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03:53: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學美術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剖析農村中學美術教育困境及措施
摘要:農村中學美術課程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尷尬,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農村美術教育還有許多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地方。農村教育的惰性很大、地方政府認識不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往往都不重視農村美術教育。這樣的境況我們該這樣去面對、解決呢?
關鍵詞:農村;美術教育;成長;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中學美術教育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家義務教育相關政策的逐步實施,農民收入普遍提高,家庭負擔也相對減輕,國家實施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已有十年,可在農村學校,素質教育并沒有引起普遍重視。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多數學校都只是重視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而美術課只是形同虛設,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也無暇顧及美術課程。
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現狀通過以下幾點表現出來:
一、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識落后,認識不到位
某中學一美術教師找到校長希望學校能夠提供美術課上需要的教具(毛筆、宣紙、墨等),校長用不耐煩的口氣說:“畫什么畫喲,網上那么多漂亮的畫,下載來打印就是!”這就是教育管理者思想落后的表現。
微課對中學美術教育的影響
一、微課對中學美術教育的影響
1.微課與網絡相結合對美術教育的促進作用。微課是借助錄屏軟件,將圖片、視頻等優秀素材等融合在一起的課件,微課多與網絡掛鉤。教師可以將微課的素材、視頻、學生作品等內容上傳至學生年級或者班級的微信公眾號,也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教學成果,這樣可以使家長了解課堂教學,在評價板塊提出寶貴意見,與教師互動。美術教師還可以這種方式與同行交流,獲得一些關于課程設計的建議,并得到啟發。有了這樣的平臺,教師可以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從而共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2.微課可以縮短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一般情況下,中學美術教學中相關美術知識的傳授主要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示范以及輔導完成。學生消化美術知識則主要通過美術作業完成。受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的課堂講授通常要花費大部分時間,有的內容還需要教師親自示范,這樣又花費了很多時間,學生的課堂美術實踐時間較少,自然提高了學生消化課堂知識的難度。中學美術微課教學,可以通過采用計算機錄制軟件CamtasiaStudio及其他多媒體技術輔助,一節課中基本的美術知識點在10分鐘左右就可以講完,示范大概需要5分鐘,這樣剩余的大部分時間可以供中學生開展美術實踐,并接受教師的課堂輔導,及時解決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開展美術創作。這樣不僅可以活躍美術課堂教學的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還能節約大量的講述與示范時間,保證學生當堂完成相關的美術作業,及時鞏固知識點。如果學生在課后有疑問,仍然可以通過網絡公眾平臺學習該節微課,從而大大提高中學美術教學的效率。
二、微課對中學美術教育的作用
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微課可以使美術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提高了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通過制作微課,可以結合相關的知識點,整合視頻、音頻資料,將大量的范例、名師講授內容濃縮到中學美術微課教學中,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通過調動學生的感官,教師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效率,引導他們主動理解、掌握重難點。如《走進壁畫》一課,其教學內容復雜、煩瑣,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將古今中外的壁畫作品濃縮在微課中,使學生透徹地理解壁畫。教師可以在課前活動中安排學生進行墻體壁畫實踐,并用攝像機拍攝整個過程,然后通過剪輯,加上字體特效,在課堂上播放。教師講授完相關知識,還有大量時間供學生實踐,教學內容環環相扣,教學效果良好。2.提高美術課堂的效率。一般而言,中學美術教學中涉及操作的部分,如水墨畫、水彩畫、鉛筆速寫等,都需要教師當堂示范,甚至需要反復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相關繪畫技巧,這往往需要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影響了中學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微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攝像機將自己的繪畫步驟錄下來,然后通過錄屏軟件CamtasiaStudio剪輯修改。在美術課堂上,一方面可以反復播放相關的美術示范視頻;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及時進行美術課堂實踐,教師有針對性地加以輔導,使學生及時鞏固學習的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公開課《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教學中,筆者充分展現了微課教學的效率,工筆畫創作過程十分煩瑣和復雜,如果一堂課上教師全程示范,時間是遠遠不夠用的。所以,筆者采用微課的形式,課前錄制繪畫步驟的視頻,集中體現工筆繪畫的要點。這樣課程教學時間緊湊,效率很高。這也加強了筆者研究、推廣微課的信念。3.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微課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不僅包括視頻教學,還是中學美術教學案例分析、情節模擬、角色扮演、小組活動、實操訓練等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微課的教學設計可以根據中學生學習美術的特點和能力開展,徹底改變以講授為主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濃縮了很多知識點,往往是教師充分準備的,所以十分緊湊、實用。課堂效率提高了,時間自然充裕了,留給學生的實踐時間也更多了,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得到提高,這也是微課的一大優勢。4.加強師生的互動。微課是一種課堂教學的濃縮方式,將微課傳播于網絡,方便學生課后鞏固學習。微課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靈活、自主的學習機會,而且能及時反饋相關的美術課堂需求,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查缺補漏,及時地反饋相關的教學信息,鞏固美術知識,是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同時,微課可以成為美術教育的存儲空間,將一些教學資料拍照后保存,可以供學生課后欣賞自己的作品,并在平臺留言提出相關要求,提高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聯系。
