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管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5 06:56: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稅收管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稅收管理學

強化稅收管理執行措施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關鍵字: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責任感

所謂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是指稅收管理員貫徹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完成預定工作目標的操作能力。本文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一、當前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

1.職務內容多,管理的重點不明確。目前基層稅收管理員承擔的職務內容非常多,戶籍管理、資格認定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管理、稅款征收管理、稅收分析、納稅評估和納稅服務以及上級布置的各類事項性工作,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稅務部門幾乎所有的工作事項和涉稅行政責任都向基層管理員傾泄。同時,基層單位稅收管理員普遍緊缺,動輒人均管理幾百戶納稅人,同一業務重復處理量也很大。因此,我們經常發現稅收管理員手上同時在處理十來件毫不相干的不同事情,不知道該以哪一件事情為重,最后應付了事,影響了執行力。

2.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難推進。以信息化為依托的稅源管理是我們的發展方向。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偏單一,在征管一線的一部分稅收管理人員已無法滿足稅收管理員制度的要求,雖然后續培訓不斷在加強,但管理員隊伍年齡趨于老化,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熱情,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無功無過心態的人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為隨波逐流,應付心理強。目前稅收管理員中能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稅源分析并進行納稅評估的不多,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并查賬的,僅占稅收管理員總數的40%;兩者都不具備的占20%;余下的40%稅收業務水平都不高,多數人不具備應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稅收管理工作的能力。

查看全文

淺析關于加強稅務收取管理工作人員執行辦的思考

論文關鍵字: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責任感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所謂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是指稅收管理員貫徹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完成預定工作目標的操作能力。本文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一、當前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

1.職務內容多,管理的重點不明確。目前基層稅收管理員承擔的職務內容非常多,戶籍管理、資格認定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管理、稅款征收管理、稅收分析、納稅評估和納稅服務以及上級布置的各類事項性工作,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稅務部門幾乎所有的工作事項和涉稅行政責任都向基層管理員傾泄。同時,基層單位稅收管理員普遍緊缺,動輒人均管理幾百戶納稅人,同一業務重復處理量也很大。因此,我們經常發現稅收管理員手上同時在處理十來件毫不相干的不同事情,不知道該以哪一件事情為重,最后應付了事,影響了執行力。

2.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難推進。以信息化為依托的稅源管理是我們的發展方向。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偏單一,在征管一線的一部分稅收管理人員已無法滿足稅收管理員制度的要求,雖然后續培訓不斷在加強,但管理員隊伍年齡趨于老化,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熱情,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無功無過心態的人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為隨波逐流,應付心理強。目前稅收管理員中能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稅源分析并進行納稅評估的不多,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并查賬的,僅占稅收管理員總數的40%;兩者都不具備的占20%;余下的40%稅收業務水平都不高,多數人不具備應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稅收管理工作的能力。

查看全文

稅收管理執行力提升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論文關鍵字: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責任感

所謂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是指稅收管理員貫徹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完成預定工作目標的操作能力。本文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一、當前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

1.職務內容多,管理的重點不明確。目前基層稅收管理員承擔的職務內容非常多,戶籍管理、資格認定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管理、稅款征收管理、稅收分析、納稅評估和納稅服務以及上級布置的各類事項性工作,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稅務部門幾乎所有的工作事項和涉稅行政責任都向基層管理員傾泄。同時,基層單位稅收管理員普遍緊缺,動輒人均管理幾百戶納稅人,同一業務重復處理量也很大。因此,我們經常發現稅收管理員手上同時在處理十來件毫不相干的不同事情,不知道該以哪一件事情為重,最后應付了事,影響了執行力。

2.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難推進。以信息化為依托的稅源管理是我們的發展方向。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偏單一,在征管一線的一部分稅收管理人員已無法滿足稅收管理員制度的要求,雖然后續培訓不斷在加強,但管理員隊伍年齡趨于老化,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熱情,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無功無過心態的人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為隨波逐流,應付心理強。目前稅收管理員中能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稅源分析并進行納稅評估的不多,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并查賬的,僅占稅收管理員總數的40%;兩者都不具備的占20%;余下的40%稅收業務水平都不高,多數人不具備應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稅收管理工作的能力。

查看全文

稅收管理員執行辦思考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關鍵字: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責任感

所謂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是指稅收管理員貫徹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完成預定工作目標的操作能力。本文通過分析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目標管理、團隊作業、質量循環管理和強化責任感來提升稅收管理員的執行力。

一、當前影響稅收管理員執行力的主要因素

1.職務內容多,管理的重點不明確。目前基層稅收管理員承擔的職務內容非常多,戶籍管理、資格認定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管理、稅款征收管理、稅收分析、納稅評估和納稅服務以及上級布置的各類事項性工作,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稅務部門幾乎所有的工作事項和涉稅行政責任都向基層管理員傾泄。同時,基層單位稅收管理員普遍緊缺,動輒人均管理幾百戶納稅人,同一業務重復處理量也很大。因此,我們經常發現稅收管理員手上同時在處理十來件毫不相干的不同事情,不知道該以哪一件事情為重,最后應付了事,影響了執行力。

