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營銷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21:34: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學術營銷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學術營銷論文

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改進路徑研究

摘要:應用型本科建設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面臨著重要改革。尤為突出的是,畢業論文(設計)被更改為畢業設計(論文),彰顯了以“畢業設計為主、畢業論文為輔”的應用型培養方案。鑒于此,一方面,可將畢業論文(設計)直接相關的《學術論文寫作》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主線,其它相關的專業核心課程作為輔線,從授課內容、教學進度、課程考核形式、教學目標、教學材料這五方面進行改革。另一方面,可鼓勵一部分學生先嘗試畢業設計形式,并由具有校企合作經驗的教師先行指導。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進路徑;應用型本科學校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和高等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多省份相繼了促進本科高校加強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內許多高校也陸續提出了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方針,在教學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等方面更偏重實踐性。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該專業側重培養學生商務方面的英語應用能力,與經濟、管理、法律相交叉[1]。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將原先的“畢業論文(設計)”改為“畢業設計(論文)”,突出了以“設計為主、論文為輔”的應用型培養方案。該方案沿著“學術論文”———“實踐報告、學術論文并重”———“以實踐報告為主、學術論文為輔”的思路進行變革。該環節最相關的課程是《學術論文寫作》,其它課程如《商務英語單證》、《國際貿易實務》等也均為課堂選題來源。《學術論文寫作》等課程應在常規教學的同時,逐步引導學生提前確定選題方向,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綜合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

一、應用型本科建設下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的目標定位

就全國來看,大部分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正面臨著重要改革。尤為顯著的是,許多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正逐漸轉向畢業設計,但目前還未有專門針對該專業的畢業設計教材。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商務實踐、思辨與創新能力,能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應用復合型英語人才[2]。單純的畢業論文形式與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及專業培養目標不符。當然,仍有一部分學生會選擇畢業論文,但其論文必須與商務方向相關,如商務翻譯、商務語言學、商務文化交際等。作為最直接的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課程,《學術論文寫作》課程也應立足于商務英語專業特色,以應用實踐為導向,努力達到以下三點課堂教改目標:首先,引導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寫作過程中堅持綜合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價值取向,爭取與本土商務活動相結合,提高應用價值,使之與生產實際緊密聯系。其次,引導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解決方案具有實踐價值,能夠為解決問題提供參考。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再次,引導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具備實踐性、創造性、綜合性等特點。實踐性是指自主設計、調研、撰寫。綜合性是指綜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如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學等。創造性是指方案、方法、內容、結論創新等。

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改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查看全文

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流程

1流程再造與學術期刊融媒體轉型

流程再造是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次管理變革,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對組織的作業流程進行再思考和再設計,通過對企業的生產流程進行梳理、精簡以實現流程化管理,流程再造以追求全局最優為目標,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為目的。流程再造的模式主要有邁克爾•哈默的四階段模式、喬•佩帕德和菲利普•羅蘭的五階段模式、威廉姆•J•凱丁格的六階段模式等。以上模式從不同側面比較完善和詳盡地設計和描述了流程再造的步驟,既各具優勢又相互補充。流程再造的原則有邁克爾•哈默的八原則、阿什利•布拉干扎的十原則、喬•佩帕德和菲利普•羅蘭的十五原則等。按照上述模式和原則并結合實際對企業進行流程再造,如果流程再造科學合理,適用于企業,將給企業帶來高回報、高收益。學術期刊要實現融媒體轉型,就必須進行編輯流程再造,才能達到融媒體傳播的目的。融媒體時代學術產品傳播首先要解決學術論文生產的多介質化和多媒體化問題,收到的論文必須是包含文字、圖片、視頻等多介質元素的論文。第二,責任編輯要對收到的學術論文進行學術價值、創新價值等方面的價值判斷和傳播渠道判斷。第三,要構建紙質媒體、網絡媒體、移動客戶端等多渠道傳播的融媒體傳播平臺,使同一內容、不同形式的學術產品能沿著各自既定的渠道運行,達到“一次采集,多渠道傳播”的目的。第四,要解決學術產品抵達用戶后的反饋,融媒體時代的受眾將變為用戶,學術期刊還要建立學術產品的推送模式,以短信、微信等預告學術產品的發生并號召用戶及時使用并積極參與到改進該學術產品的過程中[1]。

