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經濟學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4: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量經濟學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文獻綜述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通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于他為國民核算體系的進步貢獻了突出的基礎性力量,并且推動了經驗經濟分析的發展;諾貝爾獎獲得者赫克曼和麥克法登在微觀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理論方法方向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對微觀數據進行統計并且能夠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基本問題;亨德里認為,對于計量經濟的整個分析過程來說,可以認為是一個客觀數據生成的過程,上面這些研究成果都說明了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存在著一定的關系,統計學的發展帶動了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反之,計量經濟學的進步也有力的推動了統計學的發展,尤其是計量經濟學模型和數據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方面。
二、模型類型設定對數據的依賴性
在對各種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一旦確定研究的對象,也要高度重視相關的研究數據的確定。例如,研究人員進行我國的經濟增長因素研究的過程中,模型研究的對象就是表征經濟增長結果的GDP時間序列;在對學生大學期間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研究的時候,尤其是掛科情況研究,那么表征不及格的數據0、1、2等自然就是模型研究的對象;研究農民的貸款方式的時候,農戶借款的途徑選擇結果的離散數據0、1、2等就是模型研究的對象。因此,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想要更加深入的理解計量經濟學的應用,必須要高度重視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深入研究,數據的類型決定了計量經濟學模型的類型。我國的經濟學家李子奈提出,要想更好的對計量經濟學進行研究,正確的總體回歸模型是至關重要的,并且指出了一些建立正確總體回歸模型的條件。在實際的研究中,應該根據最新的模型方法體系來建立總體理論模型,只有這樣才可以完成經驗實證。
三、總體回歸模型設定對數據關系的依賴性
李子奈在研究中,使用圖表達出了數據對于總體回歸模型的重要作用。在經濟學理論的支撐下,對經濟主體動力學關系進行認真的研究,從而分析出影響研究對象的恒常、明顯的因素。怎樣才能夠說明這些關系是存在的呢?這些因素怎樣才能夠引入到模型中?顯然這些問題的回答都需要數據的支撐。可以認為,對于經濟關系的確認,其前提條件為數據之間存在的統計關系,這也就是總體回歸模型設定對于數據的依賴性,因此,在進行經濟主體動力學關系研究的時候,必須要高度的重視數據統計的相關性檢查。以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為基礎,深入的對研究對象的經濟行為進行分析,然后根據數據完成統計分析,這樣就可以對行為分析的假設進行驗證。如果只用數據關系來確定經濟關系,明顯不夠嚴謹,數據之間存在一定的統計關系,但這種關系不是經濟關系存在的充分條件,只能說必要條件。
四、數據質量對于模型估計的重要意義
在確立了模型并且設定了正確的總體回歸模型后,接下來就應該根據總體模型的要求來收集用于模型估計的樣本數據,樣本數據的質量高低對于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估計結果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研究的早期,研究的重點一般在于提高數據的準確性,但是,實際上數據質量不僅僅包括數據的準確性,因此,在后面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也從多個角度來對數據的質量進行研究,這也就使數據質量有了眾多的維度。李子奈通過対計量經濟學數據的質量的分析,將它們分為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可比性四個方面。一致性,指母體和樣本應該保持一致,樣本的來源應該是母體,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往往經常會有違反一致性的情況出現;完整性就是指包含于總體模型中的變量,其樣本觀測值的容量應該是一樣的,這既是模型參數估計所必須要求的,也是經濟現象本身應該具有的特點;準確性包含了這樣的含義:數據應該可以體現出它所描述的經濟變量的狀態,強調數據本身的科學性;數據對于研究工作應該是準確需要的關系,也就是說滿足模型對變量口徑的要求。一般來說,后一個因素容易被忽略;可比性,其實就是數據口徑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研究中是普遍存在的,通過對樣本數據的分析,找出經濟活動存在的客觀規律,加入數據是不可比的,就會導致無法準確的的反映出實際的經濟規律。
五、外生想定數據對模型應用的重要意義
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應用大致上包括了這幾個方面:結構分析、理論檢驗、經濟預測和政策評價。如果要將模型應用在經濟預測和政策評價中,想得到科學的結論就不僅僅只需要正確的模型,想定的外生變量值或政策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只有通過數據,才能將它們表現出來,被稱“想定數據”。實際上,沒有一個既能夠用于預測又可以應用在政策評價的模型,但是,在實際的研究中,這種模型卻出現了很多次。
六、結論
在上面,對計量經濟學模型對數據的依賴性進行了簡單的探討,看上去沒什么深度,但是實際上,這些問題是目前非常值得我國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的,數據問題,對于計量經濟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一項計量經濟學課題,大部分精力都應該放在數據上,否則就不能夠體現出課題的價值。當然,在突出了數據的重要性的同時,還要注意避免掉入數據陷阱,數據必須是客觀的,這才能夠表現出客觀的活動規律,任何數據的來源都應該經過科學的前期調查,希望本文對相關的研究人員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子奈.計量經濟學模型對數據的依賴性[J].經濟學動態,2009,08:22-27.
[2]劉麗艷.計量經濟學涵義及其性質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
[3]李子奈,齊良書.關于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國社會科學,2010,02:69-83,221-222.
[4]李長平.計量經濟學模型在衛生資源研究中的應用[D].天津醫科大學,2004.
