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舞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04:38: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形體舞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形體舞蹈論文

高校形體舞蹈課程設計論文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福建工程學院展開,該學校2014學年上學期選課學校公選課“形體舞蹈”的女大學生均為本次研究的研究人選,研究對象為該公選課的設計。

(二)研究方法

1.訪談法

為了開展相關研究,筆者對表1中四個方面的專家進行了訪談。

查看全文

藏族舞蹈審美特征分析論文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探討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歷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藝術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傳統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學”中把舞蹈歸于“工巧明”(即工藝學),這就表明舞蹈藝術在理論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圍之內,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論依據的藝術形式之一。在西藏歷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僅配有文字記錄的“舞譜”,還用“線”記錄著“舞曲”;“卡爾”舞蹈的音樂“藏文古譜”流傳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間歌謠中傳唱著眾多的有關“說舞蹈”方面的歌謠。在眾多舞蹈論述中,什么是舞蹈、形體運用以及“舞蹈藝技九”等舞蹈理論是古代論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論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識總匯》[M],中冊290頁(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關于“舞蹈的各種動作姿態是人體塑造的精彩工藝之一”這一論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態的“精彩工藝”。恰恰是這一活生生的“工藝”,表現著當時當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審美對象的表現手段論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證明了當時舞蹈藝術在人們生活中占據的地位,以及人們對舞蹈藝術的認識高度。同時“舞蹈藝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醫典藍流璃注解》[Z],第130頁,木刻板(藏文)。)中簡潔透徹地闡明舞蹈是用人體的“形”,動作語言的“聲”、舞動的“情”表現生活和情感。如:“優美、英姿、丑態”都借助人的各種生動的形態來表現;又如同說話一樣用人體把“兇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靈活現;同樣用人體把“悲憫、憤怒、和善”等內心情感表現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從以上“舞蹈藝技九”的觀點中不難看出舞蹈以升華到藝術高度來表現人的思想情感。“形、聲、情”和諧運用到舞蹈中,更進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學特色。同樣,隨著社會的進步,種類繁多的藏族民間舞蹈,也由起初的簡單模仿、無意識的自娛性逐漸發展成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一門藝術。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認為西藏古代的“舞蹈藝技九”是古印度“樂舞論”中婆羅多牟尼論述的,與藏族舞蹈無關。對此,經筆者查閱有關資料考證,在藏族歷史上,人們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相關的藝術理論和技法。“波羅多牟尼在論述‘拉斯’時只提出了八種,后經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種。這九種‘拉斯’主要作為卡達卡利舞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之用”(注: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M],第180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這與藏文古籍“舞蹈藝技九”中論述的內容相重合的只有“憤怒、恐怖、英武”三種,其余六種則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沒有提到“形、聲、情”和諧運用于舞蹈藝術中的觀點。這就有力地證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來文化時非常重視與本土的審美意識相結合,以民族審美需要和創新精神創造了符合民族審美特征的舞蹈理論。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都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備一定審美特征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由于每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政治歷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風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格,如不同地區舞蹈,動作的力度、軟度、開度、幅度和舞律的差異,有的民族舞蹈動作的重點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動作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動作較為豐富,而下身動作較少;有的地區舞蹈以大動為美,有的地區則以含蓄舞動為美。正是諸多舞蹈風格中蘊藏著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特征。

“審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諸審美對象在人們頭腦中能動的反映,一般通稱之為‘美感’”(注:王朝聞:《美學概論》[M],第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著審美意識活動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如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感受等等,同時還包含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特殊的審美心理現象。

查看全文

體育舞蹈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采用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西安市部分體育舞蹈教練和小學一線體育教師等相關人員進行訪談,結果發現:1.開設體育舞蹈是學生的迫切需求;2.開設體育舞蹈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也是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的途徑之一;3.體育舞蹈可以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觀。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對開展體育舞蹈項目教學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體育舞蹈;體育教學;應用價值;開展對策