2高校學術期刊傳統媒體編輯流程

高校學術期刊傳統編輯流程是: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輯加工→校對→出版[2]。選題策劃是編輯流程的起始環節,選題策劃是編輯結合期刊辦刊宗旨、行業現狀、讀者需求等進行的一種全面系統的編輯活動。傳統媒體時代,選題策劃通常采用檢索查新、關注科研基金項目、關注學術會議、問卷調研及專家咨詢、從自然來稿中選題、從優秀科研團隊的研究方向中選題、從行業單位活動中選題等方法進行信息采集,并對采集的信息進行歸納、提煉,系統分析學科領域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形成具有預見性、引導性、實用性的選題。傳統媒體時代,組稿一般采取向高被引作者和知名專家約稿、聯系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課題組、聯系高等院校、聯系科研院所、聯系重點實驗室等方式。也可以采用針對熱點問題利用學術會議進行組稿、針對填補學術空白的問題進行組稿,還可以結合辦刊特色在期刊及網站上征稿通知,接受自然投稿的方式組稿。傳統媒體時代,學術期刊審稿程序一般先由責任編輯對紙質稿件進行初審,在紙質審稿單上填寫初審意見后,連同紙質原稿送交復審、終審人員審稿。采用投稿平臺后,在投稿系統中審稿,實現了審稿實時化。傳統媒體時代,最初,學術期刊來稿多為紙質手寫稿件,原稿經編輯修改加工后,送印刷廠錄入排版,打出樣稿,編輯再進行編輯加工和校對,編、校環節是分開的。采用投稿系統后,編輯在電子版稿件上直接編輯加工,邊改邊校,實現編校合一。編校工作主要是按照國家標準對文稿的語言文字、量和單位、標點符號、圖表、參考文獻等進行修正,一般是“三校一讀”后送印刷部門。出版是編輯流程的終端,只有通過出版,期刊的功能才得以實現。傳統媒體時代,學術期刊出版程序較為繁瑣,出版周期較長,只有紙質版和網絡版兩種形式。紙質版學術期刊印數少,發行量小,影響力有限。網上檢索或在線閱讀雖然打破了閱讀的時空局限,大大提升了學術期刊的影響力,但還存在傳播途徑單一、只是紙質期刊的電子版翻版、創新不足等問題[2-3]。

3高校學術期刊融媒體編輯流程再造

融媒體傳播是將網絡、傳播終端、媒介形態等融合在一起,使媒介產品生產方式、生產流程、生產觀念等也實現了融合。這迫使高校學術期刊必須整合工作流程,按照融媒體的特質,打通各種傳播介質的邊界,進行編輯流程再造,以適應學術期刊的融媒體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學術服務。高校學術期刊融媒體編輯流程再造首先要從理念上創新,在選題策劃上除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外,更要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理念。傳統媒體時代,高校學術期刊的選題策化主要以編輯為主體,由編輯部選題內容,然后由學科編輯組織專家、學者圍繞選題進行稿件撰寫,或者通過編輯人員參加學術會議、深入課題組、與專家學者約稿等形式獲得,編輯部和學科編輯占有主動權和優先權,學術論文生產都集中在編輯部和學科編輯選定的專業人員手里,論文也集中在編輯部獨具品牌優勢的機構中進行。融媒體時代,新技術帶來的一個重要變革就是UGC(用戶貢獻內容)的大量產生,新技術使得人人都可以成為學術論文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用戶生成的新觀點、新設想可以為編輯部提供新的選題策化內容。這種自然萌發的力量,借助新技術手段浮現出來,并被傳播出去,這為選題策化流程提供了新的信息資源。融媒體時代,受眾除了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貢獻內容之外,還能多路徑地反饋信息,評價并影響媒體機構的學術論文生產,因此,融媒體時代選題內容來源的多元化也必然促使高校學術期刊進行編輯流程的優化。融媒體時代高校學術期刊的審稿流程也需要再造。傳統媒體時代,高校學術期刊審稿流程是由責任編輯初審、學科專家二審、主編終審。審稿主要審查學術論文的選題是否具有創新性或重要應用意義、是否有充足的實驗或分析支持文章的結論、文字敘述是否清楚簡潔、有無學術道德問題、參考文獻引用是否準確與完整。融媒體時代的審稿除了需要上述內容外,還要對學術論文內容做出價值判斷以及去向判斷。論文涉及的實驗數據、背景資料、音頻、視頻、實驗方法、實驗過程等都將成為審稿的內容,同時也要對其做出不同介質傳播的判斷,這就要求責任編輯、學科審稿專家、主編具有融媒體思維和價值判斷能力并重建自己的知識結構[4]。融媒體思維是一種開放性的、專業性互補的思維,融媒體信息傳播的互動性和精準化,內容生產的大眾化和定制化,平臺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內容形式的多維性和跟蹤性的特點必然會引導編輯思維模式的轉變。融媒體時代,要求學術期刊編輯具備更加系統的知識儲備。新媒體形態的多樣化,內容讀取的隨機性和碎片化,內容生產的開放性、共享性、多樣性和繁雜性,傳播的即時性和交互性要求學術期刊編輯應具有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融媒體時代的編輯既要有全面化的知識體系,又要具備掌握專業化技術的能力。以上變革必然會促使高校學術期刊進行編輯流程的再造。融媒體時代的編輯加工也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不但要按照國家標準對文稿進行語言文字、量和單位、標點符號等方面的編輯加工,還要對論文的實驗數據、圖表、音頻、視頻、實驗方法、實驗過程等多種類型的相關數據進行加工,使其成為融媒體傳播的素材,同時可供審稿專家、讀者共享,成為參考和再利用的數據資源。融媒體時代的學術論文出版也不僅僅是紙質期刊的印刷,學術論文傳播除了跨介質傳播外,還將跨平臺傳播,如網站的傳播、兩微一端的傳播以及音視頻的傳播。高校學術期刊的傳播渠道會擴大,并實現編輯、審稿專家、讀者、作者的交流互動。除了學術論文的紙質傳播,還可以在學術期刊的網頁、PAD移動版及微信平臺上設置學術論文流媒體格式的數據專區,使用戶在以上媒體閱讀中,能方便地瀏覽并下載相關的信息,甚至可以獲得作者提供的算法代碼和各種應用測試工具,在微信上,可以為學術論文設計微信推廣版,將論文中最有價值的數據、圖、表通過微信平臺推廣,還可以加入論文作者對該論文進行解讀的音頻、視頻等。這些傳播方式既以多媒體形式傳播了論文的科學內容,又滿足了用戶的多種瀏覽需求。融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就是以用戶理念取代受眾理念,變受眾為用戶。這是融媒體獲得并擴大目標人群的關鍵。吸引用戶、培養用戶是傳統媒體不具備的新流程。融媒體時代,用戶是學術論文生產及媒體運營的起始點,也是終極目標。學術論文的作者、讀者不再被動接受內容傳播,從受眾成為了參眾,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要把服務用戶、吸引用戶、集聚用戶作為內容創新的評價標準,作為辦好學術期刊的追求。高校學術期刊要根據用戶少而精的特點,結合自身的辦刊特色,深入挖掘學術資源和有價值的學術信息,借助融媒體的優勢,搭建編輯、讀者、作者、專家的學術交流平臺,加強與用戶的互動。可以以學術機構為平臺組織學術會議、通過微信平臺學術會議信息幫助用戶及時掌握學術動態,參與學術交流。也可以通過對用戶細分,精準推送最新目次、最新論文,與作者一起開展論文的宣傳推廣。融媒體時代學術期刊獲利、獲益問題也是編輯流程再造的內容之一。傳統媒體時代,高校學術期刊的經費來源基本靠主辦單位的撥款,僅有少量的發行收入和數據庫效益分成。融媒體時代由于傳播平臺的多樣化,傳播介質的多元化,學術期刊的收益也會多元化。融媒體復制便捷的特點推動了學術產品的傳播,降低了傳播成本。新技術不斷降低門檻,使得新媒體傳播成為可能[5],高校學術期刊可以在網絡平臺、微信平臺及手機移動傳播平臺等設置付費閱讀模式或贊賞模式,實現收益。可以借鑒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流程再造模式,實現學術產品營銷的新變化。融媒體時代,營銷的對象不再是從前的“鐵板一塊”、“面目模糊”的群體,而是“個性鮮明”、“面容清晰”的個體,他們需要適合自我個性特征的學術產品,學術期刊面向個體推送產品的服務是點對點的精準服務,也會獲得個性化服務的收益。另外,融媒體時代也會帶來營銷成本、營銷渠道的變化,微博、微信等傳播平臺的形成,使人與人之間有了更多的“微鏈接”,病毒式傳播、口碑式傳播都降低了傳播成本、拓寬了傳播渠道,使營收在復合式傳播的基礎上實現復合式營銷,以上都將是未來高校學術期刊經營的發展方式,也會為期刊帶來可觀的收益。

