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時間:2022-05-20 15:04:24
導語:勞動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的時代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高職教育水平,高職院校要為社會發展培養越來越多的職業型人才,基于此,加強勞動教育也是高職院校開展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的內容。通過提高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中的精細化程度和教學力度,能夠令勞動教育達成預期教學目標的同時,對于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也具有極其顯著的促進作用。文章基于勞動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聯系,結合當下勞動教育現狀,就“工匠精神”在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的培育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工匠精神;培育
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中的高效高水平開展,能夠對學生的工作態度和為人品質實現理想的培養提升,作為“工匠精神”核心內容的唯準、唯真、唯新以及唯精,與良好勞動教育所實現的教學效果具有極高水平的契合。隨著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社會發展人才教育體系的不斷深化要求,勞動教育已經被明確指定為素質教育的關鍵構成,必須基于構建教育體系、開展教學活動、加強提升保障和組織等多個方面,使高職勞動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在高質量水平的勞動教育中,要將“工匠精神”培育切實融合其中,令高職院校學生具有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素質水平。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要把實踐和日常教學切實結合,提高育人水平,貫穿勞動教育。
一、勞動素養與“工匠精神”的聯系
勞動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日常生活勞動教育、服務性勞動教育以及生產勞動教育,全方面加強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教學目標實現的必然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舉措[1]。“工匠精神”體現和要求的是現代青年學生的勞動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高職學生的技術技能和勞動素養,并在長期發展歷程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升級產業結構。勞動素養與“工匠精神”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首先,“工匠精神”在勞動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加以體現。從本質上來講,“工匠精神”就是勞動精神的一種,培育青年學生的勞動素養,是工匠精神培養提升的重要方面。在此過程中,院校及教師要加強歷史傳承和創新之間的有效融合,在勞動素養的教學培育過程在各個細節上對工匠精神加以體現,并通過實踐教學令“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涵具有更高的充實性。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要在學校生活中加強專業學習,對別人的勞動成果給予尊重,要對勞動及其價值具備科學深入的認知,對參與勞動具備熱忱的心態。其次,“工匠精神”能夠進一步促進形成勞動素養。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開展專業教學、志愿服務等時,融合培育“工匠精神”,是目前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關系到高職學生的發展及現狀、職業選擇等。與此同時,也是高職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實踐活動的客觀要求。目前我國社會發展的關鍵在于對人民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需求的滿足,基于此,“工匠精神”的培育很好地同社會發展需求相呼應,其價值內涵和品質追求能夠對勞動素養進一步提升。最后,勞動素養和“工匠精神”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勞動素養作為包含習慣、技能、品質、實踐及創新等多方面勞動意識及行為。而“工匠精神”作為職業精神,其包含職業能力、品質、道德、行為以及價值取向等豐富的內容,其在作為個人職業生涯中的精神寄托的同時,也是實現個人價值、社會價值以及集體價值追求的重要態度素養,更是中華民族復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動力[2]。在勞動素養的培養提升過程中,“工匠精神”發揮著重要的“鑄魂”作用,通過“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夠令新時代人才進行兼具腦力特色和體力特色勞動的創造性勞動。
二、高職勞動教育現狀分析
(一)缺乏實踐性和全面性
在學校教育中弘揚和培育學生的勞動精神,發展成為愛勞動和會勞動的新時代勞動者,是高職院校重要的教育任務。通過高職院校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要將勞動精神內化于學生的勞動情感,另一方面則要外化于學生的勞動實踐。在對高職學生開展勞動意識培育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加強勞動價值觀念的宣揚傳遞,同時也要創造相應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勞動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更加直觀地體驗勞動過程,對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進一步進行固化,更加深刻地形成端正勞動觀念及勞動態度。但是在當下的高職院校勞動教育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兩極化的問題。部分學校在勞動教育實踐開展中,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活動,使勞動教育呈現出“智育化”的不足,而部分學校則是在勞動教育過程中表現出了“體育化”的缺陷,教學主要通過衛生打掃等基礎勞動進行[3]。雖然在進行勞動教育時,課堂教育必不可少,能夠對學生相關知識進行啟蒙,幫助學生對相關勞動理論實現掌握和理性認知。但是,如果將勞動教育僅僅局限在課堂講授,就會導致勞動教育缺乏實踐性。理論知識必須經過實踐檢驗,才能培養出具有知行合一特點的新時代勞動者。除了進行課堂理論教學,講座、實踐活動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對于勞動教育質量具有非常顯著的提升,能夠在校園中進一步創設積極向上的勞動氛圍。而對于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可以令學生對工匠大師勞動精神和態度進行直觀地觀察學習,激發學生對于榜樣的學習熱情和勞動熱情,幫助學生在職業道路上明確方向。與此同時,如果勞動教育過程中缺乏理論引導,學生無法內化各種勞動價值觀,這就使得即使實踐勞動活動非常豐富,但是其也只能短暫地令學生對勞動有一些感性認識,缺乏長久意義和價值。
(二)缺乏深刻全面認知
現代科技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在勞動方面也提供了更多的時代化特征,與以往相比,在形式、內容以及對象等方面都有很多差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進行勞動教育時從全新的角度和高度進行認知,從而開展更加科學深刻的勞動教育。但部分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認識方面,缺乏對其精神內涵和時代特征的深度認識,把勞動教育單純地與體力勞動劃為等號。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面,并未將勞動教育納入其中。另一方面,有些高職院校在日常教學中實習實踐和實操的教學環節設置比重非常大,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奉獻精神對于學生的引導培養卻十分匱乏,高職院校內部勞動教育氛圍嚴重不足,校方和教師缺乏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實踐教學中過于強調專業技能的教學,對于勞動情懷則過分忽視。在教學方式上,很多學校開展勞動教育過程中都采取比較單一的形式,如清理校園區域衛生和路面等。類似勞動活動的組織是培養院校學生勞動意識,但實際落實期間,由于教師和學校缺乏引導,最終變成了衛生打掃,教育目標被曲解,無法實現理想教學效果。
