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課程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3 17:43: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課程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認知心理學科綜合實驗教學設計分析
摘要:認知心理學是高師院校心理學及教育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程。由于認知心理學科課程內容體系龐大,認知心理學實驗課程教學相對而言難度較大。BOPPPS教學模型包括內容引入、目的分析、教學前測、參與學習、教學后測與教學總結等六個步驟。以認知心理學科綜合實驗教學為例,基于BOPPPS教學模型對其進行課程教學改革設計。
關鍵詞:認知心理學;BOPPPS教學模型;實驗教學設計
一、概述
認知心理學是我校心理學及教育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程,在本科專業大三階段即第五學期開出本門課程。認知心理學既是一門以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為基礎的專業必修課程,又是一門重要的方法論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幫助學生系統掌握高級心理活動信息加工過程的理論知識,特別是信息加工的內在機制和知識的表征方式,包括模式識別、選擇性注意、記憶、思維和言語等,同時通過認知心理學課程提供的科學實驗設計,接受心理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基本訓練,使學生掌握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實驗研究范式和具體設計。正因為認知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學科知識的系統講解,更應當重視學生實驗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基于BOPPPS教學模型,既強調認知心理學實驗原理知識的系統學習,也強調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等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當前認知科學發展較快,學科綜合性實驗設計成為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開發和設計前沿性、交叉性和應用性的認知心理學科綜合實驗已經成為認知心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新趨向。
二、認知心理學科綜合實驗教學的實踐困惑
綜觀認知心理學科實驗實踐教學的基本情況,許多高校在學科教學實踐過程中常常會遭遇諸多問題與困難,如實驗內容極其單一,實驗更新率極低,實驗成果不被重視,難以跟上教學實踐發展及創新要求,嚴重影響認知心理學學科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結合對我校認知心理學科傳統教學實驗實踐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的深刻反思,我認為認知心理學科實驗實踐教學的問題與困惑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由于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不一,認知心理學科實驗實踐教學難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認知心理學課程需要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科基本知識作為基礎,如果學生這些課程沒有學好,再學習認知心理學課程就會感到非常吃力。因此,科學準確地在課前評估學生的基礎水平,以及探討針對學生基礎不一的狀況有效施教就顯得特別重要。實踐中部分教師對這一問題認知不足,未能注重學生不同學科知識間的有效銜接,要么實驗教學內容極其陳舊,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即便有部分綜合設計性的實驗,也和認知心理學科發展前沿研究聯系不是特別密切,教學活動中推出的實驗研究讓學生難以適應。實踐過程體系的簡單重復和僵化模式必然降低師生的參與積極性,直接影響實驗教學整體質量。其次,認知心理學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體系,又有極其復雜的實驗設計,內容較多且極為繁雜,如何在相對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學科全部教學內容,也是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非心理學專業學生而言,他們缺少相關的心理學科理論知識基礎,面對這一學科特別強調實驗支撐的現實要求,他們感到力不從心而疲于應付。特別是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完全脫節,不能很好地實現兩者的有效銜接和相互促進。學生難有機會接觸到認知心理學科的前沿知識,更難以參與到教師的科學研究活動之中,即便有這種機會,也多流于形式而深入不夠,難于真正起到了解和參與認知心理學科前沿研究的目的。此外,認知心理學課程可視為心理學科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操作的有機結合,應當而且必須重視實驗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指導下,許多教師還是極為重視課程理論教學,單純講授灌輸知識的方式,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較低,缺少自主設計實驗、編寫實驗程序并實施,無法跨越學科教學中從理論到實踐的鴻溝,師生間缺乏有效交流與互動,許多學生覺得課程枯燥乏味而難以投入。對學科實驗教學特別是綜合性實驗設計關照不足,認知心理學科實驗課程教學和理論課程教學二者嚴重脫節,必然造成高校教育教學與實踐要求培養高素質、綜合型心理學應用人才的目標極不適應的狀況。
剖析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改革
摘要:心理學是師范生的必修課之一,也是提高師范生從業技能的重要課程之一。但目前,高師公共心理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對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確保師范院校的教學質量,為基礎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專業教師。