三、真正發揮微課的影響和作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愿意接受新事物。微課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價值,但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并非所有的課程都適合用微課教學。有的課程內容只需要以往的教學模式就能取得預期效果。如《清明上河圖》的鑒賞教學,筆者并沒有使用微課,而是在教室里展示了一張放大版的《清明上河圖》,讓學生一同欣賞,通過情境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再如,在鑒賞雕塑大師的作品時,筆者采用“模擬課堂”的形式,一邊講解雕塑的內涵,一邊讓學生模仿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造型,學生在模仿過程中樂此不疲,加深了對這些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對其弊端也不能忽略不計,應以提升美術教育質量為目標,合理利用微課。
農村中學美術教育建議
美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全民素質的基本手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如何在美術教學中使學生扎根地方,在充分吸吮母體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提高;如何通過挖掘民族民間傳統美術文化的遺存并開發利用地方美術資源,將其拓展為可以利用的美術教育資源;如何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資源進行和諧美育教學,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和藝術素養。這是新課程非常重要的教學實踐內容,我在教學中的做法和體會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積極應對農村美術教育的現狀,建設和諧的美育體系
1.學校因素。許多農村初中仍面臨應試教育的今天,由于歷史的原因,人們對音、美等“非中考”學科產生了令人心痛的偏見,認為升學考試不考這些學科,在很多農村學校幾乎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學校虛設美術課或者是不開設美術課。針對如此現狀,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通過向全體學生實施有效的素質型的美育,努力提高國民的美術文化素質。借助于課程改革的契機,發揮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的獨特作用,努力完成我們熱愛的美術教育教學。
2.家庭因素。大部分農村孩子入學前,很多家長以孩子善畫給予鼓勵和夸獎,入學后則以學生文化成績來衡量其價值,這就使孩子也認為文化成績是唯一主要的,其它興趣愛好是次要的,于是本來的天性被慢慢扼殺了。為轉變家長觀念,我試著采用以下幾個辦法:
(1)利用開家長會的有效時間,由我和班主任重點針對個別家長進行座談引導。為家長分擔孩子們成才的憂慮,一起展望美術學習的美好前景:①學生參加各類美術比賽活動獲獎,在學習和生活中增強信心、提高素質;②美術學習報考大學時享受各種優惠政策;③美術是一門科學,美術學習就是鋪設了自己成功之路的奠基石,明確藝術與科學的關系;④用自己考入美術大學的成功經驗與家長交流,讓他們明白美術學習的重要意義和美好前景。
(2)開發具有滿族文化特色的課程資源,構成鄉土美術教材。采用家長聽課、親子互動的開放式課堂以及觀看成果展等形式轉變觀念。使學生和家長共同融入學校,整體構建學校與家庭和諧的美育體系。
中學美術教育透析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一、注重各學科的滲透性
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的內容,了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符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圖像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系,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條良好方法。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維空間里,千篇一律的上課,這與教師的教法有關。對于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師隨之走進不同以往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師將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變而重新尋找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里學到除了畫畫以外的東西。
二、注重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協調性
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課程標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性是人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具有指向性、協調性和績效性。它包括認識的活躍、情感的興奮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種心理成分。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動機——目標的推動、引導下產生的。當人的需要具有確實的目標并呈現出實現目標的可能性——目標期望時,需要便轉變成動機推動人積極行動。在這一過程中,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起著不可忽視的控制和調節作用。所以,學生個體積極性結構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方面?;谶@幾個方面,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使之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有力的調動。
學習的過程是主客體交融的過程,就是學習主體對知識客體融會整合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具有自閉性、被動性,甚至排他性;為學生主體增加了障礙和困難;學習主體與教材客體成了一對矛盾。開展體驗性學習,教師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活起來,就是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內涵,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機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開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如在“誰畫的魚最大”教學中,創設學生捉魚的機會,體驗魚的活力與手感;通過觀看海洋熱帶魚的視聽體驗,豐富了學生對各種美麗的熱帶魚的認識;通過動手繪畫漂亮的大魚的體驗,學生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口語交流的體驗。有機地創設體驗學習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體驗學習的契機。使學生對認知活動產生興趣,產生愛意,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去體驗和感悟,能動地擁抱知識,認識知識,學習主體與知識學習活動融為一體,在主客體的交融體驗學習中,知識融入了學生的生命之中,使學生嘗試到每一次學習體驗都是生命意義的升華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而獲得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摘要: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對自然、社會和藝術的鑒賞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審美能力,并且提高人的美術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美術教育不只是單純的技能技法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新的思路,激發學生的靈感,從而創作出更好、更具有創新意識的作品。