查看全文

醫學科技期刊與傳播的耦合效應

目前,關于醫學科技期刊把關與傳播的研究大多側重于期刊質量的把關或期刊傳播效果,僅從把關質量或傳播效果單方面論述期刊的辦刊理念或影響力[1],對期刊把關和傳播之間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不多。把期刊做精做強,提高刊出論文的質量,擴大期刊傳播力是醫學科技期刊發展的核心任務,研究期刊質量把關和傳播效果之間相互促進的耦合效應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合《浙江醫學》近年來的改革舉措和發展實踐,探討醫學科技期刊把關與傳播的耦合效應及其特點,提出期刊把關與傳播正向耦合、相互促進的策略,為進一步提升期刊學術質量、擴大期刊傳播力提供參考。

一、耦合效應的概念與特點

1.耦合效應的概念

耦合效應源于電磁學,指兩個本來分開的電路之間或一個電路的兩個本來相互分開的部分之間的交鏈,可使能量從一個電路傳送到另一個電路,或由電路的一個部分傳送到另一個部分。后來在物理學上泛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兩種運動形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致聯合起來的現象。本文借鑒耦合效應在計量學中的應用,表達科技論文質量把關及其傳播效果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從而揭示科技論文編輯出版體系中兩個核心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結構關系,為利用兩者之間的耦合效應提升期刊傳播力和影響力提出可行性建議。