篇2
(曲靖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要】采用量子化B3LYP(6-311G**基組水平)對乙腈及其衍生物的反應物,過渡態和產物的幾何構型進行了優化,通過振動分析對反應物和產物進行了確認,證實了乙腈異構化的機理。
關鍵詞 乙腈及其衍生物;異構化;量子化學
過渡態理論指出.任何化學反應不只是反應物通過簡單的碰撞就能變成產物,而是要經過一個中間過渡態(活化絡合物),然后才能變成產物。由于過渡態的壽命極短,實驗方法難以捕捉,因此運用量子化學方法進行研究,無疑是一種適宜的方法。Hammond曾把過渡態與反應物和產物關聯起來。
提出了對過渡態結構作近似估計的Hammond原理,但在許多反應中不能用它來作近似的估計。
我們用MNDO方法算得了乙腈異構化的反應途徑曲線和過渡態。為了克服MINDO方法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采甩了D~war等人提出的MNDO方法,它是在NDDO近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采用能量梯渡法優化了反應物和產物的平衡幾何構型用線性內坐標法找到了最小能量途徑,再以它的能量投大值時的構型作為過渡態的初始值用Powell方法優化得到過渡態的精細構型參數,并通過力常數計算和振動分析予以確證。
乙腈又名甲基腈,無色透明液體,極易揮發,有優良的溶劑性能,能溶解多種有機、無機和氣體物質,與水和醇能無限互溶。乙腈能發生典型的腈類反應,并被用于制備許多典型的含氮化合物,是一個重要的有機中間體[1]。當乙腈作為中間體參與化學反應時,研究乙腈及乙腈衍生物的異構化對化學反應的途徑及產物的制備具有重要意義[2]。
1計算方法
本文在使用Gaussian 03量子化學程序包[3],采用B3LYP/6-311G**量子化學方法,對乙腈互變異構機理的反應物、過渡態和產物的幾何構型進行了優化,并在優化的幾何構型基礎進行了振動頻率分析,得到分子的幾何構型、能量、電荷分布等,全部計算在PIV-1G微機上完成。
1.1異構化反應機理
當R為H原子時,即把乙腈作為反應體系的模型反應物,當R先后被1號取代基甲基(Me),2號叔丁基(t-Bu),3號苯基(Ph)取代時為乙腈三種不同取代基的異構化反應物。計算結果表明,當互變異構進行時,反應物的原子H4從原子C3上遷移到原子C2上,并且N1和C3成鍵。C3-H4鍵的鍵長逐漸拉長,而C2-H4的鍵長和C3-N1鍵均逐漸被縮短,最終C2與H4成鍵,C3與N1成鍵,最終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碳氮碳三元環,通過各駐點的振動分析計算表明,過渡態都具有唯一的虛頻。在模型反應的基礎上,換取代基進行計算其過渡態的形式與模型反應相似。
1.2反應物、過渡態及產物的能量
乙腈的過渡態ts的相對能為417.8kJ/mol,當H原子被Me和t-Bu取代時,支鏈烷烴取代基隨著供電子基團的增加,它們的過渡態的相對能略有減小,分別為402.6kJ/mol和389.21kJ/mol;而當用Ph取代H原子時,其過渡態的相對能下降的比較明顯,過渡態的相對能為330.8kJ/mol。由此說明了支鏈烷烴取代基隨著碳原子的增加,增大了空間阻礙效應,使其過渡態的相對能略有降低,但是為什么被苯環取代的乙腈的過渡態的相對能要更偏低一點,這是由于苯環的六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個平面上,有一定的共軛效應,但苯基取代的相對能量與支鏈烷烴取代的相對能相差不大。反應物r進行反應時,C3-H4鍵斷裂,H4原子遷移,經過一個相對能量較高的過渡態ts,再經過H4原子的遷移形成最后的異構產物p。
1.3分子的前線軌道
根據分子軌道理論,前線軌道及其附近的分子軌道對反應活性影響最大,因此研究前線軌道可以確定反應部位以及為探討作用機制等提供重要信息,HOMO具有優先提供電子的重要作用,LUMO具有接受電子的重要作用。分子的最高占據軌道 (HOMO) 能級和最低空軌道(LUMO)能級之差ΔE反映出分子的穩定性和反應的活性。
2結論
本文采用B3LYP方法對乙腈模型進行了異構化的計算研究,從直線性轉變為三元環,獲得了乙腈及其取代基異構化反應機理的一些重要信息,說明乙腈及其取代基異構化的一些特征。在模型反應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烷烴取代基形成乙腈衍生物的計算,從各種參數分析,不同的取代基有相同的反應機理,有一個過渡態(ts),過渡態的相對能量變化不是很大,產物的相對能變化也不大。
參考文獻
[1]張會琴,梁國明.HNC-HCN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J].自然科學學報,2005,22(3):100~104.
[2]林雪飛,孫成科.氮雜炔正離子與環烯反應的機理及取代基效應[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7,19(8):872~876.
篇3
我們每個人繳了多少稅?
中國人對繳稅沒有什么概念,上班族也就對個人所得稅比較有認識,因為大多數人都繳過此種稅,而其他哪種情況繳了什么稅多少稅,我們并不是很清楚。其實我們的任何一樣消費,不管是超級市場買東西,還是用電交電費,打電話交話費,里面統統都有稅。
外國人把價和稅分得很清楚。消費者花的錢里多少是價,多少是稅,都一清二楚的告訴你。而在我國,有意無意的把價和稅混在一起,大家都搞不清楚自己繳了多少稅。假定因為用電,交了100元電費,這100元扣除17%的增值稅,其余83元成為電力公司的收入,用于支付各種成本,如開工資,買原料等。其中開工資這部分又變成了別人的收入,又拿去交電費,到超市買東西等等。他所交的電費又有17%成為政府的稅收。如此循環,我們個人到底繳了多少稅是很難說得清的。除非能夠把個人的消費都加以追蹤,但這幾乎是不可能。
但是從總體來看,稅收是和全國人民所生產的價值總量相關的,也就是和國內的生產總值相關。目前國內生產總值中有20%的價值被政府征稅走了,剩下的才是我們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征收的稅率不是20%,而是25%。假如價值量是100,征稅20%即20,剩下的80是大家的收入,20是80的25%,就是說征稅是收入的25%。如果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是40000元,上繳稅收25%,也就是10000元,這里面也包含了個人所得稅。總結一下,我們所繳的稅就是我們所有收入的25%。
對于政府而言,增加就業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就是增加稅收。政府幫助大家賺錢是有利于百姓,又有利于政府的大好事。
糧食危機和住房價格
目前,我國的住房價格上漲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家很容易就會找出好多原因,比如政府調控不力,開發商捂盤漲價,囤地漲價等等,但很少有人把糧食危機和住房價格聯系起來的。茅老把這兩者看似風牛馬不相干的兩件事聯系起來道出了住房價格持續上漲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的住房價格上漲部分是擔心糧食有危機,需要保護耕地造成的。目前,我國根本不存在任何性質的糧食危機,也沒有必要限制農用地改變成為非農用地。如果放寬對土地的控制,增加住房用地的供應,房價能夠大大下降。
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供應是不成問題的,那么保護耕地也就沒有必要了。我國的非農用地非常緊張,而農用地卻是浪費嚴重。從價格來看農用地的價格遠遠低于其他用地,低價導致了浪費,所以農用地的使用遠不及其他用地精打細算。只保護耕地而不保護其他用地是片面的。土地到底要做什么用,要看這塊地的位置和周圍環境,不能永遠做耕地用。市場經濟的好處就是資源可以自由流動,做到物盡其用。凍結資源流動必須慎而又慎。我國土地稀缺,而且土地無法進口,但是糧食可以進口,進口糧食就等于進口了土地。我國近年來大多數年頭是出口糧食,等于出口土地。這是我國房價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沒有保護耕地一說,城市的發展就不受限制,開發商用地就可以大大增加,批地的黑幕也能夠減少,房價一定能夠較大地降低。所以說,糾正沒有根據的糧食危機論和緩和房價上漲有著密切的關系。
社保基金的實質問題
2006年,上海的社保基金出了問題,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關注,這也引起了茅老的關注。大家在年輕的時候存錢,這錢就成為社保基金,到老了拿出來養老,社保基金要是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幾億人口的未來養老,所以,一旦出了問題,非同小可。但茅老并不覺得社保基金問題是最讓人擔心的,而最讓人擔心的是社會公平問題。