1引言

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還保持著內容與結構長期不變的傳統體育鍛煉方式:側重體能,項目局限。這種方式不能持久調動多數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滿足不了學生多層次的鍛煉需求。而體育舞蹈具有樂中健身性、行為舉止規范性、綜合藝術性、默契配合性等特性,因此開設體育舞蹈課程,可以豐富學校體育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認知。學生鍛煉興趣普遍高,在娛樂中健身,其自覺性也強,運動量和強度就有一定的保障,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得到很好提高,從而可有效地保證他們身體、心理健康成長的需要,更利其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本論文從分析體育舞蹈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入手,對學校開展體育舞蹈的對策進行了探討分析,可以為相關學校開設體育舞蹈課程提供參考。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查看全文

聾生舞蹈藝術教育的發展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舞蹈藝術教育在于昭示人類對美的自然需求和審美理想,傳播人類情感信息,增進人們的交往和交流,陶冶人們的理想、信念和情操,提高個體的藝術素質與修養。聽力殘疾學生(以下簡稱聾生)的舞蹈藝術教育,是根據他們的特點,以舞蹈藝術教育為主要途徑,以提煉、組織、韻律化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運用人體動作姿態、表情、動作流程等來構成畫面,創作形象,表達某種思想情感,從而讓他們獲得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聾生的舞蹈藝術教育,是特殊教育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提高殘疾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這種舞蹈藝術教育注重殘疾學生潛能的開發和缺陷的補償,能有效培養他們積極面對人生、全面融入社會的意識,也堅定了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生態度,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社會,自覺體驗生活,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內容

1.武漢市特殊教育學校聾生舞蹈藝術教育的現狀調查。

2.武漢市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藝術教學的內容、策略研究。

查看全文

小學體育舞蹈啦啦操訓練方法探討

啦啦操起源于部落儀式,具有戰爭激勵的作用,類似于我國上古時期的巫師的舞蹈。現代意義上的啦啦操則起源于100年前的美國,與新式體育運動相伴而生,目前,舞蹈啦啦操已經成為全美主要體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在足球、籃球、橄欖球乃至游泳等體育賽事中,隨處可見舞蹈啦啦操的身影。我國于2002年正式引入啦啦操項目,隨后在各階段學生群體中廣為流行,也得到了社會與國家的高度關注。論文以小學體育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小學體育教學中舞蹈啦啦操的訓練方法。

1.小學體育教學中舞蹈啦啦的價值研究

舞蹈啦啦操是現代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之中,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1]。從當前的教育實踐來看,舞蹈啦啦操的教學價值主要集中于以幾點:1.1塑造學生的形體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形體狀況并不容樂觀,比如家庭溺愛導致的營養過剩,運動偏少導致的亞健康等。舞蹈啦啦操是為小學生量身定制的體育項目,不僅重視動作的規范性與技巧的協調性,也重視形體的美感,對小學生形體美的塑造有重要價值。1.2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小學生中普遍面臨著意志力薄弱的現象,特別是獨生子女,此種問題更為顯著,這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舞蹈啦啦操具有一定的訓練難度,它要求小學生控制好身體的協調性與柔韌度,不斷克服學習中難點與問題,這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意志品質。1.3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舞蹈啦啦操不僅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且其注重團隊間的合作,強調團隊精神與集體意識,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用顯著。