2.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信息化管理的手段難推進。以信息化為依托的稅源管理是我們的發展方向。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偏單一,在征管一線的一部分稅收管理人員已無法滿足稅收管理員制度的要求,雖然后續培訓不斷在加強,但管理員隊伍年齡趨于老化,缺乏工作的激情和熱情,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無功無過心態的人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為隨波逐流,應付心理強。目前稅收管理員中能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稅源分析并進行納稅評估的不多,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并查賬的,僅占稅收管理員總數的40%;兩者都不具備的占20%;余下的40%稅收業務水平都不高,多數人不具備應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稅收管理工作的能力。

查看全文

對比分析稅收信息化內涵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問題提出;稅收信息化的幾種定義;結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稅收信息化作為一種信息化發展過程,給稅收管理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稅收信息化是信息技術在稅務管理方面的應用、稅務機構是信息化各領域中信息技術的最大應用者之一、信息化是一場稅收征管革命、稅收信息化不單單是簡單的把手工操作移植到計算機上、稅收信息化是信息技術支持下稅收管理制度的創新、建立新形勢下的現代化稅收管理體系和稅收管理制度、稅收管理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經濟管理過程、稅收信息化作為信息化發展過程,包含三個層次的含義、稅收信息化是信息化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等,具體請詳見。

內容摘要:本文試圖對學者關于稅收信息化定義和內涵的觀點進行對比歸納,以助于對稅收信息化定義和內涵的理解。稅收信息化給稅收管理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是目前稅收管理方面的研究重點。但迄今為止,對于稅收信息化,國內外尚未有統一公認的定義。

關鍵詞:稅收信息化定義內涵

一、問題提出

稅收信息化作為一種信息化發展過程,給稅收管理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我國近年稅收信息化發展迅速,目前正處于稅收信息化一體化建設的關鍵階段。盡管稅收信息化是目前稅收管理領域的研究重點,國內學者對其研究較多,但眾多專著和論文中缺乏專門針對稅收信息化定義和內涵的討論,大多僅僅簡單提到稅收信息化一詞,重點多放在研究稅收信息化的目標、不足、改進措施方面。作為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概念,人們對它的認識很不統一,有各種各樣的理解,并且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概念。本文試圖對學者對稅收信息化的定義和內涵的觀點進行對比歸納,以助于對稅收信息化定義和內涵的理解。

二、稅收信息化的幾種定義

查看全文

改進稅收管理員制度設想和手段探討論文

摘要:稅收管理員制度施行以來,稅收管理員在稅源管理和納稅服務工作中的作用得以強化,有力地推進了依法治稅工作,稅收征管的質量、效率、稅源控管力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然而,在稅收管理員制度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現行稅收管理員制度還存在分類不夠細化、管理幅度過大、缺乏獎優懲劣機制等問題。本文結合對吉林省國稅局稅收管理員制度執行的實證分析,就進一步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的構想和手段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稅收管理員制度問題構想手段

稅收管理員是指稅務機關從事稅源管理和納稅服務的稅收行政執法人員。為推進依法治稅,切實加強對稅源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自國家稅務總局2005年起實施稅收管理員制度以來,稅收管理員在稅收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強化,“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現象得到有效緩解,稅收征管的質量、效率、稅源控管力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稅收管理員制度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由于經營形式的多元化、稅源管理日趨復雜,以及受傳統管理理念、稅收管理員素質、行政管理體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現行稅收管理員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更好地適應當前稅收征管工作,筆者結合對吉林省國稅局2008年度稅收征管審計調查的有關情況,就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想法。

一、現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管理員日常事務性工作較為繁雜

在基層稅務部門,稅收管理員的日常工作包括了戶籍管理、催報催繳、欠稅管理、納稅評估、稅法宣傳、發票管理、金稅專票協查、稅控裝置管理、信息采集等內容,幾乎覆蓋了除受理納稅申報、稅款征收、違章處罰、減免稅和稅務稽查以外的面向納稅人的所有涉稅事宜。日常事務性工作的增加,使稅收管理員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造成稅源管理的重點不突出,稅收管理員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影響了稅源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以吉林省國稅局為例,該局雖然制定了《稅收管理員工作制度》,但由于工作績效考核尚缺乏客觀的評價標準,基層稅務人員“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仍未得到根本轉變。

查看全文

借鑒風險管理的稅收管理體制探索

[摘要]我國稅收管理體制機制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制約著稅收管理實現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制約著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風險管理理論為有效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提供了重要啟示和有效路徑。借鑒風險管理理論,創新我國稅收管理的體制機制,有利于實現稅收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不斷提高稅收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風險管理;稅收風險;稅收征管;體制機制

