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措施

時間:2022-08-23 08:54:26

導語: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措施

摘要: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期,職業教育機構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負有重大的責任和使命感。因此,在新時期,有必要深入研究地方職業教育機構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實際情況,以增強它們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和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總體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從高速度發展時期轉入高品質增長時期,我國職業教育也將步入提質培優的黃金階段。提高職業培養品質,積極培訓學生是當前職業教育的本質特性要求。立足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和產業結構需求,帶動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和高校的發展也是當前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新時期職業教育;區域地方經濟;發展研究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學校對人才的培養成了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我國各地正在積極開展對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和探討,目的就是盡快推動地方高職學校的高等教育改革,實現地區高等教育資源整合,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結構的轉型提升,推動地方高職學校的健康發展,提高專業人才質量,繼續開展地方校企合作,緩解當地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職業培訓辦在當地、立足于地方,與當地經濟互補、交相輝映。職業院校要緊扣地方經濟優勢、行業發展走向,強化與企業的合作,促進企業深度介入學校培訓和教育,提高質量,在有效地發展地方經濟建設的同時辦出自己的優勢。目前職業院校非常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但由于受企業辦學的限制,與行業互動、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存在學科設置與行業需求不符、雙師力量與教學內容不合、學校定位與行業要求不符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引導企業深度介入學校培訓和教育,以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建設[1]。

一、新時期職業培訓服務和地方經濟發展的趨勢

(一)當下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

在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民教育部支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院校和資源整合,形成專門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專業教育機構,作為全省戰略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職業教育機構雖然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教學宗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悖、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不高、無法迅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崗位、教科研投入資金不足、缺少創新創業教育等問題。高職學校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上有待進一步提高,還必須進一步深入研究與大膽嘗試。

(二)職業地方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

區域高等學校與地方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彼此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區域高等學校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培養條件與技術保障,以提高本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水平;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將給地方高等學校創造大量物質資源與人才培養、技術需求,并以此促進區域高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高等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持

各個類型的地方院校中匯聚著許多不同方面的專業科研人員,并形成了較高的科研能力。一旦地方高等學校能夠根據區域優勢和地方資源優勢,為科學技術工作者創造有利的科研條件和有力的人才支持與保證,就可以適當吸引這些高素質研發型人才著眼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有針對性地進行學術研究,積極參與政府關于地方經濟建設和區域經濟社會建設方面的各項政策科研與創新,進而,就可以形成綜合帶動功能,更加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與社會建設,進而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2]。近年來,中國的職業教育得到了很大發展,規模也不斷擴大,職業特點越來越突出。但還面臨有效供給不夠、結構素質失衡、社會公共服務力量不足等一系列困難,仍無法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力和技能型人才的緊迫需求。

二、新時期職業地方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義

(一)有效促進地方經濟一體化發展

隨著經濟國際化的推進,各地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產壓力。而地方高職院校與區域社會經濟建設的聯系更加緊密,發揮了自身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并在一定范圍內對中小企業開展了專門技能培訓,解決了區域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增強了區域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效推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二)有效提升院校科技發展水平

在新時代,高職學院不但要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還必須開展科研活動以提升社會生產水平。科技的進步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的進步,而高職院校對科學技術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積極發展自己的優勢,合理開展科研活動,積極做好校企合作與新產品開發工作,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服務等。以科技服務求支撐、用貢獻求發展,形成互惠雙贏、共享發展的良好局面,并以此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3]。

(三)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實施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從而減輕了高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在普通高職院校的專科教學中加強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以開拓新的社會職業領域,進而減輕社會就業壓力。

(四)區域經濟的發展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財政支持

首先,地方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水平會影響到地方財政收入,進而影響地方高等教育機構的財政投入水準。通常情況下,市場經濟越發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就越多。由于高等教育費用也是當地財政支出的主要部分,所以當地高等教育的發展也需要當地財力的保障。其次,一個地區的經濟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高等教育機構的就業率。對就業的需求,也是一種衍生需求,是由該地區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模式決定的。就業結構的變化與產業結構的改善密切相關。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提升的重要措施,正是產業結構改革、人力資本提升、科技進步和市場體系化改造,促進經濟從粗放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過渡。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換需要大量具備創新思維與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越好,人才就越多,也就越有助于緩解當地高等院校的就業困難[4]。

(五)職業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的手段

職業培訓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工就業,目前,社會各界一致認為,高職教育具備培養人才、科研、為社會服務、文化傳播四項職能,其中,培養人才是學校的核心職責,而其他職能既是社會基礎又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高職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職能主要指科研、為社會服務、文化傳播。隨著中國經濟現代化進程的加速,高職教學已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進行科學研究、為地方行業企業提高服務水平、為社會各界傳播科學文明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新時期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對職業教育的輕視仍未改變

