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措施
時間:2022-10-13 15:03:57
導語: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因果推斷的計量經濟學近年來獲得了蓬勃發展。將因果推斷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有助于降低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難度,提升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因此應從改革教學內容,加強教師培訓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等方面入手,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更多融入因果推斷的內容,以提高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因果推斷;教學改革;教學效果;應用能力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類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幾乎所有經濟類專業都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此外,還有一些管理類本科專業也開設了計量經濟學課程。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基礎,特別是對矩陣、數理統計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計量經濟學對本科生來說是一門難度非常大的課程。學生為了學好計量經濟學一般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師為了教好計量經濟學,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是,總體來看,計量經濟學教學在很多大學都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學生期末考試結束后,可能很快就會遺忘所學的計量經濟學理論,或者也不懂得如何應用計量經濟學去分析經濟社會現象和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從當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探討如何在因果推斷的視角下推動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改革,從而提高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使教師和學生在計量經濟學的教與學中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更好回報。
一、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主要的問題
(一)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的區分度不高
雖然大多數學者都將計量經濟學歸為經濟學的范疇,將計量經濟學看作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但是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主要來源于統計學。統計學的主要目的是基于樣本數據對總體參數進行估計,由于抽樣具有隨機性,使得應用樣本數據估計得到的估計值也具有隨機性,因此需要對估計值進行假設檢驗,以判斷其是否具有顯著性。當前很多計量經濟學所講授的內容也基本遵循這一套程序,即先根據經濟學理論,確定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然后利用樣本數據,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極大似然估計、矩估計等方法解釋變量的系數進行估計,最后對系數的顯著性進行檢驗,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事實上,這種估計和檢驗所得出的變量之間的關系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因果關系,而更多的是相關關系。雖然研究經濟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對理解經濟規律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經濟學更加關注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不僅僅是相關關系。因為只有確定了變量之間存在真正的因果關系,才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優化經濟資源的配置。比如縮小班級規模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嗎?如果能提高學習成績,班級規模減小1個百分點,學生的學習成績能提高多少個百分點?縮小班級規模所增加的成本與學生成績提高所獲得的收益相比,是否劃算?對班級規模與成績之間因果效應的準確估計將是回答上述問題的關鍵。雖然很多計量經濟學教材也強調計量經濟模型在因果推斷中的作用,但是卻認為計量經濟模型本身并不能得出因果結論,主要還得依靠經濟理論。因此,當前許多計量經濟學教材涉及的教學內容與統計學教材中涉及的回歸分析幾乎沒有差異,只是內容更加豐富而已,只是對一般的統計學教材中的回歸分析進行了簡單擴充,沒有真正體現計量經濟學與統計學的本質差別,學生感受不到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從而缺少學習的動力。
(二)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難以得到提高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踐,理論與實踐聯系非常緊密的課程。但是很多學生在完成計量經濟學的期末考試之后,幾乎將計量經濟學所學的知識遺忘得干干凈凈,完全不知道計量經濟學可以做什么,包括一些考試成績很優秀的學生。很多人認為計量經濟學的實踐能力就是看是否能熟練使用相應的軟件。因此,許多計量經濟學教材都在相應的章節安排了基于Eviews或Stata的案例分析,希望借此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許多老師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也會不遺余力地講解相應的軟件操作,甚至有些學校、有些專業還專門安排了學習軟件操作的實訓課程。不可否認的是,熟練操作軟件確實是提高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學習計量經濟學軟件操作相對是比較簡單的,雖然Stata可能比Eviews稍微難一點,但是對于許多估計或檢驗幾乎是一條命令就可以解決,只有用心學習,很快就能學會。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去闡釋經濟社會現象,對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效應進行推斷,這才是計量經濟學最重要的應用能力。這需要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多關注國家政策,同時還要求學生大量閱讀與計量經濟學有關的文獻,這樣學生才能清楚如何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去闡釋現實經濟社會問題,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然而,很多本科生幾乎很難讀懂經濟學期刊的論文。