2.小學體育教學中舞蹈啦啦操的訓練策略

2.1做好導入工作。“學以趣為先”,在小學生的舞蹈啦啦操學習中,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它不僅是學生開啟學習活動的動力,也是學習活動得以維持和深入發展的根本保障[2]。因此,在舞蹈啦啦操的訓練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啦啦操的特質以及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好相應的教學導入工作,以有趣的導入方式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故事講解。在啦啦操誕生的100余年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教師可以將啦啦操的歷史融入到故事中來講解,并趁機向學生介紹舞蹈啦啦操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下,深化對舞蹈啦啦操的理解;又如,播放視頻。愛看視頻是小學生的天性,特別是對小學中低段學生而言,視頻更具直觀性與生動性,也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要選擇重要比賽前的啦啦操視頻,讓學生跟著律動的節奏觀看舞蹈啦啦操隊員的動作,感受啦啦操的魅力。而對一些難度較高的肢體動作或者審美表現力強的肢體動作,教師可以將其單獨拎出來,制作剪輯成集錦,共學生觀摩,讓學生感受到啦啦操魅力的同時,提升其學習興趣,為訓練工作的深入開展打好基礎。2.2加強基礎訓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舞蹈啦啦操作為一項健身舞蹈,需要學生跟著節奏的律動,呈現出優美、協調的動作,對小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舞蹈啦啦操的訓練中,教師首先要做好的是基礎動作訓練,待學生對舞蹈啦啦操的基礎動作有了清晰透徹的了解之后,再開展綜合訓練以及相應的舞蹈啦啦操表演。舞蹈啦啦操的動作體系較為復雜,除了肢體動作以外,腰部、頭部的協調性同樣是影響舞蹈表演的重要因素,教師需要對舞蹈啦啦操的動作進行分解,將其中最為常見的動作分離出來,最為基礎動作來訓練。并且,為了避免基礎動作訓練中因音樂的缺乏而出現的枯燥感,教師可以將基礎動作匯編成簡易的舞蹈,讓學生在音樂節奏的帶領下,進行舞蹈訓練,這樣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訓練熱情,也有助于學生全方位、系統地掌握舞蹈啦啦操。在舞蹈啦啦操的基礎訓練中,除了手位訓練至關重要以外,身體的柔韌性訓練同樣不可或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從學生中選出具有較好舞蹈功底,且對舞蹈啦啦操有高度熱情的學生作為各小組組長,開展小組訓練,這樣不僅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舞蹈訓練的深入開展同樣意義深入。2.3突出綜合訓練。在舞蹈啦啦操的訓練中,動作分解式的基礎訓練固然重要,綜合訓練同樣非常重要性,它不僅是全面展示學生舞蹈啦啦操表現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檢查學生基礎動作掌握效果的客觀需要[3]。因此,在基礎動作訓練完畢后,教師要突出綜合訓練,將綜合訓練作為舞蹈啦啦操訓練的重點所在。綜合訓練多依托于相應的套路,教師可以選擇經典的舞蹈啦啦操表演,讓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開始整體性的訓練,各小組學生由組長帶領,教師從旁觀看,如果發現學生在肢體動作或者協調性上出現問題,則予以現場糾正。在舞蹈啦啦操的綜合訓練中,舞蹈表演是一種特殊的訓練形式,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舞蹈啦啦操表演,并根據學生表演的最終結果予以等級評定,這種帶有競賽意味的訓練方式,激發地刺激了學生的訓練熱情,提高了學生在舞蹈啦啦操訓練中的積極性。創編與訓練為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一體兩面,為了提升舞蹈啦啦操的審美表現力,教師在重視啦啦操訓練的同時,也要引入其他舞種,特別是與啦啦操融合度比較高的舞種,比如街舞、武術、爵士等,鼓勵學生在綜合訓練中進行創編,尤其是跨舞種創編,在啦啦操中吸收其他舞種的元素。2.4重視復習訓練。“學而時習之”,在小學生的舞蹈啦啦操訓練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訓練與綜合訓練,更要突出強化訓練,讓學生在復習環節中強化舞蹈啦啦操的表演技能[4]。復習訓練不同于前面的練習,受時間因素的影響,它需要突出訓練的針對性,換言之,復習訓練需要采用精準訓練的方式,使寶貴的教學時間運用到最為緊迫的教學任務中。在綜合訓練中,不同小組存在的問題有著較大的差異性,比如,有些小組學生的動作力度不足,在表演中出現了動作乏力,審美性不高的現象,而有些小組則存在著協調性不高的現象,盡管小組學生的肢體動作表現力都很不錯,但作為團隊項目,缺乏良好地配合性,影響了最終的結果。因此,)教師要根據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好針對性的復習訓練方式,做到對癥下藥,提升小組的訓練效果。同時,在舞蹈啦啦操訓練中,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部分學生表現優秀,部分學生表現欠缺的現象,此時,教師要構建一對一幫扶訓練機制,讓優秀學生扶持后進學生,實現共同提升的目標。

