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學術期刊的運營與創新
時間:2022-09-16 09:21:56
導語:社科學術期刊的運營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空間的興起與繁榮逐漸改變了學術成果的傳播方式和學術共同體的交流方式,學術期刊的運營方式不斷更新,由“紙刊思維”向“網刊思維”轉變。長期以來,學術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人才評價相輔相成,學術期刊運營與學術期刊評價密切相關。當前,學術評價和人才評價標準不斷改革優化,社科學術期刊評價方式和評價指標必然發生相應變化。在新媒體時代,社科學術期刊應當堅持服務學術的初心和傳播學術的宗旨,抓住網絡空間的機會,擴大社會影響,提高社會效益,重視社會評價,創新運營方式。
一、社科學術期刊的社會影響
與大眾傳媒相比,學術期刊的確是小眾媒體。但是,社科學術期刊與科技學術期刊略有不同,更加關切與呼應社會現實,更容易與社會公眾形成情感互動。因此,社科學術期刊可謂學術期刊中的“大眾傳媒”,學術影響更容易溢出象牙塔,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當前,社科學術期刊依靠微博、微信、音頻、短視頻等媒介平臺和工具獲得了更多傳播便利,嘗試多元化傳播手段,在多圈層進行傳播。學術成果的傳播對象不再局限于學術共同體,傳播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格式規范的論文。精粹性、碎片化、圖像化的內容更加令人喜聞樂見,傳播力更強,社會影響更大。對于社科學術期刊而言,以理論研究的學術影響為基礎可以擴大成果的社會影響力,通過輿論傳播和反饋爭鳴等社會影響驗證、深化理論研究,在學者與社會的互動中檢驗真問題,發掘新問題,找出有價值的學術生長點,進而促進理論研究和輿論宣傳的互動發展,實現學術影響與社會影響的協同共進。
二、社科學術期刊的社會效益
社科學術期刊關注的研究主題往往是公眾○沈丹李海中來向紅社科學術期刊的運營創新——基于社會影響、社會效益與社會評價關注的焦點話題,在引起公眾共鳴的同時,社科學術期刊能夠與公眾建立理性的共情系統,幫助讀者建立深刻的認知圖景。[1]在準確把握社會心理、捕捉公眾情緒的基礎上,學者的理性分析可以引導公眾以宏觀、審慎的態度觀照過去、現在與未來,多角度看問題,讓讀者更好地認知自己、社會與自然的關系。社科學術期刊為學者和社會公眾搭建溝通的橋梁,幫助讀者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有助于凝聚思想共同體。在網絡空間中,原子化的個人更容易因為某個問題得出某種看法,激發某種情感,堅持某種態度而聚集形成新的社群。以社科學術期刊為核心,以學術共同體為基礎,能夠形成更廣泛的思想共同體。思想共同體不僅包括術業有專攻的學者和研究人員,還包括關心時代發展、思考現實問題的廣大公眾。構建一個寬容、平等、自信的思想共同體意義重大。在這樣的思想共同體中,人們能夠從容看待中國的歷史軌跡和發展成就,客觀評價中國經驗并選擇中國道路,以開放的態度進行文化交流,形成積極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達到文化自覺。[2]只有從文化自覺通向文化自為,進而實現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形成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
三、社科學術期刊的社會評價
社科學術期刊的研究命題從社會生活中來,研究成果要回到社會實踐中去,因此,不僅需要學術共同體的同行評價,也需要普通大眾、廣泛的思想共同體的社會評價。但是,現有社會評價的指標和方法可操作性不強:以轉載摘編率作為社會評價指標,實質仍是學術共同體的同行評價;以論文和期刊獲獎情況作為社會評價指標,則體現了主管部門的行政意志。隨著網絡空間的拓展,有能力評價期刊和學術成果的思想共同體日漸壯大。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幫助下,數據采集統計的瓶頸被打破,個性的評價意見可以匯聚成共性、量化的評價結果。國外的學術社交平臺如Altmetric.com、PlumAnalytics等,可以幫助科研人員衡量自己在專業領域和社交平臺中的影響力,由此制定社會評價指標,采集并統計相關的動態數據。[3]在國內,學術社交媒體如“壹學者”“全球學術快報”等已經擁有了廣泛的用戶,社科學術期刊大力探索新媒體傳播,通過多種渠道擴大社會影響。學術社交媒體和大眾社交媒體的訪問量、點贊量、反饋意見、閱讀痕跡等指標都是可以量化統計的,這些數據都可以作為對社科學術期刊進行社會評價的基礎。
四、社科學術期刊的運營創新
媒體的升級迭代為社科學術期刊提供了新的傳播平臺,微信公眾號、微博、線上學術會議、抖音、B站等新的傳播方式打開了象牙塔的大門,讓更多人參與學術交流。社科學術期刊要更加注重即時的社會影響和長遠的社會效益,將各領域學者、各級各地政府、各行業精英、社會意見領袖和廣大民眾連接起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推動思想溝通,達成社會共識,構建廣泛的思想共同體。在堅守初心的前提下,社科學術期刊應當加強網刊思維,以運營創新迎接挑戰。