現在很多期刊論文都是基于因果識別的框架寫作的,許多論文都使用了雙重差分、斷點回歸等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即使運用一般的回歸方法,也都是從因果識別的角度進行討論,比如,對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中介機制分析和調節效應檢驗等。筆者曾花費很多時間,想找幾篇能讓本科生讀懂的論文,但是最終也沒能找到幾篇合適的。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體系安排了許多與因果識別無關的教學內容,導致老師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講解因果推斷的內容。比如,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對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安排了很多內容,而這些內容與因果推斷幾乎沒有關系。因果推斷重點關注模型的內生性問題,即估計結果是否是一致的或無偏的。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這些問題都不會影響估計結果的一致性或無偏性,只是對統計推斷有些影響。筆者在過去的教學中發現,學生在用計量經濟學寫作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時,一般是先進行回歸,然后做多重共性檢驗、異方差檢驗和自相關檢驗,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模型中的異方差和自相關只需要利用異方差一致性標準誤差進行修正或同時應用序列相關及異方差一致性標準誤差進行修正就可以解決。在Stata軟件中,只需要在相應的主命令后附加一個簡單的選項就可以得到標準誤的一致估計。很顯然,傳統的計量經濟學花費大量的篇幅講解這些內容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
(三)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難以得到提高
由于傳統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與統計學的教學沒有太大差別,計量經濟學在因果推斷中的強大魅力未有效展示,因此許多學生感覺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很枯燥,難以提起興趣。加之傳統計量經濟學用了大量篇幅講解異方差、自相關等知識,這些內容涉及大量的數量推導,公式很復雜,導致很多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失去了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有調查顯示,75.12%的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很難,認為計量經濟學容易的只占0.5%。筆者也曾在所授課的班級做過1項調查,64.44%的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非常難,26.67%的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比較難,而沒有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不難。此外,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很難幫助學生將計量經濟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使學生感受到計量經濟學似乎沒有太大用處,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
二、因果推斷計量經濟學的發展
最近二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開始從統計推斷轉向因果推斷。與傳統計量經濟學非常重視統計推斷不同,當前的實證研究更加注重因果推斷,統計推斷反而變得不太重要。統計推斷的核心是用樣本去估計總體。隨著大數據的發展,獲得大樣本的成本越來越低,甚至獲取總體信息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即使獲得總體信息,也無法輕易獲得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此因果推斷變得更加有意義。因果推斷的關鍵特征是用潛在結果框架去清晰地定義因果關系,并以隨機化實驗作為因果識別的基礎或參照。這種研究范式可稱為“基于實驗設計的計量經濟學”。潛在結果框架是因果推斷的理論基礎。如果個體i接受了某種處置行為Di(例如服藥),它的后果Yi(例如健康)為Yi(1);如果沒有接受這種處置,它的后果為Yi(0)。這種結果為潛在結果。處置行為Di對個體i的處置效應是個體i接受處置(Di=1)的潛在結果和沒有接受處置(Di=0)的潛在結果的差異。如果有多個個體,可以計算多個個體的平均處置效應。這種潛在結果框架的因果推斷無疑是最為理想的因果識別方法。然而,對于同一個個體,人們不可能同時觀測到Yi(1)和Yi(0)這兩種狀態,而隨機化實驗為這種基于潛在結果框架的因果推斷提供了很好的識別方法。雖然包括經濟科學在內的許多社會科學不大可能采取隨機實驗的方法,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可能不符合社會倫理。但是所有的計量經濟學識別策略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分層)隨機化實驗。即使傳統的回歸模型,也可以從隨機化實驗的角度進行闡釋。當前在因果推斷中比較流行的斷點回歸可看作是最為接近隨機化實驗的一種分析方法,另外雙重差分、合成控制等方法雖然不是標準化的隨機化實驗,但是可看作是自然實驗,也與隨機化實驗非常相似。
三、將因果推斷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益處
(一)減小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難度
傳統計量經濟學在異方差與自相差方面設置了大量篇幅,關于估計量的方差-協方差矩陣幾乎是計量經濟學中最復雜的矩陣,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感到非常困難。當然并不是說基于因果推斷的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內容就沒有難度,事實上無論是基于統計推斷的傳統計量經濟學,還是基于因果推斷的現代計量經濟學都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異方差和自相關的問題在因果推斷中并不重要,減少這方面的教學內容至少可以減輕學生的部分負擔,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有應用性的學習中。
(二)提升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
