏離“人本”目標的軌道,無法有效開展“五觀”教育,培育兩個素質,脫離思政課教學目標,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文化認同是思政教育的前提保障。

2.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認同的傳播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是基于現實的環境,依托先進的文化,加強對個體思想引領、觀念塑性、價值熏陶的過程。這一過程實際就是搭建文化認同與思想鑄造的密切關系,更是形成文化認同的過程,可以說文化認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這個過程中得以繼承、發展和傳播的。

(三)意義綜上所述

文化認同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踐行了文化認同培養路徑。于個人而言,這是依托思政課堂教學形成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富含法治意識、理性精神強有力的方式;于社會而言,個體內化的品德規范,外化的品德行為形成的道德素質,培育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的公共參與,從而又促進了對社會文化的價值認同;于國家而言,培養對國家社會制度的政治認同,實現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的家國情懷,并不斷認同、趨向、包容國家的主流價值文化,在對歷史文化與文明進程不卑不亢中,邁進健康持續的文化自信。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文化認同培養路徑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地位

文化的表現形式呈現多樣化,然則核心要義為價值觀,它是文化的生命力與精神所在。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厚德載物的道德情懷所化成的民族精神與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高度凝練而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青年面對多元文化帶來的“負能量”、抵御三觀認知錯位、重塑價值引領、解決人類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的有效保障與渠道。

(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革新

1.明確教師主導作用,引領文化滲透

思想政治理論課傳授的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展開的一種社會實踐。思政教師要肩負起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尤其是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文化自信元素在思政課中的體現。一方面不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闡述,更要回歸到文化沃土中孕育的精神力量,比如教材中的中國精神、中國傳統美德等內容,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潛移默化地將優秀文化元素融入在道德修養、人格培育等方面的教育,引領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激發學生的文化認同,塑造學生的價值觀自信;另一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集體備課、思政課教學技能大練兵,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試點、案例庫建設等渠道,旨在提升思政教師“實現一滴水的傳授來自一片水的承載”“三全育人”“立德樹人”的職業素養與文化素養,以身示范,用個人的知識與素養魅力,在學生中形成榜樣帶領的作用。

2.發揮學生主體意識,構建文化認同

知識的內化是一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輸出—輸入—再輸出的循環過程。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使思政課落到實處,形成文化認同培養路徑,構建大學生文化認同感,實現文化自信。一是黨建引領的思政育人。學校層面開展“相思嶺講壇”大宣講與“耕讀書院”“博雅實驗班”等活動;學生層面結合新思想讀書社定期開展征文、時評、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競賽、大學生講思政課等各類黨建活動,用理論知識武裝頭腦,從內外部兩個層面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主抓黨建思想引領的文化滲透。二是課堂教學的知識育人?;谒颊n知識廣、思想深特點,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與翻轉課堂,采用案例教學法結合項目化教學方式推進課堂教學的多樣化,輸送學生有關文化“點睛之筆”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小組課前對典型案例、時事熱點的討論,課堂上運用辯論式、陳述式、模擬式等展示小組分析結果,最終形成小組間的觀點碰撞。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過程,倒過來從實踐討論向理論學習再落實到實踐學習生活中,幫助學生了解五十六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凝結的多樣性文化形態與其獨特性魅力;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革命文化中所蘊含的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愛國主義精神要義;探索對一個人成長成才具有巨大作用的理想信念之堅定的緣由等。同時,在未來的生活中學會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生活,使思政課教學的技能與情感目標進一步得到拓展與延伸。在培養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同時,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知識育人,更為重要的是對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傳承有了更深入理解,自覺地肩負起發揚與復興民族文化的家國情懷。三是課后實踐的文化育人。在思想、教學中貫穿思政學習,提升文化認同感是大學生人生中重要的一環,但離不開對實踐的論證。第一課堂針對專題編寫的項目化實踐研學,如道德下的疫情觀察、“青春與理想”的微電影拍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研討、傳承中國好家風、“弘揚法治精神構建和諧校園”宣傳活動等,較好地幫助學生現學現用,有效反饋;第二課堂則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帶領學生隊伍實地調研,諸如參觀檔案館、主題黨團活動、建立“林祥謙烈士陵園”實踐基地等,實現了對思政課形式與內容的豐富具象,更讓學生穿越歷史長河,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負擔起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重責大任,實現學思踐悟的教學目的。通過黨建、教學、實踐三步驟完成了教師教學主導向學生學習主體的轉變,積極性的轉變,興趣度的提升,在學思踐悟過程中,確立微觀的自我文化認同閾值,構建了宏觀的民族文化認同模式。