3.結語

查看全文

服裝表演專業舞蹈課程論文

摘要:舞蹈課是高校服裝表演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宗旨是從教學計劃入手,調整舞蹈課程的設置,以及妥善修訂舞蹈課程教學大綱,盡量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不同風格、不同舞種的典型素材以及提高學生的編排能力、基本素質和舞蹈理論修養,為今后的學習服裝表演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服裝表演專業舞蹈課程

目前,國內很多院校的服裝表演專業都開設了舞蹈課程,并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舞蹈課程的開設比重。但各校的情況不盡相同。就筆者所在的學校服裝表演專業,立足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比較重視舞蹈課程的開設,充分利用本系專業的師資條件,除了在第一年必修的基礎上,還在以后的兩年分別設置了不同層次內容的舞蹈課程,并且為有一定基礎和有興趣的學生還設置了較深層次內容的特色舞蹈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學途徑。

然而,任何問題都有兩面性。存在的問題表現在:(1)缺乏專業舞蹈教師,有些院校的舞蹈課是由服裝表演的老師兼任。(2)缺乏合適的教材。就服裝表演專業舞蹈課程使用的教材而言,國內目前尚少見有出版過一本合適的面對高校服裝表演專業的舞蹈課教材。(3)開課學時偏少。從舞蹈作為一門基礎課來看,大多數學校的學時安排還相對有限,加之真正實施時還會因其他活動的沖擊影響而打折扣。(4)生源基礎差。長期以來,舞蹈教育一直處于附屬和依從的地位。就生源基礎來看,雖然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自身體形條件較好,但絕大多數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從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對舞蹈的認識幾近空白。(5)重視程度還不夠。有些院校舞蹈課僅作為服裝表演專業中副設的專業基礎課,對舞蹈修養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利用所學舞蹈知識進行服裝表演編創能力的培養還不夠重視。

總之,在面對社會新時期復合性人才的需求,筆者所在的學校服裝表演專業在制訂教學培養計劃時,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借鑒其他專業服裝學院的教學經驗,對服裝表演專業中舞蹈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大綱內容的編排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學優化體系。首先,根據學校專業辦學培養復合性人才的方向和特色,對2007本科培養計劃中有關舞蹈課程的設置進行了大幅度調整。既考慮到開設具有實用意義的課程,如舞蹈基訓、形體訓練,又兼顧到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舞蹈理論學養的提高,盡量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更多地了解掌握不同風格、不同舞種的典型素材以及編排能力。調整教學培養計劃時依據“一專多能”“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改變以往服裝表演專業學生學習舞蹈走過場的誤區。在夯實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舞蹈基礎,舞蹈素材,舞蹈鑒賞,舞蹈編導,T臺表演編創”為線索的學習板塊。這些課程可分為三個學段來實施完成。第一學年為基礎階段,第二學年是提高和積累階段,第三學年除了繼續進行不同層次內容的舞蹈作品鑒賞外,學習重點則轉為舞蹈編排并結合專業進行T臺表演編創,達到學以致用。此外,又因本校地處江西贛南,贛南有客家風的贛南采茶戲,贛南采茶戲有著動聽的音樂,優美的舞蹈。因此在舞蹈課時,我們也增加了贛南采茶舞,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了客家生活情態,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這樣,不僅使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在T臺上能走“貓步”,還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畢業后走進社會的實際需求。