筆者從事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已超過5年,最初,主要是按照傳統計量經濟學的內容進行講授。最近兩年,開始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逐漸增加因果推斷的內容。很明顯地感受到,學生學習興趣有了較大提升。比如,筆者在計量經濟學的第一次課上都會首先拋出一個關于辛普森悖論的案例,讓學生去分析其中的因果關系。辛普森悖論是指兩個變量X和Y在每個分組中的關系是正的或負的,但將所有組加總后,其關系卻會發生逆轉,分組時是正的,加總后卻變成負的,分組時是負的,加總后卻變成正的。學生在對種案例的討論中,逐漸清楚了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的差別,從而對因果推斷,乃至對計量經濟學產生興趣。筆者在教學中也會給學生講解潛在結果框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潛在結果框架是識別因果關系的最底層邏輯,同時也讓學生討論為什么不能直接用潛在結果框架進行因果推斷。筆者還用一首歌曲《無名小路》來詮釋用潛在結果框架識別因果關系的困難。學生對一些隨機實驗、斷點回歸的案例也非常感興趣。由此表明,計量經濟學并不是一門很枯燥的課程,對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的改革完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提高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應用能力
提高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應用能力,一方面需要大量實踐,即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去確定研究題目,然后去搜集數據,建立計量模型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大量閱讀,即通過大量閱讀文獻開闊思路,為選題提供幫助,并對如何用計量模型去分析相應的問題提供思路。實踐應該是提高計量經濟學應用能力的關鍵,但是在本科生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學生自己動手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寫作論文的次數不可能很多,并且,在閱讀量有限的情況下,學生也很難確定自己的研究題目。因此,對于本科生來說,大量閱讀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寫作的論文可能是提高其應用計量經濟學能力的最現實的途徑。如前所述,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很難讓學生讀懂當前的許多學術論文,只有教會學生更多的因果識別方法,才能讓學生讀懂更多的學術論文,并仿照這些論文去開展實踐訓練,并提高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應用能力。
四、將因果推斷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措施
(一)改革教學內容
要將因果推斷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必須對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隨著因果推斷計量經濟學的發展,目前已出版了許多基于因果推斷視角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國外比較經典的由斯托克等人編寫的《計量經濟學》、伍德里奇編寫的《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安格里斯特等人編寫的《基本無害的計量經濟學》《精通計量:從原因到結果的探尋之旅》,國內比較經典的有趙西亮編寫的《基本有用的計量經濟學》。當然,還有很多類似的教材。已有一些大學直接將斯托克等人編寫的《計量經濟學》或伍德里奇編寫的《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作為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教材,但是對于很多大學來說,直接將這兩本教材作為本科生的教材可能不太適合,一是難度可能有點大,二是內容可能有點多。有些大學在使用陳強編寫的《計量經濟學及Stata應用》,這本教材引入了部分因果推斷內容,但是可能考慮到與傳統計量經濟學教學的銜接問題,這本教材對因果推斷的內容講得并不多。因此,為了將因果推斷引入計量經濟學,亟須編寫一本適合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教材,改革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
(二)加強教師培訓
基于因果框架的計量經濟學與傳統計量經濟學相比,雖然理論上仍然是一脈相傳的,但是在思維方式還是有較大差異。除了部分計量經濟學任課教師外,許多計量經濟學的任課教師主要受的是傳統的計量經濟學訓練。因此,為了將因果推斷引入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必須加大教師的培訓,將任課教師的傳統計量經濟學思維轉變成現代計量經濟學的思維。一方面,任課教師要主動學習。目前,基于因果框架的計量經濟學還不是十分成熟,發展很快,新的理論、方法層出不窮,因此,作為一名計量經濟學的任課教師,必須要不斷跟蹤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前沿理論,不斷培養自己的因果推斷思維。另一方面,學校應鼓勵、支持計量經濟學的任課教師到外面學習。對于一名計量經濟學教師來說,培養現代的計量經濟學思維不僅可提高其教學能力,同時還可提高其科研能力。因此,學校應鼓勵、支持計量經濟學的任課教師外出參加學習培訓和學術研討,在經費在給予大力支持。
(三)重視網絡資源
對于計量經濟學,包括基于因果推斷的計量經濟學,網絡上有許多教學視頻或者文章,任課教師除了自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學習外,還可以將這些資源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認真梳理,向學生推薦。對于本科生來說,計量經濟學的教學課時是有限的,雖然需要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引入因果推斷的內容,但傳統計量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知識仍然需要講解,因此,因果推斷的內容不可能講授太多。但是可以將這些整理后的網絡資源進行推薦給學生,引導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
參考文獻:
[1]李文潔.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3(30).
[2]龐皓.計量經濟學(第四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3]李劼.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9).
[4]曹瑋.以應用為導向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探索———以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為例[J].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1(5).
[5]趙西亮.因果推斷方法應該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J].經濟資料譯叢,2017(4).
[6]邱嘉平.因果推斷實用計量方法[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20.
作者:李偉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
- 上一篇:農村學生發展與學校文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基層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