3.借助信息傳播媒介拓展文化平臺

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是時代的弄潮兒,巧用大數據可以有效知曉學生的知識漏洞、興趣喜好、文化認知等,借助信息傳播媒介,可以搭建文化平臺,在時間、空間上給予學生浩瀚無限的學習磁場。一方面教師借助超星學習通APP的強大功能上傳相應的學習資源如教學常見的微課、教學課件,形成對有限課堂教學的補充;另一方面推送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美文、影片鑒賞等,通過線上交流、線下討論相結合方式,重溫經典的文化內涵、賦予新的時代外延,并結合平臺數據實現課后跟蹤、反饋總結等師生互動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具廣度、深度的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實現對學生教育中文化認同培養的又一模式探索。

4.結合校園特色活動倡導文化浸潤

文以化人、文以育人。特色校園活動是思政課堂教育形式潤物細無聲的豐富與補充。調動校團委、學生會與其他相關的公共課、專業課一起在大學生入學教育、社會活動、創新創業活動、求職升學和就業生活等各方面的資源,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為校園生活的“調味劑”。其一豐富的“以賽促學”活動,如書法比賽、詩詞大會、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等;其二隨處可見的“文化長廊”活動,如弘揚抗疫精神剪紙藝術大賽作品展、校園文化隨拍攝影展、文化特色校標、景觀、道路名等;其三形式各異的“暑期實踐”活動,如奔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疫期間的青年志愿服務、開展服務三農“兩走一拓”品牌推廣,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通過第二課堂的文化浸潤方式,既讓大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運用于實踐,又加深實踐體驗并反作用于思政課堂教學“短板”的思索,多渠道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認同獲得感。通過創設引領課堂文化滲透、構建本土文化認同、拓展網絡文化平臺、倡導校園文化浸潤的“四位一體文化認同培養路徑,促進思想政治課教育的自我革新,形成系統、實效、協同的機制。(三)發揮新媒體文化的正向功能大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使得他們的思想極具可塑性。既有可能在外來文化的滲透下迷失理想信念,也有可能在全社會的共同正向引導下將多元文化與盛行的行為進行全方位分析,堅定文化認同、提升文化自信。思政教育者應正確認識互聯網發展對于育人環境產生的影響,特別是新媒體微信、博客、抖音、B站等這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流量傳播方式。只有通過新媒體的正向引導方式,創建清朗的網絡空間,讓大學生在網絡道德自律的前提下,正確使用網絡工具、健康進行網絡交往,通過甄別各類文化的屬性,分析各類文化體系發展路徑及趨勢,從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念有全新認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從而更加堅定文化認同與樹立文化自信。

四、結論

大學生思政課運用科學的辯證方法將理論知識闡釋于學生,幫助學生多角度探索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傳承、運用與創新,自然形成對未來道路的明確判斷;理清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使其成為大學生思政課堂培養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石;設計符合大學生實際的文化認同培養模式,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下,一方面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協同效應,搭建文化平臺實現時空轉化,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師生的共同作用,在教師引領文化滲透的同時,構建學生對文化的認同,最后通過校內外開展的第二課堂特色活動,在文化浸潤的效果上進一步拓展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基于上述的多種文化認同培養路徑,發揮了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功效,解決了大學生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滿足了大學生主體的時代需求。借助思政教育這個大平臺,內化個體的文化認同感,激發民族的自豪感,在推動和傳承文化的同時,逐步實現文化自信。

作者:吳林 單位: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