關鍵詞:高師;公共心理學;教學改革
心理學是高等師范院校師范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課,它是體現教師教育專業性的一門重要課程。因為師范生未來從事的教師職業是專業化的職業,要求教師不但有專業知識,更要有專業的教學技能等。
心理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為師范生專業化發展提供實踐訓練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培養者和人生發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專業學科知識,而不懂學生學習與發展心理的教師,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只能成為“教書匠”,最終也將被淘汰。
所以,高等師范院校應高度重視公共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但是,目前為基礎教育培養專業教師的高等師范教育在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卻上存在很多問題,學生不僅自身無法從心理學課程的學習中獲益,更不會主動將心理學知識與教學實際相聯系,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針對目前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體系
案例教學法在心理學課程的應用
摘要:《心理學》課程區別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趣味性和普及度,在我校是針對師范專業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采用線下教學模式,涵蓋了《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知識點,旨在培養師范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采用傳統的講授法已不能滿足該課程的培養計劃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故引入案例教學法,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心理學;案例教學法;師范生
一、緒論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1]。我校《心理學》課程所用教材集《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為一體,可分為4塊內容:學習心理、心理發展、心理輔導和教師心理。其中,學習心理和心理發展兩部分內容注重基本知識點和概念的講解,理論性強,占據了本課程授課時數的85%。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課堂的吸引力,有必要引入案例教學法,將授課內容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臨床應用能力[2];將心理學的知識融匯到日常。
二、《心理學》課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及其適用性。案例教學法是指任課教師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將案例用于理論教學,通過對經典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促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時至今日,案例教學法已通過了很多課程的教學考驗,是一種開放性和引導性很強的教學方式[3]。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心理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枯燥死板的心理學理論講得生動形象,改善課堂氣氛;案例教學中的情景設置和模擬,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讓學生提前進入教師角色,充分體驗教師的苦與樂;同時,簡單評估自己是否具備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條件;及時調整現在和未來的努力方向。(二)應用模式探析。案例教學法可分為“由例至理”和“由理至例”兩種基本形式[3]。在《心理學》課堂教學中,這兩種模式可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切換或者同時存在。例如,在講授“中學生情緒管理”章節時,可采用心理測驗法對學生目前的情緒進行自測,根據測驗結果隨機抽取數名學生分享其情緒調節的方法。課堂小助手做好記錄,分組討論這些方法的實用性。最后由老師做總結,由例至理,對應教材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由理至例的模式。在學習“中學生心理輔導”常用方法時,可先介紹心理學不同流派的心理輔導方法,根據教師的自我經驗總結出使用頻率較高的方法,配備典型案例講解,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該方法的適用范圍、實施步驟和注意事項。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也可現場分配角色情景模擬該方法的使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又比如,在講解心理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八階段心理發展觀時,可以問題導入。讓學生自行回憶或者向主要撫養者了解他們在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和現在發展中遇到的困惑,比如對自己生命由來的探索,對自我特征的關注,對假裝游戲和學習的投入,對人際關系尤其是兩性關系的轉變等,分組討論整理成文。小組代表總結發言,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任課老師可適當暴露自己的成長經歷,引入八階段理論分析。最后將理論拋給學生內化,讓其結合自我變化,對照相關情節,跨過曾經的“坎”,以健康的心態更好地迎接未來的蛻變。這樣由自身的經歷導入,加老師靜心講解,再返歸學生自己的課堂更能記憶深刻,實用性強,符合素質教育觀的沒敢,是合理并應大力推廣的。
社會心理學教學實踐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介紹了研究性教學在社會心理學教學中的實施原則,其次探討了研究性教學在社會心理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最后總結了研究性教學在社會心理學教學中的效果反饋,以及實踐反思。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社會心理學;實踐研究