關鍵詞:美術教育;審美能力;創新能力
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屬于視覺藝術的范疇。在中國傳統的美術教育觀念中,人們大都認為美術教育是一門純藝術的、單純傳授美術技能技法、培養藝術家的學科。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美術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傳統的美術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創新能力逐漸成為衡量優秀美術人才的關鍵因素,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日益成為教學的重點。一方面,創新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新課改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美術教育具有很大的優勢。
一、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創新將成為未來社會不斷發展的根基和核心,創新人才將成為影響國家和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當下,創新在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藝術領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創新能力也日益成為人才的核心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當前教育改革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創新能力包括個人的認識、情感、堅強的意志等眾多因素。創新意味著不因循守舊、循規蹈矩、一成不變,杜絕純粹的模仿。“藝術的特點就是創造性,個體的認知和感受不一樣,視覺符號的表現也不一樣。美術活動是創造性活動,不是技能模仿課?!雹佼斀駮r代是一個發展迅速的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大量的創造型人才,而創造型人才的培養是離不開教育的,優秀的美術人才更需要創新能力。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比較注重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相對而言,實踐受到了忽視。美術教育作為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導致一些學生善于模仿而沒有自己的見解,重視提升自身的繪畫技能而缺乏探索與創新的精神,繪畫創作缺乏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解決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要使學生形成自身的見解,用創新思維進行創作,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抄。教師應該讓學生走出課堂寫生,參加校園美術文化節和國內外的美術展。教師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
二、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關于中學美術教育的透析
們應以教材內容和學生需求出發,有所側重,既保證體驗學習的實效性又保持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使每一堂課都成為學生對客觀世界意義的領悟,對生命意義的體驗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使學生全面、和諧、自由地發展,從而達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一、注重各學科的滲透性
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的內容,了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符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圖像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系,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條良好方法。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維空間里,千篇一律的上課,這與教師的教法有關。對于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師隨之走進不同以往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師將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變而重新尋找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里學到除了畫畫以外的東西。
二、注重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協調性
促進學生感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課程標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性是人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具有指向性、協調性和績效性。它包括認識的活躍、情感的興奮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種心理成分。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動機——目標的推動、引導下產生的。當人的需要具有確實的目標并呈現出實現目標的可能性——目標期望時,需要便轉變成動機推動人積極行動。在這一過程中,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起著不可忽視的控制和調節作用。所以,學生個體積極性結構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方面?;谶@幾個方面,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使之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有力的調動。
中學美術教育論文
摘要: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以教材內容和學生需求出發,有所側重,既保證體驗學習的實效性又保持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使每一堂課都成為學生對客觀世界意義的領悟,對生命意義的體驗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使學生全面、和諧、自由地發展,從而達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美術教學新課程標準體驗學習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一、注重各學科的滲透性
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的內容,了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符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圖像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系,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條良好方法。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維空間里,千篇一律的上課,這與教師的教法有關。對于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師隨之走進不同以往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師將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變而重新尋找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里學到除了畫畫以外的東西。