三、高職院校勞動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整合“工匠精神”與勞動教育相關課程
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通過勞動教育的開展,能夠對高職學生在勞動素養方面實現顯著的提升。而在勞動教育中,要實現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必須對勞動教育相關課程進行相應地調整,并將“工匠精神”和勞動教育的具體內容進行整合。在開設教育課程的時候,要基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專業特點、時代特點等多方面的內容,采取合理靈活的方式進行勞動教育。院校在確定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時,不能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要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之后,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應對生活問題和需求。在確定教學形式時,要結合學生特點,采取與學生特點和實際相符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熱情參與和接受。實踐整合“工匠精神”與勞動教育相關課程時,第一,要對當下的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深入挖掘,明確其中的“工匠精神”因素[4]。在開展教學時,基于學生所學專業和自身的特點,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教學目標、教學評價以及教學過程中。第二,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專業技能學習加強指導和培養,同時要在意志品質與勞動意識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和培育。第三,院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結合時代發展特色,針對“工匠精神”培育開發相應的勞動教育教材,在實踐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和勞動精神的培育教學,構建科學全面的實踐教學體系和理論教學體系。
(二)加強建設勞動實踐基地
作為實踐教育活動,勞動教育的操作性與參與性非常高,要實現對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提升,勞動教育相關活動的開展至關重要。在開展實踐教學時,可以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種類型平臺,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基于實踐訓練專業相關技能,對“工匠精神”實現培養教育。教師與專業技能師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領,讓學生深入進行崗位相關勞動,通過實踐教育,鍛煉自身專業技能,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追求卓越、不斷提升的工匠作風[5]。生活教育開展過程中,學校也可以基于具體情況,組織多種類型的“工匠精神”活動,如勞動技能比賽、教育活動、家務活比賽等等。通過多樣化勞動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將學校、教室、家庭等多場所都轉化成為學生進行勞動實踐的基地,讓勞動與學生生活密切融合,培養學生科學全面的勞動信念和價值觀,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情操及綜合素質都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加強勞動教育觀構建
現代“工匠精神”培育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形成科學深刻的勞動價值觀,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加強思政教育的融合。在高職院校中,目前思想政治課程已經形成比較系統的體系,但是其教學重點還是在理論教學方面,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思政課堂的延伸過程中,學生工作大都還是以社團、團學工作等方式加以呈現,缺乏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性與針對性。也就是說,學生組織與勞動課程的教學缺乏連續性,互相獨立,在學生綜合素養培育體系方面嚴重缺乏系統性,這就使得培育現代“工匠精神”所需的勞動價值觀無法在高職院校教育過程中得以高效推進,因此要實現對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方面要合理運用勞動教育所具備的特色將其在學生工作與思政教學中加以融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勞動觀進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詮釋。另一方面要加強理論教學和引導。在思政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并加強勞動價值觀的科學構建,使勞動教育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具有更加顯著的重要性。
(四)加強勞動教育體系構建
針對勞動教育在體系方面的構建與完善,是培育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保障,故此,在構建相應教學體系過程中,要加強探索如何創設勞動教育為教學核心的課程。第一,在職業教育實踐開展過程中,針對學生專業技能和技術的培養,其本質在于對現今社會全新勞動形態的直接體現,但是不能將其僅僅認為是專業教育的一部分,或者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環節,應該認識到將勞動教育作為獨立性的課程及學科,納入教育體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6]。第二,在構建完善基于勞動教育的獨立學科課程時,要注意課程內容一方面要包括相關的理論課程,對勞動教育進行全面綜合的論述與分析;另一方面也要納入和學生專業相關的勞動教育相關課程,使勞動教育課程具有更加顯著的針對性與專業性。并在選課形式、評價形式、以及保障形式等方面,不斷探索與高職院校學生相適應的模式,從而在此過程中有效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第三,要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和重視進一步加強,明確其在現代工匠及“工匠精神”培育過程中的決定性意義。對于現代社會發展所需的現代工匠而言,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勞動精神都是必需的個人素質,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在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實現持續性創新的重要動力源泉。
四、結束語
在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社會過程中,“工匠精神”在觀念方面形成了國家利益、個人利益以及集體利益的有機統一,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特別是在培養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中,在勞動教育中加強“工匠精神”的培育,是目前高職教育的重點之一。高職院校、教師以及全體學生要加強對勞動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認知和理解,自覺提高個人思想,樹立科學端正的勞動意識和價值觀,通過合理靈活的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工匠精神,努力發展成為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現代化人才。
作者:蔡青
- 上一篇: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管理方法
- 下一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武術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