研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指導學生選擇與學科相關的專題進行研究,學生在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吸收并應用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與學互動的教學模式[1]。2005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中明確提出“積極推進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2]。由此,全國高校掀起了探索和實施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熱潮。社會心理學是針對川北醫學院社會工作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主要探討特定社會情境中個體與他人、群體、社會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3]。通過學習社會心理學,可以幫助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了解社會,并學會運用社會心理學的基礎知識解決在社工實踐中遇到的社會心理問題,更好地服務社會。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目標,學生缺少缺乏探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難以將所接收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同時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建設也迫切地要求改革以講授法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此,筆者嘗試將研究性教學應用到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中。
一、研究性教學在社會心理學教學中的實施原則
(一)學生主體原則。在研究性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與課程相關的專題進行研究,通過親身體驗問題的提出、研究、解決這一過程,不但能夠掌握現有知識,還能加深新舊知識的聯結、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同時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并逐步獲得主動學習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這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從主導者、傳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探索和實踐的指導者、幫助者、鼓勵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二)應用性原則。學生能否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是社會心理學教學效果評價的標準之一。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向生活、接觸社會,關注現實的社會心理問題或社會心理現象,在對這些問題或現象的探討與解釋中,幫助學生找到課程學習與實際生活的結合點,感受社會心理學的意義和價值[4]。(三)探索性原則。探索性原則要求教師的教學設計具有探索性,不局限于教材的框架,在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富有探索性的研究情境,引導學生發掘具有創造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專題。探索性原則也要求教師的教學活動具有探索性,善于提出適合學生的探索性問題,鼓勵學生質疑、提問,并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靈活調整教學內容。
二、研究性教學在社會心理學教學中的實踐
心理作業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重要教育活動,心理作業則是與之相匹配的課程作業,在助力學生心靈成長上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針對當前部分學校心理作業缺失,以及作業布置零散化、口頭化和非強制性等現象,從心理作業的開展形式、作用分析和注意事項三個方面加以探討,對心理作業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以期促進心理教師對心理作業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程作業;心理健康教育課;課程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教師認為心理課屬于非考試科目,是一門“放松的活動課”,所以不需要布置作業;還有一些一線的心理教師出于給學生“減負”等想法,也不會給學生布置作業。與此同時,部分心理課的作業也存在零散化、口頭化和非強制性的情況。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師及時獲得學生對于課程的反饋,進而對課程設計和教學效果進行評估;也不利于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對所學方法和技巧進行有效遷移。2012年,教育部在新修訂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做到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服務的緊密配合。由此可見,在中小學心理課堂中布置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的心理作業是非常緊迫和必要的。
一、心理作業的開展形式
