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協同育人路徑

時間:2022-08-19 08:56:36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協同育人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協同育人路徑

摘要: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創新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將藝術審美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邏輯意蘊,加強藝術審美教育為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外延、現實路徑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相關研究者必須全面把握兩者協同育人的時代要求,深入挖掘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育人新路徑

關鍵詞:高校;藝術審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協同育人藝術

審美教育是培育人的審美能力的教育活動,通過藝術欣賞和藝術創作實現人對美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于人,教育者應堅持從人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社會對建設全面發展型人才隊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因此,如何充分發揮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獨特作用,值得研究者深入探析。

一、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意蘊

當代社會,藝術審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對提升學生的品性修養、綜合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將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理論邏輯、內在邏輯和實踐邏輯。1.理論邏輯將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厚的理論邏輯,中西方都有合理有效的依據作為理論支撐。首先,以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邏輯基礎。“審美是人類實現自身本質的重要活動。”[1]藝術審美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產生了獨特的精神文化價值,藝術審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相互連通的密切關系,加強藝術審美教育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藝術有其存在的社會基礎,美存在于真實的世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要學會發現并欣賞美,這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協調發展。其次,以中國傳統審美教化思想為思想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審美的教化作用,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倡導在審美教育中實現道德的升華,重視美育對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產生的深遠影響。中國從古至今的許多教育家都把審美教育視為道德教育的重要根基,孔子倡導美育和德育融合,主張通過禮樂教化培養人的品德,以審美活動教化感育人。最后,以西方的審美教育理念為理論基礎。“柏拉圖最早提出了較為詳細系統的審美教育理論,他強調以藝術審美活動來涵養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靈。”[2]后來,亞里士多德提出音樂和詩歌帶給人一定的精神享受,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道德品質。西方審美教育理念強調以審美教育凈化人的心靈,端正人的德性,主張通過審美活動實現感性和理性的和諧統一。2.內在邏輯藝術審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緊密聯系的內在邏輯,存在較強的相通性和相融性。首先,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連通。一方面,兩者的教育目標一致。兩者以培養人為共同的教育目標,堅持以立德樹人的原則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高尚的道德品質。藝術審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別從美育與德育兩方面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升華學生的精神,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另一方面,兩者的教育內容互補。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以理論知識為支撐,筑牢學生的理論結構基礎;藝術審美教育側重以情感人,內容相對感性。其次,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交融。一方面,藝術審美教育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彌補思想政治教育相對枯燥的不足。將豐富多樣的藝術審美活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豐富了教學內容,創新了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藝術環境中修身養性。另一方面,藝術審美教育能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升思政課堂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藝術審美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學生能夠在豐富多樣的藝術審美活動中發現自我,獲得良好的藝術審美體驗,這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在思想層面進行反思和提升。3.實踐邏輯將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的實踐邏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過程中,加強大學生的藝術審美教育尤為重要。首先,加強藝術審美教育是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隨之更新,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逐漸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文化發展的需求。社會各方面日益發生變化,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發展,不斷豐富和充實教育內容,通過藝術審美教育使一些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形象和生動。其次,加強藝術審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大眾文化不斷傳播,一些人的審美呈現出低俗化、娛樂化傾向,社會存在一定的藝術審美教育缺失問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不僅在于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念、行為品性,而且在于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全面發展型人才。最后,加強藝術審美教育是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學生成長發展的內在邏輯規律,豐富的藝術審美教育能滿足大學生對美的需求,培育其創新思維和創造美的能力,更好地實現人的全面協調發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藝術化、趣味化的教育內容,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審美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提升思想道德素養。

二、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時代要求

在課程思政新理念和審美價值多維性的影響下,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外延、現實路徑等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更好地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審美需求和發展需要,教育者必須認清以美育人的時代任務,全面把握德育和美育協同育人的新形勢與新要求。1.堅持以新時代教育新理念為指導藝術審美教育旨在通過藝術審美活動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懷,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創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為培養優秀的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新時代,高校應該遵循教育新理念、新思想,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個性特質和社會發展需求,有效借助藝術審美教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要將美育與德育相結合,協同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的藝術之美,創新實現顯性教育與隱形教育相結合的育人價值。高校教師應該貫徹落實新的教育發展理念,堅持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對理論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以美育促進德育的融合教學任務。2.堅持以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型人才為目標加強藝術審美教育是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體現,是在順應時代發展、遵循我國教育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總結出的正確實踐經驗。隨著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社會的發展對現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全面發展型人才。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型人才隊伍要從根本抓起,使美育和德育內在貫通,協同提升當代大學生整體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在滿足學生審美需求的同時培養其自律品德,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國家的發展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人才養成的關鍵在創新能力的培養。”[3]藝術審美教育通過美的元素教育人、感染人,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全方位綜合發展。將藝術審美教育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使學生在美的氛圍中獲得心靈的滋養,在美的環境中感受思想的凈化與升華。