2.耦合效應的特點

一是耦合效應的方向性。方向性具有正反兩個方向。良好的科技論文質量把關能帶動傳播力的提升,而傳播力的提升將促使更多的讀者關注和作者投稿,并促進論文質量的提升,表現為相互作用的正向性,形成正向良性反饋閉環。而當科技期刊的把關質量下降,論文質量和讀者公信力下降,則會導致讀者群體流失,期刊傳播力提升乏力,從而影響作者對期刊的信任和編審人員辦刊的積極性。二是耦合效應的階躍性。處于起步階段和成長階段的科技期刊往往從嚴把關,提高質量能夠更好地提升傳播效果,擴大科技期刊的影響力。這是因為在科技期刊的不同階段,科技論文質量與傳播效果相互作用的大小和強度具有階躍性的增長率,且增幅往往在特定周期內出現下降趨勢,即在科技期刊發展初期,提升論文質量能夠顯著改善期刊的外在形象,從而轉化為競爭優勢;但隨著科技期刊發展壯大,論文質量提升的幅度和空間將趨于縮小,甚至受制于稿源,論文質量提升便會遭遇瓶頸,需要通過改革期刊編輯出版體制擴大新的稿源,促使期刊發展環境的改變。三是耦合效應的時滯性。科技論文審稿是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發行的重要環節,論文把關策略的調整和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往往并不是立即顯現,而具有一定的時滯性,即刊出論文質量的提高對期刊對外影響力的拉動作用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或幾個發行周期才會逐漸顯現,并且在一定時間內,這種效應還將表現為乘數甚至指數效應,對期刊傳播力的影響趨于放大[2]。同樣,稿源質量不佳、把關質量下降對期刊的出版發行等負面影響也具有滯后性,讀者群體的流失和發行量、下載量、閱讀量的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這種效應一旦顯現,便會進一步制約期刊的發展。

查看全文

中文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培養路徑

1.研究背景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基本保障。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歷來重視人才,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重視培養、團結、引領、成就人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精尖成果碩果累累,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創新的增長極。但是,作為科技成果交流傳播的載體,科技期刊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中文科技期刊成長速度遠遠不能跟上中國科技發展速度。追溯科技期刊的發展歷史,我國的科技期刊要比國外科技期刊缺少積累優勢,國內學術成果評價機制,唯SCI導向機制,某些高校、科研院所把核心期刊特別是SCI期刊論文當成成果評定的硬性指標,而我國SCI收錄的期刊相對國外要少,導致優秀論文外流,中文科技期刊發展緩慢。[1]《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0)》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科技期刊總量為4958種,僅次于美國(12274種)和英國(6214種)。其中,中文科技期刊占絕大多數(4429種,89.33%)。2010—2019年,中國作者共發表SCI論文275.5萬余篇,其中2.2萬余篇發表在中國SCI收錄期刊上,占8.10%,中國作者貢獻了中國SCI收錄期刊85.06%的論文。[2]中文期刊發展有其大環境因素和機制的影響,中文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培養的不足亦十分顯著。編輯人才作為中文科技期刊發展的重要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是科技發展的堅實基礎。人才隊伍建設是科技期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造一流科技期刊的中堅力量。復合型編輯人才是科技期刊出版的第一資源,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隊伍的高素質。在知識服務產業中,人才是科技期刊內容經營最寶貴的財富,因此快速培養符合性科技期刊編輯是重中之重。[3]

2.編輯人才培養現狀

在龐大的期刊體系中,中文科技期刊發展呈差序化的發展格局,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宗旨的中文科技期刊運行模式也不盡相同[4],導致編輯人才培養不足的原因也各有差異。但是總體來說,導致編輯人才缺乏的最大的原因是SCI的考核機制,高水平論文外流,讓編輯本身缺乏動力。小而散的運行模式弱化期刊人才培養的條件;編輯的邊緣化地位,難以激發編輯人才發展的自驅力;社會風氣浮躁,部分科研人員急功近利,學術不端時有發生,在破壞科研誠信的同時,也降低了科技期刊公信力,編輯人才培養產生社會阻力;期刊社運營中,工作流程繁復,缺乏擔當意識,編輯難以細細甄別論文是否失范,編輯個人的成長受限。[5]編輯人才成長速度緩慢,后備生力軍培養不足,但是建設科技強國的現實需求、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戰略選擇、中文科技期刊的自身發展要求亟需高質量的編輯人才隊伍。對科技期刊編輯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業界做了很多相關研究和總結。張青松認為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應該具有編輯專業素質、學科專業素質、溝通能力、總結能力;[6]李欣欣提出科技期刊編輯應該具備“米字型”結構的能力,即一橫為專業基礎知識,一豎為編輯學知識,其余四筆為科學研究方法、信息學、計算機應用及英語知識;[7]劉德生等鑒于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宏觀環境,提出:不再是單一的文字處理、出版規范、外語能力,而是更需要多元化的能力,既熟悉傳統出版,又懂互聯網技術,還懂得多種手段營銷,懂得市場運作能力;[8]高峻總結出新時代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要有“三心”“二意”:堅定的信心、胸懷匠心、不忘初心,還有法治意識和市場意識;[9]劉珊珊等提出提升編輯的四力,即腦力、腳力、眼力、筆力,從而推動科技期刊的發展;[10]邢建春等提出復合型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分編輯力型、技術型、資源型三級分級培養的方法路徑;[11]王笑笑等提出構建結構化合理、復合型、多層次,符合時代需要的編輯隊伍,從思想上、素質上、能力上、創新性上創造一流科技期刊隊伍。[12]

3.編輯人才培養路徑

下文根據期刊的綜合評價要求,結合期刊發展的戰略步驟,提出編輯人才培養的路徑。首先著力提高編輯個人能力,能力包括保障出版工作出版業務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營銷能力、運用工具的能力,編輯人才能力結構圖見圖1。圖1編輯能力結構圖