篇4
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其實際作用和意義不容忽視。而在新疆高校教育中,不僅存在內地高校計量經濟學的共性,而且存在一定的新疆特殊性。筆者以塔里木大學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提出新疆高校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
新疆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
一、引言
新疆高校與內地高校不同,其少數民族學生占據相當比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更多的抵觸與消極情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義務教育階段少數民族大學生并未接受英語教學活動,而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接受計量經濟學教育過程中對軟件的應用就十分吃力。從而影響到少數民族大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效果。如何改進新疆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凝練適應本地區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特色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探索本地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對于推動構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教學體系具有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本文以新疆塔里木大學經管院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為例,提出了新疆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和教學改革的建議。
二、新疆高校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形式單一,學習積極性差
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解釋說明問題,往往會對經濟模型公式進行步步推導分析。這樣的過程對于實際的計量經濟學應用意義并不大,學生受制于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影響了他們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習。新疆高校本科學生因此將高校計量經濟學與數學化為一等,學習枯燥乏味,抵觸情緒強烈。筆者在教授計量經濟學與學生的實際接觸中,了解發現學生們面對計量經濟學教材中與微積分、概率與數理統計、高等代數內容相關的數學推導,會產生恐懼與反感心理,學生很可能因為對這門課程性質認識的偏差,認為計量經濟學太難太枯燥,以后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也很少能用到這些知識,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此種認識尤為明顯。而計量經濟學是融合了數學知識、統計學知識以及經濟學知識的交叉性學科,歸根結底它是一門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的經濟學學科,復雜的理論公式推導并不是教學的目的,運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才是根本,注重案例分析與軟件操作解決實際的問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計量經濟學的學習。
(二)軟件應用障礙較大
計量經濟學實際操作軟件eviews中并未存在相當大的詞匯量需求,但是由于缺乏一個詳細的指導手冊,造成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英語水平相對較低的本科學生對其產生抵觸情緒。
(三)教學課程安排不合理
計量經濟學應當在高等數學(函數與極限,一元函數微積分,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級數,常微分方程等)學習之后安排,但卻存在有計量經濟學先于高等數學教學的現象。
(四)教學課時安排不合理
計量經濟學體系龐大,實際的教學中存在時間短而教學任務量大的基本情況。但是在此基本的情況下仍然存在繼續壓縮高校計量經濟學教學課時的傾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束掉教學大綱的教室學習后準備要開始上機操作的時候就已經要結課了,留給學生自己進行實際上機操作的課時太少,致使新疆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的通病是,學生貌似學了很多計量經濟學方法,卻不知道如何應用與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有的不知如何建立模型,該建什么樣的模型;有的是理解不了模型數據結果的經濟意義。因此,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不合理,是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欠佳的一大關鍵問題。
三、新疆高校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意見與建議
(一)教室上課與機房操作“間作”教學
高校教務管理層應當根據具體的課時安排,采取上課與上機間作式的方法進行課程安排,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兩個手段,及時反映問題,在良性互動中實現高效計量經濟學的學習。
(二)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不僅要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培養提升,同時要對高校教師的思想態度進行引導,要樹立學以致用的方法,并重計量經濟學理論來源與放大使用,同時以實際使用與操作效果為考核的根本。
(三)擴大計算機教室承載力
高校計算機教室實際承載能力的提升需要硬件與軟件的同時跟進,只有具備充足的實際承載能力才能更好地給高校學生的實際操作陣地,對于提升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操作應用效果意義重大。
(四)合理安排課程與課時
計量經濟學是高校經濟類專業的重點課程,對于經濟類專業學生的論文答辯以及考研升學或畢業工作意義重大,應當適當壓縮非核心課程而加大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學時,增強高校大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掌握與應用能力。建議將總學時增加到64—72學時之間,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學時分別占總學時的二分之一。實驗教學學時應當穿插在理論課教學之間,通過軟件應用與操作及時消化各章節的理論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另外,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必須要有一個堅實的課程基礎,在開設該課程之前,先修課程的協調與銜接尤為重要,必需的先修課程有微觀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微積分、高等代數、概論論與數理統計等課程,打破各課程主講教師各自為教的局面,增強彼此間教學信息的溝通交流,使得這些數學學科以及計量經濟學學科作為經濟學工具為經濟學服務。
作者:連旭 單位: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長青.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4).