我們在合理修訂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進而對舞蹈課教學大綱進行了妥善細致的修訂:舞蹈課程教學大綱內容是為服裝表演課程奠定基礎。例如根據服裝表演學生舞蹈知識技能欠缺,但理解能力相對較強的特點,通過對一些有深刻主題寓意和表現手法獨特的經典作品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知識學養和鑒別能力。如根據學生基礎較差且大學生入校年齡在18歲以上,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比較硬,軟度差)的生理特性,加上服裝表演自身的專業特點,在舞蹈課上更多要求形體的訓練、身體韻律和協調感的訓練,而非專業性較強的技能技巧訓練。使學生能夠完成大部分規定的基本動作,了解舞蹈訓練的基本步驟、方法和要領,適度地淡化或刪除專業性較強的高難度動作要求,培養學生利用舞蹈課所學的舞蹈知識,充分運用到服裝表演當中。

查看全文

少兒舞蹈中的非智力原因培育

摘要:學校少兒舞蹈活動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要提高少年兒童的舞蹈表現力及創造力,不僅需要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也需要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獲取舞蹈表演成功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舞蹈;活動;培養

非智力因素從廣義上講,就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動機、興趣、情感、習慣、意志、性格等。這些非智力因素,在學校少兒舞蹈活動的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動機的明顯與模糊、興趣的高漲與低落、情感的豐富與單調、習慣的好與壞、意志的堅強與薄弱、性格的開朗與弧僻都會直接影響少兒舞蹈興趣活動的效果。因而在少年兒童進行舞蹈興趣活動中不僅要重視形體、技能、技巧、身韻的訓練,而且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為此,在長期的具體實踐中,筆者摸索出幾條在少兒舞蹈活動中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徑,下面就談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樹立學習舞蹈的信心

信心是動機的產物。少年兒童在學習舞蹈過程中積極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學習的動機。動機是激勵一個人去行動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在整個舞蹈興趣活動中逐漸發展和形成的。

查看全文

幼兒舞蹈對幼兒時期的教育作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智力發展;生理素質;創造力;道德培養;審美修養;集體觀念;愛心教育;幼兒美育

論文摘要:幼兒舞蹈是學前教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不是單設的科目,而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兒感興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種美育形式;是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任務中的一個部分,它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開發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動幼兒素質全面提高的諸多潛在優勢,它既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手段。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對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舞蹈是各類藝術中歷史最久遠的門類之一,是人們表達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舞蹈作為教育的內容和手段不僅可以培養教育對象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增強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而且可以抒發和表達感情,加強交往,美化生活,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幼兒時期的教育可謂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舞蹈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素質教育及技能的提高和發展,均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舞蹈是學前教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不是單設的科目,而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兒感興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種美育形式;是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任務中的一個部分,它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開發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動幼兒素質全面提高的諸多潛在優勢,它既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舞蹈與幼兒生理素質

舞蹈訓練跟體育運動一樣,有助于兒童的身體健康發育。如:舞蹈素質訓練中的壓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髖上的各種手段練習及對孩子韌帶、肌肉的延展訓練等等都跟體育訓練有著密切的聯系。舞蹈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它要靠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動作,來表現各種美。動作的協調性訓練有助于兒童大腦的發育;長期訓練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靈活性,有助于兒童形體的健美,培養內在氣質、美化身段,提高人對自己欣賞和自信心。從而使兒童的身體塑造的更挺拔,肢體更靈活,身體各部位更加協調。