(一)按作業時間分類按布置時間,可分為課前作業、課中作業、課后作業。課前心理作業的主要形式包括課前調查、資料收集等。通過課前調查,可以幫助教師更加明確學生的需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并促進教學內容的靈活調整。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資料收集等課前心理作業,也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簡單思考,對課程內容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進而幫助學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課堂作業的主要形式包括完成課堂任務和活動、表演心理劇、填寫心靈札記等。課堂作業是與教師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教師可以實時對作業要求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在學生作答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巡視和詢問了解學生的作答情況,評估任務的難度和有效性;在學生作答完成后,也可以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反饋,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回應。課后作業的主要形式有閱讀心理圖書、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觀看心理電影、在父母或同學的協同參與下完成任務、撰寫感受和收獲等。
(二)按作業主題分類按作業主題,可分為認知提升型作業、情感表達型作業、實踐體驗型作業、思維探究型作業、反思總結型作業。認知提升型作業是通過作業實現認知觀念的提升,促使學生對世界進行更全面的思考。例如,在講授“異性交往”之后,可以讓學生在心理作業上寫下自己喜歡的同性品質和異性品質、自己向往的理想型和理想交往模式,再結合教師所講的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論,判斷某一異性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型、自己欣賞該異性身上的什么品質,以及自己對該異性的情感更貼近哪一種,進而判斷這種關系應當屬于什么類型。通過對異性和異性關系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澄清自己的異性交往模式,進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異性交往。情感表達型作業是通過覺察、體驗和表達情緒,幫助學生釋放壓力、排解負面情緒、提升積極情緒的作業形式。例如,在講授“情緒調節”主題之后,可以讓學生在心理作業中完成自己的“情緒調節象限圖”。通過在四個象限中羅列對情緒調節有幫助和無幫助的事情,以及對問題解決有幫助和無幫助的事情,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更多的覺察,逐步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實踐體驗性作業是通過鼓勵學生親身參與某件事或體驗某種經歷,進而在親歷和反思中獲得自我成長。例如,在講授“團結的力量”之后,可以讓學生自行準備一些細的樹枝或木棍,不斷累加樹枝或木棍的數量,然后盡力折斷。通過反思折斷一根木棍和折斷數根木棍的難易程度,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團結的力量。思維探究型作業是通過作業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不斷提升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創新性和靈活性。例如,在講授“應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之后,可以讓學生完成“4I”表格,即思考和羅列如何看待這個不確定事件(Ithink)、如何從自身尋找優勢和內部資源進行應對(Ican)、如何從外界尋找外部支持(Ihave)以及如何進行自我關懷(Icare)。通過有步驟地思考如何應對不確定,實現助人自助,掌握應對不確定事件的方法。反思總結型作業又叫心靈札記、周記,是以文字書寫表達心跡,從而了解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學習和發現。一般來說,反思總結型作業的提問方式包括“哪一個活動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書寫時,你有怎樣的心情”“你在哪些層面對自己有了更新的了解”“你認為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步和擴展”等。學生可以采用文字、繪畫、思維導圖等多種形式完成作業,教師只需要寫下一些共鳴語句、反思提問、支持鼓勵等語句。
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論文
一、前言
在《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中強調:要提升教師教育體系建設,要找準教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突破點和著力點,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的質量。教師隊伍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教育發展的質量與水平。除了加強師范院校對新教師的培養力度外,加強在職教師隊伍的培訓,促進教師教學實踐后,再學習再提升,成了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教師培訓體系中,組織管理、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教學方法共同決定了教師培訓的質量與效果,其中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培訓課程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師培訓的水平與質量,在整個教師培訓工作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
二、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存在不接地氣、拼盤湊數、交叉重復、操作性不強、反饋不到位等問題。反映出課程設計的實質性問題是:教師培訓課程設計存在學員主觀能動性不足、教學方式多樣性不夠,課程安排針對性、系統性、科學性不強等問題,以上問題直接影響了培訓的質量與效果。究其問題出現的原因有三:其一,對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項目負責人應付湊數,學院審核機構審核不嚴等情況;其二,課程設計者教育學專業知識深度不夠,對教育學基本理論缺乏研究,導致不能很好地應用教育學基本原理;其三,課程設計者知識廣度不夠,在設計中還需應用到的社會學、心理學等知識不夠扎實。本文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視角,應用心理效應的原理來探討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的對策。心理效應是普遍作用于每個人的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是某種人的行為或事的作用力影響了其人或事導致發生相應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如破窗效應、鰱魚效應、蝴蝶效應、木桶效應等。心理效應對人的行為和意識影響具有普遍性,根據培訓的不同階段、不同方面應用好心理效應,可以使課程設計更加合理化、科學化。