查看全文

工商管理高材生實證能力鍛煉

在工商管理類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校注重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對于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也是研究培養單位的工作重點。碩士學位論文質t是體現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最好指標,碩士學位論文從研究方法上分主要有兩種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其中實證研究要求作者通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并經過數據分析來證明理論假設,對作者的研究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寫作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校的科研能力。

一、碩士學位論文實證研究現狀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收錄了各高校的優秀碩博士論文,數據庫按照嚴格標準收錄的文章體現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論文中的優秀作品,具有很強代表性,能夠體現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水平。川通過檢索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自l郊冷一2(X刀年收錄的優秀碩士論文,在本研究中主要檢索了工商管理類的優秀碩士論文,學科類別有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會計學等,發現全國8所財經類高校工商管理類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中實證論文比例普遺較低,檢索結果如表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全國8所財經類高校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收錄的工商管理類論文中,1999一~2008年間共有626篇,其中實證類論文只有33篇,占總數的5.27%。

在研究工具上,以SPss的應用較為普遍,結構方程軟件應用很少,碩士論文的研究普遍還停留在實證研究的初級層次。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200斤一2008年該校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和旅游管理等三個專業的碩士論文中實證論文情況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2(X哈一2008年的碩士論文中實證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總體的比例也超過了10%,但是實證論文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專業論文中,實證論文在專業分布上還不普遍,沒有引起各專業的普遍認識;在實證質量上,實際調研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主要局限于因子分析,研究變量間因果關系論文較少,數據分析工具主要是sPss,能夠用到結構方程軟件的論文沒有,這說明論文質量雖然有所進步但是學術水平一般。

查看全文

工商管理分析能力培育形式

在工商管理類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學校注重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對于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也是研究培養單位的工作重點。碩士學位論文質t是體現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最好指標,碩士學位論文從研究方法上分主要有兩種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其中實證研究要求作者通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并經過數據分析來證明理論假設,對作者的研究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寫作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校的科研能力。

一、碩士學位論文實證研究現狀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收錄了各高校的優秀碩博士論文,數據庫按照嚴格標準收錄的文章體現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論文中的優秀作品,具有很強代表性,能夠體現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研究水平。川通過檢索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自l郊冷一2(X刀年收錄的優秀碩士論文,在本研究中主要檢索了工商管理類的優秀碩士論文,學科類別有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會計學等,發現全國8所財經類高校工商管理類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中實證論文比例普遺較低,檢索結果如表1: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全國8所財經類高校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收錄的工商管理類論文中,1999一~2008年間共有626篇,其中實證類論文只有33篇,占總數的5.27%。在研究工具上,以SPss的應用較為普遍,結構方程軟件應用很少,碩士論文的研究普遍還停留在實證研究的初級層次。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200斤一2008年該校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和旅游管理等三個專業的碩士論文中實證論文情況如表2: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2(X哈一2008年的碩士論文中實證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總體的比例也超過了10%,但是實證論文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專業論文中,實證論文在專業分布上還不普遍,沒有引起各專業的普遍認識;在實證質量上,實際調研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主要局限于因子分析,研究變量間因果關系論文較少,數據分析工具主要是sPss,能夠用到結構方程軟件的論文沒有,這說明論文質量雖然有所進步但是學術水平一般。

二、國內主要期刊學術論文實證研究現狀

雖然國外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重視實證研究方法在學術研究中的普及和應用,但是實證研究在國內到上世紀卯年代才受到重視并逐漸開始流行起來。與碩士學位論文實證研究層次較低相對應的情況是:國內頂尖的學術期刊越來越重視實證研究,而且重視研究的深度和規范性。在此,我們選取了國內六種學術期刊做文獻計量分析,分別為《管理世界》、《心理學報》、《南開管理評論》、《中國工業經濟》、《中國管理科學》和《科研管理》,因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歸到工商管理學科大類,近十年有關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在理論和實踐上發展迅速,能夠代表工商管理領域理論研究所呈現的特點。本研究中主要統計分析了1997一2加7年間在以上六種學術期刊中人力資源管理類學術論文的發表情況,截止2加7年12月這六種期刊上共發表人力資源管理類論文563篇,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國內這6種重要的學術期刊10年間發表的人力資源管理論文中,實證論文比例很高,在1997一2001年間,這些期刊發表的人力資源管理論文共146篇,其中實證論文56篇,實證比例為37.58%;2加2--刁(X)7年間,論文總數為414篇,實證論文233篇,實證比例為56.28%;1997一2007年間,論文總數為563篇,實證論文289篇,實證比例為51.33%。其中側重心理學研究的《心理學報》十年間共發表人力資源類論文%篇,其中實證類論文93篇,實證比例高達%.88%;實證比例較低的如《科研管理》,其實證比例也有23.6%,說明實證論文逐漸成為學術論文的主流趨勢。就論文分析工具而言,以《管理世界》為例,1997ee2(X)1年間發表的16篇人力資源管理類實證論文中,僅有1篇用到了SPss,13篇用excel做了簡單的描述分析;而在2002一2(X)7年間發表的53篇實證論文中,用到SPsS的有41篇,比例高達80.39%,用到結構方程軟件如LISREL或者AMOS的有20篇,比例為37.74%(sPss和結構方程軟件一般配合使用,同一篇論文中可能同時使用兩種分析工具),論文在分析的深度和規范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本處限于篇幅不再論述其他期刊的論文的分析工具使用情況),說明學術論文越來越重視論文的分析深度和規范性。