三、藝術審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育人路徑

藝術審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又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創新性發展和實質性突破,需要從以下三方面深入探析藝術審美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育人路徑。1.重視課堂教學主渠道,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養藝術審美教育是對學生精神和情感的陶冶熏染,更是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合理引導。高校加強藝術審美教育需要從師資力量出發,充分重視課堂教學主渠道,結合時代特點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的高質量、高素養的思政教師隊伍。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正確認識藝術審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協同育人的重要價值,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工作。一方面,思政教師要堅定自己的科學觀念和政治立場,重視藝術審美教育,客觀地看待大學生藝術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思政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強化教育對象的主體意識,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美育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其次,教師要努力完善知識體系,“提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種素質水平”[4]。一方面,思政教師在掌握自己領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一定的審美理論,增強教學的語言藝術性,努力提升思想政治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思政教師要提高審美素養,將藝術美學理論融入課堂教學,正確引導學生開展審美、創美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最后,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原來單純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有效利用多元化信息媒體技術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思政教師一方面要充分鍛造自身的精神品格,利用知識和智慧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另一方面要努力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雙方的情感共鳴,通過藝術審美元素的滲透讓學生獲得強烈、感性的審美體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總之,高校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現實作用,將藝術審美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結合,利用良好的藝術審美素和思想政治素養養發揮美育與德育協同育人的功效。2.豐富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優秀藝術作品資源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深入挖掘和利用優秀藝術作品資源,科學地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素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優秀的藝術作品往往蘊含較為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展現著時代的印記,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啟發作用。首先,教師要充分掌握原本教材中的藝術審美素材,善于發現教材內容的真實美,并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思政教師要努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教材體系內豐富多樣的審美素材,尤其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審美元素和審美價值的開發與創新。其次,教師要適當挖掘其他審美教育素材,合理優化教學內容,遵循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優化與創新教學內容。思政教師可以深入挖掘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極探索當下時興的優秀作品資源,借助豐富的藝術作品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使學生在欣賞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再次,高校可以合理規劃課程,適當開設藝術審美教育的相關文化課程,利用多元化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感受優秀藝術資源的獨特魅力。一方面,重視通識課程的關鍵作用。大學通識教育中很多內容涉及藝術審美的素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把藝術審美元素融入日常的通識課程,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美能力。另一方面,適當開展有關藝術審美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審美活動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進而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5]。總之,教師應進一步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將藝術審美元素融入思想政治課,用審美興趣和審美感受化解學生對單純理論知識的認知阻力,通過優秀藝術作品提升學生的思想價值認同。3.完善教育管理機制,營造協同育人環境優美和諧的育人氛圍能夠更好地推動高校實現教育工作目標,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建設的現實需求。為強化藝術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高尚精神,高校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教育管理機制,積極營造美育與德育協同育人的良好環境氛圍。首先,高校要嚴格落實國家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針政策,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制定并實施審美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科學管理措施。一方面,高校要根據時代要求,結合學校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制訂整體發展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特色發展規劃,積極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成立相關工作領導小組或專業教學團隊,根據當前育人形勢,制定正確的教育管理方案,定期進行教學評估和教學考核,全面實現美育與德育協同育人的教學目標。其次,高校要營造和諧平等的校園環境,充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依托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加強大學生藝術審美教育,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聯動各種藝術文化資源,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建設一些具有審美藝術性和人文紀念性的文化設施,讓學生在日常校園生活中獲得美的體驗。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組織各類文藝社團活動,通過藝術類審美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文化情感,寓教育于文化活動;適當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審美、創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最后,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與和諧的社會環境。一方面,良好家庭氛圍的熏陶可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產生有益的啟迪,能夠激發學生追求更高尚的思想道德。另一方面,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建立了有益的發展空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高校、家庭、社會三者有機結合,有助于營造賞心悅目的審美環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圍,使學生始終保持愉悅的精神狀態,在良好環境的熏陶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總之,良好的協同育人環境能夠美化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氛圍,不僅能夠增強大學生的審美、創美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利用藝術審美教育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和實效性,更好地完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林丁穎,陳金亮.藝術審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馬克思審美人類學視角[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34(4):24-26,62.

[2]吳澤泉.從“教育”到“美育”——20世紀初“美育”概念的一條重要演進路徑[J].中國文學批評,2020(4):58-65,156.

[3]賈靜.美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融入[J].青年與社會,2019(17):208-209.

[4]李恒爽,劉暢.基于藝術審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學理論,2016(6):243-244,253.

[5]張寶華.基于素質教育的藝術審美教育研究[J].智庫時代,2018(47):212-213.

作者:李志紅 白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