三、五種心理效應在教師培訓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一)課程設計的初始安排,注重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初次接觸時根據有關信息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首因效應在人際認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會對信息的解釋和總體印象的形成產生強烈影響。雖然這種印象并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強烈影響著人的心理和行為。因此,如何安排培訓班開班式尤為重要。學員來自全省甚至全國各地,互不熟悉,如何迅速俘獲人心?我們在課程設計初期的主要任務:一是如何讓學員對此次的培訓班充滿信心、充滿期待;二是能夠讓學員在最短時間內融入班級,充分激發每位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激發新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通過初次接觸,觀察每位學員的特點,為后期的班級管理與學員信息反饋打下基礎。因此,初期的課程安排應以活躍氣氛、凝聚團隊為主,可設置團隊拓展訓練或破冰訓練等。同時,首課教師與課程的選擇尤為重要。首課教師要選擇經驗豐富的、資歷較深的優秀教師,讓學員對本次的學習充滿信心與期待。運用首因效應時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不是無法改變或難以改變的。我們應當在第一時間凝聚人心后,進一步做好后續的工作,避免有始無終。(二)課程設計的中間安排,注重反饋效應。反饋效應是心理學借用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學習者通過對自己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對后續的學習起到控制和強化作用。反饋效應告訴我們: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教學者要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客觀的反饋,以強化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與目的性,提高學習效率,避免偏離學習目標或浪費時間。即論語中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除了進行自我反思外,要重視別人對自己作出的客觀評價,揚長避短,從而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反饋效應告訴我們,在課程設計的中間環節要幫助學員建立良好的反饋平臺,設立有效的反饋方式,使學員在一段的學習過后能及時進行總結、調整和交流,為強化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如:在課前設置學員分享環節,課后留部分時間讓學員自由提問,舉辦學習沙龍或者小論壇。老師要在學員的交流與分享中了解學員的需求與不足,學員也要在交流中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下一步學習明確目標。反饋效應還啟示我們在課程設計中要注重前后課程的順序安排。避免出現前后課程交叉重復,先難后易,甚至前后矛盾的現象,確保課程能圍繞培訓主題,達到培訓預期目標。(三)課程設計的后期安排,注重遷移效應。所謂遷移效應是指先行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即已學習的知識、積累的經驗對解決后期問題的影響。根據造成的不同影響分為正效應、負效應和零效應。在課程設計的后期中,要適時安排特定環節及時總結梳理本次培訓班學習的內容,并通過安排片段教學、聽課評課、參觀考察、課題研討等環節,把前期的課堂理論學習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并挖掘其原理相通之處,觸類旁通運用到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教學中。有條件的培訓院校還可以在培訓班后期安排部分選修課,讓學員在前一段集中學習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及本地區學校的教學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感興趣的課程。使前期的學習有的放矢,避免了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因為培訓期間的學習時間總是有限的,在后期的課程設計中還要注意幫助學員歸納總結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方式與方法,使學員回到學校后能舉一反三,運用自如。同時要防止學習與實踐中的思維定勢,不考慮自身教學實際情況照搬照抄。同時,事先讓學員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學習過程中讓學員帶著課題聽課,帶著課題研討,這都是培養學員科研能力的好做法。根據中小學教師的“軟肋”,針對性地加強教師的科研能力,引導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及時地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能很好地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四)課程設計的整體安排,注重超限效應。超限效應是指長時間的刺激或過度、過強的作用導致研究對象產生心理不耐受甚至逆反的心理現象。課程設計中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過猶不及”。因此,在課程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體的疲勞周期因素,科學安排課程的數量、時長、性質、時間點及排列順序。科學家對腦科學規律分析研究顯示:大腦的每個功能區都有一定的工作時限,超過時限腦細胞就會因疲勞而逐漸停止工作。同時,左右腦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關聯。