三、培養碩士研究生實證分析能力的模式的啟示

查看全文

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學術介入式教學研究

摘要: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是探索如何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這是本科教學中一項值得深入探索和實踐的教學方法,具體是指將教師學術研究成果及學術研究方法應用到本科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將學術研究的相關訓練提前到本科教育階段進行,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高等教育職能的體現。文章試圖探索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過程中,運用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將學術研究成果及學術研究方法運用到課堂中,以深化課堂教學內容、鍛煉學生學術思維、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提升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學術介入式教學;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高等本科教育的三大職能,三者之間具有統一辯證的關系,人才培養占據中心地位,科學研究促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的實現,社會需求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提供直接動力。[1]在高等教育中,教學教育是實現上述三大職能的重要途徑。當下本科教育中,對教師而言,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對學生而言,存在“重教學”,“輕科研”的現象,甚至把教學教育與科學研究不同程度對立起來,消極的把教師的成果割裂成“教學”與“科研”兩種力量。如何將“教學”和“科研”有機的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相輔相成,是一項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一、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在醫藥市場營銷教學中的實施途徑

高校教師不斷追蹤問題和引領學科前沿,既推進了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的發展,又完善了自身知識體系。[2]教師將豐富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經歷轉化為課堂教學中的案例,編入教材、融入課程和專業建設之中,促進專業特色課程教學體系的形成。依托科研問題設計出適合教與學的項目,促進學生的“問題導向型”學習,使學生由被動的“內容接受者”轉變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主動學習者”。(一)轉化學術研究成果為課堂教學內容。運用案例教學法轉化科研成果。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作為一個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手段。[3]注重基于學術成果的案例,用教師的學術成果來充實課堂教學,不僅可以確保課堂內容的有效性和先進性,而且有利于教師教學內容的深入。教師依托學術成果,進行課堂案例設計,有助于教師深化相關知識的理解,建立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關注重點、特點、難點問題,當這些信息被用作課堂案例,教師可以高效把控課堂,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式學習。運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轉化科研成果。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使用“翻轉課堂式”教學,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以學術研究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對學術問題有初步的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更好把握課堂討論的內容。以學術研究的方法,作為翻轉課堂討論的方法,可以提高課堂討論的嚴謹性,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引導本科生查閱專業文獻。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中的經典概念和理論,大多來源于國外,學習這些經典的概念和理論時,引導學生查閱并閱讀專業文獻,了解這些概念和理論提出的背景、論證方式及應用領域,加深對經典概念和理論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二)帶動本科生進行學術研究。帶動學生參與學術研究項目。高校教師大多承擔專業相關科研項目,應讓本科生積極參與其中,如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中,低年級同學可以承擔資料搜集、整理,調研等工作,高年級同學可以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文獻綜述的寫作等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通過共同討論課題設計及內容,不但可以加強對醫藥市場營銷理論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學生形成一套完善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如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醫藥市場營銷專業,部分專業教師結合專業特色和地域優勢,承擔內蒙古蒙醫藥營銷戰略及策略的相關課題,學生通過參與該類課題,加深醫藥市場營銷理論的學習,并且對內蒙古蒙醫藥市場體系有充分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開展課程論文寫作。高校教師通過在理論教學中開展課程論文的寫作,不指定具體的選題,采用學生根據課堂內容自主選題,與老師協商,確定選題,學生初稿完成后,把主要內容做成PPT,在課堂上公開宣講,廣泛征求老師和同學們的建議,并進行修改,直至完成終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會如何在課堂內容中選題,而且提高了做科研、寫論文的能力。(三)指導本科生進行科研創新項目研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大多數高校將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制度作為一項校級制度,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在實行這項制度時,特別強調指導教師的作用,只有教師的深度參與,才能保證學生的科研創新項目真正體現出創新性,同時鼓勵學生將項目研究與學科建設聯系起來,從而增強學生對專業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提高活學活用能力。教師們鼓勵學生積極申報科研創新項目,并從選題、研究思路、觀點、市場調研、研究報告的撰寫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予以指導和幫助,由于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其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較強的創新性。[5]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將高水平的教師(或團隊)跟本科生無縫對接起來,充當學生的學業、科創等導師,甚至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6]如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從二年級開始,通過互選的方式,每一位同學都會有一名專業的指導老師負責,從學生個體的專業興趣、特長出發為每位同學提供個性化的培養,學生參與指導老師的課題、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閱讀專業書籍、文獻,直至學生進行畢業論文選題、開題設計、畢業論文寫作、答辯等一系列環節。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能系統引導、指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和運用,另一方面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持續的引導和教育,提升學生培養質量。

二、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在醫藥市場營銷教學中實施的保障措施

查看全文

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核心競爭力提升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為介質的新媒體不斷涌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主流趨勢。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學術期刊作為一種重要的媒體,應主動適應媒體融合的趨勢,在與新媒體的融合互動進程中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媒體融合也會對學術期刊的競爭環境和行為選擇產生深刻影響,使學術期刊面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聚焦學術期刊核心競爭力,對媒體融合對于學術期刊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機理及其提升路徑進行探討。