當前,我國稅收管理體制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表現為: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納稅人戶數急劇增長,基層稅務機關“人少戶多”的矛盾日益尖銳;稅收管理體制機制不適應新形勢下稅收征管工作的需要,稅收信息化建設未能推動稅收管理方式發生根本性轉變;落實責任與監督制約難以協調統一;有限的征管資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納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這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制約著稅收管理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要求的真正落實,制約著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理論為有效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提供了重要啟示和有效路徑。

一、風險管理理論與稅收風險管理

1.風險管理概念及內涵。風險管理理論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是研究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的一門新興管理學科。風險管理就是經濟單位通過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處置風險,以求把風險導致的各種不利后果減少到最低程度,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一方面,風險管理能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減少行為的風險性;另一方面,風險管理的實施,可以使工作中面臨的風險損失降至最低。

目前,國際風險管理領域存在諸多的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標準,但都與美國COSC委員會(由反欺詐財務報告全國委員會發起的組織)正式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簡稱ERM)緊密相關,ERM框架已成為當今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標準。由于風險管理本身具有的內在規律性,ERM框架及其方法理論也同樣適用于企業以外的其他組織的風險管理。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先進事跡材料

我自從1995年貴州省稅務學校畢業分配到黃平縣地方稅務局以來,認真學法用法,稅務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得到上級領導、機關和納稅人的較高評價,曾2年被黃平縣人民政府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辦評為“先進工作者”,5年被黃平縣地方稅務局評為“先進個人”,連續三年被貴州省人事廳、黔東南州地稅局評為“優秀公務員”,在全州地稅成立十周年先進表彰會上被通報表彰,被黔東南州地方稅務局評為全州地稅系統首屆“十佳”地稅工作者,被貴州省地方稅務局評為“全省地稅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被黔東南州地方稅務局評為“全州地稅系統2007年度先進工作者”,被黃平縣地稅局黨支部評為“200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一、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注重學習政治理論和國家法律法規

自工作以來,自始至終把學習、遵守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國家法律法規當作必修課,堅持每周利用半天時間認真學習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提高了政策理論水平,增強了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期間,聯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實際,堅持每月至少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理論學習體會文章,培養了加強稅收執法工作的責任意識。同時平時注重加強對公務員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國家賠償法等及其他規章制度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作為一個國家公務員所應有的素質。

(二)自覺加強稅收法律法規學習

我在學校期間就珍惜機會,加強學習,畢業時被貴州省稅務學校評為“優秀畢業生”,參加工作后發揚老傳統更加注重學習。在負責舊州稅務所企業、建筑安裝稅收征收管理工作期間,以本職崗位的政策業務為重點,利用下班時間、休息時間,主動學習了《稅收法制基本知識》、《稅收原理》、《稅務管理學》、《稅務實務》、《稅務稽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及《企業會計制度》等有關稅收管理工作法規的書籍。學習中特別重視集中輔導學習和脫產學習,任舊州稅務所所長期間,在繼續堅持自學的基礎上,結合目前的主要工作,擠出時間或利用周末下班時間組織大家共同學習及探討目前工作中的需掌握的政策及操作方法,并請經驗豐富的干部給大家講案例,傳授經驗,同時對于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脫產學習,我都是親歷而為,每年脫產參加法律知識學習培訓的時間不少于40學時。另外注重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更新業務知識。每當國家或上級有關稅收征管工作的改進辦法出臺后,我都要研究政策法規的每一個細節,做到心中有數,并經常自費購買法律書籍加強學習,利用因特網學習、研討法律問題,力求盡早更新知識,做到理解和掌握透徹有關法律,達到熟練運用。

查看全文

國稅分類管理報告

隨著我國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化,稅收管理的規范化和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進行科學化稅收管理方面,我們還大有文章可做。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就納稅人分類管理作了進行一些探討,意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一、稅收分類管理的內涵和原則