篇5
1基礎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
自2003年4月《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來,各高校積極響應,努力推進精品課程建設。截至2011年4月,我國高校已建設本科精品課程14233門,其中國家級精品課程442門,包括10門基礎醫學類課程[1]。這些課程向學習者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教學資源,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1.1師資隊伍質量差距較大
精品課程建設中優良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同等級醫學院校教師隊伍結構和教學梯隊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擁有同等數量的高級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經驗也有所不同,且很多院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在只能勉強完成正常本科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強行推進精品課程建設,不僅給教師造成很大負擔,也嚴重影響精品課程質量。一門優秀的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必須由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擔任負責人,帶領一批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思維活躍、責任心強、理論扎實、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著力研發,培養年輕教師,不斷推陳出新,保持精品水平。
1.2教學資源與精品課程建設脫節
醫學院校專業性很強,基礎醫學課程教師基本都是醫學或醫學相關領域出身,缺少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醫學教育的人才,課程資源遠遠滿足不了精品課程建設要求。很多醫學院校即便擁有很好的教學資源、先進的教學經驗,其基礎醫學精品課程也不能將課程體系、發展前言、教學大綱、課件、重點、難點、案例、習題以及學習資料、參考文獻[2]等內容完美呈現。因此,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建設向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要求其不僅具有較高教學能力,同時精通課程建設所需的軟硬件操作,能夠依據課程建設需要,靈活地將所教授課程表現出來,發揮精品課程的優勢。
1.3教學方法運用不夠靈活
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但由于網絡授課和技術掌握的局限性,很多教學方法在精品課程中無法體現,導致現有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多以教師講授為主、課件及學習資料為輔,達不到“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改革宗旨。此外,很多教師在錄制精品課程時較為緊張,課堂氣氛過于嚴肅;而基礎醫學又是概念性強、內容枯燥的課程,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致精品課程建設流于形式,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因此,精品課程建設中應該對教學環節多加設計,增加師生線上互動、學習討論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3]。
1.4精品課程網站更新、維護不及時
教育部將精品課程推進作為教學發展的重點計劃,幾乎全國醫學高校都開展了精品課程建設。然而部分學校功利性太強,沒有體會到精品課程建設的精神,在通過精品課程評審后就止步不前,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甚至停滯,導致“精品”變“次品”。為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教育部于2004年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補充規定的通知》中要求,每一門國家精品課程的網上內容要進行年度更新(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應建立一套精品課程網站更新體制評價系統,詳細記錄每次更新的內容、時間及維護人員,并成立精品課程專家小組,定期對更新數據進行評價改進,維持精品課程的生命力,保證其可持續發展。
2基礎醫學精品課程質量保障體系
基礎醫學精品課程仍處于發展階段,有許多需要改進與完善的地方;各學校網站設置與建設方案也不盡相同,導致課程質量存在差異。因此,針對課程存在的問題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十分必要。經過大量文獻檢索和調查研究,發現精品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主要為學校、院(部)、團隊三級課程質量管理機構,并最終體現在輸入、實施和輸出3個環節上。
2.1質量保障管理機構
基礎醫學精品課程大多由醫學院校基礎醫學部建立,承辦單位為相關醫學院校,主要負責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支持工作以及政策引導、財政撥款、技術支持等,起到宏觀掌控作用;主管部門一般為學校下設的基礎醫學院或基礎醫學部,主要負責組建優秀的課程團隊、對課程進行評估與審核,發揮著課程團隊與學校間的橋梁溝通作用;具體課程建設由相關精品課程團隊負責,其職責是制定課程細節、更新維護網站及與學生互動交流。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保障基礎醫學精品課程質量。
2.2教學質量保障環節
篇6
摘要:本文對計量經濟學及其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論文進行了綜述、補充和總結,系統地從經濟理論、統計學和科學性角度分析了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及其設定方式。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內容模型方法
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統計學和數學三者的結合。計量經濟學研究的主體是經濟現象發展變化的數量規律,計量經濟模型描述的是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這就決定了計量經濟研究必須以經濟理論和經濟運行機制作為建立模型的理論依據。此外,由于計量經濟研究過程是將經濟理論與客觀事實緊密聯系起來進行分析,計量經濟研究的結論反過來可以驗證有關經濟理論的正確與否(即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因此,計量經濟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進一步充實,完善和發展經濟理論。
數理經濟學是一門以數學形式描述經濟變量之間邏輯關系、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分析研究經濟現象的學科。數理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的區別只是表述形式不同,所以,有人稱之為“理論上的空盒子”。但是,數理經濟學對計量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卻有著重大影響,因為它畢竟將經濟關系數學化、公式化了,為計量經濟學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計量經濟學家在此基礎做了兩點改進,一是在模型中加入隨機誤差項,使模型成為隨機方程。二是利用統計資料和數理統計方法估計出模型的具體形式。所以,計量經濟學時計量經濟研究的基礎,計量經濟學時數理經濟學的具體應用和發展,計量經濟的研究結果在數理經濟學的“空盒子”中填上了實際內容。
一、關于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科學性的研究
討論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科學性,必須回答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計量經濟學的哲學基礎問題。廣義的或者說完整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并不是一般認為的“只能檢驗,不能發現”,而是一個能夠作出科學發現的研究全過程。計量經濟學模型不是有人認為的“是歸納的”,模型設定階段的演繹與模型檢驗階段的歸納相結合,構成了完整的、辨證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認識論。
2.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體系的內在一致性問題。現代計量經濟學包括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微觀計量經濟學、非參數計量經濟學以及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學等相對獨立的分支。它們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內在一致性,是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性的重要體現。從計量經濟學模型發展的角度,論述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科學性。
二、關于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統計學基礎研究
與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的統計學基礎相關的專題有3個,即模型類型設定對數據的依賴性、模型隨機擾動項的源生性和假設檢驗的不對稱性。“計量經濟學模型對數據的依賴性”全面地論述了計量經濟學模型與數據的關系。從計量經濟學模型類型選擇、總體回歸模型設定、模型估計和模型應用等方面分析了數據的作用,強調了模型對數據的依賴性。具體包括,計量經濟學應用模型的類型依賴于表征研究對象狀態的數據類型,不同類型的數據,必須選擇不同類型的模型。
從檢驗對象的角度,計量經濟學中的假設檢驗大體分為四類。一是關于模型設定的檢驗。二是關于分布的檢驗。三是關于樣本數據的檢驗。四是關于模型結果的檢驗。從檢驗方法的角度,計量經濟學中的假設檢驗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非嵌套檢驗。在非嵌套檢驗中,既設定了原假設,又同時設定了備擇假設,檢驗一次完成。絕大多數假設檢驗都采用非嵌套檢驗。一類是嵌套檢驗。在嵌套檢驗中,只設定了原假設,沒有明確的備擇假設,檢驗非一次完成。當原假設被拒絕,需要設計進一步的檢驗。
假設檢驗中充滿著不對稱性。假設檢驗的不對稱性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統計意義和經濟意義的不對稱性,屬于經濟學范疇;二是證偽和證實的不對稱性,屬于邏輯學范疇;三是犯第一類錯誤和犯第二類錯誤的不對稱性,屬于統計學范疇。正確理解假設檢驗的不對稱性,對于正確認識和正確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關于計量經濟學模型設定理論的研究
在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應用研究中,直接依據經濟學理論設定總體模型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通常被認為是先驗理論導向的。以先驗的經濟學理論作為計量經濟學模型總體設定的導向,至少存在兩個主要障礙。第一,正統經濟學以經濟人假設和理性選擇為其理論體系的基石,任何一種理論都建立在決策主體是理性的和決策行為是最優的基礎之上。而計量經濟學模型總體設定的目的,是建立能夠描述人們實際觀察到的經濟活動之中蘊藏著的一般規律的總體模型,毫無疑問,實際經濟活動既不是“理陛”的,也不是“最優”的。第二,正統經濟學理論強調“簡單”,認為只有簡單的理論才能夠揭示本質。而計量經濟學模型恰恰相反,它強調“一般”,必須將經濟活動所涉及的所有因素包含其中。所以,即使經濟學理論是正確的,也不能據此設定計量經濟學模型,因為它舍棄了太多顯著的因素。所謂“統計檢驗必要性”原則,是對數據關系導向的批評。
計量經濟學模型設定應該遵循“經濟主體動力學關系導向”原則。以經濟主體與環境之間的動力學關系分析為基礎和前提,基于該動力學過程生成的數據,以數據統計分析為必要條件,驗證并確定經濟主體與環境的互動關系,正是計量經濟學總體模型所要界定的因果關系。以這樣的原則設定計量經濟學模型,可以實現先驗理論導向和數據關系導向的綜合。
參考文獻:
[1]李芝倩.應用導向下的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教學之思考.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
[2]吳國新,余宇新.基于主體可計算模型的服務外包生態系統研究綜述.國際商務研究.2010(06).
