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與工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4 09:31: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智能與工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智能與工業

人工智能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關系

摘要:人工智能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生態變革,基于教育“適應論”視角,技術變遷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是一個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的動態發展過程。智能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應然樣態是智慧高職。要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構建校企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確保高等職業教育系統與整個社會系統的人才供需動態平衡。

關鍵詞:人工智能;高等職業教育;被動適應;主動適應;智慧高職

事物在每個階段的發展目標都有歷史性與社會性,高等職業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高等職業教育也呈現出不同的樣態。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的關聯形式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邏輯起點的基礎與源泉,[1]使得每當技術變革時,高等職業教育最先做出回應。當下高等職業教育的實然樣態是在適應傳統工業社會的基礎上人為設計形成的,與生俱來存在適應性問題,加之,工業革命經歷了早期18世紀的工業1.0制造工廠時代、20世紀的工業2.0大量生產時代,21世紀初的工業3.0數字及網絡時代,來到工業4.0的虛擬融合系統的時代,[2]也就是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極大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與社會各領域融合,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關系也在發生巨變。但是,不可否認高等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從未改變過,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但是高等職業教育適應性的內涵不斷發展變化。因此,在智能時代,基于對教育“適應論”的探討,構建智能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框架,進一步梳理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系,探究智能時代高等職業教育如何存在,如何發展的問題,意義重大。

一、基于教育“適應論”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框架

現階段,進入以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為代表的智能時代,探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關于經濟社會與高等職業教育關系的探討,必然會涉及一個概念:適應,這是由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性決定的,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框架需要在明確教育“適應論”內涵的基礎之上。(一)教育“適應論”。最早提出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相關論述是潘懋元教授。1980年,潘懋元教授第一次提出教育的兩條基本規律:教育外部關系規律和教育內部關系規律,并將教育外部規律簡述為“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將“適應”解釋為“制約”和“服務”。[3]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這種表述被廣泛接受,教育屬于人類社會活動,受人的一般傾向性及活動對象特征的影響,人的一般傾向性和活動對象特征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是社會規律的基礎。因此,教育作為社會活動,受物質條件和人的一般傾向性制約,教育實踐必須適應社會發展。[4]也即,教育發展以“被動適應論”為主導,即高等職業教育被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呈現出極大的滯后性,可見,僅以“被動適應論”為導向培養人才,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加之,隨著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的深入,只談教育“被動適應論”也開始失去其理論上的立足點,教育“主動適應論”誕生。魯潔教授提出“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征”;“教育的著眼點不在于使人‘接受’‘適應’已有的,而在于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5]因此,這一時期“適應論”有了新的內涵,教育適應觀從“被動適應論”轉變為“主動適應論”。基于此,從生態學的完整意義上來分析,“適應論”包含三種時態。一是對過去時態的適應,是對過去存在的一種復制,是一種維持性適應。二是對現在時態的適應,是針對目前環境對自身的一種調整和修正,是一種動態性適應,這種調整和修正是局部的,不涉及結構性變革,這兩種適應都是被動性適應。三是對將來時態的適應,是通過自身結構性變革,通過創新、改造對未來變遷的一種準備和應對,是一種前瞻性適應,[6]是主動性適應。這三種適應主動形成一體,共同構成教育“適應論。一方面,教育適應論強調適應性,教育發展是以已有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為基礎和前提的適應,也就是,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發展、人的發展現狀;另一方面,教育適應論強調教育進行改變、創造。人的能動性、實踐性,加之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程度加深,推動教育結構性變革,適應表現為教育革新和創造。其中,革新是指不斷地更新與調適;創造是指主動地去適應。因此,當代教育的“適應理論”有兩種:一種是被動的適應,另一種是主動的適應。(二)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框架。基于生態學觀點,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不斷融合互動,共同發展。因此,教育的被動適應與主動適應都是不可拆分的動態連續體,這是理解教育之“適應論”的理論基點。[7]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系統、社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有教育性和職業性。一方面,生態學強調整體性,也就是生物和環境的整體關聯和協同進化,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的。[8]教育的“被動適應性”揭示的是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初始理由,高等職業教育要適應經濟社會環境才能存在,“適應”是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基礎,它規定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使命,決定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實然狀態。高等職業教育系統作為社會系統的子系統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以現實技術發展為基礎,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依據,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要適應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生態協同觀決定了當社會變革時,教育也需要革新。教育的“主動適應性”揭示的是高等職業教育在存在基礎上的未來通途和方向,也就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人才,反過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預示著高等職業教育的應然價值,揭示著高等職業教育潛在的可能。同時,當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融合達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結構性變革。總之,生態學視角下的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一方面,是一種被動適應關系,這是高等職業教育最基本的生存原則,高等職業教育要以適應現階段技術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另一方面,高等職業教育與技術又是一種改造和創新的關系,也就是主動適應關系,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系統,其主體是人,具有歷史性、實踐性,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通過預測未來技術發展,培養人才,從而促進技術升級轉型。同時,高等職業教育通過與技術的融合,超越技術的限制,實現自身的轉型,最終落腳到人才培養上,促進個體發展。因此,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