大腦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務時只有一個半球的參與,因次單一的教育和訓練會使大腦的另外半球受到抑制。所以,要科學控制不同課程的時長,建議不同性質的課程設置不同的時間長度不宜連續安排同一性質的課程。另外,根據人體的生物學規律:人體在早晨記憶力呈最佳狀態,適合安排理論性強,邏輯思維強的課程;14點腦力體力最低,不宜安排理論課;15∼18點體能活躍,可安排操作課、實踐課;21點出現第二次高峰,可安排學習沙龍、文藝匯演等。(五)課程設計的價值安排,注重指揮棒效應。指揮棒效應是指上層或管理者的目的與意志對下屬的行為所起的導向與驅動作用,導致了自身行為失去自主性、客觀性和系統性。表現在:一味聽從權威專家的意見,不敢質疑,更不敢有反對意見;一味迎合政策的需求,喜歡捕捉熱點,隨大流且功利性強。職稱考試輔導培訓、繼續教育規定學時培訓、學歷與學位考試培訓等培訓市場生意興隆。因此,課程設計中不要一味聘請權威專家,或礙于領導專家的面子“湊課”,要關注一線教師的基層經驗的分享。許多專家只是從事理論研究,沒有一線教學經驗,理論引領固然需要,但是基層教師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經驗對學員今后的教學工作的幫助和啟發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彌足珍貴的。從政策層面來講:不要只盯著學校升學率壓力或滿足自身評職稱的需求,更要注重“立德”之根本。缺乏道德素養的老師,教學知識與能力再強,也就像沒有設置安全網的高樓,樓蓋得越高就越危險。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必須是品德高尚的人,是要內外兼修的。不能因為培訓時間短暫,犧牲師德師風教育來換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丟失了學習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因此,建議開設師德教育課程,比例可以根據培訓班的時間長短來合理控制。從教師培養整個周期來看,課程設計的系統性尤為重要。要開設師德教育、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科研教育四個領域的課程。如果是階段性的主題式培訓,培訓時間較短的,其課程設計也可以不面面俱到,只要能圍繞主題即可,但從整個培養周期來看,課程的系統性尤為重要。
教師專業發展工作總結6篇
(一)
一加強政治學習,把德育放在首位。
教師是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突出了,對師德素質的要求更加廣泛了,教書育人工作的標準更高了。在深化教學改革、推動素質教育中,我把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
二、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
教育創新和改革發展,關鍵在教師。在新的一輪教學改革中,我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培訓班,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培訓任務,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初步掌握了新課標的理念。
(一)、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
教師專業發展工作總結6篇
(一)
一加強政治學習,把德育放在首位。
教師是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突出了,對師德素質的要求更加廣泛了,教書育人工作的標準更高了。在深化教學改革、推動素質教育中,我把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
二、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
教育創新和改革發展,關鍵在教師。在新的一輪教學改革中,我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培訓班,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培訓任務,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初步掌握了新課標的理念。
(一)、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
心理測量學課程設計研究
1心理測量學的意義與課程定位
測量是科學的基礎。在心理學中,我們通常需要通過自我報告與行為觀察評估相關變量,如“智力”“攻擊性”等。心理測量學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通過科學、客觀、標準的測量手段對人的特定素質進行測量、分析、評價的課程,是心理學與教育學本科生必修的專業課。心理測量課程既需要理解和記憶大量的重要概念,又需要掌握公式的計算與推導過程,可視為統計學課程和研究方法課程的混合,因而難度較大。本科生一般在大三學年學習心理測量,課程開設于心理統計、普通心理學等基礎課之后,組織行為學、臨床心理學等應用型課程之前,可以說心理測量學承擔著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1]。
2心理測量教學中的困難
在心理測量學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存在一些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基礎不一,教學難以因人而異。前文說到,心理測量課需要統計與研究方法的基礎,如果學生這些課程沒有學好,學習心理測量會感到非常吃力。如何在課前評估學生基礎水平,以及如何在學生基礎不一的現實條件下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心理測量涉及面較廣,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復雜計算,內容較多,如何在48個課時完成全部教學內容,也是教師需要深入思索的。最后,心理測量可視為基礎與應用的結合,而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下,重視理論教學,單純講授灌輸知識的方式,學生參與度低,從理論到實踐的鴻溝無法跨越,學生會覺得課程枯燥,師生間缺乏互動。
3BOPPPS教學模型簡介