二、注重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協調性
中學美術教育論文
摘要: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以教材內容和學生需求出發,有所側重,既保證體驗學習的實效性又保持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使每一堂課都成為學生對客觀世界意義的領悟,對生命意義的體驗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使學生全面、和諧、自由地發展,從而達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美術教學新課程標準體驗學習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從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少年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1、注重各學科的滲透性
美術不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他有特色,但不孤立,他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許多理念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的內容,了解事物的本質問題,只用語言文字符號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如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圖像從視覺上、意識上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科教學,加強與各學科的聯系,是拓寬審美教育的一條良好方法。由于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維空間里,千篇一律的上課,這與教師的教法有關。對于新課程的改革,使教師隨之走進不同以往的課堂氛圍,美術教師將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變而重新尋找自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結合了許多其他課程,涉及到音樂,文學,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在美術這一學科里學到除了畫畫以外的東西。
2、注重情感與審美能力的協調性
高中美術教育中學生主動性學習態度培養策略
摘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有極大的幫助,分析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原因,并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找到相應的解決問題策略。
關鍵詞:美術教育;主動性;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較為持久的肯定及否定行為傾向或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學生的學習態度直接影響學習行為。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課程改革具體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主動”的詞典解釋是:“不待外力推動而行動,跟被動相對。”“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在主體意識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覺自愿地學習。學習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可以后天通過家庭、通過學校的培養而獲得。
一、學生學習不主動的原因
1.傳統態度的影響傳統上,大家都認為美術課是副科,美術課是非高考科目,美術課是可有可無的一種課。甚至,很多家長認為,高中上美術課是浪費時間的行為。自己的孩子進重點中學就是為了拼命讀書考上好的大學。家長、社會上的這些思想已經深深地影響了學生,導致開學第一堂美術課,就有學生做其他課程的作業。在期中、期末考試前這些復習緊張的時段,會有學生曠課,不到美術教室上課。
2.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上美術課。問卷調查中,學生對這個問題雖然會回答得很精彩,因為多年的培養,讓他們早已訓練出了完美的答題技巧。事實上,他們對上美術課這件事,覺得沒用,或者純粹是覺得好玩,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
高校美術教育中學生主體地位探討
摘要:美術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不僅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學習中的主體意識。傳統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教師“專制型”的教育模式,對于學習美術的學生來說,最初的“復制式”臨摹是必要的基礎練習。但如果高校美術教育依然沿用這種“復制式”臨摹,那么對于學生藝術靈感的培養將是一種“扼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等美術教育;主體意識;突破傳統教育
我國的高等教育機制一直以來比較嚴格,為了使學生擁有更多的教育選擇機會,很多老師和家長會建議學生選擇美術專業。教育選擇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比較大的推動性作用,也為許多在藝術方面有才華的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天賦培養和發展。但一部分美術專業的學生在進入高等美術教育后,依舊無法擺脫中小學時的美術學習習慣,沒有自己的創作特點,至今處在臨摹狀態。通常美術專業的學生都經過基礎美術培養,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術。作為高等美術教育,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主體創作意識。本文主要探究高校美術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對培養自身在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美術教育的單一化。在我國,高校美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教育在形式上比較自由靈活,但本質上還是無法擺脫傳統教育的影響。高校美術教育在內容的傳播中還是局限于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高校美術教育缺乏與時代相一致的教育內容,高校美術教育的生命力無法體現。美術作為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發展,如果將美術脫離實際,就無法表達出美術在一個時代中的意義。文藝復興時期之所以成就了許多優秀的畫家,正是因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各種文藝思潮不斷涌現,畫家們融入時代的脈搏,傾聽時代的聲音,并用畫筆一一記錄。歐洲著名的現實主義版畫家,雕塑家科勒惠支描繪的《面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兒童與婦女饑餓形象的代表。畫中兩個饑餓的孩子拉著母親啼哭著要面包,但無可奈何的母親只能側過身子。寥寥幾筆就將因戰爭而處在苦難中的婦女兒童形象躍然紙上??评栈葜в盟囆g視角與現實相結合,通過畫作將戰爭的罪惡揭露的一覽無余,這幅畫至今都影響著人們對戰爭的厭惡。
(二)實踐中培養高校學生美術教育主動意識。作為高校美術院校,應該多給學生外出實踐觀察的機會。大部分接受高校美術教育的學生都已成年,完全具備形成自己獨立見解和意識的能力,學生應該自覺培養像科勒惠支這樣將藝術視角與現實相結合的思維意識,主動從現實的各個方面發現、創作反映時代脈搏的作品,將高校美術教育變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