二、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技術變遷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系梳理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現狀

[提要]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以陜西省為例,對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現狀進行闡述,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建議,從而更好地為陜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一、文獻綜述

人工智能是由計算機完成前期人工要完成的大量重復性工作,其可以成為與人類行為進行互補的勞動力,其可以賦予機器學習決策的基本能力。在專注于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視角下對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探討,國內外研究學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關于行業轉型方面:張志楠(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技術產業、應用產業等全產業鏈布局,為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優質服務。二是關于新商業模式產生:朱晴艷、田啟波(2020)提出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變革更多取決于資源能否有效整合,能否利用新技術開展工程的研發、生產供應及服務;汪志曉(2019)研究提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會出現更多的新產業、新服務和新業態,有利于創造協同創新的共生環境。三是關于技術變革方面:劉剛、王濤(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到了感知階段,制造業、金融業、醫療行業等智能領域與人工智能的聯系日益緊密,在運用人工智能的過程中,應做到技術與特定產業場景相融合,從而推出人工智能可以推進技術進步,提高國家經濟的增長率。薛嘉敏、袁新宇(2021)研究提出高質量的經濟發展離不開人工智技術的支持,二者融合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我國要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從上述的文獻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兩者如何共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并不多。

二、陜西省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現狀

因陜西省高校眾多,有31所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故部分大型企業將眼光放在了陜西省的科教文化方面,校企共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在陜西省科技廳的指導下,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聯合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在機器人方面,陜西省擁有超過60多家關聯企業對此進行研發,產業規模超過了10多億元;在無人機方面,愛生科技、億航智能等無人機頭部企業落地陜西并形成了西咸新區、高新區、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四大開發基地;在物流方面,京東等大型物流企業均已落地西安,為陜西經濟發展和就業崗位提供做出了相應貢獻;在互聯網方面,百度、阿里、騰訊等也相繼落戶西安,為陜西省產業升級不斷釋放出新的活力。總的來說,陜西省正在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孵化體系,搭建人工智能生態環境,探索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工程關系分析

摘要:當前,世界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高科技的關注度日益增高,這意味著在相關領域的經濟投入和研究力度也越來越大。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工程都是高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兩者的融合發展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向好發展,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工程之間的緊密聯系,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電子信息工程;關系

社會生產力會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步提高。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各領域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強化技術應用,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便是機械電子工程。具體來講,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工程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技術,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發揮電子技術的應用效果,而且有利于實現對傳統機械工程理念及模式的更新升級。總之,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工程的融合是未來機械電子工程的必然發展趨勢。

1人工智能概述

1.1人工智能的特點。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國家都將人工智能作為研究的重點項目之一,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也促進了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工智能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學科,與其他工程和技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融合了多個學科的核心技術,如計算機技術、數學、網絡工程等,在未來生產生活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在新時代下,人工智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能惠及社會大眾。1.2人工智能的意義。目前人工智能已經不算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它提出的時間非常早,而且很多行業內的科學家都針對這一名詞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從具體內容來看,人工智能的研究目的是提高科學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效果。國外著名科學家曾對人工智能的意義做重要闡述,認為人工智能的應用關鍵在于加強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這對于解放勞動力并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而言,具有一定實踐意義。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領域和知識面較廣,在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充分發揮智能開展各項工程作業,如代替人們去完成部分高難度、高挑戰、高風險的工作[2]。

2電子信息工程概述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運行機制

摘要:人工智能是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在傳統產業改造、新興產業帶動等方面有重要促進作用,從而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必然性,闡釋了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運行機制。