起源于加拿大的BOPPPS教學模型自提出后就備受關注[2]。BOPPPS是加拿大教師技能培訓體系ISW的理論基礎,該模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方法上重視對教學過程的分析與拆解,在教師培訓中通常采用微型課程的演練[3-5]。BOPPPS包括六個步驟,分別為引入、目的、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與總結,具體內容如下:引入(Bridge-in),是BOPPPS教學模型的第一個步驟,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討論本課程將要發生的事情。在這一階段,教學策略包括通過講故事或個人經驗,分享本課程的重要性、觀點想法以及學習原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目的(Objective),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運用認知、情感與神經運動的技巧,闡明學習的目的,例如學生需要在課程中知道什么以及課程后做哪些事情等。前測(Pre-assessment),教師在這一階段,通過測驗、家庭作業或者非正式的問答環節,了解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層次,進而調整課程的難度與深度。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這一階段特別強調教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學生通常會被分為若干小組,教師需要基于課程材料引導學生深入討論與思考。后測(Post-assessment),用于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課程的要求,后測內容與教學目的直接對應。測驗的方法多樣,包括多選題,可以用以評估基礎知識的掌握;對知識的應用、創新、分析等能力可以通過問題解決所反映;學習態度或滿意度等能夠通過心理學量表評估。總結(Summary),在這一階段,教師和學生需要反思課程學習的內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總結主要知識點,回顧課程內容,答疑解惑,同時對學生的積極參與表示鼓勵。
旅游心理學研討式教學研究
經濟的不斷發展,為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相應的旅游管理專業也成為了當下時代社會熱門專業之一。作為該專業的必修課程,《旅游心理學》主要是對旅游者的行為、心理等進行分析,涉及到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且理論比較晦澀難懂,教學過程比較枯燥,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課程內容,久而久之產生一種厭學的情緒,影響最終教學效果。基于此,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對基于問題處理模式下的《旅游心理學》課程研討式教學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研討式教學簡介
(一)研討式教學概念。研討式教學屬于實踐教學方法的一種,將解決問題作為教學中心,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共同探討、研究以及實踐等,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制定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而讓學生真正了解并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研討式教學的方式比較多樣化,主要包括討論式、閱讀自講式、專題式、啟發式、案例式以及講授式等[1]。研討式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相關,且具有吸引力問題情境,提出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在豐富學生原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進而增強其綜合素質。(二)基于問題處理模式下的研討式教學。基于問題處理模式下的研討式教學,即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基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不同掌握程度,將問題劃分出多個層次,進而站在不同的層次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充分吸引學生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當中,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此種教學方式的最終目的在于,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將問題作為內核,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進而滿足現代教學觀念,培養出符合應用型人才標準的高質量人才。
二、《旅游心理學》課程特點分析
作為心理學的重要分支,《旅游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旅游心理學》已經成為高等院校旅游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一般來講,可以將《旅游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劃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旅游者心理研究、旅游企業管理心理研究以及旅游從業人員心理研究。一方面,《旅游心理學》最大的課程特點便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從心理學的層面上,對旅游活動中產生的信息進行分析,并以此來解決實際的旅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2]。所以,通過《旅游心理學》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業務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進而增強其綜合素質。另一方面,相對而言《旅游心理學》這一學科在我國國內興起的時間較晚,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的理論體系尚未健全,現階段出現的旅游心理學的教科書也存在著嚴重的抄襲現象。所以,該學科尚處于發展階段。除此之外,由于學生普遍存在著心理學基礎薄弱的情況,加之課時相對比較少,因而現階段《旅游心理學》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三、基于問題處理的《旅游心理學》課程研討式教學模式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