查看全文

學前教育理論下舞蹈教學論文

1問卷調查的展開及調查結果

為了使得調查研究更為有序、客觀,論文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劃分為課程內容設計、課程內容的選定、課程內容的組織實施、課程的教學評價四部分進行問卷問題的構建。在問卷調查中,在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學院中選取400名學生發放問卷,學生通過紙質問卷、電子問卷的填寫來完成調查。在為期10天的調查結束之后,共回收問卷4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數量為382份,問卷有效率達95.5%。在問卷調查結束之后,論文對于調查結果進行了簡單分析,根據數據,得出如下結論:在課程內容設計上,學生認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設計中,理論課程內容過多,對于舞蹈教學的實際操作內容涵蓋較少,總體教學內容難度較低,難以提升。在課程內容選擇上,缺乏統一、合理的課程教學內容,部分課程內容不符合實際工作內容需要,難以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在課程內容的組織實施上,學生指出,就自身的掌握情況來看,目前學校所安排的1周2課時,一學期24課時的教學時間較短,只能夠滿足學生“學”的需求,但是達不到學生“學會”的目的。在課程的教學評價上,學生認為目前專業舞蹈教學評價體系一元化現狀嚴重,對于理論考試的重視程度過高,對于個人舞蹈能力、技能以及相關理論知識、音樂素養、舞蹈素養等考察不夠,因而評價缺乏客觀性和科學性。

2“以生為本”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

2.1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設計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本身缺乏統一的教材以及成型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體系就更需要結合各個學校、各個地區的特點以及學生對于舞蹈教學的認知和需求。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細化為如下幾點:從課程學時進度的設定上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每周2課時,一學期12課時的教學時間不足,然而從每次教學2課時共一個半小時的總體時間來看,是能夠合理安排教學的各項具體內容的。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每次課分為熱身運動、舞蹈理論教學、舞蹈時間教學、自習教學等,從單次學時來看是完全充分的,內容也是較為豐富的。然而,從周課次的角度來看,多數學生認為12周的時間略少,難以使得自身學到的技能、技巧在實踐中得以體現。可以按照學校的學期計劃,將12周的教學時間提升到18周左右,在后期學校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安排集中的培訓、實習等,這樣效果更佳。在課時這一方面,學生認為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可以模擬幼兒園教學的課時時間,目前課程的長度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比較合適的,然而與之后的工作可能難以對接,可以考慮將課時分為45分鐘+45分鐘的時段,輔以教學內容的整合,形成2次幼兒園教學課的教學模塊。

2.2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選定

查看全文

教學法在幼兒舞蹈教學的應用

【摘要】德國奧爾夫教學法是20世紀歐洲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該教學法以啟發學生天生的音樂性為目的,使學生生活更加豐富,對于生活更具有創造性。而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國舞蹈教學領域也需要更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對其進行豐富。而奧爾夫教學法就是值得舞蹈教學領域學習及借鑒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從分析幼兒成長的特性入手,對奧爾夫教學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方案進行探討,為今后幼兒舞蹈教育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舞蹈教學;幼兒舞蹈

一、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們需要改變現有的教學理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然而,我國的舞蹈教育普及時間較短,一些舞蹈課的教學方法還存在一些缺陷。而且在舞蹈教學領域,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的創新變革者很少。但在其他教學領域,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的創新變革者很多,例如德國的教育家卡爾·奧爾夫(CarlOrff,-)則是在其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一位創新變革者。所以我國舞蹈教學領域也需要吸收、借鑒更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對其進行豐富,以提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20世紀歐洲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的奧爾夫教學法是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尋找音樂素材,并提出結構性的要求。奧夫教學法的最終目的在于啟發與生俱來的音樂性,豐富他們的生活,享受創意性的生活。另外,在活動方式上,也提出了包括語言、身體活動在內的多樣、有創意、自發的方法,因此可以說對音樂思考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積極的可能性。奧爾夫教學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中國的學者也對奧爾夫教學的基本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例如龐婉芳在《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的研究中通過從本土化引入和價值創造的方面探討了奧爾夫教學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注重的關鍵點。[1]周敏在《奧爾夫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通過了解奧爾夫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對陸良第八中學的教學實踐做出了調研和分析。結果表明,在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需要注重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同時在語言、動作和樂器三個方面加強課堂教學的呈現。[2]奧爾夫教學法雖是音樂教學法,但如果深入分析本質教學變革思想的話,在其他的課程領域也可以使用。目前已有很多學者將奧爾夫教學法逐漸吸收并運用到舞蹈課程的教學中,如韓國學者李賢熙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通過創作舞蹈可以表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來作為提高幼兒創意性、提高幼兒發育的授課方案,并且靈活運用能夠創造性地表現本質性的創作舞蹈和奧爾夫的節奏感,目的是以幼兒的基礎性動作和音樂經驗為基礎,研究通過創作舞蹈提高節奏感。[3]在奧爾夫音樂課堂中,身體動作是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常見“素材”,因此非常有趣。例如,用有規律的節拍表現內心的喜悅和悲傷。有拍手、拍桌子、跺腳的學生,也有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感情的學生,這一切讓音樂學習回歸自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也應該保持該教學法本來的教學理念,舞蹈教學可以“就地取材”,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在快樂中“發現”舞蹈,然后在不知不覺中自主學習舞蹈。對此,本研究以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為研究基礎,盡可能地將該理念融入到舞蹈課堂上,進一步對奧爾夫教學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方案進行探討,幫助幼兒開發其舞蹈天性,幫助幼兒舞蹈教師掌握更科學的教學方法。