(一)內容生產創新
在網絡空間中,社科學術期刊要發揮編輯主體性,增強學術敏銳感,從學術生產的源頭創新,從中國社會變革中尋找新的學術生長點。1.發掘本土議題,實現思想創新在中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思想創新、理論創新和學術創新不僅成為可能,也是一種必然要求。社科學術期刊要實現內容生產創新,不僅要生產新的學術成果,更要實現思想創新,發掘本土化理論、原創性觀點,起到引領思想的作用。在創新思想的基礎上,打造有層次、有梯隊的社科學術期刊集群,通過真問題和新問題凝聚作者,吸引不同水平的讀者。在論述問題的過程中,社科學術期刊應當引導作者深入淺出,在通俗中見深刻,從學理高度透視社會熱點,充分發揮學術研究引領社會輿論的作用;推動學者與官員溝通對話,針對同一個問題,促進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交流,推動社會治理進步;守正創新,以學術深度吸引并鼓勵社會公眾關注討論熱點問題,在思想爭鳴、觀點爭鋒的過程中彌合社會分歧,增進社會理性。2.前置學術話題,實現過程創新社科學術期刊要把握當前的熱點、痛點,發現并篩選出真問題,將學術話題前置,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路徑引領學術創新。社科學術期刊要從篩選投稿轉向有目標地約稿,牽頭組織學術會議促進學術內容的生產,從無目的地等待學者生產學術內容,轉向有目的地邀約學者生產學術內容,再進一步發展為提出問題組織學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生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科學術期刊圍繞問題以筆談的形式組織學術內容,展開小規模學術討論,不拘泥于學術論文的范式和結構,而注重思想創新與觀點碰撞。以“筆談”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中選擇“標題”進行檢索和篩選,2020年,國內學術期刊在中國知網共發布筆談類稿件共154篇,2021年則有206篇。筆談好像小型研討會,學術期刊設置議題、組織學者生產內容,不僅有助于激發學者的思維火花,也是內容生產創新的有益探索。
(二)內容傳播創新
網絡為信息傳播和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社科學術期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嘗試開展多種傳播方式的聯動,以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擴大社會影響。1.深耕社交媒體,創新傳播渠道當前,除微信、微博以外,喜馬拉雅等音頻網站和B站等視頻網站在傳播領域可謂“各領風騷”。社科學術期刊可以根據社交媒體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術論文加以改造,甚至請作者本人和研究團隊參與改造與傳播,制作新文本,或者突破文字的形式,把論文以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投放到各類社交媒體中。近年來,現象級的社科學者包括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等人,他在B站發布的《羅翔說刑法》系列視頻讓專業學術研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觀眾通過彈幕和評論實時表達感想,不僅能向講說者反饋意見,而且還能與其他觀眾分享體會。這種學術成果的傳播方式值得社科學術期刊借鑒,學術成果尤其是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成果不應當局限于文字,被束縛在學術規范之中,而應當回歸思想,以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更多的社會公眾接受。只有更多的社會公眾樂于接受并積極討論評價學術研究成果,學者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形成社會影響,基于社會公眾且不局限于學術共同體的思想共同體才能逐漸形成。2.召開線上會議,拓展傳播對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會議成為學者探討問題、交流思想的新途徑。與線下會議相比,線上會議可以容納更多的參會者,既包括學者,也包括對會議主題有興趣的公眾。而且,線上會議的錄屏功能可以持續地傳播參會學者的思想與成果。社科學術期刊在組織會議之前,不僅要策劃合適的話題,邀請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參會,廣泛宣傳會議的主題、發言人、召開時間和訪問方法,在技術層面也要做好充分準備,避免網絡連接不暢等意外情況。線上學術會議不僅要吸引專家積極參會,也要向社會公眾開放訪問端口。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術共同體的內部聯系,還能夠形成溢出效應,拓展學術傳播對象,形成廣泛的思想共同體。另外,社科學術期刊還要考慮版權問題,保護期刊自身和學者的合法權益。