篇7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運用回歸模型分析數據的方法論學科,本科階段的初級層次計量經濟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涵蓋計量經濟學數據、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回歸估計量的理論,異方差、序列相關等。根據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將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具體可歸結為以下3組概念:第一,回歸假設。回歸假設是為分析回歸結果引入的合情合理的假設,在不同數量的假設下能夠得到回歸系數估計量的不同性質。回歸假設是整個回歸方法的基礎,一切回歸有關的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都和回歸假設緊密相關,同時違反回歸假設的情形也是計量經濟學理論發展的重點,因此回歸假設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一。第二,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評價估計量的基本標準,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回歸理論的核心,整個初級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最終都歸結為回歸系數估計量的這3個性質,同時,這3個性質又與回歸假設緊密相關,故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二。第三,異方差。異方差是違背回歸同方差假設時的回歸結果表現,無論對于橫截面數據還是時間序列數據,異方差的出現是回歸分析的常態,因此對于異方差的檢驗和修正是初級計量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金融實證研究中需要關注的基本問題,故異方差是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之三。以上三個閾限概念是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的關鍵,同時在概念上具有緊密的聯系,下文將基于此探討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式。
2基于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注意事項
由于獨立學院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理論與方法的應用和實踐,因此基于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總體原則仍立足于閾限概念的理解與實際運用,具體地,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了突出3大閾限概念,在首節導論課即向大家提出3大閾限概念,在介紹回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時,詳細的說明每個假設的用途,使學生理解每個假設的目的和本質,進而在回歸估計量三個性質的教學中把握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具體條件,并明確理解異方差這一違反假設的情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以充分的時間介紹三大閾限概念及其聯系,從而建構整個計量經濟學的知識和方法體系。第二,運用軟件展示閾限概念的具體應用。獨立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應完全從應用性角度出發,運用軟件展示計量經濟學概念、原理和方法。對于3大閾限概念,可用40%左右的時間解釋概念產生的原因與本質,而60%左右的時間結合典型例題講解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軟件如Eviews解決具體的回歸分析建模和假設檢驗問題。第三,通過嘗試撰寫學術論文強化閾限概念的綜合運用。撰寫實證性的學術論文是進行計量經濟學方法綜合訓練的較好途徑之一,可以通過讓學生從選擇題目開始,通過收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參數估計,假設檢驗以及進行可能的異方差和序列相關檢驗和修正等等來感受計量經濟學解決綜合問題的方法和程序,通過寫作論文的方式加以體現,然后交流討論,以深化對計量經濟學閾限概念的理解。計量經濟學教學經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具體設計,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計量經濟學的閾限概念,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基于閾限概念的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
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為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獨立學院,也是我國建立最早、最有名的獨立學院之一。計量經濟學課程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金融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在大三上學期開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課程以提高學生建立回歸模型能力為教學目標,基于Eviews軟件進行教學,每周教學學時為理論(教師講授)與上級實驗(學生練習)各2學時,特別注重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閾限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因此,研究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對研究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具有借鑒意義。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為傳統的初級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教師在講授回歸假設時著重解釋回歸假設的設立目的與合理性,并通過軟件講解回歸假設的驗證,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回歸假設。在回歸系數估計量的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教學中,通過詳細分析三個性質所依據的不同假設,使學生理解三個性質所應具備的條件從而掌握線性回歸估計量理論。特別地,專門安排約10學時左右的實驗課進行計量經濟學論文撰寫與分析的交流,要求學生自選題目,收集數據,建立回歸模型,進行估計并檢驗異方差、序列相關以及模型設定問題,寫作小論文并在課堂上展示交流。為評價教學效果,選取2010級學生1個教學班共24人進行滿分為5分的教學滿意度打分,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課程全部項目的滿意度均達到97%以上,總體平均滿意度超過99%。由此可見,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統計課程的教學效果非常成功。
4結論
篇8
引言計量經濟學課程講授的主要特點是理論與實際應用并重,但根據大多數同學畢業后直接就業的目標,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更應該注重計量經濟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因此,計量經濟學教學應該以大部分同學畢業后直接就業應用目標為導向,使絕大多數同學學習計量經濟學后能夠用學習到的計量經濟學知識通過計量經濟學建模的過程分析實際問題,將枯燥抽象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穿插到實際的經濟管理實際問題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如何將以枯燥抽象的數學分析過程為基礎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和EVIEWS軟件的實際操作技能知識穿插到以實際的經濟管理問題的具體講授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從理論意義來講可以完善以應用型導向為培養目標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完善,提出現有的計量經濟學講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以后國內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完善和計量經濟學教材內容的完善提供參考。從實踐價值來講,可以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操作應用EVIEWS軟件的實踐技能,進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研究競爭力。
1.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根據筆者在將近五年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教學體會和學生的反饋,對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
1.1教學內容的理論分析主導降低了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目前教學中將大部分課時間用在主要注重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等內容的教授上,根據筆者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的反饋,學生對有過重的畏難情緒,主要原因是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數學、統計學的結合,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特別是要求聽課的學生具備概率統計方面的基礎知識,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已學過的《微積分》和《概論與數理統計》掌握得不好。同時,在本科計量經濟學教材內容設置中是以各種估計理論分析為主線,把理論和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核心,大部分課時用于陳述理論假設和進行各種公式推導。偏重理論的教學內容固然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計量經濟學基礎,但對于強調理論知識運用的經管類本科生而言,這種教學內容必然導致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時畏難情緒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效果。