關鍵詞:人工智能;實體經濟;產業結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在2018年10月31日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的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2019年3月19日,《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重要性,給出了兩者融合的思路和意見。近年來,國內、國外以人工智能為契機,深入推動產業變革升級。在國際上,21個國家先后根據各國的資源現狀、區域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等不同側重點,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在國內,多省市以人工智能為抓手,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規劃。其中,北京利用互聯網生態優勢,以商湯科技、百度等一批高精尖企業為依托,大力推進生活服務領域的智能化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廣東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向標,其人工智能涉及的核心產業以絕對優勢領先,約占全國總數的1/3,致力于智能硬件與多產業結合,建立了完善的產業鏈。2020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智聯世界共同家園”為主題,指出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為未來產業發展賦能。目前,人工智能發揮“頭雁”作用,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翅膀”,而在提升市場規模、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刺激消費等層面,依然有巨大潛力。在2017年普華永道的《全球AI報告:探索人工智能革命》中,其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將撬動約15.7萬億美元,甚至高于中、印兩國經濟產值總和,而中國和北美將是人工智能革命下最大受益國,收益將會約占世界經濟的70%。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客觀必然性

第一,從近幾年的數據分析可以到,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規模位于世界前列,同時處于加速增長階段。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2019年的市場規模高達490.5億元,經專家預計,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人工智能產業在市場所占規模會以30%的速度穩定增長,預計到2021年將高達818.7億元。眾所周知,自2012年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步入新常態,其間的GDP年增長率約為6%左右,數據顯示,此階段人工智能產業的年增長率遠高于同期的GDP。可以看出,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位于世界前列,而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一批新興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隨之興起的智能企業的產品遠銷國外,且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占有較大比重。第二,我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不容小覷,同樣位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機器人制造業的發展和機器人使用的數量以絕對優勢處于世界領先位置。經中國電子學會調查研究發現,“2019年,全球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294.1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159.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94.6億美元,特種機器人40.3億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2.3%。中國市場規模為86.8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57.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2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7.5億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0.9%”。機器人產業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中處于核心地位,將機器人落地到實體經濟的發展中,最關鍵的一步是以機器人產業的強大帶動力,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見,我國的機器人產業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創建了雄厚技術和物質的前提條件。第三,我國在人工智能方面專利數年增長率的增幅穩定,且位于世界前列。201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一份調查研究表明,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報告和申請專利的數量在世界上位于前列。中國人工智能的專利數量占全球總數量的85%,且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向中國實力不可小覷。人工智能專利數量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反映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科研和應用成果位于世界前列,也反映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潛力,更反映出人工智能為實體經濟賦能的技術實力。第四,在中國實現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及應用落地有一定局限性,導致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從人工智能應用的廣度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現狀與中國傳統產業的技術需求不相適應,導致人工智能技術在落地應用的廣度上受限;第二,從人工智能應用的深度上,中國傳統產業的發展滯后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速度,在傳統制造業和農業上尤為顯著,導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深度受限。而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國際以人工智能為首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正在興起,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結合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傳統實體經濟,助力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催生經濟增長點。綜合以上幾點,無論是中國行業產業現狀的客觀條件,還是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觀需求,實現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都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運行機制

查看全文

技術進步影響勞動關系演變的內在機制

摘要:本文基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關技術進步與勞動關系的觀點,將人工智能視作一種技術進步,探討了人工智能推動勞動關系演變的內在邏輯。最終得出,人工智能對勞動關系演變的影響機制主要有:第一,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一種技術進步,對勞動關系的影響并未超越馬克思有關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與勞資關系演化的基本邏輯;第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興勞動形式缺乏勞工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資博弈可能出現資本主導的單邊演變趨勢;第三,國際資本流動機制引起的勞動關系演變更為復雜;第四,人工智能技術從研發到成熟的不同階段所帶來的預期超額利潤經歷了從實現到消失,期間也會引起勞資雙方的關系變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人工智能;勞動關系;技術進步;技術溢出

1引言

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資本提供生產資料、勞方提供勞動力使用權的傳統二元格局被打破,勞動者對企業的從屬程度不斷降低,勞動關系也隨之發生變化。特別是以線上智能化就業為主要形式的“新就業方式”,如零工勞動、遠程勞動、共享勞動和委托勞動等新型的勞動組織形式,超越了當前勞動關系的法律調整規制范疇。由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所凸顯的一些勞動關系糾紛現象與勞資爭議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勞動關系建設的關注,可見在人工智能不斷深化普及的背景下,研究人工智能對勞動關系的影響,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新時期人工智能技術的穩健發展與合理應用,而且對于構建新時期高質量的和諧勞動關系具有現實意義。