我們所講的分類管理,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找出納稅人內在的聯系和規律,將同類納稅人歸集為一體,從中找出帶有普遍規律性的稅收管理模式和方式,去實施具體的服務和管理。我們知道,稅收管理的主要對象是納稅人及其應稅收入和應稅行為。由于納稅人的經營規模大小不一,經營方式和手段各有不同,核算水平參差不齊,所從事行業又是五花八門,如果我們仍然以不變應萬變,只用單一的模式和方式來進行稅收管理和服務,就不能有效地進行管理,不能滿足不同類型的納稅人對稅收服務的需求。因此,在稅收管理上,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把科學的分類管理作為深化服務內涵、提高服務水平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我們要針對不同納稅人的行為模式、理念、需求等等進行同類分析比較,從中找到共性,發現規律,區別管理,從而達到深化服務內涵,規范稅收執法行為,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具體地說,分類管理的優勢在于,我們可以制定統一規范的稅收管理和服務作業標準,盡可能地保證同類企業同時得到一致和公平的稅收服務,使企業能夠預知納稅遵從風險或潛在的納稅風險,及時進行稅收籌劃,鼓勵他們依法作為和不作為。分類管理的作用還在于我們可以利用行業的分類價格信息、情報,采用專門的分析技巧,來進行比較、分析、研究行業發展趨勢、行業操作游戲規則和利潤瓜分、再分配模式等等,為我們對大企業進行稅務審計、關聯交易調查等提供幫助,有利于我們抓住重點稅源,提高管理效率,同時在分類管理的基礎上統一制定執法的程序和標準,有利于我們執法行為的進一步規范,可以說,只有科學的分類管理,才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達到經濟和效率的統一。

分類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在稅收管理效率優先的前提下使稅收管理成本達到最小、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因此,稅收上的分類管理應當遵循效率,即管理幅度原則。管理學理論告訴我們,管理的幅度越大,管理的層次越少,管理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則相反。那么,如何來提高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次、提高管理效率呢?分類管理無疑是個好辦法。通過分類,將同質事物歸集為一體,擴大了同質事物的總體,從中找到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實行有效的一級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然而效率優先并不是說為了效率可以不計成本,效率最高不等于效益最優。只有使管理成本在效率優先的前提下實現最小化,使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管理效益處在動態平衡結合點上的分類管理模式,才是最優的模式。因此,分類管理還必須遵循效益原則和成本原則。我們目前按企業規模試點的大企業管理局、個體管理局是一個好的嘗試,但還需要在分類管理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論證和考察,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

二、稅收分類管理的指標和方法

科學的分類管理是深化服務內涵、提高稅收管理水平的前提。而進行科學的分類,關鍵是要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分類標準,建立科學的分類指標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和優化。目前涉外企業的經濟指標歸納起來大致有三類。一類是經營規模指標,包括注冊資本總額、投資總額、年度銷售收入總額等。一類是稅源規模指標,包括年應納稅總額、年入庫稅收總額、年利稅總額等。另一類是經濟類型指標,包括國有、集體、股份制、外商投資、私營、個體等。當然,還有其他類型指標。到底哪一類指標、哪幾個指標能夠更好地滿足稅收管理的需要呢,我們認為,應該從眾多的分類指標中,找出一至兩個指標來考察對稅收的關聯度和影響度。指標的選擇既不能單一,又不能過多,只有與稅基關聯度強、聯運性高的指標,才能作為稅收分類管理的指標,才能保證稅收分類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比如銷售收入,與流轉稅、所得稅關聯度、聯運性都很大。又比如投資總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也是一個值得考察的指標。

查看全文

關于兩岸稅收制度比較研討

論文關鍵詞:海峽兩岸稅收管理制度比較

論文摘要:我國大陸地區和臺灣省的市場經濟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相應地,在稅收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通過對海峽兩岸在稅收管理體制、納稅申報制度、稅務制度、稅務處罰制度、稅務教育制度及納稅人服務制度等方面進行比較研究,找出海峽兩岸在稅收管理制度方面的具體差異并進行總結,對于不斷完善我國大陸地區的稅收管理制度進而提高稅收管理水平,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稅收管理是一國籌集財政收入的根本保證,由于其涉及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領域,各國政府以及學術界都非常重視如何改革和完善本國的稅收管理制度。以往,在稅收管理制度的比較研究中,我國的理論界主要將目光關注于美、英、法、德、日等發達國家,而對我國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臺灣地區則關注有限。為此,筆者將對我國海峽兩岸的稅收管理制度進行簡要比較并進行總結,為不斷完善我國大陸地區的稅收管理制度提供思路參考。

1稅收管理體制的比較

稅收管理體制是稅收管理制度的核心問題,其實質上就是解決中央與地方在稅收管理權限分配等方面的矛盾關系。稅收管理體制如果不完善,稅收管理制度就難以完善。

從實踐來看,我國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在稅收管理體制的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臺灣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稅收管理權限高度集中于臺灣省政府,而市、縣政府的稅收管理權限非常有限。這種高度統一的稅收管理體制顯然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后來經過多次改革和調整(主要于1951年、1967年和1992年進行),使得臺灣省的市、縣政府逐漸具有一定的稅收管理權限,擁有一定稅種的征管權和收入權,但是比較有限。目前,凡收入彈性大和征收范圍廣的稅種,比如所得稅、關稅、貨物稅、礦區稅和證券交易稅等均為臺灣省政府掌握,其取得的稅收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六成,而市、縣地方政府僅為四成。由于稅收管理權限被臺灣省政府較多掌握,基層政府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進一步下放稅收管理權限的呼聲一直存在。

查看全文