1.2教學內容中案例偏少對大多數本科生而言,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其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研究計量經濟學理論。這就要求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應該以應用案例導向下的計量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下的計量經濟學內容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實際案例,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理論的興趣。但目前由于教師水平的局限、課時的約束等原因,教師課堂上沒有或者很少增加一些特色案例,照本宣科的現象嚴重,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內容時便覺得枯燥無趣,體會不到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降低了學習效果。
1.3教學內容中應用軟件操作性分析缺失計量經濟學中的案例模型的分析要求學生掌握一種軟件,但由于之前大部分學生沒有系統學習這些軟件,導致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軟件如EVIEWS、SAS、SPSS等軟件的使用能力很差,學生也不能很好地運用軟件,更不用說用其來操作和分析計量經濟學的某些問題了。特別是學生對對選擇好模型和獲得數據后如何進行軟件運用的實際操作、對軟件運算結果的分析解釋的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操作層面的知識講解的也很少,并且其案例以EVIEWS軟件運行的結果分析,但卻沒有關鍵的軟件菜單操作過程或附錄說明,使學生不知所以然。
2.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國內外對比借鑒分析
計量經濟學是由經濟學、統計學、數學結合而成的交叉學科,按照課程內容深度一般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經濟學、管理學類非統計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定位于初級與中級之間的水平上,以計量經濟學的數理統計學基礎知識和經典的線性單方程及經典的線性聯立方程模型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為主要內容。在北美,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設置是兩門課構成的一個計量經濟學系列,即概率與數理統計初步和計量經濟學初步,共一年課程;目前中國經濟學管理學本科生必修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課程,這與上述北美課程設置類似。就課程內容體系而言,北美的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是應用導向的,以密西根大學的Wooldridge的《IntroductoryEconometrics》為代表,各個章節的內容均穿插美國的經濟社會案例,應用導向性很強,但其案例和中國的社會經濟相差較大,筆者認為其內容體系不宜直接作為我國學生的教材。
而以我國的清華大學的李子奈教授為代表的《計量經濟學》教材,各個章節雖然也穿插中國的經濟社會案例,但并且就其具體內容而言都是宏觀案例,并且未對案例的整個建模過程進行分析,且雖然以EVIEWS軟件分析實例,但沒有說明軟件操作的關鍵菜單的說明,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并且,教材中內容講模型的估計和檢驗偏多,講授如何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分析實際經濟社會現象的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內容偏少。根據邱東、李子奈、肖紅葉(2007年)等對國內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教學內容的研究調查表明,學生認為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教學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依次是:缺乏課程實踐(64.0%)、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57.8%)、教學方法單一(52.1%)、缺乏案例教學(47.5%)和忽視個性培養(44.7%)。表明各院校在教學中講授理論普遍過多,講授具體應用太少,這不僅小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體現計量經濟學的價值,應當引起高度關注。目前為止,針對上述問題的以應用導向為目標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急需改革,以適應培養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需要。
3.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進方向
將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設定理論和方法結合應用案例數據的分析,應該成為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改革的方向,進行課程教學內容講授的主要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3.1案例導向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內容講授
#p#分頁標題#e# 由于經濟管理類的本科生大多數將直接走向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崗位,因此在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標應當定位為: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的同時,能夠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因此,本科階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在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思想之后,引導學生從現實經濟生活中發現問題,簡化繁瑣的數學推導教授,應用案例講解并逐步培養學生把計量經濟學、經濟學理論和軟件應用相結合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現實問題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講授計量經濟學過程中,要努力增加特色經濟學案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對模型建立和結果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通過案例教學鞏固基礎理論。案例教學需要有合適的案例素材,需要任課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建設案例庫,案例素材可以借鑒國內外水平較高的學術期刊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講授解決,如《數量技術經濟研究》、《農業技術經濟》等雜志上的論文,讓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于論文中存在的疑問發動學生展開討論,老師加以適當的講解。
篇9
證偽主義原則是由波普爾提出來的。他的證偽思想是在歸納主義方法論的批判過程中產生的。歸納主義方法論重視歸納和經驗,認為經驗是科學理論的唯一可靠的來源。而波普爾則認為歸納主義通過經驗來證實理論,實際上就是在用自身的論據來證明自身的結論,犯了循環邏輯的錯誤。波普爾認為歸納法并不能使人們獲得理論上的新知識,也不能促使理論的發展。在對經驗歸納法做出批判和質疑后,波普爾提出了“經驗證偽原則”。他認為科學的理論不可能被經驗所證實,只能被經驗所證偽。他強調普遍性命題的經驗證實與證偽之間的不對稱性,但是他又過分的夸大了證實的相對性,證偽的絕對性。理論是在證實和證偽的雙重作用下共同發展的。這點是波普爾的證偽觀中的一個主要問題。
二、計量經濟學方法論中的證偽觀
從方法論的角度上來說,計量經濟學可以分為證實方法和證偽方法。由于計量經濟學傳統的檢驗理論的功能,其主要目的被認為是通過數據來檢驗和發展理論,因而其被大家認為是證偽主義。計量經濟學被認為是證偽的有其合理的部分在其中。首先,通過對問題的研究和提取,從中得出的結論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的,其本身就可以證偽。其次,經驗數據的檢驗和模型的估計主要采用統計的方法來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目的是為了檢驗模型和理論中存在的問題,其也具有證偽的性質;最后,通過檢驗來評價理論和改進理論,最終完成證偽的全過程。因而,從計量經濟方法論的基礎上,我們有理由相信計量經濟方法論中的證偽性是一直存在的。
三、對計量經濟學方法論中的證偽主義的批判
雖然計量經濟學方法論的范疇中證偽主義是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但其仍然有很大的缺陷。究其實質,計量經濟學并不是完全的遵循證偽主義,其也包含著證實主義的成分。首先,波普爾的科學哲學觀對知識采取了一種極端經驗主義的態度,他認為僅僅依靠經驗的數據就可以決定性的證偽科學命題,但證偽僅僅是某一種結論,而不能對此結論進行改進與發展。因此,計量經濟學的前提—理論的發現是不斷的演進與變化的過程,其經驗數據的證實也是可以確定和發現理論的。