2文獻綜述

從學術界當前研究來看,有關人工智能對勞動關系影響的文獻主要從人工智能作為技術進步對勞動替代角度展開,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對勞動關系各方面內容的影響。首先是人工智能與勞動組織方式的研究:田思路、劉兆光(2019)指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勞動形態呈多元化的演化趨勢,并可能出現出全面非典型化的特征[1];劉大衛(2020)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會對傳統穩定的勞動關系形成侵蝕[2]。其次是人工智能對勞動收入分配的研究:AcemogluRestrepo(2017)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及生產自動化加劇了工資的不平等,但對工資的總效應和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并不確定[3];蔡躍洲、陳楠(2019)的研究顯示,在人工智能推進中,勞動份額在初次分配中在所占份額將發生降低[4]。再次是人工智能與勞動就業的研究:Katz&Margo(2014)基于美國的研究顯示,使用工業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崗位產生的擠出效應會引起勞動力相對剩余[5];朱巧玲、李敏(2018)研究發現,人工智能對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及智力勞動均存在替代效應,其中體力勞動的替代效應最大。最后,是人工智能與勞動法律法規的研究[6]:王從烈(2018)指出,人工智能將對現有勞動保護法的構成要素帶來挑戰[7];田野(2018)重點強調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現行勞動法應進行系統化的因應性調整,尤其是完善失業救濟和社會保障法制[8]。綜上可知,現有的研究主要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關系的影響,缺乏對影響機制的深入分析,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下,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技術進步影響勞動關系內在邏輯主要是通過影響生產關系中的資本有機構成來實現。基于此,本文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有關技術進步與勞動關系演變的經典論述展開,重點分析人工智能對勞動關系的影響機制。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的思想進路和趨勢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的生產性應用不斷加強,其對我國就業的替代效應初顯。基于政治經濟學視角分析了學界關于人工智能對我國就業影響的過往思想變化及論爭,得出結論:人工智能將導致就業總量減少是必然趨勢;這種趨勢終將促進人的主體性地位,伴隨著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替代,并最終進化為共產主義;對于我國來說,人工智能將導致就業總量減少的趨勢目前將從勞動者就業、勞動者收入分配兩方面縮減我國廣大勞動者收入。基于上述結論,展望了人工智能與就業的未來三個研究方向,并給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就業;政治經濟學分析

一、引言

人工智能作為頂尖前沿生產技術之一,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與此同時亦對勞動者就業帶來強大的伴生沖擊。區別于大數據等一般高新技術,人工智能以獨有的自演化性進一步模糊了生產過程中機器與人的角色,對我國勞動者就業提出了更大挑戰。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預計到2055年,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將取代全球49%的有薪工作,其中中國和印度受影響最大。《“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指出:“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加速應用,對就業替代顯應持續顯現”;“技術進步對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養培訓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現象進一步加劇。‘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將成為就業領域主要矛盾。”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應用,對于擠出我國勞動者就業風險,乃至激化就業矛盾的風險不容忽視。當前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國就業形勢仍較嚴峻。“必須深刻認識就業領域主要矛盾的變化,深入分析面臨的挑戰和風險”。厘清學界對于人工智能對我國勞動者就業影響的思想變化,明確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問題的實質以及作用機理,對于認清當前人工智能對我國就業沖擊現狀有著重要意義,對于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帶來的就業風險、緩和就業領域矛盾有著重要意義。