一、核心競爭力:學術期刊走向多元競爭的內在訴求

學術期刊作為一種主要刊載學術研究論文的期刊,不僅直接推動著學術成果的生產和傳播,而且對學術成果質量有一定的評價和認定功能。在我國學術論文生產供給量迅猛增長而學術期刊版面增長空間相對有限的背景下,多數學術期刊在體制庇護下所感受到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小。然而,隨著相關體制改革的深化,加上媒體融合時代讀者、作者的異質性分化以及知識生產和傳播方式的變革,學術期刊進入了一個多元競爭的時代。一是期刊內部競爭。為了準確評價學術期刊的發展績效,推動學術期刊的良性發展,我國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探索建立了多個期刊評價體系。這些期刊評價體系通過量化數據排名對學術期刊的質量作出評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讀者、作者以及科研管理部門一目了然地判斷學術期刊的質量高低,而且隨著其評價結果進一步被確立為學位獲得、職稱評審、項目結項、學科評優的基本依據,必將導致學術期刊的全面分化。因此,學術期刊為了能夠在相關評價體系中獲得盡可能高的“分數”,必然要開展多層次的競爭,向前搶奪優質稿源,向后搶占高端讀者,從而使學術期刊真切感受到來自同行的激烈競爭。二是期刊外部競爭。我國學術期刊的外部競爭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網絡新媒體對學術期刊的沖擊。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數字化、網絡化的期刊數據庫平臺蓬勃發展,加上各類網絡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傳統的紙媒學術期刊遭到嚴重沖擊。一方面,網絡化、數字化帶來了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使人們主要通過PC端或移動互聯網終端閱讀學術期刊,紙媒學術期刊的閱讀群體規模逐漸減小;另一方面,人們的學術生產和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網絡出版逐漸得到官方認可,一些自媒體平臺的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使得一些優質作者逐漸從紙媒學術期刊流失。第二個是國外學術期刊對本土期刊的沖擊。隨著全球化浪潮的襲來,國內學術期刊迎來了國際學術期刊的競爭,大量高層次科研人員將目光瞄準了更具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的國外學術期刊,使得國內學術期刊面臨高端讀者、高端作者、高端成果流失的困境。隨著學術期刊步入全面競爭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力理論可以為研究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問題提供重要的理論資源。按照核心競爭力的經典理論,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以及在產品開發、技術研發、市場營銷方面的獨特能力。對于學術期刊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可以歸結為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累積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綜合性資源和能力優勢。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合乎時代潮流的辦刊理念、合乎自身定位和實際的辦刊模式、綜合能力突出的辦刊隊伍、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的刊物品牌,以及質量與品位上乘的期刊內容(學術論文)。一個學術期刊要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中保持有利地位,必須能夠在上述方面始終保持對手難以模仿、無法企及的領先優勢。

二、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雙重動力

媒體融合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用于反映各種媒體在功能演化方面的一體化趨勢,如印刷出版、廣播電視、電信、計算機的融合發展趨勢等。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媒體融合主要被用于反映伴隨互聯網而出現的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概括而言,媒體融合是指各類媒體組織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電子通信技術為支撐,基于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的綜合考量,從內容生產、傳播渠道、接收終端等維度,對不同媒介形態進行全方位整合和深度融合的過程。媒體融合并不意味著新興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完全替代,更多是指利用新興技術、新興理念、新興內容對傳統媒體進行的改造提升。因此,對于作為傳統媒體的學術期刊而言,媒體融合既會帶來嚴峻挑戰,同時也意味著良好機遇。(一)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外在壓力:新興媒體的替代競爭。盡管作為傳統媒體的學術期刊仍具有強大生命力,但是,隨著媒體融合進程的深化,新興媒體已經在學術期刊運營的各個關鍵環節展現出了競爭和替代效應。在相當于原料供給階段的論文寫作環節,一些功成名就的專家開始更多選擇在網站專欄、博客論壇、微信公眾號上發表自己的成果,這導致了優質稿件的供給下降;在相當于生產加工的編輯出版環節,數字出版技術的普及應用,特別是網絡出版的興起,直接導致傳統編輯出版工作的革命,而且媒體數量的增加,將導致專業編輯的局部短缺,引發部分優秀編輯向新興媒體領域流動,進而動搖學術期刊的編輯隊伍基礎;在相當于銷售的發行環節,期刊數據庫的發展壯大,加上讀者(消費者)的閱讀習慣發生根本性變化,直接導致紙質學術期刊的發行量大幅下降,而且讀者眼中只有分散化的論文,無法對期刊形成整體印象,也不利于期刊品牌建設。(二)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內在動力:生產模式的全面轉型。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化,新興媒體的日漸強勢和傳統媒體的日漸式微,似乎已經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融合發展是在橫向與縱向兩個維度展開的,既有橫向維度上不同媒體類型的跨界融合,又有縱向維度上新舊媒體的互動影響。在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也會主動借鑒和吸收其他媒體形態的優點,實現自我完善、自我升級。媒體融合是技術、理念和運行模式的全新變革,將會推動學術期刊生產模式的全面轉型。第一,借助互聯網平臺,讀者、作者、編輯都能夠更加便捷地查詢相關文獻和數據資料,進而通過全方位的資源共享和溝通交流,切實提高論文生產的數量和質量。第二,互聯網平臺有助于改善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效率,暢通讀者、作者、編輯共同參與論文生產和期刊運營的渠道,從而使學術期刊成為一種共寫、共編、共享的開放合作平臺。這種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平臺化、網絡化、開放化、合作化、共享化的學術期刊運營模式,將有助于提升學術期刊的運營效率和綜合質量。第三,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及多種信息傳播平臺的使用,將大幅提升學術期刊數據信息的傳播范圍和效率。讀者能夠通過網絡平臺更加便捷、更加快速、更加經濟地閱讀期刊所刊載的論文。通過期刊網絡數據庫,讀者可以便捷地查詢、搜索所需要的論文,而且可以低成本地獲取和閱讀所需要的期刊論文;通過期刊的微信平臺,讀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了解期刊信息、閱讀期刊論文。第四,網絡信息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更加科學客觀地評價學術期刊的質量。學術期刊的評價一直是困擾各方的難題,至今尚未形成一種各方利益主體都認可的學術期刊評價體系[1]。而大數據技術和網絡媒體的融合發展,不僅有助于獲取更加充分的信息,克服學術期刊評價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多種媒介手段的綜合運用可以幫助集合各利益相關者的意見,確保學術期刊評價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三、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路徑選擇