其次,經驗數據的特性也使得證偽性存在著很多問題。由于數據選取過程中存在著觀察和記錄中的誤差,以及觀測過程中的信息和設備的缺陷,經驗數據往往是不可靠的。其一,經濟學理論是社會科學理論,由于不能向自然科學那樣在實驗室嚴格控制下得出精準的結論,因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前提假設框架下來進行分析的。由于假設往往離現實很遠,因而運用現實的數據來進行判斷,即使得到了不同的結論,也很難對理論作出絕對的判斷。其二,即使理論是可取的,實際數據只是從總體中隨機抽樣的,因而其不能代表著整體情況,最終會因為數據的選取問題而證偽了本應該是正確的理論。
第三,計量經濟學的數理基礎使得其方法論不能是證偽主義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檢驗是以數理統計作為基礎的。拒絕和接受原假設都是基于一定的概率基礎上的,而不是絕對的結論。即使計量結果沒有通過檢驗,也不能據此而完全否定待檢驗的理論假說。第四,計量經濟模型的功能也不是完全的證偽主義,而是兼有證實和證偽的成分。計量經濟學的模型作用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與理論的發展和檢驗。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以檢驗理論作為主要的依據,其中包含了對理論的分析和發現,以及從結論中對理論的研究與發展,因而有證實主義的成分。
四、計量經濟學方法論的一點啟示
篇10
【摘 要】計量經濟分析是區域經濟研究的主要方法,人文地理專業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人文地理專業研究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面臨著學生知識基礎良莠不齊、學習內容不明確、研究性教學不足等諸多問題,教學改革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采用研究性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
關鍵詞 人文地理專業;計量經濟學;研究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14-0040-03
作者簡介:劉新華,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計量分析。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教改課題“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研究性教學的應用研究——以人文地理專業《計量經濟學》為例”(編號:125000-0161)的研究成果。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集經濟學、數學、統計學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從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誕生以來,經過70余年的發展,其理論日臻完善,應用十分廣泛。計量經濟學是經管類的核心課程,開設此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經濟學的定量分析方法,學會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并利用它合理的來研究經濟現象。因為計量經濟學是以經濟理論為基礎,所以學好計量經濟學對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經濟理論有著積極的意義,計量經濟學得到了各個高校相關專業的極大重視,目前各大高校人文地理專業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主要面向的是研究生,本科生開設的是統計分析一類的課程。從我院多年的教學情況來看,盡管學生們心理都很清楚這么課程的重要性,也都盡了自己的努力想學好,然而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卻不是很好。筆者長期以來從事該門課程的教學,教學活動中也嘗試了各種教學改革,本文通過對教學實踐的觀察和體會,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我們認為,教學中只有貫徹好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特點組織教學,才能搞好教學,才能取得師生雙方滿意的效果。
一、人文地理專業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必要性
地理學是以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球表面狀況相互影響的客觀規律的基礎學科。古時候的地理學主要描述人類周圍的地理環境。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活動的要求,在逐步積累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地理學對地球表面的各種現象提出了假說、解釋,通過各種途徑探索地球表面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規律。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現代生產迅速發展,人類社會活動不斷增強,人類對地理環境作用的強度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顯著突出。由于地理研究對象的復雜多變,對地理學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推動了地理學的變革,促使地理學研究方法的變革。地理學的定量化研究是隨著計算機的發明、改進、發展和普及而迅速發展起來的。
在我國的地理學研究中,廣泛的定量化研究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與此相對應,各個高校的地理專業開始注重定量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比如,開設計量地理學、統計學等課程。這里應該指明,計量地理學是以統計學為主要內容,或者說是統計方法的地理學應用。顯然,地理專業增設定量方法的課程,通過教學活動,對培養我國地理人才、促進我國地理學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應該說明的是,這一類研究方法課程的內容大都以統計學的基本理論為主體,它們和地理學的結合不甚緊密,看上去與應用數學課程無異,這些屬于學科發展的問題,本文不涉及這個問題。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它以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人文”二字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是社會、經濟現象。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展始終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在這種情況下,關于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總會與經濟如影隨形,即便是研究社會現象,或多或少也會和經濟有關,可以說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學知識和理論。社會經濟現象大都具有隨機性特征,因而統計學方法成了該類現象重要的研究工具。社會經濟現象往往是復雜多變的,主要原因就是影響因素眾多且復雜,有些影響因素可以量化,也有相當多的因素無法量化,對于無法量化的因素,需要更多的數學技術加以解決。由于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數學和統計學的結合,可見計量經濟學的思想與方法理應成為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1.專業知識背景不同,學生知識基礎良莠不齊。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計量經濟研究的是現實經濟問題,計量建模是以對經濟現象清晰、透徹認識為前提;同時,計量模型變量的設定、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及模型檢驗等部分全部需要扎實的經濟理論知識。而且,在模型構建、假設檢驗、模型估計等部分對學生的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學習計量經濟學要求學生具備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統計學等先修課程的良好基礎。通過理論學習和各類實踐,掌握經典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能夠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靈活運用這種工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動態計量經濟學、時間計量經濟學等更高級的計量經濟學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難以適應教學目標的要求。部分學生的數學、統計學基礎薄弱,對計量經濟學原理及方法理解困難。就研究生的生源來說,跨專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院人文地理專業的研究生有很多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背景和研究方向,雖然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本科階段是地理專業的學生,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旅游、城市規劃、歷史、經濟、土地管理、經濟貿易等文科專業,甚至還有外語、哲學等文科專業。即使是地理專業,其教學計劃也會與經濟專業不同,不會涵蓋全部的計量經濟學先修課程。況且不同的本科專業,不同的院校,其教學計劃也會不同,課程設置不同,教學要求不同。因此,人文地理專業研究生要學好計量經濟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2.沒有適合的教材,學習內容不明確。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專業的核心課程,計量經濟學教材是適應經濟專業需要而編寫的,因此教材內容具有很強的經濟學特色,而地理學特色弱,目前還沒有適合人文地理專業的教材。因此,當務之急是編寫一本適合地理專業的計量經濟學教材。筆者在教學中采用的是李子奈等編寫的高教版教材,這本教材適合研究型學生使用,教材的通俗性不強,不適合作為自學參考讀物。從多年的教學經歷來看,雖然選用的教材大體上是可以應付教學需要的,但仍然存在與地理研究結合不緊密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經濟學科,并非是數學模型的簡單堆砌,學習計量經濟學必須對經濟理論、對所研究的現象有透徹的認識,具備扎實的研究經濟問題的基本方法,而目前我國計量經濟學教材的編寫仍遵循著一套傳統的方法,雖然大多數教材中涉及一些經典計量模型和經濟理論,但是要體現出來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重要的組成部分,還是遠遠不足的。筆者在教學中采用的是李子奈等編寫的高教版教材,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雖然教材強調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組成部分,但不少學生還是認為它是孤立于經濟學的一個方法論的課程,更接近于一門數學課。學生的這種看法不是偶然的或是個別的,這說明教材的編寫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也有教學設計上的問題。