二、幼兒成長發育的特征

幼兒期是人類最重要的成長時期,在幼兒的發育成長過程中,有其獨有的特點和特征。因此應該經歷更加積極的變化過程。幼兒的發育過程分為身體,精神,社會,語言,認知發展5種。分別探究其特性,對舞蹈教育有著特殊的認識意義。幼兒的身體特點是通過感覺和運動來學習很多東西。幼兒首先是發展大肌肉,因此喜歡不停地活動,所以擅長跑、跳、爬等運動,但是復雜精巧的運動就會顯得吃力。而且幼兒的身體特點還有比較柔軟,康復速度快。幼兒的情感特點是自由、坦率地表達自己所想和感受,深深地陷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但是幼兒的情感還具有易變性和易感性,所以偶爾會感到不安,會感到恐懼。幼兒的社會特點是和朋友們一起開始社會活動的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拋開自我為中心的行動,通過自己的想法,享受著與朋友們團體的游戲。幼兒的語言特點是具有自我為中心的語言。這個時期的幼兒主要以口語表達為主,語言成長不是通過對知識等經驗來成長的,而是通過對具體的事物的好奇心,不斷地提出問題,通過對話的語言來發展詞匯和句子。幼兒的認知特點是由近及遠的,從局部到整體,從片面到全面。開始初步對社會規則、行為規范有所理解,使所有現象都成為好奇心和探索的對象。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最明顯的特征主要表現在身體的運動功能上。因此,身體運動機能的成長因人而異。雖然在其成長的時期,身體機能發育各不相同,但還是具有規律性的。一般表現出來的運動機能是由上到下,由近到遠,也就是從離大腦最近的部分開始發展的。也就是說,首先進行的是眼睛運動,頭部運動,從臂到手,然后進行坐、立、行走和腿部運動。身體中心部分的運動功能先發育,末梢部分后發育。而運動功能是大肌肉先發育,小肌肉后發育。并且身體所有的肌肉和骨骼都是柔軟的,好奇心,冒險心強,敏感性強,并且有較充分的時間,是可以形成各種機能運動的時期。另外,決定幼兒期成長發育的因素還有成長、成熟和學習。后天發展的側面是學習和環境的關系。成長意味著在身體大小上變化的量的變化,成熟意味著身體的結構性和組織性上雖然更為復雜,但細化后發生的質的變化。從發展的角度看,遺傳的素質決定了幼兒的成熟和成長。所以幼兒從出生后,各個身體發育速度都是不同步的,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發育規律。通過了解這些規律,在設置幼兒舞蹈課程時,幼兒舞蹈教師要善于思考并分析幼兒成長特性,并對幼兒舞蹈課程的設置隨時進行調整,有效做到因材施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