在發展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忽視職業教育資源的觀念。在社會中,高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遠遠高于一般高校畢業生,而職校畢業的專門技能人員也是供不應求,但是由于在社會中很多人對職業知識的了解并不全面,父母和學生都將職業院校作為不得已的選擇,所以職教學校招生比較困難。(二)職業教育實操程度不足在職業院校教育中,常常由于職教實習環境較差以及工位不夠,造成教學實習能力欠缺,有些學校的職業教育政策、經費也不能全部落實,從而使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沒有得到改善,專業教學器材設備沒有完善,不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習平臺。

(三)地方職業教育辦學定位有誤區

目前,全國許多地方院校為了在各類評選中得到肯定和榮譽盲目提升辦學檔次,甚至擴大了招生規模,如專科變學院,或者專科變本科情況也相當常見。為吸納更多的生源,不少地區院校在學科專業建設上力求大而全,如很多冶金學院、化工學院等也設置了會計學、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等。但由于在校生總量日益擴大,培訓高校也越來越多,而學校的特點和教育規劃不符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和忽視學生的職業發展的市場需求,嚴重影響了學校就業率的穩定性。

(四)合作力度不足

當前,部分中小企業并不能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社會意義及其對本土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作用,對企業和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更是視而不見,職業院校和企業之間也難以實現有效協作,同時院校學生對本地中小企業的認識也不夠深刻,也不希望留在本地中小企業內工作。與此同時,部分地方的職業院校對服務于當地中小企業迅速成長的能力要求并不高,更愿意與沿海地區民營企業合作培養技能人員,從而造成部分人力資源流入沿海發達區域,當地中小企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缺少專業人才。

(五)學生能力與企業要求不符

學校定位和企業要求不符。經過近年來對學生就業率的調查,可以看出隨著當前高等職業院校擴大招生規模,并未緩解中小企業的人事問題,反而產生了招工難與就業難共存的尷尬局面。首先,不少高職院校畢業生對自我發展缺少理性分析,也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而且選擇目標也比較高遠,對就職環境、工資待遇要求高。其次,學生進入公司后沒有吃苦耐勞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無法加入公司。學生由于工作強度過大、有經濟困難等因素而隨意離職,學校就業率降低。地方高校不僅會失去自身的優勢,同時會斷開地方高等院校與專業市場的聯系,這非常不利于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同時危及當地高校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四、加強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措施

(一)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看法

在新時代要想讓職業教育真正服務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就必須加強教育宣傳,以改變市民群體中關于職業教育的錯誤認識,從而消除民眾中關于職業教育的偏見。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必須在本職工作中關注職業教育發展,強化職業教育的基礎軟環境建設。與此同時,不斷加強對社會文明意識與科學教學觀念的引領,為職業教育發展夯實基礎。通過教育政策法規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家長和院校老師對職業教育內容的理解水平,并進行教育政策法規引導,為職業教育開展工作創造更優越的社會環境。從而,有效保證每個職業教育階段的在校大學生都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并能夠獲得更加完善的職業發展,從而帶動高等職業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二)地方高等教育服務區域經濟

培養人才、研究與服務社會,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三個主要職能。區域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科研工作要以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為基礎,立足區域,積極探索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有機融合的新途徑,以具有區域特點的人才培養形式支持區域經濟社會建設的需要,這既是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要求,也是地方高等學校尋求自我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三)加強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發展要求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將職業培訓工作作為地方經濟發展計劃的重點。與此同時,根據促進職業教育改革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總目標,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安排。職業教育機構的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為中小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真正將科學技術資源有效轉移,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多的技術和人力資源保障,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四)完善發展機制提升教師水準

當地政府與地方經濟教育部門必須構建好對職業院校服務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的激勵機制,并以此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多重保證。當地各級人民政府也必須在具體實踐操作中,明確地方各部門相應的管理職能與權限,并以主動積極作為有效推動地方職業院校與區域經濟部門之間的協同關系,并進一步規范職業院校在招生就業領域內的監管規范。要統籌好地方職業教育部門和經濟行政部門之間的協調關系,以爭取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職業人才,促進地方經濟建設。此外,有必要規范當地企業的就業做法,打擊無證工作活動,改善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的文明水平。支持地方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建設。針對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學特點與要求,放開條件,積極從知名企業中聘用專業知識強、崗位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來學院開展實踐性教育,完善教師隊伍,解決其福利待遇問題。結語在當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期,職業教育機構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負有重大的責任和使命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深入地研究地方職業教育機構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實際情況,以增強它們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能力。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從快速發展時期過渡到高質量增長時期,我國職業教育將進入提質培優的黃金階段。提高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是當今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陶樹金.新時期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分析與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12):36-37.

[2]史衛梅.新時期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21(12):151-152.

[3]嚴靜靜.職業教育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15):212-213.

[4]郭素霞.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4):162-163.

作者:伍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