二、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的過往研究歷程

人工智能概念較為嶄新。2016年被稱為人工智能發展元年,而國內明確將人工智能與就業關聯的研究最早見于2017年。彼時學界普遍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大數據等新技術不做具體區分,將人工智能看待為一種高新生產技術來研究其對就業總量影響,研究角度包括效應機制分析、政治經濟學分析等,與目前最新研究沒有本質差別。(王君與楊威,2017)基于將人工智能劃分為高新生產技術的界定,梳理了近現代技術進步對就業影響的“百年論爭”及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效應、研究方法、邏輯框架的演變,得出結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進步在短期內會帶來就業的波動,尤其是低技術水平的勞動就業的降低;技術進步在長期內會產生偏向性勞動就業,即會增加技術勞動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勞動力的需求;技術進步對于就業總的影響不確定,現有研究無法明確回答技術進步對勞動就業影響的總效應;技術進步的就業效應實現依賴于技術進步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程度”等;(趙磊與趙曉磊,2017)基于政治經濟學視角及生產力與就業的變革歷史視角,通過論證歷史中就業與貧窮各自演變規律以及關聯程度,得出結論:“隨著自然力逐漸取代人力,人類社會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失業壓力,這是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帶來的困惑”。在分析人工智能將對就業產生負向影響的同時,此時已有部分學者表達了由此將衍生的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的擔憂:“第三次技術革命以來,技術進步下的職業極化壓縮了中等收入階層,拉大了高收入群體與低收人群體的差距,擴大了全社會的貧富差距。研究中發現這種兩極分化在“機器換人”浪潮中已初見端倪。例如在東莞市,機器人制造業相關人才,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月薪普遍過萬元;而被機器人替代下來的工人,即使再培訓轉崗薪水也要降低近1/3,也有部分工人轉到其他地區從事原來工種,不但薪水有所下降,將來還面臨失業風險。如果未來幾年“機器換人”大規模推進,兩極分化、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可能會帶來影響社會穩定等衍生問題。”(王君與張于喆等,2017)隨著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在生產領域應用不斷深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作為生產手段的相互異質性逐漸受到關注。如果說工業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僅因作為更加高效率的勞動工具從而與過往生產技術產生劃分,那么人工智能則因具有創造性與自演化性,模糊了勞動工具與勞動主體的界限,更加具有“人”的屬性,從而與過往生產技術乃至機器人、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劃清了根本界限。這種創造性屬性將會進一步加劇技術替代人類生產的趨勢,從就業結構、就業總量上全面替代我國勞動者就業。涂良川(2022)認為:“今天的人工智能不僅具備了代替“藍領工人”的可能,而且還具備“創造”至少是發現知識的可能,使其在形式上具備生產主體的基本規定性,既產生優于人類勞動主體的“勞動模范”,又具備超越人類勞動主體的“勞動優勢”,表達人工智能在生產中以生產效能的方式通過了“圖靈測試”,成為生產主體”。然而,“人工智能在現實中卻是因為其功能的類人性而被人們認可為具有生產能力的‘主體’”,只具有替代勞動者生產功能的可能性,不具有進化為意識體從而直接替代勞動者的可能。上述過往研究歷程顯示了學界對于人工智能認識從一般性技術到特異性技術的深化。然而無論是將人工智能歸類為一般性高新技術,還是強調其創造性加以單獨考察,現實情況是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尚處于導入期,距離最終產業化和全面性應用拓展可能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對就業的沖擊還是局部現象而且相當有限”(王君與張于喆等,2017)。因此,將人工智能暫時保守地看待為一般性高新技術,以此來探討其應用對我國勞動者就業影響,有著更為現實的意義。

查看全文

人工智能在機械自動化過程的應用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制造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機械加工及其自動化在各行業的不斷應用與發展,提高了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效率,極大地解放了人工勞動力,加速了產品制造的進程。從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出發,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機械加工及其自動化過程中的應用,最后對人工智能助力機械加工及其自動化進程的基本支撐技術進行闡述。

關鍵詞:人工智能;機械加工及其自動化;支撐技術

21世紀以來,計算機、物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新興產業逐漸進入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為機械制造和自動化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與基本的技術支撐。人工智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產物,通過賦予機器設備以人的思維和思考方式,使設備能按照人的基本思路和想法去完成工作任務。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不斷實現,人工智能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隨處可見。同時,機械加工是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機械加工融合發展,是現代學者重點研究的對象。

1人工智能的基本概述

1.1人工智能的定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一門綜合性和實用性較強的計算機技術[1],人類通過對產品設計、開發、訓練,使得產品能模仿人類的基本思考和決策能力,并將機械、電氣和控制等學科領域進行融合,使產品具有一定的執行能力,代替人類進行在生產過程中高強度、高難度、高精度的復雜作業。

查看全文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策略

摘要:隨著“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知識與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體,應準確把握“智造”時代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特點,開展人才需求預測分析、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定位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及全面推進“三教”改革、強化校企深度合作、創建校企協同共育模式,為“智造”時代源源不斷地輸送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智能制造;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策略