(三)組織結構創新
長期以來,我國社科學術期刊存在“小、全、散、弱”的特征,責任編輯一專多能,負責內容生產和傳播的全流程工作,推動運營創新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有想法缺技術,極大制約了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因此,社科學術期刊必須在組織結構方面有所創新,吸納新的技術力量,挖掘現有人員的潛力,重新配置人力資源。1.吸引技術人才,突破傳播瓶頸對于目前的社科學術期刊來說,編輯有想法,希望追趕新媒體的傳播方向,但是受現實條件的制約,缺技術、缺人手。要彌補這些缺陷,社科學術期刊可以把目光放到編輯部之外,請求外部援助,尋覓技術人才。對于廣大高校社科學報而言,諳熟新媒體運作的技術人才往往近在眼前——在校學生是“網絡原住民”,有想法懂技術,思維活躍,能夠及時發現社交媒體的傳播熱點,順勢而為地推動社科學術成果的傳播。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期刊社的三份期刊《大氣科學學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閱江學刊》先后開設微信公眾號。公眾號創辦之初,各刊編輯負責全部工作,傳播效果不理想。2018年,《大氣科學學報》率先引入學生助理開展公眾號的編輯、策劃工作,編輯在前期策劃中進行指導,負責后期審核,同時借助多種渠道開展工作,提升用戶關注度,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2020年,《閱江學刊》在《大氣科學學報》的工作基礎上改進學生助理的管理和激勵辦法,鼓勵他們發揮主動性,成效明顯。截至2022年3月,《閱江學刊》微信公眾號的關注用戶超2000人,單篇推文的最大閱讀量約3000次。編輯部吸納在校學生,將他們培養成為學術期刊的技術力量,不僅能夠在學術傳播方面有進一步的發展,還能夠教書育人、培養人才,在辦刊、經營新媒體的過程中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學術訓練。2.建立期刊聯盟,優化人員結構網絡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斷加快,技術團隊對提高傳播效率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無論通過大數據技術判斷研究趨勢、篩選選題、尋找作者,還是利用新媒體技術制作多元化的內容,構建傳播矩陣,實現多渠道傳播,都離不開成熟的技術團隊。社科學術期刊在引入技術人才或者將傳播服務外包給專業公司之外,還可以嘗試將分散的期刊聯合起來,推動組建社科期刊集群,凝聚力量,共享資源。借鑒中華醫學會等大型科技期刊集群的發展經驗,嘗試在區域層面建立社科學術期刊聯盟,例如高校社科學報聯盟或社科聯系統學術期刊聯盟等。社科學術期刊聯盟可以重新分配學術資源和人力資源,共享傳播資源和技術資源。按照編輯的能力和特長,組織建立學術內容挖掘部門、學術內容生產部門和學術內容傳播部門,形成區域性社科學術期刊矩陣,以問題化、專題化、專業化為辦刊導向,促進集約化傳播,構建學術生產和學術傳播生態。3.回應內容需求,培養學術經紀人在網絡空間中,內容需求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社科學術期刊作為交流的媒介和平臺能夠把學者與受眾聯系起來。社科學術期刊應當將編輯培養成學術經紀人,[4]這是編輯工作的升華,是對編輯崗位的進一步分工。學術經紀人應當集中精力,跟蹤學術動態,把握社會心態,及時發現受眾的內容需求,尋找合適的學者回應特定的內容需求。以學術為媒介,學術經紀人可以打破學科、行業、領域的壁壘,舉辦讀書會、講座、培訓、學術沙龍、學術會議等。學術經紀人幫助學者提高知名度,促進成果轉化;幫助受眾獲得知識服務,滿足內容需求;以內容吸引受眾,以情感凝聚受眾,公眾基于共同興趣和愛好加深情感交往,形成文化社群,[5]進而發展成為思想共同體。學者和受眾在多層面開展線上線下互動,學術經紀人從中可以預測并判斷進一步的研究方向,促進思維范式的轉化。
結語
當前,我國社科人才評價、社科學術評價更加重視社會影響、社會效益與社會評價。網絡空間的拓展和大數據技術的更新能夠落實社會評價,將無形的社會影響、社會效益和諸多個性化的社會公眾意見匯聚為共性化的評價數據。社科學術期刊評價和運營,與社科人才評價、社科學術評價息息相關。社科學術期刊要抓住社會轉型的發展機會,以運營創新迎接挑戰,通過內容生產創新、內容傳播創新和組織結構創新謀求新發展,將各領域的學者、各級各地政府、各行各業的精英、社會意見領袖和廣大民眾連接起來,構建廣泛的思想共同體。
- 上一篇:數字化技術在服裝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船體結構設計更改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