查看全文

傳播描述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文獻書目分析方法,對收錄在《亞洲傳播手冊》中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論文和專著進行描述和分析,就華人學者與非華人學者在研究課題上的區別,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特點,研究成果在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情況等問題作了解答;并討論了國內傳播應當加強的地方,特別是加強合作研究。

[關鍵詞]研究課題研究特點核心學術期刊合作研究

自1982年11月全國第一次傳播學研討會提出“系統了解,認真研究,批評吸收,自主創造”的指導方針后,傳播學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傳播學已不再被認為是“偽科學”或“資產階級的東西”。它已正式被國家教育委員會確認為一級學科。同時,大量有關傳播學的譯著、編著、專著和論文相繼出版。

國外對中國傳播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們研究的情況,至今在國內尚未有過描述和分析。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本研究描述和分析了國外有關中國傳播的研究,希望能為今后中外有關中國傳播的對比研究提供參考。

一、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書目分析方法,對收錄在1998年出版的《亞洲傳播手冊》中有關中國傳播研究的論文和專著的書目進行描述和分析(不包括香港和臺灣)。

查看全文

科研項目教學工作匯報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為大學教師,作為共產黨員,我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水平與道德修養的提高,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積極擁護黨的領導,認真學習并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時時處處以教師的職責,黨員的標準鞭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師德師風非常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今年是襄樊學院的師德師風建設年,我積極上網瀏覽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專網,認真學習學校的文件以及優秀教師的典型事跡,積極參加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如學校的教師座談會以及院里的師生座談會),并學習了總理在教師節前夕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看望師生后的座談講話《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通過這些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肩上的重大責任。認識到要培養人才,必須以學生為本,形成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同時要不斷學習并鉆研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學科前沿,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二,工作方面

由于本人報到的時間比較晚,因此這半學年沒排上課,院里領導研究后安排我行政坐班,主要協助市場營銷教研室以及教科辦的一些事務(其中以前者為主)。雖然沒有走上講臺,接受教學實踐的鍛煉,但我多次旁聽觀摩同行的授課,以學習他們好的教學方法,教學語言以及肢體語言的表達,并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找出自身的不足,以期在經后的教學中得到改進。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教案,教學大綱的編制方法以及精品課的建設,如在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評估整理三綱,聆聽評估中專家座談會上專家對教案的見解,參與劉學林老師學校精品課程建設以及學習網上其他精品課的建設等,通過這些接觸,我深刻的認識到了上好一門課程需要全方面的布局和準備,對我今后教學過程的開展與提高大有裨益。

在協助市場營銷教研室以及教科辦的工作中,我每天按時上下班(除了特殊情況,如博士答辯),并認真負責的按時完成教研室與教科辦交給的任務。具體來講,主要完成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參加市場營銷專業評估的資料準備工作(如參與自評報告的整理,技能培訓,三綱的整理匯編),評估期間的會議記錄整理(專家座談會,評估反饋會的記錄整理)以及評估工作教學簡報的撰寫。②對物流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修訂。通過對其他院校物流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以及對物流教材,有關課程教學大綱,實驗大綱的查找,對物流專業的課程設置,學時學分,實驗課,學期安排等進行了仔細的修訂。③建立學術論文,優秀畢業論文以及開題報告,任務書的范文庫。此外,還協助市場營銷教研室以及教科辦處理了一些其他事務,如幫教科辦整理新生的課程速查表等等。這些事雖然小而瑣碎,但我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做,學到了一些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

在建立學術論文范文庫時,我從各種文獻庫中甄選質量較好的管理類論文百余篇,并進行了分類,在這個過程中,我進一步學習了管理類的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為《科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這門課積累了許多素材,并在閱讀管理研究方法相關書籍的基礎上,形成了這門課的教學思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