隨著智能設備與信息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智能制造”的轉型改造與升級。所謂“智能制造”(以下簡稱“智造”)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制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1]。“智造”時代的到來,加快了企業生產技術與設備改造、生產方式與模式的改革步伐,傳統企業生產活動正快速向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轉變,需要有大批同時具備并掌握了專業技術技能與現代自動化、數字信息技術等的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支撐。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如何應對“智造”時代對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才能培養適應“智造”需求的人才?本文針對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單一性、智力(能)技能訓練的缺位以及職業綜合能力普遍較低等問題,根據“智造”時代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新特點,積極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智造”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的生產活動是人與智能機器人的合作共事,匯聚了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動化已滲透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有研究者指出,“智造”時代的工業生產形式具有三大特點:一是以生產要素高度靈活配置為基礎的大規模個性化生產,既能滿足個性化定制需要,又能保證大規模生產的高效率;二是客戶與企業的合作伙伴廣泛參與整個業務流程與價值創造過程;三是智能生產與高質量個性化服務的集成,讓整個價值鏈融為一體[2]。新的生產形式與要求,使對新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發生巨大變化。

(一)知識方面,從單學科向多學科融合的轉變

查看全文

某區新基建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新基建發展的決策部署和省、市的相關工作安排,加快推進我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新基建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政字[2021]1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任務

(一)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1.加快5G商用。優化5G基站布局,推進通信設施及掛高資源共建共享,逐步提升室內分布系統建設規模,到2023年建成5G基站1600個,實現全區5G網絡連續覆蓋,并向鄉鎮、農村延伸覆蓋。搭建5G示范網絡,5G高清/超高清廣播覆蓋網、有線無線融合高清/超高清傳輸網、基于700M的5G物聯網等精品網絡,實現重點工業園區、旅游景區等行業應用密集地區連續覆蓋。搭建5G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測試認證實驗室,開展產品認證、應用測試、試驗外場、網絡性能監測、產業監測分析等。搭建5G創新應用平臺,推動5G產業與垂直行業融合發展,形成一批5G+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等智能化提升解決方案。加快培育產業聚集度高、智能化水平高的智慧產業集群,到2023年,形成2個在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場景應用等方面具有5G深度應用的5G+產業園。〔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發展改革局、中國電信區分公司、中國移動區分公司、中國聯通區分公司、中國廣電網絡區分公司、中國鐵塔市分公司辦事處、各鎮街園區〕

2.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強化新建數據中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運維,進一步降低能耗,提升新建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水平。優化存量數據中心,重點針對老舊數據中心開展節能與綠色化改造工程,加快數據中心節能技改和用能結構調整。支持PUE值低于1.3、上架率高于65%的數據中心建設項目,上架率達到60%以上的可申請擴建。優化提升市云計算和大數據中心,加快推動數據湖數據中心規劃建設,到2023年打造300PB存儲計算中心。〔責任單位:區大數據局、區發展改革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電信區分公司、中國移動區分公司、中國聯通區分公司、中國廣電網絡區分公司、中國鐵塔市分公司辦事處、各鎮街園區〕

3.加快推廣應用工業互聯網。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行動,面向軸承及保持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制造、鋼管四大產業,打造一批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APP,推動大中小微企業深度應用,鼓勵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到2023年,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以上。深化兩化融合、企業上云專項行動,到2023年,兩化融合示范企業達到6家左右,全區上云企業達到3000家左右。積極推廣協同制造、服務型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數字+制造新模式,培育一批示范企業、項目。〔責任單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街園區〕

查看全文

智能建筑電氣工程簡析

摘要:近年來,在科技的推動與支持下,我國的智能建筑得到極大的發展。智能建筑所有的功能都需要電氣工程的支持,人們對電氣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智能建筑電氣工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分析其價值與地位,以推動智能建筑發展。

關鍵詞:智能建筑;電氣工程;電氣技術

1電氣工程與智能建筑的關系

事實上很多人并不了解建筑電氣與智能建筑的區別或是關系。以字面意思理解,二者的概念實際上是獨立的。建筑領域中,建筑電氣與智能建筑有著直接關聯[1]。簡要來說,要想最大化發揮智能建筑作用,就需要依靠電氣技術。當然要想進一步發展電氣技術,則需要智能系統的維護與支撐。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與作用,缺一不可。傳統意義上電氣技術為建筑提供著閉路電視、光電照明以及電力供應。現代背景下的智能建筑則能夠利用網絡通信、電氣控制、計算機技術創造優越的生活環境。

2智能建筑中的電氣工程作用

在計算機技術越發完善與普及的今天,智能建筑的作用越發突出。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智能建筑就需要確保每個部件都能夠正常使用。在體現智能化作用的過程中,需要應用許多的弱電設施、弱點設備。這些設施全部需要依靠電氣技術、帶智能系統[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