3.教學重過程的推導,輕實際的操作,研究性教學不足。高校大多數課程的教學過程采用的是傳統的方式,幾乎都以講授為主,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中,主要注重參數估計和各種檢驗的理論和方法,注重過程的推導,對如何從經濟問題出發建立模型、如何應用模型分析實際經濟問題,卻討論得較少。計量經濟學雖然利用了很多的數學方法,但畢竟不是數學,將過多的時間花費在數學推導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對于那些數學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對于數學推導并不感興趣,進行長篇累牘的數學推導只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更樂于接受比較現成的思想和結論,教學應該是有的放矢,按照客觀情況因材施教。
研究性教學是以研究、探討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教學活動,即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進行的,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這種教學方法具有探究性、交互性、實踐性、啟發式、開放性和自主性的教學特點,研究生課堂教學應該以研究性教學方法為主,現在大部分研究生課堂教學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很少讓研究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這種教學和學習方式以傳授知識為主, 重視知識的繼承,重視演繹,忽視知識的創新,這種“填鴨式”單向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對于研究生而言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改進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建議
一門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生自身的因素、教師因素、學校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等。要提高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根據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以便對癥下藥。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這一角度進行探討,我們覺得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核心,是改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1.加大實踐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運用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去解決社會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沒有實踐,只是紙上談兵,學生不可能真正掌握計量經濟方法。在實踐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師可有意地尋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形式的改變增加了學習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人文地理專業研究生的數理基礎普遍不好,而且參差不齊,學生缺乏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對于較深的數學推導更是覺得晦澀難懂。如果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學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處理經濟中的問題。計量經濟學之所以使許多學生感到難學,除了一部分學生的數學和數理統計學知識掌握較差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課時少,這樣不能為學生深入學習提供足夠的時間保證。加強實踐教學,增加實踐的教學時間,減少課堂上有關數學推導與演繹的部分理論授課,使教學的時間和精力轉移到實踐中,轉移到原理的應用上。既能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增加學習的樂趣,又能使學生擺脫枯燥繁瑣的數學演算。實踐教學環節并不是留幾個實際的問題讓學生動手去做那么簡單,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動手親自完成一個計量模型從建模到應用的整個完整過程。在計量經濟學課程中如果能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之上進行實踐教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研究性教學方法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生與本科生的不同之處在于“研究”二字,具體表現為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上。研究生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訓練和培養,應從教學模式、培養體制、實踐手段、環境因素、導師隊伍、教育觀念等多方面著手,課堂教學是最直接的培養和訓練方法。計量經濟學教學活動可采用多種研究性教學方法,主要有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問題,或由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習者通過解決問題來獲得相應的知識和原理,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案例分析法就是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由教師或學生提供案例作為教學剖析的對象,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體驗和感悟案例情境,吸收案例討論中有價值的思想和方法,內化為自己所學知識,增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性教學的基礎是案例或問題,實施研究性教學方法的難點在于案例和問題難于設計。由于大學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的背景,要設計出高質量的案例或積累源于實際工作的研究性問題并非易事。因此,搞好研究性教學的關鍵是教師要多接觸實際工作,多積累案例與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教學與科研并重,努力提高教師的學術研究水平,以便實施高質量的研究性教學。
3.結合專業特色,確定適合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可以通過教材體現出來,教材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教材對搞好教學活動十分重要,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與專業有較好的結合,在人文地理專業的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由于沒有適合本專業的教材,只能利用經濟類專業的教材。因此,本專業的教材建設是一項緊迫的事情。由于地理學主要是從區域的角度探討地理要素的分布規律,一般研究的是宏觀問題,因此地理學的研究具有區域性和宏觀性特點。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必須圍繞這個核心,在此基礎上組織教材的建設。
利用計量經濟學的原理、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都需要利用軟件來實現。考慮到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改革,增強實踐性教學以及研究性教學,教材建設應滿足這方面的需要,教材應包括軟件運用方面的內容。目前,計量經濟分析最受歡迎的軟件是Eviews,由于Eviews軟件是面向對象的,對使用者的編程要求不高,軟件的可視性極強,以此,該軟件得到大多數計量經濟學教學科研人員和專家學者的推崇。國外一些計量經濟學教材中的案例,也是用Eviews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
參考文獻:
[1]歐宗啟.如何在研究性教學中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6).
[2]陳小鴻,黃亞平.關于高校研究性教學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7,(1).
[3]彭長生.文科背景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問題與改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9,(6).
[4]戴平生.《計量經濟學》研究生課程教學芻議[J].統計教育,2007,(10).
[5]湯茂林.我國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多樣化問題[J].地理研究,2009,(4).
[6]李少付.對我院經管類專業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